TF说说看,朝鲜到底有多落后战争咱们到底是胜了还是败了

朝鲜战争到底谁赢了?
导读:朝鲜战争纪念日那天,我在网上发了个帖子,澄清关于朝鲜战争的几个谎言观点,在凯迪、天涯、凤凰、搜狐几个论坛上贴出,得到很多回应。当然观点不尽相同,针锋相对也很多,这很正常,论坛就是大家各抒己见的争鸣之处。
回帖有很多都引用奥巴马讲话“我们可以满怀信心地说,那场战争并非平局,而是一场胜利。”并认同他的观点。“5000万韩国人民生活在自由和生机勃勃的民主制度下,韩国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同朝鲜半岛北方的压迫和贫困形成鲜明对照,这就是胜利,这就是你们留下的遗产”
历来关于战争的胜负,参战
朝鲜战争纪念日那天,我在网上发了个帖子,澄清关于朝鲜战争的几个谎言观点,在凯迪、天涯、凤凰、搜狐几个论坛上贴出,得到很多回应。当然观点不尽相同,针锋相对也很多,这很正常,论坛就是大家各抒己见的争鸣之处。回帖有很多都引用奥巴马讲话“我们可以满怀信心地说,那场战争并非平局,而是一场胜利。”并认同他的观点。“5000万韩国人民生活在自由和生机勃勃的民主制度下,韩国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同朝鲜半岛北方的压迫和贫困形成鲜明对照,这就是胜利,这就是你们留下的遗产”历来关于战争的胜负,参战国家对于交战结果的胜负评判都是以自己国家利益需要进行解释的,有些战争各方都称自己是赢家,比如朝鲜战争就是如此。那么谁是失败者呢,有没有失败者呢?这就要仔细分析。其实,朝鲜战争直接参战的朝鲜、韩国、美国(联合国军其他国家可以忽略不计)、中国以及暗中不公开参战的苏联,都是有得有失,关键是看得失比例孰重孰轻,利益获得是正是负。下面给他们算一下帐:1、朝鲜:+2这次战争的挑起者是朝鲜。金日成发动战争的目的就是统一朝鲜,使朝鲜民族从被日本灭亡殖民近60年后重新获得独立与自主,这是他这一辈抗日流亡者能够在东北、苏联坚持的原动力。不能因为他后来搞家族世袭独裁,就全部否认他是个理想主义者和朝鲜民族主义者的正义性一面。不论斯大林出于何种战略考虑,在支援朝鲜出兵的问题上,金日成都是个胜利者,他巧妙地利用了苏美冷战对峙,借助苏联进而将中国拉下水,巧借两大国势力为他行为背书。从军事上分析,金日成的败笔是他没有完全认识到冷战的残酷性,过于迷信苏联实力,而低估美国的决心,造成大好的局面因美国参战而逆转,原先准备依靠的苏联却尿了,怕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而不敢支援金日成。这次战略误判差点令朝鲜不复存在,此为失分之处。不过中国的参战,却意外地不仅救了金氏一命,还部分的达成了他的战略构想。由于中国军队最终和美国在38线停战,战场形势回到了战前的原点。金日成就像一个闯了大祸的孩子,本来应该面临严厉惩罚,却由于家长强势出头,没事了,一切恢复如常。不仅如此,由于中国在朝鲜的话语权急速提升,帮助朝鲜摆脱了二战后从日本殖民统治解脱出来又落入苏联控制的地位。又通过与中国的巧妙斗争和妥协周旋,终于达成朝鲜今日独立自主国家的愿望,这也就是金日成主体思想的由来。通过战争,朝鲜国家虽被打得残破不堪,但却由此无限接近了两个社会主义大国,获得大量无偿援助和经济支援,使战后朝鲜成为亚洲60年代的经济奇迹,与当时美国扶植的民主自由典范菲律宾成为亚洲两颗耀眼之星。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不知道这段历史,当年哪有什么脱北者,更多的是跑到北方的韩国人,理由和现在一样,吃不饱。总之,朝鲜是得三分失一分,净赚2分。2、韩国:+1美国最新一本论述朝鲜战争的书《被遗忘的朝鲜战争》披露,战争发起前那一个阶段,无独有偶,韩国独裁者李承晚也在加紧军备,整合部队准备进攻金日成,以现在人的观点,很难理解,他们这一辈爱国的朝鲜民族主义者。因美国出于自身战略考虑不支持他这一行动,李承晚只得私下暗中备战,不想被金日成抢得先机,打得狼狈逃窜,幸亏美军及时参战才得解救。到战争结束时,韩国被打得比朝鲜强不了多少,家园残破、经济崩溃不说,由于李承晚的独裁专制,国内政治不稳,政变阴谋得到美国暗中支持,李承晚渐成孤家寡人,最终被军人取代。战后韩国不仅经济上靠美国援助过活,政治上也被美国幕后操弄,军事上更因美国的强势被剥夺了军事指挥权,几乎韩国就成为了美国的半殖民地,这一状况持续到今天,韩国人对美国还是宗主国心态。这也正是李承晚当年想摆脱的局面,因为他和金日成一样是个朝鲜民族主义者。但毕竟韩国成为了美国在亚洲战略的一个支点,能够获得其应得的利益,这也算是得分收益,得二分丢一分,还是赚的。附带说说奥巴马讲话,他是个律师出身,用的是法庭辩论的逻辑,追求“辩论真理”,即以当下的结果证据,错位反推事件的原因,得出自己想要的论点。不错,今天的韩国是准发达国家,经济水平是朝鲜望尘莫及的,但那是否是朝鲜战争的直接结果呢?我的答案是否定的。看看战争结束后朝韩两国的状况对比,经济上朝鲜是全面突飞猛进,韩国仅仅是给美国做一点配套辅助的工业;体制上,都是独裁政府,一方有自己的千里马发展计划,另一方面是仰美国鼻息夹缝里求发展,这就是朝鲜战争给半岛上两个国家的直接遗产。但是80年代以后,尤其是苏东剧变以后,形势逆转,韩国开放腾飞,朝鲜却走向封闭穷兵黩武,国力骤降。轨道相悖,走过三十年,天壤之别。如果非要说当年美国为韩国今天的发展做出什么贡献的话,就是起码保存了韩国的存在。为日后烧柴保留了青山。所以奥巴马以韩国今天的繁荣作为朝鲜战争美国胜利的依据,是太牵强了。如果是为韩战美国老兵平反昭雪落实政策之需,就无所谓了。3、美国:-1美国在战略上成为西方领袖,是从解救苏联西柏林之围开始的,当年美国显示出的强势和坚定,是对苏联冷战较量的初战告捷。在朝鲜战争中,当冷战变成热战,美国就显示出了他虚弱的一面,暴露出他明显的弱点,即:美国打的是高成本的战争。以美国的国力只能维持对中国这样装备水准军队的战争僵局态势,如果苏联介入,一旦均势打破,美国没有胜机,除非再使用核弹,但1949年苏联也已经成功进行了核试验,有没有可供反击使用的战术核武器,美国不知道,所以不敢轻举妄动。这才是杜鲁门政府不愿意扩大战争规模的原因。美军曾直抵鸭绿江边,但经过近5年的较量,回到38线,就军事战果来讲,将朝鲜军队几近消灭是胜利,但被中国最后驱逐回战争原点,应该算失败。这一正一负可算是抵消。但从国际政治局势看,美国首次作为领袖带领新成立的联合国众多国家军队与中朝作战,非但没有大获全胜,而且到末期其他各国反战呼声强烈,各国军队貌合神离,对美国的军事迷信被戳破,从此美国及其西方盟国,有近三十多年不敢直接出兵与苏联阵营直接发动热战对峙,只能暗中较劲斗软实力。综上所述,美国得一分失两分,略有亏损4、中国:+1朝鲜战争是新中国强力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第一次亮相,宣告一个东方巨人站起来迈步令世界震颤的开始。朝鲜战争的结果,令中国完全摆脱了过去东亚病夫的形象,而且使中国获得了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地位,绝了过去觊觎中国列强们对新中国的所有奢望,这恐怕是毛泽东战前没有料到的。也是苏联没料到的,虽然有继续的合作和支援,但苏联也是作出了亚洲革命领导权部分让渡的,同时为后来的中苏分裂埋下隐患。当然,朝鲜战争对中国来说是付出了很大代价的,一方面是战争本身的物质消耗和人员损失,给新中国本来一穷二白的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迟滞了人民生活的改善。另一方面,由于战争期间的战时紧急状态,突出强化了国家集中管理,使得建国时达成的民主建国各项纲领无法落实。待到战争结束,由于跟美国的敌对,一些亲美派民主人士,逐渐失去了生存空间。战争期间树立起的国家威信压过了民间呼声。领导人的个人权威压过了国家体制。从国家安全角度,在热兵器时代,由于中国有了朝鲜作为战略缓冲,加之朝鲜半岛的分治,客观上削弱了朝鲜半岛历史上作为侵犯中国跳板的战略作用。给中国的东北部边境带来40年的安全。这样算来,中国也是得大于失,是正分。5、苏联:-2美国在冷战中,宣传朝鲜是在苏联唆使下发动战争的,可从近来解密文件看,完全是金日成主动要求苏联帮助其统一半岛,斯大林始终处于摇摆中。既想扩大社会主义阵营力量,又怕引致美国参战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苏联既不愿意也没有准备打一场大战。虽然最终抗不过金日成死缠烂打同意他的计划,但还是耍了个手段让中国给他背书。当战争爆发后,斯大林的表现,似乎说明了他有些后悔,原先豪言壮语的鼓励,变成了忽悠。在社会主义阵营中作为多年的绝对老大,是步步后退。这也就是毛泽东后来看轻苏联的起点。令苏联没有料到的是,中国的强势崛起。如果斯大林知道会导致一个对于苏联领导地位提出挑战的中国借势而起,估计他死都不会让金日成轻举妄动的。有俄罗斯学者认为,当年苏联应该向美国一样,在美韩军队越过38线时以同样理由出兵。朝鲜半岛与当年欧洲不同,地理位置相对独立,只与中国苏联接壤,两个大国以辽阔国土隔绝了欧洲与朝鲜的陆路联系,欧洲各国还没从战争中恢复元气,无力对苏联进攻,只能象征性参加联合国军到朝鲜表示一下而已。所以战争方向只有从东部海上来的美国军队,美国打大战的战争成本比中苏要高许多倍,它经不起战争长久拖延的持久战。或许如果美国知道苏联有出兵的决心,就会退缩。苏联不出兵,是显示了斯大林晚年的昏聩和保守。俄罗斯人遗憾的是,没有在朝鲜半岛以应对美国核威胁为由,释放第一颗原子弹,使美国确认苏联有使用核弹的胆量和决心,或许以后就没有核竞赛了。导致后来美苏在核竞赛中,美国始终占据心理优势,而苏联是每一次对抗的退却者。当然这是俄国人的一家之言,连事后诸葛亮都算不上,因为那将是亚洲的灾难。但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讲,苏联都没有什么收益,对他们来说朝鲜战争也应是该被遗忘的。全是负分。以上是从战略角度分析,不能苛求某一次战役或某一个具体议题得失。尽量从历史客观角度分析,没有预设观点的干扰,当然,也只是一家之言,欢迎大家讨论。
猜你感兴趣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朝鲜到底有多穷2016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