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在一家90后喜欢的公司简介呆了两年是个什么体验

一个90后北漂的真实感受 - 简书
一个90后北漂的真实感受
刚决定来北京的时候,有好多人问我,你是疯了吗?背井离乡,千里迢迢,你是为了什么?说实话,其实那时候我心里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我只是纯碎的认为,现在我还年轻,爸妈身体健康,也没有家庭负担,何不多出去走走?其实具体哪个城市我并无所谓,只是想出去多见识,看看帝都的繁华,体会北漂的酸甜苦辣,试验一下自己的承受能力到底有多强?到了北京之后,说实话一个人的确孤单无奈。偌大个城市,茫茫人海中你小得如同一粒尘埃。没有人会照顾你,没有人会可怜你,在快速的城市节奏中,很快你就会不由地改掉自己懒散的毛病。后来和朋友聊起在北京的生活,他们大都是27、28,人生大事似乎还没有着落。他们说在北京你没有时间去考虑这些,当初也都是怀着理想而来,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感觉理想实现无望,而自己也失去了追求梦想的动力,你要知道在北京实现梦想的代价会很高的。
后来我问他们,那梦想竟然实现不了,为什么不回家呢?大多数都是这样说,家里人都知道我来北京了,现在自己这个样子回家,自己心里会很愧疚。同时这个年龄了,收入有没有多少,回家肯定会面临家人督促结婚生子的问题,可你要知道,中国人结婚你得需要多大的成本。听到这儿,我不经毛骨悚然。在中国绝大数年轻人结婚的前提就是要买房子,而绝大数年轻人买自己第一套房子的钱都是靠父母出首付,更有甚者不仅父母出首付,还需要补给房贷。父母很辛苦,初期要给孩子准备房子,结婚了需要准备彩礼钱,房子装修还需要出装修钱,孩子买车也需要父母出钱,所以说在中国父母就是孩子的提款机。我想这也这正是他们不敢回家的原因吧。
据我观察,结过婚的北漂的结果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留在北京,在北京买了房、有了户口,定居下来的,可父母依旧在老家;一类是过着和老婆孩子异地分居的生活,老婆孩子在老家,自己在北京工作,规定频率回老家一次;还有一类就是夫妻两人在北京呆着,依然过着租房的生活,孩子上学交着借读费,享受不到北京市民的待遇。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都不是我以后想要的,真正做个北漂真的好难!以上是一个90后北漂的个人感受,欢迎大家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前来吐槽。总之,最好的打算就是带着梦想,尽量离家近一点,并为之奋斗。也许这样你以后的人生才是你所想要的!个人微信号:
微信公众号:
个人品牌造梦者,家乡建设带头人。
【微信号:MundoBBQ】在联合利华工作是一番怎样的体验? - 知乎952被浏览210945分享邀请回答/zhi?__pathname__=%2Fzhi%2Fpeople%2F631616写于上海60815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513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工作几年后再考研是怎样的一番体验? - 知乎22940被浏览2561405分享邀请回答5.5K102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56c8b89e7df799a3a7c1d6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640" data-original=""&好久没有出门了,这天我来到朋友家里,躺在他的小床上,静静地一个人,看着窗外的绿叶和晨曦的阳光,幸福的想哭……(我朋友呢?他在给我烧饭呢~~~路上有他,我很欢喜…不搞基!!!)好久没有出门了,这天我来到朋友家里,躺在他的小床上,静静地一个人,看着窗外的绿叶和晨曦的阳光,幸福的想哭……(我朋友呢?他在给我烧饭呢~~~路上有他,我很欢喜…不搞基!!!)&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91" src=""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640" data-original=""&有段时间,好苦……某天晚上,真的好心累,看着《幸福来敲门》,一个人默默的哭……有段时间,好苦……某天晚上,真的好心累,看着《幸福来敲门》,一个人默默的哭……累,但是我还真实的活着,为了梦想…我复习时间短。后期时候,时间实在不够用,太多的东西都没看完,甚至专业课都没有看完……我开始强迫自己每天只睡3个小时……直到某天中午,瞌睡连连,最后实在撑不住了,就回去补觉。一觉睡到下午4点,我依稀记得,那个下午,睡醒觉后朦朦胧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那个下午,我回学校的路上,路边的油菜花,5点钟的夕阳……我突然觉得单单是能够看到这夕阳,就好幸福…泰国红牛喝了2箱(8倍国产浓度,一半国产价格。良心货),最初只喝一口就立马像磕了药一样嗨(我大概能推测出,嗑药会有多爽了),而如今下去一整瓶都毫无感觉……哦,那时候最喜欢歌,范范的,《最初的梦想》。15.12.26 踏入考场。15.12.27 炼狱般的日子,终于结束。数学好难,感觉要再来一年了。16.2.17 (好像)查成绩,350。数学被压缩了40分的水分…难度提升,牛人自然考得好,我呢,只能认了。抱着可能的希望,等到3月初得知,最终总成绩未过院复试线。【你们以为我应该考上了吗?too young 图森破,】我算落榜了。那时候,我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16.3月中旬 我打算放弃。然后跟父母亲人商量,父上大人,母上大人,一直都很支持我,无论我做什么决定,这次也是。母上大人说,怕什么,有妈养你。后续给叔叔,婶婶打电话,叔叔让调剂试试。我不打算转转业,本专业又十分难调,果然打遍了电话,无一缺额。但今年运气好吧,踏着政策的东风,得到了xxx大调剂名额。(学校不能爆,在此隐去,就用xxx代替。15.10月份现场确认,后来才知道,16.1月份国家才下达名额指标,所以该专业全是调剂 ,这也是有点儿醉了)16.3月底 参加复试。先宣讲会,体检,后面试。我排在第一批,xxx有18位老师面试,阵势不是一般吓人~不过老师都很好,口语面试的老师也很nice~不出意外,结束后次日收到拟录取通知。那时候,我只是开心,哪怕是现在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我9月份就要去北京了……16.6月份 还在等通知书呢~还没到~哈哈——————————————
然而这一年,不止如此。我在这儿,开启了自己青春。这么说,很多人可能不懂,我以前只是年轻,只是按部就班的活着。而现在,我不再是这样,我开始有梦,开始鲜活起来,开始有血有肉的活着……在这里,我认识了一群小伙伴,他们给与我路上最棒的陪伴:&img data-rawwidth="631" data-rawheight="673" src=""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631" data-original=""&52(伍儿)小朋友教会了我如何生活——爱,你就要说出来。认真的生活,认真的努力,认真的快乐……52(伍儿)小朋友教会了我如何生活——爱,你就要说出来。认真的生活,认真的努力,认真的快乐……那一次,我模考真题90+……我也喜欢上了一个姑娘,虽然没有机会在一起……虽然好想不要错过,最起码去试一试,但我还差太多,太不够优秀……可她应该算是我青春里(15年后)第一个喜欢的姑娘,她会鲜活的留在我的记忆里……初初喜欢的日子……如今又陷入纠缠,
再次回忆起,
幸福依然……
我还有梦,
要满怀希望向着明天!————————————请原谅我,这篇我真的无法逗逼起来。下面这个问题很重要,推荐:1.4K32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90后“一言不合”就辞职 仅40%毕业生一个工作能干2年_网易财经
90后“一言不合”就辞职 仅40%毕业生一个工作能干2年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90后“一言不合”就辞职 仅40%毕业生一个工作能干2年)
今年刚刚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张扬,应聘到一家在海外有多家分公司的国企,工资高不说,时常还有出国考察的机会,3年内有车有房不是梦想。就是这样一份让同学羡慕不已的工作,却在一个月前被张扬辞掉了。
“你能想象每天上班的工作内容完全一模一样吗?那种感觉太可怕了。”张扬瘪着嘴说道,“如果继续在这里待下去,基本可以预见我退休前的最后时光——和现在别无二致,只不过我老了。”
像张扬这样,“”就的人还不在少数。据麦可思研究院今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届本科生毕业3年内平均雇主数为两个,8%的本科生毕业后有4个及以上雇主,38%的人毕业3年内仅为1个雇主工作过,不到40%的人能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待上两年依旧“痴心不改”。
“跟着这样的领导没前途”
和张扬一样,刚工作两个月的李丽,最近也在为要不要换工作而纠结。1990年出生的李丽是贵州某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专业的一名应届硕士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不错,还没毕业就被一家环境检测机构看中,从事环境检测工作。
然而工作一段时间后,李丽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公司规模小,制度也不完善,经常需要熬夜写检测报告。”最让她难以接受的是,上司有时还会暗示她造假。
上司是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人,没什么工作激情,他带领的整个团队慵懒散漫。“大家每天上班除了讲段子,就是逛淘宝吗?”李丽提高了音调,“团队的氛围太差了。”
跟着上司参加过几次应酬,感觉他对客户偷奸耍滑,这让李丽很受不了,坚定了辞职的决心。
李丽开始悄悄地在网上投简历,没过多久另一家用人单位就向她发出邀约。李丽打算先去考察一下,担心万一又是个“坑”。
北京某高校法学院毕业的贵州姑娘陈婷婷也有类似的经历。本科毕业前夕,她进入了贵阳一家私企,在办公室当文秘。入职没多久,她就发现自己和顶头上司“气场不合”。
入职不到5个月,她毅然决定辞职。陈婷婷说,工资不高不是自己辞职的主要原因,毕竟自己刚毕业还不指望能够领取高薪,但看不惯上司所作所为,也不想让自己去改变。
辞职后的陈婷婷没有立马开始寻找新的工作,而是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旅行结束后,经大学同学介绍,她顺利应聘到一家房地产公司的法务部门工作。这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令陈婷婷充满期待。随着公司业务越结越多,加班成了常态,可相应的加班工资在陈婷婷看来少得可怜。
“我跟老板谈了下,看能不能适当地提高一下加班工资。老板的回答是,再等一年看看。”得到这一答复,周末回家思考了两天后,陈婷婷“友好”地向公司提交了辞职报告,“我的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
公司没有挽留,陈婷婷的第二份工作结束了。
“上班不开心,人生无意义”
1992年出生的张斌,去年大学本科毕业,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已经换了3份工作。
张斌自己总结,离职最重要的原因不是对薪资待遇不满意,而是觉得公司氛围不好,或者是和同事相处不融洽。
在他看来,工资多少无所谓,只要能养活自己就行了。但是每天花费最多时间的事情是上班,要是干得不开心,那就太委屈自己了。
张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小互联网公司做文案策划:“太辛苦了,说是做文案,还不如说是打杂更为贴切。实习期间只有基本工资,加班没有加班费。关键是一到公司发福利时,实习生就被排除在外,那种感觉你懂的。”
7月入职,为了和女朋友国庆节期间一起去新疆旅行,9月里张斌足足准备了两个星期,光旅行攻略就有10多页,机票酒店都订好了。但就在国庆节的前一天,老板突然宣布国庆放假期间全体加班。张斌二话没说,第二天交了辞职信就闪人了。
“你没有安排,别人还有计划呢。”张斌受不了领导的“专横”。
从新疆回来后,他通过社会招聘,应聘到一家广告公司,岗位仍然为文案策划。“当时觉得这工作应该不错,我自己本来就喜欢设计一些东西,试想一下如果每天下班后能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看到自己设计的作品,那感觉得有多棒。”可实际工作和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样。除了偶尔设计一下大型活动的背景喷绘之外,张斌做的最多的就是设计名片、菜单或者各种小传单。
两个月后,他又不想干了,“这哪是设计公司啊,说白了就一复印店,完全不是我想要的。”
辞职在家休息到今年春节后,张斌才再度上班,这回是在一家影视公司里做文案。相比前面两份工作,张斌认为第三份工作比较靠谱。让他很满意的是这家影视公司的平台非常好,能学到一些东西。
面对周遭人的不解,张斌解释,不是自己想要跳槽,而是现实情况的发生让他不得不重新考虑和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跳槽是唯一的选择。
在张斌看来,一天8个小时都是在上班,上班时间不开心,那人生还有什么意思?
90后求职个人兴趣高于一切
准职场新人的“闪辞”现象,近年在大城市越来越突出。对此现象,各方褒贬不一。在贵州瓮福集团人力资源部李可经理看来,90后频繁跳槽凸显了这一群体的特征,相比60后、70后注重团队精神,90后更注重个人发展需求,更注重内心感受,而且更讲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李可认为,现在很大一部分90后,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好,基本没有生活压力,做事情喜欢我行我素,工作时要看心情,没有太强的职场意识。
智联招聘2016年首次发布的“90后职场肖像”报告佐证了李可的说法,报告称对于就职单位的选择,90后的个人兴趣高高凌驾于发展空间和薪资水平之上,在他们眼中,“金饭碗”并没什么了不起。在首钢水城钢铁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申燕看来,除个人发展需求,社会变革也是90后频繁跳槽背后的一个原因。
当前中国经济结构正调整升级,发展动力也在进行转换,这也带来了一些企业岗位的变化,并促进了年轻人更换工作。申燕认为90后频繁跳槽,不仅不利于个人的长远发展,人员快速变动也不利于企业常态化运转。因此她建议90后切记不要盲目跳槽,一份工作至少要干三年,才有可能了解这份工作的乐趣,那时再考虑跳槽问题,才是慎重选择。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除李可、申燕外均为化名)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90后失明小伙开三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