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比美军在伊拉克死亡人数大得多为什么两伊战争死亡人数远超美军在伊拉克死亡人数

近日,叙利亚化武袭击事件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如果将化武与中东这两个词联系起来,人们恐怕首先会想到的,就是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两伊战争。当时的伊拉克萨达姆政权,频繁使用各种化学毒剂,致使大约2万名伊朗军人和平民死于非命。
1991年海湾战争刚刚结束后,在伊拉克南部武器库,美军摧毁了地堡中储存的火箭弹。之后,中央情报局确定,爆炸释放出了沙林神经毒气。
伊拉克以金钱诱惑外国企业参加化武计划
早在1974年,伊拉克就开始研制化学武器,但并不顺利。直到1978年,在时任伊总统萨达姆亲自部署下,代号“922工程”的化武生产计划才正式上马。鉴于之前的失败教训,伊拉克决定“重金悬赏”,以兴建“农药厂”的名义进行招标,并进口相关物资。因此,其化武研制主要依靠西方技术,关键生产设备和部分原料也是从国外引进的。
在伊拉克25亿美元(注:这是上世纪80年代的币值,大致相当于现在的50亿美元)高额资金的诱惑下,许多外国企业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伊拉克化武计划。
87年伊拉克化武战剂年产量突破1000吨
据称,鼎盛时期,伊拉克拥有5至6个化学武器生产工厂,比如在位于鲁特巴以东10英里的阿卡沙特市,建有秘密的地下化学毒剂工厂,设计产能达每年2000吨;位于萨马拉镇外40英里处的芥子气制造厂,年产量1000吨;位于首都巴格达东南的沙尔曼帕克的化学武器制造厂(一说用来制造生物武器);
位于巴格达以西的法鲁加的化武工厂;位于伊拉克北部的摩苏尔和埃尔比勒的化武工厂。这些工厂可以生产塔崩、沙林、芥子气、VX和路易氏剂,每年生产的化学战剂足以装填50万枚化学弹。为防空袭,这些工厂大都建在地下。
日两伊战争爆发后,伊拉克化武的研制、生产得到较快发展,先后制成了爆炸型、燃烧型和布洒型3类化学弹药。另据西方情报机构统计,到1987年,伊拉克化学战剂年生产能力达到1000吨。而年间,伊拉克共生产出超过3857吨各型化学战剂。
如果想在1分钟内覆盖1个4公顷大的区域,大约需要1个完整的122毫米口径榴弹炮营,如果是1公里大的一个区域,则需要至少数个炮兵营协同进行化学炮弹轰击。图为伊拉克炮兵。
伊朗军民战争伤亡2.7%为伊拉克化武造成
据统计,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军队对伊朗使用化学武器达240次以上,造成伊朗军民伤亡近5万人,占后者伤亡总数(注:约180万人)不到2.8%,远低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4.6%(注:化武伤亡人数超过130万)。这个偏低的比重从一个侧面说明,随着防护手段的进步,即使在这样一场国际公认的“低水平战争”中,化武的地位和作用也已明显下降。
其更重要的效能在于给对手造成巨大的心理恐惧。实际上,两伊的主战兵器仍以常规装备为主,这从双方共损失作战飞机400架、坦克3500多辆、火炮2700门即可窥一斑。而化武作为伊拉克军队的“撒手锏”,其使用时机可谓颇有“讲究”。
每遇战局危急,伊拉克就祭出化武“法宝”
首先,化武在萨达姆看来,既是战争利器也是外交筹码。由于初战不利,伊拉克于日单方面停火,并准备同伊朗谈判,6月29日,其军队主力已撤回本土。而为表达“诚意”,营造和谈气氛,这一年的上半年,伊拉克尽管在战场上连吃败仗,却忍住没动用化武。其次,每当遇到战局危急,伊拉克也往往会祭出化武“法宝”。例如1982年7月,伊朗发动“雷巴丹”攻势,将战火烧入伊拉克境内。正是从这时开始,伊拉克军队频繁使用化武以解困境,仅1983年就用毒34次,而此前两年,其只向对手发动过几次小规模化武攻击。
图为1984年联合国人员在查看未爆炸的伊拉克化学炮弹。
伊拉克1天用毒50次 造成370名伊朗人伤亡
日,伊朗以10万兵力发起了代号“巴德尔行动”的大规模进攻,企图切断巴格达-巴士拉公路,伊拉克军队遂于3月13日起用毒达50次,造成4600余名伊朗官兵伤亡。另外,或许考虑到己方人员安全,伊拉克军队较少在进攻时使用化武,而多将之作为一种防御或对峙时的报复手段。
伊拉克大量空投化学炸弹 击毙1800名伊朗军
日,伊朗出动9万大军,在南线分两路发起“曙光8号”攻势,攻占了伊拉克的法奥港。4天后,伊拉克向法奥港的伊朗军队大量空投芥子气和神经性毒剂炸弹,导致后者约1800人死亡,8000人吸入毒气后被抬下战场。此后直至1988年3月,两伊战局陷入僵持,但伊拉克军队仍不断使用化武,数量达125次之多,造成数千伊朗军民伤亡。
图为头戴防毒面具的伊朗士兵。
伊拉克多次使用飞机大量撒毒 杀伤2700人
此外,伊拉克位于干热的阿拉伯半岛北部,一年主要分寒暑两季,其中,11月至来年3月初属于冬季。由于气候凉爽宜人,两伊战争期间,双方较大规模的战斗行动,基本上都选在这个时间段进行,相应的,伊拉克的化武攻击也多发生在每年1至3月。例如,日,伊朗出动数十万兵力,发起“曙光5号”攻势,突袭伊拉克第3军和第4军的结合部,攻入了巴士拉东北平坦的沙漠地带。为迟滞对的进攻,伊拉克军队多次用飞机大量布洒糜烂性毒剂芥子气,造成伊朗士兵伤亡超过2700人。
3月8日,伊朗军队又在位于库尔纳以东胡韦沼泽地发起大规模进攻,伊拉克方面则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于黎明前派出直升机在沼泽地布洒了糜烂性毒剂。清晨,当伊朗部队进攻时,沼泽地浓雾弥漫,毒剂蒸气与水蒸气混为一体,据说有5000多名伊朗士兵中毒,至少1000人死亡。3月15日至21日,伊拉克军队又在约费尔、阿勒贝扎等地用战机投放了神经性毒剂炸弹,仅3月21日一次袭击,就造成伊朗军队370余人中毒。
由于化武危险性高,专业性强,投放工具复杂和对气候地形依懒性大,所以在任何国家使用化学武器的都是经过专门训练的部队,否则很容易造成误伤和无法发挥出化武威力。图为伊拉克拥有的主要化武弹药及投放工具,全部都是需要大炮,战机,直升机和导弹投送的。
伊拉克火箭炮发射化武 造成1700人中毒
1984年以前,伊拉克使用的主要是芥子气和塔崩,之后种类扩大到沙林、梭曼、VX、路易氏剂、氢氰酸、基埃富、氮芥气、氯化氢、西埃斯、光气。
而从化武弹药和投放工具来看,伊拉克由刚开始以炮射为主,到战争后期逐渐转为以航空兵投放化学航弹为主。例如,1982年2月中旬,在巴士拉东北,伊朗军队正向伊拉克阵地发起冲锋。突然,对面射来一排炮弹,几声沉闷的爆炸后,升起了一人高的雾团,趁着风势压向进攻者。只见伊朗士兵接二连三地倒下,并在地上痛苦挣扎,其余人则惊慌失措,掉头便跑。据称,中毒的伊朗士兵有1700多人,从伤员身上巨大的水泡和严重灼伤判断,伊拉克用的是高纯度的芥子气和神经性毒剂。
1门火箭炮发射化武仅覆盖4公顷 需炮群作战
据悉,伊拉克陆军装备的BM-21型122毫米多管火箭炮,就配有专门的沙林毒气火箭弹,其能在20秒内齐射40发化学火箭弹,覆盖20千米外约4万平方米的区域。而根据不同作战需要,火箭炮亦可设定瞬时触发起爆或定距空爆两种方式(注:后者更适合释放毒剂),或增加炮群数量。此外,伊拉克军队还拥有可携带化学弹头的“蛙-7”战术火箭和“飞毛腿-B”导弹。
伊拉克在1983年至1988年的战争中,共消耗约1.95万枚化学炸弹、超过5.4万发化学炮弹以及2.7万发短程化学火箭弹,造成上万伊朗士兵死亡。
84年后伊拉克采用空投化武炸弹 装药量大
1984年之后,伊拉克军队越来越多地通过战机投放化学航弹(注:伊拉克空军装备的米格-23或苏-17均可携带1吨以上的毒剂),或利用米-8、米-24直升机布洒气溶胶。其中,化学航弹是伊拉克航空兵实施化武攻击的主要手段。与常规航弹不同,化学航弹爆炸装药量较少,目的是提高毒剂的有效装填量(注:化学航弹的毒剂装填系数可达50%至65%,比化学炮弹搞2至4倍)。
伊拉克空军主要使用500公斤航空化学炸弹
伊拉克空军在两伊战争期间使用最多的两种化学航弹,分别是R-400神经性毒气航弹和500千克芥子气航弹。而据《苏联军事百科全书》介绍,这些中圆径(注:重量在50千克至1吨之间)化学航弹装有撞发引信、定时引信(注:200米高度爆炸)或非触发引信(注:50米高度爆炸),当装药爆炸时,薄壁弹体破裂,液态毒剂分散成小点滴向各方飞溅,从而以持久性毒剂杀伤人员、沾染地面和目标,或造成暂时性毒气团,污染空气。
伊拉克以炮群进行2小时化武轰击 杀伤2000人
日,伊拉克军队对马季农岛的伊朗军队发起反攻。伊拉克从凌晨3时开始,对伊朗阵地进行了持续两小时的火力准备,以炮兵、航空兵使用神经性和氰化物毒剂弹和爆炸弹进行了猛烈轰击,使伊朗守军遭到惨重伤亡。但在伊拉克军队攻击这些阵地时,毒气已经消散。随后,伊拉克又以直升机、战斗机对伊朗阵地后方的指挥所、控制中心、后勤仓库和预备队集结地大量投掷芥子气和神经性毒剂炸弹,以杀伤伊朗军队,阻止其反击,使伊朗失去了防御控制能力,从而保障伊拉克军队收复了马季农岛。据伊朗报道,这次作战伊朗军队有2000余人中毒伤亡。
遭受伊拉克空军化学炸弹袭击身亡的伊拉克儿童。
伊拉克6架战机空投毒气弹 致58人中毒
1988年7月,在达成停火协议前夕,伊拉克又多次进行化学攻击。如7月10日,伊拉克空军使用化学武器对伊朗西部的巴奈难民营进行轰炸,造成151人伤亡。7月20日,又对伊朗西部边境的两个村庄投掷毒剂炸弹,造成数十名平民伤亡。8月4日,伊朗向联合国报告,伊拉克军用飞机向伊朗西部城镇投掷毒剂炸弹,造成伊朗平民1000人中毒伤亡。8月25日,美联社报道,伊拉克飞机6架向伊拉克北部库尔德人居住的5个村庄投掷了毒气炸弹,造成58人中毒伤亡。
萨达姆发动14轮空袭 以化学弹攻击平民
日,萨达姆政权就曾利用化学航弹,对库尔德人聚居区阿拉卜贾镇发起过化武攻击。当天,多架伊拉克空军的米格和“幻影”战机出现在该镇上空,总共进行了14轮轰炸,每轮空袭由7至8架战机完成,前后持续达5个小时。
图为在两伊战争期间,被伊拉克使用的化学武器杀死的一名库尔德族父亲和他怀里的孩子。
5个小时化学弹空袭 造成5000平民身亡
5个小时的空袭过后,当地居民先是闻到一股类似甜苹果的味道,很快有人倒地,另一些人则开始发烧、身上溃烂,或者先咳嗽,继而呕吐。据英国BBC事后报道,伊拉克政府军在这场屠杀中使用了芥子气、沙林、塔崩和氰化物毒剂炸弹,造成5000余名库尔德人死亡,1万多人中毒,负责行动的伊军指挥官阿里·哈桑·马吉德因此被西方称作“化学阿里”。
伊拉克使用10万枚化学弹 造成近5万人伤亡
另据联合国战后公开的调查结果显示,伊拉克在1983年至1988年的战争中,共消耗约1.95万枚化学炸弹、超过5.4万发化学炮弹以及2.7万发短程化学火箭弹。而伊拉克后来也承认使用了1800吨芥子气、140吨塔崩毒剂和超过600吨的沙林毒剂,其中有约三分之二的化武都是在战争的最后18个月中使用的。
伊拉克在两伊战争中发起超过240次化学攻击,主要采取大规模化学炮弹炮击,机群空投轰炸等方式。导致大批伊朗军人和伊拉克平民死亡和受伤。特别是在日,萨达姆政权利用化学航弹,对库尔德人聚居区的一座小镇发起过化武攻击。当天,伊拉克空军的米格和“幻影”战机总共进行了14轮轰炸,每轮空袭由7至8架战机完成,前后持续达5个小时,造成5000名毫无防备的平民死亡。
作者:杜杨
跟贴读取中...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两伊战争化学武器:致12万人死伤
两伊战争化学武器:致12万人死伤
08:42:32 时局周刊
在两伊战争中,叙利亚现政权的盟友伊朗曾深受化学武器之害,在伊拉克发动的化学武器袭击中,两万余名伊朗士兵丧生,至少10万人致残。而对当时的伊拉克来说,国际社会的默许,是其敢于一再无视国际公约的重要原因。
  近日,美国及其西方盟友以&叙利亚政府对平民使用化学武器&为由,谋求对该国的阿萨德政权动武。化学武器的使用受到国际公约严格限制,但纵观中东地区的军事史,各国不仅积极研制、生产各种类型的毒剂,将其投入实战的先例同样为数不少。
  来自美国中情局的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两伊战争期间,两万余名伊朗士兵死于伊拉克发动的化学武器袭击,至少10万人致残,伊拉克国内的库尔德人此后也深受化学武器之害。耐人寻味的是,对于萨达姆&侯赛因当局的所作所为,国际社会并未施加太大压力。
  美国默许伊拉克使用化学武器
  萨达姆之所以在1980年挑起两伊战争,很大程度上系得到华盛顿的支持。毕竟,宣扬&输出革命&的伊朗,是美国在中东的最大地缘政治对手。然而,伊朗终归国力雄厚,随着战事长期化,德黑兰的&后劲&逐渐显现,伊朗军队亦攻入伊拉克境内。萨达姆发现,靠常规手段赢得胜利绝非易事,自然而然地,这位独裁者想到了&穷人的原子弹&&&化学武器。
  1982年夏,10万伊朗军队兵分五路进攻伊拉克港城巴士拉,并依靠临时改造的车辆和民兵,以近乎自杀的方式,在密集的雷区中&趟&出一条通道。这种扫雷手段既不彻底又不安全,但由于伊朗缺少足够的扫雷设备,只能出此下策,也造成后续的革命卫队和正规军经常被地雷炸死。正是在这场战役中,伊拉克军队首次使用毒气,这种毒气并不在国际条约限制的范围之内,以催泪瓦斯为主,伊拉克在使用前也向伊朗方面发出了警告。不过,这种非常规武器的成功使用,助长了伊拉克在日后战事中广泛使用化学武器的胆量。
  敌人大兵压境,伊拉克高级官员对萨达姆的决定不敢违逆,阿拉伯国家和美国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对伊拉克使用化学武器也大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日,伊朗军队又一次向巴士拉发起猛攻。此时的德黑兰已意识到&人海战术&存在缺陷,开始尝试用常规手段遂行大规模战役,并将初出茅庐的革命卫队改造成常规武装部队。这一做法收效显著,一度依赖数量优势与对手拼命的革命卫队,运用精心设计的战术重创伊拉克守军,击毙1万至1.2万人,自身损失1.5万人,号称伊朗军队取得的最佳战损比。除了战损数据有所改观,伊朗还成功夺取了巴格达-巴士拉公路的控制权,一度将伊拉克一分为二。
  萨达姆闻讯极为恐慌,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夺回失地,并进一步放开对化学武器的限制。同时,美国通过阿拉伯国家向伊拉克提供伊朗军事部署的卫星照片,帮助其排兵布阵。
提示:键盘翻页 ←左 右→ ,点击图片可以翻页
关注我们:
Android客户端
手机扫描二维码安装
Iphone客户端
手机扫描二维码安装
新闻热搜词
你可能还会喜欢以下内容
关于两伊战争,化学武器,12万人死伤更多新闻
国家的门面礼宾官
欧债危机下伦敦奥运
印度没实权的总理
巴沙尔准备打游击战
------ ----- ------
 -  -  -  -  - 
版权所有 © 2000 - 2014您所在的位置: &
伊朗要求伊拉克务必处死老萨 报两伊战争之仇
日19:46  
中新网11月7日电 本周二,伊朗总统发言人戈拉姆-埃尔罕发表声明,要求伊拉克政府务必保证萨达姆被绞死,以免其侥幸逃脱罪责。
声明称,伊朗希望伊拉克政府不要屈服于压力,不要受萨达姆支持者发动的心理战影响,切实执行对萨达姆的判决。“特别法庭在经历了一个长期且公开的审判后,终于做出了公正的判决。我们希望对这个伊拉克罪犯的判决能够被切实执行,并起到阻止新的独裁犯罪的作用。”
1980年,萨达姆在执政期间,挑起了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双方损失惨重,其中伊朗死亡35万人,伤70万人,被俘3万多人,损失作战飞机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许多油田被毁,国民经济遭到重创。
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后,伊拉克在美国支持下,成立了以什叶派为主导的新政府。什叶派占多数人口的伊朗逐渐向伊拉克政府示好,成为其亲密同盟。
萨达姆被判死刑后,伊朗政府立即表示支持这一判决,并希望以其它罪行对萨达姆继续进行审判,可谓君子报仇,二十年不晚。(钟岩)
相关专题:
美第100艘宙斯盾舰命名
重庆考古发现近千“崖穴居”
民工维权日内裤安全套被抢空
日本妓女生活写照
中国最感人的照片精粹
超级公交车网上曝光
世界蟒蛇大集合
别出心裁的广告创意
陈水扁与民进党天王为陈菊造势
王小丫香闺私车首次曝光
神秘的水下顽童
美国学者预测中国军事力量
女儿举报父亲包二奶被判
6对农民夫妇拍裸体日历
网上传颂中国最美女教师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战略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在线投稿邮箱:
值班电话:工作日 010-:00-18:00)Copyright (C)2002-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110164号 京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伊拉克美军死亡人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