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藏菩萨纹身手稿手里拿的是什么法器

西方、东方、华严三圣这九位佛菩萨手中都拿着什以样的法器?
&10级&&分类:&&&被浏览3298次&&
请微博专家回答&检举
这九位佛菩萨手中都拿着什以样的法器?
您好,有一个共同点是,所有的三圣都是一位佛祖和左右两位随侍的菩萨各称为三圣的。
1.西方三圣 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与他的左胁侍观世音菩萨和右胁侍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又称作“阿弥陀三尊”。
佛是不用什么法器的,佛是通达无碍的智者,无需用什么法器才能做什么。佛的塑像和画像一般就是结手印,有部份阿弥陀佛像是手捧一个莲盏,那不能称做法器,那是代表阿弥陀佛接引众生的心
观世音菩萨的法器是我们大家熟知的杨枝净瓶: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枝不计秋啊。 大势至菩萨的法器是手执长柄的莲花。
2东方三圣 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和他的左胁侍日光遍照菩萨、右胁侍月光照菩萨合称“东方三圣”,又称“药师三尊”。
同样,药师琉璃光佛的形象通常是看不到什么法器的,有部份是左手持钵,右手一个药丸,但这形象真的很少。
日光遍照菩萨的法器是左手左手执一个宝幢,右手持着月轮。 月光遍照菩萨的法器是左手持青莲花,上面有个半月形。
3华严三圣 指的是华严经所述的华藏世界中的三位圣者:毗卢遮那佛、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
毗卢遮那佛与释迦牟尼佛实际上是同一位佛,毗卢遮那佛是法身形象,释迦牟尼佛是报身形象。
普贤菩萨的法器也是一柄莲花,也有执如意的形象,不过人们更记得的肯定是他的坐骑,那个很可爱的六牙白象啦
文殊师利菩萨的法器我真的是见学识浅,汉地像是如意或是宝剑,也有手持一卷卷册的,按着文殊师利是解佛法第一的情况看来,我比较偏向于执卷册的形象,藏地的形象是手执一柄剑。这个要请其他师兄们指教。
这位大德,其实我认为知道他们的法器不如去关心一下这几位佛菩萨的名字的含意,那对您心灵的触动会远远比知道他们法器要强上万倍的。您可以去网上搜集这些名字的解释,哪怕您对他们的所为一无所知,就看看这佛名字的含意,能起一丝的赞叹,也是功德无量啊。
愿您吉祥如意,阿弥陀佛!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佛教的八大法器
  佛教的八大法器
  佛教的八大法器其实是指佛教的八种法器,金鱼、宝伞、宝瓶、妙莲、右旋白螺、金刚结、胜幢、金轮就是佛教的八大法器,佛教的八大法器其实是暗喻有关佛教的教义。
  金鱼是救济众生的教义。宝伞是佛的纯净美德覆盖一切的寓意。宝瓶是盛放灌顶誓水的的瓶子。妙莲是佛教的主要象征,被佛教誉为佛眼。右旋白螺是广及大众的说法,暗喻降魔。金刚结无头无尾,佛教比喻佛之说法无穷无尽,信徒以金刚结象征着接受佛法。胜幢是佛教的一种用以悬挂的装饰品,用珠宝等饰物的是宝幢,用金装饰的事金幢。金刚轮是佛教转轮圣王的七宝之一,寓意佛法可以摧破众生的烦恼邪恶,也寓意佛法就像车轮一样辗转不停。
  指八种佛法器,既散盖(宝伞),金鱼,吉祥瓶(宝瓶),妙莲,右旋白螺,金刚结,胜幢,金轮。简称伞,鱼,瓶,莲螺,结,幢,轮。其名目暗喻有关佛教教义。
  伞盖寓意佛之净德覆盖一切,金刚界为白盖,胎藏界为赤盖,佛教界将以白红色绢制就之张开伞盖仪仗及供器。——大白伞盖佛母等
  鱼因佛教有阿弥陀佛化身为鱼救济众传说,被信徒视为吉祥之物。
  瓶在中译为军持,是华瓶等物总称,被尊为佛具或法具,《观》载:“有一宝瓶,盛诸光明”,密宗则将盛放灌顶誓水之瓶器称宝瓶。瓶多以赤铜制就,内盛香料,珍珠,金银等宝物,瓶颈扎结彩绳。——千手观音等
  花也称妙莲,乃佛教主要象征。尤以青莲枝叶修广,青白分明,有大人眼目之相,被佛教比喻为“佛眼”。——白度母、金刚华菩萨等
  右旋白螺即宝螺,指以银镶嵌之大海螺,佛教比喻佛之说法广极大众,螺声勇猛,即表明大法勇猛,暗喻说法降魔。密宗尤其推崇此物,视为重要法器。——生念处菩萨等
  结俗称有:百结,盘肠等,其呈钱结状,无头无尾,佛教以此结无穷无尽,比喻佛之说法。密宗,信徒以接受金刚结象征接受佛法。
  幢也叫宝幢,金幢,是佛教用以悬挂之长形筒形装饰品,以黄色锦缎等丝织品制就,用金装饰幢及幢竿者称金幢。用宝珠等饰物者称宝幢。——地藏菩萨、金刚幢菩萨
  轮指金刚轮,金刚轮为佛教转轮圣王七宝之一,分金,银,铜,铁四等,因而依次产生金轮王至铁轮王四种等级。寓意有二:一喻佛法可摧破众生烦恼邪恶,有如转轮圣王转动宝轮能摧毁山岳一般,二喻佛之说法有如车轮辗转不停。在藏传佛教中,八辐轮,八瓣莲花与八吉祥征象征天,地,人三界,即天有八辐轮,地有八瓣莲花,人世有八吉祥征,寓意吉祥幸福。喷焰宝珠则为财运昌隆的象征。
  八大法器代表哪八大菩萨?
  在诸多菩萨中,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八大菩萨。密宗的八大菩萨是:
  1、观世音菩萨,玄藏三藏又译作观自在菩萨。唐宁以来,民间信仰的有三十三变化观音。密宗造像有六观音、七观音等变化。六观音是十一面观音、不空罗索观音、千手千眼面音、如意轮观音、马头观音和淮提观音。另外加上圣观音,称为七观音。观音的造像很多,有一面二臂、一面四臂、三面二臂、三面八臂等;三十三体变化的观音中,特别受欢迎喜爱的是白衣观音。
  2、弥勒菩萨,又称为慈氏、无能胜等。他出身于印度婆罗门,后得释迦牟尼佛的教化,授记为菩萨。他是一生补处的菩萨。所谓补处,是此菩萨可弥补佛陀位置的意思。弥勒菩萨在民间的形象是袒露大腹的和尚,笑容可掬;但在胎藏界的形像是,左手当胸,手掌张开,右手执莲花,所戴宝冠中有宝塔,塔中现舍利;在金刚界的形像是,右手大拇指、食指、小指均竖立,中指与无名指弯曲置胸前,左手放在膝上。
  3、虚空藏菩萨,为藏福德于虚无限境界之意,表示气福可以无限生产和分配的可能性。在胎藏界曼荼罗中,虚空藏菩萨是虚空藏院的主尊。东密虚空藏菩萨求闻持聪明法观想本尊形像,菩萨全身为金色,相貌,头戴五佛宝冠,在莲花上半跏坐,容颜妙而怡喜悦,左手执白色莲花,花上有如意宝珠,发出黄色光芒,右手结与愿印,五指垂下,将手掌向外。
  4、金刚手,即金刚萨多,又称秘密主,上面已作介绍,略。
  5、普贤菩萨,是骑白象行愿的菩萨。印度古语的普贤称“三曼多拔陀罗”,密宗亦称普贤为善摄金刚、真如金刚、如意金刚,还视为金刚萨同体。在雕像上,普贤乘白象侍佛之右;文殊驾狮子侍佛之左。据说普贤菩萨掌管诸佛的理德、定德、行德;文殊菩萨则掌管诸佛的智德与证德。一般把普贤菩萨视为祈求延命的本尊。普贤单独造像通常骑六牙之白象,头戴五佛冠,形如满月童子。
  6、文殊师利菩萨。他生于印度舍卫国,后跟释迦牟尼佛出家,常随侍释尊左右,帮助释尊化号。“文殊”是妙的意思,“师利”是德、吉祥之意。密宗称之为吉祥金刚、金刚。文殊菩萨司理智慧,与普贤菩萨相对。文殊的图像一般为骑狮像,顶结五髻,表大日之五智,左手执青莲花,花上有梵箧,右手执金刚剑。此外造像还有一髻、六髻、八髻、文殊,手持之物亦各不同。
  7、除盖障菩萨。其德行为消除所有一切之障碍,为胎藏界曼荼除盖障院之中尊,也是金刚界曼荼罗贤劫十六尊之一。
  8、地藏菩萨。密宗又称之为悲愿金刚、与愿金刚或金刚幢,因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称为地藏。在释迦佛入灭以后,弥勒未生之前,地藏菩萨自誓必度尽,始愿成佛;众生不度,誓不成佛。所以,地藏菩萨的雕像大多数是打扮,左手拿着宝珠,右手拿锡杖。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虚空藏菩萨手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