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会反对大家写工作人民日报 大家手笔

当前所在位置: >
热门微信号:
为什么大家都不愿写工作日报?
作者: 浏览数: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阅读,只需一秒。精彩,尽在掌握!来源:日事清微信:rishiqingv据调查,高达76%的公司都在执行工作日志制度,但大部分管理者反映:最后这项制度要么不了了之,要...
来源:日事清微信:rishiqingv据调查,高达76%的公司都在执行工作日志制度,但大部分管理者反映:最后这项制度要么不了了之,要么沦为了鸡肋。坚持继续执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放弃执行,又找不到更好的管理方法。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运用目前流行的“互联网思维”做了一些思考,分享给大家。(个人认为的互联网思维是:开放、平等、自由)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为什么很多企业都要求员工写工作日志?不外乎三个原因:第一:检查员工工作饱和度“不能浪费掉员工的一分一秒,这都是老子用钱买来的”。——这句话引自笔者做调研时某私企老板,虽然话很糙,但能反应很多企业老板的心声!在他们的心里:公司付钱购买的就是员工那8小时的工作时间,保证员工在8小时内的高效工作,就是节省企业成本。加班还得付加班费不是……第二:实际工作路径与计划的对比“我不关心员工每天干什么,我只在乎员工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计划好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这句话引自某上市公司老板。他们公司不要求写工作日志,但要求写周计划和周总结,并且要在每周周例会上沟通交流工作进展。第三:持续改善和提高员工的素质很多有作为的领导要求员工写工作日志,目的是为了暴露问题、发现问题,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能力进行评估指导,促进其职业素养的提升!以上是企业要求员工写工作日志的三个代表性的出发点。其次,我们来回顾下当前企业是怎么执行这些制度的,员工不喜欢写日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在与很多管理者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管理者都会把“员工不愿意写工作日志”的原因简单化的归结为:员工自身问题。但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笔者刚参加工作时在一家知名的民营企业工作,公司也要求每天写工作日志,并且由人力资源部抽查,发现一次不写工作日志,就要罚款50元,并且还要连带自己的主管领导也要被罚50块。即使这样严格的制度,公司也依然有很多同事不能及时完成工作日志。曾有同事因为出差忘写的缘故,被罚1000块!为什么他会忘记?习惯问题!当时我们写工作日志使用的工具是某知名厂商的OA软件,这个软件超级难用,书写体验也很差,基本上除了每天下班时用来写日志应付公司检查之外,从来不会被打开。因为他对我来说没有价值!自己的日程安排是写在工作笔记本里面的,写一天的工作总结,当然也希望能直接顺应习惯写在日志本里即可。但公司硬生生强迫员工写在丑陋的OA系统里,没有办法让员工养成习惯。后来,我还使用过excel写工作日志,也要求我的下属这么做,每天写完日志要发到我邮箱。但实践表明,这又是一个愚蠢的主意!因为作为一个中层领导,你根本没有时间来坚持查看每个下属每天的日志!而且即使打开邮箱,下载他们的附件日志,看完了,再给他们一些评论和反馈,这个流程也极其麻烦!所以开始恶性循环:原本有一些员工他们每天很认真的写日志,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但是他的领导从来都没有反馈……因为没有反馈,他也不再认真写……所以,“工作日志制度”实行不起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人性化的工具!并不全是员工或者制度的问题!根据互联网平等、开放、自由的精神,我们团队倾心打造了“日事清——简单好用的工作计划日志软件”,经过近两年的摸索,我们认为一个理想的工作计划日志软件工具,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顺应人的行为习惯比如这个工具应该可以安排我的行程、任务清单,在写一天的工作总结时,能够根据这些线索,自动帮我生成工作日志等。2、良好的用户体验能够灵活的调整日程任务安排,帮助我做工作备忘、知识管理等,操作要简单,学习成本低。3、可以实现移动办公随时随地都可以做记录。4、更关注如何最大化的帮助员工更容易的完成工作,而不是管理者管控的需求比如帮助员工获取公司分配给他的工作目标和内容,工作反馈的信息互动更通畅。在以上几点中,最根本的还是要摒弃以往企业用软件站在管理者管控的角度来做企业的信息化,较少关注甚至无视广大企业基层员工使用软件的易用性。以往企业软件系统的上线,对管理者来说,加强了企业的信息流、工作流程的管控,但对于基层员工来说,并没有让他们的工作变得更简单,而是额外的多了很多工作。如果把整个企业系统看成一个数据统计中心,单个的使用者看成数据采集点,那么我们很容易明白:如果数据采集点没有数据输入(即基层员工不用),那么整个系统是运转不起来的。日事清之所以在上线3个月,就获得了近千家企业的使用推荐,就是因为我们的系统是自上而下来帮助企业提高效率的,因为每个使用日事清的基层员工都能明显的感觉到对于他工作的帮助。点击阅读原文可使用一个免费的日志记录工具欢迎加入晨读QQ群:
微信阅读数:6618
微信点赞数:7
手机版地址:
微信号:guanlichendu
日积晨读一小文,游刃职场千重门
TA的热门文章
推荐创业微信帐号
热门文章排行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2  忙了好一阵子,今天才有点时间写点什么东东,今天看了看项目组的日志忽然想到了之前将日报改周报的事。
  现在不管是BAT还是小的创业互联网公司,而且各种职位(除了CEO等领导)每天都要写一份工作日志以向上报告今天完成的任务,没有这样的日报好像上面都不知道你是在玩还是在玩&&
  有没有点像监视的感觉?有时没话也要找点话往里面堆的时候?
  为什么要写工作日志? 
  有三个作用:
  1、帮助自我管理提升:它能帮助自己反思回顾一天的工作,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通过文本方式来理性看待自己的工作方式与技巧,从中找到自己薄弱点,好好弥补加强。因此可以说只有做好了工作日志才能有目的且持续化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2、帮助团队交流协作:工作日志承载着团队中每个人一天的工作信息,是团队最高效便捷的沟通工具。通过文本的交流,可以让上级明确自己正在处理的事务进展情况,了解自己遇到的困难,从而利于上级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指导与协调。
  3、帮助管理者进行管理:团队成员每日的工作汇报,保留了工作事务的状态和进展记录,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查询与追究,方便管理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相当多的公司都会要求员工写工作日志,有的甚至抓的很严,和赏罚挂上了勾。尽管把工作日志当作一种管理手段,初衷很好,想的也很理想,但相当多时候,写日志对于员工来说,特别嫌麻烦,要不寥寥数句,敷衍了事,要么拷贝粘贴,千篇一律,要么干脆写着写着就不写了。
为什么工作日志这么&令人讨厌&呢?所有原因无外乎三点:
不知道为何写,觉得每天不就做那些事吗,实在没什么值得写的;
不知道为谁写,觉得这是写给领导看的,领导方便监控员工的工作进展;
不知道怎么写,乱记一通没个章法,对工作实在没大作用。
来看看某些人的日志:
&    流水式的作业,没有什么真实内容,干活累了一天不说临下班还得绕脑袋想想今天的所有细节,虽然初衷是好,但特别浪费精力,上面的人也浪费精力每天去检查。
    规模越大的公司可能需要这种形式来体现管理,但对于小公司而言这种日报的形势可能就比较鸡肋,一是就那几个人每天做什么上面的人都知道,二是写了也都没时间看,每天项目紧哪有多余的时间来写。
    杀鸡焉用牛刀,争对于这种情况,个人建议使用周报代替日报:
每周开始布置本周的任务,团队成员根据自己的任务写入周报,其实就是做为一个计划表。
若有新任务再将新添内容加入,每天可更新,不用提交。
到周最后一天然后再总结一次提交。
    这样做的好处是团队成员自己知道和安排计划,而且不用每天记流水帐,一周的内容也充实,不用浪费太多精力,上面的人也轻松 不用每天检查,只需最后看进度。
    最后不要为写工作日志而写工作日志,不能只当作任务而忘了为什么而写,这样才不忘初心。
阅读(...) 评论()您现在所在的是:
→ 浏览主题:
* 帖子主题:
文章数:4258
年度积分:201
历史总积分:7410
注册时间:
2016国庆活动(三)
2015【逛工博】(三)
在这里请教一下各位,你们公司领导都要求你们写什么工作日报和周报的习惯吗? 每天写日报,发邮件给领导,用领导的话说,不是为了监视你们都做了什么,而是我们要知道你们的动态,在工作中都遇到哪些困难,需要我们去帮助和协调,促使工作顺利进行,无力吐槽~~~
在路上、我们经历青春的彷徨。
在路上、我们遭遇感情的创伤。
在路上、我们放飞青春的梦想。
在路上、我们张开爱情的翅膀。
文章数:4470
年度积分:139
历史总积分:9185
注册时间:
每天写日报,报告工作进度和生产中的问题。楼主外资呀。
fumz78 版主
文章数:13617
年度积分:162
历史总积分:27017
注册时间:
2016论坛优秀版主
2016国庆活动(二)
2015论坛优秀版主
2014论坛优秀版主
晒晒工控小礼品
2012论坛优秀版主
2011论坛贡献奖
2010年论坛优秀版主
08年最佳博客奖
大公司报告要多些,我们小公司报告少。
三菱 PLC、触摸屏、伺服电机、变频器、数控系统
文章数:1866
年度积分:112
历史总积分:3926
注册时间:
哦,大公司就是不一样啊,每天看你做了些什么,这不是每天必须要找一些事做吗!!
万一实现了呢
cadmeister
文章数:3732
年度积分:50
历史总积分:5296
注册时间:
此楼内容不符合板块规定,不予显示!
年度积分:
历史总积分:
注册时间:
该用户被锁定,回复内容不予显示!
年度积分:
历史总积分:
注册时间:
该用户被锁定,回复内容不予显示!
凤凰息梧桐
文章数:10552
年度积分:436
历史总积分:14568
注册时间:
2013辞旧迎新
没有 啊 太麻烦了啊
文章数:8620
年度积分:299
历史总积分:13512
注册时间:
2014相约国庆
有,感觉没事找事,你要写英文的吗,看你下面一堆英文。
文章数:2336
年度积分:50
历史总积分:3451
注册时间:
工控学堂推荐视频:[职场]毕业后,我为什么选择到人民日报工作?【1】
&&&&【提要】《[职场]毕业后,我为什么选择到人民日报工作?【1】》由66test友情收集整理的,谨供需要毕业职场的朋友参考。内容如下:
&&&&&&&&对于新闻类专业的同学来说&&&&人民日报是你的不二之选&&&&因为这里是人民日报&&&&对于非新闻专业的优秀学子&&&&党媒记者也应该是你重点考虑选择的职业&&&&人生获取财富、实现梦想的途径虽然很多&&&&但人民日报能带给你的&&&&还有荣誉和信仰之光&&&&侠客岛只会诞生在人民日报&&&&&&&&刘少华: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13年入社,侠客岛主编兼创始人之一。&&&&在新闻业与其他行业之间,我几乎没有迟疑。尽管在新闻学院的六年已经让我心生厌倦。借用马尔克斯的话说,我犹豫过,迟疑过,但对新闻一往情深。&&&&犹豫的原因似乎也很简单,冗长的时间洪流冲走了我对这个行业几乎所有新鲜感,这些年的观察让我对新闻业有些心灰意冷。我知道那些轻浮的视角、随意的文字和混乱的后果,是出自何人之手。&&&&如今在人民日报我已经做了三年多,跟同事一起创办的侠客岛和学习小组,也已快满三年。反观当时依然进入新闻业的选择,心中并无悔意。相反的是,这段路程带给了我一些惊喜。&&&&篇幅所限,不妨只谈谈个人收获。&&&&人民日报很像一个巨大的服务器,站在中国发展的核心位置上瞭望,接口遍布海内外。成为服务器的一部分,意味着这所有接口的数据你都可以“调用”,即插即用。一个人民日报记者,视野可以非常开阔,不论是采访还是私下交流,你会发现采访对象能让人重新成长一次。有趣的、有用的、有益的人与事,能刷新人对世界的认知。从象牙塔到社会总有个过渡阶段,在人民日报,这个过程是加速的。&&&&这份报纸本身也在进化。传播学里有个词叫“刻板印象”,外界对人民日报的印象,有不少可能还停留在二十年前。如今报社旗下,29份子报刊,140多家网站(其中还有上市公司),数量更为庞大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每天从这个大院流出的,早已远不止24个版的报纸,而是庞杂的信息流。人们在不经意间消费来自人民日报的信息,却浑然不觉。中国舆论场的最前沿,人民日报其实从未缺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人民日报有这么多“士”,怎么可能还保持当年的模样。&&&&上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去钱塘江观潮后,回到上海,难平心中激情,写下十六个字,“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今天的传媒界正处在这样的潮头之上,很少有行业受到像新闻业过去十年间所经历的这种冲击,纸媒的寒冬来得比想象还要冷,新的媒体业态呼之欲出却无人可及。是以,人民日报大院里,至少是在我亲身观察的这几年里,早已涌动着媒体改革的理想与激情。&&&&以下两个判断并无个人感情成分,而是不少媒体同行的共识——中央级媒体里最信奉改革二字的,就是人民日报;改革最为彻底的,也是人民日报。&&&&以我作为发起人之一的“侠客岛”为例,这个如今经常上头条的品牌,既非行政命令使然,也非领导授意创办,而是在报社宽容的政策环境下,由五位不同部门的同志自发组建。这就是中国改革,自下而上也能打开一片天。至今我们仍是“草台班子”,像对待创业公司一样在岛上玩耍,这样的乐趣,在媒体中是罕见的。&&&&越高的平台越公平,人民日报就是典型。你的稿子是否能进入舆论场,能否平地起波澜,这些不需要你去呐喊,文章自己会说话。人民日报所提供的,就是一个足够高的平台,和一大群尊重知识的领导同事。这意味着无限可能性。&&&&但凡新闻学子,没有几个缺理想的。怕的是,首先理想并不成熟,其次通常与工作环境不兼容。我的实际感受是,从创办侠客岛至今,报社大院带给我的,更多是鼓励、欣赏与善意。外界经常好奇,为什么新媒体时代,改革最为激烈的、话语体系革新最彻底的媒体品牌之一,会出现在形象最严肃的党报院里?&&&&相信我,这一切并非偶然。&&&&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如刀&&&&&&&&李家鼎: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2015年入社,吉林分社记者。&&&&在新中国的历史上,人民日报永远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存在,每一个经典的历史瞬间,每一件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你都能在这里找到线索与答案。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而人民日报记者,无非就是这个时代直接参与记录历史的人。选择人民日报,其实就是选择参与历史。&&&&作为一名新闻学专业的学子,和许多同学一样,在求学期间我也是怀着“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如刀”的新闻理想。两年前我还是一名人民日报的实习生,当时为了核实一个数据,一位我身边的编辑老师整整打了20多个电话,他说因为这是人民日报,说出去就是一锤定音的事儿。“党报是否能解决问题,是否只是粉饰太平?”很多人可能和我曾经有着同样的疑问,但这一年的工作让我明白,我们的报道不但负责任,而且有建设性,关注有实际意义、普遍意义的“真问题”,是我这一年最深刻的体会。&&&&众所周知,当今媒体变革力度空前,纸媒普遍被看衰,为何依旧选择人民日报?为何满怀激情的年轻人,要选择一个以严肃新闻为主,甚至语言有些“生硬”的媒体?&&&&那是因为,这张报纸又在媒体融合的时代变年轻了。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微信是各自平台媒
特别声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大家反对px项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