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老兵痛哭的原因有哪些

几位国际政要对苏联解体原因分析
人民论坛姚遥
[摘要]作为一个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世界大国,苏联的兴与衰值得深思。奥尔布赖特:信仰缺失的价值体系马德琳·奥尔布赖特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国务卿。她出生于东欧,父亲本是捷克斯洛伐克的高级外交官。“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二战”结束后,苏联又将捷克斯洛伐克划为势力范围。这两件事情直接影响了奥尔布赖特的国际观,也影响了她对于苏联和东欧问题的看法。2009年9月,在华盛顿举行的中美议会交流研讨会上,奥尔布赖特分析了苏联解体的原因——全国上下都失去了信仰。鲍威尔:盲目无度的军事扩张2013年4月,在莫斯科举行的俄罗斯论坛上,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国务卿科林·鲍威尔谈到了他所认为的苏联解体的最大原因——盲目扩张,被军备竞赛拖垮。苏联的军事扩张早已有之,但其鼎盛时期是在20世纪70年代。彼时,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提出了“军备优先”的发展战略,重工业占全部工业投资的比重长期达85%以上。与此同时,苏联发动“南下攻势”,在各大战略要地向美国发起挑战,到处派遣军事顾问、设立军事基地,并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军火商。1981年1月,里根政府上台后,美国调整对苏战略,提出“星球大战”计划,以期打破双方的核均势,在军备竞赛中拖垮已经深陷危机的苏联经济。面对美国的挑战,苏联也曾决定予以回击,然而最终力不从心,不得不实行战略收缩。历史是不能假设的,但是倘若苏联当时没有失去理智地扩充军备和扩张势力,而是睦邻安邦、广结善缘,其军事压力必将大为减小,也可为经济发展腾出空间。赖斯:腐败不堪的政治体制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女性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将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归结为领导层的腐败。20世纪30年代,苏联高层的特权现象刚刚露出端倪,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就敏锐地捕捉到了日益严重的腐败问题。1935年,其去莫斯科看望老朋友高尔基时,作为一个热爱和平与正义的文学家,罗兰在高声赞颂“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时,也意外地发现了在苏联高层中不断蔓延的腐败作风。他在《莫斯科日记》中写道,“共产党的活跃成员利用其他特权(住房、食物、交通工具等)代替金钱,这些特权确保他们能过上舒适生活并拥有特殊地位。更不用说影响,他们利用影响为自己和自己的亲属谋利益”。此后,这种现象愈演愈烈,到20世纪70年代,苏联官僚体系的腐败已积重难返,特权阶层也已基本成型,他们不仅享有特权,并开始以各种方式侵吞国家财产、谋取一己之私。布莱尔:僵化落后的经济体制托尼·布莱尔是迄今为止任职时间最长的工党籍英国首相。布莱尔进入政坛已是冷战结束之后,1997年任英国首相后,面对全球化的新形势,他重视制度改革,在题为《第三条道路:面向新世纪的新政治》的长文中,布莱尔提出了要以改革与合作的精神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变化和挑战、重塑冷战后的国际战略格局的主张。2013年4月,在莫斯科举行的俄罗斯论坛上,布莱尔用一句话归纳了苏联解体的原因——经济制度的僵化落后。纳扎尔巴耶夫:极不平等的民族政策自1991年哈萨克斯坦独立以后,纳扎尔巴耶夫一直担任哈萨克斯坦总统,他也是苏联解体的亲历者,在其主导下,哈萨克斯坦成为最后一个脱离苏联、宣布独立的少数民族加盟共和国。哈萨克斯坦独立后,在纳扎尔巴耶夫领导下取得了突出的发展成就,正因如此,他也获得了哈萨克斯坦大多数民众的支持和拥护。作为苏联曾经“最有前途的少数民族干部”,纳扎尔巴耶夫多次指出,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不平等的民族政策引发的各加盟共和国的离心离德。作为少数民族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在苏联解体前,纳扎尔巴耶夫曾在自己的专著中对苏联历史上的民族政策进行过“温和的批评”,“不管我们是否情愿,哈萨克人民的心里还是留下了伤痕。在民族的语言、文化、祖祖辈辈的传统遭到排斥的时候,我们不可能熟视无睹。他们对我们说,苏联所有的民族就像一块金刚石上的不同棱角,都是灿烂辉煌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色彩、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文化。但实际上哈萨克人被有意识地贬低为二等公民。在他们的心里留下委屈是自然而然的事”。苏联自诞生之日起,其所伴生的大俄罗斯民族主义就曾使很多弱小民族遭受痛苦,特别是“二战”爆发前后,斯大林多次趁人之危,强迫其他小国并入苏联。至“二战”结束,苏联的各少数民族加盟共和国也并未获得平等待遇。据土库曼斯坦前总统尼亚佐夫回忆,土库曼斯坦长期以来只是苏联经济的附庸,“我们实际上完全没有正常的经济基础设施,也没有加工工业部门”。戈尔巴乔夫:苏联没有邓小平戈尔巴乔夫是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苏联总统,同时还是最后一任苏共中央总书记。自1985年3月担任苏联最高领导人以后,他提出了“加速战略”以及“民主化”、“公开性”、“新思维”等改革口号,逐渐引发了苏联和东欧的政治动荡。在其任内,苏联最终于日宣告解体。至今,对戈尔巴乔夫的评价依然充满争议,许多俄罗斯人认为他是“民族罪人”,他自己对此声称感到委屈;西方则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于1990年授予他诺贝尔和平奖。2004年,在参加美国前总统里根的葬礼后,戈尔巴乔夫曾应询,用一句话总结了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苏联没有一个邓小平。在几位国际政要的回答中,作为亲历者的戈尔巴乔夫最为特别,其言外之意似乎在说:可惜我不是邓小平,所以苏联的改革失败了。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苏共失败的原因既有政治原因又有经济原因,政治原因主要;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内因主要;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主观原因主要;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现实原因主要。根本上来说,问题主要出在苏共党内。
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执政党苏共最后严重脱离群众。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因失去民众的支持而最后遭遇了国家的解体。苏共党与民众关系的演变历史可以证明,执政党与群众同心则盛,离心则衰。
如何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仅关系到对苏联演变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论断是否符合实际,而且直接关系到中国应该走什么道路。
当前俄罗斯社会有无对苏联历史、对斯大林的重新评价,这个评价与以前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实质到底是什么?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史学界充斥着全盘否定、甚至丑化俄罗斯历史的各类历史教科书。普京总统多次会见历史学家,提出修改历史教科书。
任何科学理论和制度,必须本土化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只有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理论和制度,才能在中国行得通,才真正具有科学性。
必须对苏联7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历史和苏联模式持辩证分析的态度,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才能正确汲取苏联解体的教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当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思潮、理论、运动和制度处于高潮时,人们对社会主义革命的长期性、复杂性、曲折性往往估计不足,急于求成甚至盲目乐观;反之则悲观失望。
对于苏共二十大,毛泽东清醒地意识到,如果社会主义的历史被否定,就会直接危害到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后来事态的发展,证明了毛泽东深邃的历史预见性。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中的基本制度是正确的,必须肯定;具体的体制、运行机制则是有对有错,不能完全否定,还有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是对的,随着条件的变化则需要进行改革。
任何事物自身一直存在肯定和否定两面。苏共在取得伟大成绩的同时,自身某些弊端的积累也日益严重,但如果说“这些弊端是导致苏共垮台的根本原因”则略嫌简单。
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后,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走到了“冷战”边缘。面对西方国家各种肆意诋毁苏联军队、歪曲二战历史的行径,普京则毫不客气地指出其歪曲历史的危害。
在新自由主义的“指导下”,以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代理人”“完美地、创造性地”完成了西方势力交付的“历史使命”——从内部分化瓦解苏联。
中国社会科学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 all rights reserved苏联解体的原因和经过!
苏联解体的原因和经过!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他上台之初,把注意力集中在经济领域的改革上,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从1988年起,转而进行****。在****中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所谓“民主化”和“公开性”。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和苛刻谴责,造成了否定革命历史、丑化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严重后果,引起了人们的思想混乱。1990年,苏联局势更加动荡: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苏联的国民经济开始大滑坡;潜伏已久的民族矛盾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苏**内斗争也日趋尖锐和公开化。在****过程中,一些加盟共和国的分离倾向日益严重。1989年,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乌克兰等国都有民族分离的活动。1990年,立陶宛率先宣布脱离苏联。接着,俄罗斯带头发表“主权宣言”,其他9个加盟共和国也相继发表“主权宣言”,宣布本国是主权国家,本国的法律高于全苏法律;全苏的法律只有在不违背共和国法律或经共和国最高苏维埃批准才具有合法性。1991年,苏联就是否保留苏联举行全民公决,大部分公民表示赞同保留联盟和原国名。此后,戈尔巴乔夫与原联盟一些共和国领导人,就签订新的联盟条约进行磋商。8月,《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条约将苏联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并把它变成一个松散的邦联。这激起了党内一些高级干部的强烈不满,党内外的斗争急剧尖锐化。就在条约即将签署的时候,爆发了党内一些高级干部企图控制局势的“八一九”事件。8月19日凌展,塔斯社发表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宣布,鉴于总统戈尔巴乔夫健康状况欠佳,即日起由他本人履行总统职务。同时宣布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实行紧急状态。委员会发表《告苏联人民书》,称戈尔巴乔夫倡导的改革已“进**胡同”,国家“面临致命的危险”。军队随即开进了莫斯科。苏联紧急状态委员会的行动遭到了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等人的抵制,形成了军队同叶利钦支持者在俄联邦苏维埃大厦附近对峙的局面。美国总统布什发表声明,不承认紧急状态委员会,要求恢复戈尔巴乔夫的权力。各加盟共和国领导人纷纷声明支持叶利钦。军队也开始分裂。叶利钦声明接管俄罗斯境内的全部苏军,命令所有部队返回原驻地,不要参与政变,控制了局势。局势变得对紧急状态委员会不利。21日晚上,戈尔巴乔夫声明他开始“完全控制局势”。为期三天的“八一九”事件结束。“八一九”事件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叶利钦及其支持者迅速掌握了国家大权。苏联共产党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各共和国分离势力急剧增长,纷纷宣布独立。仍试图维持联盟的戈尔巴乔夫与各共和国领导人多次磋商,均末成功。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在明斯克签署协定,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此后。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在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签署《阿拉木图宣言》,独立国家联合体扩大到苏联绝大部分加盟共和国。“独联体”是国家的联合组织,而不是一个国家。苏联完全解体。“八一九”事件发生后不久,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并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各共和国的共产党组织或宣布脱离苏共,或更改党的名称,或宣布停止活动,或被禁止活动。执政70多年的苏联共产党在组织上顷刻瓦解。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演说,宣布辞去苏联总统和武装力量最高统帅职务,并将核武器控制权交给叶利钦。当晚,苏联的镰刀锤子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下,升起了作为俄罗斯国旗的帝俄时代的白、红、蓝三色旗。第二天,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正式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l)历史原因。苏联由于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起来许多问题和矛盾。(2)内部原因。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3)外部原因。西方反苏反共的敌对势力,长期以来通过各种途径对苏联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并采取种种手段施加压力和影响,搅乱群众和干部的思想;同时,诱惑并迫使苏联领导人改变内外政策,从而改变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和平演变”战略终于在八九十年代对苏联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猜你感兴趣
热门评论2楼4楼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苏联解体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苏联解体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编辑: 杨维旭
13:35:00 《文史参考》
速度30秒40秒50秒提示:按键盘 ← → 键可以翻页
内容提要:关于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推崇巴黎公社式的国家。巴黎公社有两条重要的原则:一个是公职人员由普选产生;另一个是消灭作为暴力工具的国家,建立为民众利益服务的廉价政府。
  本文原载于《文史参考》2011年12月上(浏览本期目录购买本期杂志)
苏联崩溃启示录
  日19时32分,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近70年的红旗缓缓降落。苏联,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寄托人类文明的希望之地从此不复存在。20年后的今天,回顾曾经的超级大国崩溃的过程,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中国人亲历的苏联解体
  我们曾认为,“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苏联的社会主义,代表着人类历史发展的方向。出乎意料的是,苏共只执政了74年,就在20年前轰然解体了。苏联剧变20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究其中的原因,为什么一个强大的苏联会发生一夜剧变,出乎人们预料地迅速解体。苏联的种种问题:破坏法制的大清洗、重军抑民的发展战略、农业落后、民众生活水平低、民族主义等等,根源都在于苏联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
相关新闻:
本站原创榜
&&|&&&&|&&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号-1苏联解体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凤凰网历史综合【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经济学教授大卫·科兹在清华大学的讲演录
关于苏联解体问题的研究,写在我的一本书《自上而下的革命——苏联的解体》。
西方关于苏联解体的主流观点有两种:一是,苏联经济体制在长时期的运行中被证明是不可行的。80年代经济内在的矛盾导致经济崩溃,别无选择,只有建立资本主义;二是,在政治上,一旦戈尔巴乔夫实行言论自由、自由选举,苏联人民就利用新获得的权利,废除社会主义,建立资本主义。这种主流观点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在一个大国作了长时间的尝试后,失败了。我花了年6年的时间研究苏联解体的原因。这期间,我与前苏联的高级官员、政治家、企业家会过面。对20年代以来,直到解体的苏联作了研究。我的研究证明,西方的这些主流观点与事实不符。
关于苏联经济崩溃的原因说。年,苏联经历了快速增长的时期,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据西方估计,年,苏联年均增长5.8%,这在当时是非常快的速度。1950年,苏联实现了工业化,直到1975年,一直比美国的发展速度快,这期间苏联的年平均增长率是4.8%,而美国只有3.3%,这可是西方的数据呵。同期,东欧也比西欧快。1975年后,比以前差一些了,放慢了,技术进步放慢了,这时的增长率比美国低,但仍然有1.9%或1.8%的增长率,没有出现负增长,不能叫做经济崩溃。这时的消费水平比生产增长还快。这时叶利钦就使计划经济解体。因此,从1990年开始就出现了经济绝对下降。1991年计划经济不再起作用。叶利钦不向中央纳税。苏联的计划经济不是由于自身的原因而崩溃,而是由叶利钦从政治上解除的。苏联解体后,经济才崩溃。
再看西方的第二个主流观点,即政治上的原因。苏联曾搞过许多民意测验。民意测验表明,赞成搞资本主义的只占5-20%,1991年5月进行的、由美国操作的最大的一次民意测验,在苏联的欧洲部分进行。抽样人口中,10%赞成改革前的社会主义;36%赞成更多民主的社会主义;23%赞成瑞典式的社会主义;只有17%赞成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这恰恰是叶利钦在1992年以后建立的。因此,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是苏联人民的意愿。在是否保留苏联的投票中,大多数也是赞成保留的。
我对苏联解体的解释是,苏共上层精英,分别进行了讨论,以决定其意识形态。他们当中,9.6%赞成共产主义和民族主义;12.3%赞成民主社会主义;76.7%赞成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取其他态度的占1.4%。这就与人民群众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高层的大部分人赞成资本主义。他们与其他集团结盟,与黑社会、富翁、城市知识分子的一部分结盟。他们结成联盟,夺取了政权,建立了资本主义。
这个联盟产生的过程,我写的书中详细谈了这个问题。1975-85年,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要求改革。由于这种压力,戈尔巴乔夫上台。戈尔巴乔夫的目的是对社会主义进行改革,使其民主化。戈尔巴乔夫的助手相信,苏联的民主化,分权的改革,引进有限的市场因素,以为这样就可以克服苏联的停滞。但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效果却是意想不到的。大利益集团之间产生了权力斗争。首先是言论自由,共产党不再控制大众传媒。
1990年出现了新的民主制度,即新的苏维埃制度,原苏共中央的权力下放了。开始了关系到苏联未来方向的政治斗争。大致上有三种立场:继续改革,使社会民主化;回到改革前的苏联社会主义;完全抛弃社会主义,代之以资本主义。第三种立场的出现,出乎戈尔巴乔夫的意料。谁也没有意料到党的精英集团的变化。叶利钦成为亲资本主义的领袖。叶利钦成为俄罗斯联邦的总统,苏联实际上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戈尔巴乔夫控制苏联,叶利钦控制俄罗斯。俄罗斯当时没有法律基础,法律、军队都没有。年,上层接受拥护资本主义的立场。这与各社会集体在苏联时期发生的变化有关系。80年代,10万人组成的高级集团已经与以前不同了。这个模糊集团,是非常实用主义和物质主义的,没有意识形态的立场。他们会重复官方的意识形态词句而不去相信,只关心自己的特权和利益。其中,只有极少数相信社会主义。在80年代末辩论苏联发展的方向时,他们就开始作出选择性的思考:如果改革达到民主化,就会减少特权和权力;如果回到改革前的社会主义,虽有相对的特权和地位,但特权又受到原有的社会主义机制的限制,也不能积累过多的财富,更不能把特权和财富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因此,精英们认为资本主义能够为他们提供最大的机会,不但管理,而且拥有财富、传给子孙后代。这可以解释他们观点的迅速变化。这就能够把戈尔巴乔夫排斥到一边,使叶利钦得到权力。具体的办法涉及许多细节,煤矿罢工,媒体的争夺,苏联周边民族主义情绪。叶利钦就是利用这些夺取了政权,让戈尔巴乔夫留在那里,无能为力。
这种亲资本主义的力量主要在俄罗斯共和国。他们意识到,必须使苏联解体,才能获得巨大的权力。苏联精英相信,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会使他们成为富人。事实证明,这是正确的。我研究了苏联的高级官员,比如切尔诺梅尔金,当了多年的总理,他80年代当天然气部长,92年就成为天然气垄断公司的拥有者,掌握了40%的天然气储备,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柯尔科夫斯基,我93年采访他时,他描写了他在80年代曾是共青团领导人时,怎样利用国家的资金,建设他自己的私人银行。他们不顾人民的反对,建立资本主义。
劳动人民得到社会主义的好处,但并未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群众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处于被动地位。他们没有行动起来保卫自己的利益的经验。当精英们把苏联解体时,他们不能组织抵抗。
叶利钦掩盖自己的真实目的。他从不谈建立资本主义,仅仅谈民主、改革、市场改革等。直到他离开总统职位时,也没有谈要建立资本主义。在这一点上,叶利钦领导集团的其他成员则更加直截了当,盖达尔在进行资本主义革命方面是诚实的。他成为第一任总理。
苏联解体的教训。按照西方的说法,苏联解体证明了社会主义是巨大错误,计划经济不可行,只有资本主义才能带来技术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的结论不同。苏联的解体,既不能证明社会主义的失败,也不能证明资本主义的优越。它只是证明,这个制度在把农业社会变成工业社会时比资本主义优越,比资本主义有更快的发展、更多的公正。这是被苏联的早期历史所证明了的。
苏联解体证明:由一些精英掌权是不持久、不稳定的。这些掌权者最终认识到,维护社会主义不符合自己的利益;符合自己利益的是资本主义而不是社会主义。同时,他们又握有实现转向资本主义的权力。这一点不仅适用于解释苏联解体,也适用于解释东欧的剧变。这并不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不可行。它告诉我们,社会主义要长久,必须使从社会主义得到好处的人同时得到权力。人民必须有真正的主权。我这里并不是指实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但社会主义必须掌握自下而上产生的原则,而不应该掌握在上层。这样,社会主义才能维持下去。
社会主义是通过革命产生的。在一个时期内,权力掌握在上层,以巩固革命。但这就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带来一个问题:习惯于行使权力的党转变成民主的党是困难的。但只要老一代革命者掌权,还不存在问题。当老一代过世,新一代上台时,这就成为问题了。新的领导集团,没有旧社会受压迫和追求社会进步的历程。因此,其本身就有转向资本主义的倾向。这并非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改变权力关系,可避免向资本主义过渡。不必产生自己的掘墓人。
社会主义也可以在所谓的民主国家产生,不必经过严酷的斗争。那里的社会主义可以从一开始就采取人民群众参与的、民主的方式,上层精英不容易形成。但美国很难这样,美国统治者会诉诸暴力,不会尊重宪法规定的人民的权力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大卫·科兹  
频道头条 Big News
ArpAdPro_Date_End -->
ArpAdPro_Date_End -->
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联解体老兵痛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