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日本人对于侵华的看法打死不承认侵华和南京大屠杀!?

  草根观点,带好头盔准备挨拍。  日本人打仗喜欢屠城自古有之,究其原因是因为国土面积狭小,人口众多,资源匮乏,不用非常手段根本无法活命。喜欢看屠杀日本人的电视的网友,可以网上搜索日本国营电视台每年一部的大河剧。多数都是讲日本战国时代,各路诸侯以勤王为名,发动战争,占领地盘的故事。每部剧里面都有屠城内容,杀的都是日本人。按照日本人思维一个苹果如果只有一个人吃多好,为啥分给十个人吃呢?最好的办法是把另外九个人都杀了。占领东北后,发现中国资源丰富,还迁来了很多移民,如果把中国人杀完,岂不是妙哉。在动物世界里,弱者被吃掉,很正常。南京作为南京政府首府,打下来了,屠城是十分正常的。但是承认南京大屠杀,就等于承认日本人冷酷的秋田犬思维,就等于扒掉了燕尾服下的虚伪,就等于日本的菊文化只不过是带着人皮的面具的秋田犬。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这他妈是人干的吗?畜生不如啊!    
  @河南开封2015
13:01:00  这他妈是人干的吗?畜生不如啊!    ...  —————————————————  打日本,中国根本不用搞思想政治动员,把这些图片给中国军人看一遍,保证效果一流。  
  因为日本没有中国的驻军。
  鬼子承认过什么了
        
          
                  
        
        
  第一,从日本官方到民间,没有人认为二战日本输给中国。这是他们的心理基础(吐槽,中国自己都有人这么认为,你还指望日本承认输?)。第二,中国统计殒难者多年来都在变,这是他们信心的基础(国民政府的锅,抗战升级后一年一个数字,新中国的锅,早期为中日友好,回避这件事)。第三,日本的耻文化让他们不愿意对下对错,对就是下,在日本人眼中只有打得他们差点绝子绝孙的美国和远东对关东军屠杀的苏联才是强者,这是他们脸皮厚的基础(但是,由于这个基础已经岌岌可危,所以与其说日本死不认错,不如说害怕承认了,中国会借口全面报复日本)。  解决方案:中国取得三战胜利或者打平,但日本被中国打残。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日本为什么在南京进行大屠杀?_菩提树下_文史观澜_
日本为什么在南京进行大屠杀?
核心提示:
一群日本兵在被他们杀死的中国人尸体前留影&七&七&芦沟桥事变不久,早有预谋的日本侵华部队于八月十三日大举进攻上海,得手后在&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思想指导下兵分三路,气势汹汹地向南京扑来,以为一举可迫使蒋介石政府投降,结束日中之战,从而使中国永远成为日本的殖民地。迫于险恶的形势,蒋介石在宣布&迁都&的同时,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调配13个师计11万人的兵力归他指
一群日本兵在被他们杀死的中国人尸体前留影
  &七&七&芦沟桥事变不久,早有预谋的日本侵华部队于八月十三日大举进攻上海,得手后在&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思想指导下兵分三路,气势汹汹地向南京扑来,以为一举可迫使蒋介石政府投降,结束日中之战,从而使中国永远成为日本的殖民地。
  迫于险恶的形势,蒋介石在宣布&迁都&的同时,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调配13个师计11万人的兵力归他指挥。守军在紧迫的时间慌忙布防,连同城墙在内构筑3道防御阵地,以期御敌、歼敌。
  侵华日军在华中方面军司令长官松井石根指挥下的9个师团攻陷上海后,用6个师团的兵力,分三路向南京进犯。松井在华以武官身份活动多年,对上海、南京的军事险要早已掌握在胸。东路沿沪宁线经镇江攻击南京的正面;中路沿杭宁路取道溧水、句容袭击南京之背;西路则选广德经宣城,直取芜湖,截断南京守军西去的退路。由此妄想把中国部队全建制的13个师歼灭在南京地区,使中国无力再行抵抗。
  12月9日,各路日军紧密配合,步步逼近,合力对南京缩小了包围圈。早在12月1日,松井便得意洋洋地宣称:&南京最后之末日,相距愈近。&9日中午,在南京上空空投下《劝降书》,摆出杀气腾腾的架势,限令唐生智24小时内开城门投降,否则日本军决不宽恕,&南京势必难免战祸,而千载之文化,将化为灰烬,十年之经营,亦将全成为废尘&。唐生智一身正气,用阻击的枪炮声对松井的恐吓作了回答。10日,松井恼羞成怒,下达了总攻南京的命令。中国守军在南京城外与敌人进行了激战,击毙了相当数量的日本官兵,而且在7日那天阻击日军攻击牛首山的战斗中将日军第16师团长中岛击伤,挫伤敌人的锐气。但是与日军相比,中国部队的兵力、装备和士气都处于劣势,更致命的是在战略上消极防御,不得不在激战中步步后撤。12月12日下午,唐生智下达&停止抵抗,撤离南京&的命令。于是军队按卫戍司令部的布署,放弃了阵地,分头突围或后撤。
  日上午,侵华日军未经攻城战斗,却虚张声势地摆出战斗姿态,从光华门、雨花门、中华门侵入南京城内,划定区域,明确任务,立即有计划有组织地展开了震惊世界的大屠杀。
  作为幸存者&&南京大屠杀的直接见证人,就当时日本所持的野心及日军的内部情况做某些探索,抛砖引玉,为研究者提供线索,乃属我的心愿。
  &南京模式&杀鸡儆猴
  第一,日本最高军事当局选择南京下毒手,并不单单意味着一次性的大屠杀的暴行,而是意味着日本对外政策的明确喧嚷&&如果不迅速投降,接受日本的&条件&,甘做日本的&顺民&,就得继续吞下&南京模式&的苦果。后来的&三光作战&便体现了日本最高军事当局&南京模式&在侵华战争中的继续。归根到底,它来自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的政策和灭亡中国的需要。
  向外侵略扩张是帝国主义的共同本性。鸦片战争以来百余年里,各帝国主义先后多次侵略中国,强迫中国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并强行在中国领土上取得了一系列特权。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行动中,日本表现得最积极,是中国人民最凶恶、最残忍的敌人之一。1874年5月,日本政府以琉球船民在台湾遇难为借口,发兵侵略中国台湾,遭到台湾高山族人民顽强抗击,清政府亦调兵增援,全面布防。日本政府转而派代表与清廷谈判,阴谋从外交讹诈达到目的。后在英国公使威妥玛的压力下,同年10月恭亲王奕沂与日本特使签订《中日北京专条》,日本退兵的条件是:中国允给&抚恤&银十万两,赔偿日本在台湾&所有修道、建房等件&银40万两,中国承认日本侵台为&保民义举&,给日本此后正式兼并琉球找到口实。(《中国近代史词典》第106页)此乃日本政府侵犯中国领土最早的一例。
  1894年7月,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战争。此举日本早有预谋,耍阴谋诡计诱中国上当,趁机占领朝鲜全境,进而攻陷旅大,血洗全城;接着在海上袭击北洋舰队,逐由海陆两线直逼中国国门。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后,日军占据海城,又兵分三路连陷牛庄、营口、田台庄。辽宁半岛陷落,京畿震惊。辽东军民奋勇抗击,但已无法扭转由清政府所造成的败局。1895年4月,日本迫使中国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从中国割取台湾及其周围的岛屿,掠夺去巨额赔款,从此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
  1900年,日本得寸进尺,派兵1万余人参加八国联军,充当强盗的主力军,镇压我反帝爱国力量,侵入天津、北京地区,进行疯狂的烧杀抢掠,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该《条约》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统治,剥夺了我国人民爱国反帝的权利,并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904年2月,日本发动了日俄战争,两国强盗在中国土地上火并,使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到严重破坏。后俄帝战败,由美国出面调停,签订《朴资茅斯条约》,日本取代俄国在满洲享有一切特权,为后来全部占领我东北三省起到跳板作用。
  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乘机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借口对德宣战,肆意出兵山东,从德国手中夺取我山东半岛,并公然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要求。因遭到我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而阴谋未能得逞。但日本并未由此放弃侵占山东半岛野心。1927年至28年,日本又三次出兵山东,制造了&济南事件&,屠杀中国军民5000余人。
  日,日本帝国主义经过精心策划和长期准备,突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这个步骤是日本侵占朝鲜割据台湾之后,妄想独占东北全境、灭亡中国、进而征服亚洲的一个具体行动。随后日本加紧向华北渗入,并把上海作为下一个侵占的目标。
  日,日军借口&日僧被殴事件&提出一系列无理要求,未待答复,于1月28日间突然向闸北发动武装进攻。中国19路军在上海人民大力支援下,连续打退了优势敌人的进攻,迫使敌人三易主帅,打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骄横气焰。但是,由于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的妥协,19路军抗战未能持续下去,最后将该军调离上海,满足了日军的要求。
  日本军国主义侵吞中国东北三省后,就把有着丰富资源、重要战略地位的东北,变为日本的殖民地,作为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基地。
  日,日军采用突然袭击的方法,挑起了&芦沟桥事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灭亡中国的野心到此暴露无疑,也是它自己走向灭亡的开始。
  我们清楚地看到,日本自明治维新取得成功后,不断地扩充军备,目标对准外国的领海、领土,侵占朝鲜,吞并台湾,奴役殖民地人民,掠夺殖民地的财富,用以充实日本国财力和军备。日本是个领土有限、国土散落、资源不全、市场狭小、与外界交往条件有限的岛国,历来把发展放眼在国外。朝鲜、台湾和东北三省成为日本的殖民地后,日本就想尽快吞并下人口众多而又向来团结对外的中国。南京大屠杀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固有的本性。日军残酷暴戾的根源又在于帝国的殖民政策。这一点,已由日军在我国各地所作所为为所证明。
  把中国人统统当做敌人
  第二,南京大屠杀来自把中国人民统统都当作敌人的指导思想。
  日本侵略者自己完全明白,它和被侵略的中国人民是水火不能容的敌对关系。&八&一三&事变后,上海人民英勇抗日。当战场上出现胶着状态时,松井坦率地认为所有中国人都是皇军的敌人,说道:&中国官民对我无不同仇敌忾,直接间接采取诸多不利我军行动,乃至妇女儿童自动成为义勇军之一员,或担负密侦任务。&这种军民不分的指导思想,是后来造成南京大屠杀的原因之一。
  松井是抱着&膺惩&中国的目的而率军来到中国。在攻陷南京前,松井限令唐生智24小时内开城门投降,否则日本军决不宽恕,&南京势必难免战祸,而千载之文化,将化为灰烬十年之经营,亦将全成为泡影&。可以认为此是松井对异国人民和文化仇视的反映,更是南京大屠杀宣言书的明确的写照。果真,松井说到做到,陷城后便把南京市民当作战斗对象进行攻击。
  日本侵略军基于非正义,一经踏上中国领土,心理上就非常胆怯,时时刻刻都担心遭到中国人的袭击,处处都担心落入陷阱。第10军司令官柳川平助中将在杭州湾登陆后便深有感受,时时处处都疑神疑鬼,认为在支那&山川草木都是敌人&。在这种把中国人不论男女老少都看成是敌人的思想指导下就导致以烧杀淫掠为主要手段的罪行。据统计,登陆后的日军在金山卫乡屠杀当地平民1050人,仅在山阳一带,日军就杀害无辜农民351人,烧毁房屋4,177间,抢杀耕牛708头,5,300多亩水稻和大量棉花田被烧成灰烬。属于第10军的6师团在南京大屠杀中杀害平民最多,也是出于指挥官极端错误的反动思想。
  屠杀俘虏是国际法所不允许的,日本也是《战时俘虏待遇公约》的签字国。然而,日本军部在侵华战争一开始时就作出决定,不受《战时俘虏待遇公约》的约束。
  日本军部为了冲破国际法的约束而绞尽脑汁,先在战争程序和文字上大做文章,强调对中国是不宣而战,可以冲破国际法这一现有的程序。有充分证据表明,这不仅是军部中央的想法,而且也可以看作是天皇的想法。
  第10军第6师团的随军摄影记者在该师团司令部里看到一份传达文件,内容是:&不容许共产主义的暴虐,为粉碎共匪的猖獗活动,农民,工人自不待言,直到妇女儿童皆应杀戮之。&(《太平洋战争文献,最前线情况异常》)该师团在向昆山进攻时又接到命令说:&不论妇女儿童,凡中国人一概都杀,房屋全部放火焚烧。&洞富雄先生深入研究了所有资料后认为:&上海派遣军或第10军,或双方发出了如此残酷的命令,那是千真万确的。&(引自《大屠杀》第225页)
  所以,一些目睹南京大屠杀的外侨得出结论说:南京事件等所见到的日本兵的残暴行为,完全是日本军事最高当局所采取的恐怖政策的反映。德国驻南京的代表向本国外交部报告中说:&犯罪的不是这个日本人那个日本人,而是整个日本皇军&&它是一部正在开动的野兽机器。&
  野蛮的军国主义理念
  第三,南京大屠杀反映出日本军国主义最野蛮的军事教育。南京大屠杀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本性,反映了日本最高军事当局蔑视国际法的极端错误的指导思想,也反映出日本极端错误的军国主义教育和军事训练,导致了日本军队的野蛮和残忍,形成当时日本军队侵略成性的本质。
  军国主义教育以天皇至上为主线,成为日本军人的精神支柱。日本建立强大的海陆空三军的目的在于强力向外推行殖民地政策,与这个目的相适应,或者说相配套的是&以在国土内外,发扬光大皇威之荣誉&为宗旨的军国主义教育。天皇至上,崇拜天皇,天皇凌驾一切之上。在日本军队里出现了许多为天皇战死而感到&光荣&的军人。
  日本虽然没有公开宣布他们奉行天皇主义,实际上他们通过种种步骤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天皇主义。比如松井石根统任上海派遣军司令长官之后一段文字记载。
  8月17日上午10时,余于宫中拜谒陛下,并拜受如下敕语:
  朕委卿以统率上海派遣军,宜细察宇内大势,以速勘定敌军,扬皇军威武于内外,以应朕之倚重。
  余奉答如下:
  臣石根拜领上海派遣军之大命,受赐优渥敕语,诚惶诚恐,不胜感激之至,惟仁惟威,发扬皇军之宗旨,以安宸襟。(《虚构》第102至103页)
  以上完全以皇帝身份对臣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要臣亡,臣不敢不亡。这就是极端天皇主义和对天皇崇拜的表现。
  宣扬天皇至上的思想,逐步形成日本军人毫无畏惧、敢于残酷战斗的精神支柱。竹内实在《观察中国的出发点》一文中说:&在实际侵略中国的过程中,天皇的存在使平凡、胆怯的日本有了勇气和信念,有可能说服自己去进行侵略和杀戮,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天皇本人是否喜欢这样做,这个问题这里避而不谈。在日本人一般精神状态中,天皇的存在就是如此。&(载日本《中央公认丛书》,1975年,第177页)在确立天皇制的过程,天皇至上的思想已经深入到当时所有日本人的意识中。
  在日本崇拜天皇和军国主义教育从少年时代便形成了牢靠的基础。学生都要参加升太阳旗,唱《君之代》
  我皇御统传千代,
  一直传到八千代,
  直到鹅石变岩石,
  直到岩石长鲜苔。
  在参加升太阳旗唱《君之代》时要求绝对严肃,在操场上自不待言,哪怕是隔墙听到军乐队奏国歌曲调,意识到在升太阳旗,都要肃立致敬,表示对天皇的绝对崇拜。
  教科书课本上向学生灌输侵略意识。&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规定学生要背熟、记牢。同时鼓励学生直接进入预备军官学校,并从各方面给予照顾,使进入预备军官学校的人得到实惠,在社会生活方面起到感召作用,把&优秀&人才集中于海陆空三军之中,以便用于对外侵略。
  入伍后的军人教育首先要发扬崇拜天皇的精神。军歌《跨过大海》歌词中说:&跨过大海,尸浮海面,跨过高山,尸横遍野。为天皇捐躯,视死如归。&露骨地鼓励军人为天皇卖命,军人的头脑中已经形成在侵略他国的道路上不住手地杀人的意识,主张只有杀绝对手才能扫除占领他国领海领土的障碍,取得殖民地的可能。前面提到的&不论妇女儿童,凡中国人一概都杀,房屋放火焚烧&便是日本军杀绝他国人民的根深蒂固的意识中的反映。
  军人教育中又把&武士道&精神引向崇拜天皇,忠于天皇,把&忠君、节义、廉耻、勇武、坚忍&诱导为侵略政策服务,鼓吹日本大和民族绝对优越,蔑视中国,使日本士兵心灵上受到可怕的影响。军事训练也是极其残酷的,要求极严,在操场上,在野外惩罚士兵是常有的事。由军官学校培养出来的年轻军官是日本的典型军人,他们集顽强性与残酷性于一身,不仅亲自参与杀人,并作示范,要新兵也这样做,由此进行军人教育。在南京大屠杀中用我同胞作练习刺杀的靶子便是最明显的例证。
  鹈野晋大郎作为日本军人在侵略我国时犯有罪行,曾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军事法庭审判。他自己承认:&在担任见习士官、少尉和中尉期间,大约直接杀了四十五人。命令部下虐待俘虏而间接杀害了二百二十五人以上。&他并深有感受地说:&曾入侵中国大陆多达数百万的日本军官兵,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尉级军官,是在战争中犯下罪行的最狂暴的重要人物。我们所作所为,说是凶恶的化身也不过分。&(《〈南京大屠杀〉读后》,鹈野的手记:《以被控告的立场进行控诉》,《大屠杀》第259页)
  中国派遣军的情报员、下士官山冈繁,日本投降后曾作为战犯在苏联和中国被关押了15年。他少年时代就接受了军国主义教育,并在日本军队的&军人精神&熏陶下,产生了可怕的精神状态。对此,他这样说:
  当时,我们对日本民族抱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优越感,而对其他民族采取蔑视态度。还有一种残忍的武士道精神,把杀人当作英雄行为,并从崇拜天皇的极权主义出发,产生了非人道的思想,即对强者、掌握权力的人绝对服从,对弱者、不掌握权力的人使之服从。这些思想是从少年时代就开始接受教育,在军队里通过军人精神的熏陶而形成的。正由于有这些思想,才把侵略战争视为正义战争,若无其事地干下了惨无人道的行为。(引自《大屠杀》第265页)
  南京大屠杀的暴行,归罪于日本军国主义教育,一点也不言过其实。
  糟糕的日本军纪
  第四,南京大屠杀来自日本军队最糟糕的纪律。日,松井石根由中山门进入南京城内,看到南京城里城外被日本军烧杀所留下的现场后,感到自己的罪责难以掩饰,也认为:日本军是世界上风纪最坏的军队;士兵之暴行使皇威扫地。日本军风纪已成习性。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
  &下克上&、军人以武力逼政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日,日本法西斯军人策划和指挥发动政变,要求改变对外政策,杀死内阁大臣、财政大臣和教育总监等人,提出成立&军人政府&,建立军事独裁。政变虽被镇压下去,但军中的&少壮派&却更为反动。广田内阁的上台标志着日本进一步法西斯化,导致了进一步对中国的侵略,助长了&下克上精神&在军队中潜滋暗长。
  无视政令军令的事在日本军队中常有发生。攻陷上海后,在向南京追击的途中,华中方面军司令部及时地下达了以苏嘉线为&限制线&的命令,要求皇军到达此线后讨伐任务誓告一段落。一方面等待德使陶德曼在京&劝蒋&的动向,同时皇军在上海经过苦战,消耗很大,官兵都很疲劳,急需休整,以恢复精力,并在此期间获得补充、补给,预计1938年1月再向南京进击。但11月15日,第10军不接受&限制线&的命令,司令官柳川平助擅自率军越过&限制线&南端的一翼,沿太湖南岸如脱缰之马,快速向南京方向追击。松井作为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未及时制止,显示出他默许这种做法,在日本军中起到了下级可以不按上级命令办事的纵容作用。
  柳川平助是第10军司令官,他的&表率&下级不会不模仿。总之,在日本军队中&下克上&的风气,似乎被视为一种&英雄&行为,因此军纪紊乱之程度可想而知。泷川政次郎后来特别提到南京事件,认为发生这起事件的最大原因就在于&军队丧失统率力,军纪紊乱;在培植私人武装力量的军队里,必然出现下克上的风气。军队的实权很快转到了佐官级、尉官级,到头来转到下士官级手中。在不听从军官命令的下士官统率下,士兵们的暴行和掠夺是不可避免的。&(《新评:东京审判》,下册,第96到97页)应该看到,高级指挥官&下克上&行为的危害性要甚于下级军官。当时陆军中央得悉南京大屠杀的情报后,曾派人事局长阿南前往南京调查。而第16师团师团长中岛今朝吾竟对阿南说:&中国人不论多少,统统杀掉。&可见&下克上&的风气以及军纪的败坏又到何种地步。
  松井进入南京后,明明知道自己的部属犯下了暴行,却得意洋洋地宣称:&鉴于皇军攻占外国首都乃属有史以来之盛事,永垂竹帛之业绩,万国注目之大事&。他陶醉不已地安抚亡灵,进行&忠灵祭&,转赐天皇的&御酒&,进一步鼓励日本军大胆妄为。
  在日本侵略军里,军纪败坏的另一个原因是在侵略战争中逐步地使人性异化。参加战争双方的人无疑地都将得到心灵的改造。中国部队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是正义战争,自觉地遵守纪律,坚决地和人民站在一起,为保卫民族利益而战斗,英勇顽强,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而日本侵略军进行的侵略战争,遭到我国人民的坚决反对和中国部队的坚决抵抗。他们与中国人民为敌,在残酷的战场上心理状态自然会出现反常,侵略战争很容易把人变成了魔鬼。许许多多日本军人,在血腥的战场上只考虑把对手&&中国人杀尽而取胜,表现出野兽般的残忍。
  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不久,埃德加
[责任编辑:王驰]小日本先侵占东北三省,为什么只对南京大屠杀
小日本先侵占东北三省,为什么只对南京大屠杀
因为打下南京前的淞沪会战日本伤亡太大了,3个月里面,日本伤亡4万多人,而且全是日本兵伤亡没有伪军,佐级以上将领阵亡27人,日本天皇7次下达紧急征兵令,征兵年龄从19岁降到17岁,你可以想象下日本损失多大!很多日本兵的亲人死在淞沪会战上,战友、兄弟、儿子、父亲等等,打到南京的时候好多都是在想到复仇,宪兵确实在维护秩序,但是根本拦不住,1是宪兵自己就想复仇,2是他不可能为了中国平民把日本兵怎么滴,所以屠城就是不可避免了!
与《小日本先侵占东北三省,为什么只对南京大屠杀》相关的作业问题
1931年9月~1932年3月,日军发动侵占中国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战争.
日军侵占我国东北三省的标志是:日爆发的9.18事变.9.18事变爆发后,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而后,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地区全部沦陷.
楼上3级和12级的兄弟说的都是“由北到南”.而根据楼主的题意,“从南到北”应该依次为:辽宁、吉林、黑龙江.另外,关于“奉天省”的说明:1929年,奉系张学良将“奉天省”改名“辽宁省”.因此,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北时应为辽宁省,而不是奉天省!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后,辽宁省复改为奉天省.194
如果日本人占领东北三省,那它必然还会同时占领朝鲜半岛,这样它就可以随时南下,侵吞整个中国和亚洲.
中国在历史上曾遭受过日本的侵略统治. 在台湾,日本在长达50年的统治时间里, 极力地推广日语.这不仅维护了他们对台湾的统治, 同时也造就了一些亲日的台湾人. 其影响, 我们至今都能感受到. 在东北三省,日本人占领时,极力推行日本语,学校用日语教学,找工作要会日语,日常生活全部靠日语, 拜的神都是日本的.其结果是东北三省
从甲午战争结束,清政府与日本签署了《马关条约》开始,一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其中,从《马关条约》开始到1933年的《塘沽协定》,是日本进入东三省和被非正式承认阶段.
马占山部,丁超、李杜部,苏炳文部,冯占海部,唐聚五部,王德林部,警察大队等.东北义勇军是东北沦陷初期以旧军队为基础的自发抗日武装力量的总称,并没有统一的组织和指挥系统.作为义勇军的基础的旧军队,原来都是东北军的正规部队,它们抗击日寇的举动不仅是自发的,而且也是同当时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政策相违反的.同时,这些部队在抗击日寇
一题,先把猫带过去,人回来,再把狗带过去,把猫带回来,再把鱼带过去,人回来,把猫带过去.二题,在哨兵睡后2.5分开始走,当哨兵醒时,刚好到桥的1/4处,继续走,5分钟后,哨兵入睡,通信员到桥另一边的1/4,再用2.5分钟干好走过去,哨兵还在睡觉.
首先不可否认日本在军事上的力量是强大的,再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所以日本很快能够侵占东北三省,它又拉拢了许多汉奸,对华北地区进行策反,进而侵占华北的大片土地.
日,918事变日本侵略我国东北三省
三面色的只出现在正方体的八个角,所以无色的有64个,也就是除了外面一层,里面有64个小正方形,4×4×4=64,所以里面的正方体的每一条边有4个小正方形,那么整个正方体的每一边有6个小正方形,所一共是6×6×6=216个小正方形.
只给您提供思路:一方面 1、加强对我国的资源和经济掠夺,服务于军国主义战争物资供应和日本国内企业发展.2、打压民族工业市场抢夺原材料生产地,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另一方面,奠定了建国初期我国重工业基础,为我国重工业发展提供了一些生产设备和资料.剩下的自己发挥吧同学
日本人的蛮横无理,阴险狡诈,以及侵略我国的野心.还有中国人民对日本人的怎会憎恨
五体投地、掩人耳目、情同手足、拦腰截断、望其项背、进入腹地、胳膊肘往外弯、腹背受敌等.
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代表特殊,需要注明.都是
反问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北三省,不正是厚颜无耻吗?双重否定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北三省,不能不说正是厚颜无耻.
1、通过日俄战争的胜利,日本早已控制了东北铁路:  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通过日俄讲和条约,将中国旅顺、大连等地的租借权和长春-旅顺的铁路及附属设施的财产权利占为己有.此后,日本创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并有关东军负责铁路沿线的警备.2、田中奏折谋划以东北为跳板侵占中国,征服世界的计划:  1927年6月
时间:日侵略者:日本侵占土地:东北三省(哈尔滨、吉林、辽宁)当时日军数量:日本在东北有3万-6万6千人的部队.而东北军有大约16万人的部队.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勿忘国耻!
辽宁,吉林,黑龙江.日. 一定要把我选为最佳答案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不承认侵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