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座张召忠最新视频战略忽悠局 为什么局座张召忠最新视频被称作局座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张召忠微博半天吸粉60万 曾以为网红是骂人的 张召忠为什么叫局座?
张召忠微博半天吸粉60万 曾以为网红是骂人的 张召忠为什么叫局座?
【张召忠微博半天吸粉60万】被网友戏称为&战略忽悠局局长&的军事专家张召忠自去年7月退役后,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开通&局座召忠&微信公号,张召忠微博半天吸粉60万!还开始&触电&网络直播,就这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步入了他所自称的&老年网红&行列。
近日,这位不服老的&网红&再度出击,宣布推出新书《进击的局座:悄悄话》,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畅谈了他对于&局座&、&网红&这些称谓以及网络时代和当下年轻人的看法,当然还有他最新学会的网络词语&&蓝瘦香菇。
张召忠:因为人帅有才 从小受人欺
北青报:您对于现在的&网红&身份怎么看?
张召忠:我一开始还以为&网红&是骂人的,别人刚开始说我是&网红&的时候,我还说&你别骂我&,没想到现在真成&网红&了。你看我开微博刚一周的时间,到现在就有了140多万粉丝,想想还挺高兴的。想当&网红&并不是那么容易的,网络这个东西很公平,你有几斤几两,它一称就给你称出来了,和之前做电视节目不一样,你在网上跟大家一互动,马上就知道谁是真支持你,谁是假支持你。现在也有很多&网红&是花钱包装出来的,过个几天、几分钟,大家的热度就下去了。我不一样,我是有真材实料,每天通过精彩的内容来增加粉丝黏性,让大家能每天追着看,做这样的&网红&很自豪。
北青报:那对&局座&这个称呼呢?
张召忠:有人说&局座&是国际化的称呼,不过我觉得现在追究这个名称的真实含义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大家这么叫我其实也不是原来的意思。主要是我社会活动比较多,每次人家介绍我的时候都是一大堆官衔,但现在我退休了,退休之后就要从零开始。一开始人们叫我&老张&,他们自己也都觉得这么叫不好意思,所以后来网友叫&局座&我也就从了,大家怎么叫着舒服怎么来,我也习惯成自然了。
北青报:您在这本书里也提到自己遭到过不少非议,比如海带缠潜艇、雾霾防导弹,都曾被网友拿来做话题,面对这些的时候您是什么心情?是不是也经过了一个从愤愤然到泰然处之的过程?
张召忠:我没有经过这样的过程,那是正常人,尤其是正常的领导干部,别人要骂他几句说他几句,他会感觉冤枉,感觉不开心,想要去辩解。我不是这样,我从小受人欺负,可能是因为我长得有点帅、有点聪明或者有点才气,所以伴随着我成长的每一步都有被打压、遭白眼,我早就习惯了。后来名声越来越大,被骂得就越来越多,大家都攻击我,但我还是我行我素,该说什么说什么,心情也不会受影响,我都被骂惯了,死猪不怕开水烫。
北青报:最开始您是怎么想到要开微信公众号的?对于微博、公众号还有视频直播这些东西,您是主动去了解还是被动接受的?
张召忠:都是被动的,我从来没给自己设定过小目标。最初我搞微信,是因为一看周围的人都有微信了,所以我也搞一个,结果没想到搞成了公众号,一开始就弄错了,等我反应过来也已经晚了,上了贼船了。
北青报:现在很多知名的公众号,都需要运作者耗费很多精力,您觉得做得累吗?
张召忠:我一辈子做事的习惯,就是只要开始干一件事情,必须确保这件事情持续下去,而且要成功。我觉得中国不可能有第二个人再像我这样干这个事情,需要绑定这么多时间,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十多个月每天都更新,风雨无阻。你看我还自己投入了这么大的房子做工作室,里面还有演播室,投入几十万来干这个事情。其实退休之后干这个对我个人并没有什么用,对于国家是可能有用吧,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干,可能这就是我做事的风格。
而且有这么多人关注我,我就感觉是一种责任。我这么大岁数了,当然身体也不好,前段时间腰椎间盘突出一个多月,有几天我上厕所都是爬过去的,但是我的公众号在这种情况下也没有一天停止更新。我们这代军人养成的作风也是这样:要么不开这个门,开了就一定做好、做到底,再大的困难都无所谓。还有我这些粉丝,我每天下午5点钟更新,晚了5分钟他们都马上会叫:&怎么还不更新?我们班车都快开了,我已经习惯在班车上看更新啦!&像这些都是鼓励,既然已经干了,就把它干好吧。
北青报:看您说话和写文章都很自然地就带上了很多网络流行语,您是怎么做到去掌握这些网络语言的?
张召忠:你要知道我最早是学理工的,后来学外语,学外语的人对语言很敏感的,出现一个新词我就会搞清楚。我每天跟孩子们在一块儿,他们有时候交流的时候经常说点这种话,我就一定要问清楚。比如说&你out了&,这是很多年前流行的语言,我也都知道。这跟我的工作也有关系,以前做电视节目,周围的编导都是年轻人,他们逐渐变老,但是我越来越年轻,因为我一直都是跟着一批批的年轻人在一起工作,从最早的70后,到现在80后、90后,语言上必须要能够交流。
北青报:您最新学会的一个流行词语是什么?
张召忠:蓝瘦香菇!前些天我们一个编辑写了一篇我的悄悄话的推文,就用了这个词。这些网络语言都很有才,不过如果一直这么流行下去,我也担心它会对标准的普通话语言形成冲击,这也是一个问题。
北青报:现在的青少年很多都是手机控,有网瘾、游戏瘾,还喜欢关注八卦、小鲜肉这些,您对此怎么看?认为应该怎样改变这种现状?
张召忠:通常的改变办法是送去治疗,戒网瘾,我说要是这样的话,那应该先把我送去,我就有网瘾。所以对于这些,我觉得光是堵不是办法,还是要引导、疏导。如今手机是日常生活必须要用的,你不能背历史潮流而动,只是手机上要增添一些好的内容,比如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微博就可以嘛。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爱好,每代人也有每代人的特点,要包容和接受,不过我也确实看不得年轻人把大把时间都花在乱七八糟、没有意义的事情上,这会耽误你很多进步的机会,还是应该有些积极向上的爱好。
北青报:那么您是怎么评价这一代年轻人的?
张召忠:现在对年轻人有不少负面的评价,认为一代不如一代,尤其是老人们看年轻人,说他们不能吃苦,整天就知道玩游戏、玩手机,不好好学习。我觉得这样不好,不能用我们那个时候的要求来要求孩子,比如我们受过那么多苦,你就要求他们也受苦吗?我们年轻的时候连看本书、看报纸的机会都很难得到,而现在的孩子所处的环境比我们强太多了,所以他们也比我们聪明很多。我一直坚信一条:年轻人一定比我聪明!我从来没有以为我比他们强。
北青报:您这么懂年轻人,还能和他们打成一片,做到这点感觉难吗?
张召忠:并不难,这主要是观点的问题。像是你跟小孩说话要蹲下来,这个难吗?不难!如果你蹲下来,证明你很尊重孩子。如果整天觉得我是将军、我是个60多岁的老人、我多牛、我现在是名人&&你如果是这种观念的话,那就什么都谈不上了。得先要跟大家平起平坐,至于如何跟年轻人打成一片,那另有具体的形式和方法,但关键还是立场态度的问题。我这个人本来就是草根出身,后来是在党的培养下,很偶然的机会当上了将军,我从来没有架子,我就把自己当成老农民、网络民工。魔性局座张召忠的退休日常,后台自带粉底补妆,坐地铁还要伪装_严肃八卦_传送门
魔性局座张召忠的退休日常,后台自带粉底补妆,坐地铁还要伪装
军事节目里“战略忽悠局局座”张召忠需要我介绍吗因为上节目经常满嘴跑火车而被群嘲,所以号称是【战略忽悠局】的。不熟悉他的女性观众们不要着急,我们先复习一下他的经典梗。雾霾梗2014年张召忠在央视节目上谈美国的最先进激光武器时,称阴霾对它是最好防御,激光武器最怕阴霾海带梗“战事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称美国的核潜艇进来黄海的可能性不是太大,因为海带能缠潜艇......军事界贝利,预言战况永远是反的……所以……号称枭雄最怕的男人。但时间长了,他的形象就魔性起来……——————《锵锵三人行》放出来一段局座幕后花絮……风向彻底变了_(:з」∠)_原来局座录节目自带粉饼补妆补妆手法娴熟网友评论@反应超慢的兔宝宝:局座补妆姿势好娴熟,果然吃过新鲜海带的是不一样~我以为局座的粉饼只是杂牌,80元一个注意看,这里一闪而过logo可是没想到居然是阿玛尼的......还具有防晒功能蓝后局座给梁文道展示军官证,内附地铁卡地铁工作人员很严肃的说证件!局座给了证,地铁工作人员很纳闷,来回看,不对啊,将军还坐地铁,平易近人~窦文涛接过去看军官证,说我以为是老人证呢今年63岁的局座恍然大悟,说对哦,他们怎么还没有给我发老人证!局座坐地铁要全副武装,带帽+墨镜做完节目就戴个帽儿~带墨镜,还跟大家解释这是我做地铁的装备被梁文道吐槽,够了啊,我觉得你这伪装挺没用的哈哈哈局座的包简直是四次元口袋刚刚从袋子里取出了粉饼、帽子、眼镜局座又从袋子里取出了领带领带的袋子里还装着口袋巾这就是口袋巾?局座说,考虑到节目组的经费问题,水也自带还主动拿出了节目组发的钱,目测厚度500块左右。窦文涛开玩笑说今天的生活就指望这工资了......局座可是早上九点就出门录节目,没有叫专车哦窦文涛问您这级别还没有专车呀?局座有专车,只是喜欢坐地铁,跟人约好时间准时准点!今年一次都没有要过专车,去年好像也只要了一次还是两次我就这样对局座黑转粉了是怎么回事……有wifi条件的可点击视频,看看接地气的局座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严肃八卦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9月7日 13:20
严肃八卦 最新头条文章
严肃八卦 热门头条文章新浪对话张召忠:美国智库真以为中国有“战略忽悠局”_新闻中心_新浪网
新浪对话张召忠:美国智库真以为中国有“战略忽悠局”
新浪对话张召忠:美国智库真以为中国有“战略忽悠局”
63岁的张召忠退休,众多网友不舍
  “局座”退休了。
  7月7日晚8点,北京卫视主持人罗旭发微博透露,张召忠老师光荣退休了。
  网友们看上去有些舍不得,“局座,我不要你走啊”、“国家怎能没有了局座”。
  从最早央视1992年的《三十六计古今谈》至今,张召忠已经坚持做军事节目23年。
  他有时也会成为争议焦点,如“雾霾可以防御激光武器”、“黄海海带绳会阻止美国核潜艇”等。
  张召忠对话新浪《新闻极客》,回应曾经的网友调侃与质疑,聊聊退休之后的生活。
  对话人物:
  张召忠,63岁,退休前为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副主任,副军职,海军少将军衔,教授,军事战略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军事装备学学科带头人。
“习惯被冤枉,已死猪不怕开水烫了”
张召忠谈激光武器
许多人得知你,是因为你的“海带阻潜艇”和“雾霾防激光”言论,这两次言论为你带来了一些非议,你怎么看?
如何反激光,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为了讲清这个问题,我当时尽量举个例子来说明,结果被断章取义了。
实际上我研究激光武器几十年了,而且参观过很多激光制造和试验场所。越战中美国战机投放激光制导炸弹袭击桥梁,越南军民就用燃烧稻草和释放烟幕弹的方式进行抗击,效果很好。
那“海带反潜艇”呢?
海带反潜艇也是这个道理。
1981年我在潜艇上工作过一年多,助民劳动中也帮助渔民在海上收割过海带,当时渔民用很粗的海带绳把海带苗夹在尼龙绳上,经常造成舰船螺旋桨受损,这是个很明显的道理。 二战中海军港口水下都有反潜网,潜艇艇首也有防雷网,70年代苏联一艘潜艇螺旋桨缠上渔网差点艇毁人亡。
显然,我说的没错,是观众理解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当然,也存在媒体断章取义的因素。
“海带缠潜艇”
为什么采用这种方式为观众解读?
激光和潜艇,这么复杂的高技术武器,如果我用专业技术术语讲一大通,不会出任何问题,但观众能够听明白吗?有的医生开处方,病人一个字也看不懂,只有药房能看懂,这其中是否蕴藏有欺骗行为?为什么不能工整写字,为什么不能用计算机打字?
传播的目的是让人接受,如果自说自话沉醉于孤芳自赏,没有效果,且沦为空转。把汽车架在高台上,四轮悬空,开足马力空转,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没有任何效果,这很好玩儿吗?四轮着地,把车开起来,虽然有风险,但总是向前走,总比空转强。
你的话有时候会被断章取义,会不会生气?
作为公众人物,我的原话经常被篡改或断章取义。有人告诉我网上有二三十个用我的名字开设的微博、博客,实际上都是假冒的,因为我没有微博和博客。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类似这样的事情每天都会出现,我如果天天沉浸在这些无穷无尽的烦恼之中,那就什么都不用干了。所以,我采取的措施就是从不解释,忍辱负重,让时间、真相和历史去说明一切。
完全忽略?
黑我的人大致分三种:调侃型、误解型和污蔑型。
我一直以为,幽默是人生最高境界,会幽默的人一定是最聪明的人,知识最丰富的人,如果把别人的调侃和玩笑当作攻击自己,那是愚蠢的表现。我并不愚蠢,我也喜欢调侃和幽默,所以这样的人被我理解为友好的人。
误解往往是由于传播的路径出现问题,被断章取义了。这个很麻烦,因为从业人员参差不齐,我不能确保我的原话在各种传播过程中都不失真,所以误解也就误解了,冤枉我也习惯了,没关系,能忍受,早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了。
污蔑型最不可容忍,这往往是敌对势力有预谋发动的人身攻击,这种攻击很多来自于外国网络水军,他们希望通过对我的攻击、造谣和污蔑,映射到对党和军队甚至国家的攻击。 这是网络舆论战的一种最新表现,是敌对势力的一种惯用手法,值得引起警惕。 一些国内媒体,为了迎合国外敌对势力的阴谋,内外勾结,不断对我和其他军人发起各种攻击行动。他们往往预设圈套,心怀不轨,即便是在进行电话和当面采访后,也要进行剪裁拼接,各取所需,极尽污蔑之能事。
所以,这两年我都不接受记者采访,有些记者一律拉黑。退休后我更要提高警惕,一般不会接受记者采访。
“感谢批评、咒骂和攻击的人”
张召忠参与的早期节目
你对战争能细到哪个月哪一天,装备能细到具体型号,很多人都佩服你的记忆力。
说理的方式有三种:讲述概念,讲述道理,讲述事实。我属于后者。
观众明白了事实真相和来龙去脉,概念和道理自然触类旁通。所以,我从不强加于人去灌输什么大道理。
记忆力是一种习惯,需要经常锻炼。大约20年前我就开始无纸化办公,从不打印材料,一本书稿四五十万字,一个字都不会打印在纸面上,全都是电子版操作。
做电视从不看稿子,都是跟着主持人的问题临场发挥。外出讲课面对一两千名听众,连续讲三个小时一张纸都没有,PPT总共只有几十个字。
我这样做不是炫耀自己记忆力好,而是尊重主持人、尊重观众、尊重听众,我有一种认知,就是照本宣科、看着稿子跟人说话,是对倾听者的侮辱,是一种盛气凌人的傲慢,如同戴着手套与人握手一样。
无论是写书、讲课、做点事,我都讲究与受众平等,我感觉是他们当中的一员,我在跟他们促膝谈心而已。
对你来说,反对和质疑的声音意味着什么?有没有因此苦恼过?
没有,从来没有,这可能与我豁达开朗的性格有关。
我一直认为人无完人,众口难调,我的讲述能够引起公众的关注就很好了,如果再进行评论并指出我的缺点错误,就更好了。
我始终认为,公众人物的言论、作品都属于公共产品,推广到市场上之后就必须接收公众监督,不能要求人家都说好,这个道理与市场上任何商品都是一样的。
那些一天到晚在网络上批评我、咒骂我和攻击我的人,我也很感谢他们。
由于军人纪律的要求,我没有微博、博客,但我经常潜水去看热闹,所以网上动态我都知道。
我这个人有个习惯,从来不喜欢表扬别人、赞美别人,也不喜欢被别人表扬和赞美,我感觉那样很假很装很无聊。好就在那里,干嘛非要说出来?但错误必须指出,否则继续犯错。因此,网上所有指出我错误的人我都要感谢,不管出于何种心态。
很多人呼你为“局座”,你反感这个称呼吗?
不反感,我是一个懂得幽默的人。
经常有人问我,称呼我将军、教授、主任、老师还是什么,我都会说叫老张就好了。
我出身贫寒,讲究人人平等,向来反对高低贵贱之分,大家称呼我什么都无所谓。我知道这个称呼是很早之前,起源于“战略忽悠局”,他们说我擅长于从战略上忽悠美国,就给我“任命”为局长。
他们自己都没有想到,美国智库真的以为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军事机构,前不久还把这事儿写到书中去了,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国际玩笑。
“几年前开始练习坐公交上街买菜”
防务新观察栏目
退休之后,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我1970年入伍,服役45年。
我把人生70%以上的时间和精力奉献给了军队和国家。 45年来,我没有给组织添任何麻烦,没有提任何要求,上级让我干什么就干什么,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从来没有进行过自我设计。
现在退休了,我还在思考,是否进行一下自我设计。把过去那些别人用剩下砖头瓦块堆砌一些小建筑物什么的,变废为宝。过去写过很多文章,接受过很多访谈,打算整理整理汇集成书。
退休之后的生活还习惯吗?
退休之后,有三个方面不会变化:一是本色不能变。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听党的话跟党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原则不能变,这个方面退休不退休一个样。
二是军人作风不能变。作为一个军人,虽然退出了一线,由现役海军少将变为“退役海军少将”,但还是海军少将,这个军衔没有被撤销,只不过退出了战斗行列。
三是阵地不能丢,人在阵地在。作为知识分子,一辈子从事科学研究和国防教育的工作,虽然以后不再在一线站岗放哨了,但依然会坚守舆论阵地。
有几个个方面必须改变:下岗了就是不在岗位了,所以岗位上的事情就不再管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多管闲事容易招人烦,我明白这个道理。人一走茶就凉,如果人走了茶还不凉这就不正常。退休后迎来送往场面上的事情就要尽量少,我几年前就开始练习坐公交车、上街买菜了。
还会继续参与录制电视节目吗?
退休之前参与的节目属于工作需要,退休以后参加什么节目需要进行调整,总的思路是一线的评论性节目要减少,二线的节目适当保留。对于时事政治类和敏感的新闻评述类节目要大量减少,基本不再参与直播节目,这有利于区别在岗和离岗后的不同职责。
参与新节目会特别慎重,但对于多年来参与的老节目,只要节目组不嫌弃就会继续参与下去。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标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和部分转载。正文法律资讯
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推出新书进击的局座悄悄话 自称把自己当成网络民工 张召忠为什么叫局座
来源:  发布时间: 8:47:39
导读:& 被网友戏称为“战略忽悠局局长”的军事专家张召忠自去年7月退役后,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开通“局座召忠”微信公号,还开始“触电”网络直播,就这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步入了他所自称的“老年网红”行列。 近日,这位不服老的“网红”再度出击,宣布推出新书《进击的局座:悄悄话》,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畅谈了他对于...
&  被网友戏称为“战略忽悠局局长”的军事专家张召忠自去年7月退役后,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开通“局座召忠”微信公号,还开始“触电”网络直播,就这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步入了他所自称的“老年网红”行列。  近日,这位不服老的“网红”再度出击,宣布推出新书《进击的局座:悄悄话》,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畅谈了他对于“局座”、“网红”这些称谓以及网络时代和当下年轻人的看法,当然还有他最新学会的网络词语――蓝瘦香菇。  对话  张召忠:因为人帅有才 从小受人欺  北青报:您对于现在的“网红”身份怎么看?  张召忠:我一开始还以为“网红”是骂人的,别人刚开始说我是“网红”的时候,我还说“你别骂我”,没想到现在真成“网红”了。你看我开微博刚一周的时间,到现在就有了140多万粉丝,想想还挺高兴的。想当“网红”并不是那么容易的,网络这个东西很公平,你有几斤几两,它一称就给你称出来了,和之前做电视节目不一样,你在网上跟大家一互动,马上就知道谁是真支持你,谁是假支持你。现在也有很多“网红”是花钱包装出来的,过个几天、几分钟,大家的热度就下去了。我不一样,我是有真材实料,每天通过精彩的内容来增加粉丝黏性,让大家能每天追着看,做这样的“网红”很自豪。  北青报:那对“局座”这个称呼呢?  张召忠:有人说“局座”是国际化的称呼,不过我觉得现在追究这个名称的真实含义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大家这么叫我其实也不是原来的意思。主要是我社会活动比较多,每次人家介绍我的时候都是一大堆官衔,但现在我退休了,退休之后就要从零开始。一开始人们叫我“老张”,他们自己也都觉得这么叫不好意思,所以后来网友叫“局座”我也就从了,大家怎么叫着舒服怎么来,我也习惯成自然了。  北青报:您在这本书里也提到自己遭到过不少非议,比如海带缠潜艇、雾霾防导弹,都曾被网友拿来做话题,面对这些的时候您是什么心情?是不是也经过了一个从愤愤然到泰然处之的过程?  张召忠:我没有经过这样的过程,那是正常人,尤其是正常的领导干部,别人要骂他几句说他几句,他会感觉冤枉,感觉不开心,想要去辩解。我不是这样,我从小受人欺负,可能是因为我长得有点帅、有点聪明或者有点才气,所以伴随着我成长的每一步都有被打压、遭白眼,我早就习惯了。后来名声越来越大,被骂得就越来越多,大家都攻击我,但我还是我行我素,该说什么说什么,心情也不会受影响,我都被骂惯了,死猪不怕开水烫。  北青报:最开始您是怎么想到要开微信公众号的?对于微博、公众号还有视频直播这些东西,您是主动去了解还是被动接受的?  张召忠:都是被动的,我从来没给自己设定过小目标。最初我搞微信,是因为一看周围的人都有微信了,所以我也搞一个,结果没想到搞成了公众号,一开始就弄错了,等我反应过来也已经晚了,上了贼船了。  北青报:现在很多知名的公众号,都需要运作者耗费很多精力,您觉得做得累吗?  张召忠:我一辈子做事的习惯,就是只要开始干一件事情,必须确保这件事情持续下去,而且要成功。我觉得中国不可能有第二个人再像我这样干这个事情,需要绑定这么多时间,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十多个月每天都更新,风雨无阻。你看我还自己投入了这么大的房子做工作室,里面还有演播室,投入几十万来干这个事情。其实退休之后干这个对我个人并没有什么用,对于国家是可能有用吧,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干,可能这就是我做事的风格。  而且有这么多人关注我,我就感觉是一种责任。我这么大岁数了,当然身体也不好,前段时间腰椎间盘突出一个多月,有几天我上厕所都是爬过去的,但是我的公众号在这种情况下也没有一天停止更新。我们这代军人养成的作风也是这样:要么不开这个门,开了就一定做好、做到底,再大的困难都无所谓。还有我这些粉丝,我每天下午5点钟更新,晚了5分钟他们都马上会叫:“怎么还不更新?我们班车都快开了,我已经习惯在班车上看更新啦!”像这些都是鼓励,既然已经干了,就把它干好吧。  北青报:看您说话和写文章都很自然地就带上了很多网络流行语,您是怎么做到去掌握这些网络语言的?  张召忠:你要知道我最早是学理工的,后来学外语,学外语的人对语言很敏感的,出现一个新词我就会搞清楚。我每天跟孩子们在一块儿,他们有时候交流的时候经常说点这种话,我就一定要问清楚。比如说“你out了”,这是很多年前流行的语言,我也都知道。这跟我的工作也有关系,以前做电视节目,周围的编导都是年轻人,他们逐渐变老,但是我越来越年轻,因为我一直都是跟着一批批的年轻人在一起工作,从最早的70后,到现在80后、90后,语言上必须要能够交流。  北青报:您最新学会的一个流行词语是什么?  张召忠:蓝瘦香菇!前些天我们一个编辑写了一篇我的悄悄话的推文,就用了这个词。这些网络语言都很有才,不过如果一直这么流行下去,我也担心它会对标准的普通话语言形成冲击,这也是一个问题。  北青报:现在的青少年很多都是手机控,有网瘾、游戏瘾,还喜欢关注八卦、小鲜肉这些,您对此怎么看?认为应该怎样改变这种现状?  张召忠:通常的改变办法是送去治疗,戒网瘾,我说要是这样的话,那应该先把我送去,我就有网瘾。所以对于这些,我觉得光是堵不是办法,还是要引导、疏导。如今手机是日常生活必须要用的,你不能背历史潮流而动,只是手机上要增添一些好的内容,比如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微博就可以嘛。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爱好,每代人也有每代人的特点,要包容和接受,不过我也确实看不得年轻人把大把时间都花在乱七八糟、没有意义的事情上,这会耽误你很多进步的机会,还是应该有些积极向上的爱好。  北青报:那么您是怎么评价这一代年轻人的?  张召忠:现在对年轻人有不少负面的评价,认为一代不如一代,尤其是老人们看年轻人,说他们不能吃苦,整天就知道玩游戏、玩手机,不好好学习。我觉得这样不好,不能用我们那个时候的要求来要求孩子,比如我们受过那么多苦,你就要求他们也受苦吗?我们年轻的时候连看本书、看报纸的机会都很难得到,而现在的孩子所处的环境比我们强太多了,所以他们也比我们聪明很多。我一直坚信一条:年轻人一定比我聪明!我从来没有以为我比他们强。  北青报:您这么懂年轻人,还能和他们打成一片,做到这点感觉难吗?  张召忠:并不难,这主要是观点的问题。像是你跟小孩说话要蹲下来,这个难吗?不难!如果你蹲下来,证明你很尊重孩子。如果整天觉得我是将军、我是个60多岁的老人、我多牛、我现在是名人……你如果是这种观念的话,那就什么都谈不上了。得先要跟大家平起平坐,至于如何跟年轻人打成一片,那另有具体的形式和方法,但关键还是立场态度的问题。我这个人本来就是草根出身,后来是在党的培养下,很偶然的机会当上了将军,我从来没有架子,我就把自己当成老农民、网络民工。  新书自述如何成了“战略忽悠局局长”  64岁的张召忠所拥有的粉丝却不乏90后、00后,这些年轻人对他除了有一种对长者的尊重和喜爱之外,还有一种对偶像的崇拜感,因为张召忠不会倚老卖老、固步自封,而是一直在努力追赶青春和时代的脚步。  比方说当前社会上对90后、00后颇有看法,认为这一代青年沉迷网络,拒绝深刻,不求上进,但张召忠却认为这是非常神奇的一代人,不管怎样的高科技、新技术都能无师自通,“只要我们敢撒手,年轻人就敢飞上天,跟太阳肩并肩”。对年轻人大为欣赏的同时,他还通过自己公号中“局座悄悄话”这个栏目和青年读者坦诚相见,解答他们遇到的各种人生困惑与难题。在新书《进击的局座》中,张召忠也是以这样平易近人的态度和年轻人聊起各种“悄悄话”,既幽默又温情。  与此前出版过的很多军事科普图书相比,这本新书可以说是别具一格,最大的亮点就是张召忠首次在书中自述了他年轻时求学、当兵、成为科研人员、少将以至央视评论员的经历,当然也有成为“战略忽悠局局长”的经过。  他自嘲说“战略忽悠局局长”应该不算是一个好称谓,“不过我这人已经习惯了,死猪不怕开水烫”,虽然不怕被黑,但“遇见批评我的,我都会去反思并自勉”。他也坚持认为普及国防教育是自己的责任,“我还是想继续我的唠叨,它是一种责任、一种坚守,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会不断地思考,不断地进步”。因此新书中还有不少针砭时弊的内容,比如对粗制滥造的中国抗日神剧、尚未成熟的中国动漫的评论,也对年轻人所关心的中日矛盾、高科技武器、网络战等问题做出了讲解。  书摘  谈90后、00后:  对于这些年轻人,现在也有很多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他们是懒惰的一代,是颓废的一代,是浮躁的一代,是没有信仰的一代,是没有忧患意识、没有大局观念、自私自利的一代,是依靠别人不能自我奋斗的一代,等等。我并不认同这样的看法,由于媒体炒作和一些错误的引导,年轻人中的确有一些是这样的,但他们不是主流。我接触到的更多的年轻人,他们的素质很高,悟性很好,理解力很强,事业心也很强……这些年轻人听我的批评就像吃糖豆似的,把苦果当作糖豆吃下去,转换出来的都是令人愉悦的成果。他们好学上进,我从他们身上也学习到很多东西。  ――《神奇的90后、00后》  谈自己:  “我的长相、成果和知名度,曾经使许多不了解内情的人以为我是高干子弟,或是名门之后,这真是抬举我了。我告诉他们,我是河北盐山那片盐碱地里爬出来的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在当今追星热潮中,我何以让大家关注?是什么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是国家利益,是爱国奉献的精神。”  “我不苛求阳春白雪,因为自己本来就是一个下里巴人,何必那么多包装呢?”  ――《本为下里巴人 受不起抬举》  谈幽默  “幽默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境界,不懂得幽默,听不懂别人所开的玩笑,一言不合就拳脚相加,那是没有文化的表现,跟野蛮人没什么两样。不会用幽默的语言去化解尴尬,不会用幽默的方式去与人沟通,开口就给人训话,说话就大嗓门吼叫,张嘴闭嘴都是大道理,好像天底下只有自己最伟大最正确。要知道,群众,只有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往往是最可笑的!”  ――《序言》  谈真诚  “吃亏是乐,吃苦是福,别总想着占别人便宜,这样就能感受到真诚所在。我总说,跟孩子们说话要蹲下来,别高高在上,首先在物理上要保持平等,这样就不存在势位差,没有高低贵贱这些势位差也就不会积累能量差,孩子们就感觉跟你是平等的,就愿意跟你交流,就会把你当成他们的朋友、战友。”  ――《序言》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这篇文章很赞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用  户:匿名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律法网保持中立
播放数:178播放数:1598播放数:2567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TEL:400-048-814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召忠 战略忽悠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