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贬值的背后为什么币值,贬值背后有什么

人民币贬值是什么意思
人民币贬值是什么意思
  1、货币购买力下降。即同一种货币在不同时间内,同一环境中购买商品的能力降低。  2、降低本国单位货币的含金量或降低本国货币对外币的比价,叫做贬值。两种货币之间在在不同时间内,同一环境下比值缩小。  3、泛指价值降低:商品贬值。  人民币贬值指的是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即汇率,很多人把其与我们平常所说的钱是否“值钱”混淆起来。二者都是衡量一国货币购买力水平的指标,但前者是针对国际贸易购买力而言,后者实际上衡量的一国通货膨胀水平,是对于国内商品购买力而言。首先你要搞清这个概念。人民币升值,指的就是人民币对于其他货币的兑换比率提高了,  比如,原来1美元兑换8元多人民币,现在1美元兑换6元多人民币,就是人民币升值了,人民币贬值的意思刚好与其相反。另外多说一点,现在汇率一般采用间接标价法,即一单位外币能兑换多少单位本币,只有英镑采用直接标价法,即一单位英镑可以兑换多少单位外币。  当然,人民币汇率采用间接标价法。需要注意的是,单纯说“汇率升值”,那么究竟是本币升值还是贬值,就要注意看采用的那种标价法了,若指明是某种货币升值(如人民币),很明显,指的就是该货币对外币比率上升。  相关阅读:人民币贬值“搅动”全球市场  8月13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报6.4010,人民币再度贬值1.11%。此前两个交易日人民币已分别贬值了1.8%和1.6%,自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大幅下调人民币中间价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连续三天跌幅逾千点,累计贬值幅度超过4%。  一石激起千层浪,连日来人民币贬值在全球市场引发波澜。受汇市影响,马来西亚林吉特、菲律宾比索等货币纷纷跌至数年新低,亚洲股市全线下挫;欧美股市重挫。商品大幅下跌,原油和工业金属遭到抛售。而倚重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如苹果、百胜餐饮的股价也受此影响出现大幅波动。  对中国央行推动人民币贬值的举措,海外媒体纷纷予以报道并给予积极评价。外媒认为,央行下调人民币汇率信守中间价定价承诺,体现了中国“向汇率市场化前进的步伐”,同时有助于增强中国的出口竞争力。  美国《华尔街日报》8月11日以“中国央行信守中间价定价承诺”为题刊文,指出中国央行此前称在设定中间价时参考前日外汇市场收盘汇率,周三(8月12日)早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跌幅近2%,反映出中国让市场力量主导人民币未来走势的承诺。  《日本经济新闻》8月11日的报道分析称,人民币贬值有助于增强中国的出口竞争力。报道说,中国7月的出口额较上年同期减少了8.3%,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减退,因此人民币贬值将起到刺激出口的作用。  韩国财经新闻网站“NEWSPIM”8月12日报道,此次人民币贬值从整体上看,是对中国出口市场等实体经济的一个利好消息,这反映出中国政府扭转当前经济颓势、提振国内经济的意志。中国政府通过降低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一系列积极的宽松政策,保障了经济能够正常有序地运行。  国际金融机构对中国央行此举的评级也趋于正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欢迎人民币中间价新机制,并称人民币贬值并不会直接影响该机构对人民币是否会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的决定。IMF指出,人民币中间价新机制应该会允许市场发挥更大作用,而具体的作用要视新机制如何实施。IMF还表示,市场化程度更高的汇率机制将有助于SDR运作。  法国兴业银行在最新报告中表示,中国央行这一举动如果触发资本流出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可能会推迟美联储行动。由于连续三个交易日人民币持续大幅贬值,引发全球市场的激烈震荡,目前美联储最早9月加息概率已较上周五大幅下滑。业内人士分析,如果紧张局势不缓和并且不考虑美国数据,会考虑将美联储9月份加息的预期推后至12月。【更多相关信息阅读】1.2.3.4.5.6.7.8.9.10.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热门新闻资讯
推荐新闻资讯
最新新闻资讯人民币为什么会贬值?背后向死求生的逻辑
我的图书馆
人民币为什么会贬值?背后向死求生的逻辑
网站系统维护升级中,敬请期待作者:贝乐斯、吴裕彬、邓元杰(一)中国加入SDR再次被玩弄1月7日上午大盘,疯了!从来没有这样的股灾,本来点位就不高,居然还能连续暴跌。从来没有这样的股灾,高层尸位素餐,任由恶性循环继续下去。如果高层再不放宽政策,一大批人将对股市彻底失望,永远退出。事后分析,暴跌的直接原因是昨夜人民币离岸汇率大贬。但是股市也不能如此暴跌啊,1月8日是正式解禁日,或许这么做是逼管理层出大招?但是管理层的动作之缓慢,反应之迟钝,确实出我意料。例如,人民币为什么不快速贬值到位?本文分析一下货币互换机制和我国加入SDR。根据2015年10月份的统计,中国人民银行已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当局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总额超3.1万亿元。这种货币互换,貌似防止美元霸权,但在美元加息前景之下,各国货币都面临贬值风险。所以如果本国经济面临危险,又没有实质性的改革措施,那么最优的博弈策略,就是把换来的货币换成美元,并把本币快速贬值!举例来说,以前中国和阿根廷互换了大约31亿美元(按当时汇率)的货币:中国得到了阿根廷比索,阿根廷得到了中国的人民币,大约195亿元吧。但是阿根廷在2015年12月份突然让本国货币贬值41%,然后卖出了人民币,换回大约30亿美元(当时人民币已经有所贬值)。好了,现在中国手里的阿根廷比索只能在市场上换回大约18亿美元了。而阿根廷人却手握30亿美元,以后如果人民币贬值到7或者8以上,阿根廷人可以用20多亿美元在市场上兑换成195亿人民币还给我们,等于赚了至少几亿美元!所以在联储加息前景下,阿根廷、阿塞拜疆等国已经先下手为强,推动本国货币一夜贬值了!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也应该推动人民币快速贬值。否则,以后货币兑换的损失就会有几百亿美元之巨!(具体数字不清楚,因为没有公开的货币互换额)。但是我国央行却在推动人民币“缓慢”贬值,甚至去年年底还在市场上卖出美元,以稳定汇率!但是在全世界人看来,人民币能扛得住美元吗?显然,人民币是扛不住的,所以应该赶紧贬值到位。否则国内纷纷把人民币兑换成美元,钱从股市和生产领域不断撤出,中国的经济将彻底硬着陆。难道高层还要继续等待,等国内老百姓浑身冒血,才会有所行动吗?那时候已经晚了!现在来看,人民币加入SDR等于为我们套了一个绳索,并让高层产生了一种“中国强大”的虚幻感觉。人民币加入SDR,显然应该维持“面子”,不贬或少贬,这样别的国家的货币快速贬值,对人民币、对中国经济的伤害更大。中国加入SDR,再一次被西方玩弄。高层好大喜功的心态应该彻底改改了!赶紧让人民币一步贬值到位,拯救经济吧!即使不能,或不愿意立刻大贬,也应该快速推动扩张的财政政策,说白了就是放水!全面降低企业税负,尽快搞活国内经济并拯救股市!但是现在高层几乎什么都还没做!央行仍没有双降,国家也没有全面的降税措施,各种口号却喊得山响。长此下去,前景堪忧!!!!!!!(二)人民币为什么会贬值?今年以来仅三个交易日,离岸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就升值2.35%,已经超过二年期人民币定期存款的利息。去年8月10日到今天,美元兑人民币的在岸汇率升值5.6%,而同期上证指数则下跌10%。人民币贬值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人民币为什么会贬值?想要搞明白为什么人民币会贬值,就要先搞清楚过去这十几年人民币为什么持续升值。过去这些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到处都是投资的机会,海外资金大量流入,推升人民币汇率。另一方面,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出口快速增长,顺差越来越多,也推升了人民币汇率。而从2009年开始,一个不为人知的重要因素则支撑了人民币汇率的上涨,目前也是这个因素决定了人民币汇率贬值是一个极为确定的事件。几年前,我在读某造船企业的年报时发现了明显的异常。这个公司的理财投资占了60%以上的利润,已经超过了造船主业。资产负债表上价值高达百亿人民币的大量境内理财信托投资靠的是大量境外美元贷款支撑。企业在国内抵押一部分人民币,获得全额的美元信用证,相当于获得了金融杠杆。企业的海外子公司凭借母公司在国内银行开出的美元信用证担保,从海外银行获得短期美元贸易贷款。然后海外子公司把获得的美元资金以各种方式汇入国内,提供给母公司在国内投资获利。半年期美元贸易贷款利息大约3%,而如果汇入国内,投资于理财信托产品,则有10%的回报,再加上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再乘以杠杆,企业的收益是(7%+人民币升值)x 杠杆率。即使是保守的两倍杠杆,由于人民币在2010年到2013年每年升值1.4-5.0%左右,这个公司的回报率至少在20%以上。这样的回报率,在实业越来越艰难的时候非常可观。难怪这个公司的老总认为这是一个低风险,高回报的新业务,大力拓展。这些做实业的企业家,不懂金融,更不懂金融的风险,却首先尝到了金融杠杆套利的甜头。一旦尝到了血的味道,实业领域辛辛苦苦打拼挣钱的一点儿利润早就看不上眼了。这还只是一个企业而已。我查了查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这种套利的资金竟然高达一万多亿美元。更为危险的是,这一万多亿套利资金,有高达70%是一年以内的短期贷款,必须不断的滚动续借。一万多亿美元不是小数目,大约占外储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外储里约有三分之一是套利热钱,一有风吹草动,不得不走。现在实体经济回报越来越低,外资不再大量流入,仅仅靠顺差已经无法抵消资本外流的压力,人民币汇率开始贬值。这一万多亿美元的套利资金面临着灭顶之灾。首先,由于美联储升息,海外美元贷款利息上涨。其次,国内投资理财的回报率越来越低。最关键的是人民币贬值让套利空间反转,变为加杠杆亏损。这样一来套利的大趋势已经反转,套利者必须逃离。这种情形在不久前的A股也上演过。投机者大肆用融资配资高杠杆,推高股市,获得几倍的高回报,却在股市下跌中集体踩踏出逃。如果趋势反转能缓慢有序进行,投机套利资金逐渐退出,人民币贬值的压力也许还小些。但是,金融市场的规律就是一窝蜂。在《金融炼金术》一书中,索罗斯写到“而更重要的则是,当一个趋势的改变被大家识别出来,投机交易的量有可能经历大规模,甚至是灾难性的增加。当一个趋势持续起来时,投机流动是逐渐增加的。但反向的变化不仅涉及目前的流动,还涉及到积累起来的存量投机资本。趋势持续的时间越长,积累的存量越大。当然,也有一些缓和的情况。一个就是市场参与者可能只是逐渐认识到趋势的改变。另一个就是当局肯定会意识到危险从而采取行动来避免崩溃。”目前看,套利者早已经认识到了趋势的改变,而央行在做了各种努力之后已经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在目前的汇率水平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什么是真正确定性的机会?当市场参与者身不由己,不得不做的时候,就是真正确定性的机会。索罗斯说的反身性就是这种情况。泡沫中,参与者身不由己,不参与就会损失赚大钱的机会,你不参与别人也会参与。泡沫破裂,你不跑,别人会跑,不跑你就会被踩踏致死。目前的人民币汇率,你不换,别人会换,想想后面还有一万多亿美元的套利资金需要换汇,现在的价格真的很优惠了。这些套利资金,面临着灭顶之灾,必须换美元,属于“亡命之钱”。而海外银行不是慈善家,总会在下雨时收回雨伞,收回美元贷款。这样一来,未来几年人民币贬值的趋势就很明显了。人民币为什么会贬值?除了经济因素,最重要的是高达一万多亿美元套利资金的反转。投机者在前几年享受了盛宴,加杠杆轻松获得了高额的收益,推高了人民币汇率。如今,投机者仓皇而逃,让人民币贬值,却让全体持有人民币资产的人买单。(三)人民币暴跌血案背后向死求生的逻辑好的中医在面对绝症的时候,敢于用毒药治病。你知道吗,人民币汇率暴跌对危机重重的中国经济而言就是这毒药,运用恰当,可以令我们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这不是心灵鸡汤,这是一般人看不到,看不懂的金融逻辑。一.大预言在兑现日我在《阿根廷比索腰斩会是人民币的明天吗?》一文中写道:“超级股灾的一幕未来可能将在人民币汇市上演。整个中国都在提去杠杆,为什么不提人民币汇率的杠杆?A股不去杠杆,任疯牛驰骋,结果如何?人民币汇率硬撑死撑,不去杠杆,结果又将如何?人民币汇率一旦发生6月12号后的A股那一幕,A股又将如何独善其身?房地产又将如何独善其身?中国有没有必要仿效阿根廷放开汇率管制,让人民币汇率一跌到位?”文章招来骂声一片,结果他们见证了2016年新年伊始人民币汇率创造暴跌的历史。现在距我在2014年1月初在联合早报发表《人民币再不贬值更待何时》整整两年。1月6日央行大幅下调人民币中间价145个点至6.5314,创2011年4月以来新低,在岸开盘后,人民币快速暴跌300点,跌破6.55关口。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亦快速暴贬超400点,一度跌破6.69,创2009年来新低。截至收盘,在岸、离岸人民币价差达到1600点,创下历史最高记录。而1月5日收盘,在岸、离岸人民币价差刚刚创下8月11日“汇改”以来的最高纪录--1200点。汇市可谓血流成河。二.人民币汇率暴跌的金融本质如上图所示,自去年8月以来,在岸、离岸人民币价差就有了不断扩大的趋势。八月份的贬值预期堪称极强,因为据彭博数据,那个月央行共计消耗939亿美元来支撑人民币汇率,创下了单月记录,不过这个纪录被新出来的去年12月数据打破了。让我们一起看看央行到底是如何喋血撑人民币汇率的:去年8月外储消耗939亿美元;9月份消耗432.6亿美元;10月份由于央行动用了外汇期货粉饰太平,导致外储微增113.9亿美元;11月份消耗872亿美元,12月份消耗1100亿美元(创有记录以来当月最大)。中国2015年全年累计消耗外汇储备5126.6亿美元,创有记录以来最大年度记录。结合我接触到的其他数据我基本可以看到,目前外储资产中的流动性头寸应该在5500亿美元左右。照这样死撑下去,到今年8月份左右,外储资产中的流动性头寸恐有耗尽之虞。届时,汇市伏兵四起,央行外储资产几无可调之兵,人民币汇率就只有自由落体运动了。在岸、离岸汇率价差不断扩大,意味着贬值趋势越来越强。金融经济学的实践表明,一个资本账户不开放的国家,当宏观经济不断恶化,导致货币贬值预期越来越强,在岸、离岸汇率价差就会有扩大趋势。关于这一点,在亚洲马来西亚最有发言权,因为在1997亚洲金融风暴期间,马来西亚林吉特的在岸和新加坡的离岸汇率价差不断创下历史记录,最终逼得马来西亚不得不关闭资本账户,意即实行严格的资本管制。忘了提醒大家,马来西亚最近又暗示,未来还可能关闭资本账户。最近马来西亚最大的银行马来银行(Maybank)以过来人的身份为我们现身说法:“在岸/离岸人民币价差在彻底消失前可用作衡量人民币贬值压力的指标。“这个贬值压力山大。以前央行为了抹平在岸/离岸人民币价差,采用的是在离岸人民币市场抛美元强拉人民币的做法。这样做有两个巨大坏处,一个是外储消耗速度太快,去年光八月就用了2130亿美元,可谓不惜血本;二是逆市场而动,无法消除人民币贬值预期。目前看起来,央行算是暂时放弃这个做法了。不强拉,那还可以通过大幅下调在岸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来抹平在岸/离岸人民币价差,这正是目前央行的做法。而1月6日,央行大幅下调在岸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在岸/离岸人民币价差反而比上一天扩大了400点,这意味着在岸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下调得不到位,还得大幅下调。抹平在岸/离岸人民币价差还可以通过开放资本账户来实现,如果人民币资本账户完全放开,就不存在在岸/离岸人民币的区别了,比如资本账户开放的美国,其美元就不存在在岸/离岸价差。人民币一币两价意味着中国资本账户的开放进程没有跟上市场的需求。更加重要的是,一币两价的持续恶化意味着人民币贬值预期的强化,并将驱动资本外逃。完全开放资本账户是抹平在岸/离岸人民币价差的根本大法,但目前中国做不到。因为目前中国宏观经济持续恶化,本币贬值预期越来越强的情况下,资本账户开放的太快,会引发难以控制的金融风险,比如央行降低跨境资金池业务企业门槛的这个做法。9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便利跨国企业集团开展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降低参与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企业的门槛。《通知》规定,参加资金池的企业集团境内和境外的营业收入标准分别降低为10亿元和2亿元(原为50亿和10亿),成员公司经营年限降为1年(原为 3年),企业可以选择1-3家主办银行(原只能选1家银行)。同时,对跨国企业集团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实行上限管理,跨境人民币资金净流入额上限= 资金池应计所有者权益×宏观审慎政策系数。跨境人民币资金净流入额上限的宏观审慎政策系数提高到0.5(原为0.1)。《通知》还规定,资金池应计所有者权益增加超过20%的,经主办企业申请,结算银行可以为其调增跨境人民币资金净流入额上限。而资金池应计所有者权益减少20%的则要及时调减。三.人民币的投名状央行的这个做法会导致中国境外的人民币资产增速加快,而我们的外储增速在大幅下降,那么我们必须考虑到的是,如果未来境外累积的人民币资产显著高于我们的外储流动性头寸乃至整个外储规模该怎么办?截至2015年7月末,境外主体持有人民币金融资产金额合计4.34万亿元,当然这是人民币计价,完全在我们三万多亿美元外储的射程范围以内。如果未来,境外主体持有人民币金融资产总额显著高于我们的外储流动性头寸乃至整个外储规模,一旦出现境外人民币金融资产的大规模抛盘,我们拿什么去接?接不住的话,人民币金融资产乃至人民币汇率就有可能出现断崖式下跌。那么央行在这个时候降低跨境资金池业务企业门槛的这个做法是不是很值得商榷。但问题是中国为加入SDR向IMF地上的投名状就是加速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投名状都递出去了,已经覆水难收。境外累积的人民币资产就是未来做空人民币的筹码。开放资本账户是长期的宏伟目标,但短期中国实行资本管制的需求会越来越强。比如在岸/离岸人民币价差这么大,你在离岸买人民币,再在上海抛人民币,就可以完美套利,这个套利空间越来越大,你不实行资本管制怎么行?那不是给有套利渠道的国内外权贵提供免费的午餐券吗?这个免费的午餐券就是我们的外储,先到先得,多到多得,发完为止。走路有时候看得太远了,看不见前边的大坑,有时候摔下去了,就不会有远方,也不会有明天。资本账户开放的目标很远大,也是递出去了的投名状,但为了人民币汇率保卫战这一中国经济生死之战的最终胜利,我们不妨对IMF食言而肥。央妈,你说呢?四.汇率之战需要向死求生人民币暴跌才刚刚开始,汇率大战才只开头,我们不能把我们的精兵强将(外储)统统打光。投名状得用外储买单,我们要量力而行。哦,对了,美联储和G7发达国家央行都签订了外汇互换协议,为什么不和咱们的人民银行也签一个?整天逼着人民币汇率坚挺,却不出力,这哪行?丑话说到前头,美联储得和咱们签订外汇互换协议,不然就别老拿人民币贬值来挤兑我们。文章的结尾我要向习大大,克强总理,小川行长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因为从这次贬值的幅度和速度来看,这简直就是兵法里的闪电战,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人民币汇率政策就像孙悟空,长期被压在五指山下,这五指山谁也惹不起。这五指山是:美国不让动,欧洲不让动,日本不让动,韩国不让动,韩国不让动,咱国家的寻租收入获得者不让动。习大大团队不但推倒了这五指山,简直是要敲碎它。我定义的战略性贬值是由中国版量化宽松和习大大看跌期权触发的,不是因为宏观经及基本面坏死(硬着陆触发的)。敲碎五指山的迹象表明,中央决心排山倒海,中国版量化宽松和习大大看跌期权绝非空穴来风,风越刮越猛,大家准备好跟着央行翩翩起舞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和央行对着干。习大大团队敢于发动闪电战,敲碎压在汇率神猴身上的五指山,这是上一届政府想都不敢想的,这是一届钢铁意志的政府,虽然这个时代危机四伏,但好消息是这个时代正在筑铁底,中国版量化宽松和习大大看跌期权将带领大家一起崛起,出击,和征服超级牛市的磊磊高峰!人民币汇率筑铁底是中国经济浴火重生的通道,犹如新生儿爬出母亲的体内,虽裂肺般痛苦,也必须拼命爬出来,爬出来就是新生。除此之外,吓怕胆或者退缩都是死路一条。汇市是中国经济的命门,股市与之相比不值一晒,只要汇市保卫战打法正确,中国A股乃至中国经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网罗财经综合岭峰资本、
公民经济学家吴迪、元杰博文等)? 点击看看,
发表评论:
馆藏&30826
TA的最新馆藏人民币新一轮贬值,怎么看?_网易新闻
人民币新一轮贬值,怎么看?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人民币新一轮贬值,怎么看?)
新华网上海10月23日新媒体专电(记者 王旺旺)近期,人民币汇率再起波澜。从10日至21日的短短两周时间里,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累计下调了780个基点,汇价也从9月30日的6.6778跌到6.7558,幅度为1%左右。应如何全面看待人民币新一轮贬值?
  看汇率,对一篮子货币汇率保持稳定
美联储12月份大概率再次提升利率的预期正提振美元一路走高。10月1日至20日,美元指数累计上涨3%。受此影响全球主要发达和新兴市场货币普遍下跌,超过100种货币对美元有不同程度的贬值。其中,欧元、英镑和日元对美元汇率分别贬值2.8%、5.6%和2.5%,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仅下跌1%左右,跌幅在全球范围内并不大。
正因如此,人民币对其他非美货币显得更“强势”。截至21日,人民币对欧元中间价从月初7.4894升值到7.3744,幅度为1.52%,人民币对英镑更是升值了4.39%,对日元也升值了1.71%。
很显然,所谓“新一轮人民币贬值潮”,也仅只是人民币对美元有所贬值,而对一篮子货币保持稳定,甚至稳中有升。专家认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早已放弃盯住美元,目前更注重参考对一篮子货币汇率保持稳定。
  看历史,贬值是对高估值逐步修正
当今世界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出现了明显分化,其中美国正在逐步收紧货币,从2014年下半年退出QE(量化宽松),到2015年12月首次加息,到今年12月大概率再次加息,美元流动性正稳步回笼。而欧洲经济体、日本、新兴市场国家近两年都在放松银根,降息、降准、推出QE等。
这正是美元从2014年中期就逐步走强的原因。美元指数从2014年7月开始走强,延续至今。同一时间,欧元、英镑、日元、澳元等对美元汇率也是一路走低。截至目前,欧元对美元贬值幅度已超过20%,英镑对美元贬值近30%。
而人民币从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对其他货币保持着强势,成为当时仅次于美元的世界第二强势货币,然而随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逐步加大,放松银根等宽松措施后,人民币自然就显得有所“高估”。直到2015年8月11日,人民币“汇改”后,高估值才得到逐步修正,若从“8·11汇改”算起,人民币迄今贬值幅度也仅为10%,表现仍优于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
  看未来,没有大幅贬值的基础
专家表示,随着12月美联储再次加息的临近,美元还会保持强势,人民币对美元仍有贬值压力,但过了本次美元加息的时间点后,人民币对美元将保持平稳,甚至有所升值,长期来看,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仍将保持平稳,没有大幅贬值的基础。
中国银行一位外汇交易员说,近期人民币对美元贬得有点快,但央行似乎没有过多干预的欲望,市场表现也比较平稳,流动性充足,没有出现恐慌情绪,年底人民币对美元应该也就到6.8附近。
“人民币贬值今日不同往昔。”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认为,前两轮贬值有恐慌情绪的释放,是一种无序贬值的局面,冲击了国内外金融市场。但目前是一种有序贬值的过程,现在每月资本流出规模也明显低于去年年底水平,央行对汇率的管控更具科学性。
徐高表示,人民币一定程度的贬值顺应了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利于出口,利于国内经济增长的稳定。只要人民币贬值仍然保持有序状态将大有利益。
徐高也表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到今年年底大概处在6.8附近,在这种有序贬值的过程下,人民币将不会成为金融市场的主要风险源。
展望未来,随着人民币正式加入SDR货币篮子,必将助力人民币汇率稳定,境外投资者增持人民币债券资产也有助于带动长期资本流入。央行将继续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将继续保持对一篮子货币的基本稳定。
(原标题:人民币新一轮贬值,怎么看?)
本文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人民币突然贬值-背后的用意
  2015年的8月11日,人民币开盘贬值2%,事发突然多年未见,迅速波及全球各个金融市场。对其起因和影响,如果我们只是单独去看这件事,那么得出来的结论,无疑也将会是片面的。只有从纵向和横向多个角度去考量它,把相关事件联系起来分析,才有可能看到其背后的用意。这里说的纵向,主要是指在时间上的,贬值前发生过什么事件,以及贬值后可能会引发什么事件。而这里所说的横向,主要是指在同一时期,其他地方或者是其他领域所发生的事件,它们之间也许关系一目了然,也许灰蛇草线暗藏关联,但既然发生了,就不会无缘无故。
在我们的目光展开纵向和横向打量之前,有必要先关注一下事件的原点。8月11日的贬值,有三个特点很明显。
第一个是主动下调,这一点非常重要,它直接决定了这个事件的性质,这是一个进攻行为,不是应付式的下调,更不是受外界压力不情不愿的下调,这次是将下调当成武器来用的。有心人可以去看一下刘高参的公开照,明显的是一张进攻型的脸。
第二个特点,动作之大前所未有。按照官方的说法,‘创下了自1994年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轨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如果说以前每日几十个基点的调整是在开关水龙头的话,现在的这个动作就是直接把水库阐门给开了。至于放水想淹的是谁?以及实际被淹的都有谁?我们等一下自然会有结论。
第三个特点,出人意料,更出乎市场的意料。贬值举措出台之后,在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上,油价暴跌创下了6年以来的新低,而黄金白银期货则刚好相反,一改颓势大幅走高。除此之外,其它相关的金融市场也大多受其影响行情震荡,现在总算是看到中国操纵了一把世界金融市场,相信今后类似的场景还会一再上演。
综合以上各点,其特点总的来讲就是;主动,突然,大动作。
现在我们可以来一下纵向的扫描了。在贬值之前发生了什么,以及贬值之后有可能引发什么事件。
让我们的目光由远及近,一路掠过,看看之前都发生了什么事。
1:远期的有人民币的长期升值走势。
2:中期的有本年度的GDP增长保7%任务。
3:人民币想把手伸进SDR的篮子里,结果被人轰了出来。
4:最近的则是中国股市6月底开始的史上最高烈度暴跌。
第1个,人民币的升值,以月为单位来看,是从2010年的9月份开始的,到现在都已经快持续5年了,从6.8到2013年底的6.0见底,一路下滑。2014年全年到2015年7月份呈M型震荡走势起伏不大,然后就是8月一柱擎天。5年来大概升值了十个点,股市上10个点司空见惯,外汇上10个点那是可以叫人跳楼的,好在分摊在5年的时间里,时间长度足够,跳楼大概可以免了,但看错方向,钝刀子割肉会更痛。
人民币为什么会持续5年升值?这个问题得去看外汇储备。
2010年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增长很快,图表上是一条陡峭的向上斜线,2007年初还只是近1万亿美元,到2010年底时总量已经接近3万亿美元,
3到4年时间就增长到近3倍,而从2010年以后,人民币开始升值,外汇储备也基本稳定在3到4万亿美元之间,K线虽然还是惯性向上,但坡度已变得相当平缓。可以认为,中国政府将3万亿的外汇储备规模看作是一个比较恰当的目标量,少了不够稳,多了嫌累赘,李克强总理甚至已经有了‘比较多的外汇储备已经是我们很大的负担。’这种说法。2010年是一个分水岭,外汇开始控制规模,人民币开始升值,这意味着人民币在向外走,要准备成为国际货币。而现在突然来一个贬值,会造成人民币国际化的中断吗?当然不会,人民币国际化是国家目标,关系到中国的根本利益,这个目标是不会变的。所以这一次的贬值,看起来势头很大,但它的作用应该只是中短期的,不会是长期的,人民币的长期走势应该还是升值。
第2个,再看2015年度GDP的保7%任务。
这个任务其实难度相当大,我个人是不看好这个目标能达到的,但是在统计部门的注水大法下,相信到明年初大家会看到保7%任务完成或基本完成。看一下上半年的GDP增长就知道了,不多不少正好7%,人为修改已经到了不怕让你们知道的地步,反正就这么着了,你们知道也没用。不过上半年的数字有股市注水,每天的天量成交让金融业的GDP增长高达17.4%,27757亿的份量也不小,占GDP总量296868的9.34%,下半年肯定没有这个行情,成交量最多也就保持上半年的5,6成左右,增长也会下滑到个位数,想靠金融业的增长把总数拉上去,这一招是不灵了。所以不管在台面上将人民币贬值的原因说得如何冠冕堂皇,主要的作用还是保增长,特别是出口。现在其实很多的出口外向型企业,它们的利润基本就是来自于出口退税,人民币这一轮贬值,足够让它们的利润凭空增长几十个百分点。这一次的主动贬值,就是让这些企业喘一口气,顶过这一段艰难时期。
第3个,人民币想在SDR的篮子里分猪肉,结果‘图样图森破’,叫人轰出来了。这里有必要科普一下‘篮子’,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搞出来的,正式名字叫特别提款权,它的用处很简单,就是可以拿来当钱花,会员国人人有份比例不一,谁的嗓门大拳头硬谁就拿得多。这个‘篮子’的价值是用4种货币来评估的,它们是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偏偏没有中国的人民币,中国的GDP明里暗里都挤到世界第一位了,可自家的货币在这个场子里还比不上英镑和日元这种鸟货,换谁都不乐意,可这猪肉大家都分好了,凭空伸出一只手要加入,除非这只手够壮够横,谁敢吱声就给它一巴掌,否则是分不到猪肉的,现在看来这只手还不够壮。中国为了能进这个篮子,这些年有意推动人民币升值,但换来的只是IMF的几声赞许,口惠而实不至,中国人没那么傻,反正这一两年是没指望了,干脆主动让人民币贬值,先给自家的出口企业推一把力。
第4个,股市从6月底开始暴跌,到7月中跌到谷底,时间短幅度大,堪称A股史上最高烈度。那边刚救完市,这边就来一个大贬值,就算没有直接关系,起码也有个间接关系,而且这个关系还不小。联系前段时间官媒披露,国外热钱利用贸易公司的渠道进入中国股市大肆做空,如果这批热钱想跑,现在这几天人民币的贬值加起来,大概也有4,5个点了,它们嘴里叨的肉估计得留下一块来。其实我对这个想法也不是太看好,因为整件事很多细节都是云里雾里,搞得好象那个玄幻小说货币战争一样,第4个仅仅是猜测没什么根据。
纵向划到这里算是到了原点,再划下去就是将来的事了,这此之前有必要先划一下横线,看看这段时期其他地方发生了些什么事。
8月6日在马来西亚举办的东盟外长级会议上,东盟发表了联合公报,其中有一段对中国南海问题表达了‘严重关切’。在有王毅和克里到场的情况下,出现这些文字说明中国丢分了。这个事情不算多大,但它说明了一些迹象,如果是以前那样,在柬埔寨举办的会议,公报不会出现这种文字,毕竟东道主再小也要占一些便宜,但这次出现了。接下来,8月11日人民币贬值,8月12日夜间缅甸政变,这一连串的事情联在一起很有趣。人民币的贬值不会是对东盟这一公报的直接回应,这个公报的级别还不够,但它多少会起到一个敲打的作用。因为对内来讲,贬值对中国的出口有利,而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外贸产业上有很大比例重叠,贬值是对这些国家出口产业的直接冲击,特别是越南,印尼和菲律宾。在人民币贬值后,越南盾,印尼盾,马来西亚令吉全线下跌,连澳元也跟着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民币虽然没有国际货币之名,但早已有国际货币之实。
8月12日夜间缅甸的兵变,把巩发党主席吴瑞曼和总书记吴貌貌登赶下台,作为缅甸的执政党,联邦巩固与发展党(巩发党)其实一直以来都是缅甸军方的马甲,大家都是自己人,为什么会搞到窝里反?按新闻报道的说法,吴瑞曼想与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季合作,并推动宪制改革削弱军方权力,惹得现任总统吴登盛与军头敏昂来联手将其赶下台。本来吴瑞曼应该是巩发党的总统候选人,下一任总统基本是他的了,现在输得只剩一条内裤,估计很难翻身。这个政变发生在8月12日,人民币贬值后的第一天,时间很凑巧,但应该没多大关联,很多人认为吴瑞曼是亲华派,他下台对中国不利,但其实对美国来说更不利,西方国家是讲民主党派政治的,军方执政美国人想支持他都只能暗中支持,而中国就没有这么多讲究了,谁上台都行,军方更好更直接,反正缅甸就在中国边上,还怕你整个国家飞走了?所以这次缅甸政变,短期来看对中国有点不利,长期来看反而更好办事,不同意的请看泰国。要不是昂山素季来华访问时,中国给的接待规格相当高,我都有点怀疑是不是中国在唆使吴登盛动手。
8月12日在印尼还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印尼总统佐科12日进行了上台后的首次内阁改组,主导经济政策的经济统筹部长苏菲延·查理尔、知日派贸易部长拉赫马特·格贝尔等以经济领域为主的6名部长级官员被撤换。’这个事件与人民币贬值的关联就是公开化了,格贝尔是印尼政府内有名的亲日派,在日本读大学,毕业后在松下的印尼公司任管理层,他下台意味着中国在印尼的高铁订单基本拿到手,这几天A股的高铁板块一路走高应该和这个原因有关。更重要的是,印尼的对华态度也基本确定,有的时候胡萝卜好使,但有的时候还是大棒有用。
横向划完,接着把纵向划下来,人民币这几天的贬值会引发什么事件。
首先是GDP的保7%,这个任务在明年初公布数字时,会因为出口增长的助力,基本能够完成。沿海一大批外贸型中小企业的日子会好过些。
大陆中产层人群去日本,韩国旅游的热度会下降,国内旅游反而可能升温。
接着是美国的加息,都已经喊了很久了就是没出台,你不是要掏枪吗,我这先把防弹衣穿上,不管你开火时伤到谁,反正我是先准备好了。这一轮贬值让美元加息的威胁大大减弱。
还有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事,你不让我进场玩,说不定以后中国自己搞一个出来,毕竟亚投行的前例不远,虽然这个可能性不大,但也不是没可能的事。
9月3日中国阅兵,包括普京在内的上合组织各国领导人应该都会到场,美日两国肯定是不会来的,欧盟也公开发表了声明不会有领导人出席,韩国则一直在骑墙。现在的问题是,8月12日到访北京的英国外长称将派代表参加北京阅兵式,这个代表指的估计不是首相,很有可能就是在说他自己,去年亚投行那一幕看来要重演,而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很可能跟随其后,在中美之间找平衡。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民币贬值如何理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