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农业现代化短板的短板有哪些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我国近代化除了在军事方面的表现外还有哪些表现请根据提示各举一例将下表补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农业(袁隆平)LED行业,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基地,最大的应用市场微观的纳米世界,中国也做出了很好的成绩知道的不多,其他人补充吧。。。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 阅读信息
成为“世界强国”的五大要件:中国仍有多项短板
【日期:】 【来源:新华网】 【阅读
中国正在加速补足世界强国所需的基本要件,并在经济总量、贸易总量、资源能源生产总量、一般性的工业化能力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下一步,中国需要加紧在人均富裕程度、核心科技创新、前沿军事技术等领域补齐“短板”,尽快实现中华崛起之梦。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这次大会在总结以往治国理政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人们有理由相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将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将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中国未来的强国目标。
所谓“强国”,向来是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理论及实践中屡被提及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重要的国际政治“术语”。例如,“一超多强”中的“多强”指的就是“强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中美英苏“四强”,也是指强国。
古往今来,虽然人们对于“强国”二字已颇多使用,但是从理论到实践,很少有人能说清楚,究竟什么是强国,其具体标准又是什么。
所谓强国,亦是相对的概念,如没有与其他国家的比较,那么国家也就无所谓强弱。其实,正是因为这种相互比较的存在,人们可以藉此探寻,一个国家想要成为强国,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强国遍及古今中外
强国现象自古有之,有了“国家”的概念,就有了“强国”的概念,只要有“国家”,就一定会有强弱之分。
古希腊时代有数以百计的大大小小的城邦国家,其中以雅典、斯巴达、科林斯等最为强大,它们是希腊城邦世界的强国,也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强国。后来从希腊北部山区崛起的马其顿王国也是希腊世界的强国。在西亚地区,当时的波斯帝国是强国。在波斯帝国之前,西亚还出现过赫梯帝国、亚述帝国等强国。阿育王时期的印度、兴建泰姬陵的莫卧尔帝国以及后来在西亚兴起的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也都是世界历史上的强国。
古希腊之后,地中海世界的主要强国有罗马以及迦太基。至近代,欧洲相继兴起过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等强国,瑞典也一度成为欧洲强国。1815年,重划拿破仑战败后欧洲政治版图的维也纳会议由英俄普奥主导,这四国在当时被称为“欧洲四强”。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世界有“八强”,它们是欧洲的英法俄德意奥六国以及欧洲以外新加入强国行列的美国和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因奥匈帝国解体,“八强”变成“七强”,分别是英法苏德意日美,战争结束时,“七强”被中美英苏“四强”替代。
在古代,“大中国”这片土地上也有过数个强国。时期,在大大小小、数以百计的诸侯国中,“战国七雄”是无可争议的强国,“战国七雄”中,又以秦国最强,最终,秦统一了中国。秦以后的中国历代王朝,包括前后汉、、两晋、隋、唐、宋、元、明以及康乾时期的大清,都是当时的世界性强国。
一个相对性很强的概念
虽然强国频繁出现在世界历史进程之中,也一直是国际关系研究者的宠儿,但是,在界定强国时,国际上普遍缺乏具体的规定性,这是因为,很难采用具体的、严格的量化指标。
一个国家是否为强国,不但取决于其自身的规模(如土地面积、人口数量等)、实力(如经济总量、军队和武器装备的数量和质量等),更取决于它与其他国家的比较值。因此,强国是个相对性极强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国与国之间没有比较,就无所谓强弱。
古代希腊世界的雅典和斯巴达,其领域不过是一座小小的卫城加上城郊的一小片领地,总人口不过数万人,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实力上,都无法与后来的罗马帝国、俄罗斯帝国相比,然而,它们却是希腊世界的强国,因为希腊世界的其他城邦国家比它们更小、更弱。
今天,希腊几乎统一了古代希腊世界全境,其绝对规模、实力与能力要比古代雅典、斯巴达强大得多,但在当今的世界,希腊只能算是小国、弱国,因为它相对于欧洲的德英法及欧洲以外的美中日等,在国家规模、实力等方面,完全不在同一个量级。
判断强弱的依据
尽管强国具有相对性,尽管界定强国难以采用固定的、绝对的量化标准,但通过对相关国家进行比较,也可以从中总结出成为世界强国所需的基本条件。
冷战时期,国际理论界一度盛行用计算综合国力的方式来界定强国的标准,并试图以相关标准在世界100多个国家中筛选出强国,对其进行综合国力排名。这些计算方式,包括美国人创立的“克莱因方程”、德国人创立的“富克斯国力方程”、日本综合研究所的“德尔菲法调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课题组的“综合国力评估方法”,等等。
这些计算方式虽然千差万别,但都万变不离其宗――不外乎器物层面分析和精神层面分析。从这两个层面来看,一国是否可称为世界强国,可依据五大要件来判断。
其一,国家的规模,也就是“克莱因方程”中的“基础实力”,主要包括国家人口总量和国土面积等指标。
一国人口多、国土面积大不一定天然就是世界强国,如清末的中国。然而,世界强国一定要以人口和国土规模为基础,这些要素一定要居于世界前列。这就是说,像瑞士、新加坡这样的国家,不论其技术如何先进,经济如何发达,都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因为其规模太小。
其二,经济能力,包括GDP总量、人均GDP,以及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如粮食产量、能源资源产量、钢产量、发电量,等等。
GDP总量和人均GDP反映一国的财富情况和富裕程度。通常情况下,强国一定是财富多、比较富裕的国家。但富裕的国家不一定天然就是强国。比如,瑞士、卡塔尔算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其人均GDP世界排名远高于中国、俄罗斯等国,甚至也高于美国、日本及欧洲的德法英等国,但它们不是强国,也永远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这是因为,不能脱离国家规模来孤立地谈富裕程度。
其三,科技发展水平,包括工业化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科技队伍的规模和质量以及在航空、航天、生物工程、计算机、电子、军事科技等前沿领域的发展状态等。强国在科技领域一定要居于全面领先地位,如美国、英国、俄罗斯等。
其四,军事能力,包括军队的数量和质量,军事装备的发展水平,军事指挥能力和军队的实战能力,等等。军事能力是衡量一国是否强大的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要件。
作为强国,其军队一定要有一定的规模,军事装备一定要在世界上居于领先水平,还要有先进的飞机、战舰、坦克等装备,并有出色的情报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和远程投放能力。而这些,又与国家的基础实力、经济能力以及科技发展水平密切关联。
其五,国家的战略意志,包括国家领导人的意志和人民的意志。这在前述国力评估的各种方程式中,属于精神层面的要件。通常情况下,强国一定要政治统一、上下一心,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民众,都要有成为世界强国的要求和自信,并以争当世界强国为国家目标。
强国兴衰的根本原因
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曾走马灯般兴起过难以数计的强国,又走马灯般消亡过难以计数的强国,强国的兴衰,已成为一种历史常态。
在古代的地中海世界,雅典、斯巴达衰亡后继之兴起的是马其顿王国;迦太基的衰亡与罗马帝国的兴起是同一过程。在近代欧洲,先是葡萄牙、西班牙衰落,随后荷兰、英国、法国崛起。二十世纪上半叶,德日意的失败和英法的衰落烘托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而二十世纪下半叶,苏联解体又反衬出美国的唯一超级大国地位。
强国为什么不断更替?表面上,原因是战争。罗马通过三次布匿战争打败迦太基一跃成为地中海霸主;英国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从而开拓出“日不落帝国”;美国通过参加两次世界大战成长为世界超级大国……
但真实的原因要复杂得多。严格地说,战争的胜负不是强国兴衰更替的根源,而是结果的一部分。实际上,导致强国兴衰的根源,是其作为强国的基本要件已发生变化,包括基础实力、经济能力、科技水平、军事能力的消长以及战略意志的变化等。
中国需补齐的短板
按照前述指标,目前公认的世界性强国主要有美、中、俄、德、英、法等。此外,还有一些可称为地区强国或中等强国的力量,如中东的土耳其、伊朗,非洲的尼日利亚、南非,亚太的印度、以及美洲的巴西等。但从目前来看,由于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国综合实力会此消彼长,这又会导致强国排行榜不断发生变化。
印度、巴西因其“基础实力”强,规模大,发展潜力大,今后占世界GDP的份额会继续增长,有可能进入世界性强国的行列。英、法,甚至德国、俄罗斯等,因其国家“基础实力”和长期发展条件不及中美印巴等,有可能向地区强国、中等强国或者二流强国的地位退化。这样一来,世界强国的队伍将由西方向非西方转移,这将对国际格局和国际政治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因国家规模大、基础条件好,历史上曾长期名列世界强国榜,如秦、汉、唐、宋、元、明及前期的清王朝等,都曾是历史上可与罗马帝国比肩的世界强国。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间,中国由于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滞后,特别是军事能力衰弱,逐渐沦为积贫积弱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朝鲜战争后,中国逐渐获得应有的国际地位,重新位居世界强国之列。二十世纪70年代,中国曾是“多极”中的“一极”,是中美苏“大三角”中的“一角”。冷战后,中国是“一超多强”中的“多强之首”。近年来,中国又被人列为“G2”或“G3”之一。
然而,中国的强国地位一直是有“短板”的,有些“短板”还很严重。比如,新中国成立之初,“短”在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和工业化水平等普遍落后,现在,则“短”在人均富裕程度不高、国家统一尚未实现、核心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以及军事远程投放能力不足等方面。
2008年12月18日,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的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讲话指出,我们的伟大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近年来,中国正在加速补足世界强国所需的基本要件,并在经济总量、贸易总量、资源能源生产总量、一般性的工业化能力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下一步,中国需要加紧在人均富裕程度、核心科技创新、前沿军事技术等领域补齐“短板”,尽快实现“两个百年”目标。
本网申明:转载本网站的信息,务请注明来源。本网转载的其他媒体信息,旨在信息共享,
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不同意转载,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删除。
┊┊ ┊┊┊
Copy right 2015 www.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四川扶贫和移民工作局 承办:四川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发展中心技术支持:成都博州科技有限公司 在线QQ: 网站QQ群:
为了获得更好的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推荐使用360、Firefox、Sogou)登陆本站点外媒:美称中国军事现代化规模“前所未有”_新浪军事
外媒:美称中国军事现代化规模“前所未有”
  参考消息网6月7日报道 五角大楼在有关中国军力发展的年度报告中说,中国去年的军事开支增至1450亿美元以上,而且中国还在发展更先进的、针对美国的武器。
  据美国《星条旗报》网站6月5日报道,报告指出,去年中国官方的国防预算增加了5.7%,至1195亿美元。但是如果把与国防相关的投入考虑在内,五角大楼估计实际的金额可能超过1450亿美元。
  报告说:“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有财力和政治意愿支持国防投入以同样的速度增加。”
  美军新闻处网站6月5日报道援引国防部提交国会的年度报告称,中国正在继续推进军事现代化、提高军事能力,并为南海和东海的紧急情况做准备。
  刚刚公布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的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称,中国的国防开支继续增长,这与其成为地区大国和世界大国的目标是一致的。
  报告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军事能力,以在持续时间短、强度高的地区性军事冲突中取得胜利。
  报告称,中国仍在为潜在的台湾海峡冲突做准备,包括威慑或战胜美国。
  报告还称,中国领导人认为,这个时代是推进国家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据美联社6月5日报道,美国国防部当天称,中国在其海岸线之外投放军事力量的能力有所提升。
  五角大楼在提交国会的年度报告中称,中国正在研制和测试新型导弹,扩大海军的巡航范围,升级空军的装备。此外,中国正在对网络战、空间战和电子战的相关军事能力进行投资。
  报告称,中国军事现代化的主要驱动力是潜在的台湾海峡冲突,但其日益扩大的海外利益和影响力,以及东海和南海不断加剧的紧张局势也是驱动因素。
  据日本外交学者网站6月6日报道报道,五角大楼在昨天发布的关于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年度报告中说:“人民解放军空军正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谋求现代化,并迅速缩小与西方空军在一系列能力方面的差距,包括飞机、指挥与控制、干扰机、电子战和数据链接。”这一断言在2013年的年度报告中没有出现,是今年新增的。
  报道称,关于空军的内容是报告中扩展最多的部分,似乎表明华盛顿对中国的空中能力越来越担忧。报告指出,中国的空军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空军,居世界第三位。
  报告还首次提到中国从俄罗斯采购苏-35战机及其“先进的IRBIS-E无源相控阵雷达系统”的行动。五角大楼估计,如果中国成功地购买这些飞机,将很可能在年投入服役。苏-35战机会大大增强中国在南中国海投射空中力量的能力。
  另据美国《星条旗报》网站6月5日报道,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高级国防官员说:“我认为(解放军内部)没有哪个部分不在经历某种改革、现代化改造和转型。这真的是一项综合性的现代化工作。”
  更多境外媒体报道,请见《参考消息》官方网站首页。网址:
(新浪军事)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帖子主题:俄媒全面评价中国军事实力,可以看看
共&290&个阅读者&
军号:8643058 工分:730167
/ 排名:63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俄媒全面评价中国军事实力,可以看看
据俄罗斯《剖面》杂志5月21日报道,中国军队只能以人数众多和上千万民兵自夸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现在中国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军队,而且军事预算仅次于美国。中国不仅能使数量相当于半个欧洲的青年扛枪入伍,而且还配备最新科技装备。对于中国军队的实际指标,特别是在导弹、核武器和新型装备方面,只能根据相当有限的官方信息、军事专家的计算,以及“潜在敌人”的数据,比如五角大楼递交美国国会的报告进行大致估测,而准确数字一直秘而不宣。陆军实力2013年中国首次公布武装力量人数,在148.3万作战人员中,陆军85万人,海军23.5万人,空军39.8万人。同样是在2013年,美国国防部估计中国仅陆军就有125万人。中国陆军共编成18个军,实质上是诸兵种合成独立集团军,包含所有兵种。军下辖师和旅,共有31个步兵、23个机械化兵、17个坦克兵、19个炮兵、5个海军陆战队、3个空降兵师和旅。陆军武器库约有7000辆现代化坦克、8000门火炮。在18个军中,有11个部署在和俄罗斯相邻的中国北部地区。除了空降兵和海军陆战队之外,中国特种部队还有最多1.4万人,编制为独立团和特种营。中国空降兵、海军陆战队和特种部队主要配备国产装甲车辆,包括两栖坦克和伞降步兵战车。另外,中国陆军序列中还有大量配备老旧武器的预备役和警备部队。根据不同估计,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共有辆坦克、约12000辆步兵战车和装甲输送车(其中包括3500辆现代化战车)、2000多门各型自行火炮、将近3000门火箭炮、7000多套反坦克导弹系统、15000门高射炮和防空导弹系统、约6000门牵引式火炮和10000门迫击炮。在20世纪末,中国军事装备和美苏军队相比还整整落后一代。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中国在各种新型履带式装甲车辆的数量上处于绝对领先水平。如今人民解放军拥有将近1000辆99式坦克,其性能完全可以和发达国家主战坦克相媲美。不久前还装备了全系列现代化自行火炮和火箭炮,包括世界上威力最强、射程可达400公里的“卫士-2D”火箭炮。所有这些,加上中国汽车工业的成功(2014年出产将近2400万辆汽车),使中国步兵成为一支机动性强、装备精良的力量。另外,美国军事专家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作战训练也出现了新趋势,开始通过演习演练纵深可达1000公里的快速进攻战役。与此同时,中国庞大的动员潜力仍未消失,在21世纪初估计能够动员3.8亿人,其中2.08亿人适合服役。空军雄鹰在作战飞机数量上,中国位居第三,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根据美国专家估计,中国空军,包括海军航空兵,约有2100架相对先进的各类战机和1500架老旧战机、约500架运输机、100多架特种监视和侦察机,总共编有31个师和4个独立团。中国空军诞生于20世纪50-60年代,以许可生产的苏联飞机为主。歼击机队的基础至今仍是米格-21的改进型号,现役上百架成飞歼-10也是上世纪末在俄罗斯顾问参与下研制的。轰炸航空兵的基础是老旧飞机,包括280架仿制图-16轰炸机和米格-19强击机的战机,以及90年代制造的120架西安歼轰-7歼击轰炸机(出口型号名为“飞豹”)。歼轰-7是中国自力更生研发和制造的,但是在性能上仍逊于俄罗斯苏-30。中国一直在努力提高本国空军质量,过去25年从俄罗斯购买了176架不同型号的苏-27和苏-30飞机,进而独立自主研发第五代歼击机。中国歼-20和歼-31(“黑鹰”和“鹘鹰”)已经完成首批次试飞,现在只有美军装备了这种水平的战机。而且在其他国家中,现在只有俄罗斯、日本和中国三个国家在进行试验。中国军事运输航空兵的基础是苏联安-12飞机的仿制品。但是2013年1月,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款重型运输机西安运-20首飞成功。该机最初使用俄罗斯航空发动机,但是在2017年按计划批量生产时将会装配中国国产发动机。长期以来中国没有真正符合要求的战斗直升机。直到2010年中国航空工业才结合西方、俄罗斯和自身研发成果,开始批量供应完全现代化的直-10直升机。中国还建成了完整的无人机生产线。2013年曝光了“翔龙”无人机的性能,它能携载650千克的作战载荷,航程超过7000公里,比莫斯科和北京之间的距离还远1000公里。核导实力中国成为核大国已有半个世纪的时间。中国早在1964年就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在美苏英法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1967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成功试验热核炸弹的国家,并且发射了首枚弹道导弹。1970年中国第一颗卫星进入太空,第一座核电站开始运转。中国航天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从2003年起,中国定期把本国宇航员发送到太空。今天,中国是唯一拥有自己的轨道空间站“天宫一号”的国家,也是在美欧俄之后建设本国卫星导航和情报侦察系统的国家。中国核导弹部队“二炮”约有12万人,共有枚能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包括能摧毁美国和俄罗斯全境内目标的近百枚洲际导弹。现在,中国在生产全系列的战略导弹,从携带分导式多弹头、射程超过13000公里的“东风-5A”井基洲际弹道导弹,到射程可达11000公里的轮式和铁路式机动洲际导弹,应有尽有。据专家评估,中国在核武器数量上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至少有130枚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大约40枚核潜艇使用的核弹头弹道导弹,数十枚战略轰炸机携载的核炸弹,以及150-350核核弹头巡航导弹。而且由于相关信息绝对保密,这些数字还是最保守的。根据最大估计数字,中国最多拥有将近1万枚核弹头。在五个核大国中,中国最后一个停止地面和地下核试验,在核爆破数量上仅次于美国、苏联和法国,也是唯一一个继续在所有大城市建防空洞,实际准备防范核战争的国家。海军航母在21世纪之前,中国海军虽说也拥有6艘80年代自主建造的核潜艇,但实质上仍是一支近海“蚊子舰队”。现在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已经拥有最为强大的造船工业,产量在本世纪初增加了16倍,现在共有3000多个造船厂生产全世界一半的新型舰船。与此同时,中国还在积极购买外国海军技术。比如在上世纪末,从俄罗斯订购了4艘驱逐舰和10艘潜艇,购买了各种海基导弹和防空系统。中国第一艘航母的历史更有说服力。早在30年前,中国就以收购废金属的名义购买了澳大利亚一艘二战期间的航母。在苏联解体后,中国又从俄罗斯廉价购买了退役的“明斯克”号和“基辅”号航母,从乌克兰买来未能建造完工的“瓦良格”号航母,仅仅花费3300万美元,还没有莫斯科市鲁布廖夫卡富豪区的几幢别墅贵。中国仔细研究了这些老旧航母,并把未能建成的苏联“瓦良格”号改装成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于2012年交接入列。航母舰载歼击机也是在中国2001年从乌克兰购买的苏联飞机基础上研制而成。“辽宁舰”不仅加强了中国海军的实力,还成为中国在制造和使用航母方面积累经验的基础。据推测,中国首批两艘真正的国产航母已经开始建造。中国海军每年装备10多艘中型舰艇。到2020年前,计划列装至少5艘新型核潜艇。据专家估计,中国新型驱逐舰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同类战舰,中国柴油潜艇性能也不逊于俄罗斯潜艇。根据美国的数据, 2014年中国海军共有1艘航母、24艘驱逐舰、49艘导弹护卫舰、9艘轻型护卫舰、57艘登陆舰、上百艘现代化导弹艇和数百艘海岸警卫巡逻舰,以及61艘柴油潜艇和5-8艘核潜艇。中国海军在作战编制上分为三大舰队:北海舰队负责从海上方向保护北京,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首先用于对台行动。南海舰队还保护中国南海岛屿,应对和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之间的领土争端。军事预算过去20年中国军事预算增长19倍。1994年仅为60亿美元,2002年已经达到200亿美元,2012年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2014年则超过1300亿美元。据专家估计,中国大约40%的军事开支用于发展海军和空军高科技武器。今年3月中国官方宣布,2015年军费开支将同比增长10%,接近1500亿美元。但是根据美国分析师的计算,中国军事预算的公开数据比实际开支至少低50%。据欧洲专家统计,2014年中国实际军事支出为2160亿美元,超过俄罗斯、日本、印度和韩国的军费总和。自2008年以来,中国在军事预算规模上已经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但是从比例上看,美国军费开支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中国仅为12%。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实力依赖庞大的军工系统,约3万家企业和300万名员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市场上的武器销售大国之一,仅次于美国、俄罗斯、法国和德国。从2003年到2012年,中国在全球军火贸易中的份额由2%升至5%,而且还在继续增加。比如,作为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沙特就为本国军队配备了中国各型“东风”弹道导弹。与此同时,中国也是武器进口大国。在进口军事技术价值上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印度。如今,中国能够复制和生产从俄罗斯得到的一系列武器装备,并对外出口,现在已经不需要大量购买俄军工产品,开始重点发展国产武器的研制和生产。早在2002年,中国政府就正式宣布了国家创新型高科技产业发展方针,要求在2010年之后开始制造首批现代化国产武器,到本世纪20年代应当进入世界主要军事装备市场,到本世纪中叶将实现和美国之间的军事均势。目前该计划的第一阶段已经顺利完成。(编译:林海)
延伸阅读:
身为剑之所成血为钢铁,而身如玻璃。历数战而不败,不曾败走,亦不曾胜利。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俄媒全面评价中国军事实力,可以看看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351519 工分:9723
左箭头-小图标
坦克不是最新款,看看我的,帮忙顶顶。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2条记录]&分页:
&对俄媒全面评价中国军事实力,可以看看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业现代化短板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