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财务分析报告软件报表分析指标评价质量

财务报表分析指标及含义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财务报表分析指标及含义
&&财务报表分析指标及含义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已注销])
(树懒真的不是我)
第三方登录: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中华会计网校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
  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是将财务报表的数据转换为有用的信息,帮助信息使用者改善决策。财务报表分析一般包括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和前景分析四个维度。
  1.战略分析的目的。确定主要的利润动因及经营风险,并定性评估公司的盈利能力。包括宏观分析、行业分析和公司竞争策略分析等。
  2.会计分析的目的。评价公司会计反映其经济业务的程度,包括评估公司会计的灵活性和恰当性、修正会计数据等。
  3.财务分析的目的。运用财务数据评价公司当前及过去的业绩并评估,包括比率分析和现金流量分析。
  4.前景分析的目的。预测公司未来,包括财务报表预测和公司估值等内容。
  【提示】财务分析更强调分析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一)比较分析法
  (二)因素分析法
  依据分析指标与其驱动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1.连环替代法
  设F=A×B×C
  基数(计划、上年、同行业先进水平)
  F0=A0×B0×C0,
  实际F1=A1×B1×C1
  基数: F0=A0×B0×C0 (1)
  置换A因素: A1×B0×C0 (2)
  置换B因素: A1×B1×C0 (3)
  置换C因素: A1×B1×C1 (4)
  (2)-(1)即为A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
  (3)-(2)即为B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
  (4)-(3)即为C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
  2.简化的差额分析法
  A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A1-A0)×B0×C0
  B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A1×(B1-B0)×C0
  C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A1×B1×(C1-C0)
  因素分析法一般分为四个步骤:
  (1)确定分析对象,即确定需要分析的财务指标,比较其实际数额和标准数额(如上年实际数额),并计算两者的差额;
  (2)确定该财务指标的驱动因素,即根据该财务指标的形成过程,建立财务指标与各驱动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模型;
  (3)确定驱动因素的替代顺序,即根据各驱动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
  (4)顺序计算各驱动因素脱离标准的差异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例题·计算分析题】某企业2××1年3月某种材料费用的实际数是6720元,而其计划数是5400元。实际比计划增加1320元。由于材料费用由产品产量、单位产品材料耗用量和材料单价三个因素的乘积构成。因此,可以把材料费用这一总指标分解为三个因素,然后逐个分析它们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程度。现假设这三个因素的数值如表所示。
  『答案解析』
  计划指标: 120×9×5=5400(元) (1)
  第一次替代:140×9×5=6300(元) (2)
  第二次替代:140×8×5=5600(元) (3)
  第三次替代:140×8×6=6720(元)(实际数)(4)
  各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分析:
  (2)-(1)==900(元)产量增加的影响
  (3)-(2)==-700(元)材料节约的影响
  (4)-(3)==1120(元)价格提高的影响
  900-700+(元) 全部因素的影响
  三、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一)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会计环境和会计战略);
  信息披露不充分;会计估计误差;会计政策选择扭曲企业实际情况。
  (二)财务报表的可靠性问题(即没有虚假陈述);
  (三)比较基础问题(即参照标准选择)。
&&&&&&&&&&&&&&&课件形式:
知识点测试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
  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是将财务报表的数据转换为有用的信息,帮助信息使用者改善决策。财务报表分析一般包括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和前景分析四个维度。
  1.战略分析的目的。确定主要的利润动因及经营风险,并定性评估公司的盈利能力。包括宏观分析、行业分析和公司竞争策略分析等。
  2.会计分析的目的。评价公司会计反映其经济业务的程度,包括评估公司会计的灵活性和恰当性、修正会计数据等。
  3.财务分析的目的。运用财务数据评价公司当前及过去的业绩并评估,包括比率分析和现金流量分析。
  4.前景分析的目的。预测公司未来,包括财务报表预测和公司估值等内容。
  【提示】财务分析更强调分析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一)比较分析法
  (二)因素分析法
  依据分析指标与其驱动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1.连环替代法
  设F=A×B×C
  基数(计划、上年、同行业先进水平)
  F0=A0×B0×C0,
  实际F1=A1×B1×C1
  基数: F0=A0×B0×C0 (1)
  置换A因素: A1×B0×C0 (2)
  置换B因素: A1×B1×C0 (3)
  置换C因素: A1×B1×C1 (4)
  (2)-(1)即为A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
  (3)-(2)即为B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
  (4)-(3)即为C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
  2.简化的差额分析法
  A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A1-A0)×B0×C0
  B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A1×(B1-B0)×C0
  C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A1×B1×(C1-C0)
  因素分析法一般分为四个步骤:
  (1)确定分析对象,即确定需要分析的财务指标,比较其实际数额和标准数额(如上年实际数额),并计算两者的差额;
  (2)确定该财务指标的驱动因素,即根据该财务指标的形成过程,建立财务指标与各驱动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模型;
  (3)确定驱动因素的替代顺序,即根据各驱动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
  (4)顺序计算各驱动因素脱离标准的差异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例题·计算分析题】某企业2××1年3月某种材料费用的实际数是6720元,而其计划数是5400元。实际比计划增加1320元。由于材料费用由产品产量、单位产品材料耗用量和材料单价三个因素的乘积构成。因此,可以把材料费用这一总指标分解为三个因素,然后逐个分析它们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程度。现假设这三个因素的数值如表所示。
  『答案解析』
  计划指标: 120×9×5=5400(元) (1)
  第一次替代:140×9×5=6300(元) (2)
  第二次替代:140×8×5=5600(元) (3)
  第三次替代:140×8×6=6720(元)(实际数)(4)
  各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分析:
  (2)-(1)==900(元)产量增加的影响
  (3)-(2)==-700(元)材料节约的影响
  (4)-(3)==1120(元)价格提高的影响
  900-700+(元) 全部因素的影响
  三、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一)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会计环境和会计战略);
  信息披露不充分;会计估计误差;会计政策选择扭曲企业实际情况。
  (二)财务报表的可靠性问题(即没有虚假陈述);
  (三)比较基础问题(即参照标准选择)。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及评价指标-财务报表,资产,负债-企业管理-hc360慧聪网
&&&&(1)销售利润率:反映企业销售收入的获利水平。计算公式: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产品销售净收入×100%产品销售净收入:指扣除销售折让、销售折扣和销售退回之后的销售净额。
&&&&(2)总资产报酬率:用于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获利的能力。计算公式为: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3)资本收益率:是指企业运用投资者投入资本获得收益的能力。计算公式: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实收资本×100%
&&&&(4)资本保值增值率:主要反映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完整性和保全性。计算公式: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资本保值增值率=100%,为资本保值;资本保值增值率大于100%,为资本增值。
&&&&(5)资产负债率:用于衡量企业负债水平高低情况。计算公式: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6)流动比率:衡量企业在某一时点偿付即将到期债务的能力,又称短期偿债能力比率。计算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速动比率:是指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在某一时点运用随时可变现资产偿付到期债务的能力。速动比率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计算公式: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7)应收帐款周转率:也称收帐比率,用于衡量企业应收帐款周转快慢。计算公式:应收帐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平均应收帐款余额×100%赊销净额=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退回、折让、折扣。由于企业赊销资料作为商业机密不对外公布,所以,应收帐款周转率一般用赊销和现销总额,即销售净收入。平均应收帐款余额=(期初应收帐款余额+期末应收帐款余额)÷2
&&&&(8)存货周转率:用于衡量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存货资产的周转次数,反映企业购、产、销平衡的效率的一种尺度。计算公式: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平均存货成本×100%平均存货成本=(起初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2
&&&&(9)社会贡献率:是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为国家或社会创造或支付价值的能力。社会贡献率=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10)社会积累率:衡量企业社会贡献总额中多少用于上交国家财政。计算公式:社会积累率=上交国家财政总额/企业社会贡献总额×100%&&&&&&[2]&
[关键词搜索]:&&&
聪网赢造企业网上贸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务分析报告软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