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 资本 外流 外逃的资本外逃加剧是可信的

股票/基金&
俄罗斯资本外逃加剧
  世界报11月10日报道,受上周商界恐慌影响,卢布贬值10%。今年以来,卢布对欧元贬值四分之一,对美元贬值三分之一。面对这种情况,俄总统普京开始打信心牌,在APEC期间表示已开始对汇率投机者开始采取行动,货币贬值趋势将很快稳定,不会实施紧急货币救助计划,也不会实行资本管制。然而俄罗斯央行周一预测今年资本外逃总额会达到1280亿美元,通胀率会超过8%。乌克兰事件和欧家经济制裁使俄罗斯融资条件恶化,二季度外部资本市场非常不景气,导致资本外逃加剧。央行上周宣布将会减小对资本市场的干涉,只有在危机到金融稳定的情况才会采取行动。消息传出后造成新一轮卢布暴跌,导致俄罗斯央行改口称已准备好在任何时候加强干涉。因石格持续下降,许多经济学家预计2015年俄罗斯将陷入衰退,经济增速可能在-2%至-4%之间,联邦政府的预期还仍是1.2%。
(责任编辑:HN666)
11/14 19:5011/14 17:3011/14 14:2611/14 11:0111/13 14:5011/13 08:0811/12 11:0311/12 00:12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为什么说中国的资本外逃加剧是可信的?
我的图书馆
为什么说中国的资本外逃加剧是可信的?
为什么说中国的资本外逃加剧是可信的? 01:03:02&& & & &在中国,“资本外逃”话题持续受到关注。今年以来,中国外汇储备持续出现负增长,引发“资本外逃”说。为此,10月26日晚,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人专门就近一年中国出现“两三千亿美元资本外逃”的说法,正式作出回应称,这种说法不属实。外汇管理局负责人表示,媒体所称的资本外逃规模,是以外汇储备变动扣减贸易、直接投资等项目估算得出的,在概念、方法等方面并不科学。官方认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854亿美元(含误差与遗漏),主要是由于在近期外汇储备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中国通过贸易等经常项目交易获得的外汇资产,不再为央行持有,而主要转为境内机构和个人分散持有。这部分外汇资产必然由其以对外投资、借贷和存放等方式在境外运用,体现为中国资本和金融项目流出,并不等同于资本外逃。但是,民间观察者与舆论显然并不这么认为。卡耐基基金会高级副研究员Michael Pettis在福布斯网站撰文,分析为什么说中国资本外逃情况趋于严重、以及这事为什么值得重视。文章如下:在过去的两年里,我写过不少关于中国资本外流不断攀升的文章,但在我看来,这个话题似乎始终没有得到投资者足够的关注。然而,随着资本外逃正成为一个日益迫切的问题,投资者对这个问题关注不足的状况很可能会在未来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发生改变。但在继续深入探讨之前,我倒是想要先澄清一个问题。许多分析师对资本外逃予以忽视,因为他们表示,随着中国人越来越富有,他们会对自己的投资组合进行分散配置,并且会购买更多的海外资产,资本外流只不过是正常现象。根据这种观点,中国的资本外流只不过是国内富裕阶层对自身的资产组合进行普通的分散配置所致。但是,普通的资产组合分散配置几乎可以肯定不是中国目前正在发生的事情。我之所以这样说,其原因有三。首先,虽然中国一直存在资本外逃现象,但这种现象似乎是在2010年初左右开始激增的。长期读者想必记得,在2010年初我就开始提到,我在北京大学不少家境较为富裕的学生告诉我说,他们的父母对中国目前的环境日益感到担忧(有时他们指的是对经济环境的忧虑,有时指的是对政治环境的忧虑),因而迫切想把资金转移到海外。这个传闻很快得到了证实——跟踪中国非法资金流动的一些研究人员得到的相关调查结果对此提供了证据,其中包括美国财政部的一组研究人员。这些调查结果表明,中国的资本外流大约是在2010年夏季开始出现激增的。刚开始,很难在中国的国际收支数据上看到证据,但后来发现,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中国正处于一个大量投机性资本流入的时期,而其驱动因素是市场预期人民币将会大幅升值,加上中国房地产的投资回报惊人。换句话说,在此期间中国的热钱流入远远超过了国内资本的外流。然而,到了2011年底,好几项指标都表明,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已大幅减退,而中国房地产市场也开始降温,热钱流入似乎已经枯竭,因而中国的资本外逃情况开始在国际收支数据中显露出来。起初,这只是意味着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低于经常项目盈余,而到了2012年第二季度,资本净流出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外汇储备首次开始下降——即便中国的经常项目仍然存在大量盈余。第二,在我们认为中国资本外逃正在激增的同时,在海外购买住宅并持有外国护照的中国富豪人数似乎也在相应出现激增。这其中既有美国、新加坡及澳大利亚等显而易见的国家,也有塞浦路斯和圣基茨(St Kitts)等移民居住要求容易达到的小国。这实际上在中国已成为一种不太受好评的行为。第三,鉴于目前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前景黯淡,而中国经济增长仍然非常迅速,从正常的经济决策角度来看,很难理解中国富豪为何突然希望把资金转移到海外,尤其是考虑到有关中国人正在大举购买各种海外资产的所有报道。当然,大家都听到过有关房地产公司把多幢美国住宅销售给中国富豪(而且事先未经现场看房)的报道,而我也得知,中国买家在海外的一些非常特殊和高风险资产(比如澳大利亚陷入困境的农业资产)上拿出了志在必得的报价。这听起来并不像是普遍的投资组合分散配置,而像是急于把资金转移到海外的行为。如果中国的资本外逃目前确实出现激增的话,那么我们对此为什么要在乎呢?我认为其中至少有三个原因。第一,资本外逃的增加可能会告诉我们一些有关中国商人对国内前景预期的重要变化。我们这些在发展中国家工作多年的人都非常清楚,资本流入或流出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指标——可以告诉我们总体而言往往消息非常灵通的一批人对本国政治与经济所持的信心强弱。其次,资本外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如果外逃资金来自于投资撤离的话,那么就会降低国内的经济增速;而如果外逃资金来自于银行存款或者抛售投资组合的话,那就会破坏银行体系的稳定。第三而且最重要的是,资本外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外逃资本具有极强的顺周期性(pro-cyclical)。国内境况越糟糕,就会有越多的资本外逃,而越多的资本外逃,国内境况也就越糟糕。—————————————————以下内容来自百度百科对“资本外逃”一词的解释:资本外逃(Capital flight)是资产流出中“非常的”那一部分,其中既包括规模未被政府准确掌握着的资产流出部分,如出口低报和走私等;也包括渠道未被政府准确掌握着的资产流出部分,如资产项下的资产混入经常项下流了出去等。当发生资产外逃事件时,通常是经济将遭遇衰退的前兆。从中国实际情况看,资产外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转移非法所得。如贪污、受贿、寻租等所获得的资金,侵吞的国有资产,从事走私、贩私、诈骗、偷漏税所攫取的巨额财富,都构成了资产外逃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实现化公为私。由于中国处于体制转轨时期,国有和集体企业激励、约束和内部监控机制不健全,境内母公司通过各种方式向境外子公司或外商转移资产、利润,使少数人在境外获得了更大的公有资产支配权、或老直接化公为私。相当一部分人由此获得了投资移民身份,在境外购买房地产,将子女送出国外。(三)逃避管制。比较突出的是规避投资管理和外汇管理。由于中国对境外投资实行较为严格的审批制,一些企业或个人将资金未经批准转移或截留境外,企图投资获益。(四)趋利避险。较为突出的是,国内一些企业将外汇资金转移境外后又作为外资流回国内,以享受各种税收和其他优惠待遇,这也被称之为“过渡性”的资产外逃。同时,当存在利差、汇差、收益差的情况下,为获取高收益,也会引起违规资产外流。另外,当市场预期产币可能贬值时,为避免汇率风险,会形成资产外逃,出口推迟收汇、进口提前付汇就是企业比较常用的方法。(五)转移个人财产。由于担心私人合法资产被侵占,一些私营企业主采取抽逃资产或购买“绿卡”到国外的办法,将资产转向所谓“避风港”国家。同时,由于中国仍然对资产项目严格管制,移民的财产只能汇出收益部分,而产金部分不能转移,也会引起变相抽逃。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2016我国资本外逃的现状、影响及对策
我的图书馆
2016我国资本外逃的现状、影响及对策
 一、我国资本外逃的现实考察   1.我国资本外逃的现状   资本外逃(Capital Flight)又称为资本逃避,资本非法转移等,是资金跨国界的一种异常流动。自2世纪9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资本外逃现象。有分析显示,我国曾经成为继委内瑞拉、墨西哥、阿根廷之后的世界第4大资本外逃国,资本外逃额占GDP的比重仅小于俄罗斯。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我国已成为全球资本输出大国,在输出资本的结构当中,只有一小部分属于政府批准的对外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其余均属各种形式的资本外逃。由于资本外逃具有违规性与隐蔽性的特点,因此其规模很难被准确衡量。最近的研究成果显示,我国资本外逃额从2世纪9年代开始,围绕着1亿美元总体呈上升趋势,分别在1992年、年、年形成三个峰顶,于1998年达到最大值,当年超过了4亿美元;15年间,我国资本外逃累计达到1531亿美元,年均12亿美元。   (1)通过经常项目的资本外逃   经常项目包括货物和服务、收益和经常性转移。货物项是资本外逃的重要渠道。当事人一方面低报贸易外汇收入,违反国家规定将外汇擅自自存境外,或者干脆隐瞒贸易活动中的外汇收入;另一方面,高报贸易外汇支出,向国家外汇指定银行骗购外汇汇往国外。类似子这样的“进出口谎报”(mis-invoicing)还有其它形式。值得注意的是,“进出口谎报”中的某些内容如伪造单据所造成的虚假进口货值会反映在“错误与遗漏”项目中,但假报货值包括进口高报、出口低报所导致的资本外逃并未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得到反映。   服务类项目包括运输、旅游、通讯、建筑、保险、金融服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专有权使用费和特许费、各种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娱乐服务以及政府服务。单位和个人都可通过服务项目外逃资本,如单位以各种对外支付的名义向银行购汇或从其外汇账户中支出以实现资本外逃,个人也可因私出境购汇。对频繁出入境的人员来说,多次合法携带或违规超额携带现钞累计起来也是较大的数目。   收益项目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益两部分,其中投资收益存在较大的资本外逃空间,当事人一般通过低报对外投资收益、高报对外商投资支付的投资收益实现外逃资金的目的。经常性转移也是个人外逃资金的通道。由于我国有关政策的松动,个人向国外汇款的限额已由2美元扩大到2美元,因此通过这一途径外逃的资本将会迅速增加。   (2)通过资本与金融项目的资本外逃   资本与金融项目包括资本项目和金融项目,其中金融项目是资本外逃的重要通道。金融项目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它投资。直接投资的两个小项目“外国在华直接投资”和“我国在外直接投资”经常被资本外逃操纵者利用。证券投资项目的资产类值得关注,资产类的借贷方分别反映我国持有的非居民证券资产的增加和减少。这一项目自1997年后迅速增加,逆差逐年扩大,表明国内资本通过证券投资流出迅速上升(见表2)。其它投资项目记录了除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以外的所有金融交易,是近期资本与金融账户变化最大的项目,已成为我国资本外逃的重要通道之一。   (3)通过地下银行系统的资本外逃   地下银行作为一个转移资金的非正式途径,正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特别是被用于一些国际性的违法犯罪活动。我国江浙地区,有不少地下钱庄,它们有固定的地点、固定的客户和稳定的资金来源,近年来,我国通过地下钱庄这一渠道流出的资金数目惊人。据报道,我国每年通过地下银行转移出去的资金高达2亿人民币(约合244亿美元),是21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相当于255亿美元的全年对外贸易顺差。地下银行由于其高保密、无记录及匿名性的特点,常被走私、腐败、毒品犯罪分子作为洗钱的最重要途径。   2.我国资本外逃的特点   (1)资本外逃具有“过渡性”   资本外逃根据性质不同可分为真实性资本外逃与过渡性资本外逃。真实性资本外逃是因恐惧、怀疑或是为了逃避某国的异常风险或管制而导致资本从一国单向转移到另一国的资本外逃;过渡性资本外逃则是为了逃避各种管制,获取较高的相对收益所引起的资本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而后者再以投资身份返回资本流出国的资本外逃。   王国林、杨海珍(21)等人证实了我国资本外逃与外国直接投资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我国的资本外逃主要是由于对内资和外资之间差别的政策待遇引起的,并非是由于投资环境恶化所致(注:王国林、杨海珍:《中国资本外逃与外国直接投资关系的实证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1.4.)。李晓峰(2)指出,“不对称风险”因素即国内外投资者所获得的信息不对称,或所面临的经济政治风险不对称,会导致大量的外资流入与不断增加的资本外逃并存(注:李晓峰:《中国资本外逃的理论与现实》,《管理世界》,2.4.)。这一点,可以从我国外商投资的来源结构中得到证实。田晓霞(2)认为,在刺激中国资本外逃发生的国内风险因素当中,我国政府对内外资实行的差别待遇政策所形成的“可套利空间”是重要因素之一。   (2)跨国洗钱是资金外逃的重要内容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贪污腐败分子及毒品犯罪、走私犯罪和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使“黑钱”数目迅速上升。为逃避打击,近年来国内大量“黑钱”流出境外呈愈演愈烈之势。一批贪污腐败公职人员、走私犯罪人员通过各种途径给非法黑钱披上合法外衣后,不仅可以公开挥霍这些非法所得,还可用来投资和进行再增值。我国的洗钱多通过地下钱庄跨国境进行。据估算,在我国内地每年通过地下钱庄洗出境的2亿元黑钱中,走私收入洗钱约为7亿元人民币,官员腐败收入洗钱超过3亿元人民币。   二、我国资本外逃的影响   1.资本外逃对我国国内经济的影响   (1)影响资本形成   经济学家罗斯托在其著名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中断言,经济起飞的必要条件是净投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递增到1%以上,而净投资的增长必须以社会资本的积累为条件。在著名的“哈罗德—多马模型”G=S/K的公式中,当产出率一定时,资本积累率S就成为决定一国经济增长率G的唯一因素。因此,资本外逃会削弱一国经济发展的后劲。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从总体上看尚处于投资推动阶段,大量资本外逃无疑将减缓经济发展速度。   (2)削弱政府税基   规模较大的资本外逃必然侵蚀一国税收的基础。我国近年来发生的巨额资金外逃,尤其是“过渡性”资本外逃,逃出去的资本以“外资”身份返回享受税收优惠,一方面使国家应征收的税收流失,减少了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又制造了一批假外资企业,形成了不公平的竞争环境。   (3)导致财富流失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资本外逃有相当一部分是单向流向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21年1月新华社的一则报道指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4多名贪污贿赂嫌疑人携公款在逃。其中,有的已潜逃出境……”。外逃的贪官大多将非法所得的巨款在境外大肆挥霍,造成国内财富的大量流失。   2.资本外逃对我国开放经济的影响   (1)影响国际信用等级   资本外逃会加剧我国对外资的依赖,而外资、外债的大量增加无疑对我国的国际清偿力提出了挑战。尽管我国拥有较多的外汇储备,但资本外逃若持续地、大规模地发生,必然影响到债务清偿率,导致国际社会对我国信用评价降低。同时,资本外逃也从侧面反映了国内外投资者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前景信心不足,阻碍了我国政府申请追加国外贷款,影响在国际上等资。在资本外逃严重的时期,两大国际风险评估机构穆迪投资人服务公司和标准普尔公司,对我国的信用评级分别是BBB[ ]和BBB.因此,规模庞大的资本外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   (2)影响国际收支平衡   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主要依靠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的平衡来实现。随着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扩大,资本项目比重会不断上升,而经常项目比重会下降。从短期看,大规模的特别是突发性的资本外逃将使我国资本项目恶化,外汇储备下降,这将进一步加剧国际收支失衡并引发更大规模的资本外逃。资本外逃也将对我国的经常项目产生不利影响。从贸易收支看,资本外逃使本币汇率贬值,根据“J曲线”效应,我国贸易收支先有逆差,后有顺差;从非贸易收支来看,可能出现持续逆差。长期的持续大量的资金外逃最终将破坏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恶化我国的对外经济环境。   (3)影响人民币汇率稳定   就外汇市场而言,资本外逃一方面减少了外汇供给,另一方面又增加了对外汇的需求。在浮动汇率制下,本币汇率会迅速下跌。而实行固定汇率或管理浮动汇率的国家,央行将动用外汇储备维持一定的汇率水平,故会迅速减少国家外汇储备。因此,资本外逃是冲击我国外汇市场、加剧人民币贬值压力的重要因素。转贴于 看准网
  3.资本外逃对我国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的影响   (1)加剧国有资产流失   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的“所有者缺位”现象,使国有企业经营者获得相当大的支配国有资产的权利。在缺少有效监督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行政权力经济化。国有企业的资本外逃,是国有资产在缺乏有效监管下不断流失的一种重要形式。   (2)助长各类洗钱犯罪   资本外逃特别是跨国洗钱如果能够得逞,各类违法犯罪分子的经济实力得以增加,其进一步犯罪的欲望将受到刺激,其进一步犯罪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这样将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在此背景下,走私、毒品交易、黑社会等各类犯罪分子的气焰将更为嚣张,洗钱犯罪进一步扩大,这将严重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稳定。   (3)损害执政基础   由于我国外逃的资金有不少是某些权力阶层及与其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人的非法所得,而外逃正是为了逃避打击。因此,一旦资本外逃行为得逞,其腐败行为将难以查证,使之逃脱处罚,这将在社会上造成恶劣的影响,使党和政府的威信受到损害,长此下去必将从根本上损害执政党的执政基础。   三、标本兼治,有效遏制我国的资本外逃   1.从源头上遏制资本外逃   (1)保持稳定的政治经济形势,以有利的投资环境留住国内外资本   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既是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的前提,也是我国吸引外资的首要条件,同时还是我国从源头上防止资金外逃的第一要务。国家相关部门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保持货币流通与币值的稳定,要为国内外资本创造安全可靠的投资环境。国家既要加大对能源、交通、通讯、市政公用设施的投资力度,同时各级政府也要积极完善非物质形态领域的条件,如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健全法制,简化手段,减少干预等。   (2)统一内外资的不同待遇,消除内外资之间的“级差地租”与“政策落差”   我国外逃资本中有很大一部分属“过渡性”资本外逃,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资本外逃实现资本身份的转换,即由内资变成为外资,从而可以享受我国政府提供的税收等多方面的政策优势。这种“政策落差”及“级差地租”的存在,无疑助长了我国的资本外逃。国际经验表明,税收优惠对注重全球利益和执行长期投资战略的跨国公司来说并没有特殊的吸引力。如美国对外资并没有税收优惠等“超国民待遇”,但其一直是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因此,我国应取消外资在企业所得税、关税、工商税、外汇管理、产业政策乃至市场准入方面享有的“超国民待遇”,代之以有吸引力的市场、高效健全的管理机制以及优越的投资环境,使内外资在平等的待遇下公平竞争。这样基本上可消除“迂回投资”现象。   (3)保护私人产权,实现不同所有制经济形式之间的平等待遇   首先,要大力宣传《宪法》对私人财产保护的有关规定,使私人合法财产与公有财产一样受到法律保护。其次,在实践中要提高对私人产权的保障力度,强调保护私有财产的连续性与一贯性,打消少数富人“怕露富”、到国外寻求“避风港”的疑虑心理。第三,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实现平等待遇,保障私营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平等竞争,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4)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从机制上解决化公为私的国有资产转移问题   国资委的成立,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及国有资产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国资委应从以下方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消除国有企业的资本外逃。其一,切实履行出资人职责,当好国有企业的“东家”,彻底消除“所有者缺位”现象;其二,设立独立董事,充实董事会,加强董事会对总经理的内部约束;其三,通过严格的法律法规和公正的审计、会计等社会中介机构,提高国有企业经营的合法性与透明度,加强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外部约束;其四,推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实现产权形式多样化,引进社会个人股东,调动不同所有者对国有控股企业经营者监督的积极性;其五,培养国有企业经理市场,便于国有企业经理层的优胜劣汰。   2.从路径上堵塞资本外逃   (1)建立反洗钱联合金融监管网络,堵塞跨国洗钱通道   反洗钱的监管组织网络,应涵盖金融、司法、海关等多个部门。在我国目前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下,为了提高反洗钱工作的效率,建议建立一个混业模式下的反洗钱金融监管机构,即由银监会、保监会和证券会共同组成“反洗钱金融监管小组”。同时,打击洗钱犯罪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协调与配合,因此,我国应该完善包括金融系统、司法机构、税务部门、海关、财政部在内的联合金融监管网。也就是说,在反洗钱金融监管小组的基础上,为了加强与国内相关机构的合作,建议在联席会议制下建立常设机构-联席会议小组;针对洗钱活动的国际化特点,建立“反洗钱外联组”,加强与国际反洗钱组织的合作。   依据国际经验,我国还应建立反洗钱的金融情报小组,其触角应遍及我国商业银行等主要金融机构,其主要任务是负责搜集资料和信息,向反洗钱金融监管小组报告大额现金交易和可疑金融交易,对有犯罪嫌疑的,应及时向公检法等机关报告。   (2)国家外汇管理部门肩负起治理资金外逃的重担   当前,我国应尽快采取措施消除多头管理的现状,明确国家外汇管理局作为全国管理外汇资金的责任部门。作为一种经常项目下可自由兑换的货币,人民币在发生国际间交易行为,且必须是属于经常项目下真实的交易行为时,才能由当事人持真实的交易凭证购汇支付。大量的资金外逃,恰恰是利用假进口的形式进行的。外汇管理部门应对进口付汇的报关单位严格查验其真实性,对金额超过一定限额(如2万美元或1万美元)的报关单位作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核验,对弄虚作假的单位及通过单位外逃资金的腐败分子通知相关部门严肃查处。   外汇管理部门对以个人名义对外支付教育费、差旅费等非贸易项目下的资金外逃,应通过严格控制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转移收支加以制止。特别要注意监管具有一定行政级别(如正处级)的领导干部以及大中型国有企业负责人的对外支付行为,审查其转移收支的合法性、合理性,并建立完善的对外支付记录。如果当事人不能证明其资金来源正当、合法,则暂缓办理,从而为有关部门查清事实提供条件。要严格执行现行外汇管理规定,对境内居民从现钞账户中一次性提取等值1万美元以上的外币现钞,银行须审核其真实的身份证明,并按笔数和金额逐笔登记,定期向外汇局备案;从现汇账户中一次性提取等值1万美元以上、5万美元以下的外币现钞,银行必须审核有关证明材料,进行登记备案;一次性提取等值5万美元以上的外币现钞,要由外汇管理局审核其真实性。如果从境外汇入的外汇收入不进入个人账户而直接提取外币现钞,也要按照相应的外汇管理规定予以监督。商业银行发现居民个人提钞中的异常情况要及时向外汇局报告。相对来说,外汇管理部门对以外商投资的红利分配名义流出的资金,虽然难以有效控制,但进行动态的跟踪还是能够做到的。国家已经制定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如果该办法能够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等部门得到贯彻实施,则相当一部分外逃资金将暴露于“阳光”之下,外逃的企图难以得逞。   (3)公、检、法、海关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堵塞漏洞   作为执法部门,公、检、法应提高对资金外逃严重危害的认识以及敏锐度,提高反洗钱、反资金外逃能力和业务素质。应从频繁的国际资金流动中发现蛛丝马迹,特别要注重少数子女或其它直系亲属在境外就读、就业或办公司的领导干部,要严格审查其汇出境外的资金来源并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打击非法资金外逃的力度,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坚持将非法资金堵在境内,将损失减到最低限度。同时,对我国东南沿海等地大量的地下钱庄,公、检、法部门要加大打击力度,对首要分子应从快从严惩处,从而切断我国资金外逃的黑色通道。   海关应担负起制止少数腐败分子携带非法收入出境的重要职责。据了解,我国不少地方的海关对旅客携带资金出境的查验并不严格,少数腐败分子通过银行汇票带出巨额非法收入事件时有发生。为此,海关应将减少资金外逃列入其工作重点,要添置必要设备,调整人员配备,增强一线的查检力量,既抓好单据查验,又做好出境旅客行李检查;要严格执行现行规定,境内居民个人携带等值2美元以上出境的,需要向银行申领外汇携带证,海关凭携带证查验放行;一般不允许携带1美元以上的外币现钞出境,如确需,须经外汇局审核,海关凭携带证查验放行。   (4)积极开展反跨国洗钱、反资金外逃的国际合作   全球性的规模浩大且越来越深入的反“洗钱”行动,无疑为我国反跨国洗钱、反资金外逃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加强在该领域的国际合作,其一是在政府层面,我国政府要拿出勇气与决心,制定相关政策,重拳出击;其二是在立法与司法层面,按国际公约修改国内有关法律、法规,并严格执法;其三是在金融特别是在银行层面,由于犯罪分子与犯罪集团大多通过银行来洗钱及外逃资金,所以银行界的任务较为艰巨。2年底,世界上11家知名的大银行,在瑞士苏黎世向世人宣布了酝酿已久的《沃尔斯堡准则》,以“建立对赃钱存入银行实行严打的一项全球标准”(注:蓝君:《洗钱毒瘤触目惊心》,《中国经营报》,21.6.12.)。这是全球银行业反洗钱的第一个行业准则。我国银行业尚未加入这样的国际公约。至今。我国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已是“欧亚会议反洗钱项目指导小组”成员,但我国尚未加入全球性反洗钱组织-“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鉴于反跨国洗钱、反资金外逃任务的复杂性与艰巨性,早日参加国际协作,对我国银行业的声誉及长远利益是十分有利的。当然,光有约定还不够,关键是各家银行“管好自己的孩子(分支机构)”,不贪一时之利,主动抵抗暴利诱惑是最重要的。只有做到这一点,银行才不会成为助长跨国洗钱及资金外逃的“帮凶”,从而遏制资金外逃犯罪活动的升温之势。转贴于 看准网
更多经济论文: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资本外逃问题研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