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 利比亚有什么港口领土矛盾吗

埃及否认参与空袭利比亚民兵武装驻地_网易新闻
埃及否认参与空袭利比亚民兵武装驻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据新华社开罗 8月 24日电(记者田晓航)埃及外交部24日发表声明,否认参与日前发生的利比亚民兵武装驻地遭袭事件。
声明否认了关于埃及战机参与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空袭米苏拉塔民兵武装的新闻报道,称这些新闻报道“毫无事实根据”。
据埃及中东社24日报道,埃及总统塞西当天也对有关埃及参与空袭的报道予以否认和驳斥。他说,“至今我们没有在埃及境外采取任何军事行动”,“埃及的军队只驻扎于埃及的领土上”。
他同时表示,埃及正计划与利比亚邻国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等国就如何政治解决利比亚冲突、实现稳定进行磋商。
23日早晨,米苏拉塔民兵武装位于的黎波里国际机场附近的多处驻地遭空袭,造成11人死亡、20人受伤。目前尚无法证实实施空袭的军机到底来自何方。
作者:田晓航
本文来源: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以下是热门股票
销售毛利率
炼油与化工
勘探与生产
天然气与管道
总部及其他
板块间抵销数
其他(补充)
平均折/溢价
成交量(万)
总余额(万)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公司名称: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万元
上市日期:
发行价:16.70元
更名历史:
注册地:北京市东城区安德路16号洲际大厦
法人代表:王宜林
总经理:汪东进
董秘:吴恩来
公司网址:.cn
电子信箱:.cn
联系电话:010-
资源战争:领土、宗教矛盾与金融危机搅乱和平
  书名:资源战争:世界,美国控
  作者:吴晔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内容简介:
  人类历史,其本质其实是由资源之争推动的。
  资源争夺一直是人类几乎所有战争最为直接的动力。
  在当今世界,资源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国与国之间,以及一国内部的一切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活动实际上都是围绕着资源争夺、占有、利用和管理经营展开的;
  为资源而焦虑,将是21世纪人类生活的主题。
  如果将来打第三次世界大战,不管表面上有多少花里胡哨的因果故事,骨子里的原因肯定是资源争夺引起的。
  本书中,作者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分析了极地、航道、海洋、陆地、石油、天然气等地球重要资源的全球战略格局,揭露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资源战略,以及亚非拉世界的资源文化落后根源,并对未来世界做出了大胆推测。
  此书为作者集16年调研之功,为您倾献披肝沥胆之作。
  作者简介:
  吴晔,资深报人,文化学者,曾任人民日报编辑,并参与创刊《人民日报﹒海外版》,后创刊《中国国土资源报》并任领导职务,1997年首次提出“资源文化”概念,并调研多年,在北京、香港、上海、湖南、广西等地报刊开设专栏,从生存环境、民族历史及性格心理、制度规范、行为习惯、社会组织结构等方面,研究人和自然资源之间的互生关系,已渐成体系。已出版著作有《变法悲歌》、《立地成人》(包括《大活局》、《水土养命》、《三生有幸》三卷)、《图说土地文化》、《青铜时代的土地战争》、《吴晔诗书画集》等,正在写作的著作有《资源文化决定历史走向》。社会兼职有:中国土地学会文化分会副主任,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画院副院长及陕西分院名誉院长、中国榜书家协会顾问,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理事。
    书摘正文:
  资源之争或将引发新的世界大战?
  (代 序)
  日,成功连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非常高兴,先后给12个友好国家 首脑打电话畅谈,表示今后将继续紧密合作。
  都是哪12个国家呢?据美国白宫透露,当天接到电话的国家分别是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哥伦比亚、埃及、印度、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和土耳其。
  英、法、德是美国的老朋友,是平衡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
  加拿大是邻居,也是资源富裕国家,是美国战略资源的重要供应地;
  以色列是美国的老伙伴,又是中东资源产地的重要棋子;
  巴西和哥伦比亚是南美重要的资源国,也是美国重要的资源合作伙伴;
  刚刚发生了政权动荡的埃及,是非洲最重要的国家,又是中东阿拉伯世界的资深精神领袖,非洲和阿拉伯都是全球重要的能源产地,也是美国能源及其他战略资源的重要供应地;
  澳大利亚和印度是美国在亚太地区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印度还是美国武器的大买主,和澳大利亚一起,成为美国控制广阔丰饶的亚洲地区资源的棋子;
  在中东地区,除以色列外,沙特阿拉伯是美国石油美元的支柱,土耳其则是横跨亚欧、联系东西方的重要国家,在美国目前的搅乱叙利亚的行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历史上看,奥斯曼帝国曾经是阿拉伯地区的统治者。
  这12个国家突显了美国全球资源战略的大体布局。
  在亚太地区,只有印度和澳大利亚这两个国家接到了奥巴马电话。
  奥巴马没有给日本的领导人打电话,什么原因?  在未来的世界,资源是国家的命门,而日本在亚太目前的形势下,为了对付中国和俄罗斯,对美国是有用的。抛开这一点,日本天生是美国争夺亚太资源的强劲对手。不管日本和美国现在多么腻乎,多么暧昧,如果美国继续扶持日本,使之更加强大,将来的美日之间必将有一场生死搏斗。
  这是笔者的预言。
  资源争夺、领土争端、宗教矛盾、金融危机、军备竞赛&&
  这个世界今天已经充满了矛盾和斗争,比原来的东西方意识形态斗争复杂多了也尖锐多了。
  西方大国遇到经济危机和国内矛盾,总是想方设法转嫁给发展中国家,就像美国每一次竞选都要贬评中国一样,这是一种习惯性的政治谎言,但是这种政治谎言的可怕之处在于,说谎的人位高权重,为了掩盖谎言,他会不断地想办法用手中的权力来证实谎言。于是:
  伊拉克被打烂了,总统被绞死了;
  利比亚也被炸烂了;
  叙利亚又在战火中呻吟;
  南海紧张了一阵子;
  东亚岛争又引发世界猜疑:会不会擦枪走火,引发世界大战?
  岛屿争夺的实质是争夺这些岛屿海域蕴藏的丰富的资源。在中东混乱加剧、叙利亚和伊朗局势紧张之际,任何资源,包括蕴藏在争议岛屿下的资源,都不会是多余的。
  如果将来打第三次世界大战,不管表面上有多少花里胡哨的因果故事,骨子里的原因肯定是资源争夺引起的。
  这是笔者坚定不移的看法。
  以前就有人说过,对海洋资源的争夺已经成了“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18世纪,控制了海洋的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在地缘政治的舞台上,海洋常常成为争夺最激烈的地方:波斯湾、里海、北极&&而对大陆架的占有,在今天也成为对海洋进行控制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中东,伊朗已经警告,如果以色列敢对其进行攻击就会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战。俄罗斯的学者撰文,资源的争夺将成为大战的导火线。
  我们不希望战争,但战争却在向我们逼近。这到底是为什么?
  新中国成立时,1950年,地球上只有20多亿人;
  中国改革开放之初,1980年,世界上有30多亿人;
  之初,2000年60亿人;
  2012年,地球上的人口已经超过70亿。
  目前全球每年仍至少增长1亿人,到2050年前后,地球人口将突破90亿~100亿人。
  空气、水、能源、土地,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四大基本要素。西方未来学的研究表明,地球资源的最大承载极限是100亿人之内,地球的资源和生态无法承载超过100亿之后继续递增的人口。
  危机的根源在于全球人口增长过快,当前已经接近地球负载的极限。而西方有些人早已在图谋怎样从别人手里抢夺地球上的资源。怎么抢?别的民族人口减少一些,对资源的需求就会少一些,自己的资源就会多一些,战争的真正目的和意图全是为了自己多吃多占别人的资源。
  大家知道以色列和中东阿拉伯国家之间主要就是领土和水等资源,也就是生存空间和生命水源之争。以前阿拉伯的领袖是埃及、叙利亚等国,两伊强大后,伊拉克已经被美国和西方世界打掉了,现在叙利亚被折腾得焦头烂额,只剩下伊朗了。以色列对伊核项目态度强硬,多次威胁以武力先发制人。以色列方面甚至认为,即使以色列单方面对伊朗核设施实行打击,美国即使在大选的情况下,也有可能被拖下水。
  伊朗方面毫不示弱,革命卫队航空航天部队司令哈吉扎德放出的狠话更是震惊世界:
  “面对以色列对伊朗的攻击准备,我们将先发制人!这或许会变成第三次世界大战!”
  分析人士指出,以色列可能会率先袭击伊朗,难以想象美国会袖手旁观,其他国家也很难保持中立。中东地区逊尼派和什叶派的矛盾将会通过战争的形式进行总爆发。 这大概是某些国家设计的一种通过第三次世界大战剃减地球人口的一条路线。
  除了中东,还有一个争夺点,虽然还没有进入白热化,然而却是更具诱惑力和安全性的资源实体争夺,那就是北极和南极。
  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证明自己的大陆架已经延伸到北极。但从一些国家的申请和相关行为来看,它们对该地区按捺不住的兴趣已昭然若揭。
  俄罗斯要求延伸其大陆架的区域罗蒙诺索夫海岭,至少蕴含着上百亿吨石油。随着全球变暖,北冰洋的冰逐渐融化,石油开采将会变得越来越容易。因此,将可能蕴含石油的北极大陆架划归为自己拥有专属开采权的范围,刻不容缓。
  说第三次世界大战大家会撇嘴不信,但是看看目前这种磨刀霍霍的军备竞赛,难道不奇怪吗?
  东西方的意识形态冷战已经结束,怎么忽然觉得每个国家和别的国家都成了敌人?
  在世界舞台上相对平和的印度,怎么忽然成了名副其实的“万国军火库”,用大把的银子购买了大量的先进武器,还不断试验试射“烈火-5”型远程导弹等战略性武器,成了全球洲际导弹俱乐部的座上客?
  有着五千年文明、一直和周边国家友好相处,海军在世界列强中都排不上号、主张防御性军力装备的中国,却整天被人称作威胁,必欲消灭之而后快呢?这里面难道不是埋藏着一个惊天的大阴谋吗?
  2012年的军演怎么越来越多?!
  着眼建设强大军力的俄罗斯,声称俄陆军2012年度将参加70场国际战术军事演习。
  为了应对美国和西方的威胁,伊朗继2011年底海军在霍尔木兹海峡举行代号为“守卫—90”的军事演习后,2012年以来又先后举行了“联合殉难者”、“拥护监护者”、“黎明”和“真主的复仇”等军事演习。演习密度之大,频率之高,实属少见。
  而美国仅在2012年年初的两个月里就主导了8场军演,并随后牵头了环军演,最近在海湾领域举办的“扫雷”行动,追随者也高达29国,这种喧嚣的军事行动,不由得不让人想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不由得不让人想起希特勒的花招。
  美国到底想干什么?其他国家是不是都知道它要干什么?
  资源之争是否会引起新的世界大战?
  让我们带着未知数走着瞧吧!  第一章 极地诱惑
  醒世言
  如果真的把北极和南极这两块地球“压箱底”的资源哄抢光了,人类的命运大概也就到头了。
  引语:
  醉汉不知何处归
  一醉汉夜归,四处觅家,见一门似曾相识,掏钥匙开,半天而不得开,巡警发现后上前盘查:“是你家吗?”
  答曰:“是。”
  正巧门被开了,巡警随醉汉进屋:“真是你家?”
  醉汉:“真是,看,这是厅,这是卫生间,这是厨房,这是卧室&&”推门开灯,指床上一女人:“这是我老婆。”又指女人旁一男人:“这是我&&”
  这是那醉汉的家吗?
  北极是北极熊的还是人类的?南极的企鹅还有安全的日子吗?人究竟是一种什么动物,不仅吃植物,吃动物,吃陆地上的,吃海洋里的,吃热带的,还吃冰天雪地的,吃维生素蛋白质还不够,还要吃地壳里的石油、矿石&&终有一天,人要把地球吃掉,然后醉醺醺深夜不知归何处。
  第一节 冰冷的北极,狂躁的熊
  ——北极土地海洋争夺不休的内情
  北极一直在那里,
  人类却热闹争执起来。
  因为北极有资源,
  随着全球变暖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被开发,
  如同骨头扔出,大狗小狗全抢冲&&
  007年8月,俄罗斯议员很炫耀地乘深海潜水器,从北极点下潜至4000多米深的北冰洋洋底,并在洋底插上了一面钛合金制造的俄罗斯国旗。
  说白了就是俄罗斯把北极当做无主地,要圈占。
  老牌帝国英国,圈占别人土地这事已经干了一二百年了,此时岂甘落后,再次强调南极是它的地盘。
  而俄罗斯一再重申:包括北极在内的半个北冰洋,都是其国土所占据的西伯利亚大陆架向北的延伸。
  好,两个帝国把地球两极占住了,地球人都坐不住了。
  除了国土环抱半个北冰洋的俄罗斯,加拿大是北极地区领土、领海占地最广的国家。对北极地上地下、水上水下的种种关注,早已上升为其重要国家战略,其动作显得比其他各国更迅速、更深入、更实际,层次也更丰富。
  本来就占地利的加拿大,此时高调发表声明,重申加拿大北极战略,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加强和维护加拿大在其北方的主权,主权问题不容谈判。
  与此同时,“纳努克行动”军事演习一搞就是20天,历史性地到达了最北的位置。900多名加拿大军人,以及美国、丹麦的海军舰船,雄赳赳、气昂昂地在加拿大国土北缘和北极接壤的地方游弋,向所有关注北极资源的国家宣示自己的权益&&
  其实,人类争夺资源的架势和孩子争抢玩具没有两样。
  加拿大总理哈珀在视察军事演习时说:一些国家对北极地区所蕴藏资源的兴趣与日俱增,而且新的贸易通道正在开辟,加拿大北极地区的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加拿大必须继续加强行使主权并保卫其高纬度北极地区的安全。加拿大政府将继续增加国防投入,包括在年发射3颗遥感卫星,为军队提供覆盖全国的高精度实时图像,还准备在举世关注的“西北航线”上的咽喉要道努纳武特剑桥湾设立研究站,那里距离北极圈南仅100公里。
  有人可能不理解:加拿大那么大国土那么点儿人口,干嘛还争啊?
  加拿大人会告诉你,那不仅是国家的安全,还是生存的命脉。因为那里有未来生存的大量资源。而且,它们还有一个优势:随着加拿大对靠近极地地区不断加大经济和社会生活投入,当地原住民因纽特人会很认同加拿大的国家领导。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家可对从其领海基线算起不超过200海里(1海里等于1.852公里)的海域拥有经济专属权。如果沿海国家认为本国自然延伸的大陆架远远超出200海里,则需要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相关申请,并提供科学证据。
  美国是全球霸主,啥好处敢落下它啊,科考船马上出发探测北极海底。美国在北极地区的最新行动由美国国务院直接牵头,海岸警卫队“希利”号破冰船载着美国延伸大陆架特别工作组与加拿大联手对波弗特海大陆架、阿尔法?门德列夫洋底脊等地区进行科学数据采集。美国国务院声明说,这一行动不仅有助于准确地描述北冰洋大陆架的外界,也有助于解决美加两国对有争议海洋边界问题的解决。自2008年开始,美国就开始与加拿大合作开展这项行动。2011年,两国继续联手进行这一行动。
  美国和加拿大联手合作了,商量着自己的好事,可其他国家能商量到一起吗?还有,这种联手明显包含着一致对外排斥他国利益的性质。美国人做任何事情都要拉几个同伙,估计挪威、芬兰等国也愿意和美国绑成一伙儿。
  抢地盘、占资源这种事情,谁能争得过美国?美国对北极地区战略利益争夺比别国都更具有威慑效力——2009年1月,美国前总统布什在离任前再次声称:美国在北极地区拥有广泛且根本的国家安全利益,并准备独自或与其他国家一起保护这些利益。他强调美国准备动用所有能够动用的手段来捍卫在北极地区的主权,并且打算大幅度增加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存在。
  美国把自己的北极利益诉求上升到“广泛且根本”这个程度上,根据美国一贯的风格,这等于宣布,为了保护自己的这个利益,美国准备随时动武了。
  美国人可不仅仅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准备的。在北约成立后,在从阿拉斯加到冰岛的北极线上,都建立了导弹防御系统,部署了强大的军事力量。美国认为,在北极地区防止恐怖袭击、打压可能增加美国不稳定性的非法或敌对行动等问题上,美国也“具有根本的国土安全利益”。包括进行导弹防御和预警,进行战略海上补给、战略威慑、海事活动及海事安全所需的海上部署及空中系统,确保航海及飞越领空的自由。美国甚至还筹划着建立北极司令部,为在北极地区执行有关国家安全和国土安全的任务,保护美国在北极地区的陆、海、空边界,保护海上贸易、重要基础设施及关键资源,维护美国军用和民用船舶及航空器通过北极地区的全方位机动性,保护美国在北极地区的航海权利。总之,美国将采取一切必要行动维护自己的北极权益。
  美国人在自己东抢西夺的同时,也不忘攻击一下老对手:俄罗斯声称拥有北极主权的真实目的,是想长期地保持它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霸主地位。
  在北极这块奶酪上,俄罗斯肯定和美国有一争。俄罗斯的优势在于:漫长的接近北极的国境线绝对不可忽略。当然也有它的劣势:和美国干架时总是缺少帮手,目前国力不强。
  不过,俄罗斯人在资源问题上向来精明不饶人,贪占的手从来快捷且不含糊。而且,现在国力逐渐恢复,有时候还敢耍愣来横的,北极离了俄罗斯,估计别想谈成任何资源分割的全面条约。俄罗斯文武兼行:文的方面,通过科考,提出北冰洋海底的罗摩诺索夫山脉与俄罗斯大陆架地质上连成一体,据此提出领土要求;武的方面,俄罗斯的战略轰炸机在北极进行军事演习,又极具威慑力。可惜的是,其他四国不买账。然而,俄罗斯人是彼得大帝的后代,绝对具有战略眼光,他们将北极地区看成是“21世纪资源基地”,还制订了保障俄罗斯对北极地区“在各种政治、军事环境下的军事安全”的充分计划,最近俄罗斯宣布组建北极集团军,也正是为了配合这一战略,保护自己在北极的利益。
  看,加拿大和美国都宣称对波弗特海的海底拥有主权,俄罗斯人潜至4000多米深的北冰洋洋底插上俄罗斯国旗,随后,美国和丹麦相继派出科考队前往北极地区,加拿大还宣布要在北极地区建立两个军事基地&&北极地区的领土纠纷问题变得紧张起来。那个哈珀任加拿大总理以来,年年夏天巡视北极地区,并多次强调加拿大的前途依赖于保卫自己领土和领海的能力。
  和加拿大一样占着地利的智利、阿根廷,对英国在它门前的南极“圈地”很恼火,自己也出手画线圈地&&一时之间,终年冷飕飕冰雪万里的南极、北极,成了各个国家表演的舞台。
  北极的水被搅浑了。
  参与北极纷争的不仅仅是主权国家。大家看这条消息——
  媒体称欧盟接纳冰岛意在谋取北极油气资源
  据俄罗斯《独立报》日报道,欧盟7月27日开始在布鲁塞尔正式启动冰岛入盟谈判程序,预计冰岛将在2012年成为欧盟的第29个成员国。冰岛入盟程序之所以如此快捷,可能与欧盟希望借此谋取北极油气资源密切相关。
  与此前申请加入欧盟的候选国不同,冰岛的入盟进程极其顺利、快捷。2009年7月冰岛正式提交申请,今年6月份获得欧盟峰会的肯定,7月7日得到欧洲议会批准,7月26日得到欧盟27国外长委员会的批准,7月27日正式启动入盟谈判程序。作为一个有着巨额债务负担、国家几近破产、国际形象不佳的小小岛国,冰岛似乎不太符合欧盟接纳新成员的标准。一些欧洲观察家认为,欧盟之所以迅速接纳冰岛,不只是为了帮助冰岛,也是为了扩大欧盟的地缘战略利益,谋取北极油气资源。
  德国ARD电视台此前曾报道称,冰岛加入之后欧盟将会扩大自己在北极地区的存在,那里有着极为丰富的油气储备,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欧盟只能凭借丹麦这一个成员国参与北极开发事宜,拥有格陵兰岛的丹麦和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挪威一起是最为重要的北极五国。现在围绕北极地区资源利用的国际合作问题越来越具有迫切、现实的意义,今年4月俄总统访问丹麦和挪威期间重点讨论了北极问题。因此有理由推测,欧盟在和冰岛的入盟谈判中会在一定程度上希望借此扩大自己在北极地区的地位和前景。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冰岛背负巨额债务,多家银行破产,国家面临破产危机,被迫四处请求贷款援助,甚至一度向俄罗斯求助,最后才把希望寄托在欧盟身上,随即提出入盟申请。尽管入盟谈判已经开始,但是冰岛半数民众仍然对欧盟持消极态度,一是因为欧盟没有在危机最为严重的时候向冰岛提供大量援助,二是欧盟自身同样面临许多困难,其摆脱危机的能力并不令人信服,三是冰岛人还有一些现实考虑,担心入盟后会使民众生活水平下降,主要是渔业收入可能会大幅下降。渔业占冰岛出口收入的一半,其中70%的海产品都来自200海里经济专属区,一旦加入欧盟,冰岛必须向其他盟国,特别是英国开放本国海域,可能会对冰岛的财政收入带来较大影响。另外,一旦加入欧盟,冰岛还要放弃收入丰厚的捕鲸业。
  北极资源成为地球除南极以外最后的待开发处女地,也成为一些国家和组织的救命稻草,冰岛想用它拯救自己的国家经济,欧盟想用它挽救自身的尴尬处境。冰岛因为地理位置的优越,被一向挑三拣四的欧盟所青睐,所谓爱屋及乌,冰岛海域的油气资源究竟会给冰岛带来福还是祸谁也说不清楚。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次不是冰岛申请恳求,而是欧盟要用冰岛,因为偌大一个欧盟只能凭借丹麦这一个成员国参与北极开发事宜,是很不甘心的。
  俄罗斯在2001年曾向监督执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联合国机构申请,把本国专属经济区扩展到北极的罗蒙诺索夫海岭水域,但因“证据不足”而遭驳回。为此俄罗斯不断组织北极科考活动收集相关的海底地质学证据。俄罗斯以外的北极地区国家中,挪威(2006年) 、冰岛(2009年) 、丹麦(2009年)等都先后向委员会正式提出了划定北极海域外大陆架的申请。
  北极还在那里,还是冰天雪地,但是人类世界却热闹起来了。  为了资源,生产生活发展壮大的资源,人类什么都能交易。骨头扔出,小狗大狗一起冲&&
  这是一场争资源、夺利益的生存竞技,不管是强国还是弱国,也不管是哪个主义哪种社会制度,不论是平时横行霸道的美英俄还是平时不太争出头的相对弱小的智利,在极地资源问题上,都趋之若鹜,唯恐落后。
  因为那不仅仅是一块冰冻下的土地,更是资源,是推动机器转动的石油,是产生热能的天然气,是冶炼制造的各种矿产&&是现代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命脉。
  它们还知道,大概到2070年,北极的夏季可能基本无冰,露出她诱惑的面庞来。
  就这一个地球,地球就只有这两极,争夺两极,必将影响到地球上生存的全体人类,不仅仅是利益,更是生活,甚至命运。
  北极地区历史上就存在着岛礁归属、海洋划界、资源开发利用等复杂的海洋权益争端,未来将更加错综复杂。例如,在诸多海洋权益争端中,外大陆架的划界是争夺焦点,但几乎没有可能在现行的北极国际法体系框架内得到协商解决。目前,北极的西北航道和东北航道也分别处于加拿大和俄罗斯的控制之下。
  按照现行的联合国公约,要想对某个海底提出领土要求,必须证明这段海底是其国家领土大陆架的自然延伸。北冰洋沿岸共有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丹麦和挪威5个国家。说起来机会人人均等,关键是看谁能拿出最有力的证据,证明北冰洋底的那些地区和本国领土是有“亲戚关系”的。这也是各国前赴后继地向北极派出科考船的根本原因。
  在资源日渐短缺和全球变暖不断加剧的现在,开发北极丰富的能源逐渐成为可能和必须。加上北极在军事上的战略地位以及北冰洋航道所能带来的巨大的经济利益,任谁看着都会心动不已。各国都瞄准北极,兴师动众,劳神劳力,不用说,都是资源惹的祸。资源肯定是首先的、第一的、最主要的考虑因素。
  北极有什么资源?目前虽然还没有十分精确的勘探数据,但是,疯狂的人类已经动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将地球所有的旮旯拐角全搜掏了一遍。对于北极和南极,它们自然也悄悄地进行了踩勘,它们知道几十年后,北极海冰夏天就可能完全消融,冰盖下富饶的矿产资源就会暴露出令人类容易开采的诱惑姿态来。
  眼前能看到的,据保守估计,北极地区有——
  可采石油储量1000亿~2000亿桶;
  天然气在50万~80万亿立方米;
  北极西部的理论储煤量为30亿吨,而且是高品质的;
  另外,还有科拉半岛的世界级大铁矿、诺里尔斯克的世界最大的铜-镍-钚复合矿基地、贵金属如金和金刚石、还有核能源铀和钚&&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这一地区油气资源的蕴藏量大约占全世界尚未开发的油气资源的25%。俄罗斯能源部门的报告显示,仅在俄罗斯领海范围内的北冰洋所蕴藏的矿物价值就高达两万亿美元。而加拿大已在北极圈内开采钻石,不久产量将达到世界总产量的10%以上。
  当然,北极有北冰洋,自然还有丰富的渔业资源。
  尤其不能忽略的是,还有北极航道,这自然也是各国志在必得的战略要地,加拿大美国俄罗斯在此必有一次热闹精彩的博弈。因为全球变暖导致这些水域的冰盖融化,使无数自然资源曝光,此时,这一条穿越北极群岛的海上航线是多么有战略意义、多么有吸引力啊!与通常的巴拿马运河航线相比,走北极航道可能使北美西海岸与欧洲之间的航程缩短6500公里。商业运输成本大大节省,是商业利益非常可观的“黄金水道”。至于这条未来航线的军事意义有多重大,诸君买个地球仪看看,就知道了。
  今天,各国到极地抢占地盘,和饿狗抢骨头没什么两样。因为人类发展到今天,资源不仅是生存的必需品,更是国家实力博弈政治斗争的强有力武器。
  可见,如果说有些国家想把北极资源作为自己的“战略储备”,回答是可以肯定的。因为目前条件下,开发北极资源经济上尚不太合算,那么,只要能争取到对北极拥有主权,把它的资源作为战略储备先储存起来不开发,这有利于自己保持未来的战略优势。
  世界自然基金会报告显示,气候变化对北极地区的影响可能要比人们预期的范围更大、速度更快。专家们很担忧:北极地区虽然自然资源丰富,但是恶劣的开发条件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其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已不是人类能力所能控制的,如果大家在利益驱动下一通疯狂抢夺,带给人类的将不会是幸福生活,而可能是毁灭性灾难。因此国际社会必须就此有统一的科学的认识与行动。
  北极之争,说到底不过是强国争夺战略资源的一个缩影。
  第二节 南极:企鹅该怎样面对人类?
  ——资源诱惑的热火在冻土下熊熊燃烧
  南极的企鹅,
  注定将面对并不那么友好的人类。
  并不是由于人性有多恶,
  只因为它们的食性不同。
  企鹅吃小鱼小虾,
  人类在吃地球,
  以及地球上的所有动物、植物、生物、矿物。
  1948年,南极半岛的霍普湾英国基地毁于火灾。
  霍普湾地理位置良好,阿根廷早就希望把它控制在自己手中,于是趁火打劫,马上在距英国原基地不远处建立了自己的考察站。英国虽然刚打完第二次世界大战元气大伤,但是终究是老牌帝国,怎么能容许这种事情发生?于是便发生了1952年的霍普湾冲突。
  日,在南半球靠近南极最暖和的日子,一队英国科学家乘坐“约翰?比斯科”号考察船,从福克兰群岛出发,驶向南极,准备在南极半岛的霍普湾登陆,重建1948年毁于大火的霍普湾基地。船队到达港口,刚要登陆时,岸边突然出现一群身披白色斗篷、全副武装的阿根廷士兵。他们递上抗议书,反对不经允许擅自踏上阿根廷“土地”。英国考察队被挡在了船上。
  考察队立即报告了马岛总督克利福德。克利福德是一个大英帝国利益的强硬维护者,认为“霍普湾事件”是阿根廷在南和南极洲挑战英国主权的系列行动之一,如果英国后退,阿根廷会得寸进尺,削弱英国在此地域的权利。克利福德紧急报告英国政府,不待英国政府作出反应,他立即下令“比斯科”号留在霍普湾,同时调动驻马岛的一艘军舰奔赴南极洲。
  在对峙两天后的2月1日上午,英国考察队打算登陆卸载物资。阿根廷军队送上第二封抗议书,措辞十分强硬,警告必要时他们将使用武力予以阻止。下午阿根廷军队包围了英国考察队,用机枪对天鸣射。士兵们挥舞着武器,勒令英国人退到自己的船上去。英国考察队被迫退回。接着阿根廷方面的第三封警告信又至,提醒英国人,阿根廷已经在岸边布置了大批警卫队,严防英国人登陆。
  英国国内,外相艾登一方面援引国际法,宣布英国在马岛和南极洲的权利是无可争议的,反对阿根廷抢占英国的领地;另一方面声明英国不会在霍普湾部署军队,将继续保持英国考察队的非军事性质,把英阿南极冲突称之为一个偶然性的“地方”事件,不是对方有预谋的行动,希望双方交换意见,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阿根廷也不希望冲突恶化。一方面重申对马岛和南极半岛地区“无可争议”的主权(英阿双方都把南极冲突与马岛之争联系起来);另一方面指出事态的出现是由于当时的军队指挥官对英国登陆“过于敏感”。在英国表态后,阿根廷政府很快作出反应,打算接受英国政府的建议。日,阿根廷外长会见英国驻布宜诺斯艾利斯大使,表示阿根廷政府希望事情尽早顺利解决。与此同时,英国水兵在霍普湾登陆,阿根廷部队后撤。在海军保护下,英国考察队重建了基地。到此为止,持续仅4天的霍普湾事件得以平息。
  霍普湾事件后,英阿两国都把精力转移到对马岛的争夺上。经过多轮谈判,仍未能解决主权归属问题,最终导致了1982年的“马岛战争”。马岛战争中,阿根廷的独裁者没打过英国的铁娘子撒切尔首相,国家实力如果不能帮你撑腰,外交上软弱无能,力不从心且不说,军事上丢人现眼是肯定的。阿根廷又输了,最终还是英国人控制了岛权。
  为什么会发生霍普湾事件?为什么几十年后又在南极附近的马岛燃起战火?根子就是资源,这几十年恩恩怨怨没完没了的争执和恶斗,都是为了资源,为了争夺对马尔维纳斯群岛和南极半岛地区的控制权,因为那是进入南极的大门和最佳路径。
  北极是冰洋,南极是大陆,只不过这大陆是一片亿万年冻土。但是,自从这地球上有了人类,自从人类掌握了五花八门的科技手段,并且进化到狂躁不安的20世纪后,南极冻土大陆也就不得安生了。不得安生的还有那块冻土上的“原住民”——企鹅。这一切归根结底,还是缘于索取无度的人类对资源的疯狂需求。
  那么,南极都有什么资源?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南极科学考察已经基本摸清了那里的情况,科学家们说——
  南极蕴藏有220多种矿产资源和能源;
  南极有可供全世界开发利用200年的“世界铁山”;  南极有总蕴藏量约5000亿吨的巨大煤田资源;
  南极有铜、铅、锌、钼以及少量的金、银、铬、镍、钴等有色金属;
  南极的石油储存量约500亿~1000亿桶;
  南极的天然气储量约为30000亿~50000亿立方米。
  南极洲面积约1400万平方公里,98%以上的面积常年被冰雪覆盖,形成一巨大而厚实的冰盖,它的平均厚度达2450米,冰雪总量约2500万~3000万立方公里,储存了全世界约72%的可用淡水,是人类最大的淡水资源库——水质纯净,没有受到任何污染。
  南极磷虾是南大洋中最重要的甲壳类浮游生物,总量据估计可达到12亿吨,是南大洋中数量最大的生物资源,也是南大洋生物链最为关键的一环,每年可捕捞5000万吨而不影响这个地区的生态平衡,这个数字相当于当今世界海洋总渔获量的一半。所以,南极被喻为人类未来的“蛋白资源仓库”。另外,虽然陆地动植物难以生存,海洋里的鲸鱼、海豹、鱼类以及海鸟资源却很丰富。
  这些资源归谁?南极大陆因为环境恶劣而亿万年来孤寂清冷,成为地球上唯一一块无主之地。
  这些资源对于人,就像猫眼中的鱼,狗眼里的骨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诱惑力。尤其是对那些嗅觉灵敏、生冷不忌、食量惊人、腰粗膀圆、横行霸道的帝国。
  第一个受到诱惑的是英国,老牌帝国在这个地球上走得多了,自然具有超强的嗅觉。英国1908年首次宣称对南极部分地区拥有主权。这一区域的顶点位于南极点,并延伸出占地面积约为172.5万平方公里的三角形区域,虽然未能成功获得确认,但是开了对南极领土主权要求的先河。
  作为最有影响的大国,美国和苏联虽然都没有提出主权要求,但两国不承认其他国家对南极的划分,并声称保留自己提出主权要求的权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的探险最具影响力,年,美国发起了两次大规模的南极考察活动,每次都派出了大批军舰和科学家,其考察、测绘过的土地最多,约占南极总面积的80%。而七国圈占的所谓“领土”占南极洲的83%。如果遵循国际法中的发现权原则,美国无疑拥有了较大优势。然而,在七国瓜分南极时,美国一直没有参加南极“圈地运动”。到20世纪 40年代末为止,只剩下西经90°到西经150°之间的地区属“空白地”,据说这是七国“预留”给美国的,称“美国扇形”。老大就是老大,不仅能占资源,还能以不占为占。如果按照发现权原则,美国无疑占据有利条件。再加上七国的拥助,在南极问题上,美国似乎必胜无疑。
  对于南极这片土地,谁都想多占,谁都怕别人多占没了自己的份儿,谁都想订立对自己有利的规则&&一块土地百家抢,一家有女百家求。南极不是姑娘,也不能像姑娘一样,只被一家迎娶。所以,为了防止竞争演变成战争,各国竞相提出解决方案,但是,从来没有哪个方案能得到各国一致认同。
  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因为实力弱小,想依靠组织,提出南极由联合国托管,遭到包括美国在内的八国一致反对。再说了,联合国的意见也是经常由大国左右的,弱国无希望。
  美国人曾经提出由自己与其他七国共管南极,建立一种对南极的共同主权,好像黑社会老大似的搞势力范围,意在排斥当时的苏联。结果自然遭到苏联反对,而且阿根廷、澳大利亚、智利、法国和挪威等也都反对。
  苏联也不甘示弱,声明如果没有它的参与,南极版图的任何解决方案它都不予承认。苏联军舰和供应船只也不甘落后,频繁奔忙于南大洋。
  南极洲上热闹非凡。
  最后,美国却很有风度地主张南极中立化。
  美国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呢?就像一个江湖大盗,突然面对自己能得到的大批财富却谦让推辞了,这让人觉得不太真实。美国当然有理由。首先它确实感到南极生态环境的脆弱,以及各“大富强”国领土争端的危害性,这危害对于它自己尤其后患无穷。美国的目标之一是保证南极服务于本国安全利益,必须防止南极争夺破坏美国的全球同盟体系。要知道,英国是美国的铁杆盟国,阿根廷和智利是美国泛美同盟体系中的重要成员,美国当然不希望自己的盟国打起来而让苏联有机可乘。
  年国际地球物理年期间,苏联在南极乔治王岛建立了别林斯高晋考察站,它俯瞰南极半岛与南美大陆之间的德雷克海峡。如果苏联在该海峡建立军事基地,泛美互助条约的南部地区都将处于苏联导弹的有效射程之内,必将引起包括智利和阿根廷在内的南美国家的恐慌,使美国与拉美的防务合作复杂化。
  因此,国际地球物理年尚未结束,美国便召集各国在华盛顿召开国际南极会议,提出了南极中立化方案。
  日,12个在南极从事过实质性科考的国家签署了《南极条约》。该条约规定南极非军事化,冻结法律地位,禁止提出新的主权要求,对曾经提出的主权要求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南极条约》被公认为冷战时期人类取得的辉煌成就,地位甚至超过了1987年美苏签署的《中导条约》。
  但是,与美国主持制定的所有条约一样,其中的春秋笔法意思很深。首先,条约排外而且做得很隐蔽——它虽声明欢迎其他国家加入,但是硬性把参与国分为协商国和缔约国。只有在南极从事过有重大价值的科学研究活动(如建立科考站或派遣科考队)的国家才能成为协商国,只有协商国才有表决权。12个签约国是当然的协商国,这是以“集体霸权”代替“个体霸权”。1983年以前,缔约国甚至连参加南极条约协商会议的资格都没有;1983年以后,这些国家才可作为观察员参加会议,但无表决权。南极考察活动需要巨大的财力,只有大国和富国方可为之,这对发展中国家是极不公平的。
  然而,更大的隐患还在于条约内容本身。《南极条约》只是将主权问题“暂时”搁置,虽不承认,但是,从没有否认已有的权力要求。这就埋下了极大的“隐患”,这一原则显然更有利于1959年之前已提出主权要求的“既得利益”国家。
  冻结法律地位的原则本是一项临时性的权宜之计,其“临时性地位”能否经得起长期化和战略化的考验令人担忧。直到今天,几个南极领土主权要求国仍煞有介事地“看护”着自己的“领地”。更何况,国际政治与国际法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也决定了《南极条约》的局限性。
  正因为存在缺陷,条约生效后,世界各国仍在加强在南极的政治存在。美国历届政府都强调保持南极存在和影响的重要性,其他有关国家也从来没有放弃对南极土地的“经营”,围绕南纬60°以南地区内某些岛屿的归属问题仍时有争议。
  英国人不屈不挠,进入21世纪后,它又利用《南极条约》和《联合国公约》之间不严密的空子,开始谋求这些地区海底的海床所有权。据英国《卫报》报道,英国计划向联合国提出一项动议,要求获得南极海底大片海床所有权,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公里。英国外交部官员还表示,英国已在搜集数据,并准备向联合国提交对南极地区部分海床拥有主权的动议,这可能会使英国拥有南极南大洋沿岸563公里海域内海床所有权,并享有在这一区域开采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的权利。
  英国的举动引来智利、阿根廷等国家的“奋起应战”。两大帝国——美国和俄罗斯自然也毫不迟疑,立即加紧了针对南极洲战略资源的步伐。科考船接二连三开进南极,各国都在高调宣布自己在南极洲的存在。
  最有意思的是智利和阿根廷,本来南极洲离它们国家本土就很近,要把它们家门口的南极大陆划给别人它们绝对不会接受,于是,它们直接把国务会议搬到南极去开,还在南极上设置了邮局、银行和学校,这种社会生活设施的存在,似乎从法理上抢先证明这片陆地的所有权属于它们,它们国家大陆的妇女如果到南极生小孩,孩子的出生证上就会写着“南极土著居民”。
  英国、新西兰、德国、南非、澳大利亚、法国、挪威、智利、阿根廷、巴西等10多个国家的政府先后对南极洲的部分地区正式提出主权要求,使这块冰封亿万年的平静大地笼罩上浓厚的国际纠纷阴影。各种手段五花八门纷纷出笼,无非就是要把南极纳入自己本国领土名下。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无奈之下,也随着极地专家、科学家、一些国家的元首以及联合国官员们,以考察为名,到南极做了一次极地旅游——在资源利益面前,联合国很难阻挡人类社会那勃勃喷发的利欲熏心。
  南极的资源之争又有其不同于北极争端的特性——
  有的国家有领土要求,有的国家并无领土要求。虽然《公约》在某种程度上平衡了两者的利益,在机构设置上也考虑了领土要求国和非领土要求国之间的利益,但是主权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有主权的资源还要想方设法抢夺呢,何况此地主权未定。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南极态度大不相同。一旦发达国家掌握了开发南极资源的技术手段,而发展中国家不具备这种能力,即使给你自由上南极进行开发资源的权利,你也没办法实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获取资源。这就如现在进行外层空间研究一样,美国、俄罗斯等国掌握了这种技术,实际就是占领了外层空间,而且是理直气壮地占领,符合有关国际法。在南极如果不谨慎的话,也毫无疑问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南极条约国与非南极条约国,感觉和心情当然不同。非南极条约国,也就是南极条约体系将之排除在外的,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它们本来发展就已经慢了许多晚了许多,它们看着“大富强”国家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想追赶又力不从心,于是学习“大富强”美国整天鼓吹的“全球化”自由贸易实施抢占市场掠夺资源、给别人订约束规矩的办法,从规则入手,将南极类比为外层空间和国际海底区域,从而要求将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概念适用于南极洲及其资源。
  其中一部分主张保留现存的南极条约体系,扩大发展中国家对南极事务的参与机会,建立一种南极国际法律制度,不管地理位置,大家分享南极资源,以及在这一地区所取得的科学和技术研究成果。另一部分主张由一个全球性的国际机构来管理南极,取代现存的南极条约体系。它们认为国际社会的所有国家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参与南极事务。
  上述三种状况的纷争必将长期存在下去,它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南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南极科考奉行的“潜规则”是,谁首先对一个区域进行考察,谁就拥有在这个区域建站的优先权;相应的国际惯例是,哪国在某地建站,周围的科研活动就以哪国为主。因此,有能力的国家纷纷下大力气投入南极事业,建立科学考察站,争相承担重大科研项目。为了在南极问题上获得更大的发言权,甚至一些小国也千方百计地前往南极建站“插旗”。  目前已经有28个国家在南极建起50多个常年科学考察站;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还创设了许多“南极特别保护区”。按照惯例,设立者就是保护区的主要“负责人”,而欲设保护区,前提便是提出合理充分的科学根据。
  时至今日,极地科学考察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高科技水平的体现,在政治、科学、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都有着深远和重大的意义。而南极对于21世纪的人类世界来说,从头到脚都是挡不住的资源诱惑,谁要想在21世纪后半叶还能保持强大的国家实力,南极的资源是它绝对不能错过的
  机会。
  有人说科学无国界,这话哄鬼呢。即使科学家再怎么天真,政治家们也会将之视为小儿噫语。科学从来都是为政治服务或者被政治利用的。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成为《南极条约》缔约的直接动因。在科学时代,对南极的科学研究在南极事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当世界对资源的需求还不是那么迫切的时候,对南极领土主权要求的国际竞争被科学的国际竞赛所取代。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人口增多,强国大国的欲望像气球一样越吹越大,那些有技术能力的国家在南极的活动,就自然而然悄悄然,逐渐从纯科学研究向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过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南极科学时代的结束,而是意味着各国对南极的科学研究更注重于南极自然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功利性更强了。
  1959年签署的《南极条约》,禁止三类对南极环境造成大规模损害的活动,即军事活动、核爆炸和放射性废料的处置,但是,《条约》的致命缺陷是没有直接规定有关环境保护的条款。1991年,在马德里会议上签署的《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全面禁止南极的矿产资源活动50年。在南极开展科学考察和任何资源活动,势必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从严格保护南极环境角度出发,只有在南极不开展任何人为、特别是资源开发活动,才不存在由此产生的任何环境影响和损害。
  然而现实永远是严酷的,随着全球资源的日趋枯竭,人类不可能不动用南极的资源。目前,有些国家就一直在“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的名义下从事矿产资源的考察与勘探活动。
  南极条约国曾磋商争论11年,在1998年惠灵顿会议上通过了《南极矿产资源活动管理公约》,但最终因许多国家政府拒绝签字而夭折。
  南极的企鹅,注定将面对并不那么友好的人类。并不是由于人性中有多恶,只因为它们的食性不同。企鹅吃小鱼小虾,人类在吃地球,以及地球上的所有动物、植物、生物、矿物。
  第三章 石油,中东的诅咒
  醒世言
  很久以来,资源争夺永远是战争最坚实的理由,随着地球上人口的增加,争夺资源的战争必将会以各种形态继续,100年后,人类也许会学会节欲。
  引 语:
  燃烧我的尸骨,混乱你的世界
  在四处飞烟八方冒泡的乱哄哄的中东世界中,有几个人尤其要记住:
  第一个是利比亚总统卡扎菲,他第一个明白并实施了向跨国公司提高石油价格的方法,来增加资源国收入。他前两年被打死了。
  第二个是沙特国王费萨尔,他第一个利用石油作为政治外交工具,实施石油禁运。
  第三个是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他第一个在石油输出国组织中拒绝用美元结算石油交易,他被美国人弄死了。
  此外,我们还须切记一件事:每当油价上涨时,跨国公司利用公众恐慌、情绪所赚利润,是石油资源国利润的七倍。
  闹哄哄的中东,成了西方列强的逐鹿场,强权的铁蹄与法西斯的爪牙把这片古文明厚土践踏蹂躏得千疮百孔,仅仅只因为这里有石油。
  石油是远古动物尸骨矿化的物质,在亿万年地火的熔炼中也将动物那惊恐狂怒的灵魂融入这黑色黏稠的液体。今天人们开采石油作为文明社会发展进步的能源,一种黑色的诅咒也随之被开采出来——燃烧我的尸骨,混乱你的世界。
  第一节 战中东之法西斯与殖民帝国
  资源争夺一直是人类几乎所有战争最为直接的动力。
  为土地,为水源,为矿产,为能源。
  从资源角度看战争,永远是最直观、最明白的。
  文明竟然轮流坐庄,过去东方现代西方。
  1869 年,苏伊士运河凿通了,这是一件大事,是西方的现代文明打开东方古代文明大门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当英法的炮舰轰开清朝沿海口岸时,那还是东西方相对局部的冲突,但是当欧洲的贸易船只在炮舰的护卫下通过苏伊士运河、穿过红海向东方的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向印度巴基斯坦、向中国开来时,它所预示的是东方古老文明——灿烂的古埃及文化、古巴比伦文化、阿拉伯文化、印度文化、中华文化&&——在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下的萎弱和无奈,她们一字排开,被西方炮舰商船一一检阅。
  苏伊士运河坐落在埃及的土地上,却是法国人开通的。法国人投入资金和技术,埃及付出劳工,后来由法国转到了英帝国的手里。十年,流淌的是埃及劳工的血汗,记录的却是西方工业文明的辉煌。
  因为苏伊士运河的开通,欧亚货运线路整整缩短了40%。东方各国——近东的阿拉伯,南亚的巴基斯坦、印度、东南亚及海洋各国,还有中国——这些遥远而资源丰富的“东方”,看起来那么亲切,似乎触手可及。英法德意荷比葡等殖民者们眼睛里顿时放出宝石般的光芒,他们接踵而来、络绎不绝。中国的瓷器茶叶、印度的香料,大船成队地装载了运回欧洲去。即使在140 多年后的今天,经苏伊士运河完成的货运量仍占欧亚两洲海运货物的80%。
  但是,一个对后世更有影响的发现,是这条运河最不应忽略的连带作用——
  人们在中东发现了石油。
  1859 年,苏伊士运河开凿始建;
  同一年,美国人德雷克在宾夕法尼亚发现油井,这是美国石油开发的开始,也是世界石油大规模商业性开发的序幕。
  只是,当时的美国,其国际地位还在发达的欧洲之下。石油需要得到欧洲人的肯定,才能重新影响美国与世界。
  1882 年,英国海军上校的费舍尔,认定当时只是用来做矿灯照明的那种“岩石油”未来前途无限,他在当年一次公开集会上宣称:英国必须改变海军使用煤炭作动力燃料的现状,而应选择这种“岩石油”作为新型燃料。回溯这段历史,威廉&恩道尔在其《石油战争》里描述:
  当时只有俄国轮船使用这种被俄国人称为“黑油”的黏稠燃料油。费舍尔之所以被认为是石油最重要的发现人,在于他认真计算出这种煤炭替代能源的优越性和经济性——
  用石油为动力的战船没有黑烟,不会暴露目标,而烧煤的战船拖着长长
  的烟尾巴,十公里以外都能看见。
  烧煤的动力装置,要达到最大马力,需要四个小时以上,而烧油则只需
  要五分钟。
  要给战舰提供油料,只要十二个人工作一天,而提供同样能量的煤,则
  需要五百人工作五天。
  要得到相同马力的推力,燃油引擎只需要燃煤引擎三分之一的工作量,
  每天消耗量也只有煤的四分之一。
  以油作为动力,其活动半径是以煤为动力船队的四倍。
  这些优势对于一支船队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但是,英国海军上层并不重视费舍尔的这个建议。1904 年,费舍尔熬到了英国海军大臣的位置。刚一上任,费舍尔即成立专门委员会,“考虑并确保英国海军石油供应”。后世读史,如果将费舍尔的个人英雄传奇放到当时欧洲整体格局里观察,当然有别样理解。
  1588 年,英国击败西班牙舰队后,开始建立自己海上霸主的地位,但是,这种地位在进入20 世纪后,被迅速崛起的挑战者德国迎头赶上甚至超越。
  那个时代的欧洲,对工业与运输业而言,最主要的能源是煤炭。以此计算,1890 年,德国产煤8800 万吨,英国则为1.82 亿吨,超出一倍多;而到了1910 年,德国、英国煤产量分别是2.19 亿吨、2.64 亿吨,相差不多。而另一项关键数据,铁产量——1890 年,德国、英国是460 万吨比790 万吨;20 年后,这一数据倒过来,德国1460 万吨对英国1000 万吨,德国超出英国。同时,利用创新的炼钢工艺,德国的炼钢成本比19 世纪60 年代降低了
  90%。
  战舰的材料钢铁,以及战舰的能源煤炭,德国不是接近就是超过英国。
  压力之下,费舍尔忧心国势和海上霸权,认为英国必须寻找替代能源。
  英国人的第一个猎物是澳大利亚业余地质学家威廉&诺克斯&达西与他手里的波斯石油特许权。
  19 世纪90 年代,新波斯国王希望国家进入现代化,他召见了达西,要求他帮助波斯建设铁路。作为回报并为了换取大量现金,国王1901 年授予达西一项特权:在60年的时间里,他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在波斯的土地上自由探采石油,所有发现的与石油有关的财产,都将归他所有。达西支付了大约2 万美元的现金,并同意只要找到石油,他都从销售额中支付给国王16%的矿区使用费。  四年后,也就是在费舍尔当上海军大臣之后,英国人找到了达西,说服他将手里的授权转让给英波石油公司。后来英国政府购买了股份,并占据了公司的主导地位,只是秘而不宣。
  就这样,英国获得了它的第一个石油资源。
  10 年后,英国人在中东获得了更大的石油机会。1914 年3 月19 日,根据《外
  交部协定》英波公司在重组的土耳其石油公司中掌握50%的股份,德意志银行和壳牌石油公司各持股25%。另按协议,英波公司与壳牌公司各拿出2.5%作为“受益人利息”给土耳其石油公司创始人卡洛斯特&古尔本金。这一协定的签约方还必须接受一个“自我放弃”条款,即除非通过土耳其石油公司共同合作,他们当中任何人不得在奥斯曼帝国任何地方单独从事石油生产。
  这一限制性条款,表明这家新公司控制了整个奥斯曼帝国土地上的石油资源。看上去,德意志银行在此获得了25%的股份,但如果深入探究,却不尽然。这时候,德国事实上被美国洛克菲勒标准石油公司所控制——标准石油公司所属的德国石油销售公司控制着德国销售总额的91%,而德意志银行只拥有标准石油公司德国销售公司9%的股份。
  在中东,石油这种已经开始被认识到是战略资源的股权结构上,英国与德国,强弱立现。
  1911 年,温斯顿&丘吉尔接任费舍尔担任英国海军大臣,他立即游说,要求把海军军舰动力燃料改为石油。而且,同样也是在他敦促下,英国政府秘密购买英波公司(即今BP——英国石油公司)大多数股份。石油成为英国未来战略利益的核心所在。
  后来美国有个大名鼎鼎的知识分子叫基辛格,他说:“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
  苏伊士运河开通后,中东发现了储量达全世界总量2/3 的石油。几个世纪以来,欧美国家的全球征战史,无不以资源争夺为核心。进入20 世纪后,这种争夺又以石油为最剧烈。所谓的修路也好,开凿运河也好,完全不是为了当地的交通便利,只是为了自己搜刮掠夺的来往方便。
  一百多年来,在中东,无论是外来的力量,还是内部的冲突,资源尤其是石油的因素深藏其中。
  过去,中东各国被别人代表发言,很难听到他们自己的声音。后来,欧美各国利用中东民族教派不和,在中东寻找能代表自己利益的发言人。由于世界上各种权力深刻地介入中东事务,石油的中东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地区,处处有线索与头绪,却任何一处也难清晰,永远在争执,新矛盾不断涌现,千头万绪地牵扯着百年甚至千年以前的老矛盾,“剪不断、理还乱”成为中东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综合格局的六字写真。
  因为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中东成为联结东西方最便捷的通道;
  因为发现了石油这一有战略价值的资源,这个地方从此失去了安宁。
  中东,为人类提供了方便,提供了能源支持,得到的却是人类贪婪无度的蹂躏。
  英法对德国,两次世界大战,中东也必然被卷进战火中。
  无论煤炭产量,还是钢铁产量及技术,在决定国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资源要素上,以及造船工艺(新型战舰的速度)上,德国都开始全面接近甚至超过英国。
  人类社会永远都是竞技场,后来者很难有好机会,因为领先者从不愿给追赶自己的家伙以任何机会——除非你超过他、打倒他。
  德国人虽然是后来者,但却有争当老大的雄心壮志和宏图大略。查阅历史我们可以得知,奥斯曼帝国是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统治时间最久的伊斯兰教帝国,代表了伊斯兰文明的最高成就。但是,它的晚期也像中国的晚清一样衰弱不堪,被列强瓜分欺凌。作为帝国的领导人,也想富国强兵,有时候为了这目标病急乱投医,向人慷慨许诺。
  1889 年,在德意志银行的领导下,德国工业与银行家从奥斯曼政府那里获得了一项特许权,建设从首都君士坦丁堡横穿小亚细亚安纳托利亚的铁路。这一协议持续10 年后,1899 年,奥斯曼政府又批准了第二阶段的建设,即从柏林抵达巴格达铁路。柏林—拜占庭—巴格达,开头字母都为B,“三B铁路”由此成名,成为强大德国的希望。
  如果说,这条铁路开通,并且未来由巴格达向科威特延伸,那么传统的通过海路、经苏伊士运河而连接东西方的通道,优势将不复存在。这对控制着苏伊士运河的英国人,当然是重大的挑战——修条路没人走,哪儿来的收入啊。当时被派往塞尔维亚军队的英国资深军事顾问拉方分析说:“如果柏林—巴格达铁路建成,这块生产数不尽的经济财富、海上军事力量根本攻击不到的巨大内陆疆土,将统一在德国的周围。俄国与它的西方朋友英国和法国,将会被这一屏障隔开。”
  英国人看明白了。
  德国人加紧了行动步伐。
  1912 年,德国政府与工业界已认识到石油是未来经济的燃料,是战略性资源。这时,正是与奥斯曼皇帝谈判为巴格达铁路融资的时刻,狡猾的德意志银行提出:铁路两旁20 公里范围内的所有石油和矿产开采权,由铁路公司控制。要知道,当时地质学家们已经在美索不达米亚( 伊拉克) 的部分地区发现了石油,而建设中的柏林—巴格达铁路的最后一段正好穿过这一地区。
  奥斯曼皇帝同意了这一要求。
  德国人很兴奋,他们看到了超越英国人的机会。但是,德国人还不敢明显表现出他们的野心,他们知道,英国人为了保护印度与东方通道,一定会维护他们在海湾与苏伊士运河的利益。
  1899 年,德皇威廉二世访问君士坦丁堡,谈妥新的柏林—巴格达铁路合约后,在温莎城堡会见了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热情邀请英国参加三B 铁路项目。他们心知肚明:没有英国的积极支持,这项工程将面临极大的困难,不仅是政治上的,也有财政上的困难。这条铁路最后一段的建设规模远远超过了德国银行的资金调配能力,即使有德意志银行这样的大银行,也是不能胜任这么巨额的工程融资任务的。
  然而,历史是由强者写的。英国人对德国人的建议不感兴趣。德国人全权掌控三B 铁路权益,英国人不参加,他们是该高兴呢?还是该提心吊胆呢?
  果然,在巴格达铁路谈判的最后阶段,1901 年,英国女王命令停在科威特海域的英国军舰出面,要求帝国政府必须把阿拉伯下游的海湾港口划为英国领地。这样,即使德国能够完成巨额融资,建成三B 铁路,这条铁路也断无可能由巴格达延伸至科威特,因此也无法取代苏伊士运河的价值。德国的铁血首相俾斯麦曾不无伤感地说:“只有一种情况能促进英德之间关系的改善,那就是勒住我们经济发展的缰绳。”但是他坚定地说:“然而,这是不可能的!”
  在德国皇帝邀请英国参与铁路建设15 年后,英国人给出了他们的明确答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与德国成为战场对手。
  资源争夺一直是人类几乎所有战争最为直接的动力。为土地,为水源,为矿产,为能源。从资源角度看战争,永远是一个最直观、最明白的。从争抢石油资源这个角度来观察两次世界大战在中东的表现,绝对是个好角度。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石油并非紧缺资源,但是却已经是效率最高的能源。当时美国和俄罗斯首先开采利用。美国生产的石油占世界产量的63%,俄罗斯的巴库大约占19%,墨西哥占5%。英国眼中的中东石油,是未来的战略资源。石油能源不仅催生了海军舰艇动力系统的大进步,还催生了新武器——飞机。英国作为当时世界第一帝国,有着超越一般国家的视野。
  大战期间,德国的盟友土耳其趁机侵入阿拉伯半岛,该地区部族四分五裂不能团结抗敌,共为了夺得战争的胜利,英国派陆军情报军官劳伦斯到阿拉伯地区活动,为当地提供枪支弹药,劳伦斯穿着阿拉伯人服装,以英国政府名义承诺战争结束后允许阿拉伯国家独立,动员各部族武装自己成立了突击队,袭击牵制土耳其和德国军队,为英国利益而战。整个战争期间,阿拉伯各部族为此牺牲了10 万人的生命。
  结果,战后,曾经的许诺如轻烟而逝,整个中东的阿拉伯世界都被纳入英国人的统治之下。
  强权者最是人类道德的反面教材,可强权者永远都在用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为了自己的利益,以所谓的价值观来要求其他弱小者。
  后来,劳伦斯在其回忆录里承认:
  阿拉伯人的士气是我们赢得东部战争的主要手段。我向他们保证,英国将信守诺言。在这种许诺之下,他们干得十分漂亮….( 对于欺骗行为) 我时常深深愧疚。
  愧疚,只不过是骗子一时的心理平衡的需要,下次到需要行骗时还会骗。无论个人还是国家,权力都是灵魂的腐蚀剂。强权国家的本质是非人,在国家利益的旗号下,可以出卖人类良知,牺牲他人一切——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英国的努力,迫使《凡尔赛条约》以国际法的形式将中东的利益划给了英国与法国,纳入两国的殖民体系之内。实际上法国的获益有限,只拥有叙利亚与黎巴嫩。战争爆发前刚刚成立的土耳其石油公司中,德意志银行的25%的股份因为德国战败,战后划转给法国石油公司。
  战争很现实也很残酷,所有战争的结果就是一次重新划分资源利益的安排。德国在中东的利益,包括三B 铁路,以及铁路两边20 公里范围的石油,随着战争硝烟的散去而灰飞烟灭。
  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人从敦刻尔克撤退,法国战败投降,希特勒德国的爪子马上抓到了中东。
  资源,永远是战争最坚实的理由。资源在,争夺就不会停止,战争就会以各种方式继续。
  英国从欧洲大陆撤退之后,丘吉尔随后决定英国从本土向中东地区派遣
  最强大的增援力量。历史学家汤因比赞美此举:
  堪与622 年,当波斯军队已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亚洲岸边扎营时,罗马皇帝赫拉克利亲率远征军从君士坦丁堡解缆起航、直捣波斯心脏的决策媲美。
  这些赞美之词都是站在西方帝国的立场上说的,没有人问阿拉伯人民的需要。殖民主义英国和法西斯德国,不过都是为了自身利益,在文明程度与道德水平上不过是半斤八两的一对哥儿俩。  战争爆发时,埃及法鲁克国王对德国的侵略行为表示抗议,立即断绝了与德国的关系。但是,局面并不乐观,法国溃败投降,英国敦刻尔克撤退,德国气势如虹,夹在大国中间受气的埃及怎么办?法鲁克国王有些犹豫&&
  但是,法国可以投降,埃及却不准犹豫。英国人火了,他们打德国可能力不从心,欺负埃及却是绰绰有余。于是声色俱厉地要求国王任命英国人中意的穆斯塔法&纳哈斯组织新政府,法鲁克国王不敢说不行,但也没干脆答应行,态度含糊。英国大使中午将一项最后通牒交给法鲁克国王,要求他在下午18 时之前做出任命,否则会“自食其果”。
  过了18 时,任命仍未发出。英国大使在英国驻埃及军队总指挥官的陪同下,率3 辆轻型坦克闯入皇宫大门,可怜的埃及国王法鲁克被告知:或者马上发任命书,或者登上停泊在苏伊士运河上的英国军舰,到塞舌耳群岛或毛里求斯岛去度过余下的战争岁月。
  完成了对西欧的征服,希特勒的目标明确:制定并实施其从南北两路包围中东的钳形攻势。在南路,希特勒怀着与1798 年的拿破仑同样的野心,企图通过占领北非国家,特别是把埃及当做一块跳板,借以从欧洲大陆跳入印度洋;在北路,希特勒抱着与德皇威廉二世同样的梦幻,企图循三B 铁路故道,从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和苏联的高加索山脉南下波斯湾,与南路会师,完成钳形攻势。
  有着丰富自然资源的中东当然是希特勒德国的梦想所在。更何况,还有由此往东的远东。
  中国古代养生有一个简单基本的法则:欲不可纵,纵欲必然伤身。自然资源是百姓民生和国家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资,就像是人生存不可缺少的饮食一样。无论是殖民帝国还是法西斯政权,纵欲无度终究会害死自己。
  毫无意外,德国战败。德国人没有夺走英国人的权力。只是,中东的争夺,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即使胜利者英国、法国,亦将自己的力量消耗殆尽,曾经拥有的权力开始摇摇欲坠。过度追逐或捍卫权力,最终也将伤害权力拥有者本身。
  第二节 石油中东与帝国爪牙
  这是一个无奈的世界:
  只要美国说一声哪儿有它的国家利益,
  这个地方的主权就没有保障了,
  这个地方也必将出现——美国人的黑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逐渐散去,欧洲经济重新启动,石油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供应问题显然开始受到高度重视。因地缘亲近,欧洲的石油正如人们意料主要是从中东进口,数据表明:1947 年欧洲从中东进口的石油仅占欧洲进口石油的43%,一年后即迅速增为66%,1950 年则达到了85%。三年内翻了一番多。
  这种快速增长是怎么完成的?
  谁向欧洲提供了中东的石油?
  1911 ~ 1920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石油消费增长了90%。同时,美国机动车从180 万辆增至920 万辆,增加了五倍!这种筋斗云似的快速增长对美国的石油供应是个极大的考验。美国矿产局局长1919 年忧心忡忡地指出:“在今后二至五年内,我国油田生产能力将达到上限,此后我们会面临加速度的产量下降阶段。”
  对未来石油短缺的担忧,迫使美国石油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新的石油来源。中东的石油,对美国人而言,当然重要。但是,《圣雷莫协定》拒绝了美国公司,这一协定规定:非经土耳其石油公司共同合作,任何公司将不可进入这一地区开发。如果说,“一战”之前,土耳其石油公司还有25%股份归德意志银行所有,而美国控制了德国的石油供应,因而可以间接进入中东,那么,作为参战国并是胜利方的美国,战争结束后反而失去了机会。
  那么,什么是《圣莫雷协定》?土耳其石油公司是谁的呢?为什么说战胜国美国反而在战后失去了机会呢?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波石油公司除了占据波斯的石油大本营,还把触角伸到几乎所有海湾国家。1912 年,德国英国荷兰三国企业组建了土耳其石油公司,协约国最高委员会决定英国为伊拉克和巴勒斯坦的受委任统治国。英法签署了《圣雷莫协定》,该协定规定了英法两国在美索不达米亚的石油垄断权,法国取代了战败国德国的位置,对土耳其石油公司的股份结构重新作了安排:英-波石油公司47.5%、英荷壳牌石油公司22.5%、法国石油公
  司25%、古尔本金5%。英国保持住了自己对中东的控制。
  美国公司不能进入缅甸、印度与波斯(英国殖民地),现在又挤不进最有石油潜力的中东,美国人不高兴。1921 年4 月21 日,美国国务院代表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正式发表声明,强烈要求参与中东的石油开采。老牌帝国英国正像八九十年后的美国,老大当惯了,对谁都是颐指气使。它们其实也有同今天美国一样的遏制他国发展的深层动机。虽然这时候英国在全世界控制的国土资源面积大于美国,但是从国家整体实力上看,美国已经开始超过英国。这正是英国不能放心的地方。驴倒架子不倒,当时的英国外交大臣给华盛顿发了一封简短而又粗暴的回信——
  在英国控制下的中东,不允许任何美国公司进行石油开采。
  英国如此霸道粗暴,美国岂能忍辱,在此后的几年里,无论是威尔逊当总统还是哈定上任,美国政府都坚定地和英国霸权作斗争。但是,他们这种斗争和后来一些傻帽敬奉的主义什么的没有关系,斗争的中心内容就是资源,生存发展的资源。美国政府为了支持美国石油公司向海外扩张,威胁英国说:美国的新泽西石油公司将切断对英国的石油供应。而且,美国海军积极部署,针对英国海军进行对峙威胁,一副不怕擦枪走火的架势。
  看看,抢占资源时都如狼似虎,哪个还有一点儿斯文样?
  当时,丘吉尔在英国政府里担任殖民部大臣,他对同僚、新任外交大臣寇松说:“只要美国人被排斥在伊拉克的石油开发之外,我们在中东将会永无宁日。”
  经过仔细权衡利弊,寇松代表英国政府对外宣布:英国政府准备放弃《圣雷莫协定》。
  美国闻讯大喜,也马上回报:海军委员会正在制定一个协定,使英-美海军友好相处。
  以前,美国曾经把拉丁美洲当做自己的势力范围,当做后院,坚决反对英法等国的利益触角伸到拉美区域。为回报英国在中东的利益分成,它对英国在拉美的资源掠夺扩张采取了更宽容的态度。
  1922 年7 月起,美国石油企业联合体与英-波公司就美国参加土耳其石油公司事宜进行了长达六年的谈判,终于在1928 年7 月31 日签署了著名的《红线协定》,取代了八年前的《圣雷莫协定》。依据这个协定,英-波、壳牌、法国和美国公司(七家公司中最后只有新泽西标准和纽约标准两家参与)各占土耳其石油公司23.75%的股份,其余5%仍由土耳其公司创始人、英美协调中间人古尔本金所得。《红线协定》划定了四国五家公司的共同开采范围,也就是那根红线圈起的石油版图:埃及以东,波斯以西,除了科威特之外的
  全部海湾国家!土耳其石油公司改名为伊拉克石油公司。
  美国公司终于挤进中东。
  英-波公司则抓住1914 年土耳其石油公司的一个条款钳制美国公司猛兽似的扩张行为,这个条款规定该地区所有石油资源必须由土耳其石油公司集体开发,不让美国吃独食。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无论从经济还是从军事上看,实力都远远超过英法等国家,成为无人能望其项背的第一大国。于是,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美国石油公司单方面宣布《红线协定》无效,伊拉克石油公司散伙了。英法都没敢吱声。而且,在《红线协定》生效的那18 年里,英-波公司的中东石油霸主地位也逐渐被美国削弱。
  为什么这世界谁都想当老大?因为老大就可以耍流氓。而想当老大是不容易的。
  在中东这片有着古老文明的土地上,各帝国的爪牙划过一道道带血的深痕。英国统治伊拉克,1931 年英-波公司与伊拉克续签了新租借条款,伊拉克石油公司修建了两条输油管道,起点都在基尔库克大油田,满足了英法荷三国的能源需求。新西兰工程师弗兰克&霍姆斯受英-波在中东大发石油财的影响,1923 年取得了独家开发沙特哈萨省石油的授权,后霍姆斯又陆续获得了沙特-科威特中间中立地带以及巴林的开采权。霍姆斯急于套现脱身,
  英-波公司却看不上,拒绝了,这几处开采权被卖给了加州标准公司、德士古公司、美国独立石油公司和西石油公司。
  今天的丰油国科威特,是中东最后一个被发现有巨大石油储藏的海湾国家。1934 年,英-波和海湾石油公司联合成立的科威特石油公司,从科威特酋长艾哈迈德手中获得了租借开采权,四年后打出了第一口高产井。
  红线怎能阻挡住美国公司进入中东的步伐?还有波斯——伊朗呢,虽然《红线协定》划定的范围是埃及以东波斯以西,伊朗还在英-波公司的完全掌控中,但是,那里丰富的石油怎能让美国不动心呢?此后的八十余年到今天,美国在伊朗那儿制造出的事端数不胜数。
  到1933 年,美国在中东石油所占份额是:红线范围之内( 原奥斯曼帝国版图) 占23.75%,其中在巴林与沙特占100%,在科威特占50%。这个比例之大足可以反映出美国人抢占资源时下手之快和下手之狠。现在我们重新分析英国捍卫自己的中东权力的两次大战,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若以石油资源争夺为例,其实英国的目标已然落空。这种悄无声
  息的权力演变,实际上代表了国际控制方法的更替。
  “二战”结束前的1944 年,美国已控制中东已探明的石油蕴藏量的42%。之后,除上述巴林、沙特与科威特的份额外,美国新增的石油版图包括伊朗的40%,伊拉克的25%。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经济恢复期,欧洲对中东石油依赖达到85%以上。那么,在欧洲对中东石油控制能力下降的形势下,需求的增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依赖性增长,意味着主动权的丧失,意味着财富和利润的流失,意味着建设成本增加负担加重。最后则意味着得利者是美国。
  在英国强大时,美国坚决搞贸易保护,绝不许英国侵入自己的国内企业的市场。“二战”前后美国强大了,到处搞门户开放,绝不许别人搞贸易保护,谁搞他他就打谁,美国的跨国公司就是美国国家利益的先锋部队。美国人的道理很简单:美国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所有人都必须为它的美国利益让路,甚至做出牺牲。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的殖民主义模式逐渐退出了中东,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感召下,为两次世界大战做出了贡献的阿拉伯人民开始寻求自己的道路,纷纷宣布独立。中东局势发生了更大的改变。
  两次世界大战还有一个重要的结果在中东显现出来,那就是以色列建国。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开始运作,到1947 年的联大会议通过了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181 号决议,成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到今天,阿以( 阿拉伯、以色列)冲突成为中东矛盾的主旋律。
  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破了以维持欧洲均势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政治格局,苏联与美国在大战的战火考验中迅速崛起。《雅尔塔协定》即为东西方这两个超级大国按“大国治理”模式划定各自势力范围的关键文件,但是,东西方之间的中东尚在两大阵营的势力范围的空当中,因此,双方在中东的角力也就成为后来几十年国际政治的重头戏。
  而由于并非殖民式的直接介入,双方多头势力都是借力于中东国家的言行来表述,情况就更显得复杂诡秘。
  然而,千变万化的背后,资源战略的因素如影随形未曾须臾分离。
  中东的资源,一是石油,二是运河。
  1952 年,纳赛尔与他的“自由军官组织”获得埃及的领导权后,开始与埃及曾经的控制者英国谈判,欲收回苏伊士运河。英国强烈抗议,很不高兴。但是这种殖民主义的范式已经不得人心。谈判结果,英国最后一批军队于1956 年撤离埃及,英国占领埃及74 年的历史,在这一天结束了。但是,英国岂能甘心?
  埃及总统纳赛尔决定在尼罗河中游兴建阿斯旺水坝,这一工程预计耗资至少10 亿美元,各种融资手段使用后,最后一法,纳赛尔决定将苏伊士运河国有化,“用运河的收入来建设阿斯旺水坝。”以色列虽然刚刚建国,但是背后有英美法等帝国支持,想获得更加多的土地和水资源,西奈半岛的苏伊士运河又是它特别钟情的目标。英国、法国对埃及的土地及运河航道资源还念念不忘,与以色列达成协议:先由以色列向西奈发动进攻,然后英法向运
  河区进攻,切断西奈埃及守军的退路。
  美国的领导人杜鲁门与艾森豪威尔则认为想办法把埃及领导人换成亲近人就行了,即使非要打仗,也要把宣传工作做足,让大家认为是没有办法才开战的。
  英国是老牌帝国,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已经开始没落,被美国超出,但是架子不倒,从骨子里认为在这片土地上自己仍然可以做老大。艾登回信给艾森豪威尔说:“除掉纳塞尔,在埃及建立一个对西方相对友好的政权,是非常重要的。”艾登坚定地认为:绝不能让埃及人收回运河,因为如果那样,英国国民的生存权就掌握在埃及人手中了。
  这就是西方世界的真理:它可以掌握你的生存权,你不能掌握它的生存权。运河即使是你的国土你的资源,也不应该由你掌握,你掌握了,这世界就是不安全的。你的主权我掌握,你的东西我管着,这世界就安全了。
  刚刚撤完军队的英国,希望借此方式重回埃及。
  美国的不支持显示出西方世界对中东的不同介入方式,也将事实上美国、英国的实力水平明白地表现出来。无论英国还是法国,更深介入战争,没有美国支持已无可能。当时任埃及宣传部门主管的萨达特,对这一局面写道:
  今天,世界上只有两个大国,美国和苏联。美国的最后通牒( 反对战争) 使得英国和法国归位明确,既非大国,亦非强国。
  关于苏伊士运河之争,在航道资源一章中笔者有专门的叙述。只简单说结果:在埃及军民的坚决抗击下,英、法、以联军失败了。
  英国及其殖民地资源掠夺模式,至此,退出中东并且消亡。
  与英国事实上的退出同时发生的是,苏联借此时机挤进中东。
  《二十世纪中东史》描述道:纳赛尔的革命,在赫鲁晓夫看来,“埃及成为阿拉伯世界政治中心”。由此,埃及成为苏联进入中东的关键国家。“1955年9 月,苏联通过捷克斯洛伐克向埃及销售了2 亿美元的军火,次年又销售了4.4 亿美元的军火。”这样,以埃及为枢纽,苏联成功入围中东。
  于是,英国退出中东后的权力真空,填补者已经出现:美国与苏联。
  只不过,传统的殖民地方式已然失去效力,而新权力的结构性要素,则为跨国公司,它作为一种更有力却隐而不彰的存在,实际上串联起强权国家与资源国家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资源消费国。
  同时,中东的特殊性,至少早期多数冲突之根源,仍是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关联。
  纳塞尔时代任宣传部门负责人的萨达特当时就意识到:“今天,世界上只有两个大国,美国和苏联。”1970 年,萨达特出任埃及总统,他在自传里他说:“纸牌的99%掌握在美国人手里。尽管这让人生气。”萨达特说这些话时,埃及与苏联是盟国。
  但是,苏联由于自己的政治体制特性,不能借力跨国公司介入中东,民族性格和领导人个人性格又使它错失了重大历史机遇。
  萨达特在其自传里描述他接任总统后第一次去苏联访问时的情景——
  勃列日涅夫问:“你是否知道清单里有4 架米格25 的战斗机?我再给你提供30 架。”
  先前,萨达特与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及国防部长争吵不休,原因就是苏联人说可以提供飞机,但飞行员必须由苏联指挥。这严重暴露了苏联体制的死板与不合时宜,这种体制在现代国际环境中生存,必然遇到很多难题无法有效解决。
  萨达特当然断然拒绝。不过,勃列日涅夫的米格飞机缓和了他们的争吵。
  4 架米格25 的苏联飞机果然到了埃及,但萨达特仍无权指挥。埃及最后通牒:要么卖给我们,要么开走。结果苏联人将飞机开回。
  小气又多疑的苏联人,仍然不能明断是非判别形势,结果终于把萨达特逼急了。萨达特简单直接,将全部1.9 万名苏联军事专家驱逐回国,离开埃及。
  历史给了苏联机会,而苏联人却与之失之交臂。
  是啊,苏联不缺油。“二战”之前,苏联就是重要的石油出口国。“二战”结束后的1958 年,苏联的石油产量接近当时世界第二位,出口量很大。
  但是美国怎么回事儿?美国也不缺油啊,直到1972 年,美国也仅有5%的石油进口,而且中东只占进口的18%。中东石油,作为国家发展的能源,这时候对美国影响非常有限。由此看来,中东的美苏之争,深层因素,当然是意识形态而非单纯的资源。
  当苏联建立以埃及、叙利亚为主轴,美国完成以沙特、伊朗为支撑的中东控制体系,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表现为埃及与以色列的冲突背后,只是美苏两国意识形态的征场而已。争斗20 年后,两国当然耗资不菲。70 年代,“不战不和”维系阿以现状,成为两国主体政策选择。
  但是美国却棋高一筹,美国的石油公司在中东占有绝对的石油资源控制权,所以,当20 世纪70 年代初美国放弃美元与黄金挂钩后,设计了石油美元这个剥削全世界的大诡计,并说服石油出口最多的沙特来带头执行石油交易以美元结算,最后带动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国家都奉行此不成文规则。(伊拉克的萨达姆后来第一个不愿意用美元结算石油交易,结果被美国布什绞死了)。
  所以,当苏联人以为那仅仅是意识形态的斗争,不愿意为此多花钱时,美国的战略眼光远远超出了意识形态,不仅将美元傍上了石油交易结算,到
  今天全世界都在为未来世界能源紧张发愁时,美国已经为自己的能源安全预储备了多条路径以供选择。
  但是,对埃及的萨达特来说,日子却很不好过。苏联的不仗义让他生气,挥剑斩断关系,可在阿拉伯世界里,除了石油资源,没有谁掌握先进的技术能帮助国家进步,并帮助埃及的军队强大,没有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强大的军队,埃及无法抗衡美国在中东的代表以色列人对阿拉伯世界的挑衅。
  萨达特在自传《我的一生》里写到他接任埃及总统之际,看到的美国人的一份关于埃及形势的分析报告:“让纳赛尔去叫喊吧。不久,他们就会因为经济因素,而跪下求饶!”萨达特向自己的财政与经济部长询问情况。部长说:“国库空了。我们濒临破产边缘。”形势很残酷。发展经济,先救自己,放弃充当阿拉伯革命的领袖,成为萨达特的最终选择。可是,没有和平,经济怎么发展?这样不战不和耗着,会要了埃及的命。不管是美国还是苏联,
  都没安好心,他们都想通过这种手段逼迫埃及屈服求饶丧权辱国。
  萨达特想明白了,心中有了主意,他要打破僵局,主动谋求和平之路。这条和平之路却是需要战争来开拓的。但一个弱小的三流小国怎敢轻言战争?埃及,即使加上叙利亚,与以色列之间的军力比较也差距不小:1971年国防预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埃及占21.7%、叙利亚占9.8%、以色列占23.9%;而花在每名士兵身上的钱,埃及4600 美元,叙利亚1571 美元,而以色列平分在正规军每名士兵身上则达59360 美元;即使加上后备军,每人的平均数也高达19273 美元。阿拉伯国家无论何种数字,都远远低于以色列的最低水平。
  但是,萨达特是位天才,他以三流小国的力量,打了一场一流的战争。
  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的评价很中肯:
  萨达特不指望在领土方面得到多大的好处,而是希望出现一种危机以改
  变各方处于僵化的态度——从而开辟通向谈判的大门。他的目的与其说是着
  眼于军事,不如说是出于心理和外交上的。
  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十月战争”,由埃及和叙利亚于1973 年10 月6日联合发起,为了收复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失去的土地。1973 年10 月22 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338 号决议,要求双方立即停火。26 日,国际和平部队到达运河区。埃及、叙利亚收复了一部分失地,以色列仍占据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占领的大部分领土。在15 天的战斗时间里,击毁坦克总数估计有3000 辆。
  远远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那场最大规模的坦克战——蒙哥马利与隆美尔在北非进行了6 个月的坦克会战,最终双方损失的坦克也不过650 辆。
  但是,战争以及胜利,并非萨达特的理想,只是手段。
  1977 年11 月,萨达特打破埃以之间30 年来的敌视与对抗,对以色列进
  行历史性访问。
  “十月战争”的传奇当然不止于此。埃及驱逐了苏联专家,结果在战争真正爆发前,苏联人运来了他们3 年前许诺的武器。可是,当战争结束,苏联人却发现,作为日内瓦和会的发起者之一,会议室里却没有了他们的座位。
  埃及与叙利亚选择美国、选择与基辛格进行斡旋,达成脱离接触协议。
  在埃及,苏联也出局了。中东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埃及人开始不受以色列干扰,专心致志搞经济建设了。阿拉伯国家的力量开始分散,再也不能拧成一股绳,没有实力去和以色列过招了。
  中东已探明的石油占全球总储量的2/3。但是,迟至20 世纪70 年代,
  无论美国还是苏联,对中东石油并无依赖。这形成了资源控制者与资源消费者分离的有趣现象。  那么,谁更依赖中东石油?
  欧洲,尤其是西欧。
  根据1973 年1 ~ 6 月统计,在国家能源来源结构中,中东石油在意大利石油消费比达79%;消费比最低为英国,占63%;除欧洲之外,日本从中东进口石油占本国石油消费高达76%。
  有一段时期,石油资源国有化、石油企业国有化成为许多国家的选择。
  这其实是弱小国家对抗强大到无所不能的跨国公司、维护国家能源和经济安全的无奈之举。
  理所当然地,资源所有者国家与生产者跨国公司之间的冲突不断:
  1947 年,伊朗政府仅从石油产地使用费和税款中收到1988 万美元,而英国政府却获得利税5600 万美元。1951 年伊朗国会通过关于石油工业国有化决议,随后当选的首相摩萨台坚决执行石油国有化&&两年后,美国操纵反对派推翻伊朗政府,巴列维国王执政。伊朗第一个民主选举产生的首相摩萨台,因为坚持石油国有化伤害了美国跨国公司的利益,也就是伤害了美国的利益,被推翻,还被以“谋叛罪”判处3 年徒刑&&
  我们常看到一种极不正常但却很无奈的现象:只要美国说这世界上哪个地方有美国的利益,这个地方的主权就不能自保了。
  而美国也由此进入伊朗,后来近30 年里,伊朗一直是美国在中东的一根支柱。但是当伊朗再次通过斗争脱离美国的掌控后,美国就一直宣传说伊朗对世界和平是一种威胁,就像当初说伊拉克一样。美国的风格就是这样,说得多了,就到了动武的时候了。伊朗近些年来整天被美国砸板砖,这是起因之一。
  有人说利比亚的卡扎菲是个疯子,一个下级军官带几个人、两辆破车竟然想造反,关键是还成功了,可见是个天才的疯子。而正是这个疯子,真正改变了资源国与跨国公司的关系。
  利比亚的石油工业发展较晚,采取的是高度分散的租让模式,有17 家石油公司在84 个租让地上中标。那么,当苏伊士运河冲突发生,油轮运输中断之际,利比亚的地利价值得以显现——可直接而迅速穿过地中海运抵意大利或法国。
  1969 年9 月,卡扎菲推翻了亲西方的伊德里斯国王后,随即要求石油公司提高油价,之前,资源国想要增加收入只能提高产量,而产量越高价格越低,因为一直是跨国石油公司单方面决定原油标价。这次,卡扎菲竟然又成功了!
  卡扎菲对于中东阿拉伯石油国家的贡献是巨大的,他的行动成功地表明了,政府是可以通过提高价格来增加收入的,产油国要掌控主权,通过斗争争取对本国石油资源的控制权。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温和的沙特一直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平衡器。但是,沙特国王费萨尔是第一个成功运用石油作为政治斗争武器的人。
  “十月战争”爆发当天以及第六天,费萨尔两次致信美国总统,先是要求尼克松说服以色列立即从它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撤走;后又警告美国,如果它继续与阿拉伯国家作对,沙特阿拉伯绝不会袖手旁观。
  但是,尼克松对此说服与警告不予理睬,于10 月13 日下令美国空军开始向处于被动局面的以色列军队紧急空运军火。费萨尔决定做最后努力。10 月15 日,他派遣外交代表前往华盛顿,当面向尼克松和基辛格陈述沙特反对美国支持以色列的立场。但是,美国人根本不听。
  费萨尔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埃及最大领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