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21世纪将是环太平洋21国签证世纪

什么才是环太平洋贸易协定的大问题?
04月14日 14:25
美国与日本等10个经济体之间的环太平洋贸易协定谈判错过了好几个截止时间,再多一个似乎也无所谓。这项雄心勃勃的协定覆盖了全球经济总产出的40%。尽管先前一拖再拖,但是如今该协议到了只能进不能退的关口。如果没有赶在美国总统选举之前签署条约,环太平洋贸易协定所剩的时间将会寥寥无几,最快也只能等到2017年。反观,美国则坚持继续跟进协议的外交政策。他们常常试图让自己相信,签订协约是可行的,并且也逐渐成为美国战略政策中的关键支柱。
近日,美国在中国主导的新型多边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银行(简称亚投行)的尴尬表现也着重体现了其紧张与不安。不少美国原先关系紧密的盟友,如今却不为美国的请求所动,他们不但不认为亚投行是美国口中对国际准则的威胁,相反这些国家则纷纷申请成为亚投行创始成员国,而这对美国则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因此美国则更希望环太平洋贸易协定的成功签订。协约的签订虽指日可待,但是就近几轮在夏威夷的谈判而言,协定中不少重要分歧貌似仍处于悬而不决的状态之中。
这并不奇怪。环太平洋贸易协定是具有鲜明&21世纪&特征的协约,包含了很多颇具争议的改革包括知识产权的保护、国有企业经营、环境和劳动标准。它还以不同的视角看待从秘鲁、越南到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经济贸易。甚至一些20世纪的问题,如进口关税、市场准入以及环太平洋贸易协定中美日两大经济体间的巨大分歧。美国农业和汽车销售方面需要向日本妥协,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则也会面临政治上的困难。
然而,最大的问题可能还是美国政府。若不是美国国会赋予了美国政府快速贸易促进权,其他11国可能还不情愿确定自己的最终立场。有了贸易促进权,国会在通过条约时将会全部通过或是全部否决,而不是将条约拆分成一项项条款逐条通过。然而保护贸易促进权还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不仅仅是右翼共和党和还是一些民主党,都批评和反对贸易促进权。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表示,经济发展需要弱化贸易促进权的作用。二月,他在《纽约时报》中写到,如果这种情况不会发生,也不会是什么&大问题&。
这一点上,克鲁格曼错了。出于各种原因,贸易促进权的弱化失败给了美国利益沉重的一击,而贸易自由化本身就是原因之一。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世界协约前景逐渐暗淡,美国便寄希望于环太平洋贸易协定和与欧洲国家的跨大西洋贸易协定。一月,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在向国会的国情咨文演讲中详述了&世界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就是亚洲和环太平洋地区。
环太平洋贸易协定对美国在亚洲最重要的盟友日本也是至关重要。因为协定显示了两国能够消除贸易壁垒,促成更紧密的国家关系。协定同样也是安倍晋三拯救日本经济于长期滞待状态战略的关键一步,具体措施便是施行经济结构改革。本周总统奥巴马邀请安倍晋三于4月28日来白宫会晤。尽管安倍也会在国会上发表讲话,但是环太平洋贸易协定的无法签订,再加上颇具争端的新问题&&美国在日本南部冲绳岛投建海军基地,都让&必然永恒的盟友&这个词听起来多了几份空洞。
更广泛一点说,奥巴马总统夸耀的外交政策便是&&或者&再平衡&美国在亚洲的重心。这一政策正如中东和欧洲的危机分散了美国的注意力一样,都是在外交上看起来敷衍了事。并且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经济方面的因素&&环太平洋贸易协定也由此得到了高度的重视。美国宣称作为地区领导并发挥着持久作用,而环太平洋贸易协定便是美国地位的象征,如果另有国家从这方面理解,美国也无可抱怨。
然而,让奥巴马总统在国情咨文演讲中大力宣传并支持贸易伙伴协议时,他并没有将争论的中心集中到全球贸易,日本盟友和&再平衡&亚洲等问题上,相反,他着重强调协定需要保护美国工人和商人利益以对抗中国的战略竞争。就这一点,奥巴马表示,他希望在这个地区&建立规则&。
中国虽然还不是环太平洋贸易协定中的一员,但积极参与与其他十五国的就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一项竞争贸易协约)进行谈判。这十五国包括东盟十国,印度以及日本。中国一直以来都在怀疑环太平洋贸易协定的制定就是美国遏制政策中的一部分&&目的就是为了将中国排除在外。为什么这样说?举个例子,越南的经济和中国一样,都缺少透明化,且经济被国有企业严重扭曲。因此我们的学者不禁想问,那为什么越南加入了环太平洋贸易协定?
签订贸易协定的竞争似乎成为中美两国间为争夺地区影响力进行的又一次战略竞争。正如同亚投行会惨败一样都是毫无根据的。从环太平洋贸易协定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中美两国都能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本国获益。如果中国的申请符合标准,中国可以自主选择加入环太平洋贸易协定,而不是被排除在外。最终各种重叠的贸易协定融合成一个广泛的自由贸易区域,这个区域包括中美两国&&但却在美国的规则下运行。这是美国的梦想。因此各国应该支持他国的努力。基于很多原因,环太平洋贸易协定如果未能签订,将会对美国外交造成重大的打击。这就像在对抗中国的过程中增添了一个不必要的风险:而这就让人认为,中国胜利了。
阅读数(21035 次)
探问全球经济新问题,思考新办法。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环太平洋地区现役军用运输机综述解析.doc1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3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环太平洋地区现役军用运输机综述西海岸国家、墨西哥、美国、加拿大、俄罗斯、中国、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这一地区的历史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尤其是二战结束以来,这里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举足轻重的地区。有人认为:21世纪将是环太平洋国家的世纪。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环太平洋地区国家不仅是世界政治、经济的主要参与者,更活跃于世界军事舞台的中央,有着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军事大国。在一战和二战中,环太平洋地区都是东方主战场;二战后该地区发生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局部战争;近年来美国鼓吹亚太再平衡战略、南海问题风起云涌,环太平洋国家、地区的每一次军事活动都或多或少地挑动着世人的神经。因此,研究环太平洋地区主要国家的军事装备对于分析各国军力对比和世界军事走势有着重要的意义。
军用运输机是一种用于运送军事人员、武器装备和其他军用物资的飞机。具有较大的载重量和续航能力,能实施空运、空降、空投,保障地面部队从空中实施快速机动;它有较完善的通信、领航设备,能在昼夜复杂气象条件下飞行有些军用运输机还装有自卫武器军用运输机是一个国家军事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 也都拥有可观的空中军事运输力量。
美国的军用运输机体系完备、性能先进。现今装备的军用运输/加油机数量 包括未交付订货、封存的飞机和改为执行军用运输任务的民用飞机,下同 最多,达到了2328架。近期美国主要生产装备最大载重约78t的大型军用运输机C―17,并在已订购的120架基础上再增加60架,到2008年时美国大型军用运输机机队中仅C一17就将达到180架。
俄罗斯军用运输机技术水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过去的200多年里,世界财富增长的80%都来自大西洋两岸的国家。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世界财富的增长点开始向环太平洋地区转移。据估计,在这个新世纪中,全球70%的新财富将由环太平洋地区创造,而中国沿海地区和美国西海岸无疑将发挥重要作用。
  从深圳出发,集装箱货轮航行到美国西海岸只要15天,而到东海岸要33天。这个简单比较反映出了美国西海岸和中国的密切关系。近年来,中国等亚洲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让很多美国西海岸人都惊呼“太平洋世纪”已经来临。
  这两年在美国西海岸发生的变化让《环球时报》记者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来自大洋彼岸的中国暖风。在洛杉矶环球影城采访时,记者发现一名黑人工作人员每逢见到黄种人游客时,都用中文打招呼,“你好”、“请慢点走”、“请坐稳了”、“玩好了吗”。
  记者在和他聊天时了解到,他前年还失业在家,去年他到环球影城找工作,雇主知道他能说中文,二话不说就雇用了他。他说:“是中国人给了我饭碗。”从西海岸最北端华盛顿州的西雅图港、塔科马港到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奥克兰、长滩港,直至最南端的圣迭戈港,这一条黄金走廊,再加上夏威夷、阿拉斯加这两个州,已经成为美国通往中国等亚洲新兴国家的广阔前沿阵地。
  1784年2月,从美国东海岸的纽约港驶出了第一艘直抵中国的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它开辟了中美关系的纪元。205年之后,第一艘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货轮“柳1”号驶进了西海岸的西雅图港。当时的《纽约时报》报道说:“中美海上航线在中断30年之后,中国的第一艘货轮停靠在西雅图港,军乐队奏起了欢迎曲,政治人物在料峭的寒风中等待着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到来。”但是,这个在春寒中驶进美国港口的中国货轮却预示着太平洋暖风的即将到来。
  20多年过去了,西雅图港、长滩港已经成为中美贸易最繁华的港口。2004年8月,《环球时报》记者亲眼见证了7.7万吨集装箱船“中远长滩”号首航抵达美国长滩港的场景。记者在现场看到了美方员工是如何欢欣鼓舞。因为“中远长滩”号的到来,使港口的业务量有了进一步保障。中国与美国西海岸的贸易往来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10年前,中远公司与长滩港务局达成了租用废旧海军基地的合同,但因政治原因而使这项纯商业的合同变成了1牺牲品。如今,西海岸终于走出了对华误解的阴影。
  中远公司总裁魏家福博士对记者说,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世界航运发展的原动力。美国一直有人说,美方在中美贸易中逆差很大,认为中国的发展剥夺了美国人的就业机会,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他告诉记者,中远公司就雇用了600多名美国公民,给美方提供了就业机会。中远开通的到美国波士顿的直达航线,保住了波士顿 9000名员工的工作岗位。
  在西海岸北端,港城塔科马也意识到了拓展国际市场、走向亚太、走向中国的重要性。塔科马市经济发展部主任佩蒂、港务局长法雷尔都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对外贸易的成功使得塔科马港与中国的货运往来发展迅速,进入塔科马港的中国远洋货船在日益增加。目前中美两国进出口贸易是稳定的大市场,塔科马应抓住时机,加快拓展环太平洋贸易市场。
  在美国,西海岸各州向来具有开放与包容的传统,以加州为最。西海岸的美国人不仅最先感知了太平洋彼岸刮来的中国暖风,也是从这股暖风中得益最多的。曾经在洛杉矶工作的美国中国总商会副会长杨苏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美国西部是美国距离中国大陆最近的地区,也是美国通往亚洲的西大门。
  这里自然条件优越,有诸多天然良港。就经济与人口而论,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第一大州;就中美经贸合作关系而论,加州也是美国第一大州。中国在西海岸的影响在硅谷也得到印证。硅谷的人口仅占全美国人口的2%,却吸引了全美国近40%的风险投资。华人、印度人企业都在这里崭露头角,记者在硅谷采访曾见到网讯公司总裁朱敏先生,在他看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随着亚洲各国的发展,硅谷今后对华人公司、印度人公司的接受、认可程度都会更好,会为移民创业带来更多便利。
  近几年,西海岸的许多风险投资企业纷纷抢滩中国。这些企业素以“做投资不做距离自己家1个小时以上车程的企业”为投资理念。但令人惊奇的是,自2003年年底以来,它们不约而同地跨越太平洋频繁造访万里之遥的中国。
  总部在芝加哥的美国蓝桥咨询公司总裁大卫深有体会。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的公司主要是向与中国做生意的美国公司提供商务咨询。近年来生意越来越好,目前与中国有关的业务已占公司所有业务的70%。大卫说,1990年他在韩国学习时,看到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那么大,他萌生了研究中国的兴趣。他感到,“要想了解亚洲,必先了解中国”。
  正是在这种想法的驱动下,他回美国后成立了蓝桥咨询公司。近年来,公司已将许多美国西海岸的企业介绍到中国。眼下,他正带着一个美国客户参加广州的交易会。大卫说,他认为目前阻碍美中进一步发展关系的最大障碍是美国人对中国文化了解太少,他认识的美国商人中有不少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进入中国市场。他告诫说:“如果你想在一个国家取得成功,最主要的是先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
  企业人士把目光投向中国的同时,政府1也不甘落后。10月8日,洛杉矶市长维拉莱戈萨开始亚洲之行,把第一站选在中国。维拉莱戈萨在北京成立了旅游办事处,使洛杉矶成为唯一一个在中国成立类似办事处的外国城市。他说:“洛杉矶铺设了一个永久性的欢迎地毯,欢迎数以百万计的中国游客的到来。
  中国游客将为洛杉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洛杉矶的经济更健康地发展。”一位洛杉矶的市政1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洛杉矶来说,中国已成为增长最快的海外旅游市场,在年度,中国游客比上一年度增长了26%。
  不到一年前,加州州长施瓦辛格亲自率领百人大团,在北京搞了一场火爆的加州产品推销会。这都传达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信息:面对21世纪中国等亚洲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前景,美国西海岸拜天时、地利、人和之赐,在隔洋交流中抢占先机,也已从中获益匪浅。
  “难怪有人说,得华人者得天下,我现在相信了。”10月26日,加州民主党州长候选人安基里德在拜访旧金山华人小区时感慨地说。安基里德曾于8月10日前往华埠举行筹款会,当天是座无虚席。这次,他再度光临,还带了一件秘密武器,就是他的女儿安可婷。
  安可婷在哈佛大学修读中文,曾到中国进修,现在还拜一位资深的书法家为师学习书法。这次安可婷紧随父亲左右,每到商铺,安可婷就马上用流利的普通话同步翻译,让不少华人大吃一惊。安基里德幽默地说:“其实,我很有远见,不信,我女儿就是很好的例子。五年前,我就支持她学中文、熟悉中国文化,因为我相信总有派上用场的时候。我也有失算的时候,因为她流利的普通话,让她大出风头,我们都成了她的配角。”
  目前,在加州生活、工作的亚裔已经超过300万,其中半数以上是华裔。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对美国西海岸造成的影响与变化,以华人群体地位的改善与提升最为明显。过去华人初到美国时,大多从事餐馆、洗衣店等低端服务行业,而中国改革开放后,从事金融业、法律、医药等高端行业的华裔新移民日益增多,对主流社会的影响也在日益扩大。
网友签到处↓ 元芳,你对“得华人者得天下:美西海岸走进太平洋世纪”怎么看? ---说两句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环太平洋21国签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