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经济效益怎样“落地”于实体经济

  物联网是当前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物联网的概念是1999年提出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指在互联网基础上整合传感、通信和信息处理等技术,按约定的协议,把相关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使人类能够以更加精细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从而节约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些专家预测,10年内物联网就可能大规模普及,2020年之前全球接入物联网的终端将达到500亿,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新兴产业,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正因为如此,物联网的概念提出之后,立即引起了政府、经济界和电子信息业界的广泛关注。  但是,物联网实际应用的推进却比较缓慢。究其原因,根本就在于物联网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社会生活服务和公共管理领域,与实体经济的联系并不紧密,只限于生产监测等信息化服务方面。也就是说,物联网尚未与实物产品的有序高效流动联在一起,仍然处于没有“落地”的悬空状态。如果从当前所界定的物联网概念看,这种通过传感技术将互联网与物品连接起来的网络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物联网。一些专家就严格地将之界定为传感网,也就是认为传感网并不等于物联网,而与互联网一样都是物联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基础支撑,也是社会财富积累的源泉。无疑,物联网能够为人们提供优质高效的社会生活服务和公共管理,具有重大社会价值。但是,物联网只有社会价值是不够的,因为那将使它无法发展成为新兴产业,并可能重蹈网络经济泡沫破灭的覆辙。物联网只有与实体经济结合起来,才能具有强大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这一意义上讲,物联网的经济价值和经济生命力取决于它能否“落地”于实体经济。  物联网怎样才能“落地”于实体经济呢?从物流切入应该是一个上佳选择。物流是指原材料、产成品及相关信息从起点至终点有效流动的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物流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特点,决定了它是物联网“落地”于实体经济最有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的领域。从我国情况来看,一方面物流发展很快,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另一方面又存在着物流发展方式粗放、资源分散、缺乏整合、秩序较乱、成本过高等问题,亟须新的管理技术来提升发展水平。  物联网难以“落地”于实体经济,作为实体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物流发展水平又“升”不上去,这一“落”一“升”的双向需求就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最佳结合点和巨大空间。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物流,能够有效提升物流的智能化水平,使物流进入智能物流形态。所谓智能物流,就是通过物联网的应用,利用先进的信息采集、处理、交换等技术完成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等多项活动,以“智慧”的方式实现货物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移动,为供方提供最大化利润,为需方提供最佳服务,同时消耗最少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社会物流管理体系。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频道精选:更多公众号:wisdomchain塑造工业和谐、生态、诚信协同发展云平台最新文章相关推荐搜狗:感谢您阅读物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本文可能来自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QQ:怎样看待“跟风潮”(图)
  日 星期一
  责任编辑:陈曦 宋广玉 美编:韩君
  理论视点
  NANJING DAILY
  改革取向的“空洞化”、改革措施的“泡沫化”、改革结果的“工艺化”,正在延误改革
  专家视角
  热点观察
  对制度不能
  “选择性遵守”
  八面来风
  警惕把改革
  当“道具”
  当前,中国社会转型引发了诸多方面的深刻变化,各种“风潮”让人目不暇接。国学热、养生热、选秀热、报班热、相亲热,还有集资热、股票基金热、买房热、文凭热等。人民论坛问卷调查显示,七成以上的受调查者认为中国人跟风程度“非常严重”,这表明随大流、“跟风”已成为一种普遍心态。
  国人“跟风”为哪般?“跟风”的背后凸显了哪些社会问题?“跟风”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们又该如何“辨风”?
  各种关系需要调整,各种问题需要解决,各种利益需要平衡……转型期的中国,制度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期的一系列新闻,都指向这样一种“制度需求”:
  山东济南8名户外工作者中暑死亡,各种保障制度效力让人生疑;新拆迁管理条例出台没有“时间表”,引来种种猜想;中办国办联合印发规定,要管住“裸官”;矿难频发,国务院两次发通知重申“领导与矿工一起下井”。
  实际上,很多时候制度并没有缺位,只是一些人对制度采取了“选择性遵守”的态度:符合个人利益,就遵守;不符合个人利益,则千方百计寻找漏洞,规避制度的约束。比如,“领导与矿工一起下井”的制度,在占矿井总数90%左右的私人小煤矿中,几成空文;发放高温津贴,虽有全国总工会等四部门的联合规定,但一些企业管理者却并没有当真。
  除了理性经济人的趋利倾向,被“选择性遵守”,也有制度本身的原因。或是大而化之,或是陈旧过时,如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而发放的范围、条件和标准等,却付之阙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因“公共利益”而生太大的自由裁量空间。
  源于制度的“选择性遵守”,最根本和有效的办法,就是更好地完善制度、执行制度。然而,也要看到,没有制度是完美的。所有的制度,都是从具体中抽象出来的一般性概念,无法囊括纷纭复杂的现实中一切情况。同时,制度是针对问题、矛盾而产生的解决手段,是“试错过程”的结晶,有着先天的滞后性。
  “领导与矿工一起下井”,也可能出现“领导先走”的情况。对于高温津贴,在农民工工资尚且容易被拖欠的劳动保障环境之中,即使详细制定发放范围、条件和标准等,也难免被“选择性遵守”。
  如果只是用制度来堵住制度的“选择空间”,则会如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所析:制度叠床架屋,造成制度的浪费和失效。因此,要破除对制度的“选择性遵守”,需要在建章立制的同时,培养制度意识,寻求让制度生效的文化力量。
  制度作为一种公共契约,寻求的是个人利益的“公倍数”。在制度中,个人必然要让渡一些权利,以服从公共利益的需要。只有以此为基础,让制度内化成一种行为规则,制度才谈得上生效。正如美国法学家伯尔曼所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同样,只有制度意识深入人心,制度这种契约才真正有成立的可能。
  同时,还需寻找让制度生效的文化力量。政治学家帕特南认为,制度的实际绩效受到它们运行于其中的社会背景制约,包括社会认同、价值观念等。可以说,制度的完善,让制度无法被“选择性遵守”;而文化的影响,才能让制度不愿被“选择性遵守”。制度之外,也需要其他规范性因素的力量。难以想象一个社会中,连扶起摔倒的老人,也需要建立制度来加以要求或是加以保护。道德、习俗、信仰等,有时候能发挥比制度更为有效、也更为积极的作用。即使是“制度化”或者“法制化”,也必然需要这些属于人性基本因素的支撑。
  ——张铁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说。
  竹立家
  “风潮”如何形成?
  “跟风”影响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进一步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不可否认,我们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也积压了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有些关键的矛盾和问题,成为我们继续深化改革的主要障碍。值得警惕的是,近年来,一些地方、一些部门把改革当“道具”,以改革的名义谋取地方、部门和个人的利益,拖延改革的最佳时机,挤压改革的有效空间。
  首先,改革取向“空洞化”。主要表现为以改革的名义摄取和放大部门和个人利益,使改革的基本价值“空置”,变成谋取私利的遮丑布。在“刚性利益”与“柔性价值”的权衡中,由于改革的核心价值缺乏制度的有效支撑,促使“垄断财富、权力财富、暴力财富”膨胀,结果一点一点地消解了我们一直倡导的核心价值。垄断价格、腐败和权黑勾结腐蚀了最起码的社会信任。经济的过度市场化推动“公权市场化”迈出了危险的第一步,公众对腐败已见怪不怪,使政府效率和公信力双双下降。强势利益集团“绑架改革”,并以改革的名义使一些改革朝着有利于自己利益的方向发展,严重挤压“社会信任”这个成功改革的社会基础,并最终把改革引入歧途。例如,十七大以来,中央一直强调改革的“民生”目的与价值,这是我们在对以前发展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重要共识,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这一共识对我们共度时艰,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一些地方却以改革的名义,把公用事业当成“摇钱树”,进行公用事业私有化,当然,并不是说公用事业不要改革,但改革的路径和目标决不是私有化,而是通过管理改革提升公共服务效率,提升公共服务质量,让老百姓更满意。
  其次,改革措施“泡沫化”。所谓“改革泡沫化”,是指无关宏旨、或口号成分多操作成分少、甚至明显地偏向强势利益集团的改革措施一个接一个出台,又一个一个地不了了之,而事关全局的关键性改革以各种各样的借口迟迟不进行,延缓了最佳改革时机,积压了社会矛盾,使“社会信任”这一有效改革的社会基础遭到了极大的戕害,深入改革难以为继,改革空间进一步缩小。如干部选任过程中的腐败,我们出台了许多考评、监督、民主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但效果不佳,究其根本原因,还是一个如何产生“一把手”的问题,谁来决定“一把手”的选用,是群众决定,还是上级部门决定,这是遏制选人用人腐败的“关键性改革”,这个问题不解决,其他许多“泡沫化改革”措施再多,看起来很热闹,但不可能最终解决干部选任中的腐败问题。
  最后,改革结果“工艺化”。主要是指一些地方和部门把自己打着改革旗号所进行的改革的结果一律看成是完美的,不允许批评。这样的事例很多,就不一一列举。我要说的是,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东西,我们不能以维持现状来挤压或放弃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空间。改革与发展无止境,要改革、要发展,社会批评是一个基本的助推器。必须真正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切实通过公民社会的广泛的社会批评,不断扩大我国改革与发展的空间。总之,中国下一步的改革与发展,应在价值理念、路径选择和制度安排上有新突破,特别是在“关键性改革”上有实质性突破。谨防用非实质性改革、泡沫化改革、改革的名义挤压深化改革的空间,错失改革的最佳良机。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风场”是造风者和跟风者互动的产物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心理研究所所长刘京林:心理学家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的整体。依据这个理论,我们应当把跟风中传播者和受众视为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即场)。比如张悟本为代表的养生热的形成,既非仅靠传播者,也非单凭受众,而是造风者和追风者相互推波助澜所形成的一种强大的合力。
  再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任何公共意义的完成,都不是信息发送者(编码者)一人说了算,它更有赖于信息接受者(解码者)的理解。”也就是说,意义的产生往往取决于接受者而非传播者。联系到养生潮可以看出,在一定的条件下,追风者也可以加入到造风者的行列,而造风者也可能成为追风者的一员。比如,当受众对张悟本的养生经深信不疑,甚至能为2000元一次的挂号费趋之若鹜时,特别是当他们的行为被媒体曝光、放大时,这些曾经的受众便不由自主地涌进造风者的队伍之中了。而其他一些媒体、出版商、广告商及相关产品如药品、保健品、食品等企业的商家,也会从有关报道或市场的波动中敏锐地嗅出新的商机,他们会处心积虑地采用各种方式加入到吹捧张悟本的浪潮中,并借这股风潮也分上一杯羹。
  “跟风”折射了社会转型期的浮躁心态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邹广文:首先,“跟风”的心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关。中国的传统文化常常强调“整体”的价值,中国人的家庭观念、血缘观念等往往容易造成中国人的从众心理,久而久之,使得个体的行为常常具有跟从群体的倾向。
  其次,“跟风”现象折射了社会转型期的浮躁心态。社会转型使得中国经济社会获得快速发展,给国人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机会,但同时也催生了从未有过的竞争与生存压力。尤其是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和日趋明显的贫富差距,让渴望名利的人们越来越失去了耐心,迫切渴望“一夜成名”、“一夜暴富”,加之以媒体不负责任地推崇和炒作各种“快餐式成功”和“速食式成名”的“典范”,让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清贫和默默无闻,越来越不愿用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劳动来获得成功和荣誉,而是不切实际地去跟风,去拼、去赌,这种从众潮流正把社会推向前所未有的浮躁之中。
  追风是社会的集体焦虑症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周志强:在各类追风的现象中,近十几年来最为突出的是与医疗健康相关的行为。甩手疗法、红茶菌潮流、气功热……无不呈现出现代医疗改革所造就的集体焦虑心理。从这个角度说,中国社会的追风热,乃是一种社会集体焦虑症的体现。一方面,人们不得不通过跟随他人尤其是媒体专家的指导来设计自己的生活方向;另一方面,这种他人导向倾向又最终加剧了公众因为盲从而无所适从的状况。于是,人们追风,是为了克服生存焦虑;而人们越是追风,就越是不能真正建构真实的生活,并由此滋生更大的焦虑。
  信息不对称导致盲从
  中央党校科社部社会学教授向春玲:之所以形成人们对张悟本养生闹剧的盲从,主要源于人们对养生知识的严重缺乏。在民众养生需求与张悟本提供养生信息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情况。通俗地说,就是打交道的双方一方知道的多,懂得多,而另一方则知道的少,懂得少,懂得多的一方如果不遵守职业规范,就可以利用自身知识或者经验的优势,欺负处于弱势的一方。在社会生活中,信息资源如同其他社会财富一样,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对信息资源的优先占有也会带来相关的财富,当某种信息资源被独占的时候,相应的利益也会被垄断。
  北京师范大学杨玲:跟风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而是现代大众社会的普遍境况。跟风的出现和民主政治体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大众娱乐文化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微观经济学中,还专门有一个术语叫“乐队马车效应”(bandwagon effect)。它指的是某一个商品购买的人越多,人们对于该商品的偏好也就越强。也就是说,人们的购买决定并不纯粹取决于商品的价格和个人的偏好,而是受到其他购买者的影响。
  延伸阅读
  培养个体鲜明的主体意识
  邹广文:在我们的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文化的健康发展更应该成为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我们应当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切实杜绝跟风,让我们的社会文化发展更成熟、更自信、更富有个性。
  第一,要加强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培育,尤其是要注意从中华文化的灿烂历史中去找寻民族文化的根基与信心。第二,要充分引导和利用网络信息传媒,打造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第三,全社会应积极倡导公民的个性发展,鼓励创新精神。只有每个人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抵得住诱惑,守得住人生的恒常价值,不盲从,不跟风,磨炼出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从而最大限度地克服从众心理的危害,真正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整个社会才能和谐进步。总之,培养个体鲜明的主体意识,我们才能告别“跟风”,走向成熟,我们民族文化的创造力、自信心和文化个性才会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真实地生长出来。
  传播者和受众共同承担社会责任
  刘京林:要想整治这种传者获利,百姓受损的现象,传者和受众就必须共同承担起社会责任。
  传媒不应去迎合受众不合理的心理需求,不能仅为提高收视率而置百姓的健康和生命于不顾。医学工作者要善于将艰涩难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普通百姓容易理解的话语,并通过大众传媒传播正确的养生知识,不给伪养生专家以可乘之机,不做“沉默的大多数”。有心理学家经实验表明,就一般而言,人们从众的比例为33.3%,而当有人(哪怕只有一个人)站出来表达相反的意见时,从众的比例就会下降至5%。
  受众应努力提高媒介素养,消除媒介崇拜心理,善于辨别媒介信息的真伪。不要以为只要上了电视的就是正确的。要有质疑精神,要形成尊重科学的理念。总之,只有当传播者和受众都自觉地既不造风也不跟风,歪风邪气就失去了市场。
  我们须学会判断
  中央党校文史部文化学教研室教授徐平:“跟”是加入社会的不二法门,本身是没有错误的。每一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从小就要学会“跟”,否则人格无法正常成长。不过,时代变了,靠模仿就能够过日子的时候过去了。处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中的中国人,在过去是不跟不行,而现在一跟就出错。
  实际上,跟风并不容易,无论国家还是个人,跟错了就要付出代价。我们必须学会判断,哪些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中必然出现的正常风尚,它代表的是社会文化的进步;哪些是反映人民大众普遍需求的风范,需要与时俱进地完善我们的制度和建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哪些是出于小众的特殊需求的时尚,在文化多元化时代不仅要容忍而且要学会欣赏;哪些是社会转型时期的不良风气反应,对不正之风不仅要警示而且要坚决打击;哪些是出于小集团或个人利益的歪风邪气,既要揭露更应当加倍清算。
  “跟风”心理会消弭民族文化的创造活力
  邹广文:“跟风”心理会消弭民族文化的创造活力。跟风是一种拙劣的模仿,所以结果必然是平庸的跟随、盲目的复制与可怕的同化,这是明显缺乏理性、丧失文化个性的行为,无论对于社会还是个人,后果都十分严重的。
  “跟风”行为的祸害极多极大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跟风看似小事,其实不然。跟风者表面上是向好的做法学习,其实也不然。跟风者经常仅仅模仿了他人表面的成功,结果是以造成他人和自己的损失为代价的。跟风者不仅妨碍了他人创造的激情,也泯灭了自己的创造力。就后果而论,跟风行为的祸害极多极大。其中又包括两种情形,一种是道德上的缺失,看似模仿借鉴,实际上是仿造、抄袭和盗版;一种是愚昧的做法,因为盲从而上当受骗,或者因为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而蒙受盲目跟风之害。
  如何“辨风”?
  美国社会的跟风与流行文化
  本报记者 宋广玉 综合
  物联网是当前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一些专家预测,10年内物联网就可能大规模普及,2020年之前全球接入物联网的终端将达到500亿,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新兴产业,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正因为如此,物联网的概念提出之后,立即引起了政府、经济界和电子信息业界的广泛关注。
  但是,物联网实际应用的推进却比较缓慢。究其原因,根本就在于物联网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社会生活服务和公共管理领域,与实体经济的联系并不紧密,只限于生产监测等信息化服务方面。也就是说,物联网尚未与实物产品的有序高效流动联在一起,仍然处于没有“落地”的悬空状态。如果从当前所界定的物联网概念看,这种通过传感技术将互联网与物品连接起来的网络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物联网。一些专家就严格地将之界定为传感网,也就是认为传感网并不等于物联网,而与互联网一样都是物联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物联网怎样才能“落地”于实体经济呢?从物流切入应该是一个上佳选择。物流是指原材料、产成品及相关信息从起点至终点有效流动的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物流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特点,决定了它是物联网“落地”于实体经济最有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的领域。从我国情况来看,一方面物流发展很快,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另一方面又存在着物流发展方式粗放、资源分散、缺乏整合、秩序较乱、成本过高等问题,亟须新的管理技术来提升发展水平。
  物联网难以“落地”于实体经济,作为实体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物流发展水平又“升”不上去,这一“落”一“升”的双向需求,就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最佳结合点和巨大空间。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物流,能够有效提升物流的智能化水平,使物流进入智能物流形态。智能物流,就是通过物联网的应用,利用先进的信息采集、处理、交换等技术完成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等多项活动,以“智慧”的方式实现货物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移动。
  (作者为福建师范大学教授)
  发展论坛
  让物联网“落地”于实体经济
  李闽榕
(本文来源:
网易新闻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357768条
评论236139条
评论162928条
评论138972条
评论108322条
游戏直充:
热门功效:
热门品牌: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物联网”落地于梅州实体经济
  “以前出差在外时只能通过长途电话遥控管理公司的仓储、物流工作,成本重、不方便,自从开通了"物流e通"后,我只要通过天翼手机或者手提电脑连接天翼3G网络,就可以随时随地监控公司运作情况。”梅州某物流公司老总如是说。据了解,中国“物流e通”在梅州物流行业的应用,标志着物联网已不再停留在概念层面,真正实现了落地于实体经济。  物联网(Thelnternetofthings)就是“物物相连的”,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物联网与现代物流的结合可以加强物流管理的合理化,降低物流消耗和成本,增加利润。  梅州电信公司利用天翼3G网络覆盖完善、速率快等特点,将“物流e通”服务平台作为物联网落地于实体经济的平台,物流企业通过CDMA网络随时将货物收取、配送等任务信息传递至外勤人员手机终端,并由外勤人员实时将货物信息回传企业运营管理平台,实现实时的运营管理与信息分析。目前全市已有90多家物流公司使用“物流e通”服务,用户数近1300户。(来源:梅州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来源:】
(责任编辑:和讯网站)
10/28 15:37
感谢您的参与!查看[]
| 光明网IT | 环球网科技 | 虎嗅网 |
| DOIT| 安防知识网 | 站长网 |
第一家电网 |
科技资讯网 |
驱动中国 | 华北新闻网 | 蝌蚪五线谱网 | 大公科技 |
| 畅享网 | UC浏览器 | 移联名商 | 华强北 | 中国电子银行网 | 一财科技 | XDA智能手机网 | ZDNet至顶网| 蜂鸟网| e-works |博瑞网 |央广网科技 |会计家园 |
| 申请友链
新闻热线:010-
招商电话:010-
E-mail: it@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大街22号泛利大厦11层
邮编:100020
传真:010-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物联网怎样“落地”于实体经济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联网经济及社会效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