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削弱的魔兽7.2 职业削弱 流光 现在地位有多尴尬

被市委书记评价“处境尴尬”的济南 有多尴尬?_网易新闻
被市委书记评价“处境尴尬”的济南 有多尴尬?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被市委书记评价“处境尴尬”的济南,有多尴尬?)
济南这两天小小地“火”了一把,因为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在山东省人代会上说,济南作为山东省会,处境很尴尬,北有京津冀,南有南京合肥,西边则是郑州,再不奋起直追,很有可能“中间塌陷”。显然,他的压力来自周围这些发展强劲的城市。政知局理解王文涛的焦虑,城市之间的“战争”虽然没有硝烟,但也火药味十足,毕竟资源是有限的,而每个城市都渴望得到最多。但济南真的有这么“差”吗?在全国100多个“榜上有名”的城市中,济南到底处在怎样的位置?这些其实可以从国务院批复的各个城市的总体规划中得到答案。因为这是目前国家对于城市性质最权威的定义。看看您所在的城市能排第几?国家颁给城市的“身份证”并非所有城市的规划都由国务院批复,只有刚才提到的100多个“榜上有名”的城市才需要,剩下的城市规划由各省区市政府自己搞定就够了。所以,批复本身就已经说明了该城市的地位,是一种“身份象征”。《城乡规划法》中明确,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城市的总体规划,需报国务院审批。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好理解,“国务院确定的城市”是指什么呢?最早在1996年,还没有《城乡规划法》时,国务院曾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国务院指定的其他重要城市为“非农人口50万人以上大城市”,当时有将近80个。也是从这时起,国家加快了城市规划的批复。这个标准在2007年《城乡规划法》出台时被废止,同时,“国务院确定的城市”概念也一般被理解为计划单列市、历史文化名城、城市人口超过100万的,以及国务院认为重要的城市。这个被众多权威媒体引用的说法政知局虽然没有找到官方的出处,但从目前国务院批复的城市总体情况看,基本和这个规律一致。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三沙市,2013年国务院发出通知,确定海南省三沙市城市总体规划由国务院审批,显然这属于“国务院认为重要的城市”范畴。目前,直辖市中因上海的规划期限从,所以暂时还没有得到最新批复,京津渝全部已获批复。15个副省级城市也都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批复。自我期待和国家定位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是,在规划编制、审批、批复的过程中,城市的“定位”、“性质”会发生明显的“转变”,各地报送的规划草案中的期待很难全部实现。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下称“中规院”)副总规划师曾介绍规划“出炉”的过程。地方组织编制规划,地方自己通过后报送国务院,国务院会委托中规院进行审查,最终再由国务院批准。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定位多有调整。比如天津总规纲要草案2004版中,对城市性质的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我国北方的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国务院最终批复天津为“我国直辖市之一,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如果说这个变化还不算明显的话,可以再看看这个:湖南衡阳2002版总规纲要草案中,给自己定义为“湘南中心城市,交通枢纽,旅游服务基地,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中规院当时给出的意见认为“旅游基地”地位不突出,应为湘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最终,国务院仅仅批复为“湖南省南部的中心城市”。可见,梦想和现实还是有不少差距,并非每个梦想都能照进现实。城市“身份证”的效用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还有很多其它的“名头”。比如国务院今年2月7日刚刚批复的河南开封市和南阳市的总规中,分别把两个城市定义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豫鄂陕交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注意到两个头衔没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城市。城市总规之所以重要,之所以大家都有这么多的愿望,正是因为国家批复的这些定性,可以带来实实在在的资源。比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个头衔最直接的就是会吸引众多旅游开发企业,希望可以沾历史的光和政府比翼齐飞,实现双赢。更不用说因此带来的地区知名度增长等隐性好处,所以各个城市每每有类似头衔加身,一定都会不遗余力宣传。当然,总规批复带来的还有限制,比如定性南阳为“豫鄂陕交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就意味着其不可以追求“河南省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等等更高的目标,毕竟“限制”也是规划的重要作用之一。所以对于济南而言,国务院在对这个副省级城市的总规批复中这样表示:“济南是山东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市”。市委书记王文涛提到的几个城市中按下京津冀不表,其他城市如南京的定义为“江苏省省会,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合肥是“安徽省省会,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郑州则是“河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其实看到这里,各个城市到底排在什么位置,相信大家已经一目了然了。
近日,山东省济南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痛感济南市在省内“首位度”不够,山东省城市经济“群山无峰”,在山东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提出“举全省之力实施 省会战略 ”的政策建议,呼吁全省在政策、规划、土地等方面给予济南更多支持。在一个千帆竞发、抢前争先的时代,一个省会城市希望做大做强,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应当得到祝福。但由省会自提“省会战略”,亮明要“举全省之力”的,在国内并不多见。举全省之力去做大做强一座省会城市,恐怕会造成对其他城市的不公平。这样做是否真的有益于全省发展,目前也缺乏理论与实证的支撑。
本文来源:政知局
作者:周宇
责任编辑:张文泽_NN7378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云 尴尬地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