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音乐细分行业行业有多不健康

不搞定"付费" 中国音乐根本没有出路-中国学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提供健康,养生,留学,移民,创业,汽车等信息
不搞定"付费" 中国音乐根本没有出路
来源:互联网 更新时间: 23:30:59 责任编辑:鲁晓倩字体:
  若针对互联网用户进行调查,“免费”一词或能排入网民最喜爱词语的前三甲。对于网友来说,再没有什么比“免费”更加迷人:习惯了免费、再谈付费,任重而道远。从全球范围来看、音乐的收费将是趋势――无法引入活水、便无法确保发展。但,在习惯了“免费”的中国,这一模式该如何驱动?对于希望让音乐收费、从而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从业人员来说,如何让音乐收费与用户“化敌为友”。
  唱片公司 从观念上改变
  如果说想要推动音乐收费,第一个需要改变的是唱片公司。相较于过去,互联网与音乐的结合让音乐产业的“蛋糕”变大了,但买蛋糕的人却没有变得更多。实体唱片的不景气一方面从根本削弱了唱片公司的积极性、使得唱片市场整体精品率下降,另一方面也让唱片公司与乐迷的互动显得不那么的纯粹与积极、而是更多着眼于“短平快”的变现。
  但,听音乐的人并没有减少,那其实潜在的消费者始终都在,只是看唱片公司是不是能够为他们提供满意的音乐内容及服务。这一点,从全球大火的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上体现得最为明显:无论是实体唱片、还是流媒体试听量,“霉霉”在音乐影响力上均可谓直抵巅峰,可见好作品、好内容,乐迷依然买单。
  音乐平台 从服务上改变
  以国内为例,多年前数字音乐平台便已倡导付费,但至今除QQ音乐的绿钻包月模式能够切实为音乐产业输送动力,其他平台的商业模式均告失败。为什么是绿钻而非其他模式成功?早期国内乐迷的支付模式相对单一,虽然也有乐迷愿意为好音乐、好服务和版权付费,但缺乏付费标准与服务体系的平台往往无法吸引乐迷付费,而QQ音乐凭借服务至上的理念与产业共赢战略实现了最早的付费乐迷积累、以绿钻建立了产业闭环。
  如今,在绿钻之外、QQ音乐与它的合作伙伴们还开始尝试新的服务模式。近月推出的数字音乐专辑强调高品质、优服务以及不可复制的社交体验,已吸引超过百万的购买。其实,如果真正站在行业发展的角度制定付费模式,探讨行业共赢的可能、并切实考虑乐迷利益与体验,近年来网民消费习惯的改变让付费已不再是“无法完成的任务”。
  乐迷网友 从习惯上改变
  既然要付费,那最终需要改变的则应是乐迷的习惯。近年来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让网友的消费理念也随之悄然改变,多选的服务模式与便利的支付渠道行业让网络付费的学习成本降到了最低。在这种环境下,如果乐迷也希望看到乐坛能够繁荣发展、支持的偶像能够再创佳作,那付费则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也许,让网友从“体验者”到“支持者”的转变还需要一段路程,但只要数字音乐产业生态能够真正形成,让唱片公司愿意生产好内容、音乐平台能够提供好服务,那离收费方与付费者“化敌为友”的一天也就不远。但愿,这一天来得更早。
相关文章:
上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Copyright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02号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最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36Kr股权投资
汇集行业内最优质创业项目的股权投资平台
聚集15家顶级投资机构的专业互联网融资平台
聚集全球最优秀的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最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36Kr股权投资
汇集行业内最优质创业项目的股权投资平台
聚集15家顶级投资机构的专业互联网融资平台
聚集全球最优秀的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健康行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