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进民族之间的开展交往交流交融活动

结合史实说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自我完善发展的强大推力.从历史上看,我国各民族在交往中加深了解,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在交融中和谐共赢,在每一次深度的交往交流交融后,都会产生更加强大的、比原来的民族更加优秀的群体,其结果都是形成更加强大的政权和更大范围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一是经济的交流发展.驴、骡,小麦都是由少数民族经西亚传入中原的,玉米、高梁(也是由少数民族传入内地的,而游牧民族生活必需品则全部来自中原地区.中原的粮、丝、茶与游牧民族、渔猎民族的肉类、奶类、油类等产品,构成整个中华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产品.这种经济上相互补充,互相依存的兼容性,必然形成经济上的民族亲合力,由此而产生政治上的凝聚力.  二是科学文化的进步.普通话的形成和发展历经了辽南语、燕京语与通古斯语等语系的相互冲击、吸收和锤炼.汉字也吸收了不同民族文字和宗教文化的内容.各民族通过文化及科学上的相互交流和促进,共同推动了中华文化和科学的发展.  三是各族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各民族的衣、食、住、行也都程度不同地相互吸收、相互促进.汉族的菜肴制作方法和以谷物为主的饮食结构,逐步被其他民族所接受.同样由周边民族地区传来的磨面技术、烧酒制作技术也被汉族充分利用并得到了发展,从而丰富了各自的饮食文化.中原地区的砖、瓦结构的建筑已被几乎所有的民族接受并付诸实施,而由少数民族传入中原的床、桌、椅等,又被各民族所喜爱并广泛使用.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加强民族团结,促进交往交流交融
新疆能源住乌恰县黑孜苇乡也克铁热克村工作组简报(第137期)民族团结杯排球赛
&&&&&&& 2016年是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年&,新疆能源集团第三批住村工作组和也克铁热克村两委班子成员认真组织学习了自治区关于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的相关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将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推进民族间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实现交往、交流、交融。
&&&&&&& 5月是民族团结教育月,也克铁热克村委在工作组的协助下认真组织策划各项活动。从牧民最喜爱的排球入手,在全村范围内宣传动员&民族团结杯&排球赛。采取循环赛方式进行积分、评选名次、奖励获胜队员等方式激发大家的积极性。
&&&&&&& 活动首先由工作组组长李志新宣读了自治区党委关于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的相关要求。开幕式结束后,排球比赛正式开始,队员们的参赛热情吸引了近200名牧民观看,场上队员精神饱满,场下观众激情洋溢。
&&&&&&& 经过2天的激烈角逐,最终比赛产生了名次,工作组和村委对获奖队伍进行了奖励。通过此项活动,使牧民和工作组的距离更近了,一位牧民用不流利的汉语说:&我们村里有柯尔克孜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4个民族,虽然语言不同,但是并不影响我们之间的感情,各民族兄弟姐妹都是一家人,我们只有搞好团结,才能过上好日子。特别是工作组来了以后,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珍贵,我们必须巩固民族团结的果实,共同努力,为本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办公室)
------分隔线----------------------------
新疆能源集团住村工作组简报第166期...
新疆能源集团住村工作组临时党支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
新疆能源集团住村工作组简报第142期...新疆:创新“七项举措” 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来源:中央统战部网站
阿克苏市从解决影响民族团结深层次问题着手,创新“七项措施”,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各项工作
阿克苏市从解决影响民族团结深层次问题着手,创新“七项措施”,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各项工作。
一是“邻里节”舞动居民大联欢。各社区每年至少组织开展4次居民“邻里节”活动,使各族居民欢聚一堂,同歌唱、共舞蹈、比厨艺、展才艺,在欢声笑语中交流感情、增进互信、促进融合。全市6个社区,已组织居民“邻里节”活动21次,参与各族居民1.5万人(次)。
二是“团结院”共解居民烦心事。各社区紧密结合实际,在辖区人员相对集中、各族居民分布相对均衡区域选定2-3个具有代表性的居民大院,设立“民族团结大院”示范点,并由居民自行推荐代表组建“院委会”,切实帮助各族居民化解矛盾、消除隔阂、排解忧愁。全市已设立“民族团结大院”35个,化解矛盾、烦心事59件。
三是“团结林”共育中华“民族情”。在合适区域选定地块,鼓励、动员辖区民汉居民,通过两人或多人一组混搭结对的形式,共育一株苗、同植一棵树,栽植出一片民族团结之林,借此美化环境、“纽带”牵引、增进团结。全市现已培育民族团结林2320平方米,栽植民族团结树2000余棵。
四是“结亲戚”助力民汉“齐交融”。领导带头在辖区不同民族家庭孩子中互认干爹干妈、交叉入住体验生活等形式,开展认亲结亲活动,以此密切往来、强化交流、“亲情”交融。已有65名民汉家庭孩子互认干爹、干妈、54名民汉家庭孩子开展了交叉入住体验生活。
五是“好典型”选树助推“同看齐”。以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为契机,深入挖掘民族团结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并通过制作宣传栏、发放宣传单、拍摄“微电影”等形式大力宣传,借此树立榜样、典型带动、示范引领。已选树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典型28人,制作宣传专栏103个,发放宣传单20000份。
六是“新媒体”运用宣传“全覆盖”。充分利用广播、电视、QQ、微信、微博等新型媒体,大水漫灌式弘扬民族团结,以此传播正能量,弘扬现代文化。建立QQ宣传群25个、微信宣传群7个,发布民族团结类宣传信息600余条。
七是“大市场”一日一播“小故事”。动员农产品批发市场、二手车市场、捷达市场、祥龙商贸城等市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场,通过市场大喇叭,宣传发生在各民族商户之间、商客之间和客户之间的互帮互助感人故事,促进各民族间的互信和交融。有7个市场开播市场小故事栏目,播放民族团结小故事12个。(张琦)共1104个阅读者,0条回复 |
发表时间: 10:18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
空中的云朵 发表在
华声论坛 .cn/forum-68-1.html
以结对认亲为重点,推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取得实实在在成效。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带头每人结对联系1户基层群众,各民族之间相互结亲,实现党员干部结对认亲全覆盖。要经常走访,坚持每两个月与结对认亲户开展一次交流活动,从日常生活入手、从具体事情做起,密切与民众的血肉联系。
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就是要结对子,勤走访,真帮扶。要实现干部职工结对认亲全覆盖。广大干部职工都要行动起来,一起做交流融洽感情的工作,从日常生活入手、从具体事情做起,共创共建、增进感情。要设身处地为结对户着想,真正把结对亲戚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帮助解决他们最希望办、最迫切办、眼下能够办好的实际问题,做到一次结亲、终生结缘,真正把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在基层群众中树起来,把党和政府的威信在基层群众中树起来。
要相互学,多活动。无论是少数民族干部还是汉族干部,都是党和国家的干部,都要以造福各族人民为念,相互学习、相互了解。少数民族干部群众要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汉族干部群众要学习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通过相互学语言、了解风俗,求同存异、包容多样,发挥好各自的长处、齐心协力做好工作。同时,各级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要经常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互动活动,串串门、聊聊天、跳跳舞、唱唱歌、吃个饭,促进各族干部群众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加深友谊、增进感情,自觉融入“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环境中去,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团结一致干事业的浓厚氛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交往交流交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