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可以深圳市对口支援办公室吗?

上海“授人以渔”建立对口支援长效机制|援藏|干部_凤凰资讯
上海“授人以渔”建立对口支援长效机制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新华网上海12月17日电(记者李荣)“对口支援,绝不是输一次血就完事,而是要让其自己能够造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才是长效机制。”在新近的采访中,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负责对口支援的人士道出了这样的感叹。
原标题:上海“授人以渔”建立对口支援长效机制新华网上海12月17日电(记者李荣)“对口支援,绝不是输一次血就完事,而是要让其自己能够造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才是长效机制。”在新近的采访中,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负责对口支援的人士道出了这样的感叹。上海自1992年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以来,到目前共对口支援和帮扶中西部7省市,包括新疆喀什市、新疆克拉玛依市、日喀则市、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云南省和贵州遵义市等。整个“十二五”期间,上海对口支援和帮扶资金的年均增速为8%。今年,上海安排对口支援项目的资金超过31亿元,在对口地区实施项目达720多项。“授人以渔”,一直是上海对口支援的核心理念之一。上海援藏工作中一份关于江孜县红河谷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中写道:“要把援藏产业资金变为可运营的资产,发挥杠杆撬动作用,提高效益。”资金是一次性的“输血”,而资产就是“造血”的循环效应了。位于日喀则江孜县的这个现代农业对口支援项目,正在打造全国海拔最高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涵盖当地2400多户农户。输入新理念,是“授人以渔”能力建设的第一步。在示范区,只要提起“接二连三”,大家都已经不再陌生了。这个词,把当地对农业的认识一下子打开了:传统“一产”,应延伸至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二产”和以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为主的“三产”,促进一二三产相互连接、融合发展。目前,这个示范区不仅有育苗温室、日光温室,还对虫草、藏茸、黑枸杞等高原特色农产品进行精加工,更有生态餐厅、高原农耕文化展示区和西藏首家青稞博物馆。“授人以渔”,其实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没有穷尽。产业扶持,“走市场”是一个进步,而形成跨地区的产业链,是更进一步。对此,上海合作交流办对口支援的一些“老资格干部”最有体会:以前,在上海办一次展销,引进对口地区的名优产品,进行产销衔接,当然是一种帮扶;如今,“两头在沪、一头在对口地区”的全产业链正在不断形成,是更高层次的产销互动,对口地区产品的“价值挖掘”空间就更大了。上海有技术研发和网购、电商等优势,与对口地区的种植和深加工进行“平台式”对接,对口地区的产业能力中就会不断地“渗透”进新技术与新营销的“细胞”和“基因”。上海对口支援还有一句话,就是“民生为本”。在民生工程中,“授人以渔”也是大有作为。在这些进村入户的帮扶项目中,“硬件”建起来了,农村公路通到了村口,农民文化广场有了,农村综合服务室也有了。这时候,如何把运作“硬件”的“软件”能力长效地留在当地,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个“关键点”成为上海对口支援的“用力点”,在三峡库区的示范性移民小区,上海把自己有特色的社区管理经验带过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与当地联手,探索移民小区的有效管理模式。在云南,上海24家三级医院结对帮带云南24家州市、县级医院,让医疗设施与医疗能力“双运转”。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497040
播放数:1443912
播放数:1867771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热点:&&&&
汶川对口支援铸就人间奇迹 援建者是最可爱的人
  真情在走向复苏的热土上流淌 对口支援谱写协调发展新篇章
  地震废墟上铸就人间奇迹
  本报记者 文静
  今天,我们再赴灾区,见证复生。
  灾难的痕迹已经变得有些模糊,顽强的野草渐渐覆盖大自然的伤口。
  一年多来,举国上下同心协力,汶川、北川、青川、什邡、都江堰……这些曾经让亿万国人血脉同搏的地方,在19个省市全力以赴的对口支援下重现生机,在地震废墟上创造了新的人间奇迹。
  重建成果,创造惊人奇迹
  &“5?12”汶川特大地震留给我们一连串冰冷的数字:400多万名伤病员需要救治,50万平方公里土地受灾,数以百万计的民房受损,波及4600万百姓。
  国际舆论惊叹: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受灾面积,相当于西班牙的整个国土,受灾人口“比北欧五国人口总和还多”,直接经济损失达8000多亿元。赈灾难度之大,需救济人数之多,重建工作之浩大复杂,在世界范围内屈指可数。
  从城市到山村,房屋大量倒塌损坏,基础设施大面积损毁,工农业生产遭受重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我们能否及时“复原”?
  大地震使都江堰―汶川公路沉埋于垮塌的山腹。那条在余震中时断时续的“生命线”,成为全国人民心头之痛。
  一年后,汶川传来喜讯:全长82公里的“都汶生命线”正式通车。其中,都江堰至映秀镇全长近26公里的高速公路,实现双向通行。
  在什邡,被当地百姓称为“北京大道”的广青公路一期工程已经建成通车,现在二期工程正向龙门山深处进发,到2010年4月底,全长78公里的广青公路建成后,将成为贯穿什邡南北的经济大动脉,为提升什邡区位发展优势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持。
  学校、医院、住房、供水供电……“一天一个样,三天大变样”,一年多来,灾区老百姓眼见着自己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
  在彭州市小鱼洞大楠村新型社区,42岁的杨成和妻子这几天正在往即将入住的二层小楼搬东西,“这里一共安置了300多户居民,每户居民都分到了新房,3口人分的是3室1厅,一共105平方米,上下水、电、燃气管道齐全,连空调孔都给打好了。最迟到3月,大家都能搬进来。”杨成乐得合不拢嘴地说。
  在汶川第一小学,欧式和川式建筑结合的风格,既简朴又很有厚重感,教学楼外墙上的荷花、菊花浮雕尤其引人注目。汶川县教育局局长胡正安说:“经过恢复重建,汶川县学校硬件条件大大提高了,跟地震前相比,至少超越了50年。”
  在青川县竹园镇,大地震震裂了竹园镇中心卫生院的骨架。如今,4层白色小楼的新竹园镇中心卫生院落成,建设规模达1600平方米,设有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放射科、心电图室,还能进行骨科、普外科手术。乡亲们说,现在不用出镇就能接受各种检查和治疗,非常方便。
  3个月,半年,一年,18个月,几乎每天都有新项目开工,每天都有新项目推进。
  截至2009年年底,18个省市确定对口支援四川项目3105个,确定项目总投资额776亿元。其中,已开工对口支援项目2820个,占已确定项目的90.8%;已建成项目1552个,占已确定项目的50%,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既定目标。
  一年多来,39个重灾县需重建的3002所学校几乎都已开工建设,目前95%以上的学生已经搬进永久性校舍学习,2010年春季开学,所有学生将告别板房校舍。
  一年多来,126.3万户恢复重建的农房已全面完工,农村受灾群众将在2010年春节前后搬入永久性住房。
  一年多来,133个文物抢救保护工程项目开工。损毁于大地震的世界文化遗产二王庙重新立起,伏龙观抢救保护项目圆满竣工,千年都江堰经保护安然无恙,川北群山之巅“云朵中的民族”笑容依然动人……
  物质重建,文化重兴,社会重构,短短的一年多,我们用一砖一瓦重绘破碎的山川、倾覆的家园,铸就惊人的历史奇迹。
  对口支援,谱写东西部协调发展新篇章
  在这人间奇迹的背后,是我们守望相助、备尝甘苦,全民携手重建破碎家园的真实写照。
  震后19天,胡锦涛总书记在大巴山深处防震棚的黑板上写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16个大字。在号召灾区自力更生、奋起自救的同时,中央果断作出恢复重建的重大决策,启动对口支援机制。震后37天,国务院制定《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统一部署对口支援任务。
  “一省帮一重灾县,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这一科学决策是灾后重建中的最大创新,承载着无数爱心的涓涓细流,汇聚成奔涌的江河大川,造就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汶川样本”。
  山东-北川,广东-汶川,北京-什邡,上海-都江堰……来自东部和中部地区的19个省市与四川18个重灾县及陕甘重灾地区结成对子,原来相距遥远的两地,从此手足相连。
  江苏省提出,以“江苏绵竹一家人,一条心,一个目标”的感情和责任,与绵竹人民一道,携手共建绵竹美好新家园。
  在绵竹市孝德新城的“苏州水街”,一条小河曲径通幽,摇曳的柳丝挂在小河的两岸。一排排白色的墙腰,开着扇扇轩窗掩映在河中……眼前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
  在“苏州水街”两侧的街道上,一些酒吧、水吧、茶吧正在装修。“苏州援建者给我们规划、修建了这么漂亮的街道,我们如果不把它打造成坐落在绵竹的苏州浪漫水街,不把它整热闹,我们就对不起援建的亲人。”曾在苏州生活多年、经营过娱乐业的黄琪,对“苏州水街”未来的发展信心十足。
  山东省提出,对口支援北川,要举全省之力支持。其中,仅北川新县城的援建,山东计划投入约50亿元:德州市援建北川新县城文化中心、济南市承担北川广电中心大楼主体工程、东营市承建北川新县城东纵八路交通干道、威海市援建北川羌族自治县西苑中学、青岛要把北川新县城永昌河景观带打造成川鲁文化的交融地……
  “对口支援不是恩惠,而是责任和义务,全体工作人员把这里视为第二故乡,把这里的人民视为亲人,实心实意、全力以赴搞援建。”山东省援建北川工作指挥部总指挥徐振溪说。
  在什邡,投资超过4亿元的什邡市人民医院是北京市对口支援的最大项目之一,将于2010年9月底交付使用。
  北京市对口援建前线指挥部常务副指挥张力兵说,该医院是按三级甲等医院的规模建设的,配备直线加速器、核磁共振、CT等进口先进设备,并将与北京的大医院合作,打造专科优势。医院建成后不但将大大提升当地人均医疗资源占有量,而且对周边地区起到辐射作用。
  浙江人将“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难万险”的创业精神,注入青川那一方水土……资金、人才、产业迅速从东部向灾区集结转移,东部先进的改革经验与管理模式,也迅速在重建中推广传递,生根开花。
  亚洲开发银行的代表们赞叹:大灾之后,中央统一安排,由发达地区支援灾区的做法,世所罕见。“政府强大的动员能力,是救灾速度和效率的保证。”
  对口援建,让西部重镇从地震的阴影里迅速走出,新思路、新观念带来了新起点,加快了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步伐。对口援建,让“先富起来”的东部地区,找到了缩小东西部差距的支点,与灾区协力同心,谱写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篇章。
  援建者,灾后重建最可爱的人
  这一年,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转化为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意志,并以无数感人细节和执著坚守,给予我们新的震撼。
  在都江堰,海拔1450米、有181个弯、浮土和岩石交错排列的“蒲虹公路”,是上海援建项目中施工难度最大的一个。
  为使“蒲虹公路”尽快开工,精确测量公路全程,中铁二十四项目部的两个年轻测量技术员卢权利、罗晓龙每天早上6点出发,晚上6点多才能回来,回来后,裤子上全是泥,鞋子基本上一个星期换一双。
  为“蒲虹公路”奋战的何止卢权利、罗晓龙。近千名援建者在“上去就下不来”的“天路”上,喝不上干净的饮用水、吃的只是罐头食品。“能下来洗澡,真是一个奢侈的享受。”援建者们说。虽然在援建工作中没有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但援建者们还是每天“把心提在嗓子眼”,而他们的愿望,只是待到工程画上句号再庆功。
  在北川新县城建设工地上,3000多名山东潍坊援建工人正在那里日夜奋战。36岁的王炳东,在地震发生后就来到北川县桂溪乡。那时他作为一名抗震救灾突击队队员,援助灾区群众搭建过渡性安置板房。
  那时,灾区一片废墟,吃不好喝不好,连搭板房的平地都难以找到,只能睡在河边、路旁的帐篷里,工作生活条件极差。尽管如此,他和同事们一干就是两个月。
  后来,当王炳东得知山东要对口援建北川灾后恢复重建,这个山东大汉又报了名。2009年3月,他来到地处大山深处的北川贯岭乡。那些日子,他日夜忙碌在建设工地上。有时指挥部仅有他自己一个人在贯岭,为了抓好进度,他采取多头施工,交叉作业。为了抓好质量,他白天、晚上都在工地上,与工人们一起摸爬滚打。干到夜里十一二点不吃饭是常有的事。这支队伍仅用100天就完成了8个援建项目。
  真情在这片走向复苏的热土上流淌,感动在奉献者与受助者之间双向传递。四川省相关负责人称赞全体援建者是“灾后重建最可爱的人”。
  当都江堰群众朴实地说“小孩上学要读上海援建的学校,看病要到上海援建的医院,住房要住上海援建的房子”时,上海援建都江堰指挥部里的34名上海男人流下了感动和鼓舞的眼泪。
  援建者与灾区人民甘苦与共,让每个人深深懂得了什么是“祖国情结”,深刻体会了社会主义大家庭血浓于水的关爱。
  本报成都1月31日电
责任编辑:lianzhang
设为辩论话题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竟然是孩子的妈……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
数字之道:
搜狐论座:
慢画慢活:
搜狐侃事:
这样逛街图什么呢……
近期热点关注查看: 3728|回复: 10
2.8能搞个支援次数吗???才杀200人又要从新打了
在线时间 小时
1000人马的大军来围城打3批 才杀过瘾又围城了&&可以和2.76那样可以选着增援次数吗?
在线时间 小时
我也贊同樓主的說法 可以更改支援次數 習慣用無線支援一次打完 現在打一場 打好久....... 當然這只是建議!!!!...
在线时间 小时
同感呐,增援次数太少了,就两次,有次我200多军队碰上了一千人,打的我手软。强烈要求能修改增援次数。
在线时间 小时
我已经提过这个问题2次了&&没有给出回复!改成2.76那样很好啊,可以自己调节!
在线时间 小时
will-be 发表于
我已经提过这个问题2次了&&没有给出回复!改成2.76那样很好啊,可以自己调节!
越高版本反而少了以前的功能 真扯淡
在线时间 小时
自己改TXT吧
在线时间 小时
hhhjyp 发表于
自己改TXT吧
请问在哪改 谢谢!
在线时间 小时
will-be 发表于
请问在哪改 谢谢!
有个战场调节器的 你上网搜搜,可以制定战场多少人,支援多少次等。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hhhjyp 于
09:53 编辑
will-be 发表于
请问在哪改 谢谢!
用我这个吧,是最终测试版的。攻城增援改成了99次,守城每两分钟回复箭支
链接: 密码:j31e
在线时间 小时
覆盖原文件即可
在线时间 小时
hhhjyp 发表于
覆盖原文件即可
好的&&谢谢 等下去看看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校对口支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