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司侵犯七天失去理性开车,我跟上司侵犯七天失去理性同一点出发,去接另一个人(官比我大),但那人没有开车人官大

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It's&my&Life.
404 错误页面
投递人&&发布于
18:55&&有586人阅读&&&&&&&
  404 错误页面是服务器接到浏览器访问请求后返回的状态码(服务器信息头),不同的代码有着不同的含义,但是它们都是告诉你一件事,出错了!这个页面打不开了!
  看到&404 Not Found&这样的页面,没有人会愿意逗留,果断关掉页面离开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甚至对这个网站都产生了一丝厌烦。怎样才能让读者多在页面上停留一刻,怎样才能让读者对网站不产生失望和讨厌的感觉?
  很多网站就在 404 错误页面上别出心裁,做足了文章。澳大利亚开发者 Norbert Landsteiner 同时也是一位设计师,他为自己的网站 masswerk 开发了一系列有趣的错误页面,不论是什么错误代码,他都将其设计为可以玩的《太空入侵者》(Space Invaders)小游戏。
  如果你恰好并不赶时间,看到这个错误页面,不妨动动鼠标,亲自把们消灭吧。
分享职场心得《4》
不废话,看图说话
《白骨精心得140》职场有种人,患有"疑心症",总怀疑身别人做事都有目的,无论多简单的事到他们手里都变得复杂。虽说小心使得万年船,但长久的&疑心症&让同事间信任减少,感觉起了堵墙,其实仔细想想,干吗不拆墙搭桥呢,现代人已经忙碌得见同事比见家人多,放轻松点,多个朋友总比多个敌人好。
《白骨精心得139》朋友老板患有&焦虑症&,只要落后目标,就慌张地找一堆人商量所谓完美的方案,但往往没有结果,把大家弄得筋疲力尽。这种老板是缺乏自信型,没有决心。最好的办法是给他信心,帮他决定,告诉他世界不是完美的,这是目前最好方法,即使输了起码也可以有个learning,总比瞻前顾后要好。
《白骨精心得138》昨晚和首份工作的好友相聚,好友太太问:&你们一起参与培训,为什么你不继续在这行发展?&好友妙答:&TVB培训班结业后也不是所有人都当艺人。&的确,人在职场会碰到迷惘期或转折点,有人选择直行,有人选择转弯,但决定了,就要勇敢认真,因为前进的最好方法是不往后看,不后悔。
《白骨精心得137》从微博看了年轻人承受不了压力或者非议而行为失控,我心里不禁问&至于吗?&其实职场也有这种自我的人,不能承受失败,也不能容忍别人的反对意见;外表看似要强,其实是玻璃心,一敲就碎。大家反醒一下,有时候压力和非议只是为了让事情更好,别再脆弱,让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
《白骨精心得136》职场有种人,凡事都会问,"你觉得应该怎样?""可否告诉我...."这种人缺乏自信,没有主见及主动性,总是跟着别人走,慢慢地大家会逐渐忽略他的想法及存在。其实作为上司或同事更希望你可以告诉他你的想法,你想怎样,如果每件事都是上司或同事告诉你怎样做,那你永远是个执行者,没有进步。
《白骨精心得135》F在微博问:怎样让over qualify的同事去做basic的东西?告诉他:小事情往往是成就大事情的基础,就象一部电话,拥有无数高端功能,但常用的只是那30-40%的基础功能,所以说基础的东西让人看得最多,也最容易体现一个人的功夫,连基础东西都弄不好搞不懂的人,就不会有机会被人发掘。
《白骨精心得134》与人闲聊,说起学车,当年有的是时间,但觉得学了也没钱买,计划搁置;现在有钱买了,但没时间学。悔不当初。引用到职场,某些年轻人除了份内事,其他的不闻不问,其实学到的东西永远属于自己,说不准将来能派上用场,趁有时间多充电,否则到你事务缠身的时候,你想学也没时间学。
《白骨精心得133》F在微博问:我现在读的是语言,适合从事市场的工作?答案是:读书与职业可以是两回事,以往读哪行做哪行的概念其实已经不存在了,关键是你有没有热情,如果你对某样东西存在热情,你自然会有动力投入并了解该项工作,如果没有热情,那你干什么都是为了生存,自然也无所谓适不适合了
《白骨精心得132》在职场混,经常会被试探接活的底线。对待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如果职位差不多或是其他部门的人的时候可以带他游花园,采取&避&的方法,但如果是老板,你必须直接或婉转地表达你的想法,不要给摸棱两可的答案,这样很容易被老板顺水推舟地把事情扔给你,因为你没有say no.
《白骨精心得131》很忙,下班时翻一下微博,发现两位朋友碰到不开心的事了,赶紧用SMS和私信问候一下,不过也错过了朋友最需要关心的时机,反省一下,我们每天奋斗在昏天暗地的职场中,总是说:很忙,忙得没私人时间。其实,时间是自己找的,别忘了也找点给朋友,哪怕是一通电话,一条短信或者一个微博
《白骨精心得130》和众白骨精聊天,发现无论国企,外企还是民企,做基层员工只需要付出体力和脑力,比较简单快乐,当到达一定位置时,还必须要有心力,平衡力及周旋力,因为你总会卷入部门之间或上层之间的微妙关系,生活会变得纠结烦躁,所以如果你想做管理层,必须想想自己是否具备这三种能力和愿意接受这种生活
《白骨精心得129》看到好友有句评论:微博关注太多容易错过精彩东西。引发感触,身边某朋友毕业一年,已经转了五份工,转工原因很多:不适合,和老板节奏对不上,想试新鲜事物。其实一份工作起码要两年时间才能渗透理解并迎来上升期,三心二意只会兜兜转转错过精髓,所以既要扩大视野,也要学会专注。
《白骨精心得128》F在微博问:将进入第四轮面试,如何准备?答:前三轮会分别是基础筛选;职位吻合度;专业技能及团队适配度,最后一轮老板在几人中做最后筛选。建议了解公司文化和职位要求,明白自己对于这职位的优缺点,缺点不可怕,关键有学习能力和上升空间,同时记住四轮面试讲的话必须一致。
《白骨精心得127》某F在微博问:上司在背后说自己干活不好,怎么办?工作角度,上司绝对有资格评论下属的表现。别把合理事情不合理化。其次我相信做下属的也一定在背后谈论过上司。不要过得了自己过不了别人。再者,努力做自己的,因为只有自己的行为和情绪是可以控制的,控制不了的事情别去想。
《白骨精心得126》某饭局,大家细数成长路上遇过的贵人或老师。之后大家都很感慨,除了&现在进行时&的,很多都尘封在记忆中了。人一走茶就凉,这话在职场上经常应验,大家都只看眼前,忽略感恩,其实没有某一站的老师,也许就没有下一站的你。让我们重拾记忆,偶尔去拜访一下影响过你的恩师或贵人吧。
《白骨精心得125》好友文质彬彬,以往路见不平不敢作声,后来学了咏春,见到不合理的事会挺身而出,因为觉得有底气了。职场也一样,面对你懂并游刃有余的项目时,会底气十足,从容不迫,而接到陌生项目时难免心虚。底气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学习和经验累积而成,想做有底气的人?努力学努力积累吧!
《白骨精心得124》中午和老朋友吃饭,聊起旧同事的状况,发觉很多N年前和我们处于同一起跑线的人,仍然干着同样事情,而我们和他们已经渐行渐远,曾经有人说:重复的事情用心做可以成为赢家,如果一直重复同样的事情而又没有进步,久而久之,就成为跑道上被遗弃的人,所以想一直在跑道上,记得用心。
《白骨精心得123》我有帮死党,两三周就会聚聚,持续近20年,聚会话题遍及政治,经济,娱乐,生活,工作,大家喜欢通过聚会了解更多故事。因为职场中,每天碰到不同的第三方,感兴趣的话题都不同,如果有故事,可以投其所好,容易揭开闷局。所以无论多忙,都要了解身边事,成为有故事的人,随时打开话闸
《白骨精心得122》出外吃饭,邻桌聊天,在讨论工作中钱,职位,受人尊重哪个更重要。我觉得,其实最重要的前提是你做得好不好,只有把事情做好了,才有可能让公司给更多钱你,上司升你职,同事尊重你。如果运气好的话,你可以三样都得到,假如运气不好,起码会得到一项,有人尊重你,不会一无所有。
《白骨精心得121》朋友来电:手下跳槽了,有没有好的人介绍?我直接问他:何谓好的人?态度?能力?耐力?承受力。。。朋友说:统统都要有!我回答:去外星找或者请机器人吧。职场真的很现实,根本不会有零缺点的人,只能选差不多的人,然后如何把几个差不多的人混在一起,做出事情,这才是你要想的。
关于编程的思考
编程需要艺术存在。软件业界有个观点:水平高到一定程度后,干啥事都能感受到&艺术&。编程也不例外。搞艺术的一般都能感觉到快乐,周日去丰庆公园,看到很多搞艺术的团队,唱秦腔、通俗歌曲、红歌都有,多数都一唱就是大半天,但是他们每个人都看不出倦意,半天都没喝口水,因为他们自己都在玩心中的艺术,否则被一大群人围观,保准是脸红脖子粗。编程也一样,若是感受不到&艺术&的存在,写来写去,只会觉的是痛苦,就像&拉磨&的驴一样,一圈一圈的转下去,终点就是被淘汰的那天,结局就是被人装成小袋,放在大型的超市里,一辈子也没想清楚自己做的啥,也没有快乐可言。其实更多的是感受的艺术之后,你会随心所欲,你驾驭程序,驾驭工作,否则就会反过来。大部分人开发软件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而不是为了自己享受,这是原则,也是真理,然而编程艺术是人们对高水平程序创作的一种感受,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能成为软件公司的一个指导方针。
编程确实需要技巧。技巧是锦上添花,不是画蛇添足。技巧就是技巧,不是伎俩,技巧不是靠谁苦口婆心的告诉你的,有句话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卖油翁》的故事告诉了我们技巧是怎么来的,&熟能生巧&,技巧是自然是承担了大量的工作,做了大量的事情(当然中间可能会犯许多的错误,烙下许多的埋怨,被人讥笑、冷眼、鄙视与不以为然)后,自然而然产生出来的。技巧伴随做事产看,伴随经验产生,技巧伴随总结产生,&驴拉磨&只是把事情做了,然而没有思考和总结,驴就是驴(人们习惯称为蠢驴)。只有技巧可以实现四两拨千斤,事半功倍。不懂的技巧,眼前自然是一篇困难,再简单的事情,让他做起来比去西天取经还难。写过的程序没有有效的积累,等下一次再遇见同样的需求,再重新写一次(等同于拉磨),还要人不时的催着点(等同于给驴上鞭子)。
没有思想的程序员是被淘汰者。软件开发有方法论,固然不假,人们总是通过各种方法使得需求变的明确,准确,然而软件开发就像一场球赛,有一个时间的过程,需求就像球场上的球,需要传递,球场上有守门员、后卫、中卫、前腰、前锋,软件团队中有需求分析员、策划、项目经理、架构、美工、程序。需求就像一个足球一样在人员之间传递,保不准那个环节上就会丢失(或者损耗),因此就需要每个人进行有思想的思考,把丢失(损耗)的东西给补上去,传递给下一个环节。软件开发需要一个团队,团队就是每个人都是一个重要的个体,别人不能替代。经常出现的情况是&这个问题没和我说,需求上没说这么做,我不知道这么做&,问题是谁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和你说到?谁能?谁能?
团队中需要强人,强人占大数的团队,是产生好结果的团队。强人的作用无可替代,强人就像特种兵一样,能在关键位置上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甚至是以一敌十的效果,非洲草原上有百分五六十的能力强的狮子的狮群是所向披靡的狮群,狮群因此有了充足的食物,狮群因此生机勃勃。食物是捕捉来的,不是自己送上门来的,软件开发等、靠、拖是不行的,人多不见的力量大,就像一个女人能十个月生出孩子,十个女人一个月能生出孩子来一样。新手会产生很多新的错误,给项目添麻烦;强人向新手解释工作及交流思想都要花费时间,使实际开发时间更少,合理的搭配人员结构最重要。未完待续。
关于工作生活的一点感想
 最近很流行致青春,生活的各个角落都流露着一丝忧郁惆怅气息,就连厕所都不例外,因为总能听到王菲的那首歌在你的蹲位上空飘扬。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加上点离别情绪,每个人顿时像打了鸡血一般开始黯然神伤。早上上班,经常发现一两张似曾熟悉的脸,可就是想不起来在那里见过?这也许就是你人生中的路人甲。为什么酱紫?我发现基本都是80后在推动这股暖流,其实我也是80后,眨眼间研究生毕业2年了,一下子到了奔三的最尾端,看看自己半熟不熟的脸,我也总能感觉一种叫青春的玩意在我身上刻下一点烙印。苦逼青年尚且如此,中国大批的文艺青年又何尝不是,于是大家开始致青春。虽然没看过这部电影,但已被这股忧伤拍了一鞭。今天看了博客上的几片情感小文,我也回头缕一缕自己工作2年的一点生活感想,展望一下未来,说说关于做人关于做事,没有什么经验,纯属扯淡,发发牢骚,大家看看,大可一笑了之。先谈谈自己,85年来到这个世界,现在离而立之年已近,每想到自己一事无成,倍感忧伤,然天生不喜服输,遂苦命挣扎,日夜奋斗,期许某日蟒袍加身,大富大贵。工作差不多2年了,今天要谈的主要内容如下:(不要以为你在看新闻联播-_-)
1 男人的品格
作为男人,你应该怎样?请允许我套用一句广告词:男人不止一面,品格始终如一。(相关公司的工作人员如果能看到此文,请象征性的给点小费)。我觉得说的非常好。关于广告,我觉得这是个很艺术的东西,它用最短的时间,最直接的手段,最犀利的话语,给你传达最深层或简单的含义。估计是从大学选修课开始接触广告设计这个东西后,我才发现这玩意可以如此有魅力,但愿我下辈子能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如今很多广告视频和广告词深入人心,我还很欣赏一句广告词:思想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看说的多好,一点也看不出是让你去买包红金龙,倒是给你无比震撼的感觉,有木有?呵呵,扯远了,反正我对有些广告视频和广告设计很痴迷,只可惜如今走上了一条背道而驰的路。好了言归正传,我觉得男人就应该有品质和品格。每一个男人在人生道路上都在追求成功所需要的三种东西:胆识,眼光,胸怀。仔细想想,不是这样吗?具备不同程度的这三种素质,注定了你的人生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环视一下周围所有成功的人,你从他们身上学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这些了。乔布斯,比尔盖茨,巴菲特,马云,柳传志,俞敏洪。如果你想成功,请从现在开始培养吧。我也不知道哪儿有培养这些的机构或组织,即使有也只有一个:社会。学员也只有一个:自己。而且还是免费的,好好领悟吧。以此共勉。我喜欢看《波士堂》,通过采访他们你能看到成功为什么会属于他们。另外,几个节目女主持人知性漂亮,我觉得不错。不是打广告,谁看谁知道!
2 保持良好心态
不免俗,我这样开头:这是一个浮躁的社会。是的,相当浮躁,各种节操,各种深藏功与名。大部分人都在埋怨社会,批判不公。关于生活,听听这些声音:&我那领导就是个垃圾,只说不干!&,&这个小区的人素质真TM的差!&,&这些公务员真黑啊&,&我那同学现在某某公司,又轻松钱又多,后台有人就是好办事!&。可是那又怎样?只要你还站在这片土地上,你就要生活,而抱怨不会对生活起一点帮助。马云说:当大家都在抱怨的时候,往往是你的机会。这就是眼光,你可以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如果你有idea,如果你有能力实现,不妨试试,也许你就成功了。就算不成功,你也会很有收获,你的内心战斗力值会提升一个档次。虽然作为一介平民的我暂时没有这个能力,但是我期待自己能有这么一天。所以,请保持良好心态,凡事淡然处之,这个时代就是这样,既然你无法改变,那就改变你自己。也许有时候,你听到的是你自己的抱怨声:&同学都买房结婚了,我还是一无所有&,&他工资好高啊&,&我什么都不会,估计是没什么希望了&。其实我也是这样的,但是我想说的是:任何人成功必然有他成功的道理,多看看有什么东西是他具备而你不具备的,少点抱怨,好好学吧。如果从现在开始,脚踏实地,保持良好心态,你终究有一天会成为你曾经想成为甚至是尊敬的人(甄嬛传里面也有一句类似的对白,是甄嬛对乾隆弘历说的)。
3 充满正能量的人
这个说来其实就很虚无缥缈了,老是听别人说某某是个充满正能量的人。什么是有正能量的人?你可以从他身上感受一种叫魅力的东西,你跟他说话会觉得他很厉害,你也会觉得他的价值观很准确,你会觉得他做事都如此淡定从容,你会觉得他没有什么烦恼,你觉得他的生活是你想要的。是的,你很羡慕他,他是充满正能量的人。你想成为这样的人吗?是的,我也是。那么从以下事情做起:
(1)  就算生活扇了你嘴巴,也请保持微笑。过去的就让它随风而逝吧,绳命是乳次的灰黄!
(2)  与人为善,其实有时候我们把这个世界想的太坏。仔细挖掘,还是有很多好人的,有很多让人感动的事情发生,请不要把你心里那根善良的烛火吹熄,说不定那天它就燎原了。前些天看到走在前面的一个美女给路边的乞丐扔钱,突然发现这姑娘心地好美。尾随了几分钟后,发现她又从手提袋里面拿出1块钱丢给了另外一个乞丐婆婆,顿时,我发现这个世界好美。我继续尾随,发现这个女孩跟我在一栋楼上班。如果我孑然一身,我一定会上去给她一盒口香糖,告诉她这是你的益X。是的,美就在你身边,学会欣赏,让后你会发现你的内心变得平静,不在变得纷纷扰扰。
(3)  保持一颗童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生活本来就很艰辛,何必自寻烦恼,看淡一些就会快乐一点。孟飞曾经说过:&有人问我,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怎么办?我会告诉我自己:事情原本会更糟!&
4 不要眼高手低
  经常在园子里面看到编程语言两大阵营的唇枪舌战,我只能说看着很过瘾。可惜我既不懂.net也不懂Java。我只会用c/c++。关于编程,我泛泛可谈,因为能力实在是羞于言表。大学电子信息专业,只学过C语言。研究生三年搞了点图像处理和网络传输方面的理论研究,代码量少的可怜。所以这里我不谈技术,只谈态度。我觉得凡事不要眼高手低。经常听到这些声音:&那SB大专毕业的月薪都能拿一万!&,&你这个编程没什么技术含量!&。那些整天贬低这些那些的人,我反正是不欣赏这种态度。白猫黑猫,能赚钱,能做事的就是好猫。我有一表哥,小学没有毕业,但人家会写bootloader方面的东西,会装机子。问我是学什么的?我说我是做xx的,他说他不懂,却很有自信的说,我做的这东西你还真不一定做的出来。其实也是,我经常羞愧自己到现在为止,还说不清楚计算机的启动过程,还不会随意的重装系统。有时候想想,术业有专攻,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算是给自己一个台阶下,但回头想想,自己以前觉得很鄙视的东西,其实你自己都不会,还找一堆的借口去掩饰。以前觉得这些东西很简单,可从来不去实践。而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你能做好也算是一种能力,很多人靠这个开小公司做了一番小事业。这个时代,我承认当你在外面侃侃而谈所谓的大数据挖掘,用户推荐,深度学习等等的时候倍儿有面,但是一般的公司还是靠事实说话,你能把事情给我完成了,你就是有能力的人。引用博主valleyekneel《分享职场心得《4》》里面的一段话:&小事情往往是成就大事情的基础,就象一部电话,拥有无数高端功能,但常用的只是那30-40%的基础功能,所以说基础的东西让人看得最多,也最容易体现一个人的功夫,连基础东西都弄不好搞不懂的人,就不会有机会被人发掘&。所以不要眼高手低,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还是应该把头埋下去。做技术的人,打好基础,做实事最重要。我不会告诉你,我前几天还在搞MFC,花20块钱买了一本盗版的《深入浅出MFC》,然后花一星期看完了它,我也不会说,我以后还会继续看,因为基础的东西永远不过时,我能学以致用,能做出东西,这就是我的能力。
写到最后,不知道自己讲了些什么,感觉很乱,唉,老了,致青春!!!!!
盛大证实状告起点中文网离职员工 多人被刑拘
投递人&&发布于
20:45&&有312人阅读&&&&&&&
  日前有消息传出,已经从盛大文学离职的原起点中文网创始人之一的罗立,因被举报涉嫌有侵犯老东家盛大利益的经济行为而被警方刑事拘留。而且,被抓的不只是罗立一个人,还有其他前起点员工,并有多人在接受调查。
  对于此事,盛大之前一直不愿透露太多细节,今天,盛大文学终于发布了公告,对此事进行了具体回应。盛大证实,已将旗下起点中文网所有违反竞业禁止的离职员工告上法庭,同时还发现该团队前员工利用版权销售负责人的身份,将起点中文网大量作品版权出售给第三方公司,目前公司已针对此事报警,涉事人员已被警方正式批捕。
  盛大文学公告:
  关心起点中文网的朋友们:
  树欲静而风不止!
  三月以来,随着起点中文网部分管理团队成员的离职,很多人都开始关注网络文学,关心起点中文,对此我们表示由衷感谢。
  网络文学正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欢迎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产业。事实上,这从来就不是一个新产业,我们低调耕耘了九年,才迎来了些许的收获。这九年来我们早已历经了各种竞争挑战,我们尊重这种挑战,但是对于最近发生的如下行为,我们只能鄙视和唾弃:
  第一:此部分管理团队成员未离职即秘密煽动作家签约到新公司;在离职并获得竞业禁止补偿后,立即无视合同约定,推出马甲,掩耳盗铃,不惜作践自己,开展同业竞争,对此,我们的态度,毫无疑问,将按照合同,把所有违反竞业禁止的人告上法庭,制止这种行为,让他们按照合同行事,并付出应有代价
  第二:我们原以为到此为止,但是所谓因果循环,我们正是为了挽留被鼓动的作家,和他们谈心的时候,我们听到最大的抱怨,不是其他,而是作家觉得小说周边产品的分成和他们在市场上看到的实际情况严重不符,要求我们给个说法。我们立即着手调查,发现该团队某成员长期以来,利用起点中文网版权销售负责人的身份,以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准的价格,将 &起点中文网&大量作品版权出售给某第三方公司,令人愤怒的是,也就是此人随即代表该第三方公司将作品版权翻倍卖向市场(市场购买方甚至从未接触过该第三方公司任何相关人员,完全由此人一手操持签约倒卖),连作家的利益都敢侵吞,行事已毫无底线,有良知的人都会选择向警方报案。
  我们惊讶获悉此人居然在新成立的某文学公司里面担任主要负责人,这实在是其他从业者之大幸,也是网络作家之大不幸。
  目前,此人已经被警方正式刑事拘捕&&
  第三:顺便,借此一隅转告那些为利所诱,撕毁协议的极少数所谓作家,我们很遗憾地告诉你们,你们也一定会在我们起诉索赔的名单里,这不是威胁,这恰恰是对那些遵守协议,有职业操守的作家们表示敬意的最好方式!
  盛大和其他企业不一样,我们不擅长吸引眼球,甚至造谣生事,颠倒是非,违约违法,利用平台影响媒体等手段来为自己获取利益。从十年前拼尽所有和韩国企业打官司直至胜诉开始,我们就只相信一个道理,也在努力实践一个道理:那就是近乎刻板地遵循法律,相信法律,依靠法律。我们做错的,我们该罚就认罚,错了就认错,但是我们认为对的,我们从来就会,而且只会,拿起一个武器,那就是法律。法律面前,别说你爸是李刚,李刚本人又如何?
  最后,再次感谢所有关心起点中文,关心盛大文学的人,如还有其它需要了解的问题,拜请再次阅读上文。关于此事,我们知道的,能回答的,所有答案均已披露,不再赘述。如还有兴趣,不妨请各位静候水落石出,也许几月,也许数年.。。
  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按照我们的方式前行,请继续支持我们!
  盛大文学
  2013 年 5 月 30 日
我为什么不能坚持?
投递人&&发布于
13:06&&有1016人阅读&&&&&&&
  很多大学生来信给我诉说一样苦恼:就是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容易半途而废,不能坚持到底。
  特别郁闷的是有同学说:我发现自己以前做一件事还能坚持到最后,现在大学了就不能坚持下去,有什么好办法解决吗?
  要坚持做一件事情,其实是需要意志力----也就是自我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而绝大部分人,包括我在内,天生都是有意志薄弱的时刻,能总是做到自我控制是很难的。
  为什么这位大学生觉得自己原来能坚持而现在不能坚持,我想他说的以前应该指高中阶段吧。我给他的答案是想想你原来为什么容易坚持?
  我猜测我的回答对他没有帮助,因为很少人能从过去的经历中学到经验。除非他懂得把看起来非常简单的事情拆解成一件件相互独立的细节并加以审慎的思考。下面的文字就谈谈我的分析,我希望除了分析坚持以外,也让你们看到一种思考问题的模式。
  高中阶段我们都比较容易坚持做一件事。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有良好的生活,我们每天按时起床,按时上课,按时自习,按时睡觉。
  在一个有规律的生活里人是容易有相对固定的受控时间去完成自己既定的目标。到了大学阶段,课表不是天天相同,生活也开始多了很多可能性,这意味着你的生活变得丰富的同时,你获得各种自由的同时你开始失去你过去养成的节奏感。你开始慢慢更容易变成被不同的事情推动去行动的人,而不是坚持在固定的时间干一点什么的人。
  这种被碎片化事情推动的现象,不仅仅是在大学,一直到了职场,都会越来越严重。我的第一个建议是:要养成坚持的习惯,你最好要让自己有一些固定的时间去做固定的事情的习惯。
  我为什么总是建议大家做一些小事情?比如每天坚持在某个固定的时间写日记,练字,锻炼,一切你喜欢的事情都好,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哪怕就 15 分钟,进行宗教的祷告都好。这些小事情会慢慢形成你新的时间锚点,有了这些时间锚点,你才能在不同的环境里慢慢养成你生活中的新节奏感。有了时间节奏感的人,才能逐渐掌控自己的时间,开始为自己的目标取得进展。
  有很多朋友问我每天坚持回答大学生的问题累不累?我的答案是不累。如果没有意外中断的话,我每天大概是晚上 10 点到 12 点间才进行回复工作,虽然我要回复很多问题,但是这些问题都是集中快速回复,不需要我随时响应,而且我在固定的时间响应工作,也使我的工作保持在我能承受的节奏内,我的工作压力依然受控。
  要是我养成随时看后台信息,随时看消息回应的习惯,这样会让我陷入碎片化响应的模式中,嗯,这不正是很多人刷微博的状态吗?这种模式会让你的兴趣和精力无法有效集中到一个主题上,进而导致你所有的事情都随注意力转移,而不是随意志力坚持。
  大家要明白,对自己时间无法掌控的人更容易觉得累,而不是对自己时间有掌控的人,我们只是更有产出。按你的工作状态和方法做到这些产出是很累,但在我看来,我不过是在玩游戏而已。
  再观察高中和大学的不同,很大一个原因在于高中的同学往往都是类似的行为模式,而大学里的同学各自兴趣不同,也许你想上自习的时候,你的好基友邀请来一盘&撸啊撸(LOL)&,这个时候你的事情重要还是朋友之间的响应重要?
  这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你和怎样的人交往越多,你就越可能变成怎样的人。
  在高中,因为有各种制度和外力约束,大家都被集体化成一种行为模式,往往能为某个特定的目标长期全力以赴,互相追赶激励,很多人觉得自己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很有充实感,和这个环境是分不开的。
  我上班以后和我很多从小玩到大的老乡关系越来越淡,倒是和一些不在一个城市的朋友关系很好。我发现一个特点,我们这些玩得好的人往往是同一个生活节奏的人。
  比如我的红颜知己&萧秋水&,我们就成为一种互相激励的关系。我的进步是她努力的理由,她的灵感是我工作的推进,我们彼此成为对方的激励,最好的同伴教育。顺便说一句她也有微信公众账号,想关注的自己可以去搜。
  在大学往往缺乏和你有同样目标的同伴,这也导致你很难一个人特立独行下去,毕竟人是群体性动物,很难摆脱从众的自然基因行为模式。
  在一些 211、985 高校,为什么大家大学上自习的氛围依然浓厚?因为这里最大的行为模式就是考研和出国,或者加入优质精英社团。一旦你进入这样的学校,你很容易被这样的氛围同化,也就变成这样的人。
  在高中即便你的同学不求上进,我也不太担心你不会坚持,因为班主任,家长,班委会,学校构成了一张网,为你设计好了每天的行为模式。中国的高中不如看做是一种学习集中营模式更为恰当,它的升学率成功是以牺牲人的个性,人的自由意志为代价的。
  但这种模式在短期内能让你在某个点上快速突破,脱颖而出,所以还是有其存在的理由。到了大学,无论是班主任还是辅导员,又或者是班委会和学校,对你的管理是很粗放的,没有人天天监督你上自习,甚至是上课!
  在这种环境下很多人才会发现没有外力约束,他很难建立对自己的行为控制能力。
  不仅仅是大学,即便是在职场,我也是比较反对在家办公这种模式。真正办过公司的人都知道,让新员工在家办公而不是集中到办公室管理,不但不会产生工作效率,往往还可能毁了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因为他会养成很糟糕的工作习惯。
  绝大部分人离开环境的约束就一无所成。想享受自由的生活前提是你自己为自己选择了某种有控制的生活。
  这是像我这样经过十几年修炼的人才能勉强做到的功力。所以大家可以理解为什么考研时那么多人会去报考研班,一需要同伴环境,二也需要上课的环境。没有这个环境,他们无法约束自己的行为。
  还有一位同学留言说:我是一名大一学生,从去年开始到现在我做了很多打算,计划,但是我几乎没怎么实行过,现在上课我没啥兴趣,要不看小说,要不睡觉,要不宁愿发呆,但过后我又特后悔,特纠结,我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在这里,我过得混沌,看不到啥希望,一味活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甚至我有不想念书的念头,我很烦,特烦,可是我到底该咋办?我想改变这种现状,但我要怎么做?!
  这是一个更大的问题,我们即便能够坚持,但是前提是为自己找到一个坚持的理由,或者叫目标。
  高中阶段我们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考大学,而且被同伴和环境驱动去努力。到了大学,就业一时半会还很远,考研也得三年后,经过十二年艰苦求学的日子,人都想为自己放松一下,大学又不缺乏这种放松的方式。但正在这种放松的环境中,我们想不起自己的奋斗目标了。这是第一个问题:没有目标了。
  高中有一个现实的目标叫上大学,上好大学。其实大学倒是有一个现实的目标叫就业,就好业。
  为了上好大学高中发展了一套以拿分为导向的应试教育体系,虽然这套体系影响人的思维开放性,但是就是能拿分,所以在高中这套课程体系所有的人都认同,它能帮你拿分。
  但在大学里课程体系设置往往和让你看不到和就业这个目标的关系,它的实用性和社会现实脱节的确很严重,在学习的过程中,你往往看不到自己和就业需求之间的进展,只是感觉到自己一天天在混日子。
  如果你没有办法衡量你现在离目标的距离是否更近,你就会慢慢忘记你的目标。甚至慢慢用还在学习这件事情安慰自己在接近目标,其实这是自欺欺人。
  如果不自欺欺人,大学生就应该主动在大一了解自己想去的就业单位,了解他们的就业岗位,了解这些岗位对人的素质要求,主动在大一就明确自我成长的目标和实现的手段,并找到恰当的手段衡量自己的进展。这本来应该是一个好的教学体系应该做到的事情,但是在中国,你是选择抱怨国家呢还是先去改善自己?
  有的大学生倒是有这样的想法,但是依然很难坚持。为什么?在高中你遇到任何自己不能突破的困难,都有老师教你答案。但是在大学,一切似乎都没有人给你答案,或者给你太多的答案。到底哪种是你想要的?这真很难讲。
  所以很多同学在走向目标的路上,往往看不清自己坚持的方向是否是对的,因为缺乏独立判断的能力,而总是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不是最佳的,在这种畏手畏脚的犹豫中,如果没有太多的进展,也就慢慢放弃了坚持。
  还有一些同学看到了进展,但是也没有最终坚持下去。这很可能和他的性格有关。心理学家说习惯推迟满足感的人才更容易成功。
  推迟满足感这个概念可能有的同学并不清楚,这里我分享一个摘抄来的故事,也许对你有启发。
  不久前,一位 30 岁的财务分析师请求我的帮助,她想纠正在最近几个月里,总是拖延工作的恶习。我们探讨了她对老板的看法,老板对她的态度;她对权威的认识以及她的父母的情况。我们也谈到她对工作与成就的观念;这些观念对其婚姻观、性别观的影响;她同丈夫和同事竞争的愿望,以及竞争带给她的恐惧感。尽管一再努力,但这种常规心理分析和治疗,并未触及问题的症结。终于有一天,我们进入久被忽略的一个领域,才使治疗出现了转机。
  &你喜欢吃蛋糕吗?&我问。她回答说喜欢。
  &你更喜欢吃蛋糕,&我接着问,&还是蛋糕上涂抹的奶油?&
  她兴奋地说:&啊,当然是奶油啦!&
  &那么,你通常是怎么吃蛋糕的呢?&我接着又问。我也许是有史以来最愚蠢的心理医生了。
  她不假思索地说:&那还用说吗,我通常先吃完奶油,然后才吃蛋糕的。&
  就这样,我们从吃蛋糕的习惯出发,重新讨论她对待工作的态度。正如我预料的,在上班第一个钟头,她总是把容易和喜欢做的工作先完成,而在剩下六个钟头里,她就尽量规避棘手的差事。我建议她从现在开始,在上班第一个钟头,要先去解决那些麻烦的差事,在剩下的时间里,其他工作会变得相对轻松。考虑到她学的是财务管理,我就这样解释其中的道理:按一天工作七个钟头计算,一个钟头的痛苦,加上六个钟头的幸福,显然要比一个钟头的幸福,加上六个钟头的痛苦划算。她完全同意这样的计算方法,而且坚决照此执行,不久就彻底克服了拖延工作的坏毛病。
  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惟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其实,我们早在小时候(通常从五岁开始),就可以学会自律的原则,避免只图眼前安逸带来的不利。例如在幼儿园里,有的游戏需要孩子们轮流参与,如果一个五岁的男孩多些耐心,暂且让同伴先玩游戏,而自己等到最后,就可以享受到更多的乐趣,他可以在无人催促的情况下,玩到尽兴方休。对于六岁的孩子而言,吃蛋糕时不把奶油一口气吃完,或者先吃蛋糕,后吃奶油,就可以享受到更甜美的滋味。小学的孩子正确对待家庭作业,是实践&推迟满足感&的最佳手段。孩子满 12 岁时,无须父母催促,首先做完功课,再去看电视。到了十五六岁以后,他们的实践更可以得心应手。到了青春期,他们处理类似问题,应该形成一种习惯或常态。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效应,但人为目标奋斗得到一点点进展的时候,往往会奖赏自己放纵一下下,这样就很容易让自己脱离正确的轨道。所以当你发现自己已经取得了一点点进展的话,一定要提醒自己,要继续加油,因为目标还没有实现呢!
  好吧,总结一下,为什么我们不能坚持?
  1、我们没有形成固定的时间节奏感
  2、我们没有找到好的志同道合者互相激励
  3、我们没有选择一个更适合目标的环境
  4、我们根本就丢失了自己真正想做的目标
  5、我们无法确定自己所作所为是否让自己离目标更近
  6、我们的性格中太多好逸恶劳的成分
  7、我们会因为一点点小成功替代了真正的目标
  我不知道你是哪种原因造成的不能坚持,也许还有更多的原因,我想通过高中和大学的对比,让我们看到很多细节的不同,这些不同的细节恰恰影响了你现在的行为,你如果要改变,也只能针对每个细节,一点点去想办法完善。
  我还是想说:每天坚持做一件小事,会改变你的性格。我建议你们不妨从按时吃早饭开始,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按时吃早饭会带来意志力的提高?
  可以看看《自控力》这本书。
  最后我建议你们都去看看@東東東東東方熊的长微博:&青春:总得有一个跟别人不一样的我来做别人做不到的事。&
技术人员如何创业《一》—— 产品及想法
不得不说这是个浮躁的社会,人人在这个社会都想暴富或者成名。在这些引诱的驱使下很多人都脱离了原来的稳定工作创业。前几天看了《中国合伙人》,故事讲到了几个大学生从校园到工作、再到创办了一个伟大的企业,这个故事更加激励了创业大军的壮大。大家都想创业,那我们技术人员怎么创业?也就个人的经验分享一下:
1、好的想法、产品构思。
& & & & & & & & & &&2、好的合伙人。三板斧,管理、销售、技术。
& & & & & & & & & &&3、构建强大执行力的团队。
产品及想法:
什么是好的产品?一个朋友之前问到,这个问题要系统的回答还真有点不好说。看一下比较理论的解释,产品指一个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我们能够使用可行的技术手段实现并且通过销售给用户给公司带来利润。好的产品指具有很好的用户体验,能够满足用户的刚性需求,受众用户市场空间很大,产品具有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复制性,有收益并且具备很好的产业链和利益平衡点。
我们技术人员设计产品会是什么样子?这点在创业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有一些技术人员拿到一个产品就开始想象自己的产品未来如何的好,将来会赚多少钱,结果研发到最后往往不是这样的。为什么呢?因为技术人员平时自己总是在搞定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做完了一个别人提给自己的需求就觉得自己信心暴涨,认为这么简单的产品自己也可以很轻松就做出来了。看看自己搞的程序,这么复杂的工程,多有成就感。可是,自信心爆满的工程师如果不自我总结,研究用户需求、研究产品,只是自己一个人关门造车的话很难开发一个大众都喜欢的产品。
现在我们处于一个信息量大、优秀产品非常多的时代。要在这个时代获得成功必须得迎合用户的需求甚至超出期望才行。技术人员怎么操作呢?
1、做市场调研、多和客户沟通、认真做好需求分析。
这个看似简单,对于技术人员确实难度很大。因为毕竟大家习惯了面对电脑,喜欢了在电脑面前攻克难题,让我们去做这些事情总觉得时间花的不值得。有时候可能会想,我花这个时间去做个计划、去和客户沟通、写个需求文档还不如多学一点技术或者多写一些代码。技术相关的事情才是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这样就错了!大错特错!
很多创业公司开始没有产品经理,像facebook的ceo扎克伯格。或者只有技术一个人,这个时候公司的创始人就承担了产品经理的角色,如果创始人就把自己的点子抛出来给大家或者稍微分解一下就给到大家。然后大家分别去实现,自己也不管了,忙着开发自己的功能模块。以我们的经验,最后肯定是个四不像的产品。那意思就是不开发产品了吗?看看电影《社交网络》就知道,扎克伯克其实不仅仅是技术很牛,网站搞瘫了整个哈佛的网络,他的商业敏锐度和用户需求也拿捏得很好。在设计第一个长相匹配的网站时他知道整合爱德华的算法。在设计facebook时知道怎么利用其他学校都想和哈佛名牌学校的学生交友、如何通过熟人关系网络邮件营销、添加用户是否单身的标示(最后这个功能大获成功)。
看到这里其实大家会想到,其实facebook的成功并不是因为他本身产品的技术多么牛,而是他把握好了产品用户的心理、选择了合适的营销方式、整合自身独有的资源优势(哈佛)。其实他这个php网站我想现在很多学过web编程的都可以制造出来,有几个能做成facebook呢?
在《中国合伙人》中也有个场景,成东青因为在外面开小班被大学辞退了。最后一堂课时改变了原有的讲课风格,原来上课小心谨慎的照着课本讲,课上的同学都在睡觉(因为那个时候风气比较严谨),因为他在乎这份工作所以特别小心注意。最后一堂课给大家调侃自己的感情经历,已经释然反正都已经被学校辞退了,结果讲课的风格大受同学欢迎。这个就是市场,有时候自己觉得对的不一定是对的,而是要和用户交流,充分尊重用户。他最后把同学当成朋友,也为他后面赢得了新梦想。
这些在技术人员看起来的没有技术含量的脏活、累活反而是一个产品成功的关键。
2、适当的抛开技术,避免影响到产品设计和开发
技术人员设计产品时,总会把系统搞得特别是复杂。因为做技术框架时会想到重用、接口定义时要很灵活。一但这些技术方面的原因占据了产品的主导地位,那这个产品最终会超级复杂。不过有一点,除非你的客户是专有的或者是面向技术型客户。不过面向大部分社会上的产品一般都比较傻瓜化、尽量简化,不让用户思考,一看这个系统就知道怎么使用。
facebook曾经为了诸多技术原因选择了通用平台化的Html5作为技术实现。最终却因为用户的抱怨不得不重新使用ios、andriod开发原有应用。
很多技术在设计系统时,总想把很多新技术带入项目中来,让自己觉得特别牛X。殊不知这样的技术自己能否掌控,如果掌控不了到时候出了问题影响的就是产品的口碑。并且引入新技术,带来了学习成本,如果团队中还有其他成员,未来他们如何学习和开发。
技术人员还有个弊病。觉得自己的技术非常牛,人家不可能超越我的技术(也就是未来我的产品肯定是市场占有率最高的,通俗讲我的产品是最赚钱的)。研发几个月后发现竞争产品推出来了,会觉得他的技术多么弱,不削一顾。再过几个月,发现对方产品已经占据很多客户,并且推出了好几个新产品,还是觉得他的核心竞争力没有,技术能力弱,我的技术毫无压力的压倒他。再过几个月,tnnd,我这么好的产品怎么没有市场呢,赶紧换一个产品。。。。。结果可想而知。就算是自己最开始研发这种类型的产品,结果到后面反而没有赚到钱。这就是盲目的技术自信,而不是商业自信,开公司是要赚钱的,赚钱才能养活公司。
技术人员设计产品时,一定要有市场眼光、简单化功能、适当摈弃技术。刚开始要做到这些可能很难,需要大家强迫自己不往技术方面思考,不过我觉得只要多发现、总结自己的问题,并想到解决方案终会创造一款好的产品。如果大家尝试了无数次,还是技术影响整个产品的设计,推荐几个选择:a、找到互补的合伙人,弥补你的短板。b、开发技术类产品。b、回到公司工作继续做技术。
现在大概总结了产品设计的一些经验,后面再总结下我们怎么把这个想法变成可运行的东西。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转载自
本文链接地址:&
分类:&,&,&
标签:&,&,&,&
分享职场心得《3》
不用废话,先上图&
《白骨精心得120》最近工作排山倒海般涌过来,有同事叫我做"超级丹",我告诫自己:这只是说我的工作量,不要误以为是说能力。人在职场,不要轻易被任何事情迷惑,弄得飘飘然。因为我们只是公司流水线上的某个零件,充其量是某个重要的零件,哪天失灵了自然会有替代品,一句话:啥时候都得知道自己是谁。
《白骨精心得119》朋友来电,说今天参与了一个会议,内容他都是不同意的,但纠缠很久仍被迫执行,心情坏透了。我问他:干嘛纠结?职场上总有些事情是和你个人的想法背道而驰的,有时候不如选择沉默,我称之为&非暴力不合作态度&,心里清楚,但不流露,因为已成事实的东西如果想太多,会难过的。
《白骨精心得118》职场有种人,职位不一定很高,平常也不算高调,但大家遇到慌张或困难的事情,总喜欢找他,他也总能冷静处理。其实真正的领导就是这样,人在紧急关头能抓得起,不仅仅因为头衔,更多的是日常的累积以及他拥有影响到别人的磁场。想拥有领导力,必须从日常做起,让自己的磁场强大起来。
《白骨精心得117》朋友在读某课程,说起班里一同学,学识不怎样,但凭着"厚脸皮"的精神,用表演来替代演讲,竟也拿到一定分数。后来大家细聊之下,发现在职场中某些时候也是要用&厚脸皮&的招数来实现。原因是很多人都放不下架子,有时候当双方竞争的时候,谁先放下身段,厚脸皮一把,结局就可能不一样
《白骨精心得116》某节目提到&对你好&和&为你好&的区别。职场也一样,如果上司&对你好&,很客气,所有事情不苛刻要求,对你来说没有压力;如果上司&为你好&,事情不到100分永不放过你,令你自尊受挫,没有面子,但对你的发展有着启迪。你情愿要&对你好&还是&为你好&呢?我挺想知道答案的。
《白骨精心得115》F在微博问:初到陌生环境工作,怎样融入其中?我的经验:1)观察:到新环境切忌轻举妄动,先观察人物关系链,知己知彼,但要自然不要刻意2)谦虚有礼:做得比你久的同事肯定比你有经验,要有学习精神 3)忍耐:初到新环境,必有不如意的人和事,把这当成磨练,未尝不是件好事。
《白骨精心得114》职场有种人,老板说句话,同事写个EMAIL,他就可以创造一个故事,在他丰富的想象力下小事演变成宫廷恩怨,多心多疑的他总活在别人的情绪中,迟早有忧郁症。所以在职场混,宁愿忙死,也不要因多疑而累死,因为心力上的透支远比体力上的透支折磨人。各位童鞋,千万别因为多心折磨自己。
《白骨精心得113》在停车场又碰到保安Z,他再次面带微笑耐心地引导我倒车,并礼貌地和我说再见。这次我悄悄记住了他的工号。其实大楼里有N个保安,大家都做着同样的事情,偏偏只有Z能留给我印象。服务业就是这样,每天有无数人做着同样的事情,而往往一个微笑和一句热情的问候,你就可以在平凡中脱颖而出
《白骨精心得112》和好友聊移民,发现一有趣现象:有移民机会的年轻人不想去,因为不知道去了可以做什么;到了中年,机会不大,但绞尽脑汁想去,因为去了可以离开现在,不用再做什么。职场也一样,有时候机会来了你会犹豫,没有机会的时候你又渴望转变。其实人面对机会要细致思量,一旦错过就难以挽回。
《白骨精心得111》同事说:失眠了,睡在床上,梦中想的都是工作的事,太恐怖了。我曾经也有这样的经历,后来总结了一个解压方法:下班无论多晚都找些事做,例如:用半小时投入地看看DVD, 看本书,打打游戏机,用工作以外的事情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不处于紧绷状态,学会放空自己,才能每天保持状态。
《白骨精心得110》今天是我兼任新角色的第一天,工作排山倒海地涌过来。幸好我有自己的步骤:1)记下今天务必完成的工作和会议 2)把和第三方或下属有关的工作先处理出去 3)阅读和会议有关的文件报表4)做属于自己的项目。总而言之,百忙中要学会创造自己的工作节奏,才能有条不紊,而又不影响别人。
《白骨精心得109》F在微博问:对工作产生厌倦感,怎么办? 这种感觉很多人都有,其实工作和爱情一样,开始总是充满激情,但慢慢会归于平淡,所以人们常说要给爱情保鲜。而工作也需要保鲜,方式很多,例如更换桌面摆设,来个悠长假期充电,偶尔化个美妆,和不熟的同事聊天...换个心情,会让你发觉每天都有点不一样
《白骨精心得108》:好友告诉我,最近都在收拾不负责任的同事留下的烂摊子,很烦很低落。我让他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1)不是所有人都有收拾烂摊子的能力,别人搞不定,你能搞定,那是能力的体现 2)有些事情必须要有人去完成,好算歹算最后都是轮到你的,倒不如爽快点,让老板觉得你是个愿意承担的人。
《白骨精心得107》好友问我:"假如换那谁谁谁来当你的老板,你觉得你能挺得住吗?"我毫不犹豫地说:"可以,我现在不怕任何的人和事"。职场就是这样,有时候你越懦弱害怕,麻烦就越会缠着你。相反,你用一种平常心来对待,给自己点勇气,想想当初是怎样坚持走到现在,就不会为了某件事和某个人而随便放弃了
《白骨精心得106》朋友问:为什么碰到不对劲的事你也不会暴跳如雷。其实我也曾经有过面对不合理的事情歇斯底里的状态。不过已经是N年前。多次洗礼后,我发现:工作中永远有不公平的怪事,因为这是人的世界,不是机器人的流水线,有人的地方就必然有情感因素,不能永远处于水平状态,所以必须学会淡定。
《白骨精心得105》以前的我在工作中总是充当甲方,胜券在握,在老板安排下,我多了个角色,今天当起了乙方,感觉很多事需要换个角度。职场就是这样,会遇到不同阶段不同职位不同对象,要学会做弹簧人,能屈能伸,张弛有度,并且要经常加油,才能保持弹性。
《白骨精心得104》职场很多人有依赖症。东西做完,就发给上司,他们觉得上司肯定会帮他检查的。这想法大错特错,因为上司把事情给你,就是觉得你能够胜任并做好,如果你总要上司帮你把关,渐渐他也会对你的能力打个问号。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万事都完美妥当,让你的上司患上依赖症,没你不行, 这才是王道
《白骨精心得103》在职场上你总会碰到些让你不顺眼的人,可能是同事,也可能是客户,他讲的每句话做的每件事都令你心烦别扭,但偏偏这些人你必须和他打交道。碰到这种情况,要学会豁达,想想大千世界那么多人,都能遇上还要有交集,也算是个缘分。既然存在,就要面对,学会适应,把别扭的事变得不别扭。
《白骨精心得102》最近面试新人,发现很多年轻人频繁地通过跳槽来令到职位或薪水有所提升。我对这种现象不置可否,但作为面试官的我,会特别留意前来面试的人在原公司工作的时候有没有升职的经历,因为我总觉得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公司里升过职的人比通过跳槽来升职的人有能力和用心得多。你觉得呢?
《白骨精心得101》职场有种人象刺猬一样,满身是刺,经常象斗士一样到处树敌,并喜欢到处讲,貌似申张正义,其实最容易被人利用作为斗争的工具。和&刺猬&相处,尽量低调不加添意见,以免陷入斗争的旋涡中。同时也检查一下自己是否有刺猬倾向,如果有,要修正,否则容易精神分裂,永远处于高度警备状态。
IT民工创业之殇
&2005年从兰州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之后,一直做的开发和实施,凭着没日没夜的工作和还算灵光的脑瓜子,在开发和实施两方面都做的可圈可点,经手的项目有几万的,几十万的,也有好几百万的,幸运的是,做的这些项目都比较顺利,能按时实施完,能及时回款。职位也从小虾米到部门经理,一直都算顺利。
&&&&&&由于老婆一直在石家庄,而我的第一份工作在西安,因此工作年,跳槽两次,从西安转战北京,在从北京到石家庄,迂回到达目的地。
&&&&&&以上这些经历,在其他日志中再说,本文只从年开始写起。
1、曾经小辉煌的业绩
&&&&&&2010年给华药做完医药营销项目之后,由于工作表现好被华药留下了,进入了华药销售分公司。这下好了,跟老婆团聚了,华药给的待遇不错,工作挺轻松。正好房子也装修好了。发现老婆也怀孕了,家里要添丁。多喜临门,各方面都挺满意,从此我们一家人开始了幸福的生活。
&&&&&&进入华药之后在总监的带领下,在信息化方面做了一些深入的管理方面的应用开发,现在看来是非常成功的。
&&&&&&首先是在医药营销项目的基础上,开发了费用预算管理子系统。把日常费用、高开费用和政策费用等凡是在公司产生的费用全部纳入系统管理,管理流程从预算开始,费用申请、权责数据的计算直到费用报销。每个部门发生的各种费用都进入了系统管理。
&&&&&&高开费用和政策费用的管理是最有效果的,仅这两项费用的计算就减少了办事处非常大的工作量。未上系统之前,办事处由专人在月底花几天的时间核算费用,时间紧,工作量巨大,核算之后递交给事业部核算员进行复核,最后在报销时递交给财务。使用系统之后,每月底由事业部核算员(或数据组)在系统中计算当月产生的各项费用(计算规则已内置,核算员只需点击计算按钮),审核之后即为办事处可办费用,办事处在报销时挑选已计算好费用额度的可报销发货单即可。这样一来,办事处就撤销了核算费用的专职人员,全国60多个办事处,在提升工作效率和精简人员方面的效果非常明显。听到不止一个办事处主任的赞誉之词,对它们来说太方便了。
&&&&&&在财务管理方面,不仅有原来收付口径的数据,而且每月底计算完高开和政策费用之后,即产生权责口径的财务数据,按照财务总监的话说,这对财务管理来说,管理提升幅度相当之大,他花了好几年时间试图建立权责口径,起初成效不大,现在用这个系统,终于完成心愿了。在后来的集团管理创新项目申报时,公司做了评估,该系统给公司创造的效益至少在四千万左右,项目产生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其次是在营销系统基础上,打造了集团的数据信息平台,曾经困扰集团和股份的数据收集问题,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解决。原来集团或股份需要收集各子公司数据时,没有有效的工具收集、合并、汇总数据,但是在这个平台上,定义好采集数据的维度和模板,各子公司只需导入自己的数据,系统会自动汇总形成他们想要的报表。看似很简单的功能,但在管理的提升方面是有目共睹的,现在集团和股份的人员几乎都知道销售公司有个赫赫有名的营销系统。
&&&&&&还有一些是小业务模块的应用,使用效果也不错,比如质检报告管理,远程订单管理等等,这些模块虽然功能不复杂,但是非常实用,在提高工作效率和简化工作难度方面效果显著,特别是汇总统计各种业务数据时效率非常高,给公司领导的决策可以快速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
&&&&&&原计划完成费用预算系统之后,开发一套与商业公司沟通的商务平台,目的在于减少商务人员的事务性工作,把大量的无工作难度但很费精力的工作由系统处理。我们认为,在基药模式下,这个系统是一种压缩销售费用,提高管理效率的非常有效的管理工具,但是由于总监的调离,原计划就此搁浅,工作进入了另一种状态。
2、进入迷茫期
&&&&&&时间到了2012年的年中,儿子一岁多了,健健康康,活泼可爱。跟老婆俩一万多的月收入,在石家庄这样的城市,过的还是挺滋润的。考虑到家里离单位挺远,所以驾驶证一下来买了辆车子,虽然不是豪车,但是代代步、家用足够了。总之,生活上没有任何问题,很幸福的生活还在持续着。
&&&&&&在工作方面,总监调离之后,在销售公司再也没有懂信息化的高层领导了,再没有人能发动信息化项目的需求了,没有了&引擎&,我们只能转入系统的维护及更深入应用的小模块开发工作。
&&&&&&由于系统都开发的很完善了,各个部门的应用也没啥大问题,所以有那么几个月我相当清闲,每天几乎没有正经活。早上到公司后看几个小时的新闻,再偷偷打打游戏,中午跟老师傅打一小时的乒乓球,下午再找人侃侃大山,上网看看小说、笑话之类,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这样清闲久了,逐渐产生了危机感,难道年纪青青的就这样过下去?同时也发现,没有了实际工作的磨练,原来的技能是明显下降的。更让人头疼的是,这几年通货膨胀的厉害,每月的工资用起来有点捉襟见肘了。跟同学的几次聊天,彻底让我清醒,再不能这么下去了,一定要再拼拼,要么升职,要么多多赚点儿钱。开始琢磨现在的处境是否正确。
&&&&&&在销售公司有升职的可能呢?答案是否定的。在我们信息部有部长,部长之上是总监,而部长是由集团任命的副处级主任工程师,根正苗红,有这种资历的人在销售公司不出三个,级别相当高。只要部长在销售公司一天,都不可能会有我的出头之日(仅仅说自己的前途,我对部长没有任何成见。其实他也是很憋屈,很高的级别,却只负责一个三级部门,管着4,5个小兵。在集团,跟他一样级别的,都是有这相当大的权利,都是各子公司的大员)。另一方面,我们信息部门是服务部门,非主营业务部门,升值通道本来就很窄,这条道走不通,意味着在销售公司我是没有任何升职可能了(除非从业务代表开始从头干,脱离信息化,做药品销售,但是谁会这么做呢?毕竟不是从零开始)。
&&&&&&按常理,在华药这样的大集团,下属几十个子公司,申请调到任何一个子公司负责信息化都不是难题,但是我有我的苦衷。当初进入华药,总监给我的职位是专门创造出来的,虽然是普通员工,但是待遇却是部长级的,而且销售分公司的待遇是整个华药集团里最高的,也仅有销售分公司是按岗定资的(其他子公司都是按职称定资),那么去别的子公司,必然是薪资下降,这点我无法接受。
&&&&&&两条道都堵了,那么退一步,一直这么待下去,会怎么样呢?在华药这样的大国企,只要不犯大错误,不可能开除员工。同样,涨工资也不是说涨就涨的,十年八年涨一次就很不错了。分析来分析去,得到的结论是:只要不离开华药,那就拿着现在工资一直到退休吧。
&&&&&&这就是我的宿命吗?不到30,应该还能再拼拼吧,要不离职再闯闯,或找人自己立个山头!有了这样的想法,开始做家人的工作。这是个让他们很想不通的事,很稳定、几乎是铁饭碗、收入也不错的工作,为什么要离职?各种不理解,于是很长一段时间里,给家人&摆事实讲道理&,&旁征博引&分析现在的处境,还好以我这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他们,最终得到家人的支持。
&&&&&&没有了后顾之忧,开始找工作。简历放网上之后,石家庄好点的软件公司几乎都通知我去面试过,应聘了一圈,发现按石家庄的消费水平,他们能给我的待遇,最高的也只是跟华药差不多。相当郁闷的事。接着就是各种各样的纠结,看着手头的好几个Offer,到底是去还是不去呢?到底是离职还是不离职呢?&3、走上创业之路&&&&&&&还得提一提从销售公司调离的、我们曾经的总监。他离开销售公司之后,一直负责股份公司的内部市场化改革及系统实际应用,但是由于高层的政治斗争,项目做了一半,不了了之,好的建议得不到采纳,也是郁郁不得志。
&&&&&&直到有一天,有机会与老领导坐一起聊天,谈到了将来的打算,竟然不谋而合的想到合伙创业,既然好的管理思路不能在公司应用,何不自己开发软件,再应用到企业中呢?
&&&&&&既然要创业,得有发展方向,虽然很明确了是做管理类软件,但是做哪方面呢?这个过程是相当长且痛苦的,刚开始没有太在意自己最熟悉的行业,反而跑去琢磨教育类软件,养老院相关软件,诊所管理软件等。而且在每一个方向都琢磨了很长的时间,甚至都拿出了初步的方案。但是到实际操作时,发现没有相关行业的资深人员参与,做出来的东西根本没法用。无数次的碰壁之后,又回归到我们最熟悉的药品制造企业。
&&&&&&几个志同道合的人,经过无数次的讨论,最终确定了我们的发展方向:结合当时最急迫的全国药品招标,引入全程价值链的概念,计划开发一套在药品投标、标期全程起作用的利润优化及管控系统。
&&&&&&系统的管理思路闭环由老领导凭借其几十年的管理经验提出,再经过我们不同知识背景人员的补充形成。经过可行性分析、管理思路完善之后,从大的框架到实现细节,历时几个月终于完善了。然后拿着方案跟业内的管理专家和企业高管沟通,所幸的是在沟通的过程中所有的人都很赞同我们的东西,觉得对企业的帮助应该非常大。OK,有了这些东西,接下来是系统的开发了,这个工作肯定是,也只能是由我来完成了(几个合伙人中只有我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其他几位是管理、财务、销售方面的)。
&&&&&&与此同时,我们的公司也注册下来了,除了我们占股之外,也引入了华药元素,算是正式开始踏入了自负盈亏的创业之路。
越来越“下流”的80后
投递人&&发布于
03:38&&有1159人阅读&&&&&&&
  我身边的不少朋友没满三十岁就成天怀旧了,看个《老男孩》、《致青春》什么的哭得稀里哗啦,还有好多人形容自己的工作就是&混吃等死&,丝毫看不到年轻人的朝气。某种程度上,我感觉 80 后这一代人已经未老先衰。当然,作为 80 后的一员,我也能完全理解这种&未老先衰&的情绪,当 80 后从大学毕业,怀抱理想迎面撞上了社会,但在打拼了几年之后,才发现想要在这个畸形的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务,不仅如此,甚至连过一种&小富即安&生活的目标几乎都成了镜花水月。也就是说,这辈子连成为一个平庸的中产阶层都那么难,遑论理想。你说 80 后们除了怀旧还能做什么?
  80 后这群人,年纪大的已经三十多岁,最小的也有二十好几,不少都以有房有车的中产阶层为毕生奋斗目标。电视、报章、网络时时刻刻都在灌输给走上职场的年轻人&布尔乔亚&的生活方式。但那些想跻身成为&布尔乔亚&的年轻人,几年之后却都突然变老了。
  变老的原因是因为在社会压力之下,如今的年轻人已愈加&下流&。此处我借用了学者三浦展在《下流社会》一书中的说法,所谓的&下流&,依照三浦展给出的定义乃是指&下流社会将取代中产阶级&的情况。从上世纪 50 年代以来,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壮大和日式资本主义的崛起,&全民中产&成为日本民众心中数十年的&情结&。在泡沫经济时期,日本民众对社会&中间&层的认同,竟然高达九成以上。但由于来自经济上的压力,加之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差距的不断增大,占日本一亿人口左右的中产阶层,在随日本经济起飞而经历&崛起&之后,近一二十年却开始向低收入、低工作热情和消费意愿的&下流&阶层分化,人们不再以&中产&自居。三浦展描述邻国日本的景象,也被不少人视作中国中产阶级如今面临的现实。
  作家梁晓声 90 年代赴日本访问时,就曾注意到日本人大部分从来不把自己形容为&中产&。原因很简单,中产一词当中,&中&字代表收入的中等水平,而&产&字则主要代表个人不动产或存款。实现前者并不十分困难,但若要拥有自己的&产业&,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在日本,一位大学里的教授月薪不过四五十万日元,而即使在中小城市买下一处住宅,也需要至少六七千万日元,相当于一位教授十几年的收入。因此,日本四十岁以下的夫妇,拥有房产者其实也极为有限。&中产&的认同感,也就无从说起了。
  按照三浦展的统计,1975 年日本的社会各阶层在阶级归属感上无甚差别,但到了 1995 年则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大约占全体人群中 10% 的超高收入人群认为自己属于上层阶级,自认为中产阶级的人增加到 57% 左右。经济高速增长时代的日本,&全民中产&不仅是阶级认同感,也是生活的现实。但到了&泡沫经济&破灭之后,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级的人在不断减少,下层阶级的认同感在不断增加。
  对于中国的新&中产&而言,所谓的产业,也不过是改革开放后近一二十年才有的事。但近些年不断飙升的房价加上车贷、子女教育费用以及日常开销的压力逐年加重,让这个刚刚做上了&中产&梦的中等收入阶层成了名副其实的&夹心阶层&。中国前些年虚假繁荣的&泡沫经济&,给了人们不切实际的生活幻想,而当经济泡沫破灭,沙滩上尽是裸泳者的时候,触目惊心的现实会击碎任何人的&布尔乔亚&迷梦。
  如此,人们自然也不会产生出多少中产阶级的认同感。这是很可悲的一个事实,中国的&中产&们既无法享有上层社会的巨大财富,但内心却又对有闲阶级的生活心向往之,他们创造财富的同时却更多地承受着通货膨胀、社会保障缺失、高生活成本等等压力。种种压力汇聚为一股强有力的水流,将中产阶级们从社会阶梯的中间部分向下冲刷。
  一位北京三十来岁的公司经理曾对统计调查人员说,他并不认同自己属于&中产阶级&的说法,因为&我给自己买一个 80 块钱以上的东西都要考虑一下。在有的小区停车,超过半个小时就要交 5 块钱的停车费,那我就会在半小时内把事情办完。我觉得交 5 块钱划不来。我的衣着没有任何名牌。我穿的都是工作服。没有时间,没有兴趣。我的理解,中产阶级应该个人资产 200 万以上,500 万以下。他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愿意干他也可以很舒服,像我们现在还是在为生计奔波。&这就叫&伪中产&,披着中产和白领的一身皮,却整天操着屌丝卖白菜的心。
  在日趋&下流化&的社会结构底部,谁将&迎接&堕落了的中产阶级青年呢?答案是社会的底层&&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贫穷阶级。今天的中国社会,很类似于泡沫经济破灭之后的日本,我指的相似性主要还不在经济上,更多是指的集体的心理结构上。三浦展描述日本的&下流&青年的普遍想法时写道,&与其考虑将来的事情,不如快快乐乐过现在的生活&,因为&即使努力学习,然后进入好学校或好公司,将来生活也不会有多大差异。&这难道不也是今天我们眼前的现实吗?没有未来,没有理想,没有出路,剩下的只有怀旧&&毫无意义的怀旧。
硅谷归来7点分享:创业者,做你自己
投递人&&发布于
12:13&&有349人阅读&&&&&&&
你只活一次;有规则并遵守才有效率;相信&相信的力量&。
  王利杰
  从做 PreAngel 以来,每年我都会抽空去美国一两次,主要是在硅谷(湾区)一带见见当地的朋友,他们主要有 VC、创业者、斯坦福和伯克利的学生创业组织负责人、无线科技领域的各种组织机构负责人等,我一直试图逐步了解这个全世界高科技上市公司最密集的地带,究竟有着怎样的特别之处,有什么是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让我们回到&乡下&也可以显得与众不同;同时,也想知道,我们这些&乡巴佬&,有没有机会在这个全世界最聪明的人密集的地区,找到自己的立足点,未来也能投资几个像 Google、Facebook 那样的伟大公司?
  来的越多,感触就越深,虽然还只是皮毛,硅谷带给我的感触已经非常深了,在此与各位分享:
  1、You Only Live Once - 你只活一次
  我的 PreAngel 美国投资合伙人叫 Boyd,是个土生土长的旧金山人,他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他告诉我,最近湾区流行 YOLO 这个说法,全意是 You Only Live Once,字面意思很简单,可寓意深刻。如果我们从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那天开始就足够重视这个短语,可能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今天。今天的大部分中国经济支柱人群,其实某种程度上都是在为别人而活着,为了父母,为了子女,为了朋友。有些时候,看似你自己选择了你的生活,其实不然,你活在别人为你塑造的形象里,如果你今天对你的生活状态不满意,八成是你没有为自己而活!其实把你自己活好,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因为每个人都是唯一的,都具备不同的能力和喜好,如果全社会都遵从自己的内心而活,我们每个岗位一样都会有人做,而且做得更好!
  这句话虽然近期流行,但却是湾区一个常见意识形态的总结提炼,也就是说,很多美国名校的孩子们早就这么做了,至少比我们国内的孩子们更早意识到&为自己而活&的道理。而整个社会也对这种意识形态给与支持,比如在中国最不能被父母理解的辍学创业,比如放弃高薪背包穷游,比如与一个跟自己完全&不门当户对&的人结婚,比如我在一个破公寓做一个&苦逼&的艺术家,还有那么多女生选择做单亲妈妈&&当一个人选择为了自己而活的时候,TA 往往具有更加持久的恒心,或者说所谓的创业者最需要的&执着&。
  YOLO,从一个角度解释了为什么在硅谷有世界上最高密度的优秀创业者。
  2、Rules & Disruptive - 规则和破坏
  在美国开过车的人都知道,大家在马路上都很讲规则,行车效率很高!举个例子,硅谷的著名华人天使投资人李军(快创营合伙人)说,又一次他坐一个国内来湾区出差的人开的车,他发现每到一个路口,即便是绿灯,这兄弟都会带一脚刹车,后来他好奇地问为什么?这哥们回答说:&我担心两边有车冷不丁窜出来啊!&
  没去过美国的人可能会好奇,这很正常啊,有什么奇怪的。但是在美国开过车你就知道了,你在直行的时候,如果没有 Stop Sign 和红灯的话,你大胆开就好了,两边不会有车穿出来的;因为路口两边的车道上要么会亮红灯,要么会有 Stop Sign,而美国人开车看到 Stop Sign 肯定要停一下左看右看再走的,就算没有 Stop Sign,拐弯的车也一定要让直行的车,因此会开得很慢左看右看。这样直行的车就可以大胆开了!
  你看,一个好的规则设计,让大家的行车效率都提高,只要大家都遵守,人人获利!在创业领域,你可以理解为,在一个好的规则框架下创新,你会更加有效率,你不用担心有人&暗算&。
  这就是健康的破坏式创新:基于一个大家共同遵守的基本规则的框架下,通过技术、设计、运营或者商业模式等的创新而颠覆一个不思进取的老旧行业(企业)的过程。破坏式创新破坏的是过时的制度和不思进取的企业,属于优胜劣汰的范畴,是良性的新陈代谢!
  我们目前在国内看到太多&不健康&的商业案例,这些案例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破坏规则式创业&,破坏规则意味着该企业的发展影响到了整个行业的健康,甚至破坏了大部分消费者的利益,这些不守规则的创业者就是&从两侧马路直接冲出来的司机&,一方面他们冲出来很可能被直行的车辆撞到,两败俱伤;另一方面,他们大范围地出现导致直行的司机过路口都要带一脚刹车,整个交通效率因此被影响。
  这就是我们两边的另外一个区别,根本原因可能是&创业的目的&不同,一边是为了&赚钱&而&投机&,所以不顾对环境,对行业,对消费者,对社会的 &破坏&;一边更多的是为了&理想&而创业。或者可以说湾区的创业者成长和生活的环境让他们形成了一种思维习惯,不会轻易&破坏大家都遵守的规则&,这边的&破坏规则&成本很高的。
  这次,我应丁若宇之邀去给斯坦福商学院的一些同学做了点分享,我知道他们听过太多大佬的讲话,我也不知道该分享什么好,所以把我最新的对创业者信念的 5 点提炼分享给了他们,Boyd 说我分享的这 5 个点说明了&我应该属于硅谷&。如下:
  3、Believe the power of belief - 相信&相信的力量&
  这跟你创业的目的有关,如果你为了自己而活,为了理想而创业,那么你就会&坚信&你的事业,坚信你看到的未来,这种&坚信&本身是具有强大力量的,非常 Powerful,这种力量可以帮助你组建团队,筹备资金,打造产品,营销品牌,销售服务&&你的创业之路虽然荆棘密布,但是你依然会逢山开路,一往无前。
  很多创业者并没有注意到,&自己对理想的信仰&本身就是力量的源泉,你以为是你画的饼吸引了团队、你以为是你未来的上市计划吸引了投资人、你以为是你的巧舌如簧吸引了顾客、你以为是你的一帆风顺吸引了媒体报道&&你错了,如果不是&信仰的力量&,你的饼,你的憧憬,你的巧舌如簧,都会消失在一次又一次的市场风浪之中。
  在九死一生的创业过程中,唯一能给你取之不尽能量的,只有你的&信仰&,无他!所以,放弃什么都不能放弃信仰!如果你都不相信你做的事,那你凭什么让别人相信?回头看看,很多失败的公司,根本原因都是创始人自己放弃了最初的信仰,之后围绕在 TA 周边的一切都随风逝去!
  4、You were chosen - 你是&被选择&的
  虽然我是无神论者,但是我相信外星人,或者更高智慧的生物,但那不是我们理解的玉皇大帝,真主,耶稣或者其他宗教人物。
  我们每个人都生来不同,所以就像我第一条提到的 You Only Live Once,告诉我们的,Be yourself!每个人之所以是这个样子都是&被选择&的,我们的人生就是无数次选择的过程,每天看似做着不同的选择,其实我们是&被选择做出这个选择&,不管我们选择什么,都是&你的使命&。那么,为什么不做点我们自己发自内心喜欢,又擅长做的呢?为什么你擅长音乐,为什么我擅长社交,为什么他擅长管理?
  如果这都是被安排好的,那么顺从内心最重要,只有做你最喜欢又最擅长的事情,你才能最快乐,而同时,世界的运转也会更高效,只要你选择了最合适你的,那么也意味着注定该这样。不要怪你心中所谓的&上帝&不公平,你才是你自己的&上帝&,因为你的旨意就是你心中&上帝&的旨意。
  所以,又回到那句话了,You only live once, so be yourself, be your own GOD!
  5、Valuation vs Price - 价值和价格
  如果你的内心告诉你,你就喜欢在海边开个小酒吧,每天无忧无虑过日子。OK,没问题!
  如果你的内心告诉你,你就希望做一件千古留名的事业,让世界更美好。OK,那就是你的使命,接下来你就尽一切能量完成你的使命去吧。你会成功的!
  在这里,我们可以提提价值和价格的问题了。如果你要完成一个伟大的使命,那么可以说那是无价的(Priceless),如果为了完成这个使命,你需要去找投资人融资,那么你该如何给自己定价呢?
  如果你认为你自己无价,那么你以一个天价估值融资,那么自然融不到。我觉得你的无价是在项目真正实现后才体现的,没有人能保证你的成功,所以初期的估值不应该太在乎&价格&,而是志在必得拿到 Smart Money,所谓的 Smart Money 可以理解为跟你共享 Vision,又能提供有价值的金钱以外的资源帮助的投资人。太过于计较&价格&的创业者和投资人可能不是一路的,如果大家一开始在估值问题上分歧比较大的话,建议双方都不要纠结,直接互相 Pass。
  硅谷这边的初创企业天使融资阶段的估值跟北京相比反而比较便宜,但是到了A轮的时候因为有了产品和一定的数据,其估值会飞涨,很多时候北京的投资人反而看不懂了。价值凸显的时候,估值就不是问题了,所以大家可以参考硅谷的创业者,早期不要在乎估值,踏踏实实拿着天使的 Smart Money 把理想的产品做出来,然后自然会有市场给你合理的&估值&。
  6、Enough is not enough - &足够&远远不够
  这是我推崇的极客精神,所谓极客,在我看来就是在一个细分领域追求极致到变态程度的人,极客不限于技术领域。
  由于美国的文化和湾区的文化是一种&鼓励文化&,孩子们从小取得一点成绩就会得到&Amazing&等各方的赞扬,鼓励孩子们做得更好,所以不管是技术领域,艺术领域,产品领域,营销领域,都会有很多极客。尤其是我们提及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创业领域,这些极客们做出了无数全世界大受欢迎的创新产品,数不胜数!
  现在是一个商业发达程度和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人们的大部分需求都已经得到了满足,新的创业者们要么寻找机会用强大的核心技术颠覆旧的产业,要么在新兴市场寻找新产品带来的新需求(比如 iPhone 带来的周边配件需求等)。不过,不管做什么,要想成就一个伟大企业,我们都需要一个极客 Leader 来负责产品,就像 Steve Jobs 那样追求完美到变态的程度。
  极客首先总是比常人能看的更远一些,毕竟 TA 体验和尝试过的相关产品比常人多得多,否则也无法称之为极客;其次,极客对自己负责的产品有着比市面上产品高出 10 倍的要求,所以一般不会轻易发布产品,但是每次发布都会给用户带来&惊艳&或者&震惊&的感觉,必须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目标用户忠诚度;最后,极客带来的产品通常都会最大程度被各种媒体争相报道,所以省去了营销费用,做到酒好不怕巷子深!
  在硅谷,即便是 Evernote 和 Tesla 这样的公司都曾经差点死掉,正式他们最求极致的理念导致了公司几度濒临破产,也正式因为他们强大的信仰的力量在最危急的关头帮助他们度过了难关,最后成就了全世界瞩目的优秀公司!
  如果一个公司的 Leader 是某个领域的极客,我会非常乐意投资 TA,尽我最大努力帮助他解决他不擅长的事情,让他专注推出一个让世界惊艳的产品;如果一个公司的 Leader 总是觉得&差不多就行了&,比市场上好 50% 就很不错了,那么他可能会是个不错的商人,可能会打造一个盈利还不错的公司;但是他不会创造出下一个 Facebook,下一个 Tesla,下一个 Google&&
  7、Imagination & Execution - 想象力和执行力
  自从《阿凡达》在国内上映以后,IMAX 或者 IMAX+3D 电影成了大家必看,最近阿汤哥的《碟中谍4》和《遗落战境》,《Star Trek 2》,《钢铁侠3》等,给我们带来&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从电影院出来无不感叹科技带给生活的巨大改变,也感叹好莱坞的想象力和执行力。
  同时,我们不禁问自己,为什么这些大片都是好莱坞的,为什么中国没有?是教育决定的吗?因为我们一直认为华人最聪明了,但是华人拍的电影就不如老美;是环境决定的吗?因为好莱坞在电影工业领先了 50 年至少,所以有沉淀;是资金决定的吗?因为好莱坞的电影制作成本动辄上亿美金!
  其实,在互联网创业领域,我们也经常感叹说硅谷的很多公司就是比我们有想象力,比如我最喜欢的 IFTTT,还有 Airbnb,ZipCar,Twitter,Pinterest, Google Glass,Siri&&
  这次我跟一帮斯坦福,UCLA,伯克利等出来在硅谷创业的学生聊天,他们有个观点很有意思。他们认为硅谷之所以有这么多优秀公司,首先是因为硅谷有大量的创业公司,庞大的基数自然会跑出来几个优秀的,相对来讲,其实死掉的小公司何其多,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硅谷的创业环境刺激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创业浪潮,用他们的话讲叫做&鱼龙混杂&,&五花八门&;的确我也交流了一个从意大利来硅谷三个月的创业团队,这里俨然是互联网极客的淘金圣地。
  不过,这也给我们一个启发,湾区拥有目前全世界最好的创业环境,所以也吸引了最多的创业者,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下,那些能够脱颖而出的那些就成了世界瞩目的焦点,估值一路炒上天!
  最后,分享一个媒体上没有报道过的硅谷小故事:
  一位当地的华人 VC 跟我交流,说她来硅谷不久后通过朋友认识了一个极其聪明的年轻创业者,技术很强,做的东西很酷,可惜还是早期阶段,她打算下一轮可以跟进;后来她回国两个月,再次回到硅谷的时候,听到别人说 Facebook 买了这家公司,1 亿美金!她跟创始人落实了之后,感觉硅谷真的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方,如果你这的有两把刷子,真的有大把的巨头为了自己的战略目的而开出一个&势在必得&的天价!
  P.S. 这篇文章写作于从旧金山飞往上海的 UA857 航班,通过 UA 机舱内的 WiFi 及飞机的卫星通信联网发出,为此我只付出了 22 美金的&天空上网费&,爽:-)
如何让时间为你高效工作?
你的时间,究竟值多少钱?
&  &昨天看到一个卖橘者。我问:多少钱一斤啊?他说:多少钱,我怎么会知道。不要乱问,随便给点儿钱,拿走就是了。&
  如果老孙当众讲这样一个段子,相信大家都会笑话我:哪儿会有这样的人啊?!然而,在职场上,还真有许多人,和卖橘者一样,不知道自己卖的东西值多少钱。
  如今的世道其实很明白:一个&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社会,一个&人们通过拼命工作来换取薪水、尊严和地位&的社会。归根结底,你的价值是通过你的时间和社会的交换价值来体现的。其中,你的价值包括有形价值(薪水)和无形价值(尊严、地位、影响力等等)
  所以,&你的时间,值多少钱?&这个问题实在非常重要,不能不知道。万一你真不知道的话,那将意味着&&你不知道自己的价值,也不懂得如何将自己卖出去,更不懂得如何将自己的付出换回值当的回报。这样做买卖,你会蚀老本的!那些辛辛苦苦一辈子,到头来却两手空空的,说实话,都是蚀老本的干活。
  有朋友问:是不是用我的年薪除以一年的工作时长,就是我的时间价值呢?嗯。靠谱点儿。
  也有朋友这样问:是不是我的职位全国平均年收入除以一年的工作时长啊?嗯。比较靠谱。
  还有的朋友问:是不是我的同行业同职位最高的公司待遇除以一年的工作时长啊?嗯。有些靠谱了。
  看老孙说话不清不楚,有朋友急了:Hi,老孙,你到底想说什么啊?
  &&其实,如果你是时间的主人,那么,应该你让时间值多少钱,它就值多少钱!
  那么,怎么让你的时间为你这个糊里糊涂的主人高效工作呢?在这里,老孙给朋友们透露一个简单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说一句话。这句话就是&&&我只有十分钟!&说了这句话,时间就开始为你高效地工作了。
  为什么?道理何在呢?
  有朋友恍然大悟:我明白了。物以稀为贵。若你的时间稀缺,你的价值就提升了。当你说你的时间很稀缺时,在别人眼里,你这个人就会变得很珍贵。
  这种说法对不对呢?非常正确。但是,&我只有十分钟&这句话的内涵,远不是这么简单。
  一、说了这句话,你的手下就开始高效地为你工作了。
  在职场上有种&电梯假设&。一个建议好,一个方案成功,怎么评判?把你和老板放在电梯里,五分钟的时间你能说服他,这个建议就是好的,这个方案就是成功的。这个说法,相信每个职场人都至少有所耳闻。其内涵就是,你应该做很多准备工作,而成败就取决于短短的五分钟电梯时间,因为老板的时间有限。
  &电梯假设&,当然很有道理。然而,老孙要说,&电梯假设&,反过来说,更有道理。当你事先很清楚地告诉手下:我只有十分钟。那么,他就必须在同样的计划时间内,做更充足的准备,以便做出条理更清晰,证据更有力,逻辑更明确的沟通说服工作。换句话说,他必须高效地工作,让他的时间为你的时间服务。
  二、说了这句话,你的上司就开始高效地为你工作了。
  在职场上,很多上司认为,自己的时间是重要的,手下的时间是不重要的,甚至是可以浪费的,用起来仿佛是在使家里的自来水。比方说,有的上司喜欢开会,没啥事儿就开会,一开就是几小时,你要是随他任他,你的时间也就打了水漂,和自来水一般便宜了。这个时候,你的时间为你工作了吗?为你高效工作了吗?答案不言自明。
  怎么办?和上司事先声明:我只有十分钟时间。这样说,其实就是给你的时间赋值了。上司将不得不考虑你的情况,并将自己的时间和你的时间放在一起衡量。也许你们会就时间和地点做进一步的沟通,但至少他会更高效地说清楚事情、交代明白工作。看,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你的时间就不再是上司的掌中玩物,他必须用自己的时间来换取了。
  三、说了这句话,你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了,当然,是最高效的那种状态。
  看了第二段后,有些朋友说&不可信&。你想啊,谁敢和上司说:我只有十分钟。好吧,你就改跟上司说20分钟好了。其实,没必要那么自己吓自己,上司有什么好怕。如果你的上司因为这个质问你,你就说:&不是我想这么说,是老孙这么教的。&你的上司如果还是气愤难平:&哪个老孙?&你就说:&就是那个《中国人的紧箍咒》的作者老孙,很有水平的,不信你可以买一本看看。&
  当然,本文说&我只有十分钟&,并不一定非要十分钟,就是取那个意思、那个情景&&让他人觉得时间非常有限,机会非常难得,从而产生急迫感和表现欲。从而在说话人周围造成一种高质量的时间场。
  然而,最高质量的时间场,绝不可能是他人缔造的,而是应该自己亲自动手、自力更生的才可能。
  据说有一家公司,有一个项目迟迟不能完工,合同期三天后就要到期了,希望的曙光还没看到。老板急了,许愿道:如果能够按期完成,请项目组去夏威夷度假一周。结果群情激奋、慷慨激昂,愣是三天内项目完美收工。
  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当你真的觉得自己时间有限时,你会爆发出超人战斗力。这个项目组的表现就是如此。事实上,他们就在对自己说这句话:我只有三天了!......否则就去不了夏威夷了。难道不是这样吗?
  人们经常对乔布斯的成就感到诧异莫名、佩服万分:瞧人家乔布斯,人家怎么做到的!
  所谓&说破英雄惊煞人&。乔布斯自己说: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里的最后一天来过。你瞧,这明明在自己暗示自己,你的时间不多了&&只有一天(时间)。那么这样自我时间暗示的结果又如何呢?乔布斯说:你将在某一天发现原来一切皆在掌握之中。
  原来如此!
  ※记住:只成为&时间&的主人是不够的,还要能让它为你高效地工作!它效率越高,你就越值钱!
【舌尖上的职场】相关博文:
&&&&&&&&&&&&&&&&&&&&&&&&&&&&&&&&&&&&&&《中国人的紧箍咒:献给走出中华文明的中国人》火爆发售中!当当: /A9Vozv 亚马逊: /CJBlwD&&&&&&&&&&&&&&&&&&&&&&&&&&&&&&&&&&&&&&&
还有几个十年?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便立定志向于学习之上;三十岁时,能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已经能够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就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终于能做到随心所欲而行,且所为都能合于规则的境界了。
还有几个十年?
步入而立之年,最近又看三国,和十几年前看的同一个版本,却有不同的体会;
该为自己最近的迷茫寻找新的方向;
强健体质,让自己活的健康;
增强知识,让自己进一步成长;
自己也要试试确定了目标后,成功的味道;
20-30已经结束,30-40已经去了1/3;
20-30让自己在陌生城市拥有了妻子、房子、孩子、车子;
30-40能做到什么?不能再满足现状,必须突破;
面对现实,超越现实;
不要再有可笑的幻想;
幻想自己某个有能力的亲戚提携;
幻想朋友发达后拉自己一把;
幻想自己搞出个了不起的东西,大把的钞票来了;
甚至幻想中彩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司侵犯链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