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23个国家承认伪满洲国:含苏联承认中国泰国

日本占领东北,伪满洲国时期,苏联与满洲国的关系,有几个阶段?
日本占领东北,伪满洲国时期,苏联与满洲国的关系,有几个阶段?
百度知道知历史
苏联与满洲国的关系,大体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932年——1937年,苏联没有公开承认满洲国,但与满洲国建立领事级外交关系,日,苏联同意满洲国向莫斯科、新西伯利亚等城市派驻领事官员。第二阶段,年,苏联与满洲国摩擦较多,期间发生了张鼓峰,诺门罕冲突第三阶段,1941年-1945年,苏联与日本签订《日苏中立条约》,再次重申苏联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与神圣不可侵犯性。并将满洲国境内的抗日联军全部撤入苏联境内(抗日义勇军不属于苏联支持)第四阶段,日,苏联对日宣战,废除《日苏中立条约》。不再承认满洲国苏联的目的主要围绕两个1、尽可能维护苏联在中东路的利益2、尽可能避免日本对苏联的进攻,力争使日本向南进攻。当时的国际大环境:满洲国1932年成立后,日本和萨尔瓦多两国最先给予承认。后来轴心国国家均承认满洲国,同盟国方面,苏联和蒙古承认满洲国根据1943年由满洲国政府出版的《满洲建国十年史》,当时世界上约有80个国家或政权,承认满洲国的共23个国际联盟认为日本违反国际公约并不承认满洲国的合法性,支持中国政府主张满洲国管辖地区仍是中国的一部分日美国通告世界各国不要承认满洲国,美国永不承认满洲国。日英国声称永不承认满洲国。当年满洲国要是跟着苏联而非日本,是不是就可以免于1925年,奉系军阀在第三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占领上海,这背后的基础就是东北的经济已经比肩江南,20年代末东北工业化水平已超过长江流域,张氏父子的新政使东北的民族工商业成为日本满铁附属地经济的威胁,这成为9.18事变的经济诱因。东北形成了以钢铁、煤炭为中心的重工业体系和以粮食加工、纺织、食品工业为中心的轻工业体系,而直到1949年,关内中国可怜的的工业还只是局限于几个大城市。20年代末,北平、上海拍发到欧美的电报需转经沈阳。东北易帜前夕,东北拥有了中国最强大的海空军,易职后全部移交南京政府。而当我们广泛宣传上海滩的繁华时,千万不要忘了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亚洲第二国际大都市——哈尔滨,34家外资银行在哈埠开设分支机构,与巴黎、纽约等国际金融中心直接业务往来,哈埠的金融动态左右远东的金融形势。在哈尔滨的外国商业机构达1809个。1928年,以出超实际利益比较,哈尔滨滨江海关稳坐全国六大海关头把交椅,成为全国最大的面粉生产和出口基地、酒精和啤酒生产基地,1926年,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成立并开播。1928年5月,哈尔滨车站已经可以出售直达欧洲各城市的客票。日,伪满洲国成立,1943年,当时世界上约有80个独立国家或政权,承认伪满洲国的有苏联、泰国等23个,中华民国虽不承认伪满洲国的合法性,但在1935年之后与其建立了通邮、通车、通航及贸易联系。从1933年到1942年,伪满当局详尽规划了大大小小109个城市的建设,而这样的对东北的全面系统规划我们还没有做过。长春曾是亚洲近代唯一一个比东京还先进的城市,是中国第一个全由外国专家规划设计的城市,是中国唯一的仿照外国首都建造的城市(巴黎、堪培拉),“国都新京(长春)”到1934年,整个城市全部掩映在绿海之中,因此有了“城市山林”和“森林之都”的美称。到1942年,长春人均占有绿地2272平方米,超过华盛顿1倍,是日本大城市人均绿地面积的5倍,为世界大城市之冠,一时在国际上声名鹊起。1934年,长春建成亚洲最大的无线电台——新京无线电台,长春是亚洲第一个全面普及抽水马桶的城市,是亚洲第一个全面普及管道煤气的城市。长春是中国第一个规划地铁的城市,1938年开始,在长春规划120公里的环城地铁和有轨电车道路,还有环城高速公路。主要街道的照明和电讯线路采用地下管线,是亚洲第一个实现主干道电线入地的城市。伪满洲国是当时亚洲乃至世界经济成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由于关内连年内战,赤贫的中国人口大量涌向关外,1936年1月,全东北人口3097万,到年底猛增到3701万人,1941年达到4229万人。东北在张氏家族时代就以惊人的城市化进度超越东部沿海,伪满时期城市人口继续增长,事变前夕,东北城市化水平为11.5%,1942年达到23.8%,而中国城市化水平1990年才达到18.96%(2001年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达到52.1%,而2003年中国城市化水平为37%,)。1939年东北铁路里程超过10000公里,1945年达到11479公里,而中国1949年铁路总里程22000公里,1943年东北公路总里程近6万公里,而到了1949年,中国含东北在内公路总里程才8.09万公里。1932年,东北航空线总里程1.5万公里,当年或近年的中国航空线总里程目前没有数据,但是可以参考的是,1950年的中国民用航空线总里程才1.14万公里。1940年,时速130公里的弹丸高速列车由大连机车厂研制成功。1934年至1943年运营于南满铁路新京至大连区间的亚细亚号特快列车采用大连制造的SL-7流线型机车,全封闭式空调车厢。到1945年,东北工业规模超过日本本土,亚洲第一。从沈阳到大连的沈大线两侧工厂烟囱林立,城市连成一片,成为举世闻名的“绵长工业区”,沈阳铁西区被誉为“东方鲁尔”。东北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1931年,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6.9%增加到59.3%,而中国2003年才达到57.5%。1938年,伪满洲国共发电16.3亿度,而且有亚洲最早的大量的水力发电,1943年,丰满水电站开始发电,发电能力每年22亿度,而到了1949年整个中国发电量才43亿度。1943年时,东北以占中国九分之一的土地和十分之一的人口生产了占全中国49.4%的煤,87.7%的生铁,93%的钢材,93.3%的电,69%的硫酸,60%的苏打灰,66%的水泥,95%的机械,形成了庞大的人造石油、特种钢等当时领先世界的尖端科技企业。1945年时,全中国工业总产值东北占85%,台湾占10%,连年内战的“一穷二白”的中国其余部分只占5%。(本文内容由百度知道网友冷冽゛163贡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度知道知历史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作者最新文章&主题:相机收藏经眼录,我的私人相机收藏记录!
&[ 主题管理员: SadBear ]
&浏览:32042&& 回帖:412 &&
泡网分: 4.599
帖子: 2728
注册: 2006年09月
强大。顶lz。
泡网分: 36.09
帖子: 3401
注册: 2002年02月
收这台机器的目的是什么? 花钱花时间干每件事都有目的吧
泡网分: 25.934
注册: 2004年11月
大家洼 发表于
收这台机器的目的是什么? 花钱花时间干每件事都有目的吧
请仔细看帖,我在帖子中说的很清楚,我喜欢开屏的孔雀这个商标,另外这个机身的号码我也喜欢。
泡网分: 25.934
注册: 2004年11月
形而上 发表于
强大。顶lz。谢谢!喜欢就常来看看啦,哈。
泡网分: 36.09
帖子: 3401
注册: 2002年02月
SadBear 发表于
请仔细看帖,我在帖子中说的很清楚,我喜欢开屏的孔雀这个商标,另外这个机身的号码我也喜欢。没别的意思, 每个人都有特别喜欢的东西。 我想看看你的想法是不是和我一致, 答案是否。
泡网分: 25.934
注册: 2004年11月
历史系列:德国为“伪满洲国”制造的Zeiss相机!
日,中国东北地区的日本驻军--关东军在南满铁路柳条湖段制造爆炸事件,借口遭到中国军队攻击,袭击沈阳的中国军队营地北大营,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北军主力在1930年入关参加中原大战,后方空虚,奉张学良“不抵抗”之命令退出东北。
“9.18”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整个中国东北地区,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在日本军队的撺掇下,末代皇帝溥仪,从天津秘密潜逃至东北,在长春成立了傀儡政权--“满洲国”。但因为当时中国的国民政府和中共及国际社会对伪满政权均不予承认,故被称作“伪满洲国”或“伪满”。
伪“满洲国”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当时世界上约有六十个国家或政权,”承认”伪“满洲国”的共23个,为日本、苏联、纳粹德国、维希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芬兰、克罗地亚、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丹麦、萨尔瓦多、泰国、缅甸、菲律宾、梵蒂冈、**南京汪精卫傀儡政权、伪“蒙古自治邦”(内蒙古)和伪“自由印度临时政府”,多为当时法西斯国家或其扶持的傀儡政权。最令我意外的是前苏联居然是承认“伪满洲国”的国家!!
日,苏联照会日本,将于次日对日本宣战。随后苏联红军攻入中国东北,以高度机械化的绝对优势击败关东军和伪满洲国军。19日,溥仪等人从通化乘小飞机飞往沈阳准备转飞日本,飞机在奉天机场降落后,溥仪等人被苏联红军俘虏,伪满政权彻底灭亡。
因此伪满洲国的存在时间为日至日。
回顾完这段令人痛心的历史后,我们再来看看我手里的这台相机,德国蔡司Zeiss公司为伪满洲国(For Manchoukuo)制造的Zeiss Ikon Super Ikonta 530/16折叠皮腔机。
根据那本被称为“相机收藏圣经”的McKeown's Price Guide To Antique & Classic Cameras (版)中介绍,Zeiss Ikon Super Ikonta 530/16的生产时间为年。
当时德国和日本同为轴心国。所以作为一家德国公司的Ziess公司,为“伪满洲国”制造些相机,倒也可以理解。不过有点意思的是,为“伪满洲国”制造 For Manchoukuo的字样并非标记在显著位置,而是在底部,后盖挡着,有点遮遮掩掩的感觉。难道当时Zeiss公司也觉得日本鬼子搞得这个“伪满洲国”名不正、言不顺?
我手里的这台蔡司Super Ikonta 530/16采用了天塞 Zeiss Jena Tessar 8厘米/ 2.8镜头,使用120胶卷拍摄12张6X6厘米画幅,但奇怪的是过片计数器只有1-11。
光圈为2.8、4、5.6、8、11、16、22。
快门为Compur-Rapid系统,最高速快门达到了1/400秒,为1、1/2、5、10、25、50、100、200、400秒,和B门。
泡网分: 25.934
注册: 2004年11月
1980苏联莫斯科奥运会纪念版LOMO 135BC相机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是第2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日-8月3日在前苏联的首都莫斯科举行,这是奥运会第一次来到社会主义国家。其主会场是莫斯科的列宁体育场。
参加本届奥运会的运动员为5217人,其中女子1124人,男子4093人。苏联运动员人数最多,民主德国、波兰次之。人口不多、远隔重洋的古巴也派出了由239名男女运动员组成的庞大队伍。
为了庆祝奥运会首次在苏联(社会主义国家)举办,前苏联制造了大量的奥运纪念版相机,几乎所有的相机品牌都有奥运纪念版。例如Fed、Zenit、Kiev等等,以后我也会慢慢介绍。今天我要介绍的是一款利用发条过片的Lomo 135BC 1980年奥运会纪念版相机。
Lomo 135BC有位于前苏联的列宁格勒,现在的俄罗斯圣彼得堡的LOMO公司制造。LOMO是列宁格勒光学机械联合体(Leningrad Optical-Mechanical Union)的英文缩写。
LOMO是由一家早在1914年成立的私人机械公司发展而来的,这家私人公司在1930年发展为GOMZ,俄文的国家光学机械工厂(Gosudarstvennyi Optiko-Mekhanicheskii Zavod,英文是State Optical-Mechanical Factory)。经过数度整合,GOMZ最终在1965年变成了举世闻名的LOMO。
LOMO 135BC是一款全手动机械相机,生产时间为1975年-1982年,总产量为85,902台。当然不是所有的都是奥运会纪念版了。这款相机全金属制造(除了镜头上的玻璃),非常适合有金属情节的人把玩和使用。
LOMO 135BC采用发条为动力进行过卷、上弦。在上紧弹簧后可以每秒2-3张的速度连续拍摄8-9张。这台相机的操作配件的布置方式不同于其它机型,会有点让人人分不出相机的上边及下边,上边靠右是一个快门按钮及底片计数器,左边是弹簧捲片器室,在没有其它开关。下边靠左是一個闪光灯热靴插座,依序往右是底片回捲锁钮,三脚架螺 孔兼后盖锁,最后是底片回捲扳手。LOMO 135BC把一般相机原本设计在相机上方的闪灯插座,底片回捲扳手等功能键设计于底部,而且将之作了美化,所以就算拍摄时将相机反过来拿,也没有人会感觉得到。
Lomo 135BC的镜头为镀膜的Industar-73 40/2.8镜头,光圈:2.8、4、5.6、8、11、16、22。快门:1/15、30、60、125、250, B门。
LOMO 135BC采用估焦测距,不过在取景窗中可以看到人像、多人、风光、无限远几个标志,而且在调焦时,指针会随动指向这几个标志,很形象也很实用。
相机后背上CCCP的五星标志为前苏联的优秀产品标识。
虽然前苏联为了1980年奥运会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由于前苏联在1979年入侵了阿富汗,本届奥运会受到了大规模抵制。包括中国和美国在内的共有63个国际奥委会成员抵制了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最终只有81个国家参加,这是自1956年以来最少国家参加的一届奥运会。
而且在参赛的国家中,还有14个国家在运动会期间不使用本国/地区国旗和国歌,开幕式中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在奥林匹克委员会会旗下入场,颁奖时亦以奥林匹克委员会会旗和会歌代替本国/地区国旗和国歌,如英国、法国等。
泡网分: 13.462
帖子: 13317
注册: 2013年09月
SadBear 发表于
1980苏联莫斯科奥运会纪念版LOMO 135BC相机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是第2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日-8月3日在前苏联的首都莫斯科举行,这是奥运会第一次来到社会主义国家。其主会场是莫斯科的列宁体育场。
参加本届奥运会的运动员为5217人,其中女子1124人,男子4093人。苏联运动员人数最多,民主德国、波兰次之。人口不多、远隔重洋的古巴也派出了由239名男女运动员组成的庞大队伍。
为了庆祝奥运会首次在苏联(社会主义国家)举办,前苏联制造了大量的奥运纪念版相机,几乎所有的相机品牌都有奥运纪念版。例如Fed、Zenit、Kiev等等,以后我也会慢慢介绍。今天我要介绍的是一款利用发条过片的Lomo 135BC 1980年奥运会纪念版相机。
Lomo 135BC有位于前苏联的列宁格勒,现在的俄罗斯圣彼得堡的LOMO公司制造。LOMO是列宁格勒光学机械联合体(Leningrad Optical-Mechanical Union)的英 ...想想这么宠大的一个国家,却被美国一个子虚乌有的“星球大战计划”整垮了,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
不过,人家已经走向真正的民主了,而天朝还是几千年如一日。
泡网分: 13.462
帖子: 13317
注册: 2013年09月
SadBear 发表于
历史系列:德国为“伪满洲国”制造的Zeiss相机!
日,中国东北地区的日本驻军--关东军在南满铁路柳条湖段制造爆炸事件,借口遭到中国军队攻击,袭击沈阳的中国军队营地北大营,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北军主力在1930年入关参加中原大战,后方空虚,奉张学良“不抵抗”之命令退出东北。
“9.18”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整个中国东北地区,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在日本军队的撺掇下,末代皇帝溥仪,从天津秘密潜逃至东北,在长春成立了傀儡政权--“满洲国”。但因为当时中国的国民政府和中共及国际社会对伪满政权均不予承认,故被称作“伪满洲国”或“伪满”。
伪“满洲国”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当时世界上约有六十个国家或政权,”承认”伪“满洲国”的共23个,为日本、苏联、纳粹德国、维希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芬兰、克罗地亚、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丹麦、萨尔瓦多、泰国、缅甸、菲律宾、梵蒂冈、**南京汪精卫傀儡政权、伪“蒙古自治邦”(内蒙古)和伪“自由印度临时政府”,多为当时法西斯国家或其扶持的傀儡政权。最令我意外的是前苏联居然是承认“伪满洲国”的国家!!
日,苏 ...我吃惊的不是苏联承认伪满洲国,这个国家本来就很邪恶。反而是德国让我吃惊,在日德签订协议前,德国和国民党政府的关系是非常好的,不仅是出军事顾问,而且出装备和培训军官。我估计他承认是在日德签订协议并在抗战爆发之后。
这款相机有点意思,很有历史和文物价值。
泡网分: 13.462
帖子: 13317
注册: 2013年09月
SadBear 发表于
中国产的孔雀牌照相机
说实话,我手里的国产相机没有多少台,主要我不大喜欢国产机器的做工,而且我个人喜欢全金属的机器。
不过今天这台孔雀例外,我个人觉得其做工非常精致,而且机身号码也很好710071,但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个相机的图片商标:一只正在开屏的孔雀。
在查找相关资料时,我发现国产的相机很多使用动物作为品牌标识的,例如熊猫、梅花鹿等,其中以鸟类更为突出,如凤凰、海鸥、百灵、海燕、天鹅、鸿雁、飞燕等等,当然还有孔雀。
孔雀牌单反相机是当时的机械工业部哈尔滨电表仪器总厂1977年生产的。该机全金属制造(当然除了镜头上的玻璃),机械快门,速度从1-1/1000秒,外加B门,共12档。因为机体坚固,质量稳定,孔雀相机在1982年1月举办的“全国相机评比”中名列第二(摘自庄克明《中国照相机》)。
孔雀相机有两种型号,DF-1和DF-2,其中DF-2为出口型,取消了那个开屏的孔雀商标。而这个开屏的孔雀恰恰是我认为最漂亮的地方,所以我就拒绝收藏孔雀的DF-2了。
孔雀DF-1机身卡口为MD接口,配套的是一款58/2镜头,其光圈为2、2.8、4、5.6、8、11、16,共7档。
孔雀DF-1有黑、白两种颜色,其中黑色的更为少见一些,我只有白色的。
[img=960,720]https: ...我有用过这款相机,典型的大笨粗,不过很抗造。当年中国有好多的相机厂,粗造烂造,不思进取,这种有机会收些无妨,不过收藏价值应该不高。
泡网分: 13.462
帖子: 13317
注册: 2013年09月
SadBear 发表于
产量只有30-40个?蔡司Carl Zeiss Jena Prakticar 28/2.4 FL镜头!
说道镜头,我手里还真有一只非常罕见的镜头:Carl Zeiss Jena Prakticar 28/2.4 FL.
这个镜头决定对少见!通过和一些专玩Praktica相机和镜头的爱好者沟通,我得到数据是,这个镜头只生产了30-40个!
FL的意思就是Floating ElementLens,也就是采用了浮动镜片的镜头,呵呵。
尽管这个镜头和原配的包装盒子上,都没有写FL字样,但经过我的多方确认(和不同玩家),这个就是那个传说中的FL镜头!
我在eBay上看到的一个卖家,给这个镜头的报价高达1800多欧元。当然我没有那样多的钱来买镜头,哈哈。
我搞到的这个可是还有原配包装盒的,嘿嘿。
这个镜头采用了8组8片的光学结构,从份量上讲,应该是除了金属就是玻璃了。我一次拿的时候,差点脱了手,因为它起码是常见的Zeiss 35/2.4或者28/2.8镜头的两倍!
整台微单或A7,加转接环试试效果如何,说不准效果还不错!
镜头和机身是一体的,不要折开了,收藏还是得一套。
泡网分: 122.582
精华: 1帖子: 28350
注册: 2004年12月
国产135DF 相机里还有个品牌是 熊猫DF,不知楼主有没有?
泡网分: 25.934
注册: 2004年11月
晓巴 发表于
国产135DF 相机里还有个品牌是 熊猫DF,不知楼主有没有?有,但我不记得是否是有竹子的那款了。等我找出来拍了图片再上。
泡网分: 25.934
注册: 2004年11月
zjize 发表于
想想这么宠大的一个国家,却被美国一个子虚乌有的“星球大战计划”整垮了,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
不过,人家已经走向真正的民主了,而天朝还是几千年如一日。莫谈政治、莫谈政治,哈哈。
泡网分: 25.934
注册: 2004年11月
纪念版系列:前苏联共产党第25届代表大会纪念版Zenit-E照相机!
Zenit泽尼特单反相机,和之前介绍过的Zorki旁轴相机一样,也是由前苏联克拉斯诺戈尔斯克光学机械厂(Krasnogorsk Mechanical Plant,简称KMZ)生产的。
Zenit单反相机实际上就是在Zorki旁轴相机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将Zorki旁轴顶部的测距系统拿掉,改成毛玻璃屏和棱镜,并在下面加上一个反光镜,旁轴变成单反啦!当然此外还增加了绳索和滑轮设定系统。最早的Zenit单反相机采用的39毫米的卡口系统,M39。
年,KMZ工厂建立了一套自动化的印模压铸成型生产线,使得大规模生产相机成为可能,并将早期的M39卡口改成了M42卡口。得力于这条自动生产线,包括Zenit E在内的Zenit单反相机总共生产了多达1200万台,并成为举世闻名的一个相机品牌。
今天要介绍的这款Zenit E从1966年开始生产,直至1986年,总产量超过了300万台!
前苏联共产党的第二十五次代表大会于976年举行。因此前苏联的KMZ相机工厂在975-76年推出了苏共25大纪念版相机。据我目前找到的资料,似乎这一纪念版相机,只有Zenit-E一款。
所以就机器本身而言,实在没啥收藏价值。不过印上苏共25大的标识,那就绝对不一样啦,哈哈。最后一张图片是当时随着这款纪念版Zenit E一同推出的纪念版相机说明书(这张图片是网上找的,我没有说明书)。
本帖最后由 SadBear 于
12:13 编辑
泡网分: 25.934
注册: 2004年11月
产地系列:西班牙生产的Werlisa Color旁轴相机!
这台Werlisa Color相机是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的Certex公司1963年的产品。应该说是该公司的第一批相机产品了,因为好歹还是全金属的机身。之后的一些该公司的产品大量采用了塑料机身。
相对于那个年代的旁轴相机而言,这台机器算是很普通的一台吧,没啥亮点可言。不过在当时德国和日本旁轴盛行的年代,产地为西班牙也算少见了,呵呵。
镜头为Laotar 2.8/45mm,光圈为2.8、4、5.6、8、11、16
快门为1/30、60、125, 和B门,这个有点简陋了。
其实不要小看西班牙的相机工业,我手里还有本书《西班牙相机100年》。说明西班牙至少在1890年就有了自己的相机工业。虽然全书为西班牙文,我看不懂,不过看看图片也算是一种享受。
泡网分: 25.934
注册: 2004年11月
日,在网上瞎溜达,偶然看到了一个2005年的帖子。其中有位网友在回帖时说道,丹麦曾经生产过一款简易相机。当时就眼前一亮!
很长时间以来,我对不同产地的相机极为感兴趣,而丹麦这个产地恰恰是我没有的。一下子有了新的目标,于是乎立马Google(为毛打不开?),那就百度,哈哈,还真有人(SY916商城)在出售丹麦产的相机,就是这个这个Neo-Fot A相机,而且极为便宜!那还等什么,下单,付款!
终于,这款产自丹麦的Neo-Fot A相机在8月2日日被我收到了,这个绝对是今年最大的收获了,当然是对于我的相机收藏而言,哈哈哈。
这款相机很简单,黑色胶木制造,两档快门速度,使用120胶卷,拍摄6X4.5cm的画幅。
在那本被称为“相机收藏圣经”的《McKeown's Price Guide To Antique & Classic Cameras》中,Neo-Fot的介绍也极为简单,只有寥寥数语:该机为1950年代在丹麦制造,造型奇特。
泡网分: 25.934
注册: 2004年11月
产地系列:印度尼西亚制造的富士Fuji DL-1000傻瓜机!
纯塑料制造的傻瓜机,收藏的目的就是因为想要一台印度尼西亚制造的相机而已,无他。
不过据说这个相机的富士侬 35-80mm变焦镜头,采用了浮动镜片组,不知道是否属实?
此机另外一个值得介绍的,就是采用了 &drop in loading&装片系统,亦即“扔进去即可装片”,更加傻瓜化了,哈哈。
泡网分: 25.934
注册: 2004年11月
奥运系列:1972慕尼黑奥运会美国队专用柯达Kodak X-30相机!
继续发偶最近收到的奥运会纪念版照相机。今天这款是1972年美国代表队,参加德国慕尼黑第2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时的专用相机,Kodak Instamatic X-30。
X-30这款相机是款非常简易的相机,使用126胶卷,生产时间为1971年-1974年。所谓的简易,当然是以今天的眼光而言,在当时却是采用了很先进的电子快门。
我这台X-30的正面顶部有一条有奥运五环标志的贴纸:SELECTED FOR USE BY THE U.S. OLYMPIC TEAM,特选供美国奥运队使用。
此外,同这台相机一起来的,还有一个Kodak的相机包,上面写着:1972 Olympic Games。结合这个相机包和X-30的生产时间,我相信这台相机就是给参加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的美国队使用的。
说起1972年奥运会,“黑色的九月”这一惨案是肯定无法不说的: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是当时规模最大的,来自121个国家的7173名选手参加了共195个小项的赛事,所有数字都创造了当时的纪录。他们都设想可以在和平的气氛下欢庆,在前10天所有一切的确如此。但在9月5日凌晨,8名巴勒斯坦恐怖分子闯入奥运村,杀害了2名以色列队员,并带走了9名人质。在随后的营救过程中,所有9名以色列人质也全部被杀害,与此同时5名恐怖分子和1名警察也在此次事件中身亡。随后奥运会被叫停,并在主体育场进行了悼念活动。
此次营救行动失败后,世界舆论为之哗然,纷纷指责西德警察无能,为吸取教训,有效打击恐怖活动,联邦德国决定采纳一位与以以列特种部队关系密切的反恐怖专家的建议,于1972年到1974年便创建了一支专门从事反恐怖主义的特制干预部队,于是&边防第9反恐怖大队&终于降生了,也就是今天的GSG9。它的孪生兄弟——各州属&机动特种大队&也同时问世。这支部队除了在国内的行动获得充分授权外,也具备国际特警的外交豁免权,以保护德国在国外人员及资产的安全。
因为直到197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才被奥委会回复,因此我国台湾派出了63名男女运动员参加了1972年奥运会的田径、游泳、柔道、摔跤、拳击、举重、射击、射箭、帆船和自行车共10个项目的比赛。
泡网分: 0.566
注册: 2005年04月
很喜欢在金属上蚀刻或者机械加工出来的文字,特别有历史感,支持楼主!
泡网分: 25.934
注册: 2004年11月
netmagic333 发表于
很喜欢在金属上蚀刻或者机械加工出来的文字,特别有历史感,支持楼主!一样一样!我个人也是全金属情节很重滴。只是要收藏不同系列的相机,所以有时候胶木的、塑料的也只能收了,唉。
泡网分: 25.934
注册: 2004年11月
中国制造的西玛SEAMA单反照相机!
Seama DC-1这款相机是哈尔滨照相机厂1989年开始生产的一款单反照相机。但是说起来很惭愧,这款标明了“Made in China”的相机,也是引进小日本的技术生产的。
哈尔滨照相机厂是地方企业,最早生产照相机的历史我知道的可以追溯到1959年。该厂后来生产“天鹅牌”PA35型平视135相机&&并有较大批量 生产。因为黑龙江省的版图形状酷似天鹅,哈尔滨位于版图的天鹅颈下的位置,被誉为是〈天鹅项下的一颗明珠〉,故很多产品商标取为天鹅。改革开放后,哈尔滨照相机厂组装了日本摄美LS-1(CIMKO LS-1)相机。并在消化改良后准备定名为TIANE(SWAN天鹅的汉语拼音)DZ2-1,并将第一批产品作为共青团黑龙江省委 《新青年》杂志摄影竞赛的奖品。后来考虑还是带有洋味儿的品牌好一些,遂定名西玛牌(SEAMA)并将其机械型DC-1投入生产。
所以我的这套DC-1的相机套还是写着天鹅的汉语拼音。
其他的技术参数,附图中都可以看到,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泡网分: 25.934
注册: 2004年11月
Kobica 35旁轴,韩国的第一款自主品牌照相机!
Kobica这个牌子的相机我第一次看到时,当时还以为是日本的Konica品牌呢。不过仔细一看确实是Kobica 35, 所以立马拿下!
这个牌子的机器因为少见,我在号称相机收藏圣经的那本 McKeown's Price Guide To Antique & Classic Cameras (版)中也没有找到相关资料。
在网络上只找到了一篇关于Kobica 35的韩语资料,无奈那文字对于我来说,无异于天书。于是通过Google的翻译尝试着翻译成了英文,不知道是韩文的资料写的毫无条理,还是Google的翻译水平有待提高,总之翻译的结果让我很不满意。
大概摘录一下吧(经过了我不改变原意的润色):
上个世纪70年代,韩国在汽车和计算机等领域奋起直追日本,但在相机领域无疑却是远远落后的。
虽然韩国在1967年就建立了自己的光学工业,能够生产包括望远镜在内的一些产品,但在相机制造行业一直毫无建树。于是在1970年代,时任韩国总统的朴正熙(现任韩国女总统朴槿惠的父亲)下令,要求韩国尽快参与到相机生产这一高科技工业(当然那个时候的相机生产和制造绝对是高科技产业)中去。
通过和日本玛米亚(Mamiya)公司的合作(我个人估计就是照搬玛米亚的技术,因为我手里有一款韩国制造的Mamiya 35D旁轴),加上韩国人的传统智慧,在消化吸收包括了德国、日本、加拿大等多国技术的基础上,终于在1976年制造出了韩国第一款可以用于商业销售的Kobica 35相机!
但由于当时韩国还制造不出来快门系统,所以Kobica 35使用了从日本引进带有自拍的Copal快门系统。我的这台Kobica镜头的侧面,用比较大的字写了:“COPAL”,而用小得多的字写了“Made in Japan”。可见,韩国人还算是实诚的。
虽然是使用了日本的快门系统,但毕竟韩国第一次有了自己品牌的照相机。
尽管前述的韩文资料将Kobica 35称作是韩国的第一款照相机,但鉴于我手里还有一款韩国产的日本品牌Mamiya 35D旁轴,而且我无法确定35D和Kobica 35相机哪个上产在先。因此,我把Kobica 35看作是韩国第一款自主品牌的照相机。最后两张图是Kobica 35和我手里的韩国产Mamiya 35D的对比,是不是非常像?除了Mamiya是有测光系统的。
当时这样一台Kobica 35的售价是6万韩币。我手里这台购买于2011年,当时的价格是258元。
我手里这台机器的成色说实话有点差,不过看在难得的程度上,先留下吧,以后找到了品相更好的再换。
Kobica 35相关参数:
镜头为Korea Optical韩国光学制造的仿德国天塞Korinar 40mm/2.8镜头
快门:1、1/2、4、8、15、30、60、125、250、500, B门。
光圈:2.8、4、5.6、8、11、16。
黄斑对焦,不带测光。
本帖最后由 SadBear 于
08:31 编辑
泡网分: 74.073
帖子: 17065
注册: 2002年05月
请楼主到我的主题帖里走走,看有没有列表里没有的机型请补充,希望跟帖写明相机中文名、英文名和生产厂家、推出年份更好,以便我把它们添加到列表里。
本帖最后由 xinxiliu 于
21:12 编辑
泡网分: 16.122
帖子: 11462
注册: 2010年09月
泡网分: 25.934
注册: 2004年11月
历史系列:被占领日本制造的Petri Semi皮腔相机!
今天介绍的这款Petri Semi相机是日本的Petri公司1948年的产品,同时也是首次使用了“Petri”名称的相机!
之前Petri公司的名称是Kuribayashi相机工厂,其生产的相机型号和品牌也是五花八门。在被占领期间,选择了Petri这个名称作为公司的新名称,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在海外市场进行开拓和销售。
关于被占领的日本,大家不妨看看下面的资料,重温一下二战后的亚洲政治史:
日,日本与同盟国双方代表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签署降书,象征日本正式进入同盟国的军事占领之下。
在《降伏文书》签署前,以美军为首的同盟国军队于日在横滨登陆,盟军太平洋战区最高司令官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也在8月30日乘军机抵达东京,麦克阿瑟之后被任命为首任驻日盟军总司令。日本政府在日本本土仍保有统治权,但小笠原群岛与琉球群岛在日本投降前即被美军攻占,因而继续由美军管治。
日,一支含有英国、澳大利亚、印度、新西兰等国的英联邦占领军被部署在日本。在当时,这些军队主要负责日本除军事以外的各种事务,包括处置日本的战时工业.
至此,进驻日本的盟军以美军为主,加上少部分以英国为首的英联邦占领军组成,至于中国、苏联、荷兰等相关同盟国并没有军队进驻,仅派遣驻在武官。可惜啊,在被日本侵略了那么多年之后,中国就这样放弃了当一次日本占领者的机会!
日,日本与同盟国签署《旧金山和约》,日生效。《旧金山和约》生效后,同盟国正式结束对日本的军事占领,日本恢复原有的国家权力与主权独立地位。
这款相机之所以成为Petri Semi,是因为拍摄的画幅为6X4.5,相对于6X9的大八张而言,只是一半儿而已,所以叫做Petri Semi了。
采用了Petri Anastigmat 75/3.5镜头,光圈为3.5、4.5、6.3、9、12和18。您没看错,就是12和18这些不常见的光圈值,呵呵。
Petri快门系统,速度为1、1/2、5、10、25、50、100、200, 外加T门和B门。
可以平视和俯视取景,平视取景器为可弹出式。
泡网分: 25.934
注册: 2004年11月
新、奇、特:利用重力控制快门速度的Purma Plus相机!英国造!
这款Purmal Plus是英国Hunter公司在1951年制造的。Hunter公司成立于1883年在伦敦成立。
Purma Plus的经典之处,在于在机身上找不到任何调整快门速度的开关或者按钮,三个速度是依靠重力来实现的!!!镜头向前时,水平持握相机时,快门为1/150,将左侧向下竖握相机时,速度为1/500,而右侧向下时,快门速度则为1/25。所以我称其为一款新、奇、特的照相机,绝对名副其实。
快门的重力控制系统请参考最后一张图,应该是利用重锤的原理。这张图是Purma Plus的前身Purma Special(Hunter公司另一款相机,之后我会做介绍的)的示意图,所以其中的高速快门速度是/450秒,而Plus则达到了1/500秒。
Purma Plus使用127胶卷,拍摄32mmX32mm的正方形画幅,因此横或者竖拿相机,都不用考虑画幅对构图的影响。
另外,该机的镜头盖同时可以当作快门锁,镜头盖处于安装位置时,快门按钮是无法释放的。
我手里这台的购买日期为日,成色虽说一般了点,可好歹是全套包装滴!甚至还有质保单的。
本帖最后由 SadBear 于
11:27 编辑
泡网分: 25.934
注册: 2004年11月
产地系列:一台匈牙利制造的Optifort旁轴120照相机!
很长时间以来,对于产产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相机有比较大的兴趣。但是能够以比较合理的价格买到想要的相机却是越来越难了,所以这方面的进展始终不大。
匈牙利(Hungary)产的相机其实价格不算很高,但不容易以合理的价格得到,所以一直对该国生产的相机念念不忘。终于在2012年年底的时候,搞到了一台匈牙利的Optifort相机。
在二战结束后,匈牙利同其他饱受战火摧残的其他欧洲国家一样,是百废待兴。当时为了解决普通大众买不起进口相机的问题,匈牙利的Forte相机工业(Forte Photochemical Industry)在1949年(另一种说法是1948年)自行设计并生产了这款使用120胶卷的简易旁轴照相机。
Optifort当时生产的定位就是一款“便宜、简单,普通的工薪阶层可以买得起”的相机,所以采用了当时匈牙利国内可以得到的压铸铝机身,镜头为98mm f/11。快门也只有简单的两档。
Optifort采用了伸缩时镜头筒,拍照时必须先将镜头旋转出来。看看我拍的照片就能明白了。
我没有找到这款相机产量的任何资料,不过据说这款相机没有在匈牙利之外销售,所以相对少见。那本号称相机收藏圣经的McKeown's Price Guide To Antique & Classic Cameras 中则是称,在德国的拍卖市场上,偶尔可以看到Optifort。
我的这款是从eBay购得的,卖家是一位匈牙利人。所以我应当感谢互联网,感谢eBay,呵呵。
虽然是一款简单的有些粗糙的简易相机,但毕竟实现了“过去只有贵族才能享受的东西终于平民化”的目标。
泡网分: 25.934
注册: 2004年11月
德国苏联占领区制造的EXA单反照相机!
日纳粹德国向盟军宣告无条件投降后,盟军将德国分为四个占领区,分别归美、苏、英、法四国管制,并实施民主化、非军事化和非纳粹化。
德国苏联占领区是二战结束后德国的四个盟国军事占领区之一。根据《波茨坦协定》,驻德苏联军事管理委员会拥有苏占区的最高权力。1945年成立的苏占区位于普鲁士中部,1947年盟国废除普鲁士后,苏联将苏占区的领土划分为梅克伦堡、勃兰登堡、萨克森、萨克森-安哈尔特和图林根五个州,并在日在这五个州上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其中作为德国相机工业重要生产地的德累斯顿就位于萨克森州。因此也就有了我手里这台在德国苏联占领区的Exa单反相机。
我手里的这台Exa相机产地是德国造-苏联占领,Made in Germany U.S.S.R. OCCUPIED。因为德国造是黑字,苏占区是白色字,由此苏占区反而更加明显!
Exa单反相机由位于德国德累斯顿的Ihagee公司制造的,当时是作为该公司专业相机Exakta系列单反机的简化版问世的。
尽管在快门速度方面略逊于Exakta专业相机系列,EXa在做工和用料方面则毫不逊色,甚至更为可靠和适用,例如早期的Exa相机都是可以配置不同的取景器的。我这台安装的就是可折叠的腰平式取景器。
这款相机我最喜欢的有两点,第一,是其排挡式快门设置系统,简单、明了,易用;第二,就是其在快门按钮上面增加的那个“快门盖”。因为设计的原因,包括这款相机在内的当时很多相机,只有在过卷、上弦之后,才能进行取景,所以有可能会误操作,在不经意间按下快门按钮。聪明的德国人于是就在快门按钮上方增加了一个“快门盖”,将快门按钮盖住,杜绝了误触快门的可能性。德国的东西就是德国的啊!
Exa系列相机作为简化版,其销售对象主要面向于业余摄影者,因此Ihagee公司并未为其生产配套的镜头。因此众多的知名大厂,包括蔡司(Carl Zeiss)
梅耶(Meyer-Optick)、施耐德(Schneider-Kreuznach)。这三大主要镜头厂家为Exa生产了大量镜头,因此Exa系列的适用的镜头比Exakta数量和规格都更多。而80%的Exakta专业相机在销售时,仅仅是配备了上述三大镜头厂的标头而已。
1973年之后,Exakta品牌的相机开始在日本制造了,由此只有在德国德累斯顿制造的相机才是真正的Exa或者Exakat相机!
泡网分: 74.073
帖子: 17065
注册: 2002年05月
楼主的收藏很冷门,请再选几款充实《国外相机列表》如何?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承认伪满洲国的国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