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进步主义时期有哪些法案/公司章程修正案案? 他们对现代有什么影响?

登录网易通行证
使用网易通行证(含网易邮箱)帐号登录
提交您的投诉或建议
视频画面花屏
视/音频不同步
播放不流畅
分享给朋友:
扫描分享给微信好友和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给微信好友和朋友圈
通过代码可以让这个视频在其它地方上播放!
复制FLASH代码
复制HTML代码
复制页面地址
使用公开课APP下载视频
扫描二维码 手机继续看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还可分享给您的好友。
没有公开课客户端?
登录后才能查看我的笔记
暂时没有笔记!
确定删除笔记?
即将播放下一集,请您保存当前的笔记哦!
对字幕纠错要登录哦!
内容不能少于3个字
本集课程讲述了1876年到1900年,美国经济改革和转型的时期。1876年为美国获得独立战争胜利,发表《独立宣言》(1776年)一百周年。在这一时期的经济改革中,教授深入探讨了美国内战、工业化等重要因素对经济转型的影响。
本集课程继续讲述美国1876年到1900年,经济改革时期的社会背景和影响因素。其中涉及铁路产业、汽车产业在带动各产业发展中的涟漪效应;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商业;以洛克菲勒、卡耐基为例,解释了三种商业模式,以及如何看待当时的商业巨头们;最后,阐述了意识形态对一个社会的重要性。
本课从宏观的角度,探讨了年,经济革命发生的同一时期,政治领域发生的变化。这一时期,经济革命带来了诸多例如失业、贫困、垄断等新的社会现象,政府机构为什么不能有效应对;政治压力集团如何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民主如何运作;三权分立的制衡在什么时候会被打破;移民问题,等等。
本课从具体的角度,举例1882年《排华法案》以说明移民问题。该法案禁止中国人移民美国、不允许中国人加入美国国籍。这是美国政府首次、也是唯一一次针对特定民族限制移民。举例1887年《州际商务法》、1890年《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解释垄断问题。
本课讲述了美国工业化带来的消极方面的社会影响之一 —— 美国本土印第安人在经济革命中付出的高昂代价。涉及的概念有:苏族人,小巨角战役,鬼舞,海伦·亨特·杰克逊,亨利·道斯,《道斯法案》,去多元化,个人主义,意识形态等。
内战结束后,战争的焦点开始聚集到废除奴隶制上。林肯总统发表了奴隶解放宣言,其内容在1865年的第13次修正案中得以实现。激进派共和党人认为仅仅维护住联邦是不够的,重获自由的美国黑人同样要获得一等公民的身份。正是他们推动着第13、14和15修正案。
本课讲述了美国工业革命、经济改革期间,社会上受到影响巨大的第三个弱势群体——农民,是如何应对这场革命的。他们面临着生产过剩的问题,成本-价格压力,他们尝试组织起来,进行反抗,为此,他们成立了美国农业保护者协会“格兰其”。
[第8课]进步主义()
本课介绍了工业革命后,年这一对当代历史最有影响力的革命时期之一,被称为“进步时期”。进步时期指一系列旨在改革现有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从而使工业革命的弊病最小化,其利益最大化的活动。
本课就垄断企业管理这个共同的问题,提到了三位历史上所说的“进步派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威廉·霍华德·塔夫脱,和伍德罗·威尔逊——介绍了他们的生平,为下节课对他们的政策和行为的探讨分析提供背景知识,以形成对国家层面上的进步主义更明晰的认识。
本课为国家层面的进步主义的第二部分,接上一课,继续通过对罗斯福、塔夫脱、威尔逊三位“进步派总统”的执政理念和政策进行阐述,涉及“新自由”、大政府、新国家主义等理念。
从美国建国以后,也包括从1898年美西战争,到1914年一战开始这段历史时期,美国在绝大多数时间里都倾向于孤立主义,即强调国家内部经济、政治的发展和社会稳定。然而,美国也一直同时存在另一种不同的倾向,即国际主义。国际主义是指在自己国家制度完善、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条件下,为了国家利益,更多地参与国际事务。美国在美西战争中取得了胜利,接下来签署了巴黎合约,这些都标志着美国从孤立主义逐步过渡到国际主义,崛起成为世界大国。
由于巴尔干战争和一战的爆发,1914年出现了一次严重的经济衰退,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战争使得美国走出了经济衰退,成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化国家。威尔逊希望建立一个机构,用外交手段斡旋解决争端,以防止另一次世界大战——一个永久的国际和平机构,“国际联盟”。
一战结束后,威尔逊带着他的国际联盟方案来到欧洲。威尔逊完全寄托于国际联盟 ,然而美国国会并不是都支持威尔逊的条约。威尔逊的任期一直到1920年的大选,他的条约从未被美国通过,美国在条约的达成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却不会成为签订国之一。二三十年代的战后美国社会,存在种族主义和仇外情绪,包括红色恐慌,并出现了3K党。文学上出现了海明威、斯泰因和菲茨杰拉德等“迷惘的一代”。
的女权运动,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本课涉及运动的起源、新的策略和目标。广义上说,女权主义指的是妇女拥有同男人同样的自我表现机会,有同男人一样的政治、经济、社会权利。由于一定的社会背景,女权主义毫无意外地偏向右倾保守。
本课程主要讲女权运动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第二阶段中,即其策略和目标的转变,有三大方面的发展推动了这一转变:工业化、进步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在第三阶段,宪法第十九项修正案在联邦层面赋予女性投票权利。
经济大萧条指的就是经济低迷,同时也涉及到妇女运动,大萧条从某种意义而言暂时阻断了妇女运动。大萧条给美国带来了深远的伤害。股市崩盘,标志了美国经济绝非20年代人们想的那么繁荣。各种社会问题也愈发凸显出来。
赫伯特·胡佛是首位应对此次大规模经济萧条的总统,本课将介绍胡佛的背景、奋斗史、思想和信念。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证,坚信美国的未来,要依靠他所谓的进步个人主义。他极度反对救济,其政府拒绝一切创新和改变。胡佛是个理想主义者,丝毫不想改变自己的立场。相比之下,罗斯福则是个实用主义者。
与胡佛相比,罗斯福拥有与人民心意相通、相互联系的能力。他是首位在全国范围使用广播的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新民主主义,也就是指中央集权的大政府,即政府在必要的时候调控经济。富兰克林·罗斯福作为一位民主党人士,将这整个思想向前推进,包括中央集权制、经济调控、特别是福利国家。
在新政的第二和第三阶段,罗斯福最初在金融业、农业、工业方面做出的努力起到了复苏经济的作用。他为了恢复农业发展,他在1933年推行了《农业调整法案》。他试图通过减少农作物数产量,减少供应量,以提高农作物价格。同样在1933年,《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罗斯福颁布的又一部法案。其主要思想是重建竞争机制,他相信竞争可以在第三产业中带动经济复苏。
罗斯福新政后期偏向左倾,一项最重要的项目就是以工代赈,罗斯福采取的做法是我们所谓的直接救济。罗斯福在任期间,在20年代推动社会发展的女性开始努力在政界产生影响。
新政结束的关键是世界危机问题。1930年发生了所谓独裁者的崛起,紧随其后的是帝国主义扩张,1939年二战爆发,美国也被卷入这场战争。讽刺的是,是二战最终结束了大萧条,而并非是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确实缓解了状况,解决了人们衣食住行的基本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济,但它却没能使美国摆脱经济萧条。二战证实了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理论,人民要通过消费来走出大萧条,二战带动的国内外的军火需求,结束了大萧条。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福利国家的创始人之一,指的是是政府运用自己最大的权利和财政收入,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另外,他还是组织化社会的创始人之一。大萧条在某种程度上强调了这种“以集体的方式做事”的概念,罗斯福将这种组织概念带入了政府。
在三十年代,美国实际上并不想被过度卷入到亚洲或欧洲的战争中,直到三十年代末,虽然大多数美国人坚持孤立主义,罗斯福等人却开始意识到美国面临的真正威胁是什么。他首先看到一些强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制造混乱,而罗斯福坚持美国的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信仰体系。在罗斯福看来美国的资本主义民主体制需要开放的市场,所以如果日本、德国、意大利成功,美国经济就会遇到问题。亮点:看美国历史老师如何讲解二战之前的美中日军事贸易关系,角度不同,历史也大不一样。
从1937年开始对华战争起,日本在东亚扩张势力,罗斯福深受其苦,美国和日本间的关系下滑。日本重申她在太平洋的地位,罗斯福为了制裁日本,增加了禁运的项目,关闭了巴拿马运河,冻结了日本所有在美国的投资。日爆发了珍珠港事件,这场袭击使得美国别无选择只得加入战争,导致了二战的全面爆发。这场战争加速了大萧条的结束,也将整个社会同二战后期联系起来。消费者主义出现,经济繁荣带来了婴儿潮,人们进入科技革命。
二战作为催化剂,不仅实现了经济复苏,还带来了战后繁荣,推动了科学及医学诸多突破。在医学方面,最关键的突破就是血浆技术,一旦全血被分离,血浆就会储存在血库,这样就可以为战争中受伤的需要进行手术的人提供需要的血浆成分。这个突破还有社会方面的意义,输血就是储存血液然后拯救生命,这是唯一关键的血型与性别、人种、种族、宗教、阶级、受教育程度无关。二战还引发了大规模人口迁移及人口变化,二战期间,大量人口涌入有国防工业的城市,战争一结束,大量人口从城市搬到郊区。战后出现了文化革命,由于战争催生的科技,出现了知识大爆炸。
本课程讲述了二战对接下来的阶级革命的影响。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中产阶级不断在扩大。战后时期出现的经济上的极大富裕和繁荣,将会对阶级结构产生影响。同时,你将看到又一轮大规模企业合并。战后时期的合并被称为混合兼并,与之前出现于19世纪九十年代和20世纪二十年代的两次兼并不同,混合兼并买进的是不同于原先公司的公司,这是应对经济衰落的一个有效措施。科技的进步同时带来了农业结构的变化。因为阶级和种族原因,人口中出现了分裂,出现了&boom town&和&ghost town&。国内巩固时期从1945年到1963年,即在杜鲁门、艾森豪威尔和肯尼迪这三位总统的任期内。二战结束后美国被卷进了“冷战”,从1945年到直到1989年,远远超出了1963年。因此只能进行国内巩固的原因之一是,这些总统很难从国际对抗中抽出身。
本课讲述了杜鲁门总统的背景、生平,以及他的政策和重大举措。杜鲁门是一位理性的新政拥护者,是一个正直的人。杜鲁门称自己的国内政策为“公平政策”,于1945年9月制定出二十一项意见,1946年颁布《就业法案》,1947年通过《国家安全法案》。
国内巩固时期从1945年到1963年,即在杜鲁门、艾森豪威尔和肯尼迪这三位总统的任期内。杜鲁门既灵活的处理美国由战争状态向和平状态转变,也是应对冷战的袭来。艾森豪威尔的观点倾向于保守,拥护保守主义的经济政策,认为社会问题应当以逐渐演变的方式解决,而非依靠政府领导。肯尼迪认为自己是一个实用主义者。有这三名总统: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他们巩固了大萧条后取得的成果,包括新政、二战的胜利。
二战结束后,以俄国为中心,15个不同的国家,包括乌克兰、阿富汗等,组成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冷战在战后一结束就在两大主要的同盟国之间开始了,始于对东欧阵营的控制问题,以及这些原先被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控制的欧洲地区应该重建什么样的政府的问题上。亮点28:美苏争霸的冷战史是20世纪世界最为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这不仅仅是两国之间的冷战,也是全球范围内的一次危机,教授为你解析两国是如何由二战时期的基友变成死敌的过程。
本课分别讲述了冷战时期,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总统的反应。亮点:古巴导弹危机是冷战期间最大的核危机,也是美苏势力相互挑衅和妥协的全面记录,科学技术的革新使得政治和军事的博弈稍一不慎也可能使人类灰飞烟灭。
本课讨论了美国1964年到1966年的改革,以及在这场改革中和改革后,杜鲁门、艾森豪威尔和肯尼迪这三位总统的反应。
本课探讨了约翰逊的伟大社会计划,其在如下三个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即公民权利、教育、医疗保健。同时,该计划也大大地减少美国的贫困,总体提高了几乎所有美国人的生活水平。
本课探讨了美国由1968年到1980年的反应时期,马尔科姆·艾克斯及其激起的黑人运动,大规模的妇女运动,越南战争等,以及美国国内格局的变化。
詹姆斯·厄尔·卡特1977年任职美国第三十九任总统。通胀率在卡特任职期间直冲云霄,失业率迅速上升。1980年,卡特输给了罗纳德·里根。里根真正削减了罗斯福的新政项目和约翰逊的“大社会”项目。美国将进入后工业经济,远离制造业,进入到更多的服务行业和通讯行业,重心在向南方转移。到1984年将有一次经济复苏,但同时发生的是贫困水平的迅速上升。
这堂课从1988年美国总统竞选开始,详细阐述了期间美国国内政策的延续与调整,并简单介绍了此期间内国际动态,以及美国与全球化语境下所面临的危机与挑战。想了解这段历史的同学,千万不要错过。
Into the 21st Century:War on Terror
学校:密苏里州立大学
讲师:Dr. Dominic Capeci, Jr.
授课语言:英文
类型:历史 国际名校公开课
课程简介:本课程介绍了美国的现代化过程,美国自19时期后期以来至今在世界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重点强调了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和其对社会经济和国际发展的影响。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客户端简介/进步主义
西奥多.罗斯福文学中的进步思潮,开始于20年代末,盛行于30年代和40年代前半期。由于民族独立斗争中工人运动的高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出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以及马列主义的传播,不少作家和诗人受到影响,创作了带进步色彩的作品。1936年在穆尔克·拉吉·安纳德和萨加德·查希尔等人的发起下成立了印度进步作家协会,他们主张文学的使命在于争取民族独立和改造社会,批评为艺术而艺术的理论,倡导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进步文学在诗歌方面的代表作是苏米特拉南登·本德的《时代之声》(1939),在小说方面是耶谢巴尔的《达达同志》(1941)和《叛国者》(1943),在理论方面是西沃丹·辛赫·觉杭的《论进步文学》和《文学概论》。 50、60年代,进步作品仍不断涌现。70年代中期,很多作家又组成了全印进步作家总会,各大、中城市和各语言地区成立分会,组织作家开展创作活动。
主要内容/进步主义
民主的政治观点:政府有义务倾听民众的意见并予以回应。马列主义措施:赋予公民投票决定法规是否有效的权利;赋予公民建议州政府立法的权利(提案权);党内总统候选人须由选民选举产生而非党内自行决定;参议员须由选民选举产生而不是由州政府指派(已编入美国宪法第17条修正案);赋予公民进行公决以废除现行法律的权利;赋予公民投票罢免政府官员的权利;等。高效的政府观点:冗繁的政府不利于施政并引起腐败。措施:裁减多余政府部门;决策集中化(废除州以下级别的议会,设立单一首脑)限制大财团及暴富者对市场的垄断观点:垄断组织对小经营者的排挤不利于经济发展,其对劳动者的压榨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措施:通过行政及法律手段限制垄断组织。公义观点:应当帮助弱者,对于贫穷者应予以救济。措施:社工体制的设立;为流浪者设立收容所;禁止童工;保证工人权利,包括工人保险、最低工资和工人保险等。
运动/进步主义
1900年~1917年间美国所发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运动统称进步运动。好像还被称为“扒粪运动”,主要是一些报纸或杂志记者揭露美国社会的黑暗面,把污秽的东西展现在世人大众面前。洛克菲勒的石油公司就是在这场运动中被裁定垄断违法,而被拆分为几个相对较小的公司的。美国宪法在前段时间播出的《大国崛起》系列纪录片中,美国专题就专门提到这一点,主要还是社会经济制度的改革。进步主义运动在各个领域同时展开。在新闻界和文化界涌起了许多揭露社会黑暗面的现实主义作品,这些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当时被称作揭丑者(muckrackers)。政治领域出现了许多进步主义的政治家,包括数届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塔虎脱、伍德罗·威尔逊。西奥多·罗斯福曾组建美国进步党并以进步党候选人的名义参与1912年竞选。进步主义运动从1890年持续到1920年。
相关主义/进步主义
自由主义目前,特别是在美国,进步主义和自由主义两者经常被交互使用,虽然确实现代美国自由主义和进步主义拥护的议题有许多相同,不过他们拥护的理由不同,两者间最基本的不同在哲学上,有关他们的道德规范和最终目的。自由主义归根结底是建基在自然权利上,而且相信政府和社会形成的唯一目的就是要保护这些权利,虽然不同学派的自由主义常强烈争论这些自然权利到底是什么,但所有的自由主义者都能同意,他们最终的政治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能完全尊重他们所列出的权利的社会(政府形态)。与之对照,进步主义则是功利主义,进步主义者的判断方式不是依那种社会或政府形态比较完美,而是看这些社会或政府形态的运作情况,看它们是否能有效让人民感到快乐。此外,不同于自由主义和很多其他意识形态,进步主义完全没有怎样才是完美社会的概念。进步主义者希望能绕过斗争来达成他们的目标,他们预想见到的是持续不断的进步且没有特定的终点。罗斯福新政现代美国自由主义和进步主义常会让人搞混是因为他们目前拥护的是类似的政策(例如战争是最后的手段等),但这可能只是暂时是这样,已经开始有不同的呼声(再)出现。进步主义者通常比较注重经济面向的议题,他们拥护所得重分配,他们反对公司企业的影响力扩大,他们支持劳工组织和工会,他们希望导入最低生活工资制度,他们希望建立全民健保,而自由主义者通常比较注重文化和社会议题,如公民权利、隐私权和环境保护论等。自由主义者比较可能会支持民主党,进步主义者比较对两党制度觉得灰心,因此他们较倾向将票投给第三政党。保守主义虽然进步主义的名称暗示此意识形态的拥护者所支持的政策是一种进步,不过因为不同群体的人对进步会有不同看法,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进步主义者所提倡的是真正的进步。进步主义的主要对手是保守主义和自由意志主义保守主义,按照定义是,拥护传统和社会安定,他们对“进步”和社会改变(任何方向)抱持怀疑态度,他们相信最好能保持已经从过去证明稳定的社会状况。自由意志主义另一方面自由意志主义拥护的是自己的一套的社会改变,这些改变在很多方面和进步主义的改变相冲突,因此自由意志主义者主张他们才是真正进步的提倡者,对此观点一位值得注意的支持者是布林克·林塞(BrinkLindsey),美国卡托研究所的经济学家。林塞相信,虽然自称推动进步,但美国自由主义者和社会民主主义者导致了一种他所称退步的经济趋势。身为一位自由意志主义者,林塞倾向自由市场资本主义,他相信进步主义者的经济政策(例如最低工资、薪资税、大多数的社会保障制度和贸易壁垒等)提升了穷人和无技能者的失业率,也增加了全体社会成员的负担。进步主义者反击说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可能是一种退步示范,因为其负面社会效应,为了提升企业效率导致拒绝或减低劳工制度的改善,还有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常与公平贸易发生冲突的事实,和在劳动人权方面和在国际关系与经济方面社会正义的问题。进步主义者更进一步主张自由意志主义者如林赛等人所拥护的政策会形成严重的贫穷问题,扩大有钱人和穷人之间的差距,并使已经有钱的人获得过分高的财富和权力。社会主义洛克菲勒社会主义(用精确或激进的定义)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与目前多数国家的状况从根本上完全不同的社会,虽然社会主义内有许多对怎样才是完美社会主义社会持不同看法的学派。一些社会主义的概括观念是:“希望消灭资本主义、将生产工具的拥有权交给公众、希望实现非常高的经济和政治权力的平等、主张资本主义者在剥削工人阶级、希望工人们在从资本主义转型成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起绝大作用,不管是用无产阶级革命或是大罢工,或是全体一起投给社会主义政党。”相对的,进步主义的目标是逐渐式的社会改变,进步主义者与社会主义者一样关心社会平等,但他们不希望到像社会主义者的那种地步,当社会主义者拥护计划经济时,进步主义者支持混合经济这种同时有公众和私人拥有的公司的体制,最重要的,进步主义者并不期待工人阶级必须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起到压倒性的作用,且他们全然反对任何的激进革命。西奥多·罗斯福进步主义的思想与社会民主主义有部份重叠,社会民主主义是社会主义里的一个渐渐向中间路线靠拢的分支,美国进步主义者有时候会和欧洲社会民主主义者支持同样的政策。进步主义和这里描述的社会主义经常是关系紧张,进步主义者指责社会主义者太过激进,认为社会主义者不该采用或是全有或是全无的政治态度,并指控他们造成危险的社会动荡。社会主义者指责进步主义者太过温和,认为进步主义者与现有的政府达成过多妥协,且对重大改变太过胆小,社会主义者还主张进步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实际上导致资本主义存在的延长,认为他们提供工人阶级在生活上一些小和琐碎的改善,只改善到足以让工人们对革命无动于衷的程度。一个可以看出两者紧张关系的例子是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Roosevelt)成立的进步党和尤金?德布斯(EugeneV.Debs)成立的美国社会党。帝国主义社会主义布林克·林塞进步主义的基调是强调平等、关注弱势群体、反对弱肉强食,那么合乎逻辑的应该是在世界上同情弱小民族,反对帝国主义。但这个时期美国开始向外扩张,为“二战”后的称霸全球从理论到实践奠定基础。对内改革,对外扩张,仔细分析,并不矛盾。进步主义的改革有一个薄弱环节,就是种族问题。进步主义思潮的产生与内战之前的反对蓄奴运动有某种渊源,但这只是一部分。到20世纪初,许多主流改革派多为白人精英,或者本人就有种族优越感,或者知难而退,回避种族问题。他们强调经济平等,但多数不关心种族平等,无视当时尖锐的种族隔离问题和黑人的处境。
进步主义教育/进步主义
美国自由女神像进步主义教育是20世纪上半期盛行于美国的一种教育哲学思潮,对当时的美国学校教育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起源自反对传统教育的形式主义。因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美国教育仍沿袭欧洲的传统教育,强调严格训练,注重记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被称为进步教育之父的帕克尔(FrancisWaylandParker,)受欧洲自然主义思想影响,1870年代首先引进新教学方法的实验,提出「教育要使学校适应儿童,而不是使儿童适应学校的」的原则。20世纪初杜威(J.Dewey,)将其实用主义(Pragmatism)哲学运用于教育领域,其实验和理论更壮大了进步主义的声势,甚至远播至中国。年代,美国建立了许多新学校,许多旧学校也加入进步主义的阵营。都市地区的学校更广泛地采用活动课程、核心课程与设计教学法。这些学校的特色是儿童本位、较宽容的训导、男女合校、课程实验,不重视学业与考试,鼓励艺术与手工学习。1919年进步教育学会成立,1930年代达到全盛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逐渐意识到进步主义的教育并不能提高知识水平,进步主义教育运动遂渐次衰退,1955年进步教育协会解散,宣告了这个时代的结束;但是进步主义的思想至今对美国教育仍有影响。杜威曾对流行半个世纪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成败有所评价,也认为该思潮最大的成就是改变了课堂生活的气氛,对儿童的需要有了更多的认识,师生关系更为民主化,但是进步主义教育的弱点,则在知识性教材的选择与组织方面,有待大力改善。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教育与职业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4次
参与编辑人数:10位
最近更新时间: 04:27:33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美国沃伦法院时期对司法的影响
下载积分:280
内容提示:美国沃伦法院时期对司法的影响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1|
上传日期: 22:11:57|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8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美国沃伦法院时期对司法的影响
官方公共微信文档分类: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
下载前请先预览,预览内容跟原文是一样的,在线预览图片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进度条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美国现代史上的进步主义运动.doc
文档介绍:
只为上层人物效劳,而排挤处于底层的人们;只是为了把新手排挤掉,阻止新的竞争。” 1913 年4月, 他在致国会的一份特别咨文中宣称:“我们必须铲除所有带有特权痕迹的东西, 铲除所有人为的优势。”他还主张“对最卑微的人和最强有力的人一视同仁。”他虽然在公开场合抨击权势集团的特权和私利,但是他明确向摩根表示, 他的言论并不针对某个具体人。他通过牵线人哈维上校向摩根保证,威尔逊决不会做任何削弱华尔街权势的事。 2. 进步主义的新自由措施威尔逊的“新自由”政策主要表现为: 第一, 改革税制, 降低关税, 扩大对外开放, 实行累进所得税, 限制暴富。威尔逊入主白宫时, 美国已经在工业发展水平方面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在这种情况下, 降低关税率, 强调自由贸易,扩大对外开放规模,无疑有利于美国的发展。 191 3年4月8日, 威尔逊打破自约翰. 亚当斯总统以来只向国会提出书面咨文的惯例, 亲临国会呼吁降低关税率,扩大对外贸易。 10月3日, 总统签署了众参两院分别于 5 月和 9 月通过的安德乌德---- 西蒙斯关税法修正案, 它规定对 958 种商品包括重要工业品降低进口关税,有86 种商品提高关税,有 307 中商品维持不变, 平均降低关税 27-37%, 对不怕国外竞争的商品如羊毛、糖、铁矿、生铁和木材等给予免税,羊毛制品和棉花制品关税减半。联邦政府自 1861 年以来开征个人所得税,其后两度间断。 1909 年国会通过了允许政府开征所得税的宪法修正案, 1913 年2月 25 日开征所得税的宪法第 16 条修正案正式生效。它规定凡年收入在 4 000 美元以上者( 单身 3 000 美元以上),征收 1% 所得税; 凡年收入在 2 万美元以上者征收累进附加税; 凡年收入在 6 万及以上者, 加征 6% 的累进附加税。 1913 年提出的个人所得税申报只占美国人的 4%; 1920 年已超出 7 %。这种累进所得税措施有利于限制个人财富的过度积聚。第二, 完善银行机构,建立联邦储备银行体系。合众国第二国家银行在 1841 年倒闭后,各州普遍发展了州银行, 1863 年国会通过了国民银行法,这是一种不同于州范围的私立全国性银行。并行的州银行和国民银行在 1910 年时分别有 17,376 家和 7,198 家。这时的美国银行制度存在着准备金呆滞和不足、通货缺乏伸缩性、银行间联合行动差等弊端。根据威尔逊改革银行体制要求, 1913 年 12月 19日, 国会通过了以国会两院银行货币委员会主席欧文- 格拉斯命名的立法, 即联邦储备法, 22 日总统签署生效。联邦储备法的目的在于“建立联邦储备银行,提供有弹性的货币及贴现商业票据手段,并在美国建立更有效的银行监管。”它的主要之点在于: 一, 在全国 12 个联邦储备区成立联邦储备银行, 每行资本额不少于 400 万美元。二, 建立联邦储备委员会,由总统任命财政部长和其他各个银行六人组成联邦储备署,任期 14 年,每两年更换一人,不得连任。三,规定国民银行必须加入联邦储备体系, 为会员银行,也欢迎州银行加入,成员银行必须认购相应的联邦储备银行的股金。四,规定公积金比例为银行收益超过 6% 的部分中的一半。五,每个储备银行可以发行相应的联邦储备券,买卖政府债券并保存一定数量的准备金,建立支票清算制度。六,每个储备银行设立 9 名理事,由银行、工商业和公共部门代表组成; 七, 确定纽约储备银行为中心银行,各选一名代表组成联邦咨询委员会。联邦储备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准备金的有效使用并在实际上降低了法定的准备金; 有利于建立再贴现市场; 有利于供给弹性货币, 以及对银行实施更有效的监督。这样,联邦储备银行实际上成了银行中的银行。有人称美国的联邦储备银行具有蓄水池作用, 它的储蓄(Reserves) 、再贴现(Rediscount) 、调节(Regulate) 都以字母 R 开头。故俗称三 R 银行。第三, 继续完善反托拉斯立法。从 1890 年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过渡到 1914 年克莱顿立法,表明美国的反托拉斯的立法已相当完善。 1914 年初,威尔逊在致国会的咨文中,要求建立比公司管理局权力更大的一个委员会,来管理和监督反托拉斯活动。 1914 年 10月 15日, 总统签署了国会通过的克莱顿反托拉斯立法, 这一立法, 是对谢尔曼法的修正和补充。它禁止商业活动独家经营和搭买行为; 禁止价格歧视, 禁止对不同的买主在价格上采取差别待遇法案( 第二条); 禁止订立阻止买方和卖方的竞争者交易的契约( 第三条); 禁止有碍于竞争的持股行为; 禁止大公司间(100 万美元以上资产的州际贸易) 互兼董事;禁止在资产超过 500 万美元的银行中兼职( 第七条)。 1914 年9月 26日, 美国国会通过《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设立联邦贸易委员会作为工作机构。委员会包括 5 名成员, 由总统在取得参议院同意后任命, 任期七年。该委员会有权进行“随时收集、编制和调查有关从事商业或其活动影响商业的个人、合伙人、公司的组织、经营活动及管理等方面的信息”, 举行听证会, 并作出停止营业的判决, 来消除“商业中的不公平的竞争”, 并向司法部长报告。规定“商业中或影响商业的不公平竞争方法是非法的”;“任何人、合伙人、公司传播或导致传播虚假广告, 是非法的。”克莱顿立法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法的颁布, 使谢尔曼法进一步完善, 在当时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 克莱顿法的主要弊端是它只限制在公司间的股份兼并, 而不限制财产兼并, 未能阻止大公司的兼并行为。如在威尔逊任期, 有关诉讼案件共 2,000 件以上, 但司法部门发出的反对不正当竞争的中止令只有 379 个。它曾在 1918 年解散了国际联合收割公司,在 1919 年解散了玉蜀黍制品精制公司, 并限制了斯威夫特等五家肉类包装公司的经营范围。但是它并未阻止托拉斯运动向前发展。威尔逊的完善反托拉斯立法是对于老罗斯福管制托拉斯活动的继续和完善。建立和完善反托斯立法是美国的特产, 它成为各国反托拉斯立法的先驱, 成为运用国家机器有效发展托拉斯的调节器和缓冲剂。它不仅调节了国家垄断、一般垄断、自由竞争的关系, 把垄断程度限制在一定的水准上, 并且遏制了私营企业的滥用权势, 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小企业, 缓和了工人群众、自由企业和垄断组织之间的关系, 提供了走“中间路线”的经验, 既是推动美国健康发展现代化的企业组织必要措施,又不致过于牺牲美国的自由竞争传统。此外,威尔逊任期,还颁布了一些健全社会公平、公正的的劳工立法。 3. 资本统治自由派的代言人威尔逊的“新自由”改革同老罗斯福一样, 是以维护垄断资本统治为己任的。威尔逊是垄断统治利益集团自由派的代言人。新自由政策的目的不是要从根本上削弱垄断资本, 而是在一定范围内限制垄断资本的过渡剥削,在更大范围内给垄断资本的合法竞争的自由。它是 19 世纪末以来进步主义运动的继续, 和罗斯福的“公平交易”一样, 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它不仅继续完善了反托拉斯立法的国家的干预, 而且扩大3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党章修正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