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养老援助工程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会是什么来的?国家的还是企业搞的?是不是

中国首届智慧社区发展高峰论坛
中国首届智慧社区发展高峰论坛
由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社区工作委员会指导,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互联网中心、智慧邻里(北京)信息科学研究院、智慧生活产业联盟主办,中国地产资信强企交流会协办,邻里中国网承办的“中国首届智慧社区发展高峰论坛暨2014中国智慧社区行业年度评选颁奖典礼”定于日9:00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主持人 傅伯岩(中国信息界杂志社社长):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媒体朋友们,各位现场的朋友们:大家早上好!
在年终岁尾,辞旧迎新之际,我们在此举行“中国首届智慧社区高峰论坛”。本次高峰论坛由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社区工作委员会指导,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智慧邻里(北京)信息科学研究院、智慧生活产业联盟主办,中国地产资信强企交流会协办,邻里中国网承办。
主持人 傅伯岩:
今日高朋满座,共同回顾2014年智慧社区领域的发展变化,谋划智慧社区未来的发展路线图。我是傅伯岩,非常荣幸受本次论坛组委会的委托,担任本次论坛开幕式和主论坛的主持人,很高兴和各位一起参与、分享此次高峰论坛。
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社区里,娱乐、购物、餐饮,社区及其周边满足了我们大部分的日常生活所需。社区是我们的大家庭,在其中,我们希望有爱、有尊重、有梦想,所有人能够一起前行。
有了2014年智慧社区的蓬勃发展,今天,我们在新起点上研讨“从梦想到实践”,下面我宣布,“2014中国首届智慧社区高峰论坛”正式开幕!
主持人 傅伯岩:
本次论坛得到各界领导的大力支持。首先,请允许我向在座的各位隆重介绍出席本次论坛的领导和嘉宾,他们是:
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国务院参事室特邀研究员、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保育钧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 高新民
人民网原总裁、新媒体产业联盟主席、中地会理事长、邻里中国网总裁何加正
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副所长何宝宏
原建设部政策研究室中心主任、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
中国社科院社区信息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宋煜
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李瑞强
中国数字家庭产业联盟副秘书长、北大数字中国研究院信息化创新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孙强
中城智慧城市建设研究会副秘书长 王力
江苏阳光集团副总经理王洪明
英特尔中国首席责任官杨钟仁
中国社区工作委员会刘国强
主持人 傅伯岩:
本次论坛还邀请到来自广东的企业家朋友,他们是:
中国奥园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总裁郭梓宁
颐和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建梁
中惠熙元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马立强
广州尚东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柯建华
广州市嘉裕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集团资金部总经理漆书荷
佛山市特地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冯红健
广东美涂士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邹今友
佛山市简一陶瓷有限公司营销总经理邱文胜
中国地产资信强企交流会秘书长徐静
掌声欢迎他们。
主持人 傅伯岩:
出席本次论坛的北京市相关领导有: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经济社会信息化处张宇航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音像电子网络管理处处长王会友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处长仝海威
北京市社工委信息中心主任王森林
今天到会的还有,新闻媒体的朋友,他们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中新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浪网等70多家媒体现场采访。让我们以掌声向今天媒体的采访报道表示感谢。中国网派出专业队伍对本次论坛进行网络直播,向他们表示感谢。
接下来,有请人民网原总裁、新媒体产业联盟主席、中地会理事长、邻里中国网总裁何加正先生为我们致辞!掌声欢迎!
尊敬的保育钧会长、高新民理事长,各位来宾、媒体界的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作为中国智慧社区行业高规格、深具影响力的重要活动,中国首届智慧社区发展高峰论坛今天在此举行。我代表组委会,向各位来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社区考察,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日至2日,他在福建调研时指出,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做好社区工作十分重要。这充分表明中央对社区工作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积极推进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尤其是刚刚过去的2014年,在互联网产业和智能产品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在创业创新热潮滚滚而来的大背景下,智慧社区发展呈现出一个全新的局面,创新产品、创新企业、惠民服务层出不穷,熠熠生辉,经营创新和技术进步,促使社区信息化快速推进,家庭生活智慧化开始初显,一个涉及人们生活方式大改变的潮流正在形成。亿万家庭的幸福生活,必将有效推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
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总结智慧社区建设的先进经验,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实现路径,从这个角度上说,本次论坛的主题“从愿景到实践”,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智慧社区建设和发展尚在摸索当中,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如何创新社区治理,如何创新服务模式,如何解决社区最后一公里信息到达的难题,如何解决社区“信息孤岛”的问题等等,都是公众关心的问题。本次论坛提供一个主管部门、地方政府、产业主体、专家学者交流的平台,通过各位嘉宾思想上的碰撞,希望找到更多解决难题的思路和办法。
在接下来举行的主论坛中,与会嘉宾将围绕这一主题,充分发表看法,阐述各自观点,从更广泛的领域和角度进行研讨,对于我们以更宽广的眼光看待智慧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十分有益。来自企业和社区的实践者,将介绍智慧社区建设的典型项目和实践经验,他们的发言将引领我们对社区生活和居民需求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在下午的分论坛中,将分别以“社区OTO现状和发展趋势研讨”、“智慧社区与楼宇经济”、“科技点亮社区智慧生活”为题,以主持人与嘉宾对话、嘉宾与嘉宾观点交锋的嘉宾对话方式,聚焦智慧社区发展中的焦点话题和热点现象,解析实践中的鲜活实例,探索智慧社区的未来之路。
为了进一步推动和促进社会各界投入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激发更多相关企业参与智慧社区建设,本次论坛还专门设立了颁奖环节,将把应有的荣誉授予应得者。
期待本次论坛出新思想、出新观点,出新思路,为今后智慧社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再次感谢各位朋友的光临。
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主持人 傅伯岩:
谢谢何总的精彩致辞。何总高屋建瓴,总结了在过去一年中智慧社区发展的大概经历,也为今后中国智慧社区的建设提出了很好的建设思路,再次感谢何总。
下面有请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国务院参事室特邀研究员、中国民营企业联合会保育钧会长致辞。
介绍的三个头衔中有一个已经变化,我不担任中国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了,但是现在还研究民营企业,在国务院参事室担任特邀研究员,研究民营经济。今天特别高兴看到这么多企业家朋友们,主要是民营企业家朋友们,关注智慧社区,特别感谢会议对我的邀请。
各位贵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参与今天的高峰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从愿景到实践”。这个题目就很有意思,我们美好的愿景恐怕要若干年以后靠自己的实践来做。我们都生活在社区里,社区这个词是国外引进的,我们过去叫街道,无产阶级专政落实在每一个基层,阶级斗争和计划经济时期没有社区这个概念,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市场经济,以人为本,才真正有社区。我们生活在社区里都能亲身感受到社区日新月异的变化,现代科技让社区变得越来越智慧。社区实际上是房地产企业开发的,然后是物业管理,然后是智慧、科技,所以软件、硬件,都是改革开放之后,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创造的。
随着经济发展2014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也加强领导,也开始进入社区、关注社区,多个部委也相继出台了政策举措,积极促进社区智慧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建设部提出了智慧城市好几年了,也做了许多工作,但是智慧城市是由智慧社区组成的。去年年初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加快新型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把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建设智慧家庭综合应用平台,丰富家庭信息服务列为重点任务,体现了以人为本。因为现在社区里面各种年龄段的人都有,特别是一些老人、空巢老人需要有人关怀。去年5月份,住建部发布了《智慧社区建设指南》,明确规定了智慧社区建设必须完成的指标以及探索性和创新性的指标,建设部对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怎么建设拿出了意见和指标。
最近,8部委联合发文《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创新智能建筑与智慧社区服务的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投资和运营,激发市场活力,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8部委发的这些文件中正式说“引进社会资本”,而不是政府一家包办,这是很大的进步,今天这么多的民营企业家参加这个会议是有道理的。
从长远看,中央和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了促进智慧社区发展的举措将为智慧社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带动相关产业的更新换代。一个智慧社区为刺激消费、创新消费需求提供了广阔地空间。这个内容非常丰富。欧美发达国家多年前就开始了智慧社区建设的实践,在美国、加拿大、瑞典等国家智慧社区形成了产业链,而且产业链相当完整。智慧产品、智慧服务、智慧社区解决方案都提出来了。都在社区当中进行了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面对全球化的竞争和技术升级换代,国内的社会组织、企业等单位应该灵活的方式,拼创新、拼创意,提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全方位的满足社区各类需求。对社区各种需求要差异化的竞争不能无序竞争,不能重复我们在产业领域长期以来拼规模、拼价格的恶性竞争,需要差异化的竞争,这为民间投资提供了广阔空间。
在社区之内的人群是多种多样的,地域不同、风俗习惯不同,居民对商家机构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需求我们根本这些来设计服务品类,创新服务。社区、家庭和居民的需求已经从单纯的消费服务、信息服务和网购为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转变为社区的O2O、智慧家庭、智慧养老、智能教育、智能医疗、移动客户端、云服务、大数据、可穿戴设备等等,各类新产品、新服务、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并且在各个地区进行了有益尝试,受到社区居民、商家和机构的欢迎,智慧社区将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创造新的投资需求的广阔空间。
例如这次会议的承办方邻里中国网提出了“邻里通”系统把邻里串联起来,以不同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居民、商家和机构的实际需要,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和功能。另外邻里中国网发起成立了“智慧生活产业联盟”,是一个新兴产业,为智慧社区上下游企业提供了交流、学习、交易平台,为企业和社区项目对接搭建了桥梁。现在这个方面的创新很多,智慧邻里是一个网络了。
总而言之,在座各位企业家朋友们,今天都有自己的创新。我相信通过这次汇集了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社区工作者、国内外企业高管的主论坛和三个分论坛将就不同的议题交流意见,相互促进,集思广益。相信参加者必将有所裨益,有所收获。最后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 傅伯岩:
非常感谢保育钧先生的精彩致辞。保主席的致辞中为我们诠释了去年国务院8部委有关智慧城市建设的方针政策。同时指出了目前智慧社区、智慧城市已经进入政府主导到政府引导全社会参与的新阶段,并提出了将来智慧社区建设要有序发展、创新发展、需求导向。再次感谢保主席。
下面有请中国互联网协会高新民副理事长致辞,大家欢迎!
尊敬的保会长、尊敬的何总,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早上好!
非常高兴来参加今天的智慧社区高峰论坛。刚才何总和保会长对智慧社区的意义和当前的一些需求和本次论坛的目的都讲的非常清楚,我也非常赞同。我认为这次论坛讨论的主题是非常有现实意义,而且非常值得研究。所以这里首先衷心地祝贺这次论坛的顺利召开,也祝贺何总倡导的这次论坛成功举办,这次是首届,以后能够一届比一届办得好,而且继续办下去。
刚才他们两位都讲到中央、国务院作了很多部署,特别是十八大以后的一个重点要推行新型城镇化,最近几年在推进智慧城市方面也发了很多文件。去年8部委8月份经过国务院同意正式发布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而且成立了部际联合工作组,这个工作组最近召开了专家组会议,我也参加了。
我们通过这几年的工作体会到新型城镇化必须要走出一条新的路子,不能沿用原来在工业化时代,城镇化是工业化的产品,现在进入城市化时代、互联网时代,必须把城镇化和信息化、工业化融合起来,我们认为智慧城市是新型工业化非常重要的一个选择。智慧城市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城市化过程中新建的一些城镇要走的路子,从规划开始就应该应用目前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大数据,经过科学规划把新型城镇规划好。现在很多已经成型的城市,特别是一些大城市、特大城市,目前面临着所谓的“城市病”,其实不仅中国,全世界的大城市都面临过这个问题,有的是过去面临,用智慧城市的办法来解决,而我们国家正在面临,要应对这些挑战。这两个方面都是可以用智慧城市的路子来解决,所以我们讲智慧城市有两种,一种是现有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城市病”的治理,另外是新型城镇化涌现出的城镇,从规划开始到治理、运营、服务能够走崭新的道路。
我们理解智慧城市是在信息化时代城市发展的一个新目标或者一个愿景。同时也是城市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在智慧城市推进过程中,总结出一个共识,智慧城市推进一定要“以人为本”,智慧城市的目标是以城市宜居宜业,宜居宜业是以人为核心,“人”最基层的单元就是社区,所以智慧城市要把智慧社区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正因为如此很多国务院部委都在关注智慧社区,过去我们搞过数字城市、搞过数字社区,也不是新鲜事,已经搞了很多年。今天会议也邀请了很多专家,有些专家都是搞社区信息化的“老手”,宋煜就是搞这个的,所以这个不是新东西。数字社区发展到智慧社区怎么搞,这是个新问题,所以“老手”遇到了新问题,这个“新问题”很值得探讨。
我个人认为,目前智慧城市要以智慧社区为基层单位来研究和推进,这个思路已经形成共识,到底怎么推进需要探索。最近我参加了民政部的一个会议,过去社区是从民政部的角度推动的,很多城市是民政部系统在做社区信息化。当时做的时候更多是偏重于管理,当然也有服务,但现在智慧社区以服务为中心,所以跟原来的理念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对智慧社区是很大的帮助。
现在智慧社区在互联网的时代下做,我们中国互联网协会前两天刚刚召开了一年一度的互联网产业年会,我们回顾了2014年互联网发生了什么变化,当然包括了很多,时间关系不在这儿重复。我自己体会主要有三个变化。一个变化是以移动互联网的极大普及、智能手机的极大普及、智能手机的应用极大普及,这在2014年是转折点,而且这个转折点带来了O2O,O2O成为互联网创业创新最活跃的一个领域。我看到很多企业,有洗衣的、有美容的,有外卖的,衣食住行哪方面都有,更不用说打车、租车这些,都已经非常多了,我认为这是2014年发生的一个变化,当然现在还在继续。
第二个变化,去年谈论最多的,用马化腾的话带说就是“互联网+”,这个概念很好,互联网和其他所有行业的融合就是“互联网+”或者所有产业拥抱互联网就是“互联网+”,据说最近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同志都说要研究“互联网+”、要关注“互联网+”。我想智慧社区“互联网+社区服务、社会管理”,应该是这样来理解,这也是社区的互联网化的一种表现,也是“互联网+”的部分。原来说“互联网+零售业”就是今天做的电商,当然电商也在发展。“互联网+旅游业”就是现在的携程、去哪儿。“互联网+娱乐业”就是乐视、优酷等等。现在除了这些行业外进入到其他的一些领域,这个领域中的一个重点领域是工业,当然金融业是在前年由余额宝引起了爆发,互联网金融实际上是“互联网+金融业”。去年重点在研究“互联网+”的“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制造业”,目前所有国家都在研究这个问题。2015年工信部提出了推动两化融合以智能制造为契合点、为重点发展,这也是一个新课题。
第三个变化,互联网走进了大数据时代。其实大数据过去就有,但大数据由于技术上的发展,它的应用和推广,使得互联网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给互联网带来了什么?互联网更加智能。用数据来说话,更加智能化,更加明白,能够看清规定,能够作出更好的决策,其实智慧社区比较高级的阶段是要有大数据,要数据支持来进行思维,进行社区服务,这也是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除此之外,可能还有很多东西,我看到一个报道,美国拉斯维加斯一年一度的电子消费展览,看到几个亮点其实都有和智慧社区有关,智能家居,展览上展出了非常新的产品。家庭机器人也是现在的一个热点。各种各样的可穿戴设备和平台结合起来,也是在智能社区中会发生很大作用。这些方面的创新正在兴起。所以今天我们的论坛要讨论的这个问题是非常有前瞻性、非常有现实意义的议题。智慧社区本身还在探索过程中,我建议不要把智慧社区看的太简单,不要把所有的东西都叫做“智慧社区”,我可以叫做智慧社区的初级阶段、智慧社区的切入点,但是是不是这就是“智慧社区”呢?把目标定得稍微高一点,我们现在开始做这件事情,实践可以从现在成熟的商业技术开始做。
智慧社区现在遇到的问题是条条和块块的问题。我们经常搞信息化,包括智慧城市,现在这个问题没解决,叫“纵强横弱”,社区是最基层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所有东西都需要,但是每个条条都有自己一条系统、一条标准下去,地方无所适从。所以这个问题也需要讨论。政府现在关注智慧社区,而且为智慧社区提供了很多公共服务、公共产品,这是必要的,政府的责任,政府需要给老百姓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但是更多的需要市场提供,所以政府提供的服务和市场提供的服务怎么整合起来,真正以社区居民为中心来考虑这个问题,这也是要探索的。既避免重复建设,又更方便群众。这三个问题是目前智慧社区需要共同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智慧社区最关键的要素是三句话:互联互通、平台化或者平台整合、一切为老百姓服务。怎么做到这三句话,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体验到,是智慧社区追求的目标。
最后,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 傅伯岩:
非常感谢高新民理事长的精彩致辞。高理事长发言中为未来智慧社区的发展既描绘了美好的愿景,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他发言中最后提出的将来智慧社区的发展要互联互通、平台整合、一切为百姓服务这三个方向非常重要。再次感谢高理事长。
下面进行主论坛的主题演讲。
首先有请建设部原政策研究室中心主任、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先生发表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智慧社区的核心是人与社区的双向改造”,大家欢迎。
谢谢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我们这里很短的时间但讨论一个很重大有趣的话题:社区,而且是智慧社区。其实人生活在社区中由来已久,我们不用太远的追溯,有没有人看过巩俐刚出山的时候演过一个电影《秋菊打官司》,一个农村妇女她老公受到村长的捆绑吊打受伤,她一直不停地上访,要讨一个说法,当时舆论说农民的法制观念觉醒了。其实这个影片很深刻地表达了农村“村”这个社区对人的重要。一方面在村欺男霸女捆绑吊打的横征暴敛的村长,但是秋菊临产的时候谁组织村民走了一夜山路把她送到县医院,还是村长组织下的村民。这就叫社区。小农经济时代,人们依赖于乡村社区对抗严酷的自然环境、对抗市场、对抗统治者、对抗周边的、社会的种种压力。过去也有很好的社区,但是社区在计划经济下,在我小时候,一直到我20多岁还是这样,家里走了,钥匙给邻居,家里来了人,可以到邻居家借宿,说一声,抱床被我直接过去就行了。但是那个时候我也经历过社区以阶级斗争为纲,作为阶级斗争的基层堡垒,你们家来了个人,茶还没沏上呢,居委会主任来了,说是不是阶级敌人,有证件没有。那样一个社区,当然也有温暖的一面。
今天所讨论的社区是城市化和科技化发展过程中的新题目。我不希望大家把智慧社区仅仅理解为奉献和爱。我们不是美国、欧美那种以宗教为核心的教区。美国的教堂团结一批人互助,大家对弱势群体的援助,非常无私,奉献,都是兄弟姐妹,互相介绍工作,当义工、做保姆、照顾老人,各种信息共享。我们不是这样一种。而不是简单的学雷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坦率说那只有上帝、观音菩萨才能做到。也不是简单的一个网络化的服务体系,智慧社区区别于以往的社区组织,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从人建设城市,人组织起来相互帮助,变成了人在高科技基础上与人手的产物之间互动。如同你的手机,什么叫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和原来的非智能手机的区别在于双向的互动。智慧社区一方面把孤独的人变成了网络系统中的人,把弱势群体变成了市场、变成了需求、变成了资源,把分散的资源组织成了优化配置的一个平台。最近网上讨论“打的专车”是不是该取缔?我想这个出现对抗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抗不了市场、对抗不了需求与攻击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这不是人的主观意志能对抗的。
我们在这个社区当中,原有的被需要照顾的老人、弱势群体实际上变成了市场,变成了资源提供者。其实中国的社区组织,在大家都上楼之后,发展最快,自组织能力最强的是大妈的广场舞。和高科技结合最快的是最简单的淘宝的代收点,家里没有人,物流谁收,有社区的24小时店替你代收。这都是初级阶段。改造过程中我们千万不要想成小型的、微型自贸区。社区里大家互惠互利,垄断性的供给需求,办不到。智慧社区的含义,每个人都是需求者、每个人都是贡献者、每个人都是高科技的享用者,同时每个人不断地完善我们的社区服务、供应、网络、人群之间结合关系的组织系统。
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这个词是我们正在探索过程,需要强大科学技术、物质基础,需要各个层次人的信息平台建设,也需要各方面专业人士的参与。其实它并不仅仅是商家和买家之间关系或者邻里关系。有的地方组织60岁人照顾80岁人,这是资源优化配置很好的办法,60岁里面的人有很多专业人士,文化水平不低,医生、护士都有的,都是很内行的。中国组织智慧社区,一是要符合客观规律,千万别以自己的主观想法来代替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比如说我们曾经按照过去居委会的办法组织中国的社区或者组织居民间的自组织方式,这些脱离了居民需求,遭到了冷漠。二是要认识到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家庭结构是非常牢固的,要打破这个结构使大家认同,社区也是我们生活在世间的不可或缺的血肉相连的体系,还有很长的路可走。三要和发达的科学技术相结合,我们还有很多可做的工作。我所住的地方是北京80年代中后开亚运会的时候建设的小区,小区很大,停车很乱,进出车辆很乱,最近不知道什么人专门设计了优化系统,一个门专门进、一个门专门出,一开始大家很怨恨,觉得不方便,但是很快怨言没有了,因为大家发现利大于弊,小区的秩序大大好转,回来停车不那么困难。老人、孩子更加安全。我想在系统化、技术化,历史进步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最后,希望商家在智慧社区的发展过程中有所创造,不是等着什么地方有一个店面房、什么地方有需求,我去简单的卖,做生意。智慧社区一定是网络化的,一定是互惠的,一定是每个人都是供给者、每个人都是需求者,一定要用高科技手段作为连接的纽带。
以上仅供参考,谢谢大家!
主持人 傅伯岩:
谢谢陈淮先生的精彩演讲。接下来有请中国社科院社区信息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宋煜,他是研究社区的专家,他的演讲题目是“智慧社区的可持续之路——继承与发展”。大家欢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非常荣幸参加今天的智慧社区发展高峰论坛,在座诸位都是这个领域的推动者,也有很多好朋友,所以自己也比较忐忑,虽然自己在这个领域已经做了13、14年,但是最近这几年有点脱离实践。主要在做学术层面的一些研究,所以这次还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和大家交流一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也想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对这个工作做一些梳理。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
这个报告题目是主办方启发下定下来的,“可持续发展”是很老的词,大家听的也比较多。上世纪90年代开始和社区相关的一些信息化理念和实践已经开始出现,但是就像那句老话说的那样,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我们要对这些前浪保持感谢,同时也要聊一聊为什么。
我讲三部分,主要是三个观点。一、智慧社区不是凭空出现的,肯定有它的历史脉络。二、智慧社区和过去的理念肯定不一样。我们可能需要用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技术理念和想法。今天我想强调的是智慧社区发展的新的社会环境,特别是现在社会治理理念的提出,包括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以及社区的变化。三、怎么用治理的思路共建智慧社区的生态圈。而且按照这种共识的规则实现共治。我在具体社区实践和研究中发现,不论老百姓还是居委会干部,还是企业,都在真正落实这件事情。其实可以用更宏观的一个词来说,要用智慧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下面讲第一个问题,所谓的继承。上世纪90年代起很多地方开始做和社区相关的信息化建设,一般叫做“社区数字化”或者“电子社区”,这些都是智慧社区的基础,实践来看都是想让社区更智慧。在我有限的认识中,大家可以搜索关键词,我们发现不同的时代词完全不一样,包括数字社区、虚拟社区、信息社区、电子社区,企业视角看又有e-Home、u-Home、i-Home,这些概念都有一个共性,都以“社区”来开展,而且强调以人为本,最终以推动社区和谐发展为目标。
因为一直在搞信息化,我可能更多用社区信息化概念和大家交流,我认为它能代表这里全部的概念。追根溯源,社区信息化的概念引入其实是数字世界对物理世界的一个印象。(图)现在看这张图其实问题是比较大的,没有那么简单,但是基本可以说明为什么会有社区信息化,为什么我们要做智慧,就是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的互动。一个流行的概念叫O2O,线上与线下,那时候我们的叫法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当然这只是字面的意思,并不是现在O2O所具备的真实的含义。
社区信息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必然带来或者要求城镇化的支持,城镇化必然会形成社会生活的一个群体,这个社会生活的群体就是社区。信息化发展必然会和生产生活相结合,与生产相结合就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两化融合。如果是城镇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就是社区信息化,这是一盘大棋,智慧社区正是这后一种“两化”融合的体现。
社区信息化也是治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治理理念,学术界已经研究很多,大家普遍认为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这不是说不做就不做的,而是必须要做的。我们能够切实的感受到社会中个人、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形态与行为发生了剧烈变化,原有的邻里社区和居委会的基层组织社会结构基本被打破,对社区的归属感非常缺失,特别是在一些新建小区,可能居委会要进门都开不了门。最近看一本书,日本NHK根据他们的纪录片写了一本书《无言社会》,这能够代表社会的基本情况。
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多元的信息沟通渠道,重建社区的归属感,在网络空间实现人的基本的社会性特征就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更是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刚才说简单梳理社区信息化的过程。去年我和邻里中国第一次交流谈到这个,“邻里”二字非常抓人,不同于我们经常看到的XX社区网站。作为一个研究者,我们看到了邻里关系在社会变迁中的不断演进,特别是我们做社会变迁口述历史研究的时候很多故事让我们唏嘘不已。中央在去年提出了社会各界开展以“邻里守望”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这是传承中华美德、共建社会共同体的重要体现。用“邻里”这个词作为自己平台的名称是很高屋建瓴,也希望我们越办越好。
信息化这么多年如何演进呢?首先从上世纪90年代到2006年主要是民政系统在提城市社区建设概念,有些地方把社区服务热线、网站、民政系统数据为主的软件作为数字社区的主要内容。同时商业领域的应用也在蓬勃发展,比如说应急的呼叫器、社区配送的服务、具体的企业,大家如果了解这段历史是比较清晰的。
第二阶段2006年-2010年主要做和谐社区建设,2006年出台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基本把社区信息化定位成电子政务向基层的延伸,使得社区信息化走上了人口信息综合管理的道路,各地都以社区信息化的旗号做基层人口数据采集工作,试图在“社区”这个块做到数据资源的共享和交换。过程中形成了多方进社区的局面,与社会管理关系日益密切。
第三阶段,2010年-2013年,是比较短的一个时期,社会管理创新阶段,特别是中办国办出的27号文对社区信息化进行了专门论述,从过去人口综合管理大幅扩展到社区资源和应用服务的管理,不再局限于对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这些组织的信息化建设,扩大到与社区信息资源有关的社会管理的信息化范围内。这个阶段智慧社区的概念逐渐在企业和市场领域抬头,而且已经有一些企业开始关注这个市场已经在做探索。2013年以后中央提出基层社会治理理念,其实给了智慧社区发展的最好机会。社区信息化提的人越来越少,但是我仍然坚持我的学术观点,这个词应该更有代表性一些。
我把有关社区的信息化应用历程做了简单梳理(图),时间不一定准确,也体现出刚才几位老师提到的官退民进的特征。1999年、2001年,到2010年的时候主要还是官方主导或者政府主导,并且都以社区为切入点,从渠道建设逐步地向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发展,也有很多案例值得研究,总体来说失败的比较多。另一方面,企业介入领域,包括智能小区、智能家居、社区养老、社区安全,智慧社区产品不断涌现,使得智慧社区概念受到政府、市场、大众的接受。
总体来说,社区信息化建设是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但缺乏相应体制机制配套,从而导致一些地方社区信息化建设道路上越走越难,越走越无法持续。
如何让它持续呢?第二部分,我称其为蜕变。说白了是智慧社区遇到了非常好的社会环境,在新的社会环境下,社区是什么样的?它是什么样的?如何让它智慧呢?
第一,新型社区治理体系。现在的概念里智慧社区更多是在城市的观念,大背景来看是包括农村乡村的,所谓新型社区治理体系的构建,我一直强调智慧社区的核心是社区,智慧社区的建设者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社区以及社区发展过程。刚才说到传统社区的解体,在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在座都是企业家或者一些政府代表,大家会觉得这些话和我们的工作有什么关系呢?(图)红色部分就是智慧社区服务主体、服务对象、业务内容和具体目标。我们这几个组织就是智慧社区的主要用户,这些组织也应当参与到建设全过程,并结合他们的需求不断更新和改造智慧社区的建设。换句话说,今年也许是智慧社区1.0,明年、后年可能就是2.0、3.0,但这些人、这些组织不会变。
其次,社区在做什么?(图)这个框架是2008年我们团队做出来的,现在看也不落伍。不管我们接触什么小区,新建小区、旧小区,还是农村社区都是这三个领域。我们把它总结为“一个基于、两个面向”,“一个基于”其实就是社区自己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两个面向”一个是面向社区的政府行政服务以及政府主导下的公共服务。比如社区的治安,社区的养老、社区的教育、社区的卫生。以及一些公共空间管理。另一块是面向社区居民的商业服务,这我也不详述,主要都是社区需要的衣食住行。这里其实有一个问题,大家会发现这里没有个人和家庭的什么事,如何定位?这个问题我下面会和大家交流。中间先加一套这个图。很多在场的人都是做技术的,如果大家熟悉,这就是信息化的一个基本模型,我就不班门弄斧,但是智慧社区要做什么,或者如何让社区更智慧,通过这张图大家都看得很清楚,我们只需要按照每个部分激发各自的力量,做到最好就可以了。
下面我会做一张动画,主要是想说明一个问题,智慧与否最终都需要社会服务系统的支持,换句话说,再智慧的事也需要人来干。我们来看个人与个人电子终端,在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我们已经能够充分的理解了。所谓个人电子终端,我想除了手机以外可能还有各类手环、手表这种可穿戴设备,这些产品更强调私用性。家庭中电视机大家都看到了,现在各种盒子和互联网的融合已经非常普及。除此之外,各类传感器,信息终端也在发展。例如最早期的智能冰箱,小米最近出净化器,包括床垫,可视电话等等,这一部分产品都是以生活为特征的出现在家庭之中。再加上家庭的网关就形成了家庭网络,通过这一点大家能看到2014年所有智慧社区或者智能家庭、数字家庭在做的事情。这方面包括传统的家电企业,互联网企业,还有新兴的创业型的小的企业都已经看到了广阔前景,这也是抓住了消费市场的最终结点,其实最终目的就是控制家庭网络。
下面我想说一个社区,大家可以理解为小区,这里的概念并不严格,但是基本上指的是家庭生活的场所,除了家庭以外的生活场所,这里同样存在着一些社区的电子终端,比如安全的监控头,北京和各地很多社区有社区电子屏、商业缴费终端等等。加上网关就是社区网络,而一些社区组织包括居委会,包括一些社区公益组织,包括刚才陈老师也提到的一些社区老人的自己的组织,包括超市也有这样的电脑和终端设备,他们可以通过社区网关和社区网络联系起来。这一块的发展现在来看还是比较薄弱的,至少是没有想清楚。从物理的层面来看,家庭网关与社区网关相连,但移动网络的发展却使得个人电子终端,家庭网络和社区网络都有机会和公共网络相连。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社会层面,我们应当有社会服务,不管它是传统的还是非传统的,不管是信息类的服务还是实体类的服务,都要通过网络提供出去,其实这里面可以讲很多故事。举个例子,比如家庭传感器或者监控头,说一个养老的例子,捕捉到了老年人摔倒,也顺利通过各类网络,这里当然有一个网络可靠性问题,确实通过这些网络传递给了他的家属,社区的一些服务人员,比如保安或者是医院,但是没有人去确认他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服务,那很难办,为什么?他或者是简单的摔倒,也许扶起来就可以,或者是脑溢血,需要救助车,需要紧急救护人员,这样的话我们就会感觉它不智慧,因为你没有真正的了解到需求。当然我们也看到一些类似产品通过一些身上的传感器采集到的生理数据来判断、来确定,但是下一步如果真的需要救护车,我们城市的交通状况会是什么样,我们能不能及时到达,能不能选择一个最优的道路到达家中给予急救。说这么多问题其实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去解决,如果他的邻居有一个他们家的钥匙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这个邻居能够快速的了解到这个老人摔倒,那么他就可以去通过入户来确认,这个老人到底只是简单的摔伤还是需要紧急救助人员,他就可以通知相应的掌握急救知识的人来快速处理,这远比信息传递给不同的人要重要的多。当然这里有一个责任问题,就是邻居去救这个老人到底怎么去做,是责任问题。这在地方上有很好的实践,比如说宁波的一些案例,包括杭州都有这样的事情,但是如果缺乏一个社会服务的支持是肯定的。所以要让社区更智慧,搞好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非常重要。
这里有几条线,其实这在社会学上有一个说法叫“插叙格局”,我不想讲的太理论,说白了在讲中国社会的一个特点,你会发现个人和家庭的关系最密切,其次是单位、家族,社区也是其中的一环。
第三部分,发展。说白了用治理思路共建社区生态圈。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研究视角看,构建一个智慧社区的生态圈。我强烈呼吁把学术研究放进来。很多地方提智慧社区的时候、或者提产业的时候,研究者往往是企业家承担,我个人认为他们缺乏专业性或者没有足够时间做,我们市场研究、营销研究可以,是否需要更多的学术研究参与进来。另一个角度来讲,学术研究不仅是对政府政策的指导、对市场实践的总结,也是对很多问题的思考和想法。(图)这个研究模型基本上可以让你看到智慧社区所要处理的事情。二要强调智慧社区的治理策略。现在依法治国、社会治理的大舆论环境下如何做,用治理的思路就是多元参与、协同共建,不能让政府引导、政府主导,最后把政府变成了“光杆司令”,这是2013年经常出现的事情。同样也不能把政府引导企业来做变成企业一家的事情,要真正实现协同共建,可能要在顶层设计、规则制定、制度建设上大家共同来做。各地政府有很好的实践,时间关系不举例了。另外就是用开放的心态做,通过规则开放、数据信息资源的开放,让更多组织可以利用这些数据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完善的社会服务。我现在在几家社会组织担任他们的副会长,其中一个社会组织是老人社团,他们要定期的为年满80岁以上的老人做生日会,他们需要数据,他们就去一个一个人的问,哪年生的?几月份?老年人过生日办活动。其实这些数据在政府那里都有。为什么让这些组织重新采集一遍呢。如果拿来给我们用,那更完善的服务就做到。三、包括企业还有社区的社会组织,自身应当加强对社区的信息化投入,特别要强调一个服务社会的理念,同时要用政府现有的,现在电子政务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里面的资源开放出来为我们智慧社区提供有效的支撑。另外就是路线选择,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到底是工具,是适应社区发展,还是作为引擎引导社区发展。我观点认为是先适应后引导。不能把自己想的太高也不能把自己想的太低。
最后讲一个小故事,作为对本次大会的期望。上个月有幸被智慧北京大赛组委会颁了一个奖“智慧北京进社区特别贡献奖”,其实我作为评委邀请了一些百姓参加大赛评审工作,那场比赛具体做什么我想不起来,但是应该是做社区健康养老的东西。有几位代表听了一上午一句话没有说,直到中午快结束的时候给我发了条微信,我们能不能走呢。我说你们谈谈你们的意见。其中一位代表说“你们讲的我们都听不懂,如果智慧北京是这样的提法,和我们老百姓有什么关系。你们的产品也好,服务也好,是不是给我们用的呢?连我们都听不懂,你们卖得出去吗。”事后我和大赛的其他评委,主办方和参赛企业交流,这番话对他们刺激非常大。后期评审过程,很多企业包括专家评的时候已经开始用大白话了,而且拿出来自己的产品给评委,你看我的东西就是这样,其实每个企业、每个人做的东西很简单,都是给老百姓用的。本身也应该让更多人了解。我希望大家能从这个故事里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再次感谢大家的耐心倾听,再次感谢主办方的邀请。谢谢大家!
主持人 傅伯岩:
感谢宋煜老师的精彩演讲,接下来请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李瑞强发表演讲,题目是“智慧社区建设指标体系研究”,大家欢迎。
各位领导、来宾,大家上午好。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可以在这里就智慧社区建设指标体系给大家作一个汇报。
我的汇报内容共分为5个部分,首先介绍一下全国智标委,因为准备的内容比较多,所以我会讲的快一点。全国智能建筑与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由国标委批准成立,由住建部进行指导业务的部门。
2014年国家颁布了《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发展规划》,确定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形态,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之一,智慧城市建设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截止到2014年,我国已有400多个城市宣布建设智慧城市。据统计,“十二五”期间用于建设智慧城市的总投资规模超过1.1万亿元。我们讲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势必是从智慧社区开始,以点到面逐步的普及。
第二部分是对于智慧社区发展现状的介绍。首先什么是智慧社区?在我们住建领域对社区的定义是居住区,泛指家庭居住环境,居住区、智能化建设主要针对数字化分类建设,功能实现验收及评估等,跟民政部门对社区的定义有一定的区别。智慧社区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是智慧社区的重要组成单元。智慧社区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社区居民的吃、住、行、游、娱、购、健生活7大要素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互动化和协同化。同时,智慧社区的概念从最早的模拟社区到数字社区,再到智慧社区的一个发展过程也是智慧社区产业发展逐步成熟的过程。
到2013年11月,北京市16个区县共确定512个社区参加首批智慧社区试点建设,而在上海市的智慧社区建设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智慧社区平台已经覆盖了上海17个区县,覆盖上海540个社区的将近一半。广州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建设智慧广州的实施意见》,要求加快推进社区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其中广州天河区智慧社区省级标准化试点走在全国前列。
智慧社区的发展现在存在着不少问题。第一,标准与规划的缺失。第二,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第三,缺少有效的商业模式。第四,缺少成熟的产品和技术方案。第五,信息交互不足。第六,缺乏适应社会化、智慧化管理与服务的人才。
正因为以上的缺陷和不足,智慧社区建设指标体系研究工作也是应运而生,2013年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指导和支持下,全国智标委承担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3年科学技术项目《智慧社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在城市建设信息化领域60位专家的参与以及40多家企业的支持下,历时10个月,围绕智慧社区建设为主要内容,围绕保障体系、建筑物及市政基础设施,信息化基础设施、平台、社区管理与服务等五个层级展开了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形成了《智慧社区建设指标体系(草案)》。《指标体系(草案)》目前正在报批阶段,报批通过之后我们这边会开展指标体系的宣贯工作,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全国智标委的网站。
《智慧社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共分为技术指标体系、政策与标准、安全与运行三大部分。体系架构依次为服务主体、应用层、平台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筑物及市政基础设施。其中指标体系共包含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82个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为保障体系、建筑物及市政基础设施、信息化基础设施、平台和社区服务与管理。其中社区管理与服务共对应了25个三级指标,概括性的描述了智慧社区的建设要完成的功能与服务,有我们比较熟悉的智慧健康、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生活、智慧商务、智慧民生等各方面的领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指标体系内涵全面、架构合理、指标可操作性强,每一个三级指标都有相对应的认证内容。现在指标体系正在报批阶段,通过之后将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对国内智慧社区建设和评估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智慧社区的建设原则。智慧社区建设要以人为本,要有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智慧社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就是为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而制定的。在指标体系中,我们对不同地区的智慧社区建设目标作出了区别,在欠发达地区以实现信息采集的数字化、社区办公自动化为目标,而发达地区的建设目标则是实现全面的社会管理与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层面,在高度发达地区则是以实现精细化的管理与智能化服务为目标。
指标体系研究,旨在为各地智慧社区的建设和运营提供指导意见,供智慧社区管理者、系统集成单位、房产商、物业管理公司、科研院所等从业人员参考。这对国内刚刚兴起的智慧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将有利于规范智慧社区建设,深入推广智慧社区理念,让更多的百姓享受信息科技带来的便利。
第四部分是全国智标委的工作方向。第一,规划社区网络平台,家庭网络平台,物联网应用平台。第二,开展住建部科技题项目及关键技术研究。第三,组建标准工作组在智能家居,楼控系统的国家标准工作领域。第四,开展智慧社区试点。第五,规划建立展示体验中心。现在全国智标委在编并且即将报批的智能家居领域的国家标准有7项,因为时间问题就不做详述。
智慧社区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是二级指标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我们认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是智标委以及指标体系对于智慧社区的唯一认定标准。狭义的讲,有信息服务平台我们就认为它是智慧社区,没有我们就认为它不是。这里讲一下社区的一卡通建设也是社区指标体系下的一个必选指标,而且我们认为它是目前智慧社区建设工作中最容易落地的建设内容之一。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住建部的密钥管理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50多个城市的公交系统,实现了互联互通,并且形成了城市公交卡与社区通卡的互联互通解决方案。
我们的指标体系可以有效的指导智慧社区建设工作,同时也需要在项目实践中为相关国家标准的研制积累有效地素材并进行验证。标准化试点同时也是对智慧社区解决方案与运行模式的最优化探索。
最后给出了智慧社区建设运营的五项建议:第一,地方要加强总体规划,进行合理有序布局。第二,做好智慧社区顶层设计,从顶层开始、总体构想。第三,政府投资建设智慧模式。第四,政府主导市场运营建设模式。第五,政府与企业合资建设与管理运营模式。
在智慧社区相关标准推进的过程中,全国智标委将继续坚持先试点后全面应用,以点带面的标准化工作策略,以颁布的标准为依据,以社区居民的信息安全为切入点,紧跟国际标准化工作动态,创新应用对相关技术及方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开展社区建设、服务平台的标准研制,探讨智慧社区建设标准体系的可行性,引领并规范智慧社区建设。
我汇报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主持人 傅伯岩:
感谢李瑞强先生的演讲。
为了研判信息技术的变革趋势,接下来有请中国数字家庭产业联盟副秘书长、北大数字中国研究院信息化创新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孙强先生发表演讲。他的演讲题目是“互联网向何处去 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趋势前瞻”,大家欢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在这个时代,学习突然变成一项越来越重要的事情,并且遗忘也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否则现在90后的一些做法,包括下午要讨论的O2O可能我们都看不懂,所以我们要把过去的一些知识遗忘掉。
所以这个话题主要是抛砖引玉,因为所谓的战略就是我们可以站在未来来规划今天。比如说去年一年所有会议都在谈论马云,马云在20年前,1994年他看到了互联网。那么我们现在正在处于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的前夜,我们能不能站在未来看到今天?
我想从三个维度来分析未来的互联网会向哪个方向发展。第一个维度是从新一轮信息技术角度,在过去三年我们参加了国家的一个战略性先导专项,就是面向感知中国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这个研究投入非常大,主要围绕着一根主线在研究,这根主线对未来的判断,“未来世界是人机物三元融合,海网云协同计算”的世界。“人”就是人类社会,“机”指的是现在的网络空间,“物”是物理世界。人类社会的历史上,在这么多年其实只有一个世界,就是人类社会的世界,但是在最近20年出现了一个网络空间,它和人类的世界几乎是一个平行的世界,在现实世界有的这些在网络空间全部都有,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在未来的第六次科学与技术革命,这场在革命在未来的6-10年发生,会出现物物相连的世界,在这个宇宙间真的存在着平行的世界。
从这个角度来看,应该说在过去30年来,在信息技术领域不管是暗潮涌动还是汹涌澎湃,其实都在酝酿着一场更大的革命,还没有真正到来。尽管我们看到现在微信威力这么大,腾讯自己讲它其实是连结了“人和人、人和服务、人和物”,但它其实还是一个人机交互的产物。现在由冯·诺伊曼的计算模型、图灵的计算理论,以及香农信息论确定的整个计算的理论基础只是用于做人机交互的理论基础,现在关于物和物的交互,物和机的交互,以及人和物的交互的理论基础还没有。基于这样开发的语言方法等等都还没有,所以我们是站在这样一个真正变革的前叶。
第一个是从信息技术维度,第二是从人性维度。我们认为互联网智能社区是爱与人性的回归,或者说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其实是对近300年来工业革命的一次反动。最近有一个例子,在北京有一个大妈,她只是开了一家小面馆,她并不懂得互联网,这在网上成为一个互联网思想的代表,她提供了免费的给农民工缝补衣服,提供免费火车票预定等等一些服务,并且很有互联网精神,就是代办春运抢票,如果抢不到票,我“滚蛋”,是指这个大妈送给农民工一个滚水煮的鸡蛋。我们另外也知道很多O2O的案例,包括像大家熟悉的河狸家,可能在不到半年时间成为全球最大的美甲公司,融资估值超过10个亿,但是从价值上来看,我们认为这个大妈更强,对过去300年来工业革命造成的人类社会现在种种问题,为什么我们再也找不到小时候那种邻里之间的感觉,我们可以把钥匙交给邻居,现在住在小区里我们不知道邻居是谁,所以这样一个案例是对300年工业革命的一个反动、反叛。
所以最近“酣客生态”也很奇怪,他们在房地产这么不景气的情况下,他们结果很容易在粉丝群里团购了一批房子,卖掉一批房子,因为你有再多钱,买到的房子也买不到小时候邻里之间的感觉,但是我在葫芦岛的一片公寓楼里,你可以找到,你不用锁门,你可以随时叫你的邻居来家里喝酒,这不需要用互联网技术,但是这代表互联网的精神,所以这应该是互联网未来发展的方向。
第三个维度的分析,我们认为互联网智慧社区属于意识形态,是一个哲学的命题。前面几位老师在这方面讲的非常好。我们不能再用二十世纪的方式来处理二十一世纪的问题,智慧社区首当其冲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治理范式?在这方面,我们认为,现在智慧城市、智慧中国、智慧社区其实来自于西方国家这些概念,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个世界是被极少数的智库或者有思想的人所操纵的,包括云计算、大数据,包括G20、八国峰会等等,金砖四国,中国威胁论都是由这些有思想的,或者所谓的美国政府或者西方发达国家政府职能机构抛出的。当然总书记也提出建立中国新型智库,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智库,我们在这里提出,“管理”在中国古代是不这个概念的,“治理”恰恰是东方文化的一个优势。所以我们在这里只是想能够重新建立中国人在这上面的自信,我们跟在别人后面永远没有机会。我们在2008年的时候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文化治理、组织治理、IT治理中国主张”。
基于中国文化创造天下治理新概念和框架。这里引用了一些观点,中国存在于西方完全不同的世界观,西方文化可以思考冲突,只有中国文化才能思考和谐,我们才能发现逻辑上存在完全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逻辑上存在完全不同的政治学、经济学和治理思想。这些完全不同的文化对于信息社会很可能是最重要的建设依据。
下面很快的汇报三个案例。第一,我们曾经在某个城市做过“百项政府服务网上办理工程”,做了三期,也作为十大民生工程之一,把从生孩子一直到就业住房等等100多项的政府服务,通过网上提供。其中一年时间减少出门次数2000多万人次。节省公众的办事时间6453万小时。居民的时间就是这个城市的宝贵资源。改善对公众的服务,节约公众的时间和精力就是在创造社会财富。减少了办事成本,累计降低老百姓办事成本超过8600万元。在智慧城市网上公共服务是很好的案例,但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电子政务在过去10年已经做的非常好,如何介入社区,这是现在需要探索的问题。怎么在社区里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怎么为社区的弱势群体,甚至是不会用电脑的老大爷提供更好的服务。
第二个案例是香港政府很好地实现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结合。
所以现在很多在做O2O的,他要采集的信息只能用扫大街的方法,其实这些都在政府这里,如何把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结合起来。香港政府这方面有一个非常好的案例,结婚是一项公共服务,婚宴、鲜花、司仪、婚车全是电子商务。这样的案例在国内还没有看到,希望给大家一个启发。
开放式创新与社会化协同公共服务平台。如果只是几个人有一个创意,没有开发技术能力,也缺乏开发平台,你开发出来的东西可能要在一个很大网络上做验证,这些在这个平台上全部做好了,所以你只要有创意,接下来都可以通过这个公共服务平台来实现。
总结今天的报告内容,在过去多年来我们一直讲以人为本,但是没有做到,互联网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我们这次真的可以做到以人为本,真的可以摒弃重物轻人的做法,并不是在社区里有一套智能的信息系统社区就智慧了,真正的智慧在老百姓那里,他们没有参与进来,社区就不会是智慧的。还是要回到增进人民幸福,建设幸福社区,这应该是智慧社区建设的出发点、目标和最高指导原则。
谢谢大家!
主持人 傅伯岩:
感谢孙强先生的演讲。
接下来有请中城智慧城市建设研究会智慧社区专委会秘书长王力先生演讲,题目是“智慧社区产业化驱动与整合创新”。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
我们介绍一下智慧社区。刚才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从理论、政策体系讲了很多。我们很多干货,很多企业来,我们达到什么目的,如何借助这个商机,我们产业转移,关键词就是“产业创新”。
回顾一下我们所做的工作,第一批智慧社区试点开始,2012年11月开始我们一直在做这项工作,我们第一批、第二批智慧城市有96个智慧城市申报了智慧社区,这方面有广泛的需求。2014年经过调研,5月份我们公布了智慧社区建设指南,大家都在建,没有一个标准体系。住建部出台了这个《指南》,为智慧社区建设提供了指导意见。2014年7月《国务院关于同意建立全国社区部际联席会议的制度的批复》,是13个部委联合做的,为智慧社区建设指明了指导意见。第三批日住建部、科技部联合发布了第三批智慧社区评选以及第一批首届智慧社区的评选。在这个文件里,把智慧社区作为必选项来申报。8月28日8部委发文促进智慧社区健康发展。
背景。这一两年各部委的文件密集发布为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提供了指导意见。(图)这是一、二批梳理的情况。智慧城市96个。我们又梳理了各种应用,社区安全是第一需求,从饮用水、食品安全、物理安全、消防、监控等等,上海踩踏事件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利用信息化手段是可以做到的。前几年静安大火是血的教训。很多人在家里,消防员敲门,他都不知道。今年元月,密集的群体事件发生。实际上社区里用信息化网络,以安全为切入口,把安全做好是重中之重。
我们引入国际标准来做。第二大需求是健康。《智慧社区建设指南》分六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79个三级指标。我们也在积极跟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就社区公共安全进行探讨。我们借助于GBT公共安全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要求为指导,以这个指导我们的协会和未来标准工作的推广,这是一个国际惯例。
智慧社区专委会作为智慧社区建设我们定位在第四方平台,为第三方服务,我们的主旨是服务。探讨不同形态下智慧社区产业布局,未来会有很多产业出来。下一步开展智慧社区政策的解读,包括开智慧社区大讲堂,各地的城市、企业、政府很多都不知道怎么做,我们以大讲堂和培训形式在这方面进行推广。
我个人认为智慧社区的建设方向以人为主、技术为辅。很多都是信息化公司、产品公司,是在卖产品,但一定要了解个人需求。我们要真正的关注百姓的需求。信息共享构建平台,一定要建立一个平台,这个平台非常重要。政府购买服务,第四方运营。在社区中这个产业非常大,结构非常复杂,真正介入这个行业也是非常恐慌,能不能做好?问题这么多怎么解决?靠一家企业是解决不了的。这时候我们作为第四方协调这些资源。再就是量身订制,我们提出一区一策。还有瓶颈的突破,这里关键是机制问题。
我们提出四个转变。大家都在谈顶层设计,我们这里提出了底层设计的概念,到底人的需求是什么?由底层设计到顶层设计,从人开始到家庭、到社区。我们认为智慧社区是一个切入口,投资小、见效快。在一二线城市数据共享非常难,在社区这个节点我们实现信息共享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一些。还有项目池到云服务的概念。由技术推动向体制机制改变,用技术手段推动行政和职能的转变。项目由建设向运营转变。我们一直在推运营,如何给城市社区提供解决方案。建设有四个方面,基础设施非常重要,比如饮用水,食品安全非常重要,利用物联网手段对水进行改造,喝上达标水。这里我们有很好的解决方案,通过二次供水改造,很容易喝上达标水。还有智慧政务的下延,我认为未来行政审批可能消失,在社区上任何业务都可以办,也推动政府的职能转变。公共服务的落实,医疗、养老、卫生、体育、文化都属于公共服务,上海正在做这个事儿。电子商务进驻,电子商务是未来发展趋势,但现在万达、绿城都存在很多问题。智慧社区解决电子商务进驻非常重要,线下非常重要,如何来做,第四放平台整合第三方平台。做这个事儿要有一定的高度,这个事儿有公益性,很多一开始是不赚钱的。上海和郑州在尝试如何组织义工做社区服务。还有注重实施落地的深度,以及流程的精度。还要注重“三化”,一是社交化,邻里中国这个名字非常好,还有虚拟化、网格化,城市管理向社区延伸。
理清政府资源,法规政策,这里包括了特许经营、品牌价值、契约服务等等。现在一直讲PPP模式,社区是最好的落地点。这里可以有很多模式,这里我们重点推广的是BOO方式,我们如何带资金、带设备、带终端给政府提供服务,和政府成立合资公司,这是最好的方式。还有社区产业基金,担保公司。坚持的方针是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最终的目的是整合和创新。
谢谢大家!
主持人 傅伯岩:
感谢王力先生的演讲。接下来发表演讲的是英特尔中国首席责任官杨钟仁,他演讲的题目是“英特尔 for 智慧社区”。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合作伙伴,早上好!很高兴今天可以跟各位来分享英特尔在智慧社区、智慧城市上的一些心得,同时和大家分享我们对于以人为本的一些解读。
(视频播放)
我听了刚才几位老师的演讲,我们可以把这个视频和大家分享。这体现了我们对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的解读。
我讲讲我们的一些理念。全世界,尤其一些发展中国家或者发达国家,很多时候过去讲智慧社区、智慧城市是把它放在投资基础建设、硬件、软件上,过去几十年一些先进国家由于金融危机大家有一个觉醒,其实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的目的是什么?它的目的不是多智慧或者重新定义什么叫智慧。智慧的意思,智慧的目标是人们生活的幸福,而不是技术先进性。很多厂家过去很多年把智慧和高科技同等,其实科技是一个手段而不是最终目标。
英特尔在过去多年在全球、在中国的一些经验,总结来说很重要的一个词儿是怎么样把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融合。所谓的社会创新理念,就是怎么样用创新的手段、思维方式、组织形态来解决应对社会环境、经济的诸多问题,尤其在中国大家把创新和高科技、技术创新等同,其实社会创新是一个新的前沿。英特尔在中国五六年前提出这个概念,有很多实践可以和大家分享。
我们的目标是怎么样把技术创新、社会创新融合,同时释放社会活力、市民参与,智慧社区、智慧城市最终要服务的对象是人,他们是主体,而不是被动的受服务的对象。
(图)这是我们对于智慧社区的理念。需要跨界合作,以人为本的方式服务。
我们对任何一个东西的认知都需要一个过程。很多公司往往以科技为主导推动公司发展,当企业发展到某个程度会发现已经推不动了。在资源匮乏的社会环境可以以供给来推动整个社会的需求,到某个时候你会发现市场需要什么,到某个时候你会觉得社会的需求是什么,怎么样发现隐性的需求,怎么样发现、预知你的消费对象,所以需要很大细分。去年5月份,英特尔社会责任部门做了“五年社会创新历程”,去年5月份我们做了“社会创新周”,是第三届了,当时我们就是想怎么样把技术和人文对接。这两个维度下落地到社区、落地到城市,有怎样的解决方案。(图)社会这个图中有各个方面的组织形态的方式方法来解决应对社区社会的问题。同时把全球各个方面的专家、社会组织、公益组织,他们在全球各个地方社区的思路、想法、方法带到中国,这个活动差不多5000人参与。最后我们发现有很多的醒悟,原来要解决社会的问题,社区的问题,不仅仅要靠社会组织、不仅仅要靠高科技的解决方案,而是需要几个方面有机的融合共同应对解决这些问题。
(图)同时我们又发现,这些很多问题的主体是市民,生活在社区、工作在社区,其实我们需要挖掘的是“创变客”Changemaker,他们有抱负、有雄心改变世界,有技术、有情怀,这些人他们可能是企业家,可能在政府、可能在社会组织工作,把这些人挖掘起来,共同推动蜕变。
(图)这是社会创新周的一些合作伙伴,差不多100多个合作伙伴共同推动。
过去一年多我们在社区做了很多实践,尤其我们组织了一些思想领袖去韩国作了考察,大家知道韩国政府在过去二三十年特别注重社会创新,用创新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同时在政府治理、活化社区方面有很多可借鉴的经验。在政府治理,怎么样与科技融合,尤其首尔市是全球比较前沿的。一个星期的考察之后我们得到一点感悟,所谓的智慧社区、智慧城市,很大一部分是政府治理的创新,怎么样释放社区的活力。宋煜老师也是跟我们一起去,给我们很多意见建议。我们回国后想怎么样通过跨界合作来致力于模式的创新,同时每个市民、每个公众是主角,参与其中。我们和上海闵行区政府做了一个实验,短短48小时组织了来自各方面的居民、学者、技术团队,针对小区里的一些问题有什么解决方案,通过48小时的模式,之后我们发现很多好的解决方案。所以长远来说怎么样释放社区活力,把各个界别的人放在一起共同推动这件事情的发展。
12月12日我们在北京举办了DIY SMART CITY,主要是把全世界最新的智慧城市的思路、方式方法更好和业界对接,其实不仅仅在技术上先进,而是以怎么样的模式、方式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同时,我非常同意王力老师讲的,技术是辅助的角色,但可以变成催化剂,推进技术模式的创新。
大家可能觉得英特尔一个技术导向的公司怎么和社会创新结合在一起呢?甚至在中国率先提出社会创新呢。我们介入社区都是一步一步开始做的。作为社会责任部门,我们很多年前像很多企业一样所谓的社区就是做志愿者服务,志愿者服务解决什么?是不是可以根本解决社会上的诸多问题。我们发现原来中国遇到的社会问题其实很大一部分是我们的第三部门是比较弱小,没有释放社区的活力。所以我们提出了社会创新,同时也星期一个公益创新活动。三年前我们发现社会创新理念,怎么活化社会组织,这个理念政府、社区、社会都已经做了,如果进一步推动解决社会各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借助企业,需要借助科技,需要利用创变客来推动。一年半前,我们觉得怎么样可以更好地撬动企业IT界的能量,其实智慧社区、智慧城市是很好的落脚点。它可以把社会各个界别凝聚在一起,同时又释放经济、科技力量,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社区更和谐。
我们在国内有很多地方都有很多的合作伙伴和NGO社会组织合作,怎么样把社区街道做的更好,利用市民的参与,同时借助科技。一定需要自下而上的实践,从而使得可以长远的顶层设计更有方向、更有落实。
(图)这是简单概括了我们对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的愿景。关键还是需要跨界的合作,需要自下而上同时自上而下,同时需要各个界别的参与、每个市民的参与,同时需要开放与科技,让智慧社区、智慧城市插上翅膀。
谢谢各位!
主持人 傅伯岩:
感谢杨钟仁先生的演讲。
接下来进行颁奖环节,颁发2014中国智慧社区行业年度评选的奖项。具体的奖项有:
中国智慧社区行业年度领军社区奖
中国智慧社区行业年度领袖人物奖
中国智慧社区行业年度新锐人物奖
中国智慧社区年度技术创新奖
中国智慧社区行业年度优秀解决方案奖
中国智慧社区创新产品奖
中国智慧社区年度创新社区奖
中国智慧社区领航者奖
主持人 傅伯岩:
首先颁发的是年度领军社区奖和年度领袖人物奖,有请中国智慧社区行业年度领军社区奖奖项的获得者代表番禺奥园社区、中国智慧社区年度领袖人物获奖者代表颐和集团董事长何建梁先生上台领奖,有请颁奖嘉宾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先生颁奖。
(颁奖仪式)
下面颁发的是中国智慧社区行业年度新锐人物奖、中国智慧社区行业年度技术创新奖,有请中国智慧社区行业年度新锐人物奖获奖者代表武汉聚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宏鑫先生,中国智慧社区行业·年度技术创新奖获奖者代表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刘彬先生。
下面,有请颁奖嘉宾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何宝宏先生上台颁奖。
(颁奖仪式)
主持人 傅伯岩:
接下来颁发中国智慧社区行业年度优秀解决方案奖、智慧社区创新产品奖,有请中国智慧社区行业年度优秀解决方案奖获奖代表北大青鸟城市消防物联远程监控系统,上台领奖的是北大青鸟安全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赵学东总经理,有请智慧社区创新产品奖获得者代表北京东方神驰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霾博士智能空净”产品,上台颁奖的是北京东方神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殷虎总经理。有请颁奖嘉宾中国社科院社区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宋煜先生颁奖。
主持人 傅伯岩:
下面要颁发的是中国智慧社区行业年度创新社区奖和中国智慧社区领航者奖。有请中国智慧社区行业·年度创新社区奖获奖者代表颐和大院,中国智慧社区领航者奖项的获奖者代表中国奥园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郭梓宁上台领奖,有请颁奖嘉宾人民网原总裁、新媒体产业联盟主席、邻里中国网总裁何加正先生和保育钧会长上台颁奖。
这次评奖活动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热情支持,在此对网友的支持表示感谢。
今天上午开幕式和主论坛议程到此结束,下午1:30,还是在本会场,将分时段举行社区OTO现状和发展趋势研讨分论坛、智慧社区与楼宇经济分论坛、科技点亮社区智慧生活分论坛。
在“社区OTO现状和发展趋势研讨”分论坛上,易淘食副总裁熊晓俊、友友租车的联合创始人周轩毅、无止净CEO徐森、一拍一修创始人伍励、找律师CPO惠博将进行精彩对话,分享OTO的现在和未来。
主持人 傅伯岩:
关注楼宇经济的观众朋友,在下午的第二场分论坛“智慧社区与楼宇经济”上,将有机会聆听物业领域专家佟志强、浙江达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日根、现代物业杂志社新媒体主编高见、北京北大青鸟安全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学东、北京东方神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殷虎的发言。观众可与嘉宾对话,共同探讨相关话题。
科技有多强,智慧社区生活的幸福指数就有多高。在下午“科技点亮社区智慧生活”分论坛上,中国电子软件研究院云计算实验室主任冯宇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张伟、中国医疗康复协会智慧社区专业委员会会长冯南海、北京美好生活未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廖云斌、美国数据银行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Jerry Yue,将畅聊科技与智慧社区的未来。
今天的直播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cn/video_tide/video//_1.mp4
相关新闻:
图片大图:
中国首届智慧社区发展高峰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中国网 郑亮
与会嘉宾进行交流中国网 郑亮
中国信息界杂志社社长傅伯岩主持大会中国网 郑亮
人民网原总裁、新媒体产业联盟主席、邻里中国网总裁何加正致辞中国网 郑亮
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国务院参事室特邀研究员保育钧致辞中国网 郑亮
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高新民致辞中国网 郑亮
中国首届智慧社区发展高峰论坛会场中国网 郑亮
中国首届智慧社区发展高峰论坛会场中国网 郑亮
原建设部政策研究室中心主任、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发表主题演讲中国网 郑亮
中国社科院社区信息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宋煜发表主题演讲中国网 郑亮
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李瑞强发表主题演讲中国网 郑亮
中国数字家庭产业联盟副秘书长、北大数字中国研究院信息化创新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孙强发表主题演讲中国网 郑亮
中城智慧城市建设研究会智慧社区专委会秘书长王力发表主题演讲中国网 郑亮
英特尔中国首席责任官杨钟仁发表主题演讲中国网 郑亮
中国首届智慧社区发展高峰论坛会场中国网 郑亮
2014中国智慧社区行业年度评选获奖项目颁奖,获奖嘉宾上台领奖中国网 郑亮
2014中国智慧社区行业年度评选获奖项目颁奖,获奖嘉宾上台领奖中国网 郑亮
2014中国智慧社区行业年度评选获奖项目颁奖,获奖嘉宾上台领奖中国网 郑亮
2014中国智慧社区行业年度评选获奖项目颁奖,获奖嘉宾上台领奖中国网 郑亮
2014中国智慧社区行业年度评选获奖项目颁奖,获奖嘉宾上台领奖中国网 郑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慧养老论坛sankai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