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对比材料一,二判断蒙古和金国实力对比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是因为这首歌 .①抒发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无比仇恨②号召全世界受苦的人起来斗争.做天下的主人③坚信“英特纳雄耐尔 一定会实现④指出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全靠自己救自己 ⑤以雄浑的旋律激励人们为建立巴黎公社政权而战斗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③④⑤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 题目详情
5. 《国际歌》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是因为这首歌( & ) 。①抒发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无比仇恨②号召全世界受苦的人起来斗争,做天下的主人③坚信“英特纳雄耐尔”一定会实现④指出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全靠自己救自己 ⑤以雄浑的旋律激励人们为建立巴黎公社政权而战斗&&&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⑤&&&C. ①②③⑤&&&D. ①③④⑤
题目来源: &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历史
6.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不以名乱之,其兴也勃焉。大祖神册六年,诏正班爵。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简朴,汉制则沿名之风固存也。辽国官制,分北、南院。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辽史》材料二:天会(金太宗年号,年) 时,掠致宋国男妇不下二十万,能执工艺自食力者颇足自存,富戚子弟降为奴隶。执炊牧马皆非所长,无日不樱(遭受) 鞭挞,不及五年,十不存一。……粘罕驱所掠宋人至夏国易马,以十易一。又卖高丽、蒙古为奴,人二金。-一^&〈靖康稗史》材料三:(金世宗大定) 二十一年(1181年) 正月,上谓宰臣曰:“山东、大名等路猛安谋克(金国地方行政单位) 户之民,往往骄给,不亲稼穑,不令家人农作,尽令汉人佃莳 (佃种) 取租而已。近已禁卖奴婢,约其吉凶之礼,更当委官阅实户数。计口授地,必令自耕,力不赡者方许佃于人,仍禁其农时饮酒。”—~(〈金史》材料四:太祖起朔方,其俗不待蚕而衣,不待耕而食,初无所事焉。世祖即位之初,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元史》材料五:元朝建立后,中原汉学者许衡给元世祖上疏指出:“国朝土宇旷远,诸名相杂,俗既不同,论难遽定。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其他不能实用汉法,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昭可见也。国家仍处塑漠,无事论此,必如今日形势,非用汉法不宜也。”—(鲁斋遗书》(1) 据材料一,指出辽国太宗在位时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2) 据材料五,许衡建议“行汉法”的主要历史依据是什么?(3) 对比材料二、三,判断金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说明判断的理由。(4) 据材料一、三、四,说明契丹、金国、元朝采取的措施有何相似之处?其统治者的主观动机是什么?客观效果怎样?7.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科目:初中历史
5. 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和19世纪中期的英国风景画,通常都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 中西文化交流使两国的绘画风格相互交融&&&B. 相似的社会环境使两国绘画主题趋于一致&&&C. 明清山水画是商品经济发展在艺术上的反映&&&D. 英国风景画的出现是工业革命影响的结果
科目:初中历史
五、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阅读下列材料:首都的无产者,目睹统治阶级的无能和叛卖,已经懂得:由他们自己亲手掌握公共事务的领导以挽救时局的时刻已经到来……他们已经懂得:夺取政权(国家权力) 以掌握自己的命运,是他们无可推卸的职责和绝对的权利。& & & & & & & & & & & & & ----- 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3月20曰公告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统治阶级的无能和叛卖”主要指的是什么?2. “首都的无产者”为完成他们“无可推卸的职责”进行了哪些努力?
科目:初中历史
五、简答题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马克思的早期革命活动。我们应从中向他学习些什么?
科目:初中历史
4.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 。&&&A. 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 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 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 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科目:初中历史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 & ) 。&&&A. 18世纪上半叶&&&B. 18世纪下半叶&&&C. 19世纪上半叶&&&D. 19世纪下半叶
科目:初中历史
4.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出生于( & ) 。&&&A. 法国&&&B. 英国&&&C. 德意志&&&D. 荷兰
科目:初中历史
1. 19世纪中叶,日本幕府统治的危机表现在( & ) 。①新兴资产阶级和中下级武士强烈要求改变现状②农民和市民不断起义③幕府统治者的继承人年纪幼小④日本的国门被侵略者打开&&&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在伯利克里时期的雅典.绝大多数公职任期一年.只能连任一次.且均为抽签选举产生.只有军事领导职务通过举手表决产生.一年一任,但可无限期连选连任.这是因为 . A. 军人实际上控制着国家 B. 雅典军人享有崇高威望 C. 军事事务需要专人执掌 D. 军职比行政公职更重要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 题目详情
4. 在伯利克里时期的雅典,绝大多数公职任期一年,只能连任一次,且均为抽签选举产生,只有军事领导职务通过举手表决产生,一年一任,但可无限期连选连任。这是因为( & ) 。&&&A. 军人实际上控制着国家&&&B. 雅典军人享有崇高威望&&&C. 军事事务需要专人执掌&&&D. 军职比行政公职更重要
4.& C解析:雅典军事官员不同于行政官员,他们需 要较高的军事才能,需要面对战场多变的环境,需 要在战场上有更大自主权执行职务,需要承担起 保家卫国、对外殖民的重任。
题目来源: &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历史
& &12. 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著的《封神演义》(以武王伐纣为背景) 第九十二回中这样描述:“只听得两边炮响,……军士用火箭、火弓、火炮等物,山下抛放,……一会儿地塌山崩,霎时间雷轰电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器的国家&&&B. 火器的使用已经有三千多年历史&&&C. 神魔小说远远超出当时人的想象力&&&D. 明代及以前军事上已经使用火器
科目:初中历史
6.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不以名乱之,其兴也勃焉。大祖神册六年,诏正班爵。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简朴,汉制则沿名之风固存也。辽国官制,分北、南院。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辽史》材料二:天会(金太宗年号,年) 时,掠致宋国男妇不下二十万,能执工艺自食力者颇足自存,富戚子弟降为奴隶。执炊牧马皆非所长,无日不樱(遭受) 鞭挞,不及五年,十不存一。……粘罕驱所掠宋人至夏国易马,以十易一。又卖高丽、蒙古为奴,人二金。-一^&〈靖康稗史》材料三:(金世宗大定) 二十一年(1181年) 正月,上谓宰臣曰:“山东、大名等路猛安谋克(金国地方行政单位) 户之民,往往骄给,不亲稼穑,不令家人农作,尽令汉人佃莳 (佃种) 取租而已。近已禁卖奴婢,约其吉凶之礼,更当委官阅实户数。计口授地,必令自耕,力不赡者方许佃于人,仍禁其农时饮酒。”—~(〈金史》材料四:太祖起朔方,其俗不待蚕而衣,不待耕而食,初无所事焉。世祖即位之初,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元史》材料五:元朝建立后,中原汉学者许衡给元世祖上疏指出:“国朝土宇旷远,诸名相杂,俗既不同,论难遽定。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其他不能实用汉法,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昭可见也。国家仍处塑漠,无事论此,必如今日形势,非用汉法不宜也。”—(鲁斋遗书》(1) 据材料一,指出辽国太宗在位时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2) 据材料五,许衡建议“行汉法”的主要历史依据是什么?(3) 对比材料二、三,判断金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说明判断的理由。(4) 据材料一、三、四,说明契丹、金国、元朝采取的措施有何相似之处?其统治者的主观动机是什么?客观效果怎样?7.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科目:初中历史
5. 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和19世纪中期的英国风景画,通常都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 中西文化交流使两国的绘画风格相互交融&&&B. 相似的社会环境使两国绘画主题趋于一致&&&C. 明清山水画是商品经济发展在艺术上的反映&&&D. 英国风景画的出现是工业革命影响的结果
科目:初中历史
7. 英国东印度公司全名是“伦敦商人在东印度贸易的公司”,它是由一群有创业心和有影响力的商人所组成的,这些商人获得了英国皇家给予他们的对东印度的15年的贸易专利特许。对于“东印度公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兴起于地理大发现,衰落于自由贸易时代②是特权贸易公司,负有政治、军事职责 ③极大地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④是工业资本的代表,有国家资本主义属性 A. ①②③& &B.①②④ &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科目:初中历史
1. 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 ) 。&&&A. 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B. 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C. 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D. 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科目:初中历史
8. 1864年,有人称,“当今光气大开,远方毕至”,欧洲诸邦“胥聚于我一中国之中,此古今之创事,天地之变局,所谓不世出之机也”。这一“变局论”( & ) 。&&&A. 奠定了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B. 基本沿袭了传统的夷夏观念&&&C. 反映了对西方文明的抵制态度&&&D. 反映了变法自强思想的出现
科目:初中历史
9. 海伦•琼斯在《建筑与民主》中说:“……公民的权利与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而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此段描述( & ) 。&&&A. 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开放性&&&B. 反映了雅典分权与制衡的民主原则&&&C. 折射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D. 揭示了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
科目:初中历史
3. 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 ) 。&&&A. 君主立宪的观点&&&B. 革命权利的学说&&&C. 社会契约的理念&&&D. 天赋人权的思想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2015年高考历史复习训练之东北亚地区.doc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18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2011年高考历史复习训练之东北亚地区
东北亚,是指亚洲的东北部地区,按地理位置的分布,包括俄罗斯联邦的东部地区 萨哈林岛等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东北和华北地区,日本国,大韩民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以及蒙古国。东北亚地区一直以来就是大国力量交汇、冲突之地,特别是冷战之后,苏联解体,中国崛起,日本走向“正常国家”的努力,再加上在该地区有着广泛利益的美国,使东北亚地区的大国关系变得愈加复杂,难以把握。这里有广泛的地缘利益,激起了大国的觊觎和争夺,今后东北亚局势的演变,将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结构性的影响。
一、古代东北亚的文化交流和文化冲击
(一)中日关系:
1、中日关系早在西汉时期就已开始,双方进行了经济文化交流,日本有30多个小国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于汉”。东汉时期,日本倭奴国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赐以“汉委奴国王”金印,此印于1784年在日本出土;中国的铸铜制铁技术、铁器、铜器、丝帛也传入日本,丰富倭人的物质文化生活。。
2、唐朝时,日本与中国的交往更加密切,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进行了广泛交流。
文化上,中国的儒学、医学、建筑、雕刻、绘画工艺等都影响了日本文化;
政治上,日本仿照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实行了“大化改新”,实现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佛教上,入唐留学的僧人在日本传播了佛教各宗派。
3、从宋朝到明朝时期,中日经济贸易成为双方关系的主流,两国人民由此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优良传统,成为以后友好关系发展的基础。
4、明朝后期,日本一些浪人和武士勾结中国东南沿海的奸商形成倭寇,严重威胁到当地人民生命和财产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2014-2015学年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件:第3单元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学年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件:第3单元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中国古代史》综合检测(一);一、选择题:;1、《竹书纪年》载:“仲丁迁于J,河甲迁于相,;于北蒙,号之曰殷;①商朝前期政局不稳②盘庚迁殷后政局稳定下来,社会;③商朝势力南至珠江流域④商是当时世界大国;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2、与下列内容归类标准相同的选项是;①司母戊鼎②甲骨文③盘庚迁都;A、原始瓷器B、青铜器铸造C、漆的使用D、“陆行
《中国古代史》综合检测(一)
一、选择题:
1、《竹书纪年》载:“仲丁迁于J,河甲迁于相,祖乙迁于耿,南庚迁于奄,盘庚自奄迁
于北蒙,号之曰殷。……自盘庚迁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这反映了
①商朝前期政局不稳
②盘庚迁殷后政局稳定下来,社会经济发展
③商朝势力南至珠江流域
④商是当时世界大国
A、①②③④
2、与下列内容归类标准相同的选项是
①司母戊鼎
③盘庚迁都
A、原始瓷器
B、青铜器铸造
C、漆的使用 D、“陆行乘车”
3、下列关于西周初年分封制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体现了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关系
B、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
C、体现了中央和地方的行政关系
D、体现了官僚机构对人民的压迫关系
4、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体现这一历史特征的有
①公作则迟,分地则速
②公室将卑,大夫皆富
③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往
变,道亦不变
5、封建社会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由下列哪一因素决定的
A、统治者的权欲
B、地主阶级的要求
C、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D、法家思想的启示
6、下列关于编户齐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具备独立身份
B、依据资产的多少分为三等
C、不属于中央有关部门直接管理
D、是封建国家赋税、徭役、兵役的主要征发对象
7、西汉和东汉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相同之处有
①打败了对两汉有威胁的匈奴
②建立发展了同西域各族的友好关系
③为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提供条件
④建立了同西南各族的联系
A、①②③④
8、两汉时期,中外交往频繁,与亚欧等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其中包括
①甘英到达大秦
②中国和欧洲国家直接友好往来
③中西交通有陆路和海路
④汉朝丝织品远销欧洲、铜镜传到日本
⑤朝鲜人开始使用汉字
⑥冶铸技术西传到欧
洲,东传日本
A、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
9、针对有人认为彗星的扫过、流星的坠落意味着灾难的降临、人类生命的殒落的唯心说法,
古代直接批判这一说法的思想家是
C、③④ D、①④
10、三国时期,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原因表述不准确的是
A、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B、曹魏推行了屯田制
C、南北经济交流频繁
D、水利的兴修和灌溉
1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手工业技术有所进步,下列各项能反映这一特点的是
①吴培育出八辈之蚕,蜀盛产蜀锦
②发明和推广低温炼钢技术
③我国已经开始利用石油、天然气
④纸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12、下列对均田制的评价,正确的有
①是我国历史上较完备的一种土地制度
②改变了赋税征收的混乱状况
③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自耕农的负担
④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A、①②③④
13、随着佛教的兴盛,在当时发展起来的有
⑤道教神仙体系建立
B、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4、著名史学家白寿彝教授论述隋唐与东南财富时提出:“隋炀帝开运河,适应了新形势的
需要。固然隋炀帝的初意是在游玩享乐,但时代的需要纵无隋炀帝,也要有人开辟出一条能沟通
南北的河道的。”白教授所谈到的“新形势”是指
A、江南已得到开发,需要加强南北联系与经济交流
B、发动对高丽的战争的需要修建战船和运输军粮
C、农民起义爆发需要派军队镇压
D、当时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
15、“贞观之初,率土荒俭,一匹绢才得一斗粟。……自五六年以来,频岁丰稔,一匹绢得
十余石粟。”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准确的是
A、农业发展,粮食价格便宜
B、丝织品质量提高,价格上涨
C、农产品、丝织品大量投放市场
D、唐政府奖励垦荒,农业发展
16、唐玄宗时的户数是唐太宗时的近三倍,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主要是
A、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B、带来沉重的人口压力
C、造成粮食、资源的紧张
D、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
17、《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置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
之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上述
材料反映出唐代
①设置了专门的城市商业管理机构和官员
②有了专门的手工业管理机构
③城市商业活动有较为严格的时间限制
④都城长安商业活动繁荣
A、①②③④
18、唐朝的募兵制取代府兵制的根本原因是
A、均田制的遭破坏
B、战争频繁,兵士逃亡较多
C、府兵社会地位不断下降
D、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
19、北宋时期,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采取了大量的措施,其中首要措施是
A、削夺大将兵权
B、削弱丞相权力
C、削弱地方的权力
D、扩大科举规模
20、北宋初,大将符彦卿驻军大名府,宋太祖任命文官周渭到这里担任知县,符彦卿亲往城
外迎接,周渭仅在马上拱手致意,―向目中无人的符彦卿心中极为不快,但也无可奈何。其原因
A、地方行政长官握有驻军将领任免权
B、地方军、政、财权分离,互不统属
C、驻军粮饷要依靠地方行政长官支拨
D、驻军的实力不强,厢兵、乡兵强大
21、王安石设想其变法的理财方针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①清查逃
避土地税的“隐田”②向享有特权的官僚地主征收免役钱③寓兵于农,减少军费开支④向农民贷款
收取较低的利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④
22、绍兴和议和澶渊之盟的相似之处是两宋
A、割让领土
B、屈辱称臣
C、贡纳岁币
D、战败议和
23、北宋赵匡胤和明太祖的中央集权措施最相似之处在于
A、废除丞相
B、改变、分散地方机构和权力
C、废除原全国行政区划
D、文化专制
24、一条鞭法和两税法体现了倡导者怎样的理财思想
A、轻徭薄赋
B、勿夺农时
C、平均负担
D、开源节流
25、明清时期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一致主张是
①反对君主专制
②提倡“法治”
③倡导天赋人权
④建立资本主义社会
二、材料阅读: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管仲认为:“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长水草的沼泽),不可以为天下王。”
――引自《管子》
材料二 秦《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毒鱼鳖,置阱罔(网),到七月而纵之。……
百姓犬入禁苑中而不追兽及捕兽者,勿敢杀;其追兽及搏兽者,杀之。”
――引自湖北云梦出土秦简《田律》
材料三 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道路),弛山泽之禁……
――引自《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四 初,(东汉)平帝时,河、汴决坏,未及得修,……而浚仪令乐俊上言:“昔元光
(光武帝年号)之间,人庶炽盛,缘堤垦殖,而瓠子(地名)河决,尚二十余年,不即拥塞。”
《后汉书?王莽传》
(1)材料一中管仲提出了什么主张?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材料二有何具体规定?
(2)根据材料三、四,说明造成黄河水患的原因是什么?
(3)以上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谈谈你的看法。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武德(唐高祖年号)七年,始定律令。以度田之制……丁男、中男给一顷,笃疾废
残给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若为户者加二十亩,所授之亩,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
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口分,则收入官,更以给人。赋役之法,每丁岁人租粟二石。调则
随乡土所产,绫绢绸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
――《旧庸书?食货志》
材料二:(建中)元年,(杨)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
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所在州县税三十
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史无侥利。居人之税,夏秋两入之。
――摘自《通鉴选?杨炎与刘晏》
材料三:唐初规定男丁16岁以上为中男,21岁以上为成丁,60岁为老丁。唐中宗时,成丁
年龄改为23岁,唐玄宗时,以18岁以上为中男,28岁以上为成丁,58岁以上为老。
――据《中国通史简编》
材料四:凡民年二十为兵,六十而免……初,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若四方有事,
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
――《新唐书?兵制》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征税准则是什么?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何在?这一变化的实质又是
什么?它反映了一个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2)材料一中“庸”和材料二中“行商”的规定有何作用?
(3)材料三中关于服役年龄的规定有何变化?实际上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其目的是什
(4)材料四和材料一有何关系?依据材料说这种兵制有何优点?
28、阅渎下列材料:
材料一: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不以名乱之,其兴也勃焉。大祖神册六年,诏正
班爵。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简朴,汉制则沿
名之风固存也。辽国官制,分北、南院。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
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
材料二:天会(金太宗年号,年)时,掠致宋国男妇不下二十万,能执工艺自食力者颇
足自存,富戚子弟降为奴隶。执炊牧马皆非所长,无日不樱(遭受)鞭挞,不及五年,十不存一。……
粘罕驱所掠宋人至夏国易马,以十易一:又卖高丽、蒙古为奴,入二金。――《靖康稗史》
材料三:(金世宗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正月,上谓宰臣曰:“山东、大名等路猛安谋克(金
国地方行政单位)户之民,往往骄给,不亲稼穑,不令家人农作,尽令汉人佃莳(佃种)取租而已。
近已禁卖奴婢,约其吉凶之礼,更当委官阅实户数,计口授地,必令自耕,力不赡者方许佃于人,
仍禁其农时饮酒。”
――《金史》
材料四:太祖起朔方,其俗不待蚕而衣,不待耕而食,初无所事焉。世祖即位之初,首诏天
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仁。”
――《元史》
材料五:元朝建立后,中原汉学者许衡给元世祖上疏指出:“国朝土宇旷远,诸名相杂,俗
既不同,论难遽定。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
其他不能实用汉法,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昭可见也。国家仍处塑漠,无事论此,必如今日
形势,非用汉法不宜也。
――《鲁斋遗书》
(1)据材料一,指出辽国太宗在位时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2)据材料五,许衡建议“行汉法”的主要历史依据是什么?
(3)对比材料二、三,判断金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4)据材料一、三、四,说明契丹、金国、元朝采取的措施有何相似之处?其统治者的主观动
机是什么?客观效果怎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各类资格考试、专业论文、行业资料、外语学习资料、H《中国古代史》综合检测63等内容。 
 《中国古代史导读》 3、K220.7\Z722 朱绍侯 《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 4、K207--62\H486 集体 《中国古代史研读要览》 姜义华等 《史学导论》 5、K0\J369...  (15 分) 中国古代史综合检测参考答案 1-5 ACBCD 6-10 BCCBC 11-15 AABDD 16-20 BCDAC 21-25 BBDBC 26、 ⑴.《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  中国古代史综合测试题(高中)-含答案_高二政史地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4) D、(1)(2)(4) 30、 《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  中国古代史知识检测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3 分) ⑶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政府在社会发展...――《古代历史史料汇编》 (1)据材料一,概括汉武...  中国古代史综合检测(时间:45 分,满分 5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外国朋友要了解“孔 子之道”可以参阅 () A、 《韩非子》 B、 《道德经》...  初三中国古代史检测题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中国古代史检测题(初三历史)...电视剧 《东方朔》 中提及汉武帝时代的好的事情, 你认为汉武帝最 主要的功绩...  中国古代史综合检测二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二轮复习 编写: 中国古代史综合...――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2)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儒学对王朝...  2015年中考历史 中国古代史综合检测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 ? ? ?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二 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北师大版初中历史...  中国古代史综合检测题 2页 免费 H《中国古代史》综合检测 12页 1财富值 中国...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蒙古和金国实力对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