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至诚话语恳切而有分量的心来念佛

印光大师:但能至诚恳切念佛,则病自痊愈,魔自远离--学佛网
&印光大师:但能至诚恳切念佛,则病自痊愈,魔自远离
发布:净山&[ &]&& 日期: 7:29:00&&
  病与魔,皆由宿业所致。汝但能至诚恳切念佛,则病自痊愈,魔自远离。倘汝心不至诚,或起邪淫等不正之念,则汝之心全体堕于黑暗之中,故致魔鬼搅扰。汝宜于念佛毕回向时,为宿世一切怨家回向,令彼各沾汝念佛利益,超生善道。此外概不理会。彼作声,也不理会作怕怖;不作声,也不理会作欢喜。但至诚恳切念,自然业障消,而福慧俱皆增长矣。  看经典切不可照今人读书之毫不恭敬,必须如佛祖圣贤降临一般,方有实益。汝果能如是,则心地正大光明,彼邪鬼邪神便无地可安身矣。倘汝心先邪,则以邪招邪,何能令彼远离不扰也。  他心通,鬼神虽有,小而且近。若业尽情空,则犹如宝镜当台,有形斯映。汝不至心念佛,而欲研究此之真相,不知此心便成魔种。譬如宝镜,无丝毫尘垢,自会照天照地。汝之心被尘垢封蔽深固,而欲得此,如尘封深厚之镜,断不能发光,或有发者,乃妖光,非镜光也。此事且置之度外,如堕水火、如救头燃以念佛,则无业魔不消矣。  印光大师:“复某居士书”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点击查看本站五明频道类似内容:
(学佛网公众号:佛教为主)
(净土法门法语公众号)
(无量光公众号:素食、传统文化)
(学佛网个人微信号)
(无量光慈善公众号)查看: 5161|回复: 5
大安法师:念佛如何才能感应道交
问:法师慈悲,我们常听您讲念佛要感应道交,到底怎样才算是感应上了弥陀的慈悲愿力?
大安法师答:我们讲念佛法门的奥妙,理则是感应道交,这是这个世间上、这个法界当中,最深邃的心性上的学问,属于悟境的范围,不属于第六思维逻辑范围。是用我们至诚恳切念佛的心,此为能感之机;法界存在一种所应之力量,这种力量就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的愿力,这就是所应。这个道,是吾人现前一念心性,与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愿体乃是同体,这就是深邃之道,或曰清净之道。透过这样的同体的渠道,我们跟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能交融在一起,能互动,能沟通,这就叫感应道交。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念佛,也不要去追求什么境界,你说在念佛的时候,能在这句佛号当中找到一种安心、获得一种欢喜,就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了,欢喜光就在我们身上体现了。
我们这句佛号能够念得绵绵密密、不中断、相继,那么这是阿弥陀佛名号当中的不断光在加持我们了,我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上了。在念佛的时候,这句名号让我们生起了这种惭愧心、悲痛心、感恩心,这些都是阿弥陀佛的力量,愿力名号在我们心性上开显出我们自性的一些善的力量,这就是感应道交了。这是一般的用平常心去理解感应道交。再就是如果从瑞相上来看、灵验上来看,也是具有的。但这不要去追求。比如我们念得比较清净的时候,会忽然闻到一种异香。这个如果是有心去求,一定闻不到,往往在无心的时候,会忽然传过来。名号沟通着娑婆世界和极乐世界,在我们的一种无作妙用的心性当中,名号法尔自然地把西方净土的宝香传到我们这个地方。音乐、光明、莲华,这些也都是存在的。你出现这些境界,也不要去执著它;没有出现这个境界,也不要懊恼。我在弥陀心中念佛,佛在我心中应和;即念即应,妙感难思。是故,念念都是阿弥陀佛,就是最好的境界,也就算最妙的感应了。
[em25][em25][em25]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 &&&----《妙法莲华经》&&
& & 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及先世罪。余三昧有能除淫,不能除瞋;有能除瞋,不能除淫;有能除痴,不能除淫、恚;有能除三毒,不能除先世罪。是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种种罪。
& &&&----《大智度论》
& & 念佛三昧有大福德能度众生,是诸菩萨欲度众生,诸余三昧无如此念佛三昧福德,能速灭诸罪者
& &&&----《大智度论》&&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恳切造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