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师对信息风险区别对待风险的态度了吗

四大审计师尽职调查的工作心得
四大的审计
在创业和投资之前,我任职于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年报审计、上市前审计以及并购审计长达4年之久。审计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客户的财务数据和信息发表自己的意见。审计报告只有一页纸,审计师的意见只有一句话,意思是:我们认为财务报告公允/不公允的反应真实情况。审计师执业有国际通用的严格的审计准则指引,如何制定调研方案、如何取证、如何控制风险都应有尽有。
安永是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其不但遵循行业指引和审计准则,而且在此基础上还形成自己更为严格的全球通用审计方法(Global Audit
Methodology)以及相应的培训体系。四大在招聘新员工时,根本不需要考虑你是学什么专业,而只需考虑你是否足够聪明和有没有足够的领导力。因为他们的业务流程和培训体系的标准化程度之高,足以让任何大学毕业生成为出色的审计师。
然而,风险投资行业,没有什么行业准则,甚少投资机构有自己的业务指引和培训体系。也不存在一种叫“项目投资分析师”的资格认证,当然也就没有执业规范。这个行业充其量也就只有一些行业惯例。但是实际上怎么做尽职调查,投资经理的职责是什么,每一家机构都有不同诠释。
我希望通过本文在风险投资机构的实务层面进行探讨,分享一下我对风险投资机构决策机制以及投资经理尽职调查的认识。我用的方法也许比较有趣,我把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和风险投资机构对比来说。对比完之后,你应该会发现,四大会计师的尽调极其值得风险投资机构借鉴。调查的思想和方法都是通用的。
“尽职调查”是谁尽职?
4年如8年的审计工作中,我做过无数的尽调。尽调的思想、原则、方法,即使我离开这个职业已经9年,我仍然滚瓜烂熟。什么叫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我曾经听有些投资经理说过尽职调查就是去看看项目的管理层有没有尽自己的责任把工作做好。错,而且错得很离谱。
尽职是调查者本身尽自己的责任!为什么要强调调查者尽职?因为像审计师这样的中介机构是受委托方(股东、收购方……)之托对项目进行调研,被委托人应该对委托人尽责。凡是有委托-被委托关系的都会有“道德风险”,受托人尽责尤其重要。
同样,风险机构在调研项目时其实也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受出资人或者出资人决策机构(投资决策委员会)的委托,对项目进行调研,发表意见,出具报告。
Due就是Due
Care的意思:“符合准则的预期,符合职业道德的预期,符合常识,合理的怀疑和合理判断,做该做的,不做不该做的。”审计行业围绕“尽职”二字有大量的准则,告诉审计师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而风险投资行业没有这样的准则,风险投资机构大多数是“学徒制”,刚入行的小白们可能是照着其他项目的报告“照葫芦画瓢”,然而学到了形却没有学到神,调研质量良莠不齐。
投资经理的责任:独立客观的发表意见
审计师的责任是根据自己的调研对项目的财务数据和信息发表独立、客观的意见。报表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出自己的决策,决策带来怎样的结果跟审计师无关。
而投资经理的责任也是类似:完成独立、客观的调研,对项目的投资价值发表自己的意见——值得投资还是不值得投资,在报告中如实客观的表述意见的依据和逻辑,以及客观表述项目的风险。而出资人或者授权决策机构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做出决策。
审计师无须为报表使用者依据审计师的意见做出的决策负责,同样投资经理不应该为投资决策机构采纳或者不采纳投资经理的意见产生的后果负任何责任。只有一种情况审计师和投资经理都需要负责任:没有尽责导致他人错误的判断!如果审计师未尽责导致损失,那要负责、被索赔甚至直接导致倒闭,曾经的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安达信就是因为在安然公司的审计中没有尽责而倒闭。而投资经理没有尽责导致损失,他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以下情况是投资经理明显失责,原则性的失责:
1)把自己的想法描述成项目团队的想法。有一些想法和战略思考由团队提出来,与团队根据投资经理的意见提出来是有本质的区别。投资经理经验丰富了,往往知道项目怎么发展会成功率较高,他把自己的战略思考写到了报告中了,让人误以为是团队自己的想法,这会对决策者产生误导。
2)因为主观原因或者迫于领导的压力,为了让项目通过,粉饰项目,夸大其竞争力和潜在收益,掩饰或者淡化其风险。严重的原则性错误和道德问题!投资机构上下都应该明确让项目通过不是投资经理应该承担的职能。在目前的风险投资行业惯例中,项目投对了成功了,投资经理一般都能分到部分的carry,而项目失败了,不用承担责任,顶多就损失了日后的可信度和名誉。这种机制很容易就让投资经理“铤而走险”,倾向于让高风险的项目通过。这其实是一个“道德风险”。解决这个风险:在没有项目投资经理“强制性跟投”的机制下,只能依靠投资经理自觉“尽责”!
3)形式上或者实质上不独立。与被调查方过于亲密,有利益冲突,接受被调查者不合理的款待,甚至贿赂,都是原则性失责。我曾经在调研项目时有项目方要送我名贵茅台。虽然他主观并没有想通过借此影响我独立调研的意思,但我委婉拒绝了,我直接告诉他:“我需要保持形式和实质上的独立,否则哪怕我没有犯任何错误,导致决策错误的话,我都是有原则性的失责。”(这种形式和实质上的独立性,是审计师的道德标准。)
高效的尽调
明确了投资经理的责任后,我们来讲如何开展和规划高效率的尽职调查。四大的审计师为了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论。下图是四大的审计师开展尽调的大致流程:在出外勤前,做充分的分析,以风险为导向制定详尽尽调策略和计划。在客户那里高效的执行已经制定好的审计程序。
四大的尽调一言以蔽之:风险导向、有所侧重、充分规划、高效执行。根据这个指导思想,优化后的风险投资尽调流程,大致分为:立项前调研,立项与计划,实质性调查三个主要步骤。
大部分项目在立项之前都可以初步判断其“潜在收益”和“风险”是在哪里?在特定的交易条件下是否有投资价值?这些判断的依据当然是没有经过实质上核实,主要是根据投资经理本人的经验判断和根据创始团队提供的信息进行论证。在这一阶段如果项目的投资价值无法得到论证,那么就没有必要立项。项目获得立项后,实质性调查目的是核实做出以上判断所依赖的信息和假设而已。实质性调查有三种可能的结果:立项前的论证得到核实、立项前的论证需要修订、推翻立项前的论证。这三种结果都正常。
曾经听一些机构的投资经理说“出Termsheet做进行详细尽调,项目就基本上认为会投资。”如果是这样话,那么实质性的调查在该机构已经沦落为“走流程”,缺乏实质性调查的决策依据是不可靠的。
取证方法尽显“尽职”思想
说到实质性取证调研,审计师有丰富的指引,这些指引完全通用,可以直接拿过来用。我给大家列举一些:
应当保持职业怀疑态度,运用职业判断,评价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这里职业怀疑态度,就是Due Diligence中的Due C
风险越大,需要的证据可能越多;
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证据更可靠;
直接获取的证据比间接获取或推论得出的证据更可靠;
以文件记录形式(无论是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存在的证据比口头形式的证据更可靠;
不同来源获取的证据或获取的不同性质的证据能够相互印证,具有更强的说服力;一个人说谎是容易的,但一个人持续说谎,或者让很多人同时说一个谎都是困难的,是很容易被发现的;
可以考虑获取证据的成本与所获取信息的有用性之间的关系,但不应以获取证据的困难和成本为由减少不可替代的程序。
审计师通常不涉及鉴定文件记录的真伪,审计师不是鉴定文件记录真伪的专家,但如果在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情况使其认为文件记录可能是伪造的或文件记录中的某些条款已发生变动,应当作出进一步调查,包括直接向第三方询证,或考虑利用专家的工作以评价文件记录的真伪。
尽调报告应该披露所执行的核实程序
完成实质性的调研,投资经理会形成自己的意见,撰写尽调报告,有些机构也称为《投资建议书》。
审计师的审计报告只有一页纸,但支持这一页纸有大量的工作底稿。验证一个科目金额的工作底稿会记载这样的内容:1)结论:我认为这个金额是公允的;
2)我执行了哪些程序得到该结论。借鉴审计师的标准,一个漂亮的尽调报告应该包含以下几点:结论,其依据哪一些信息得到该结论,执行了哪一些程序来核实这些信息。但至今为止我还没有见过尽调报告会交代为了核实某一项信息所做执行的程序。实际上这一项内容对于决策者是至关重要的。
看过我另外一篇文章《从投资评估模型看一名合格的投资经理是如何炼成的》的朋友,应该都能理解,投资是对“收益与风险”的评估和论证。审计师是从部分推测整体,而投资经理是从历史推测未来,项目投资分析需要更多的假设和证据。这些假设是怎么做出的,这些证据的可靠度是怎样的?只有披露做了什么程序,才能看得出来。
在我看来一个完美的尽调报告应该像审计师的工作底稿一样严谨。每个人心里的那把“收益-风险”的称是不一样的,解读信息的逻辑也不一样。尽职调查中有价值的是这些执行过调查程序去验证和核实的信息,这样决策者才能根据这些信息来决定其套用自己逻辑,自己的风险偏好水平,还是接受投资经理的逻辑和建议。
风控:自下而上的三级复核制度
会计师事务所是风险导向型的。审计师最大的风险就是发表了错误的意见,导致报告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决策。这风险不也就是投资经理同样的风险吗:发表了错误的投资意见,让投资人或其授权决策机构做出错误的决策?
会计师事务所为了控制这个风险,普遍采用自下而上三级复核制度。以安永为例,第一级复核是现场负责人的复核,他会复核对所有细节进行复核,每一个结论的做出是否有足够的证据,或者履行了审计程序;第二级是部门经理对重大问题和风险进行复核;第三级复核是事务所合伙人对业务报告意见进行复核。
三级复核的质量控制和风险控制制度,同样非常值得风投机构借鉴,相对应的,第一级复核:投资经理自我复核;第二级复核:责任合伙人复核;第三级复核:投资决策委员会复核和决策。三级复核能够在效率和风险控制之间取得很好的平衡。
尽调是投资决策过程中一个最为重要的步骤,帮助我们理性的把控风险,甄选出优质的投资项目,直接影响基金的投资效果和出资人的回报,直接体现我们给出资人创造价值。这也是一个基金管理公司能否持续发展,持续获得融资最关键的业务环节。
明确投资经理的职责和尽职调查的目的:侧重点是客观独立的投资人或其决策机构收集以及核实信息,发表意见。向四大的审计师学尽职,向审计师学调查,可以大大提升尽调的效率和质量,降低投资的风险。
同主题文章
一起讨论金融、法律、财税问题
<div class="num" value="3
<div class="num" value="审计师对特别风险的考虑;夏草整理;一.准则条款;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第五章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第二节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第一百零三条作为风险评估的一部分,注册会计师应当;第一百零四条在确定哪些风险是特别风险时,注册会计;第一百零五条在确定风险的性质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第一百零六条特别风险通常与重大的非常规交易和判断;第一
审计师对特别风险的考虑
一.准则条款
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第五章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第二节 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
第一百零三条 作为风险评估的一部分,注册会计师应当运用职业判断,确定识别的风险哪些是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以下简称特别风险)。
第一百零四条 在确定哪些风险是特别风险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在考虑识别出的控制对相关风险的抵消效果前,根据风险的性质、潜在错报的重要程度和发生的可能性,判断风险是否属于特别风险。
第一百零五条 在确定风险的性质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事项:(一)风险是否属于舞弊风险;(二)风险是否与近期经济环境、会计处理方法和其他方面的重大变化有关;(三)交易的复杂程度;(四)风险是否涉及重大的关联方交易;(五)财务信息计量的主观程度,特别是对不确定事项的计量存在较大区间;(六)风险是否涉及异常或超出正常经营过程的重大交易。
第一百零六条 特别风险通常与重大的非常规交易和判断事项有关。非常规交易是指由于金额或性质异常而不经常发生的交易。判断事项通常包括作出的会计估计。
第一百零七条 由于非常规交易具有下列特征,与重大非常规交易相关的特别风险可能导致更高的重大错报风险:(一)管理层更多地介入会计处理;(二)数据收集和处理涉及更多的人工成分;(三)复杂的计算或会计处理方法;(四)非常规交易的性质可能使被审计单位难以对由此产生的特别风险实施有效控制。
第一百零八条 由于下列原因,与重大判断事项相关的特别风险可能导致更高的重大错报风险:(一)对涉及会计估计、收入确认等方面的会计原则存在不同的理解;(二)所要求的判断可能是主观和复杂的,或需要对未来事项作出假设。
第一百零九条 对特别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相关控制的设计情况,并确定其是否已经得到执行。与重大非常规交易或判断事项相关的风险很少受到日常控制的约束,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是否针对该特别风险设计和实施了控制。
第一百一十条 如果管理层未能实施控制以恰当应对特别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认为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并考虑其对风险评估的影响。
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
第九章 应对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
第四节 针对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实施的程序
第五十九条 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属于特别风险,注册会计师针对该特别风险应当实施的审计程序包括:
(一)测试日常会计核算过程中作出的会计分录以及为编制财务报表作出的调整分录是否适当;
(二)复核会计估计是否有失公允,从而可能产生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
(三)对于注意到的、超出正常经营过程或基于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显得异常的重大交易,了解其商业理由的合理性。
第六十条 在设计和实施审计程序,以测试日常会计核算过程中作出的会计分录以及为编制财务报表作出的调整分录是否适当时,注册会计师应当采取下列措施:
(一)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过程,并了解被审计单位对日常会计分录及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的调整分录的控制;
(二)评价被审计单位对日常会计分录及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的调整分录的控制,并确定其是否得到执行;
(三)询问被审计单位内部参与财务报告过程的人员是否注意到在编制会计分录或调整分录时存在不恰当或异常活动;
(四)确定测试的时间;
(五)选择拟测试的会计分录或调整分录。
第六十一条 为选择拟测试的会计分录或调整分录并确定适当的测试方法,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注册会计师对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二)被审计单位对会计分录或调整分录已实施的控制;
(三)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过程以及所能获取的证据性质;
(四)虚假会计分录或调整分录的特征;
(五)会计账户的性质和复杂程度;
(六)在常规业务流程之外处理的会计分录和调整分录。
第六十二条 管理层通常通过故意作出不当的会计估计对财务信息作出虚假报告。在复核会计估计是否有失公允、从而可能产生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应当采取下列措施:
(一)从财务报表整体上考虑管理层作出的某项会计估计是否反映出管理层的某种偏向,是否与注册会计师所获取审计证据表明的最佳估计存在重大差异;
(二)复核管理层在以前年度财务报表中作出的重大会计估计及其依据的假设。
第六十三条 如果发现管理层作出的会计估计可能有失公允,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这是否表明存在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管理层在作出会计估计时是否同时高估或低估所有准备,从而使收益在两个或多个会计期间内得以平滑,或达到某特定收益水平。
第六十四条 对于超出正常经营过程或基于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显得异常的重大交易,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这些交易的商业理由的合理性。在了解这些交易的商业理由的合理性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事项:
(一)交易的形式是否过于复杂;
(二)管理层是否已与治理层就此类交易的性质和会计处理进行讨论并作出适当记录;
(三)管理层是否更强调需要采用某种特定的会计处理方式,而不强调交易的经济实质;
(四)对于涉及不纳入合并范围的关联方
(包括特殊目的实体)的交易,是否已得到治理层的适当审核与批准;
(五)交易是否涉及以往未识别的关联方,或不具备实质性交易基础或独立财务能力的第三方。
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
第四章 控制测试
第三节 控制测试的时间
第四十九条 如果确定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是特别风险,并拟信赖旨在减轻特别风险的控制,注册会计师不应依赖以前审计获取的审计证据,而应在本期审计中测试这些控制的运行有效性。
第五章 实质性程序
第一节 实质性程序的内涵和要求
第五十七条 如果认为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是特别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专门针对该风险实施实质性程序。
第五十八条 如果针对特别风险仅实施实质性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使用细节 测试,或将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结合使用,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二.名词解释
“常规交易”、“非常规交易”和“会计估计”
我刚开始做审计时,审计理论讲的是D制度基础审计‖(system-based audit)。这一理论将企业的全部业务交易分为D常规交易‖(routine transactions)和D非常规交易‖(non-routine transactions)两大类。
“常规交易‖对应的是可以机械处理的会计事项,这些会计处理由基层工作人员就可完成。如果设计好了记账规则,这些基层工作人员在不懂什么是D借‖D贷‖的情况下,就可以将明细账目处理好,只需要最后由一个总账会计或会计经理来做试算平衡表和做报表就可以。例如,在一个制造企业里,对于货物销售及应收账款的记录,就是一项常规交易。
“非常规交易”仍是企业实际发生的交易,但它发生的次数不多,或者/而且性质特殊,最好由资深人员来直接进行D借‖D贷‖的会计处理。例如,在一个业务稳定的企业里,固定资产的采购可能不是经常发生的,因此,固定资产采购就是一项非常规交易。
除上述两类外,还有一类是D会计估计‖(accounting estimate)。这是一个会计事项,而不是企业的实际业务交易。这指的就是提取坏账准备、资产减值准备、或有负债等。在企业里,这是一定要由会计经理及其以上级别来直接处理的。
在英国和美国的簿记体系(bookkeeping system)里,D常规交易‖是在明细账里记录的,记账人员往往只受过职业中专类型的培训,不懂D借‖D贷‖,但很守规矩。他们的职业中专教育里也给他们强调按规矩办事。在这个层次的记账,是没有国内所谓的记账凭证的,直接按原始凭证记入明细账,工作人员不涉及任何D借‖D贷‖。每个期末,将明细
账的数字汇总记入总账。
例如,一个负责记存货明细账的职员小牛所收到的工作指示就是见到仓库保管员开来的入库单就增加存货明细账中的存货数量,见到开来的出库单就减少存货明细账中的存货数量。而另一个记应付账款的职员小杨,则见到仓库保管员开来的入库单就与采购部联系,搞清楚这是哪家供应商及多少钱之后,就增加应付账款明细账中的应付这个供应商的货款;当见到出纳传来的银行付款单时,就减少应付账款明细账中相应的供应商的货款。到了期末,小牛会将这一期存货明细账增加了多少,又减少了多少,做一个加总,然后将这个加总数登记到存货总账上。由于存货明细账和存货总账都有上期末的余额,加上当期的增加金额,减掉当期的减少金额,存货总账上也就有了当期期末的余额。
所以,可以看到,所有的D常规交易‖的借贷分录都是最通常的,比如,借:存货,贷:应付账款;借:应收账款,贷:销售收入。而且每一个这种交易的支撑文件都是最普通的,如入库单、出库单、银行对账单等等。如果都是常规交易的话,是不可能出现奇怪的借贷分录的,比如像借:在建工程,贷:应收账款这样的分录是不可能出现的。
这些D常规交易‖是最符合我前边说过的D一一映射‖的内控的思想的(详见3.1.2 在外部审计师的眼里,内控系统是摄像机 和3.1.6 内控测试工作最重要的是逻辑要完备 C 要做到两个凡是 )。只要设计的完善一些,这些D常规交易‖完全可以由机器人来完成。
在英国和美国的簿记体系里,D非常规交易‖则往往是直接在总账里进行核算的,D会计估计‖更是必然在总账直接核算。也就是说,如果财务经理老马觉得明细账记得不准确、不完整,或其他原因,他不能直接改明细账,而且前面提到的小牛和小杨在中专里所受的职业教育也要求他们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不能允许别人改他们的明细账。所以,财务经理老马只能自己直接在总账层面做一个借贷分录,并将这个分录直接记入总账,将总账的余额做了修改。
比如,7月31日是个周六,财务人员都不上班。可是,有个客户急着要一批货,销售部只好打电话叫仓库保管员来开了门,将一批货运出去了。到了下个星期一,8月2日,财务经理老马知道了这事,就要把这笔发货记到7月份的销售收入中去。可是,小牛首先不肯改存货明细账,小杨也不肯改应收账款的明细账,还有另一个职员小朱也不想动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的明细账。结果,老马只能自己在7月份的总账里做一笔借:应收账款/贷:销售收入,同时借:销售成本/贷:存货。同时,在8月份的总账层面,还得将这笔分录冲回,并要求小牛、小杨和小朱将这笔交易记进8月份的明细账里。这就是老马处理一项D非常规交易‖的做法。
另外,当财务经理老马打算对存货提取减值准备时,他会发现,不管是小牛、小杨还是小朱,都根本没有保存这样一份减值准备的明细账。老马只能将计算好的减值准备的金额直接在总账层面做一个分录记进去了事。
这样安排的结果,是经常在总账和明细账之间有调节项目。这样安排的好处,是各司其职,管理层可以将更多时间放在审阅这些调节项目上。而且,任何调账事项,一般都只能在总账层面做,这样任何调账就都会反映在这些总账明细账之间的调节项目上。这种安排,其实也是D分类‖思想的应用(见3.1.7 审计师仍要检查每个科目的金额 )。就是说,将最机械化的业务归成一类,将需要人工干预的业务和会计处理归成另一类,然后分而治之。
/showdoc.asp?docid=8392&page=3&uchecked=金十七:让数字说话---审计,就这么
三.分析与思考:
笔者以前写过一个帖子《中注协七大高风险审计领域是否高风险》,批评中注协未能把握当前财务舞弊的主流手法.今天与审计准则相关的特别风险对比,发现审计准则中对特别风险的考虑也更多考虑到非常规交易及会计估计,准则明显指出: 特别风险通常与重大的非常规交易和判断事项有关.中注协的七大高风险审计领域应该都属于特别风险.诸位都很清楚,中国审计准则是与国际审计准则接轨的,中注协基于审计准则基础上发布的审计风险提示是否可以质疑?
根据COSO对年期间舞弊性财务报告的一个研究报告,管理层逾越内控实施舞弊主要手法有:
1.编制虚假的会计分录,特别是临近会计期末时
2.滥用或随意变更会计政策
3.不恰当地调整会计估计所依据的假设及改变原先做出的判断
4.故意漏记\提前确认或推迟确认报告期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
5.隐瞒可能影响财务报表金额的事实
6.构造复杂或虚假的交易以歪曲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7.篡改与重大或异常交易相关的会计记录和交易条款
黄世忠老师前几年出了一本书《美国十大财务舞弊案例剖析》,发现美国上市公司一个典型造假手法是‖高层调整‖,就是到了结账日时,高层对会计账目进行了巨额的没有任何原始单据支持的调账,包括世通\垃圾处理公司等等.前几年我们碰到一个案例,南方航空对控股子公司厦门航空的会计调整,净资产只有12亿元调整后变成28亿元,而且是合法的.我认为,由于新会计准则对非同一控制下并购采用购买法,在并表环节将出现大量的调表不调账的可能‖高层调整‖行为,这种高层调整是否合规也是一个暗箱,值得分析师和审计师关注.
笔者认为,不同国家,不同年代,不同行业,造假手法都有一定差异,中国财务报表特别重大错报风险,从目前情况来看,主要还不是来自非常规交易及会计估计,但是随着新会计准则实施,会计估计可能会成为财务舞弊高发地带,因为目前中国财务舞弊仍然主要表现在业务舞弊上,而且主要是日常业务舞弊上,而不是非日常业务舞弊及会计估计上.
附:中注协七大高风险审计领域是否高风险
中注协07年前发布《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6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工作的通知》,要求证券审计师高度关注06年报可能出现的七大高风险审计领域: 重大的关联交易,编制会计报表所依据的持续经营假设的适当性,大额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不具有商业实质的交易,债务重组、资产处Z或Z换,异常的股权转让和境外分支机构从事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
笔者认为中注协的七大高风险审计领域并不能真实把握当前财务舞弊的核心.通常的高风险领域应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发生概率相对较高(可能性),二是后果比较严重(重要性).当然分行业可能有更鲜明的高风险审计领域,但不构成通常的高风险审计领域.
第一,重大关联交易:关联交易并不可怕,可怕是隐瞒关联交易,尤其是关联交易非关联化,如果将审计重点放在关联交易价格公允上,而不注重可能潜在的关联交易,则关联交易审计效率和效果令人怀疑.当然,关联交易审计重点还在于虚拟交易,类似不具有商业实质交易,通过资金运作虚增收入等.
第二,持续经营,中国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意见最多的就是持续经营,可是中国目前退市上市公司有几家?尽管ST公司有上百家,但大部分都活过来了,中国的上市公司持续经营审计是否要考虑中国特殊国情?在06年大牛行情下,提示持续经营问题而不是提示隐瞒利润\非经常性损益转为经营性损益等更现实的问题是否没有与时俱进?
第三, 大额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这个会是主流高风险审计领域吗?象这种在账面上都可以发现的财务问题都是水面上造假,往往不是高风险审计领域.
第四, 不具有商业实质的交易,债务重组、资产处置或置换,异常的股权转让,这些都是非经常性交易,不要中注协提醒,也是审计的重点领域,因为发生的频率很低,金额又很大,不要提醒大家也都很关注.
第五, 境外分支机构从事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这个确实是审计新关注的领域,但是与衍生品风险相比,境内的股票\期货交易更常见,一千多家上市公司从事境外衍生品可能不到二十家,但从事境内股票\期货及衍生品可能有二百家,孰轻孰重?
笔者认为,当前必须关注的七大高风险审计领域:
第一,隐瞒债务及担保,贷款卡查询为审计必需审计程序,但目前隐瞒债务仍很常见,当然,现在也伴随着隐瞒资产,如今会计信息完整性受到严重挑战,而不仅仅是真实性.
第二,资金流向,06年是清欠年,但仍有不少公司隐瞒占资,或者占资假还,更在当前的大牛市下,巨额资金流入股市或楼市,还有是以前年度MBO资金来源,MBO公司大都资金来源可疑.
第三,日常交易,中注协更关注非日常交易,可是最有杀伤的财务舞弊往往不是非日常交易造假,而是日常交易造假,看看草原兴发,有近半的收入是虚构的,当前要高度防范东方电子式的真金白银的财务欺诈,日常交易中隐藏陷阱.
第四,潜亏,尽管近两年上市公司业绩普遍好转,但仍有不少上市公司资产质量不好,潜亏严重,尤其是一些过度竞争行业的公司,中国上市公司当前业绩暴增也只是少数行业\少数公司,相当多的公司还挣扎在盈亏边缘,效益并不好.
第五,隐瞒利润,近几年,一些原材料价格非正常暴涨,特别有色金融\能源等资源型产业,还包括两大牛市带动的金融保险业,对于景气高处于历史最高点的行业上市公司,要关注其隐瞒甚至窃取利润行为.
第六,过度亏损,目前上市公司并购又进入了一个新高潮,一些企业在引进战略投资者纷纷作出巨额的亏损,如东方航空以及闹得沸沸扬扬的徐工事件等,更有的企业在国退民进过程中(包括MBO\外资并购等)故意以重大会计过错为由作出巨额亏损,如早期的大冶特钢,最近的金城股份.这些公司过度亏损目的除了消除潜亏外,更有可能隐瞒资产,达到降到每股净资产目的,以低价进行MBO或其它形式的私有化
第七,股票期权会计,美国倒签股票期权丑闻给我们一个警示,股票期权会计仍存在相当大的黑箱,即使是在股票期权费用化的今天,上市公司管理层仍可以通过操纵授予日时间和授予对象\数量等操纵股票期权费用会计,中国目前鼓励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激励试点,股票期权会计对中国是一个陌生课题,可能存在的错报应此起关注,包括相关的高管\员工酬谢会计处理问题.
有位网友说,审计有三重境界,大意是,一是财务数据,二是业务数据,三是管理层意图,我们目前所做的审计往往只有第一层或第二层,没有达到第三层.审计师审计时,不但要从业务数据出发核实财务数据的真伪,更要从管理层的意图出发核实业务数据的真伪.如果只停留在第二层面上,审计也是盲目的.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中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生活休闲娱乐、各类资格考试、外语学习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审计师对特别风险的考虑30等内容。 
 注会《审计》知识点:特别风险_财会/金融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中华会计...(四)考虑与特别风险相关的控制 1.对特别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相关控制的设计...  A.集团项目合伙人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对集团审计意见负全部责任 B.组成...对可能存在导致集团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特别风险组成部分,可能实施的工作 类型...  在以前审计中实施实质性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 通常对本期也有很强的证明力 14....针对由于甲公司舞弊导致的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A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 在期末...  计划由组成 部分注册会计师对组成部分财务信息实施审计,以下关于组成部分重要性的...如果决定由集团项目组对存在特别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财务信息执行审计工 作,下列...  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均可以替代对控制的测试 D.如果旨在减轻特别风险的...仅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2.在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的...  可能随审计师的谨慎考虑而改变 C.独立于财务报表审计而存在 7、一旦审计风险和...对特别风险, 即使拟信赖的相关控制没有发生变化,则可以在本次审计中 不实施...  了解被审计单位组织结构的目的是考虑复杂组织结构可能...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时,注册会计师最应当关注的...对特别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相关控制的设计情况,...  A.在被审计单位经营过程中,对财务报表具有重大影响的各类交易 B.交易生成、记录...A.特别风险是需要注册会计师识别和评估的、根据判断认为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  注册会计师可以向相关人员询问获得对被审计单位及其...了解被审计单位组织结构的目的是考虑复杂组织结构可能...对于管理层应对特别风险的控制,无论是否信赖,都需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审计师和会计师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