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冷战是指中俄联盟和美欧联盟的战争之人冷战mod吗

“新冷战”会重现中俄朝VS美日韩吗
由于美韩决定在韩部署“萨德”和紧张的南海局势等因素,“新冷战”一词最近常出现在国内外报纸等媒体上。因正在加紧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使人们觉得“新冷战”的阴霾越来越逼近。在此背景下,国内外就有不少人开始担忧,在东北亚或许有可能重现冷战时期中苏(俄)朝对美日韩的格局。
前国务总理郑云灿说:“部署‘萨德’将会阻碍和平共存之路,韩美日和朝中俄对立的东亚‘新冷战’可能会从根本上封锁韩国经济的前进之路。”(韩国《中央日报》日)这种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上述三对三的格局是否会形成取决于“新冷战”的发展趋势。相对于冷战来说,“新冷战”的主角会是中美两国,其中美国是主动施加方,抱有冷战思维并在亚太地区和周边对华进行战略遏制和围堵。而中国是被动的承受方,为了应付新的挑战,中国积极加强同美国的沟通,扩大合作空间,尽可能降低对峙的烈度,同时也不得不采取一些战略防御性的措施,以求自卫。所以,“新冷战”的发展趋势取决于美国的全球战略特别是对华政策。
“新冷战”是与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相伴而生的,后者为因,前者为果。在“新冷战”时期,美国将大力强化美日韩同盟体系,并使之成为“亚太再平衡”战略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自1992年中韩建交后两国关系发展迅速,成为美国计划打造所谓的“亚太小”的巨大变量。近期美对韩软硬兼施,终于使韩国同意部署“萨德”,这标志着“亚太小北约”已基本形成。不仅如此,“萨德”入韩只是美国战略的一个开端,美国还会有更多的后续措施,如防相中谷元就公开宣称,日本有浓厚兴趣引进“萨德”。此外,有报道称,美国也有在部署“萨德”的具体计划。毫不夸张地说,韩国的抉择将决定东北亚战略格局的走向。
以美日韩同盟体系为轴心的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力量的形成,标志着“新冷战”在东北亚美方阵营已经构成。中国正在崛起过程中,当然不希望看到主要针对自己的“新冷战”爆发,所以,一直在努力瓦解美日韩同盟体系,主要对象是韩国,或许这正是中国坚决反对“萨德”入韩但迟迟没有采取反击行动的重要原因。
种种迹象表明,为了不使“萨德”入韩,为了阻止“亚太小北约”的最终形成,中国还在作最后的努力。王毅外长7月9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也希望韩国的朋友们冷静思考,部署“萨德”是否真正有利于韩国的安全,是否真正有利于实现半岛的和平稳定,是否真正有助于解决半岛的核问题,有关方面务必慎重行事,避免铸成大错。7月25日,中国外长王毅与韩国外长尹炳世在宣布部署“萨德”后首次举行会晤。王毅表示,我们再次奉劝韩方认真对待中方的正当合理关切,权衡利弊,慎之又慎,三思后行,珍惜并维护好中韩关系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
由此可见,中国对韩国多次苦口婆心地规劝,释放出浓浓的善意,也寄予殷切的希望,提醒韩国应备加珍惜来之不易的中韩关系良好局面,可谓已做到仁至义尽了。但韩国政府在部署“萨德”问题上至今没有积极的回应,似乎已铁了心要让“萨德”入韩,甚至不惜损害中韩关系并破坏东北亚地区的安全稳定。
笔者认为,不管是奥巴马还是下届美国总统,美国的全球战略和对华政策不会发生太大的波动,“亚太再平衡”战略不仅会继续实施,甚至不排除新总统上任后,美国还很有可能加大力度强化实施该战略。在美国大战略的基本方向不可改变的背景下,“新冷战”的趋势也就不可逆转,也就是说,“新冷战”强势一方美日韩战略同盟体系势在必行。
那么,“新冷战”被动的一方即中俄朝战略同盟体系是否会顺势形成就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所以中俄朝三国结成像美日韩三国那样的战略同盟体系可能性不大。但是,在无力逆转“新冷战”的发展趋势,并且中俄朝共同遭受美日韩的战略打压背景下,中俄朝出现抱团取暖的情况就会必然发生。
中俄在战略上越来越走近正是“新冷战”形势下的产物。6月25日,习近平与普京签署了关于“加强全球战略稳定”等3项联合声明,向世界宣告中俄在战略上相互支持和保持一致,并直言不讳地一致批评了东欧的“岸基宙斯盾系统”部署和东北亚“萨德”导弹计划,这应是中俄关系史上的首次。中俄两国海军将于9月在南海相关海空域举行代号为“海上联合-2016”的联合军事演习,说明中俄战略合作正向纵深发展。
中朝关系近期回暖也离不开美日韩战略施压的“贡献”。6月30日,金正恩向习近平发来贺电表示,愿意与中国发展具有悠久历史根基的朝中友谊。7月11日,中朝两国元首就《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55周年互致贺电。习主席在贺电中说:“中朝友谊是双方共同的宝贵财富,中方愿同朝方一道,加强战略沟通,促进交流合作。”习主席强调了中朝加强战略沟通的必要性。
中俄朝不约而同对“萨德”入韩表示坚决反对,说明了在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背景下,中俄朝仍然拥有类似冷战时期的共同地缘政治利益,而且随着“新冷战”的深入,中俄朝战略走近并加强战略协调统一也是未来必然的趋势。
“新冷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对立双方表现为竞合关系,但竞争更多属于战略层次,合作更多属于战术层次。如中美、中日和中韩在经贸领域相互依存度还很高,中美在国际反恐等诸多领域有着良好的合作等,因此,中俄朝对美日韩两大格局对抗的烈度或低于冷战时期。但是,如果美方施加的压力过大,不排除世界又重新回到冷战时期两极强硬对抗的时代。
(作者为本栏目特约评论员、浙江大学韩国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美欧联盟关系新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美欧联盟关系新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3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新冷战很可能是美国衰败开始
作者:赵亚赟
虽然烈度远不能跟美苏争霸时代相比,但新冷战已经正式开始了。
虽然烈度远不能跟美苏争霸时代相比,但新冷战已经正式开始了。
乌克兰会战
冷战结束后,美国一家独大,一方面趁势瓦解前苏联国际势力范围,一方面直接打压中俄。首先倒霉的就是当初左右逢源的国家。这些虽然跟前苏联关系密切,但同时也接受西方援助的国家是最先受到攻击的,因为它们本来就是前苏联势力范围的边缘或外围,俄罗斯人并不是很受刺激。
因此,自作聪明、桀骜不驯的萨达姆成了最先受打击的对象。南斯拉夫虽然跟莫斯科闹翻,但它毕竟是社会主义国家,而且是斯拉夫国家,所以在西方眼中是标准的前苏联远亲,苏联表哥还在,南斯拉夫表弟就可以左右逢源;苏维埃联盟不在了,南斯拉夫联盟也就难以存在了。
由于前苏联的崩溃,这种攻势锐不可当,一直打到俄罗斯本土上--美国公然插手车臣战争。这一攻势直到普京上台后才被阻止。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甚至可以被俄国人看做威胁自己的行动。
虽然美国一度重点打压中国,但美国人始终没有停止在俄罗斯周边国家挖墙脚。善于暗战的普京一直在明里暗里跟美国较量。随着俄罗斯经济的恢复,这种斗争越来越激烈,最终在乌克兰摊牌。
乌克兰会战,美国和欧盟必败,俄罗斯必胜,这个毋庸置疑。美国虽然在整个世界占优势,但在俄罗斯家门口,还是天时不如地利。
讲武力,美国并不能直接跟俄国开战,毕竟两个核大国之间是难以爆发战争的,况且在俄罗斯周边,美国军力也无法压倒俄国。
讲经济,美国虽然开始制裁,但俄罗斯并非小国,对美欧的经济依赖并不强,特别是有中国做后盾,俄罗斯并不畏惧北约的任何制裁。相反,俄罗斯却可以用切断天然气供应、冻结乃至没收欧洲国家在俄投资相要挟。
讲斗争意志,美国控制乌克兰不过是让俄国难受,对自己并没有太大好处。而对俄国来说,失去乌克兰后,自己可能会失去黑海舰队的基地和大批军工企业。俄国人可以容忍乌克兰独立,但绝对无法容忍敌对势力控制着自己的&龙兴之地&。
拿中国的话来说,乌克兰是俄国的核心利益,而不是美国的。况且美国目前财政捉襟见肘,根本无法给乌克兰像样的支持。对两国领导人来说,奥巴马被国内经济危机搞得焦头烂额,他最关心的是本国的就业,而不是与俄国人拼命。但对普京来说,确实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欢迎您发表评论,部分评论会被推荐进,BWCHINESE中文网保留编辑与出版的权利
会员评论数据加载中,请稍侯...
会员评论数据加载中,请稍侯...
会员评论数据加载中,请稍侯...
Business World, Business Wisdo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争之人冷战mod1.175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