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找你谈话工作看法谈话,说我工作不在状态,是不是想辞职。。。

想辞职,不想工作怎么办?
有人问我,最近他工作状态一直非常不好,而且事情越来越多。有时候好不容易自己调整好了,新的事情又来把自己压垮。休息日突然来事,不想做,但必须做。想辞职,但一直不敢踏出这一步,他不知道该怎么办。
为了维持生活,获取物质条件,我们必须工作,但谁都知道,生活中不能只有工作。人类必须劳逸结合,将工作与休闲、专注与放松、职业与兴趣兼顾起来,才能将日子过得丰富多彩,让内心处于张弛有度的状态,这样才能保持心理的健康、情绪的平稳愉悦。
道理都知道,但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让自己累得像条狗,让生活里只剩下了工作,哪怕累到想哭,却也还无法放弃?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心理惯性”这一重要的心理特质,有很多心理状态,如习得性无助,其根源就在于心理惯性。
何谓心理惯性?就是人类会努力保持原有习惯的认知和生活状态的一种心理特性。
人最重要的一项自我功能便是对外部世界进行了解和掌控,好保证自身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中。在这一过程中,人会渐渐建立起一套判断是否安全的标准,同时基于经验发展出一套获取安全与稳定感的行为模式。
比如,很多老人家认为一定要爱惜物什,什么都不能扔,以后会用得着;比如,很多中年人认为稳定的铁饭碗工作比其他什么工作都强;比如,很多年轻人认为,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得到领导赏识,自己的地位才会稳固。每个年龄层的人都会基于自己的经验得出自己的结论。
但我们可以看出,很多结论其实不能放之四海皆准,它们甚至与时代或者现实严重脱节。这时,就需要我们带着批判性的眼光来看待这些结论。
这时,我们回到题主的问题,你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但却不敢拒绝纷至沓来的任务,哪怕在休息日也觉得自己必须加班。那么,这意味着你内心信奉着什么样的“结论”?这结论是真的吗?是正确的吗?如果抛弃了这个结论,你真的就会过得不安全,真的就找不到更好的生活模式了吗?你应该要深入思索这些问题,并给自己机会去做一些尝试,比如勇敢地对超出自己职责范围的工作说“不”,看看同事和老板会有什么反应。让改变一步步发生,而不用一下子就走极端。我相信你会发现,改变没你想像的那么可怕。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不加班的员工,才是好员工,别为他人的低效惩罚你自己
不加班的员工,才是好员工,别为他人的低效惩罚你自己
每天下班都赖在公司加班的员工就是好员工吗?有多少次,你加班是为了完成工作;有多少次,你加班只是为了让老板“看到你在加班”?还有多少次,你加班,只是为了陪那些效率低的同事。那些加班的日子,你开心吗?一、管理好领导的预期作为一个新人,是否加班,完全取决于公司“氛围”,而这种氛围,最主要取决于你的直系领导,如果领导是一个偏好加班的人,你的加班命运很难逃避。比如我有一个师弟小林,毕业就在一家小的财务外包公司工作,那时候每人负责一摊业务,只要做完了手上的工作,下班时候打卡走人是大家默认的工作方式。后来,他进了一家大公司的财务部,上了两周的班,他发现,几乎所有的同事晚上都要加班。他也不知道大家都在忙什么,但还保持了自己的节奏,做完了工作就打卡离开。后来,直系领导找他谈话,说你工作做得不错,不过要多多向张哥学习。他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张哥每天白天都在研究股票,等三点股票收盘后才开始认真工作。于是他也开始上班先消磨一段时间,玩玩逛逛,等下午才开始工作,反而很快得到了领导的表扬。坚持了三个月后,受不了虚耗生命的小林选择了辞职。他对我说:其实,加班文化,主要是因为老板不了解你的工作节奏,他觉得你快速完成了工作,不一定是效率高,反而可能是质量不高,而你工作时间长了,是大家可以感知的“衡量标准”,再加上很多公司不会为“加班付费”,老板觉得多赚了你的时间,有一种心理上的满足。但对于员工而言,这是非常不可取的方式,因为他会降低你的工作效率,占用你的业余时间,使你成为一个没有效率的人,久而久之,你的工作生活一团槽,抱怨不断,对工作也会丧失热情。小林总结经验说:如果你进入一家公司,一定要先了解公司的文化,特别是领导的喜好,学会管理领导的预期,当你领到一份工作或项目时,详细列出你的计划实施表,让领导对你的工作进度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特别是一些你耗费时间,但并不一定能在工作中体现的细节,比如调研时间、查阅资料的时间等等,让领导知道你为了完成这项工作,付出了详尽的努力,你不但能高效完成任务,而且通过你充分的准备,你的工作质量也是相当高的。如果这样还不能取得领导的认同,那也许你应该换一家公司,毕竟一个喜好虚耗时间的领导,长久来看,是不可能为公司创造高价值的,那对你和公司的未来,都是巨大的消耗。二、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别为他人的低效惩罚自己剔除掉老板的因素后,加班似乎变成了自己的事情。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我们都知道,有时候项目紧,工作量大,每个人都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才能完成,但有时候,同事没有你的效率高,在一个协同项目中,会出现你遥遥领先,而其他人还在埋头苦干,甚至领导也在加班。这时候,如果你抽身离开,既容易让同事埋怨,有时候也会被领导误会。此时,你要做一个选择,是继续留下来陪榜,还是大胆回去。小超人的想法是,这世上没有一定之规,这种时刻,不是必须留下或必须离开,但你要评估一下这个项目的周期,这种加班的情况会持续多久,从而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应对方式。如果这是一个短期的情况,比如一周只有一两次,那可以选择与同事们一起加班,并且主动咨询同事或领导,还有哪些工作需要帮助,既让领导知道你已经完成了手边的工作,而且显示出你愿意配合项目做出更多的承担。但如果这是一个长期的情况,比如连续一个月,其他同事每周都要加班3-4次以上,而你完全不需要加班,那你有必要跟领导沟通一下在项目中你承担的责任是否匹配,这有可能说明你的工作量跟项目的整体排期有问题,也有可能是领导对不同岗位的同事的工作效率预期差别太大。如果这些沟通无误,大家对这些安排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小超人的建议是:不要为其他同事的低效惩罚自己。你高效完成了工作,正常下班是对你的奖赏,更好的享受生活也是对自己的奖赏,不要为了做给别人看的加班,辜负自己。如果老板对此有疑问,你应该以自己更强的业务能力、包括在业余时间进行的学习、进修取得的成果,来说服领导,而不是用无效的加班,去显示自己的忠诚。三、不要让加班成为恶性循环人在职场,最痛苦的就是持续做不喜欢的事情,消耗自己,加班就是突出的一项,他不但浪费公司的资源,而且极端打击员工的积极性。其实加班不仅对员工不利,对公司也不是什么好事,即使不考虑加班费的支付,每天的灯火及空调支出、加班餐、交通费,如果不是重大项目,也许公司创收还抵扣不了这些办公成本。因此,公司本身应该限制明确的标准,什么情况加班,什么情况不要加班,并严格执行。记得年轻的时候,在一家外企工作,那时候年轻,很想通过加班来表示自己的“忠诚”,无条件的加了一周的班,甚至周六还到公司。结果上周,公司人力负责人就直接找我谈话,问我,我加班获得直属领导的同意了吗?他是否知道你为什么而加班,他为你设置的工作目标是否合理?并直接跟我说:如果没有必要,不要来公司加班。最后他语重心长的告诉我,“人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当时我年轻,并没有深刻的领会,后来经历过若干份工作,加上年纪渐长,看过太多为了工作损害身体的案例,这句话慢慢浮上心头,成为我选择一份工作、包括领导下属的不二法门:永远不要让自己成为工作的奴隶。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很重要,加班应该是一种特殊状态,是为了完成某一重大项目做出的调整,而非常态,更绝不要让加班成为恶性循环。你还在加班吗?审视一下你到底为什么而加班,如果是合理的,请尽量提高效率,减少加班生活。如果不是必要的,请尽快调整自己,甚至调整工作。永远记住,加班的,不一定是好员工,而你,永远别为他人的低效,惩罚自己!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小超人帮企业管好家务事,让行政当好大管家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领导谈心工作谈话记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