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面对面收钱被骗转账,被骗了900块钱能要回来吗

  url:/dnzb/html//content_198019.htm,id:0
□早报记者苏凯芳王盼琛文/图
  朋友就站在跟前,微信转账时还是转错了,误将4000元转给了刚加的好友,转眼就被对方拉黑,导致钱要不回来。前天,在泉州开店的吴先生微信转账出错,因额度未达到立案标准,钱无法追回,只能吃哑巴亏。
  面对面微信转账竟出错
  被收款人拉黑后追不回来
  前天,在泉州市区开店的吴先生向朋友购买一部价值5800元的苹果6s手机,他选择微信转账支付。他先后给朋友转账3000元和1000元,余额准备用现金支付。奇怪的是,朋友就站在他跟前,却一直没有收到钱。
  吴先生赶紧查看转账对象,当即傻眼了,他把钱转给了一个刚加的好友,网名叫“笑说再见”,头像为长相甜美的年轻女子。
  吴先生说,他并不认识“笑说再见”,转错账后,他要求对方把钱退还。但“笑说再见”一直没有退还4000元,还调侃吴先生:“你不是很有钱吗?”吴先生十分恼火,但无计可施。
  后来“笑说再见”直接将吴先生拉黑,他尝试用其他微信号加“笑说再见”为好友,但对方已将微信设置为“不加任何陌生人”。
  吴先生选择报警,警方回复,吴先生转账出错的额度未达到立案标准,无法立案。
  警方:转错账达1万元可向警方求助
  记者就吴先生的情况咨询鲤城公安分局民警,民警表示,如果吴先生转错账的金额达到1万元,可以向警方求助,通过警方调查把钱要回来。但吴先生转错账的金额未达到立案标准,只能由他自己联系对方要回,对方属于不当得利,理应将钱退还给吴先生。吴先生还可以向法院起诉,要回4000元。
  民警提醒大家,现实生活中误转账的情况时有发生,在转账时务必仔细核实对方信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有人用微信交错手机话费钱追不回来
  吴先生将吃哑巴亏的遭遇发到朋友圈,他的好友阿花随即给他发信息,说她前天也遭遇微信转账出错,1万元转错对象,对方收到钱后当即将她拉黑。
  除了微信转错账外,还有人通过微信误存手机话费。德化的周先生说,他有一次手机欠费,就让朋友通过微信代缴话费。结果朋友输错周先生的手机号码,存入350元,结果钱追不回来。周先生和朋友轮流联系该手机机主,对方竟报警说遭周先生骚扰。面对面转账也有假 17岁小伙“克隆”微信号付款行骗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如今微信转账支付十分普遍,扫一扫二维码,点一下付款,不仅省去了找零钱的繁琐,还方便快捷,可谁能想到这种简易的微信支付却成了诈骗新招。近日,新疆伊宁市合作区多家商店、超市就遭遇了“微信”面对面转账支付骗局,“聪明“的骗子竟是一名未成年男子。
原标题:17岁小伙&克隆&微信号佯装付款行骗&微信&面对面转账也有假法制网讯记者潘从武通讯员李勇 如今微信转账支付十分普遍,扫一扫二维码,点一下付款,不仅省去了找零钱的繁琐,还方便快捷,可谁能想到这种简易的微信支付却成了诈骗新招。近日,新疆伊宁市合作区多家商店、超市就遭遇了&微信&面对面转账支付骗局,&聪明&的骗子竟是一名未成年男子。7月24日,一名男子走进伊宁市合作区一商店,买了一些食品。结账时,男子提出使用微信支付,于是扫描了收银台上贴着的收款二维码。男子扫完码,并在手机上操作了一阵后,给老板显示了一个支付成功的页面。&头像和昵称都是对的,没问题。&扫了一眼对方支付的页面后,老板没有多心。然而,就在男子离开了几分钟后,当他拿出自己的手机查看时,却发现迟迟未到账。&糟了,被骗了。&在之后的几天,又有多个商店、超市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明明对方扫了码,明明看到了支付成功页面,可迟迟未收到款。随后,多位商家报了警。接警后,民警通过调看店内监控发现,作案的都是同一名男子。民警通过大量的调查走访,锁定了嫌疑人李明(化名)。原来,男子李明事先早已在手机上安装好了一款软件,可以编辑制作二维码支付成功页面。每次购买完东西准备付款时,都会先扫描好商家的支付二维码,获得商家的昵称,然后打开软件,输入昵称和付款金额,软件会生成一个支付成功页面。随后,他就会向商家出示,看到昵称和金额都正确,商家一般也不会多心,而且还要忙于招呼其他顾客,疏于查看自己手机,也就让他走了。偶尔碰到商家手机在身边询问没有支付成功时,李明会借口说自己手机网络延迟再支付一次给商家看,商家此时也就信以为真让他走了。李明就是这样屡屡得手。最终,李明凭借此手法共骗取合作区多家商店、超市商品价值400余元,现已归还商家。且由于李明年仅17岁,属未成年,民警对其进行耐心教育,并交由家长严加管教。办案民警提示说,由于微信面对面收款支付成功页面只显示微信昵称和金额, 所以在此提醒各位商家,在使用微信扫二维码支付交易时,无论再忙,也不要轻易相信支付截图,最好及时核对到帐信息,以免上当受骗!
[责任编辑:余佳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微信面对面转账也有假
新疆法制报讯(记者陈泽华 通讯员李勇报道)如今微信转账支付已十分普遍,扫一扫二维码,点一下付款,便可省去找零钱的繁琐。可谁能想到这种简易的支付方式却成了诈骗新招。
近日,伊宁市合作区多家商店、超市就遭遇了微信面对面转账支付骗局。
7月24日,一名男子走进伊宁市合作区一商店,买了一些食品。结账时,男子提出使用微信支付,于是扫描了收银台上贴着的收款二维码。男子扫完码,并在手机上操作了一阵后,给老板显示了一个支付成功的页面。
“头像和昵称都是对的,没问题。”扫了一眼对方支付的页面后,老板没有多心。然而,就在男子离开了几分钟后,当他拿出手机查看时,却发现迟迟未到账。
在之后的几天,又有多个商店、超市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明明对方扫了码,也看到了支付成功页面,可就是收不到钱。随后,多位商家报了警。
民警通过调看店内监控发现,作案的都是同一名男子。民警通过大量的调查走访,锁定了嫌疑人李明(化名)。
原来,李明事先早已在手机上安装好了一款软件,可以编辑制作二维码支付成功页面。每次购买完东西准备付款时,都会先扫描好商家的支付二维码,获得商家的昵称,然后打开软件,输入昵称和付款金额,软件便会生成一个支付成功页面。
随后,他就会向商家出示,看到昵称和金额都正确,商家一般不会多心,就让他走了。偶尔碰到商家查看手机,询问为何没有支付成功时,李明便找借口说手机网络信号不稳定,再支付一次给商家看,商家此时也就信以为真让他离开了。李明就是这样屡屡得手。
最终,李明凭借此手法共骗取合作区多家商店、超市商品价值400余元,现已归还商家。且由于李明年仅17岁,属未成年,民警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交由其家长严加管教。
由于微信面对面收款支付成功页面只显示微信昵称和金额, 所以在此提醒商家,在使用微信扫二维码支付交易时,无论再忙,也不要轻易相信支付截图,最好及时核对到账信息,以免上当受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转账还能要回来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