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挂口径利税额计算怎么计算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关于资金利税率的计算与分析
下载积分:871
内容提示:关于资金利税率的计算与分析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6|
上传日期: 00:38:3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关于资金利税率的计算与分析
官方公共微信Serenity 发表于
工缴利税价就是成品总价减去物料成本后的价格,一般包括工费、利润和税费。
那别人说给你1000件衣服 价钱是按 工缴利税价 算,那又是虾米意思哦。
主题帖子听众
幼稚园, 积分 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 积分
幼稚园, 积分 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 积分
在线时间6 小时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主题帖子听众
幼稚园, 积分 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 积分
幼稚园, 积分 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 积分
在线时间6 小时
哦mygod我的引线币
主题帖子听众
幼稚园, 积分 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46 积分
幼稚园, 积分 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46 积分
在线时间9 小时
呵呵~还不错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浅析如何审定工效挂钩企业工资总额执行“两低于”办法.doc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浅析如何审定工效挂钩企业工资总额执行“两低于”办;大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陈高勇;2004年,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关于做好已取消和;一、“两低于”指标的计算;“两低于”计算工效挂钩企业工资总额涉及4个指标,;(一)工资总额的增长幅度;计算公式:;工资总额增长幅度=(工资总额实绩/工资总额基数-;计算工资总额的增长幅度取决于工资总额实绩和工资总;例1某企业20
浅析如何审定工效挂钩企业工资总额执行“两低于”办法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2004年,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关于做好已取消和下放管理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通知》规定,自2004年起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企业按规定自主进行当年挂钩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和应提工资总额的清算。文件规定,“两低于”是指职工工资总额增长幅度低于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纳税人每年度在所得税前扣除的工资,最高不能超过按“两低于”原则计算的金额。各级税务机关不再参与审批工效挂钩方案,纳税人按“两低于”标准和实际发放原则确定税前扣除额。也就是说,工效挂钩企业实际发放的工资总额在“两低于”标准范围之内的,由纳税人自行申报扣除。但是,由于现有的关于工效挂钩企业在执行“两低于”的工资管理上没有一个系统的可操作办法,造成了纳税人因地区、因行业以及因所取指标不同而存在工资提取上的差异。如何引导企业正确理解和执行好“两低于”的工资额提取规定,规范工资扣除行为。笔者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和在工效挂钩审核中的实践,对工效挂钩企业执行“两低于”的一般操作办法作一点介绍,以与同仁共商。
一、“两低于”指标的计算
“两低于”计算工效挂钩企业工资总额涉及4个指标,即工资总额增长幅度、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和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正确理解和准确计算这4个指标,是我们正确执行“两低于”的关键。
(一)工资总额的增长幅度
计算公式:
工资总额增长幅度=(工资总额实绩/工资总额基数-1)×100%
计算工资总额的增长幅度取决于工资总额实绩和工资总额基数两个指标,对于企业工资总额的掌握,虽然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组成的规定》有了统一口径,但仍应以国家税务总局《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对工资的解释为准,即工资薪金支出指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与其有雇佣关系的员工的所有现金或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企业不得随意扩大或缩小工资总额的范围。计算企业工资总额的基数,应区分新挂钩企业和已挂钩企业。对新挂钩的企业工资总额基数的确定,其一般方法和原则是:以上年企业实际列支的工资总额为基数,核减一次性补发往年工资,核增上年增人、转正定级的翘尾工资等因素进行确定。对已挂钩企业工资总额基数的确定。其一般方法和原则是:工资总额基数以上年工资清算实际提取的工资总额为基础,并根据上年新增效益进入新一年度挂钩经济效益基数的程度,按照确定的定比或环比、限额环比办法,相应核增新增效益工资进入当年挂钩工资总额基数,同时还应考虑以下调整因素。一是按规定吸纳的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军队转业干部,当年所需增资按实际发放额在工资总额基数外单列,第二年按上年单列数加翘尾工资核入工资总额基数。二是因新建、扩建增人工资在项目正式投产前,经批准,可按有关规定据实列支,待项目正式投产后,再按同比例核增进入工资总额基数和经济效益指标基数。三是企业之间成建制划入划出增减人员,原则上按实际数划转工资总额基数。四是按规定应核增核减的其他因素。除上述因素外,原则上实行增人不增工资总额,减人不减工资总额。
例1 某企业2002年实行工效挂钩办法。当年工资清算实际提取数为200万元,经济效益实际完成数为50万元,浮动比例1:0.5,2003年工资总额基数和经济效益基数按上年实行递增10%限额环比办法。该企业在2002年12月份根据规定一次性补发下半年调资15万元。问该企业2003年工资总额基数是多少?
答:2003年工资总额基数=上年工资总额实际提取数×(1+递增幅度)±增、减资因素=200×(1+10%×0.5)+15÷6×12=240(万元)
(二)经济效益的增长幅度
计算公式:
经济效益增长幅度=(当年实现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基数-1)×100%
计算经济效益增长幅度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经济效益指标的确定。根据文件规定,工效挂钩企业的经济效益指标要以实现利润为主要指标,对目前实行复合挂钩与实现利税(即利润总额加销售税金及附加)挂钩的企业要尽快转为以实现利润为主要指标。二是经济效益基数的确定。计算经济效益基数同样应区分新挂钩企业和已挂钩企业。对新挂钩企业经济效益基数的确定,一般以上年实际完成数为基数加以核定,如果上年实际数低于前三年平均数,则可参照前三年情况合理核定。对已挂钩企业经济效益基数的确定,原则上以上年实际完成数为基础,按照预先确定的定比或环比或限额环比办法,将应增加的经济效益核入基数。其次还要确定是否有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指标的其它因素,比如企业在新建扩建项目完成后,在核增该项目新增人员工资总额的同时,应参照同行业或本企业人均效益水平核增挂钩的经济效益指标基数。
例2 按例1中的条件,问2003年经济效益基数是多少?
答:2003年经济效益基数=上年经济效益实际完成数×(1+增长比例)=50×(1+10%)=55(万元)
(三)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
计算公式:
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报告期职工平均工资/基期职工平均工资-1)×100%
计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关键是核实企业发放给职工的全部工资薪金支出。
(四)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
劳动生产率的计算有多种方法和表现形式,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使用,但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为方便操作,便于理解,可以将增加值作为首选指标来计算劳动生产率,具体计算口径原则上以国家统计部门规定的统计口径为准。有些企业按规定难以准确计算劳动生产率的,在报经主管税务机关同意后,也可以按产品销售收入(营业额)计算人均劳动效率等相近指标来替代。此处以增加值作为劳动生产率的计算指标。
计算公式:
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报告期的劳动生产率/基期劳动生产率-1)×100%
劳动生产率=(增加值/年平均职工人数)
计算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应重点放在对劳动生产率中增加值的口径计算上,增加值的计算可采用收入法,即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到的收入份额计算。具体构成项目:
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十营业盈余
二、企业工资总额“两低于”的审定
首先,在“两低于”范围内计算出当年允许提取的工资总额。计算公式:
当年可扣除的最大工资总额=工资总额基数×(1+当年实现经济效益净增减幅度或当年劳动生产率实际增、减幅度)
计算可扣除的最大工资总额关键是按照“两低于”的要求确定当年工资总额的增、减比例。其一般方法和原则是:以“两低于”指标计算的结果为基础,将当年实现经济效益的增幅与劳动生产率的增幅进行比较,在两个指标中按就低不就高的原则确定。
其次,应将年终清算计提的新增效益工资,加上当年工资总额基数与可扣除的最大工资总额进行比较,若前者小于后者,则说明该已企业提取的工资总额是在“两低于”范围之内,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按实际提取数扣除;反之,若前者大于后者,则说明该企业已提取的工资总额已超出“两低于”,范围,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只能按照可扣除的最大工资总额扣除。
例3 某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实现利润挂钩。税务机关在所得税汇算清缴中,对该企业“工挂”指标、基数的清算和认定:(1)企业工资总额基数为500万元;经济效益基数为100万元;上年职工实际平均工资10800元/人;上年劳动生产率为16000元/人;(2)企业当年实现毛利润为120万元;提取工资总额为540万元;职工实际平均工资为11800元/人;劳动生产率为17520元/人。问该企业当年提取的工资总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否可按实际提取数扣除。
答:“两低于”指标的清算
工资总额的增长幅度=(工资总额实绩/工资总额基数-1)×100%=(540/500-1)×100%=8%
经济效益的增长幅度=(当年实现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基数-1)×100%=(120/100-1)×100%=20%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文学作品欣赏、应用写作文书、幼儿教育、小学教育、高等教育、各类资格考试、行业资料、18浅析如何审定工效挂钩企业工资总额执行“两低于”办法等内容。 
 原实行工效挂钩办法的企业工资总额所涉所得税相关问题浅析_财务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对实行工效挂钩企业在两个低于范围内 提取的工资总额,经主管税务机关审定,可按...  实行工效挂钩企业的工资基 数按照以下原则进行确定: 当年的工资总额增长率低于上...为确保工资增长符合“两个低于”原则,有效控制分配风险,的效益工资实行分 档调控...  制的金融保险企业, 可按照工资总额增长幅度低于经济效 益增长幅度、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的原则(简称“两个低于”原则) ,执行工效挂钩办法。...  2、坚持“两低于”原则。即企业工资 总额增长幅度...效益工资时要严格执行分档计提办法:新增效益工资相当...浅析如何审定工效挂钩企... 6页 5下载券 07...  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考核实施办法为充分发挥工资分配的激励作用, 切实调动基层...一、工效挂钩的原则 (一)坚持“两低于”原则。即工资总额的增长幅度低于企业...  工效挂钩办法是国家对国有企业工资总额进行管理的一...企业的工资基金 和工资增长基金,由企业主管部门审定,...“两低于”原则的, 挂钩结算结果为税前可扣除工资...  (二) “两个低于”的原则: 工资总额增长幅度低于...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办法(以下简称工效挂钩...在计提新增效益工资时要严格执行分档计提办法: 新增...  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办法以及“两低于”的企业,按 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效挂钩企业 2009 年工挂结算表,实行工资总额包干的国 有企业需带审定的工资...  工效挂钩企业税前扣除工资限额的计算( &两个低于&...三,工效挂钩执行情况的结算 新增效益工资的计算公式...浅析如何审定工效挂钩企... 6页 7下载券 关于请...乡镇企业自有资金的计算方法--《财会通讯(综合版)》1992年01期
乡镇企业自有资金的计算方法
【摘要】:正 随着乡镇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发展和完善,乡镇企业的自有资金也纳入了承包指标。湖北仙桃市乡镇企业的经营承包,除产值、销售、利税等主体经济指标外,还承包了自有资金增长(年末自有资金一年初自有资金)一项,这个指标反映了一个企业的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的全部面貌。怎样计算乡镇企业的自有资金呢?现行乡镇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只对乡镇企业流动资金的计算方法作了统一),因此在年终考核自有资金增值指标时,出现计算口径不统一,计算结果不符合实际,有虚增自有资金的情况。对此,特就乡镇企业自有资金的计算方法问题,谈点个人浅见,供研究和参考。一、资产债务法所谓资产债务法,就是用资产减去债务来计算乡镇企业自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正文快照】:
现对上述公式进一步加以说明:(1)以上公式所列的资产,应是剔除损失后的净资产。现行乡镇企业{会计报表中,在资金占用类列有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减盘盈),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减盘盈)和应弥补亏损,这“三项损失”,在计算自有资金时,如果不剔除,就会出现资产虚增,自有资金不实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农业银行陕西省分行兴平县支行、陕西省财经学院联合调查组;[J];农村金融研究;1980年06期
丁安其;[J];农村金融研究;1980年18期
温阳福;[J];农村金融研究;1980年47期
,曾康霖;[J];财经科学;1980年01期
杨树屏;张守任;;[J];中国金融;1980年07期
;[J];中国金融;1981年06期
刘光中;;[J];中国金融;1981年11期
于连元;[J];农村金融研究;1982年05期
任廷贵;[J];农村金融研究;1982年10期
白银彰,王万模,周莲舫;[J];西南金融;198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慧芳;;[A];中国土地学会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殷炳建;;[A];中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研究——中国土地学会199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A];首届海峡两岸制冷空调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2年
建设银行山西省分行课题组;侯以莅;王杰;闰振吉;陈跃春;;[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1993年度)[C];1993年
沈标桐;;[A];现状、挑战、展望——第五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93年
裘国荣;;[A];农村商业体制改革——首届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选编[C];1983年
王毓海;;[A];农村商业体制改革——首届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选编[C];1983年
张井;;[A];农村商业体制改革——首届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选编[C];1983年
武永和;雪林;杨玲;;[A];全国市场经济与商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王彬;;[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见君;[N];安徽日报;2000年
常保东;[N];北京科技报;2000年
王生宽;[N];兵团日报(汉);2000年
周凝;[N];中国财经报;2000年
柯象中;[N];中国财经报;2000年
林枫;[N];中国电子报;2000年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
王春光;[N];中国改革报;2000年
横店集团总裁
徐文荣;[N];中国旅游报;2000年
周建初;[N];中国煤炭报;2000年
杨再道;[N];重庆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傅泽平;[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徐莉;[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田德录;[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孙文军;[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丁仕达;[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姜长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祝美群;[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孙涌;[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肖莎;[D];复旦大学;2003年
杨永东;[D];华中农业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谭为民;[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卢铁光;[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王隆建;[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张斌;[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徐光勇;[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谭琼;[D];浙江大学;2001年
肖焰;[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李达观;[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1年
刘宏强;[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甄理;[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利税计算公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