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 张学良事变,张学良为什么下不抵抗命令而丧权辱国

替少帅洗地没啥意思。东北不是一夜丢的,大半年时间才完全被倭寇占领。这期间各方表现千奇百怪,少帅表现更是糟糕。话说,别听人家叫他少帅叫他美男子就真把他当做年少有为的二代了,他说到底就是个旧军阀(蒋介石傅作义算新军阀),还是个阅历很短的旧军阀。从私人角度来说,我挺能理解张的,918后他旅欧的表现,以及他资助部下回东北,都可见他是有抱负的。可是,他很年轻就做一方豪强,又生活在糜烂的温柔乡,让他有血性太难。从他一个军阀的角度来说,那就是一步错,步步错。918之前,张地位在中国堪称第二,势力范围扩大到京津,好几条铁路的税收都归他。我个人觉得军阀的立身之本是地盘,他却觉得是军队,还是离开家乡的军队。看了大家的答案我再多说几句关于老蒋的。蒋对待国际事物的水平真心渣渣,他的学识经历也不足以支撑他成为一国领袖,可惜在当时,他的确在各方诸侯里是最优人选。
少帅一盘算&br&打输了 军队就没了 地盘给了鬼子&br&打赢了 军队也没了 地盘被老蒋抢去&br&&br&所以只好不打 保存军队 地盘送鬼子&br&&br&结果进关了 老蒋一合计 不能把我的地盘送给你吧 不如你去剿匪 灭了TG延安封给你&br&结果被老蒋当枪使 让东北军西北军一起滚去剿匪&br&少帅一盘算&br&剿输了 军队就没了 地盘TG留着&br&剿赢了 军队也没了 地盘被老蒋抢去&br&&br&所以少帅很干脆的又反水了。。。地盘TG留着 我保军队&br&&br&TG一合计 你带着二十万装备精良的大军向我反水 你妹 这算怎么回事 你要当朱老三吗 不能把我的地盘送给你吧 我这刚长征完 一共就这仨瓜俩枣的 到抗战开始TG正规军也就三万多 你呆在我这 过几天这延安就tm姓张啦 赶紧着 有多远滚多远&br&结果就被TG当了谈判的筹码。&br&然后被软禁到死。&br&只要扣着他们老大当人质,东北军就不敢反。&br&然后老蒋就把东北军慢慢肢解掉、借其他势力借刀杀人、当炮灰消灭了。&br&实际上,根本不用老蒋费心,张学良一被扣,东北军自己内部就撕吧起来了。&br&&br&实际上呢,如果张能在九一八时,做出全体跟鬼子死磕之态,通电全国,借TG的嘴炮机器,占据民族大义,卖惨卖情怀,鼓吹“东北一失,中国必亡”之类。正逢全国民族主义觉醒之时,即使东北全失,尚有天下无数英雄深入敌后加入抗联,如果张能舍命扛住鬼子,哪怕战线能维持一段时间,张就是民族英雄,全国威望爆表,全国爱国青年望风来投,东北军完全可以借机壮大。实际上两广事变,连八竿子打不着的桂系和粤系,都在拿抗日说事,还得到了全国军阀的支持,只不过陈济棠在内部威望太挫,把自己玩脱了。&br&而身后的阎老西、韩复渠之流,向来都是明哲保身的主,在民族大义面前,也不一定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爆正在抗日的东北军的菊花(而且只要稍加防备,也不一定爆的掉)。&br&此时,张就算不敌,想东北军装备精良,只要舍命一战,即使再败也不至于一上来就全线溃败还被鬼子追进关来。此时若能徐徐撤回关内,张即保了军队(甚至壮大),还能留下华北一小块地盘,然后宣传“非我抗日不给力,只是老蒋猪队友”,张能在舆论上一跃超过老蒋,以复我华夏河山为口号(其实还是他自己的河山),成为全国军阀之盟主,也未可知。&br&而且,从鬼子方面来看,九一八就是欺负中国军阀遍地,团结不起来。如果张能靠民族主义把老蒋乃至全国军阀都拖下水,鬼子敢不敢把东北的战争搞成全面侵华,也在两可之间,说不定见好就收,占了几个城,拱卫一下朝鲜的殖民地就算了。&br&&br&至于西安事变,离题万里不详细说。不过实际上当时老蒋指挥各路炮灰去剿匪的戏码,从瑞金时期就开始了,天下的军阀都在阳奉阴违,去TG门口做个样子,然后去中央讨要补给,最后都不了了之。TG也懂,配合着演演戏,碰上不长眼的,就接收一下运输队长们的孝敬。&br&西安事变之前,TG、东北军、西北军三家,实际上已经形成串联互保之势,其中实力最强的还是他张学良。你自己东北军大军再握,要剿匪,要投共,还不是随你,老蒋威逼再紧,又能拿你如何。&br&&br&一般这种阵前反复无常,仗只要一打的不顺,就琢磨着怎么跑路或投降,保存自己实力的人物,我们一般称之为:小人。&br&&br&而少帅这种比较特殊,我们一般称之为:智商捉鸡的小人。
少帅一盘算 打输了 军队就没了 地盘给了鬼子 打赢了 军队也没了 地盘被老蒋抢去 所以只好不打 保存军队 地盘送鬼子 结果进关了 老蒋一合计 不能把我的地盘送给你吧 不如你去剿匪 灭了TG延安封给你 结果被老蒋当枪使 让东北军西北军一起滚去剿匪 少帅一盘算 …
本答案是专门为了揭露最高票的答案中的刻意误导和欺骗之处。&br&&br&1,蒋中正19日发电报要张学良不抵抗?&br&&br&“限即刻到。北平。张副司令勋鉴:良密。中刻抵南昌。接沪电,知日兵昨夜进攻沈阳。据东京消息,日以我军有拆毁铁路之计划。其借口如此。请向外宣传时对此
应力辟之。近情盼时刻电告。中正叩。皓戌。”这个电文只说明蒋中正知道日军在进攻沈阳,而且说日军接口东北军有拆毁铁路的计划,要张学良对外宣传时澄清,
并不说明蒋中正要求张学良不抵抗。而且他连早上6点沈阳沦陷都不知道,显然对当时的情势根本不清楚,用这个来证明蒋中正叫张学良不抵抗根本就是移花接木。
&br&&br&2,唐德刚在张学良坦白后仍然认为不抵抗是蒋中正下令?&br&&br&此人文中说:我们再来听听唐德刚本人到底是怎么说的。唐德刚2007年出版的《张学良口述史》一书中,他是这样评价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中的表现的:&br&&blockquote&  “&b&他(张学良)的“不抵抗”原是奉命行事。背了这“不抵抗”三字的黑锅,在当时真是“国人皆曰可杀”。而张氏为此三字之冤不辨一词;并从而戒烟去毒,浪子回头,洗心革面,知耻近乎勇,却是难能可贵的。&/b&”&/blockquote&&img src=&/678cc3ec8f0c2dce256a0b21d8a6c27f_b.jpg& data-rawwidth=&598& data-rawheight=&5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8& data-original=&/678cc3ec8f0c2dce256a0b21d8a6c27f_r.jpg&&&br&&b&  唐德刚怎么会在张学良向其坦白后得出上述结论?&/b&&br&&br&他用唐德刚一书中“他(张学良)的“不抵抗”原是奉命行事。背了这“不抵抗”三字的黑锅,在当时真是“国人皆曰可杀”。而张氏为此三字之冤不辨一词;
并从而戒烟去毒,浪子回头,洗心革面,知耻近乎勇,却是难能可贵的。”来证明唐先生在张学良对其坦白以后,任然认为张学良不抵抗是奉命行事。但是请注意!这一段文字来自于该书收录的作者为傅虹霖《张学良的政治生涯》所作书序的删节稿,最早发表于台湾《传记文学》杂志第五十四卷第一期,而这一期是在1989年出版的,而唐先生采访张学
良是在1990年,请问答主,你用唐先生1989年的观点来证明1990年唐先生采访张学良以后仍然不相信张学良不抵抗是他自己的意思,这是什么逻辑?而且说“唐德刚怎么会在张学良向其坦白后得出上述结论?”,这完全就赤裸裸的造假和欺骗行为。我看答主恐怕是认为大家都不会起挨个检查他引用的文字吧?&br&&br&作者被揭穿以后又故意装傻,说:“《张学良口述史》这本书是2007年出版的(唐德刚的序言也是2003年撰写的),该文专门被选入该书,这难道不是唐德刚1990年采访过张学良后得出的结论?倘若唐德刚否定了自己认识的话,会同意把那篇文章编入书中?”,多好的逻辑啊!可是这本书根本不是讲九一八的专著,而是讲张学良的一生,那篇文章也只有一句话和不抵抗有关,只要那篇文章大体上符合唐德刚当时对张学良的认识,为什么不可以收录。而且,按照他的神奇逻辑,老毛在50年代编毛选的时候,收录了《新民主主义论》,《新民主主义论》里面有一句:“不走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路,是否就可以走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的路呢?也不可能。”,我们马上可以得出结论,老毛50年代认为中国不可能走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道路。否则为什么老毛50年代亲自修改审定的毛选里面要有这么一句话呢?&br&不过我看这种逻辑也只能骗三岁小孩了。&br&&br&3,早就不存在的南京军委会当晚发布不抵抗命令?&br&&br&最高票答案作者用来证明蒋中正当晚下令不抵抗的证据都来自《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作者告诉我们,身在美国,处于自由环境下的张学良的话是受到台北当局压力,所以不可信。而身在大陆,要夹着尾巴做人的一干国军降将的话倒是可信了。这个答案中间还有这么一段:&br&不仅如此,“九一八事变”爆发当夜,当日军攻打北大营之际,南京军委会甚至还给东北方面发来十万火急电报,声称日本关东军是在“自动演习”,因此,东北军队“&b&切勿妄动,以免误会&/b&” [11]。&br&没错,他引用的这句话,这本书里是有:&br&&img data-rawheight=&209& data-rawwidth=&752& src=&/3f2d6a71ec14ce91d229aff21a46922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2& data-original=&/3f2d6a71ec14ce91d229aff21a469222_r.jpg&&然后很不幸的是,1931年的南京根本不存在一个军事委员会。根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早就在日撤销了,一直到一二八抗战以后才恢复(参见李新总编《中华民国史》第八卷,第228页。)。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机关,怎么发来十万火急电报?引用这样明显的谣言,请问答主是真不知道是谣言还是假装不知道是谣言?&br&&br&4,1980年,蒋经国执政时期,NHK采访张学良?&br&&br&作者为了编造NHK采访时,张学良明确说不抵抗是他的责任是受到台北当局的压力,不惜把1990年8月,张学良接受NHK采访移花接木到1980年。然后说是蒋经国政府给了张学良压力,要他必须这么说。作者原文如下:&br&&br&我们这里听听张学良是怎么说的吧。下面是张学良1980年接受NHK记者采访的一段话:&br&&blockquote&  “这件事情,现在有好多人替
我辩别,说是当时中央怎么样.当时中央还没有那么厉害,那时中央不是蒋先生,不是蒋总统,那是孙科负责的时候。中央给我的指示是:相应处理。相应处理是一
句不负责任的话。我不能将责任推到中央去。我自己是不想把这件事扩大.我没判断出日本会整个儿来”[19]&/blockquote&  事实真的如张学良所言,“我自己是不想把这件事扩大”吗?难道张学良真的就是寡廉鲜耻的千古罪人?&br&  对此,起码NHK是抱怀疑态度的,他们在采访录中是这样解读的:&br&&blockquote&  “关于不抵抗政策间题,张学良自始至终都在极力证明蒋介石没有责任。从他当前的立场来看,恐怕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20]&/blockquote&  很明显,这个所谓的“当前的立场”,就是指NHK采访张学良之际,正是小蒋执政时期,张尚软禁台湾,言行都受到各种限制,难以表达真实意思。&br&&br&但是这是在赤裸裸在造谣了,张学良接受NHK采访是在1990年8月,而不是在1980年,这点这本书一开头就写的清清楚楚:&br&&a href=&///?target=http%3A///content/13/037_.s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content/13/1&/span&&span class=&invisible&&030/08/221122.s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故意移花接木,说采访是1980年,然后胡说:“就是指NHK采访张学良之际,正是小蒋执政时期,张尚软禁台湾,言行都受到各种限制,难以表达真实意思。”,请问,他是认为1990年蒋经国还或者,还是认为NHK采访张学良是在1980年而不是在1990年?前面他造谣还可以抵赖,这一条他不知要如何抵赖?&br&&br&实际上只要看看远流版的《张学良口述历史》马上就可以知道,什么台北当局施压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当时蒋纬国还在替张学良分锅,说不抵抗是中央下的命令,台北当局还有谁会因为这事对张学良施压?用屁股想想都知道不可能。&br&&img data-rawheight=&497& data-rawwidth=&410& src=&/683b73bc51527fdff2dcecfdd8eacf06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0&&&br&不过某人是不是这下要扯:“连蒋纬国都说不抵抗是他爹干的”啊?&br&&br&远流版的《张学良口述历史》明明白白的写了,张学良说不抵抗是他的主意,和中央无关,有些人视而不见,反而继续胡扯张学良接受NHK采访时说不抵抗不是他的责任,实际上看看全文就知道,根本不是他说的那个意思,而是说他的决策不是打算对日本侵占东北不抵抗,而是他不认为日本会侵占东北,所以要避免冲突。&br&&img data-rawheight=&1047& data-rawwidth=&700& src=&/1f2f867cfd909ae537c8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1f2f867cfd909ae537c8_r.png&&这番话,张学良对着唐德刚也讲过,而且说的更加清楚:&br&&img data-rawheight=&501& data-rawwidth=&411& src=&/c80c45f7bb380cd9da63d82fc056e3e8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1&&&img data-rawheight=&500& data-rawwidth=&416& src=&/4eee981c36e7b0b67444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6&&这段话很明显是张学良向阎锡山辩解,说他并不是知道日军要攻占东北然后不抵抗,而是他没想到日军真的敢攻占东北,于是下令不还手,避免事态扩大。那里有暗示不抵抗不是他的命令是中央命令的意思?
本答案是专门为了揭露最高票的答案中的刻意误导和欺骗之处。 1,蒋中正19日发电报要张学良不抵抗? “限即刻到。北平。张副司令勋鉴:良密。中刻抵南昌。接沪电,知日兵昨夜进攻沈阳。据东京消息,日以我军有拆毁铁路之计划。其借口如此。请向外宣传时对此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网站的用户越多,就越接近这个社会本来的样子张学良为什么不抵抗?
首先,先普及一个常识,蒋介石并没有下令不抵抗,蒋介石下的命令是让张学良拼死抵抗.这在台湾解禁的档案和张学良良的回忆录里都有记录.至于原因,之后会做详细说明这里先切回正题,张少帅为什么不抵抗?原因有很多,但一个很重要又被大家忽略了的原因是,张少帅没实力抵抗,也不愿意抵抗.张学良虽然继承了大帅东北王的称号及30万东北军,但其时大部分东北军精锐为争夺京津地区部署在关内,(其实张大帅时就已把战略重心从东北转向了京津地区,这才有了直系和奉系为争夺京畿的两次直奉战争,及最后奉系控制北京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张大帅身死后,奉系在京畿附近的实力并未受太大影响反因少帅入关参与中原大战而加强。到31年东北地区只有10万左右的老弱病残及少数警察部队,且分布在东北三省及全境及内蒙部分地区,根本无法阻挡日军精锐的关东军。而少帅本身也不想抵抗,其一其战略中心已开始转移,其二如将关内精锐调进东北和日军火拼,无益于将中原大战获得的成果(京津的实际控制权)拱手让人,就算是调军回东北火拼日本人,以中东路的前车之鉴来看拼赢的概率也不大。而且少帅低估了日军的野心,以为会和以前的各种事件一样,可以通过外交解决。所以少帅很实际的下达了不抵抗的命令至于蒋介石,对张学良此举算是恨之入骨,原因除了希望张和日本人火拼,国民政府兵不血刃实际控制京津之外。更多的是作为政治家,蒋有其全局视野。将知道,日本国内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分为主战的军部(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历史教科书称日本为军部法西斯)和主和的政府。918是军部擅自发动,并没有通过政府。日本的高级文官精英们也在为此事大为光火(不得不承认,日本的文官精英的战略头脑确实要胜过军部将官许多)日本首相声称要将东北还给中国(可惜后来军队政变,将其暗杀)此时,作为政治家的蒋介石敏锐的觉察到,东北军抵抗的越猛烈,就可以给日本政府和军队的博弈中提供越多的筹码,假如张学良当时能遏止住关东军,哪怕守不住,至少也要给日军迎头一记闷棍,那石原莞尔一流很可能会因此而成为日本国内一例经典的反面教材,其余狂热份子也不可能因九一八事变的巨大胜利而将中国视作创造奇迹的宝地,下克上的风气会被压制,日军侵略中国的步伐也会被大大延缓,甚至于整个抗日战争都可能根本就不会发生。可是历史不能改写,写到这里我也困了,明天还要早起,有空在补充
当时土匪军阀起家依靠就是军队,唯一的家当本钱也是军队,军队都是军阀们的私人财产,军队没有就什么都没了,所以军队都要死活留着。他们自己知道打日本是打不过的,不战而退的情况还有29军的宋哲元,没怎么打就弃守平津门户了。
虽然蒋是当时中国的最高统帅,但当时各地方其实是军阀割据,中东路事件国民政府没有派一兵一卒支持张,加上日俄战争,俄罗斯完败于日本,张想想自己连老毛子都干不过,怎么对抗战胜老毛子的小日本。张为了保存自己京冀的实力,放弃了东北。没有一个统一的政府,各怀鬼胎,张为了保存实力,蒋想着张去抵抗,却不想支援,还想趁机削弱东北军,这就是军阀割据时代的悲哀。解放战争时你就可以看出,国民政府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府,阎锡山的晋绥军,李宗仁、白崇禧的桂系军,何应钦、陈诚的中央军,冯玉祥的西北军,还有四川的川军,心都不齐何以成事。总之丢失东北三省,不是张一个人的过错,处于当时的环境下,我们大部分人也许都是张、蒋。
张学良自己挑衅苏联失败,对日本就更怕了,当时谁也没想到日本竟会大举入侵中国
崽卖爷田不心疼
网友的回答有一定道理,但不敢苟同其常识:“蒋介石下的命令是让张学良拼死抵抗”。据这位网友说“在台湾解禁的档案和张学良良的回忆录里都有记录”,但是,三年过去了,这位网友还是没有提供“详细说明”。参考下面回答:更多相关信息,参考:
有两个问题容易被人忽略:1、日本当时的首相犬养毅是支持 归还东北,换取经济特权 的,之后32年515兵变,犬养毅在内的多名政府高官被肉体消灭,主战派才上台从兵变的必要性来看:a)犬养毅是真想归还东北 b)犬养毅有一定政治实力,不是傀儡从时候诸葛亮的角度,看到日本的野心是容易的。而站在张学良的立场,想到日本军人的野心足以做掉首相,显然是困难的。不排除毛、蒋、李宗仁一类的人物站在他的立场能够看清这个问题,但中人之姿的张显然眼力不足。2、另一个容易让人忽视的是918之后的时间点问题。蒋31年12月8日下过坚守的命令,而张31年1月初丢掉锦州,从而彻底丢掉了东三省。但一个问题是蒋12月15日通电下野,1月底复出。期间广东派系主导的南京政府一方面无力调集钱粮、弹药支援东北,一方面无力指挥华东地区的中央军北上抗日。而南京政府无力指挥部队抗日,正是蒋介石迅速复出的重要原因。所以说,张学良坚守锦州,一方面要面对中央政府有意或无意的支援无力,一方面有损于自己重要政治盟友蒋介石的利益,最后退却是必然的事情。
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时曾说过,东北军决“不为瓦碎”。如果是“玉碎”还可以碎,要是瓦碎则不必。张学良的“玉碎”就是指全国抗战,“瓦碎”就是指东北或锦州的单独抵抗。张学良认为“抗战是当然的,但须全国抗战,如能实行全国抗战,东北军在第一线作战,是义不容辞的。这就是说,如果全国不抗战。我张学良也不单独抗战,因为单独抗战是白白送死。详见张学良在东北为什么不抵抗-豆瓣社区(手机版),
以前说是蒋介石自己的命令,不过后来他回忆说是自己不抵抗,他凭直觉判断日本人不会全面侵华的。。。
济南惨案让他们觉得可以靠国际干涉获得屈辱的和平。中东路事件让张知道了和列强硬拼除了让自己吃亏,蒋是乐见其成去掉一个最强大的对手。 张自认为抵抗了,没有军队,下场很严重,会被蒋和其他军阀吞并;不抵抗起码有军队,到别的地方混照样有势力,而且国际干涉日本最终会退让,只是吃小亏。别说张这么想,要不是日军直攻蒋老巢,之前的各种挑衅蒋也照样是“杂牌军你去送死,抵抗嫡系我不来”。有些人一看“哎呀领导我们抗日的蒋总怎么可以这么猥琐,蒋总猥琐就是中国的耻辱”,反蒋总就是反中国反人民,人人而得诛之!哎呀呀把自己的荣辱寄托到别人身上,真的是好有风骨好独立好刚直不阿啊!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人人网 - 抱歉
哦,抱歉,好像看不到了
现在你可以:
看看其它好友写了什么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揭秘: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为何下“不抵抗”命令
揭秘: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为何下“不抵抗”命令
来源:网络
作者:热点新闻资讯网 人气:
发布时间:
谈询之下,汪表示政府打算在华北对日本用兵之意。我遂询问,政府是否具有坚决的决心,有无相当的准备。我们不要再蹈往年抗俄之覆辙。汪答曰:不是那个样子的事,是因为政府受到各方面的言论攻击,希望我对日本作一个战争姿态,小加抗战,至于胜败则所不计,乃是在政治上可以应付舆论之指责也。我聆听之下,惊讶愤慨,遂即答曰:政府既无准备和决心,拟牺牲将士之性命,来挽救延续政治之垮台,我不取也。汪遂曰:这是蒋委员长的意思。我说:你若说是蒋委员长的意思,蒋委员长是我的长官,他会直接给我下命令的。他不会写信,说汪先生你来同我商讨。既然说是同我商讨,这种并不是真正的抗战,而是拿人家的性命,挽救自己的政治生命的办法,我的表示是,决不赞同。(《杂忆随感漫录》,〔台北〕历史智库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127-128页)。
这时候,东北早就全境沦陷,日本已于当年3月成立伪满洲国,并且进一步觊觎华北。蒋当时的计划是,要求张学良撤换庸懦无能的热河省主席汤玉麟,派兵占据热河,与东三省义勇军打成一片,威胁山海关,令倭寇使之不敢窥窃平津。蒋认为:救国御日之道,莫此为要,曾在日记中表示:致函汉卿,督促其实行之。(《蒋介石日记》(手稿本),日)。因此,蒋介石托汪精卫带给张学良亲笔信的内容,并不如张学良所述这样简单。即使如汪所云,只是要张小加抗战,作一个战争姿态,但是,对于一个渴望洗雪家仇国耻的爱国将领来说,不正是提供了一个为国效力的机会吗?至少,可以乘机要求南京政府发奋备战呀!然而,张学良仍然毫不动心。
有关九一八事变时不抵抗政策,多年来都流传说:是蒋介石下令让张学良不抵抗的,但后来又把不抵抗的责任都归到张学良头上。张学良替蒋介石背了黑锅。现在史学界正在对此进行澄清。这里专门介绍张学良晚年对此问题的说法。
不抵抗命令到底是谁下的
张学良晚年多次谈及九一八事变时的不抵抗责任问题。他反复说明,九一八事变时下令不抵抗者,是他自己,而不是国民中央政府。他是在获得自由的情况下谈这一问题的。
1990年,日本广播协会采访张学良时,张学良说:九一八事变时,我认为日本利用军事行动向我们挑衅,所以我下了不抵抗命令。我希望这个事件能和平解决。我对九一八事变判断错了。是我自己不想扩大事件,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当时没想到日本人会大规模地进攻,所以判断,不可乘日本军部的挑衅而扩大事件。到现在有很多学者认为是国民中央政府下达过不抵抗指示。中央不负责任。所以,我不能把九一八事变中不抵抗的责任推卸给中央政府。
本文地址: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支持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频道推荐
秦岛资讯网全称热点新闻资讯网是秦皇岛地区综合资讯门户网站,传民声、达民意!每日推送精选 新鲜生活资讯以及最新网民关注热点信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主办技术支持单位All Right Reserved
投诉受理信箱: 苏ICP备号-2少帅一盘算打输了 军队就没了 地盘给了鬼子打赢了 军队也没了 地盘被老蒋抢去所以只好不打 保存军队 地盘送鬼子结果进关了 老蒋一合计 不能把我的地盘送给你吧 不如你去剿匪 灭了TG延安封给你结果被老蒋当枪使 让东北军西北军一起滚去剿匪少帅一盘算剿输了 军队就没了 地盘TG留着剿赢了 军队也没了 地盘被老蒋抢去所以少帅很干脆的又反水了。。。地盘TG留着 我保军队TG一合计 你带着二十万装备精良的大军向我反水 你妹 这算怎么回事 你要当朱老三吗 不能把我的地盘送给你吧 我这刚长征完 一共就这仨瓜俩枣的 到抗战开始TG正规军也就三万多 你呆在我这 过几天这延安就tm姓张啦 赶紧着 有多远滚多远结果就被TG当了谈判的筹码。然后被软禁到死。只要扣着他们老大当人质,东北军就不敢反。然后老蒋就把东北军慢慢肢解掉、借其他势力借刀杀人、当炮灰消灭了。实际上,根本不用老蒋费心,张学良一被扣,东北军自己内部就撕吧起来了。实际上呢,如果张能在九一八时,做出全体跟鬼子死磕之态,通电全国,借TG的嘴炮机器,占据民族大义,卖惨卖情怀,鼓吹“东北一失,中国必亡”之类。正逢全国民族主义觉醒之时,即使东北全失,尚有天下无数英雄深入敌后加入抗联,如果张能舍命扛住鬼子,哪怕战线能维持一段时间,张就是民族英雄,全国威望爆表,全国爱国青年望风来投,东北军完全可以借机壮大。实际上两广事变,连八竿子打不着的桂系和粤系,都在拿抗日说事,还得到了全国军阀的支持,只不过陈济棠在内部威望太挫,把自己玩脱了。而身后的阎老西、韩复渠之流,向来都是明哲保身的主,在民族大义面前,也不一定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爆正在抗日的东北军的菊花(而且只要稍加防备,也不一定爆的掉)。此时,张就算不敌,想东北军装备精良,只要舍命一战,即使再败也不至于一上来就全线溃败还被鬼子追进关来。此时若能徐徐撤回关内,张即保了军队(甚至壮大),还能留下华北一小块地盘,然后宣传“非我抗日不给力,只是老蒋猪队友”,张能在舆论上一跃超过老蒋,以复我华夏河山为口号(其实还是他自己的河山),成为全国军阀之盟主,也未可知。而且,从鬼子方面来看,九一八就是欺负中国军阀遍地,团结不起来。如果张能靠民族主义把老蒋乃至全国军阀都拖下水,鬼子敢不敢把东北的战争搞成全面侵华,也在两可之间,说不定见好就收,占了几个城,拱卫一下朝鲜的殖民地就算了。至于西安事变,离题万里不详细说。不过实际上当时老蒋指挥各路炮灰去剿匪的戏码,从瑞金时期就开始了,天下的军阀都在阳奉阴违,去TG门口做个样子,然后去中央讨要补给,最后都不了了之。TG也懂,配合着演演戏,碰上不长眼的,就接收一下运输队长们的孝敬。西安事变之前,TG、东北军、西北军三家,实际上已经形成串联互保之势,其中实力最强的还是他张学良。你自己东北军大军再握,要剿匪,要投共,还不是随你,老蒋威逼再紧,又能拿你如何。一般这种阵前反复无常,仗只要一打的不顺,就琢磨着怎么跑路或投降,保存自己实力的人物,我们一般称之为:小人。而少帅这种比较特殊,我们一般称之为:智商捉鸡的小人。
本答案是专门为了揭露最高票的答案中的刻意误导和欺骗之处。&br&&br&1,蒋中正19日发电报要张学良不抵抗?&br&&br&“限即刻到。北平。张副司令勋鉴:良密。中刻抵南昌。接沪电,知日兵昨夜进攻沈阳。据东京消息,日以我军有拆毁铁路之计划。其借口如此。请向外宣传时对此
应力辟之。近情盼时刻电告。中正叩。皓戌。”这个电文只说明蒋中正知道日军在进攻沈阳,而且说日军接口东北军有拆毁铁路的计划,要张学良对外宣传时澄清,
并不说明蒋中正要求张学良不抵抗。而且他连早上6点沈阳沦陷都不知道,显然对当时的情势根本不清楚,用这个来证明蒋中正叫张学良不抵抗根本就是移花接木。
&br&&br&2,唐德刚在张学良坦白后仍然认为不抵抗是蒋中正下令?&br&&br&此人文中说:我们再来听听唐德刚本人到底是怎么说的。唐德刚2007年出版的《张学良口述史》一书中,他是这样评价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中的表现的:&br&&blockquote&  “&b&他(张学良)的“不抵抗”原是奉命行事。背了这“不抵抗”三字的黑锅,在当时真是“国人皆曰可杀”。而张氏为此三字之冤不辨一词;并从而戒烟去毒,浪子回头,洗心革面,知耻近乎勇,却是难能可贵的。&/b&”&/blockquote&&img src=&/678cc3ec8f0c2dce256a0b21d8a6c27f_b.jpg& data-rawwidth=&598& data-rawheight=&5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8& data-original=&/678cc3ec8f0c2dce256a0b21d8a6c27f_r.jpg&&&br&&b&  唐德刚怎么会在张学良向其坦白后得出上述结论?&/b&&br&&br&他用唐德刚一书中“他(张学良)的“不抵抗”原是奉命行事。背了这“不抵抗”三字的黑锅,在当时真是“国人皆曰可杀”。而张氏为此三字之冤不辨一词;
并从而戒烟去毒,浪子回头,洗心革面,知耻近乎勇,却是难能可贵的。”来证明唐先生在张学良对其坦白以后,任然认为张学良不抵抗是奉命行事。但是请注意!这一段文字来自于该书收录的作者为傅虹霖《张学良的政治生涯》所作书序的删节稿,最早发表于台湾《传记文学》杂志第五十四卷第一期,而这一期是在1989年出版的,而唐先生采访张学
良是在1990年,请问答主,你用唐先生1989年的观点来证明1990年唐先生采访张学良以后仍然不相信张学良不抵抗是他自己的意思,这是什么逻辑?而且说“唐德刚怎么会在张学良向其坦白后得出上述结论?”,这完全就赤裸裸的造假和欺骗行为。我看答主恐怕是认为大家都不会起挨个检查他引用的文字吧?&br&&br&作者被揭穿以后又故意装傻,说:“《张学良口述史》这本书是2007年出版的(唐德刚的序言也是2003年撰写的),该文专门被选入该书,这难道不是唐德刚1990年采访过张学良后得出的结论?倘若唐德刚否定了自己认识的话,会同意把那篇文章编入书中?”,多好的逻辑啊!可是这本书根本不是讲九一八的专著,而是讲张学良的一生,那篇文章也只有一句话和不抵抗有关,只要那篇文章大体上符合唐德刚当时对张学良的认识,为什么不可以收录。而且,按照他的神奇逻辑,老毛在50年代编毛选的时候,收录了《新民主主义论》,《新民主主义论》里面有一句:“不走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路,是否就可以走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的路呢?也不可能。”,我们马上可以得出结论,老毛50年代认为中国不可能走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道路。否则为什么老毛50年代亲自修改审定的毛选里面要有这么一句话呢?&br&不过我看这种逻辑也只能骗三岁小孩了。&br&&br&3,早就不存在的南京军委会当晚发布不抵抗命令?&br&&br&最高票答案作者用来证明蒋中正当晚下令不抵抗的证据都来自《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作者告诉我们,身在美国,处于自由环境下的张学良的话是受到台北当局压力,所以不可信。而身在大陆,要夹着尾巴做人的一干国军降将的话倒是可信了。这个答案中间还有这么一段:&br&不仅如此,“九一八事变”爆发当夜,当日军攻打北大营之际,南京军委会甚至还给东北方面发来十万火急电报,声称日本关东军是在“自动演习”,因此,东北军队“&b&切勿妄动,以免误会&/b&” [11]。&br&没错,他引用的这句话,这本书里是有:&br&&img data-rawheight=&209& data-rawwidth=&752& src=&/3f2d6a71ec14ce91d229aff21a46922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2& data-original=&/3f2d6a71ec14ce91d229aff21a469222_r.jpg&&然后很不幸的是,1931年的南京根本不存在一个军事委员会。根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早就在日撤销了,一直到一二八抗战以后才恢复(参见李新总编《中华民国史》第八卷,第228页。)。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机关,怎么发来十万火急电报?引用这样明显的谣言,请问答主是真不知道是谣言还是假装不知道是谣言?&br&&br&4,1980年,蒋经国执政时期,NHK采访张学良?&br&&br&作者为了编造NHK采访时,张学良明确说不抵抗是他的责任是受到台北当局的压力,不惜把1990年8月,张学良接受NHK采访移花接木到1980年。然后说是蒋经国政府给了张学良压力,要他必须这么说。作者原文如下:&br&&br&我们这里听听张学良是怎么说的吧。下面是张学良1980年接受NHK记者采访的一段话:&br&&blockquote&  “这件事情,现在有好多人替
我辩别,说是当时中央怎么样.当时中央还没有那么厉害,那时中央不是蒋先生,不是蒋总统,那是孙科负责的时候。中央给我的指示是:相应处理。相应处理是一
句不负责任的话。我不能将责任推到中央去。我自己是不想把这件事扩大.我没判断出日本会整个儿来”[19]&/blockquote&  事实真的如张学良所言,“我自己是不想把这件事扩大”吗?难道张学良真的就是寡廉鲜耻的千古罪人?&br&  对此,起码NHK是抱怀疑态度的,他们在采访录中是这样解读的:&br&&blockquote&  “关于不抵抗政策间题,张学良自始至终都在极力证明蒋介石没有责任。从他当前的立场来看,恐怕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20]&/blockquote&  很明显,这个所谓的“当前的立场”,就是指NHK采访张学良之际,正是小蒋执政时期,张尚软禁台湾,言行都受到各种限制,难以表达真实意思。&br&&br&但是这是在赤裸裸在造谣了,张学良接受NHK采访是在1990年8月,而不是在1980年,这点这本书一开头就写的清清楚楚:&br&&a href=&///?target=http%3A///content/13/037_.s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content/13/1&/span&&span class=&invisible&&030/08/221122.s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故意移花接木,说采访是1980年,然后胡说:“就是指NHK采访张学良之际,正是小蒋执政时期,张尚软禁台湾,言行都受到各种限制,难以表达真实意思。”,请问,他是认为1990年蒋经国还或者,还是认为NHK采访张学良是在1980年而不是在1990年?前面他造谣还可以抵赖,这一条他不知要如何抵赖?&br&&br&实际上只要看看远流版的《张学良口述历史》马上就可以知道,什么台北当局施压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当时蒋纬国还在替张学良分锅,说不抵抗是中央下的命令,台北当局还有谁会因为这事对张学良施压?用屁股想想都知道不可能。&br&&img data-rawheight=&497& data-rawwidth=&410& src=&/683b73bc51527fdff2dcecfdd8eacf06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0&&&br&不过某人是不是这下要扯:“连蒋纬国都说不抵抗是他爹干的”啊?&br&&br&远流版的《张学良口述历史》明明白白的写了,张学良说不抵抗是他的主意,和中央无关,有些人视而不见,反而继续胡扯张学良接受NHK采访时说不抵抗不是他的责任,实际上看看全文就知道,根本不是他说的那个意思,而是说他的决策不是打算对日本侵占东北不抵抗,而是他不认为日本会侵占东北,所以要避免冲突。&br&&img data-rawheight=&1047& data-rawwidth=&700& src=&/1f2f867cfd909ae537c8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1f2f867cfd909ae537c8_r.png&&这番话,张学良对着唐德刚也讲过,而且说的更加清楚:&br&&img data-rawheight=&501& data-rawwidth=&411& src=&/c80c45f7bb380cd9da63d82fc056e3e8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1&&&img data-rawheight=&500& data-rawwidth=&416& src=&/4eee981c36e7b0b67444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6&&这段话很明显是张学良向阎锡山辩解,说他并不是知道日军要攻占东北然后不抵抗,而是他没想到日军真的敢攻占东北,于是下令不还手,避免事态扩大。那里有暗示不抵抗不是他的命令是中央命令的意思?
本答案是专门为了揭露最高票的答案中的刻意误导和欺骗之处。 1,蒋中正19日发电报要张学良不抵抗? “限即刻到。北平。张副司令勋鉴:良密。中刻抵南昌。接沪电,知日兵昨夜进攻沈阳。据东京消息,日以我军有拆毁铁路之计划。其借口如此。请向外宣传时对此
我是反对最高票答案的。&br&&br&张学良是一个军阀,他的行为都是围绕着作为一个军阀的利益最大化展开的。&b&但是,希望拥有利益最大化和得到利益最大化是两回事,前者是理想,后者则还需要智慧——而这一点张学良并不过硬。&/b&&br&&br&先说一下书生答案中提的问题。&br&&blockquote&&b&倘若张学良是为了保地盘、保军队的话,为什么不子承父业去做“东北王”,而要改旗易帜,归顺中央?&/b&&/blockquote&因为做不了了。国民政府北伐节节胜利,吴佩孚孙传芳已经彻底失败,张作霖也在关内大势已去,且此刻主帅新亡。此时东北军以一己之力对抗北伐军显然没有胜算。一旦打不过,只有两种结果:要么失败下野(甚至身亡),要么彻底依附于日本,不管哪种结果,都不如做一个改旗易帜,直接名利双收来的实惠。&br&&br&&blockquote&&b&倘若张学良是为了保地盘、保军队的话,为什么不学溥仪、汪精卫背靠大树好乘凉,而与百般拉拢、威逼利诱自己的日本人翻脸?&/b&&/blockquote&因为溥仪、汪精卫真的有自己的地盘和军队么?他俩真的是货真价实的“满洲皇帝”或“民国总统”吗?什么都没有,不过是两个傀儡罢了。张学良要当的是军阀,是土皇帝,不是傀儡,不是纳个小老婆都还得日本同意才敢做的窝囊废。&br&&br&&blockquote&&b&倘若张学良是为了保地盘、保军队的话,为什么不学阎锡山、陈济棠与TG心照不宣(“天下的军阀都在阳奉阴违,去TG门口做个样子,然后去中央讨要补给”),反而以身家性命为赌注逼蒋抗日?&/b&&/blockquote&张学良到了西北后开始不是这么做的吗?他做的可比阎锡山夸张多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蒋介石才要求中央军入陕替代他去剿共,而也正是这个决定使得东北军直接面临彻底没地盘的威胁。&br&&br&&b&所以说,张学良的每一步决定都是出于一个军阀的自身利益最大化考虑的,都是基于自己的地盘、军队、权力考虑的。只不过,鉴于张学良自身能力,所以这些考虑中,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而已。&/b&&br&&br&张学良此人不能说没有能力,但是,比起乃父确实差了一个大档次。我觉得最大的差距就在于做事&b&不稳重不周详&/b&,这也是导致后期一系列问题的总原因。张学良作为一个年轻少帅,有着年轻人的共性,血气方刚,做事冲动,许多时候的选择容易走极端。他上位伊始,第一个决策就是很激进的“改旗易帜”,在当时一些元老主张再作周旋时候直接作出了这么一个激烈转折的决定。结果,这个决定成功了,东北军获得了完整的利益保全。第二个大决策就是中原大战带兵入关支持蒋介石,这一次尽管有前期的观望,但整体是一直押宝蒋介石的,且带兵入关时东北军的支持权重是很大的。这次又成功了,东北军彻底达到最高峰。&br&&br&这两次成功中,张学良的决策都&b&非常果断&/b&,且都做的&b&很极端&/b&。对于一个本来就容易激动的年轻人,上来又凭借自己的果断和极端尝了两个大甜头,自然加剧了他的这个能力属性。而这也是导致其日后悲剧的根源,因为他不周详的问题彻底不可能改正了。&br&&br&此后中东路事件,就是冲动的惩罚。张学良抛弃了其父时期长期在日俄间周旋的政策,甚至直接杀了杨宇霆,贸然挑起战端。结果自然被苏联一顿揍。这件事有人归咎于国民政府言出不行。&b&但问题是,张学良作为当时国内二号实力派,就随便一忽悠就被卖了吗?&/b&他自己就没有分析当时的国内形势,看看国民政府到底有没有能力支援?就没有分析分析苏联实力,看看东北军有没有掰腕子的资本?他都没有做到,就是这么一冲动就走了极端路线。结果损失惨重。这个损失归根到底是怪在他自身的能力和做事方式上。&br&&br&再然后就是九一八事变。张学良走极端的风格再次完全表露。有了中东路事件的教训,张这次做事又是果断艰巨,一个跟头从极鹰翻到极鸽。对于一群日本中等军官擅自挑起的事端,不敢处理,使得事情闹大,最终成了全国罪人。这件事情看似因中东路事件导致的畏战,但实际上,还是张学良本人做事极端化、不周详的特点导致的结果。有其这种特点在,发生这类事都不能算偶然。&br&&br&最后的西安事变就不用说了。这次张少帅彻底把极端化玩到极致,终于干出人生最后一个大新闻,成功的把自己放在国内除共产党外各派势力和国外除日本外各路列强的对立面,然后政治生涯彻底完结。&br&&br&所以评价张学良本人,&b&首先&/b&确定的是,他就是一个军阀,每个阶段思考的关键问题都是个人及东北军集团的利益最大化。&b&其次&/b&需要注意的就是,基于其个人能力和做事风格,所以虑事不周、做事冲动、爱走极端的风格伴随其整个政治生涯,而这种风格在初期带来俩甜头后,后期就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显得水平不足,接连栽跟头了,从中东路、九一八到西安事变莫不如此。所以说,&b&不是张学良是非典型军阀,只是因为他是一个水平有限的军阀。&/b&&br&&br&最后说一下九一八事变中张学良的处理问题。&br&&br&九一八事变张学良抵抗的话,会不会结局不同。历史不好假设,但至少根据推断,这个可能还是不小的。张真正无力抵抗日本,那是此后的锦州、热河(当然,不抵抗依然不对),此时的日本已经尝到甜头,国内已经基本统一思想,全力开进。此刻如果对抗,面对的是整个日本的军队,自然难以对付。但是,在九一八时候,事情并非如此。&br&&br&九一八事变是关东军中以石原莞尔为代表的一群少壮派军官擅自决定的,本身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军事冒险行为,连关东军司令庄本繁事前都不清楚此事。此时的日本国内对于未来战略也是一片争议,内阁和军部思想不一,军队内部的皇道派和统制派势同水火。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一旦初步战略受挫,必然引发内部各派势力矛盾激化,而激化的结果很可能导致这批发动事变的军官成为替罪羊。这也是为什么事变前夕,经过过不少风雨的庄本繁得知后都惊慌失措,事变策划军官团中号称最有胆气的板垣征四郎都不断占卜。&b&因为这一次,日本并不是作为一个整体面对东北的,真正面对东北军的只有这群冒险家,一旦一击失败,很可能再没有继续的能力,而是作为国内各派斗争的牺牲品。&/b&&br&&br&而这一点,张少帅显然没有思考过。分析详尽周全的问题不是他所擅长的,他擅长的依然是极端化处理,于是,就是不抵抗政策出炉了。&br&&br&这也是作为一名能力有限的军阀偏偏面对最复杂环境时候的悲哀吧。
我是反对最高票答案的。 张学良是一个军阀,他的行为都是围绕着作为一个军阀的利益最大化展开的。但是,希望拥有利益最大化和得到利益最大化是两回事,前者是理想,后者则还需要智慧——而这一点张学良并不过硬。 先说一下书生答案中提的问题。 倘若张学良…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九一八事变不抵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