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2016光伏上网电价下调调致电力股血流成河 后市怎么走

从186亿到0 前首富施正荣是如何一步步破产的?
核心提示:186亿,曾经的施正荣就是以这个身价成为2005年的中国首富。当施正荣创建的尚德企业在美国股市冲高到每股80美元的时候,他真的是站在186亿,曾经的就是以这个身价成为2005年的中国首富。当施正荣创建的尚德企业在美国股市冲高到每股80美元的时候,他真的是站在人生事业的高峰,睥睨天下,可以说这一生应该荣华富贵不尽了。谁想到突然市场形势逆转,股价飞流直下三千里,竟然跌破1美元,成为资不抵债濒临破产的公司。
施正荣在37岁时以海归洋人的身份回到中国,创办了小型制造公司尚德电力,这家公司踩准了国外市场爆发的时机,在2005年一举成为了第一家在美纽交所上市的中国公司。
大富大贵之后,施正荣的变与未变
&首富先生&似乎&变&得冷酷无情了,他开始重用一些背景更体面的人才,创业之初从底层跟随他奋斗的员工则感到他们被施正荣抛弃,没过两年这些背景体面的高管也被其抛弃了,2009年,他又用一批更为体面的外籍高管将其取而代之。
事业的大成,让他对光鲜亮丽的追求达到了顶峰。他愿意花20万美元包一架公务机去参加达沃斯论坛,也愿意在企业社会责任上一年掷出6000万人民币,他与美国副总统戈尔共进晚餐,与英国查尔斯王子谈合作,雇用了6名保镖24小时保障他和家人的安全,尽管这些年从未真正遇过一次危险&&
也有人说&首富先生&没变。他依旧不爱应酬,不去酒吧,不去KTV,不打球,不玩古董,也不信宗教,只每年带着全家去澳洲度假。他依旧爱吃河豚,再喝点白酒,或者下班后去尚德附近的一家日本料理店点一份凉拌三文鱼。跟同学在一起高兴时,&还是那个样子,还是那个味道&。
有人说,他留给自己的那一面没有变,变的是给别人看的那一面。尽管个人简朴,他却给自己买了近十辆顶级豪车,包括三辆雷克萨斯,一辆宝马,一辆奔驰S600,一辆顶级宾利,一辆路虎,一辆沃尔沃&&他身边的人说,他见不同人时会开不同的车,他一向是个特别注重礼仪的人。
曾有员工12000人,一年半之后,尚德电力员工仅剩2400人
从天堂到地狱的距离其实并不遥远对中国的龙头企业尚德电力来说,相隔不过短短8年。2001年施正荣创办尚德电力,2005年尚德电力成为第一家在美国主板上市的中国民营企业。次年,施正荣被评为中国首富。2013年,尚德宣告破产重整,董事长施正荣被董事会罢免。甚至还卷入 &利益输送&、&转移资产&等诸般是非漩涡。尚德电力为什么会倒下?它对中国的产业究竟带来怎样的影响?
2013年清明节后的无锡尚德P3工厂,一切工作还像往常一样进行着。尚德破产重整的消息,并没有给工人们带来什么变化。负责组织生产的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熊海波向我们介绍,尚德的生产还在继续,与破产之前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与几年前相比,这里已经是另外一番景象。熊海波告诉记者,现在有2400工人,最多的时候,有12000人,那都是一年半以前的时候了。
在保证平日的生产的同时,尚德破产清算的工作也在紧张地进行着,无锡尚德电力有限公司管理人,清算组组长杨二观介绍,目前阶段,催款是他们工作的难点。为了保证破产重整阶段期间企业能有正的现金流,现在的尚德对每一个订单的选择都十分地慎重。
日,尚德宣布破产重整。很多曾经陪伴尚德一同打天下的人也都听到了这个消息。杨怀进,与施正荣相识于1999年,是与最早施正荣一起创建尚德的伙伴,曾担任尚德的总经理助理。张凤鸣,与施正荣相识于1996年,在澳大利亚期间曾经与施正荣在同一家实验室合作五年,归国后曾担任尚德第一任首席科学家。荣建国,在尚德成立期间,曾担任无锡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曾经见证和参与尚德成立的他们,听到这个消息时心里都是五味杂陈。
施正荣的尚德电力是怎么创立的
曾经见证了尚德成长的这些人无一例外都对尚德的衰落心存惋惜。那么尚德究竟是怎样一步步走到破产的边缘的呢?这还要从1999年的一个餐馆说起。
1999年,两个在澳大利亚的中国留学生一见如故,杨怀进在异国见到了他江苏扬中的同乡施正荣。两个年轻人一拍即合,打算归国创业。
2000年,刚从澳洲归来的施正荣和杨怀进,带着项目计划书,带着笔记本电脑,来到上海技术交易所,听他们宣讲的,是一些上海的太阳能专家和投资人。施正荣走上讲台,慷慨激昂地说,全世界太阳能技术第一流的专家就是我。但是坐在台下的听众没有一个人表示感兴趣,甚至有人对杨怀进说,你根本不懂中国国情。&
但是,意气风发的杨怀进和施正荣并没有灰心丧气,从上海离开,他们又在山东、辽宁、浙江、江苏的许多城市连连吃了闭门羹。直到有一天,他们来到了无锡。杨怀进:&我们很幸运,就是说当初基本上不被理解的情况下到得到无锡市政府的这样一个支持,特别让我感觉惊讶的是无锡市的市委书记王佳俊,他听了这个项目汇报之后,他立即就是说召开了这个几家投资者的会议。无锡尚德就成立了。&
建立尚德的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初期启动的资金需要八百万美元。无锡国联集团、小天鹅等几家大国企,每家一百万美元,就这样为尚德筹到了第一笔资金。杨怀进:到位资金大概是五六百万的美金,实际上都由无锡当时国有的几家企业都分摊掉了,当时他(李延人)是经委主任,他的资源也是信誉个人魅力也是相当强的,他帮助了尚德早期的运营资金的问题。&
尚德电力四兄弟
这位原来的无锡市经委主任,也是尚德的第一任董事长李延人&&在那时,施正荣常常称呼他大哥。荣建国:&就是(像)这个我们平时传说中的中关村的学子背个挎包,有个笔记本电脑,打开电脑纵览世界,看他的学习情况,看他的欧洲的生活情况,看他的这个产品的研发,他发明论文的,反正所有的财富都在这个笔记本里。&
与施正荣、杨怀进一起回国的,还有他在澳洲实验室的同事张凤鸣博士和澳大利亚人泰德。这三位博士、一位硕士被大家称为尚德海外归来的&四兄弟&。张凤鸣:我当时是尚德的首席科学家,然后兼这个技术研发中心的经理。当时就是创建研发中心,当时有一个新的起点,后来招聘这种技术人员,特别是研发方面的人员,再一个就是研发是国内最大的一条生产线。&
在无锡落地的尚德,也得到了无锡市和无锡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为尚德进入运营正轨大大缩短了时间和成本。荣建国:&在很短时间内他已经完成了企业的串联,完成了计划的报批,他要把美金的进口要报批的,作为刚起来的公司他没有这个时间,没有这个经验再去建厂房,时间也不允许,条件也没有,拿出现有的标准厂房无偿的给他使用,应该说是我们也是一站式服务,站站有人管着,每个关键的结点都有人在那里支持着。&
虽然当时的尚德已经建成了国内最大、最先进的光伏产品生产线,但是由于市场销路还没有打开,尚德的生产资金还常常短缺。但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施正荣和伙伴们一起撑过了尚德初期最艰苦的时光。荣建国:&尚德的起步,是人的努力,各界政府自支持,里面关键,应该说是和施正荣个人的魅力,个人的努力分不开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他周围的创业团队,团队包括当时不是讲四兄弟,他看见李(延人)主任总是叫大哥。&
但靠着兄弟支持和政府力挺,尚德这个幸运儿,很快就度过了初期资金短缺的困境。投产两年之后,尚德就迎来了欧洲太阳能市场的春天。就在尚德第三条生产线投产的同一个月,德国政府更新了&可再生能源法&,对太阳能出台了详细的补贴计划,德国对光伏电池的市场需求瞬间膨胀。而国内的光伏产业只有尚德一家有胃口吞下这块大蛋糕,凭着先进的生产线,尚德很快开始赚钱。
然而,在尚德进入收获季节的同时,施正荣最早的团队却在分崩离析,2002年到2003年,杨怀进、张凤鸣、泰德,纷纷离开了尚德。
2004年,随着第一届董事会任期届满,李延人也离开了尚德,离开时,他只带走了一百万元的现金和一辆他开了几年的奥迪A6,并没有得到一分钱的股权。就这样,四兄弟中的其他三人,以及第一届董事长李延人离开了尚德。多年来,他们并未向外界讲述过他们离开的真正原因。而随着他们的离开,尚德也开始变成施正荣一个人的尚德。
不仅如此,施正荣也开始酝酿让国有股东退出尚德,以便为尚德登陆资本市场做好准备。在无锡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协调下,国有股东纷纷以几倍,甚至十倍以上的回报退出,尚德也为私有化和上市铺平了道路。
尚德电力在纽交所上市,施正荣瞬间拿下中国首富宝座
经历了最初创业的艰难之后,尚德终于迎来了全新的市场机会。而德国政府对太阳能电池补贴的政策,更是让尚德的市场需求瞬间暴发,产业前景一片光明。于是,尚德准备在美国上市,在资本市场施展拳脚。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美国人却自己上门了。日,时任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总经理的詹姆斯突然造访尚德,他问起当时正准备去纳斯达克上市的施正荣,为什么不考虑到美国纽交所上市。而在当时的尚德高层看来,纽交所是当时全世界2000个VIP的俱乐部,他们没有想到,就在3个月后,尚德也成为这2000个VIP公司中的一员。
日,在美国华尔街门纽交所前升起来了三面旗帜,从右至左是尚德电力、中国国旗和美国国旗,尚德电力就这样成为了当时第一家在美国市场公开上市,融资规模最大的中国民营企业。上市当天尚德电力的股价,就从15美元涨到了21.2美元,而蒸蒸日上的尚德股价也让施正荣在一夜之间,成为了中国首富。
那一年,美国上市归来的施正荣成了征服海外资本市场的英雄。熊海波:很多供应商都纷纷来祝贺,包括我们施总从美国回来,再回到我们这边,我们夹道欢迎,应该说员工从上到下欢声一片,脸上充满了喜悦。&2006年,施正荣以186亿元的身家成为中国新首富。在美国上市成功的尚德,确实没有理由不骄傲,刚才成立四年的尚德其发展速度,就超过了英国石油公司旗下的太阳能业务,以及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常青太阳能,跻身世界前五名。而据当时的尚德高管看来,上市带来的财富对于施正荣的意义并不大,把尚德做成一份事业,做成一个百年老店。&
很快,越来越多的人在施正荣的这位榜样的带动下,带着大量资本进入到光伏市场淘金。离开尚德的杨怀进也开始代理光伏生产设备。国内光伏市场的热度变化,让他也感到吃惊。杨怀进:&我在2001年的时候在推这个项目的时候,遇到的都是比较冷淡的面孔,对不对,那么到了2005年的时候呢参加一个展览会,这个展览会在浦东东方明珠这里,当我看到这个展览会场面的时候让我感到很惊讶,我几乎要捂住眼睛不敢看,因为变得太疯狂了,一下子从一个非常冷门的行业变成一个备受追捧的行业。&
张凤鸣离开尚德之后,回到了南京大学光伏专业担任教授,并且到南京中电光伏担任首席技术官。他当时也感受到了光伏市场疯狂的热度。张凤鸣:&还没有生产出来,其没有测试,客户都把他的设备搬到你的车间来,当场测试以后,马上包装,就放在他自己的车上就拉走了,所以说是供不应求。在当时那种情况下,纯利润超过30%。&
供不应求的状况让所有的光伏企业都开始追逐光伏产品的原料晶硅。晶硅的价格就像坐了火箭一样,变得不可思议起来。杨怀进: 2006年的时候硅料是22美金,27美金,然后涨到33美金及然后涨到50多美金,到了2007年、2008年的时候就涨到了500美元一公斤,欧美实际硅材料的成本就是在20多美金一公斤。&
疯狂上涨的硅料价格让施正荣也坐不住了。施正荣找到了全球十大硅片供应商之一,MEMC公司。凭着上市和借贷获得的雄厚资金,施正荣与MEMC约定,在未来10年以每公斤80-100美元的价格,向尚德提供价值60亿美元的硅片。施正荣也开始考虑转换技术路线,减少硅料在产品制造中的使用。2007年,尽管尚德在非晶硅薄膜电池方面的技术路线和量产化方面尚未成熟,施正荣仍然力排众议地宣布,在上海投产薄膜电池生产基地。
施正荣笃定地判断,10年内,多晶硅价格不会跌破100美金。但是,硅料的价格跟施正荣开了个巨大的玩笑。杨怀进:&因为后来上的项目很多,大家动脑筋把所有的全世界的各种各样的硅料的来源渠道甚至角落都扫遍了。从500美元一下子下降到50美元,从50美元下降到20多美元,就是说20多美元再下降到19美元17美元。&
2007年5月,施正荣宣布要投资3亿美元发展薄膜电池基地。而随着国际市场上的晶硅价格从每公斤500美元,降到五十美元以下,施正荣也叫停了薄膜电池项目,而是在同一地点上,投资26.8亿元,建起了晶硅电池生产基地,而就是这一项决策的失误,让尚德损失了近五千万美元。&
高价格的原料长期订单也让施正荣叫苦不迭,尚德一方面在找其他原料商,一方面也在承担这个订单的苦果,直到2011年,尚德付出了2亿美元的&分手费&,终止了这张订单。2008年,尚德的资金已经出现隐隐的危机。但是充裕的银行贷款却能够为尚德的扩张保驾护航,短短三年,尚德从银行获取的贷款已经从2005年底的0.56亿美元,增至7亿美元左右,增长了十几倍。从2005年到2008年,尚德营业收入经历了从2.26亿美元大幅涨到了19.23亿美元,利润总额也从2820万美元提高到了8820万美元。施正荣依然是备受追捧的明星企业家。
如果在几年前来到无锡,人们会在闹市区和高架桥旁巨幅广告牌上,看到无锡几个先进的人物: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和创新先锋施正荣总是排在最显著的位置。一个施正荣早期的伙伴这样告诉我,每当经过这些广告,他总是怀着复杂的心情低下头,他有些担心施正荣和尚德会不会就这样被捧杀。&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给光伏市场吹进了一股寒风。施正荣选择让尚德保持极速扩张,不仅是他一人,其他企业、政府和金融机构也相信光伏业前景依然一片大好。2009年初,国开行江苏分行和中行无锡分行共同向尚德提供了2亿美元的贷款。对光伏业的大力支持随处可见。尚德的银行贷款从2005年末的0.56亿美元攀升至2011年底的17亿美元,暴增近30倍。杨怀进:投产就能够挣钱,那么就能带来GDP,当然就是说政府银行都是支持的,所以推动了力量是很大。只要你在哪里开公司建太阳能,几乎所有的行业银行的行长都会来参加这样一个开工仪式,都会来给你谈接下来贷款的事情,这样的从政府的角度也是如此,到处都是建太阳能生产基地。&记者:在这波热潮建起来的基地,光伏产业园、扩大了的厂房有多少?&杨怀进:我想现在产能的50%都是在那波建立起来的。&
遍地开花的光伏产业让光伏产品价格暴跌,价格战愈演愈烈,不断有企业曝出让人惊诧的跳楼价。国内光伏产业的产能80-90%都要依赖对欧美市场的需求。而越来越低的中国光伏产品价格,让美欧等国家对中国展开了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而且遭受债务危机的欧美市场,对太阳能的补贴和对光伏产品的需求大大萎缩。杨怀进:&政府补贴就如同开关一样,他今年补贴开关就开,要过几年不补贴了开关就关掉了,就没有了,那么我没有看到哪一个行业是依靠政府补贴疯狂的发展的这个地步的,这个一直让我感到不安的。我们恰恰做这个行业的时候做到忘记了我们认为政府补贴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一直都在那里。&
贷款太多,债主太多,当暴利无法维系时,尚德电力步入危局
2011年,尚德真正开始进入了危局。尚德2012一季度财报显示,其负债达35.75亿美元,资产为43.78亿美元,资产负债率达81.8%。生产利润极低,巨额贷款成了沉重的包袱。
十年前,施正荣的几位合作伙伴在尚德开始盈利时离开。十年后,在尚德的重重危机之下,又有更多的高管离开了施正荣。2011年,正是尚德成立十周年的日子,荣建国作为施正荣的老朋友,也参加了这个尚德的庆典。与此同时,施正荣不断被曝出关联交易和GSF基金反担保欺诈的丑闻,海外投资者和公众纷纷质疑。施正荣通过亚州硅业、辉煌硅业等公司的关联交易,将上市公司尚德电力数十亿元的利益输送到到自己名下的资产中。甚至有媒体曝出,2012年,国开行曾经提出让施正荣以个人资产担保,为尚德争取新的贷款,以挽救危机中的尚德。但是这一提议被施正荣拒绝了。
2012年,8月15日晚,尚德电力宣布,施正荣卸任CEO。日晚间,尚德电力对外宣布,施正荣辞去董事长职务。但是,在尚德,依然有员工把他当作尚德的灵魂。日尚德宣布破产之时,破产之外加上了&重整& 二字,让人们看到了尚德生存下去的希望。熊海波说,经过这一番调整,也许尚德还有机会迎来第二个春天。
就像这座全球巨大的光伏建筑一样,尚德的辉煌仿佛就在昨天,历历在目,有的员工说施正荣还常常会来,只是外人已经很难再看到他的身影,经过这一番破产重整,尚德的牌子也许不会倒,尚德的厂房也许依然会在,但是尚德还是昨天的尚德吗?&
施正荣缔造了超高速度的财富神话,又以几乎同样的速度跌至谷底,财富来的快,去的也快。这件从中国首富到破产的故事血淋淋的告诉我们:&财富的定义不是以金额来衡量,而是以时间来衡量&。你今天有钱并不意味着你明天还会继续有钱,你今天赚钱并不意味着你以后还能继续赚钱。
但施正荣的故事绝不是唯一的个案,在企业界大起大落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中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5年,中大型企业平均寿命8~10年,绝大多数的企业存活不超过20年。
所以在全世界的华人圈中最有资格对保险说NO的首富李嘉诚就曾经说过:&大家都说我很富有,其实真正属于我的财富是我为自己及家人购买的充足的人寿保险。&除此,李嘉诚又说:&人寿保险是企业发生财务危机时留给自己与家人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这就是中国首富和亚洲首富在观念上的本质区别。
李嘉诚之所以会在资产配置中增加巨额的人寿保险,是因为他在商场上拼搏50余年,早已认识到影响企业盛衰与财富增减的因素太多了。包括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经营风险、人身风险与责任风险、婚姻风险、系统风险等等&&有些是可控的,有些则是不可控的,任何一个风险的发生都可能让你一生辛辛苦苦的积累瞬间化为乌有。所以人生在世每个人都要懂得未雨绸缪,才能持盈保泰。有钱的时候更需要做好没钱的准备,是每个富人一生都要修炼学习的课程。
最著名的案例就是世界500强企业安然在倒闭之后,总裁克里斯.莱夫妇全部资产被没罚清偿债务,唯独他曾经以3700万美元所购买的养老年金保险被保护下来,使得他们从2007年起每年可以从保险公司固定领取90万美元的养老年金,债权人却对他无可奈何,因为在美国人寿保险被视为家庭幸福的最后一道防线,不仅享受税负的优惠,同样的保险资产也在许多州获得到法律上的保护,为受益人的利益而存在,免于债权的处分。
其实理财不仅管理的是现在,更重要还是为将来做打算,起码人生虽短,但风险很多,能够保证不被意外的风险让自己白干几十年,也很重要。
总之,首富的日子里,他得到了他过去所有渴望的东西,这些名利对于那个扬中少年来说更具有补偿性质。
微信扫一扫
光伏新闻投稿:
; 广告投放
; 免费订阅
投稿热线:张先生
; 投稿QQ: ; 免费跟踪新疆风电光伏项目建设规划选址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核心提示:编者按:新疆地域辽阔,风力、光伏资源丰富,风力、光伏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本世纪以来在国家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的产业政策导编者按:新疆地域辽阔,风力、资源丰富,风力、光伏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本世纪以来在国家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的产业政策导向的鼓励和支持下,自治区风电、光伏电站项目,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从所开发的占比上看,还属于初始阶段。眼下,自治区风电、光伏电站项目建设,也存在一些被忽视而非常重要的问题,例如电站占地的规模和效率的问题。于午铭先生一直关注新疆的风电、光伏电站项目建设,从其对积累的有关资料分析研究中,发现了问题的症结,并提出了&对策建议&,实在是一件引导风电、光伏电站项目健康发展,建设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和风力、光伏资源的大事。
新疆风电光伏项目建设规划选址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内容提要:本文在列举分析我区风电、光伏电站项目建设规划选址现状与经验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规划与项目建设中存在占地偏大、风电场控制范围占地管理失控等问题。建议从考核与管控&单位占地面积产能率&指标入手,对上述问题进行有力监管。文中还根据新疆实际情况、参考已建项目的实践数据,提出了对我区不同区域风电、光伏项目(包括规划阶段)单位占地面积产能率指标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风电光伏电站项目,建设规划选址,风电场控制范围,单位占地面积产能率,对策建议。
我区的风电、光伏发电站等可再生能源项目,近些年取得了飞速发展。到2014年底,风电装机累计达到9668MW,其中并网8039MW,次于内蒙古、甘肃、河北,居全国第4位。光伏并网容量达到3560MWp,次于甘肃、青海,居全国第3位。2015上半年发展势头不减,新增风电装机雄踞全国第一,达到1554MW,但实现并网仅为398MW,上半年弃风电量达到29.7亿千瓦时,弃风率达到28.8%,同样居于全国前列,显现出我区风光电力消纳问题的严峻性。2015年6月底累计光伏装机容量达到4430MWp。(以上数据引自国家能源局公示)。
基于资源条件优越、产业发展有较好基础、国家定位新疆为能源战略基地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等因素,新疆风电、的未来发展前景仍十分广阔。据中国气象局编制的《全国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估报告》数据,新疆风功率密度大于300W/m2的可开发风区面积约11.18万km2,技术开发量约为4.36亿千瓦,即436,000MW,目前仅开发了约2.2%。新疆可开发量目前尚没有可靠数据,但肯定远大于风能,有估计约为风能可开发量的10倍以上,目前已开发量尚不足千分之一。从近期看,国家到目前为止已列入核准计划的风电项目176,860MW中,新疆为18,146MW(其中含兵团1,866MW),约占10.3%,居全国第2位。无论从远景资源储量看,还是从近期国家支持力度看,新疆风电、光电都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风电光电项目建设规划选址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区风电、光伏电站能源建设项目快速发展,建设规划选址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与助推作用,业绩显著。但回顾到目前为止已经批准建设或在建的数百个风电与光伏电站项目,不难看出在项目建设规划选址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对项目建设占地缺乏科学合理的控制标准,导致一些项目占地偏多,没有实现集约化、精细化开发。单位土地面积产能率各项目间差异很大。过多的占地既浪费了土地资源,也同时浪费了承载于土地之上的风能或太阳能资源。
在风电站建设项目中,上述问题表现得最为明显。同样一个装机49.5MW的风电场项目,其控制范围占地面积,好的项目仅约6平方公里,而有的项目高达25.5平方公里。某县很不容易地在探矿权遍布的用地空隙中找出了一片风电开发规划用地,但却大手大脚地把该区域划成每个约13~17平方公里的区块,每个49.5MW的发电项目安排一块。由于占地范围较为宽松,建设业主就各行其是:做得较好的是机组集中在场地一边按常规排布,剩余约1/3~1/2的空地尚可留待以后开发;也有的是选择中心区域开发,留下了四周的&边角料&,今后开发利用较为困难;最差的是尽量拉开机组之间的距离,采用非规则排布方式,把整个区块占满,完全堵死了再开发利用的可能。这些作法,都对土地与风能资源造成了严重浪费。
这种大手大脚滥用土地的情况,其实在规划阶段就已经普遍存在。虽然国家发改委早在2005年5月发布的《风电场工程规划报告编制办法》中就提出了单位土地面积产能率的指导性意见:&对场址非常平坦、地形简单的规划风电场,本阶段可暂按照5000kW/km2来估算风电场装机容量。&这里提出的每平方公里装机5000kW,即5MW就是规划阶段的产能率指标。我区绝大多数风电场都符合场址平坦、地形简单的条件,但对这一规定并没有认真执行。我区先后编制的多个风电规划单位占地产能都小于5MW/平方公里,具体数据见附表1。
附表1:新疆部分风区工程规划容量与占地面积统计表
说明:规划容量为2020年数据。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达坂城、兵团十三师等少数几个项目接近5MW/km2外,大多数项目均偏离了规定指标,其中最差的还不足1 MW/km2。规划阶段的过多占地给项目实施阶段的不合理占地创造了条件。
光伏项目的情况要好一些,但也存在对单位占地面积产能率缺乏考核的现象。从一些地区提出的光伏产业园规划(参见附表2)看,单位占地面积产能指标相差较大,存在不合理因素。同时在具体光伏项目选址中,占地产能指标也存在差异,有的项目存在不必要的预留空地、用地也有&边角料&等现象。
附表2:新疆部分光伏规划区容量与占地面积统计表
(说明:上列早期规划中部分数据可能已有调整。多数规划尚在编制阶段。)
风能、太阳能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宝贵可再生能源,其不可改变的特性是必须承载于一定的土地面积之上,任何地域的土地面积是固定不可增加的,因此必须重视提高单位土地面积可开发的风、光电的功率,即单位占地面积产能率,对其规定科学合理的指标加以规范。如果听任上述无序多占土地的现象继续下去,就会像小煤窑的私挖乱采浪费煤炭资源一样,白白浪费掉宝贵的风、光电能源。举例来说,前文中所介绍的新疆风电可开发量4.36亿千瓦是以实行集约化开发为前提的,如果大手大脚地粗放开发,整个可开发量就可能大大减少,这将是对子孙后代不负责任的犯罪行为。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大体上有以下几方面:
1、早年出台的风电用地&点征面控&政策不尽合理,未做及时调整。
上世纪九十年代,为支持风电产业发展,自治区国土厅在全国各省区中较早出台了针对风电场建设用地的&点征面控&扶持政策,以后逐渐得到其他省区效仿在全国性得到普及。这项政策规定了风电场建设用地可只征用风机基础、箱变、线路、道路、变电所及其他生产生活设施用地,对各台风机之间的广阔用地(称为风电场控制范围),风电场以&他项权利&的方式控制与占用,不列入征地面积,也无须支付征地费用。这项优惠政策早期确实起到了支持风电发展的良好作用。但随着产业的规模扩大,其不良后果也逐渐显现:因为风电场控制范围用地为无偿占用,就导致了一些建设业主缺乏自我约束机制,自觉或不自觉地尽可能扩大占用范围。事实上,控制范围占地才是风电场用地的主要构成,从工程实践看,风电场办理土地征用手续的永久性占地一般只占到控制范围的1%左右。控制范围用地才是风电场占地的主体,对此必须加以规范,提出合理标准,进行必要的限制,才能达到规范开发风电场、节约土地与风能资源的目的。
2、对风电场控制范围占地,政府部门管理职责不明确,没有部门监管,处于&挂空档&的状态。
在住建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电监会联合下发的《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风电场)》(建标[号)中,只规定了风电场须征用的永久用地的指标,对风电场控制范围用地并未涉及,也未提出管理要求。
风电场控制范围占地多少,主要取决于风电机组风轮直径以及机组排布方式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在工程可研报告阶段已经基本决定。现行管理模式下,风电场项目可研报告由各建设业主聘请第三方设计单位自行组织审批,对风电场控制范围占地缺乏硬性制约,一般不会提出否定性的意见。有的可研报告甚至根本没有说明风电场控制范围占地的具体数据。国土厅审批风电项目,只对风电场征用的永久用地进行审核批准,这只占风电场控制范围的1%左右。住建部门从规划选址用地的角度可以进行干预,但缺乏相应的法规或标准依据,在规划选址审查阶段一般也难于改变已经经过多项前置审批的可研方案。到最后发改委项目核准审批时,已经是木已成舟,只能承认既成事实。这就导致了多占用土地的项目白白多占,节省了用地的项目也得不到任何好处与认可,致使多占土地的现象愈演愈烈。
3、在项目可研以及规划编制阶段,对单位土地面积产能率指标重视不够。有的设计单位存在片面认识与不当作法。
首先是,在决定风电场机组排布方案时,多数设计单位仅仅以发电量作为唯一的比较指标,没有或很少考虑集约化开发、减少占地、节省风资源这一更重要的条件。当然,如果仅从增加发电量考虑,机组之间的距离越大,互相之间的尾流影响越小,确实可以增加一些发电量。但一个重要事实是:当机组之间的距离超过一定程度后,例如纵向间距大于9~10D、横向间距大于4~5D后(D为机组叶轮直径),继续增大间距,对发电量的增加只能起不大的作用。从大量可研报告中机组排布方案比较数据可以看出,采用不同排布置方式(如纵向间距8~12D,横向间距3~5D的各种组合)的发电量,最高与最低一般相差在1~5%范围内,最大差别也不会超过8%。但是,举例来说:采用3D&10D与5D&12D的两种排布方案,其占用土地的面积相差一倍,也就是说单位面积产能率相差一倍,风电场如采用5D&12D排布方式,可能发电量会增加几个百分点,但如采用3D&10D,同样的占地面积上装机容量可增加一倍,年发电量可增加将近一倍。从风资源开发量这个根本目标考虑,各自的效益得失可谓不言而喻。
还有的设计单位,可能存在新疆地域广阔、戈壁滩利用价值不大等错误认识,在项目及规划设计中大手大脚,提出了更加浪费资源的设计方案,如将风电机组纵向间距拉大到12D甚至16D,还在两排机组之间设立&风速恢复带&,更大大增加了风电场控制范围占地面积。新疆虽然地域广阔,但土地及其承载的风能、光伏资源仍然十分宝贵。我们必须抵制铺张浪费地粗放式开发,提倡集约化精细化开发,为社会和子孙后代节省更多资源。
总体来说,无偿占用土地的政策导向,政府部门缺乏有力的监管与硬性制约措施,一些设计单位的片面认识与不当做法,这些因素与建设业主单位希望多占土地的自身利益互相配合,就造成了风电场控制范围用地的无序与不合理现象,如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扭转,必将对我区的土地与风能资源造成极大浪费。目前我区风电光伏尚处于初期开发阶段,出台治理措施正当其时。
相对而言,光伏项目的情况要好得多。光伏项目用地是&硬占用&,必须全部办理征用手续并支付规定的征地(或租地)费用。这就使得建设业主具备了自我约束机制。从已审批的项目看,同地区、同容量项目占地差别不像风电那么大。存在主要问题是:没有实行单位占地产能率指标管理;在光伏园区规划中,存在占地水平差距较大的情况;个别项目占地有空地及边角料等现象。同样需要予以规范。
三、对策建议
1、加强宣传引导,让更多人认识集约化与精细化开发风电、光电项目的意义,认识提高单位占地面积风光电产能率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认识到这是关系到可再生能源开发前景、有益于全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大事。
2、明确提出和规定&单位占地(包括风电场控制范围占地)面积产能率&这一考核指标,在风光电规划及具体项目审批中进行把关,对达不到指标要求并不能合理解释的,应对规划或项目选址给出否定性结论。建议在总结分析新疆已建成的9668MW风电和4430MWp光伏项目经验数据的基础上,由自治区政府牵头,制定出适合新疆实际情况的风电、光伏项目单位占地产能率指标,首先在项目建设选址管理审批中率先试行,同时要求在编制各类风光电规划时参照执行。这是纠正目前不合理现状最有效、最快捷的措施,而且当前已有条件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2011年8月以宁政发[号文发布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风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用地管理办法》,规定了风电与光伏发电项目的用地指标,其中有些内容可以借鉴,但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该办法对风电场只规定了风电机组与生产生活区用地标准,对作为占地主体的控制范围用地地管理仍然没有涉及;二是全区规定用同一标准,这不适合新疆地域广阔的具体情况,在借鉴时应加以补充完善。
3、推进开征以风电场&控制范围&占用土地面积为计量依据征收的&风资源占用税&,变无偿占用控制范围为有偿占用,以经济手段推进风资源集约化开发。此税种如能定义为地方税收,还可以缓解因风电项目短期内税源较少,导致所在地政府对风电开发积极性不高的矛盾。这可能是一箭双雕的治本之策。
4、呼吁在风电、光伏项目的园区规划、可研报告的设计、审批等环节都要关注并考核&单位占地产能率&这一重要指标。在园区规划时尽可能避免把规划园区分块切割划分,应按各项目特点逐个安排占用面积,尽可能消除各项目之间的空地与&边角料&。对光伏园区,尽量采用正南正北的区域规划,减少边角占地浪费。
四、对制定单位占地面积产能率指标的具体建议
新疆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南北跨越十五个纬度(N35~N49)。风电开发中,根据GB/T国标划分的风区等级,从2类到7类都有存在。在新疆提出风电与光伏电站项目的占地产能率标准,不能全区一刀切,应该按主要制约条件的不同规定不同的数值。现根据对多个建设项目积累的经验数据,提出以下个人建议,仅作为讨论基础,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风电项目决定占地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叶轮直径,这主要取决于风区等级分类,风资源较好的高等级风区可采用较小直径的叶轮,低风速区需选用较大直径叶轮。建议按不同风区等级(应以可研报告中分析认定的数据为准)规定各项目的占地产能率指标,即:
对6类及7类风区(7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大于9.24m/s,风功率密度大于690 W/m2)项目,每平方公里装机应控制在7~9MW。相当于每个50MW项目占地约5.5~7平方公里。
对4类及5类风区(7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7.92~8.45 m/s,风功率密度460~690 W/m2)项目,每平方公里装机应控制在5~7MW。相当于每个50MW项目占地约7~10平方公里。
对2~3类及以下风区(7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小于7.39m/s,风功率密度小于460W/m2),每平方公里装机应控制在3.5~5MW。相当于每个50MW项目占地约10~14平方公里。
以上数据可根据地形情况选定,地形条件较差的项目取较小产能率。对山区等特殊地形可适当突破规定。
在规划阶段,可比上述指标放宽10~20%。
光伏电站项目,这里主要指采用多晶硅组件、固定式安装技术方案的项目(目前我区此类项目占比在95%以上),其占地面积主要取决于光伏组件前后排的距离,即在冬至日,前排组件的阴影不影响后排光照,这由太阳入射角的高低、即项目所处纬度决定。因此按不同纬度规定项目单位占地产能率是合理的。建议我区可规定三种标准:
北纬40度以南区域(大致包括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州南部与巴州南部):不小于40~43MWp/km2;
北纬40~45度区域(大致包括哈密地区、吐鲁番市、乌鲁木齐市、昌吉州、阿克苏地区、伊宁市、博州、克州与巴州北部、塔城地区与克拉玛依市南部):不小于37~40 MWp/km2;
北纬45度以北区域(大致包括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与克拉玛依市北部):不小于34~37 MWp/km2;
规划阶段占地可放宽10~20%。
对采用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组件、跟踪式安装等其他技术方案项目,可不受上述规定限制,以待进一步积累经验。
以上建议,欢迎提出批评指正。
1、《全国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价报告》,中国气象局编,气象出版社,2014年5月第一版。
2、《风电场工程规划报告编制办法》,国家发改委2005年5月发布。
3、《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风电场)》(建标[号),住建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电监会2011年联合发布。
4、《宁夏回族自治区风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用地管理办法》:宁政发[号文,宁夏回族自治区2011年8月发布。
5、《观察与思考&&于午铭风电文集二》,于午铭著,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丛书之四,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年5月第一版。
作者介绍:于午铭,男,教授级高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资深委员。现任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金风科技股份公司高级顾问、新疆新能源(集团)专家顾问。
微信扫一扫
光伏新闻投稿:
; 广告投放
; 免费订阅
投稿热线:张先生
; 投稿QQ: ; 免费跟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伏电价下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