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找工作和职专生哪个更好找工作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近750万大学生即将毕业 找工作真的难吗
  毕业的脚步一天天临近,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牵动着全社会的心。日前,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创业作了部署,高校毕业生就业依然是重中之重。
  一边是招工难,一边是求职难,面对这样的结构性矛盾,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究竟怎么样?面对就业压力,他们的心态如何?一起来听听大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各方说法吧。
  期望过高,错失机会
  &截至目前,今年我校的就业率略低于去年。&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招生与就业部陈启乃老师坦诚地告诉记者,相对于师范类专业求职意向明确,非师范类专业的学生找工作更为困难。
  随着电子商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三产企业提供的岗位逐渐增多,&不过,不少新兴行业的企业正处于发展期、创业期,很多学生对这些企业信心不足,不愿意去。&
  &应该讲,现在毕业生要找到一份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找到一份他们自己觉得满意的工作。&陈老师说,现在部分学生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影响,观念还停留在一定要去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现在就业形势越紧,大学生越是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毕竟这些岗位有限。&
  他们对学生就业和企业招聘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现在企业有几种情况:一般的大型企业,内部岗位结构层次清晰,会专门针对应届毕业生招聘见习生进行培养;一些中小企业也青睐&白纸&一样的应届毕业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培训,使他们更符合企业要求;而一些正处于发展期和奋斗期的企业,则更需要可以直接上手工作的求职者,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新人。
  &总体来说,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岗位不少,关键看毕业生愿不愿意干。&陈老师说,现在学校会通过宣讲、授课等形式进行就业教育和培训,让大学生们了解现在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求职心态也在慢慢转变。学校还会帮学生制定就业规划,帮助他们更顺利地找到工作。
  基层历练,不可或缺
  &不急着找工作,我再看看!&在省人才市场,记者遇到了由妈妈陪着一起找工作的王辉。在招聘大厅里转了半天,没看到理想的工作岗位。
  王辉妈妈说,儿子是绍兴某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今年上半年开始找工作,一直没找到理想的。&家里也不急着让孩子赚钱,现在我们还养得起,还想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工作机会。&
  采访中,记者发现,像王辉母子这样心态的还真不少。不少企业也反映,他们在面试求职者时发现,不少应届毕业生对找工作都抱有观望的态度。
  &不少毕业生家里条件还可以,可能有些单位开的工资还不如家长平时给学生的生活费。所以他们的心理落差是比较大的,一心想找一份满意的工作。&浙江雷博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招聘人员介绍,相比之下,外省想留在浙江的学生和一些家里条件相对较差的学生,找工作比较积极,他们生存压力较大,不得不放下身段,更理性地去看待就业,更务实地去选择岗位。
  &找工作&一步到位&的观念,大学生应该转变,家长也应该转变。很多人都忽视了这点,工作赚钱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年轻人通过工作和社会接轨,学会与人打交道,历练自己。&省人才市场工作人员说,现在政府出台各种帮扶政策,为应届毕业生举办各种招聘会,机会还是很多的。
  基层就业天地宽。正如中央领导强调的,下基层、到基层工作,才能使人更快地成长起来。基层的经验,无论以后走到什么岗位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隐形就业,别有洞天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大四学生小林近日忙于进货、发货,忙得不亦乐乎。
  小林和朋友一起经营一家网店,卖女装和各种小饰品。今年初,她还将生意搬到了微信上,当起了&微商&。说起这条就业路,小林说,开始是因为&好玩&,后来完全是被&逼&的。
  大三那年,小林看到身边不少人都做网商,做得风生水起,她觉得挺有趣,就和高中同学商量也开一家网店,补贴生活费。高中同学推荐了杭州一家知名的服装批发市场,两人便利用课余时间来打理生意。
  当时小林觉得,开网店只是&小打小闹&。所以,大四开始,她也和周围同学一样,为求职而忙碌。可几轮简历投下来,没找到一份她觉得理想的工作。&既然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不如专职做网店。&小林说,现在网店转到了微信上,生意比以前更好,每个月收入比上班族要高一点。更重要的是,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对他们这样的90后来说是再好不过。
  开网店、做网络写手、当家教&&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些&非传统&的就业形式正越来越受到90后高校毕业生的青睐。专家认为,&隐性就业&受到部分90后高校毕业生的青睐,与当前就业压力不无关系。据统计,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预计将达749万人,创历史新高,大学生要找份满意的工作并不容易,&隐性就业&拓宽了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是对常规就业形式的有益补充。
  专家也提醒,高校毕业生应避免跟风,要对自身特点有更充分的认知,提前做好长远的职业规划,多充电多学习,提高职业水平,为今后打好基础。
编辑:陈 晨 王 健大学生求职血泪史:找工作时,兴趣和生存,哪个更重要?
大学生求职血泪史:找工作时,兴趣和生存,哪个更重要?
校园司令Schedline
兴趣和职业冲突的时候该怎么办?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面临择业的大学生。许多人刚毕业,义无反顾一头扑进自己向往的工作,以为终于能够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理想,一展宏图。起初兴致勃勃而又充满热性;但可能才三个月,热情就开始消退;半年,工作遇到瓶颈。日复一日的机械化重复和对现实的妥协让曾经喜爱的东西变得食之无味而又弃之可惜。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现在的业绩平淡无奇,是因为我不喜欢这份工作,要是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该多好,一定能有所成就。很可惜,大多数时候,这只是一种自己都没意识到的借口罢了。你所感兴趣的,或许只是它展露在外那1%的光鲜,但是,你要承受的,可能是那99%的庸常、无聊、繁琐、冗杂、绩效压力、勾心斗角、自我否定、加班加点……上海商学院的李慧敏说:“我喜欢公关,想做公关,但发现进去之后,每天的工作就是做微博微信、写稿、搜集资料、整理数据、写报告、写PPT……甚至连约会和休闲的时间都没有,很奇怪为什么自己当初会很对公关这么感兴趣。”但是,公关的日常工作本来就是这样。一切美好想象,要么只存在于最顶尖的高层,要么全是杜撰。另外,兴趣和能力不匹配的情况也是常态。上海金融学院的廖淳,他的兴趣是打游戏,虽然校级排名已经很出色,但在全国只能排到几万名,因此无法成为职业玩家。他说自己现在已经放弃了靠打游戏谋生的念头。如果兴趣点是一个社会需求广的领域,比如厨师、司机、计算机等领域,只要你在该领域的资质中上,就可以大胆进入该领域。但若兴趣点在一个社会需求很窄的领域,比如打游戏,你必须确保你在该领域的资质极高,才能大胆进入该领域。但是并不见得在找工作中兴趣就根本不该被列入考虑因素,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但是生活的要素有很多:物质基础、爱、名誉、自我实现……我们可以选择任何的路,但每一条路都应尽量使要素之和提升而不是减少。你的兴趣是否真的是兴趣,又能否将它转化为匹配相应工作的能力;如果选择这样的工作,会对生活的这些要素带来什么影响……这些问题都需要自己去审视和权衡。美国大学公开课《幸福课》的那位老师,性格很内向,并不适合做老师。但因为受到MarvaCellins事迹的感召,而对教师职业的激情,所以他工作起来总是很开心,也在哈佛收获了许多学生的喜爱。就像子曾经曰过的那样:“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或许真正发自内心的兴趣,会是自己最好的驱动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校园司令Schedline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3000万大学生的发声平台
作者最新文章让大学生更好找工作
  大学生如何更好找到工作?北大青鸟深圳信狮来支招。都说金九银十好找工作,可是为什么我总找不到?或许你不知道,除了你的技术没达到企业要求,你的简历问题也是关键因素。
  据某人才网调研数据显示,企业HR们对以下4中简历表示最不愿不接受:第一种,太罗嗦,跟“裹脚布”一般又臭又长,这是最不受欢迎的一种;第二种俗称“万精油”,意思就是说同一份简历毫无修改投递给多家公司,没有针对性,不能体现出个人优势;第三种,没有明确求职意向;第四种,看不到重点,洋洋洒洒数千字,都是泛泛而谈。当然也有诸如打电话不接、只采用附件投递简历等都是影响找工作的因素。这些情况在大学生们的简历中比比皆是。
  你需要知道,企业招聘者们每天需要上百封简历,每一封简历停留的时间一般只有5秒,如果是应届生,招聘人员会先看学校专业,在校表现和实习经历;如果是专业性岗位,那么不符合专业的就会被直接Out;而如果是管理类岗位,会重点看是否有丰富的实践经历,这一栏空白的就容易被Out。看来写简历也是个技术活。
  当然大学生就业难除了“简历雷区”踩得多以外,就业能力上如工作技能、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上的欠缺也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原因。针对这种情况,北大青鸟深圳信狮学校在校区学子专业课程学习之外开设有COT职业素养课,旨在帮助校区学子确定职业方向,训练校区学子职业素质、简历撰写、面试技巧、面试礼仪等能力,通过开展各种演讲、模拟面试等训练沟通表达能力,综合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就业能力全面提升。
  据悉,北大青鸟深圳信狮学校针对大学生特别开设有学士后Java工程师、学士后.NET工程师、安卓工程师等IT企业急需的人才培训课程,课程以实践为主,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背景,使学员在就业前就拥有实践经验,入职即可上岗无须再培训。学员到毕业时拥有相当于计算机在职员工1年半工作经验。别担心,这些课程中均配有职业素养训练,你的技术能力OK了,面试能力也不会落下。
  在信狮学习,从技能到就业全套服务,这样你还用担心自己找不到工作吗?
  学IT,好工作,就到北大青鸟深圳信狮!
  北大青鸟官方网站:
  北大青鸟招生热线: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他高中学历,学了4个月WEB前端,跳槽后年薪30万,有技术走到哪哪都是你的天下
凭什么年薪30万的不是你?吐槽没有用!学历、技术、职业认证和好工作一个都不能
今日搜狐热点&&& 您可以用智能手机扫描左侧的二维码,直接打开本网页全国热线 :400-608-7758
当前位置: &
> 大学生找工作,是要专业对口还是自己喜欢
  关于&中国最牛售楼小姐&的报导和新闻,我相信不少职友都有看过。一个新闻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原本有机会选择自己专业的工作,从事体面而让人羡慕的新闻类职业。然而,这位大学生的选择而让很多人惊讶,更让人惊讶的是,她创造的业绩!于是乎,关于找工作,到底是要找专业对口的,还是找自己喜欢的?这样的讨论就不绝于耳了。今天也跟大家分析一下,作为大学生到底该如何选择职业规划。
  【详情】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学高材生、知名房地产公司的售楼员,这两个看似没什么联系的身份却属于一个人&&24岁的女孩王淑娟。
  近日,一则《最牛售楼小姐一年卖房3.8亿》的消息在网上热传,也将来自新疆哈密的年轻女孩王淑娟推向了公众视野。前年6月,王淑娟从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毕业。按理说,大多数新闻专业的学生在求职时,都会首选与新闻相关的职业,但王淑娟却做了一个令人费解的选择:应聘进入南京一家房地产公司营销部,经过两个月的培训后,成为一名置业顾问。
  工作后,王淑娟才发现一切并不是想像的简单。因为没有经验和专业知识缺失,最初王淑娟与客户打交道时说话生硬,不知道客户需要什么,入职的第一个月,她的销售业绩为零。&那段时间很痛苦,我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打算放弃这份工作。&王淑娟说,最后公司领导找到她,建议她多学习一些专业知识,&两个月后,终于慢慢有起色了。&王淑娟说,她卖出第一套房子时,高兴得一晚上没睡好。
  去年一年,王淑娟一共售出98套房子,销售额为3.8亿,在项目组名列第二,比第一名男性员工少了2000万元。刚大学毕业的女孩,创造了3.8亿的售楼纪录,此消息经过媒体报道后,王淑娟成了网络红人,被网友们封为&最牛售楼小姐&。
  在很多人看来,拥有名校光环和热门专业的背景,去干销售工作似乎有些专业不对口,大材小用了。但在王淑娟看来,择业时专业是否对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是否喜欢。
  王淑娟坦言,自己在求职时也曾经历过一个迷茫甚至痛苦的阶段,但在越是艰难越告诉自己要坚持,不要轻易放弃。她认为,一旦选择了某个职业,就要热爱它并不断学习和研究。
  按照行业提成推算,3.8亿的销售额,王淑娟的年收入应该过百万。对此,王淑娟并未确认。她表示对自己过去一年的收入很满意,相比同龄人应该算是比较出色的。她希望自己能继续在房地产销售行业里干下去,她的下一个目标是:突破5亿!
  【点评】从王淑娟的职业规划案例中我看到了三点,值得跟大家分享:1、因为从小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没有选对专业,最终专业的学习,专业上的优势在工作中基本得不到发挥和拓展。王淑娟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不可否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依然是浪费了四年的大学时光。如果她在高中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自己对市场销售类的工作比较感兴趣,那么,大学四年的时光,把精力和时间放在市场销售专业的学习上,也许她的成就更加高。2、择业的时候,她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职业。注明人格心理学家迈尔斯说过:&没有什么比拥有一份你热爱的工作更能充实你的生活,那会让你觉得你活得有价值。&当我们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的时候,往往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主动性,你愿意在自己喜欢的事上花费更多的精力,投入更多的时间和关注,这会让你的技能得到显著提升,最终发展为你擅长的领域。而人们习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投入大量的时间去延伸和拓展,很自然的职业获得发展,业绩也上去了。3、第三点,王淑娟的工作态度和精神值得我们很多人学习&&一旦选择了某个职业,就要热爱它并不断学习和研究。是的,她不但热爱这份职业,而且她还在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选择了坚持。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获得了非凡的成就。
  你想到什么了吗?找工作,是找专业对口的还是找自己喜欢的?这个时候你有答案了吗?当然,如果能找到自己专业对口又是自己喜欢的,那是最好的。
微信:shengyaguihua1
向阳生涯官方微博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0号东方大厦室
备案号:沪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毕业找工作建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