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是公民的 规范什么规范

宪法:规范国家生活的根本大法
记者&&白&&龙
E-mail推荐:&&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制定的,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法制保障。
  宪法性法律则是依据宪法制定的,带有宪法内容的普通法律,如选举法、代表法、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等。
  深入学习宪法,维护宪法权威,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对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4次修宪扩展人权保障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共出台过4部宪法,分别是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现行的1982年宪法。“宪法100多个条文,凝聚多少人的心血啊!”曾参与1982年宪法起草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许崇德回忆。
  1954年宪法在公民权利的规定上具有开创性,设置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专章。由于时代原因,1975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中公民权利条款大大减少。1982年宪法重新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设为专章,公民权利从此有了切实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我国先后4次以宪法修正案形式对现行宪法作出修改,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和精神。
  1988年,“个体户”们听到了一个深受鼓舞的好消息:第一个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的规定,这意味着从此工商机关的企业登记表上,在“国有”和“集体”的性质之外,增加了一个新选项:私营。
  1993年,第二个宪法修正案通过,“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取代“人民公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加大了对经济权利的保护。
  1999年,第三个宪法修正案通过,修改了农村生产经营制度;确立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依法治国”入宪……
  2004年,第四个修正案通过,“人权入宪”成为最大亮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等内容,被写入宪法。
  “现行宪法的4次修改,在方方面面扩展着人权保障。”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教授认为,对生存权、发展权、财产权的规定,是宪法保障人权的具体落实。
  多部法律保障公民政治参与
  去年12月,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东风街道祝甸社区居民杜文海和社区的2000多名居民一起,通过投票的方式,依法成功罢免了社区居委会全部9名成员。“依法罢免居委会成员,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这次罢免行动的实施和成功,再次让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当家作主人的权利。”杜文海说。
  杜文海行使的权利,正是宪法所规定的。宪法第二条第三款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在根本大法的层面上确定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原则。”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焦宏昌介绍。
  焦宏昌解释,在宪法这一条款的基础上,我国已建立起多种制度化的公民政治参与途径,主要包括:政治性选举和投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以及社会监督和民意表达。
  围绕着这些制度和宪法规定,一批宪法性法律陆续出台,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选举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居委会组织法、立法法,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等等。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公民政治参与的程度越来越高,如政治参与的主体范围不断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日益多样,政治参与的内容和事务也更加广泛。”焦宏昌认为,宪法及宪法性法律的作用也日渐凸显。“推进以公民为本位的社会治理,需要在宪法和宪法性法律的规范下,积极建设参与型政治文化,完善权利体系。”
  宪法划定公权力边界
  有政府部门以“红头文件”的明文规定,在招聘过程中优先考虑本系统子女;个别部门强制公民植树,或强迫临街居民窗帘颜色要统一;还有些地方以公权力之名,行侵害公民权利之实,不一而足。凡此种种,都是公权力“过度扩张”的表现。“宪法的作用之一,就是为公权力划出一个行使的边界。”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周叶中表示。
  “宪法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还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周叶中认为,宪法规范着整个国家生活,为依法治国提供了明确的准则,因此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
  “我国一直在努力通过宪法和法律为公权力划出一个行使的边界。”&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振民认为,“‘私产入宪’,物权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就是我们试图在宪法和法律上明确‘私人财产权’的宪法和法律保障,从而限制公权力干涉私权。”
  除此之外,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虽然不属于宪法性法律,但是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规制了公权力介入市场竞争的方式,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由于宪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和基础,依法治国的基本内容是依照宪法治理国家,因而不实施宪法,就无法有效贯彻依法治国的原则。”周叶中总结。
(责任编辑:田兴春)
我要发表留言
人民网强国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
&&&&&&&&&&&&&&&&&&&&&&&&&&&&
&&&中国人大
1、2、3、4、5、
&&&中国政协
1、2、3、4、5、
&&&中国工会
1、2、3、4、5、
&&&中国妇联
1、2、3、4、5、
&&&播客?视频
&&&时政要闻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重要理论
&&&时政资料
      国家司法考试
1.选择试题2.注册/登陆3.开始答题4.提交试卷5.查看成绩6.答案解析
您的位置:&& && && && 试卷题库内容
试题来源: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考点]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详解] 根据《宪法》第42条第1款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根据第46条第1款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根据第55条的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可见,A项错误。根据第 4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由于&劳动者&的内涵和外延不同于&全体公民&,所以B项错误。根据第45条第1款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可见,C项错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04年)》第24条的规定,宪法第33条增加1款,作为第3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第3款相应地改为第4款。可见,D项正确。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第&1&题:单选题:根据《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的规定,各级人大常务委员会对属于其职权范围内的事项,需要作出决议、决定,但对有关重大事实不清的,可以组织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经五分之一以上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书面联名提议或有关专门委员会提议,可以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B&经调查委员会聘请,有关专家可以作为调查委员会的委员参加调查工作C&调查委员会在调查过程中,可以不公布调查的情况和材料D&调查委员会应当向有关专门委员会提出调查报告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我国《企业所得税法》不适用于下列哪一种企业?A&内资企业B&外国企业C&合伙企业D&外商投资企业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李某是个人独资企业的业主。该企业因资金周转困难,到期不能缴纳税款。经申请,税务局批准其延期三个月缴纳。在此期间,税务局得知李某申请出国探亲,办理了签证并预定了机票。对此,税务局应采取下列哪一种处理方式?A&责令李某在出境前提供担保B&李某是在延期期间出境,无须采取任何措施C&告知李某:欠税人在延期期间一律不得出境D&直接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其出境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某省银行业监督管理局依法对某城市商业银行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该行有巨额非法票据承兑,可能引发系统性银行业风险。根据《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规定,应当立即向下列何人报告?A&该省人民政府主管金融工作的负责人B&国务院主管金融工作的负责人C&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D&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人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关于商业银行贷款法律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商业银行贷款应当实行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的制度B&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贷款数额以及贷款期限,自行确定贷款利率C&商业银行贷款,应当遵守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百分之八的规定D&商业银行贷款,应当对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偿还能力、还款方式等情况进行严格审查答案解析:
做了该试卷的考友还做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宪法公民基本权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