拷念发财咒后最好那一偈心经回向偈

免责申明:
1、居士网所有文章、图片、视频除注明本站原创外,其余均采集自互联网和佛教图书,知识产权和版权均属原作者、网站、出版社。我站采编仅为弘扬佛法,若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处理,谢谢。
2、本站文稿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注明出处及本站链接URL。
3、来源未注明“居士网原创”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的文章除注明本站原创外,其余均采集自互联网,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第一时间删除。慧通居士QQ:     本站QQ交流群: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苏ICP备号-1念完准提咒后如何回向?
念完准提咒后如何回向?
09-04-25 &
请问七师,准提佛母咒语如果想在各个咒语都灵验的话,如何做到? ――答:做到的方法很简单,首先你要明确自己念咒的目的,就是发心啊,之后,要回向,功德回向很重要。 无论你念什么咒,都是有一定目的的,诚如你所说的“各个咒语”,只要你修准提咒的回向与其相同就可以说已经具有那个咒的功德了。 一、发愿就是明确修行的方向 回向就是让修行的功德起作用。 (一)回向的重要性 佛在世时,波斯匿王发心供佛。有一贫女见后,连续三天诚心随喜。佛说其功德已超过了亲自供养的波斯匿王。贫女随喜获福的公案中,贫女因没有将随喜的功德回向,而在以后生起了瞋心而失坏了善根。 回向,是在完成善事之后,愿善事的功德如何成熟的一种发愿(与发愿的区别在於发愿是在作善事之前,回向则是在作善事之后)。回向与不回向有很大的区别,比如为父母健康而诵咒后,若作回向,父母能得到这一功德;否则,父母并不能得到这一功德。而且,如果在这以后,生起严重的嗔心和邪见之时,这些善根都会因此而长时间不能感果。 另外,回向的对象有不同,比如现世的一些利益如健康长寿、消灾免难、升官发财等回向。 也有个殊胜的方法,即把功德回向无上菩提。 过去认为两者是矛盾的。现在我们修了准提法,两者就不矛盾了。现世的利益就是菩提果的本身。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给自己回向是错误的。于是,只给所有的众生回向,而不给自己和亲人回向。无论修的是功德还是福德,自己不享受,将果报贡献给一切众生,即是回向众生之意。希求的是自己能证无上菩提、明心见性。 而准提行者的回向,要实际、具体、并符合准提法的特点,不要求大、求全、求空! 自己都得不到利益,还说给别人,不是自欺欺人吗?飞机出事的时候,一定是自己先戴上氧气罩再给自己的孩子带,这才是科学的。不然没有等你给孩子戴上你就可能不行了,这样,既害自己又害了孩子。奇怪的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佛人只要一为自己回向,就好像是不对的了。 大的回向需要自己的火炬先要亮起来 有人片面的理解回向,认为「回向」是将自己所修的功德,不愿自己独享,而将之「回」转归「向」与法界众生同享,以拓开自己的心胸。功德即非我所有,「以一炬之火,数百人各以炬来取,此炬如故,福亦如之」,我们将火炬的光明给别人,不但火炬之亮度无减,反而更增加世间的光明。殊不知,你自己的火炬根本就没有亮起来,你拿什么去点亮别人哪? 我们的功德回向,要具体实际,不要唱高调。就是要为自己求、就是要为世间法的成就而修;满足自己的名利同时,才能满足众生的需要,来随顺众生度化众生。 要回向,要给自己回向;给自己回向,是给众生回向的基础。 要回向,回向世间法;才符合准提菩萨的愿望,这是准提法的特点。 准提法发愿就是回向,发愿和回向是一体的;世间法的回向和出世间的回向是一体的。出世间的成就是以世间的成就为载体的。 二、准提法愿力的特殊,看道大师在心要中加入了什么? 如《心要》中: “发愿门。想尽虚空遍法界尘尘刹刹。帝网无尽三宝前。各有帝网无尽身。每一一身各发帝网无尽愿。所谓 无边众生誓愿度 无边烦恼誓愿断。 无边佛法誓愿学 A无边福智誓愿集 无上菩提誓愿成。 B并自心所乐善愿尽总发之。 每一一身发帝网无尽愿。C每一一愿有帝网无尽身发。总想此一门。尽未来际无有休歇。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或坐中念炼。或佛前发愿时作此D观想)” 三、简单的发愿与回向 放在咒语中间 以咒咒愿 如《心要》中: 若作息灾法者(为除恶业重罪烦恼等障。种种灾难官事口舌。鬼魅所著恶星陵逼等)。。。。。念诵时。前次第持诵至准提咒。诵一百八遍已。后但从唵字诵之。妙言曰唵折隶主隶准提与某甲除灾难娑婆诃(若为自己于娑婆字上。称自己名及所为事。若为他人。称他人名及所为事E) 四、诚实语 一味药 有些人把准提法分成了两部分,这是不对的,说明你不相信准提菩萨 每见今时或释或儒为利为名终年亲附竟日趋参。用尽身心罕有称怀。无常来至又生下劣之处。何如依诸佛之圣言。诵秘密之神咒。于上增益等法中频频作之。所求F之事决定遂心。一切罪业悉得消灭。无常来至又生胜处。现在未来俱获利乐。岂不善哉。有斯钜利故佛说之 入世的愿望同时获得出世的成就 问曰诸佛本意令断贪嗔等何却令人起贪心求世事名H利等耶。答云诸佛有不思议度生方便。谓有众生不肯直求菩提 。且随其所乐令持咒求之。由神咒不思议力。所求之事尽得遂心。一切罪业亦得消灭。自然超凡入圣。如小儿有病不肯服药。被有智医人涂在母乳。其小儿本食 母乳。不觉服着良药除却病苦。故罥索心咒经云。若有众生设以谄曲。为求富贵名利等得闻此咒。彼诸众生生生处处。成就智慧福聚之香。神变疏云。真言境界 。十地菩萨尚非其境。况生死中人乎(有人云。陀罗尼多令人有所希求。反损陷众生者。此是离求外别取无求。全同断见外道。今佛教说。终日求之不见求相。是 真无求。非同木石全不希求也。故观音钞云。虽念念求。而无能求所求之相。又况诸佛大慈大悲。岂可故意损害众生) 五、《观颂集》中为什么把《普贤行愿品》既作为发愿也作为回向 关键词:大发心 与 回向极乐世界 准提咒就是普贤行、求名利是为了随顺众生、临终的态度是往生极乐。 如《心要》中: 三显密双辩者。若双依显密二宗修者。上上根也。谓心造法界帝网等观。口诵准提六字等咒。此有二类。一久修者。显密齐运。二初习者。先作显教普贤观已。方乃三密加持。或先用三密竟然后作观。二类皆得。余虽下材心尚显密双修。故仁王般若陀罗尼释。并仁王仪轨皆云。若不修三密门。不依普贤行愿。得成佛者无有是处。又华严经字轮仪轨云。夫欲顿入一乘修习毗卢遮那法身观者。先应发起普贤行愿。复以三密加持身心。则能悟入文殊师利大智慧海。 又如: 四庆遇述怀者。谓如来一代圣教。不出显密两门(仁王经钞云。如来一切教。不越显密两宗)。于显教中虽五教不同。而华严一经最尊最妙。是诸佛之髓菩萨之心。具包三藏总含五教(梵本有十万偈。此方已翻译者。或八十卷六十卷四十卷等。虽文义广博。其中最津要者。唯别行普贤行愿品一卷经文。是华严之关键修行之枢机。可赞可崇。西天道流无不依之修行也)。于密部中虽五部有异。而准提一咒最灵最胜。是诸佛之母菩萨之命。具包三密总含五部(梵本有十万偈。此方已翻译者。有诸师诸本。虽仪式稍异。其中最纲要者。准唐善无畏三藏所译一卷经文。是诸坛之领袖七众之药饵。可传可尚。东夏高德无不依之持诵也) 六、准提法发愿和回向的方法 一 咒前 二 咒中 三 咒后边 功课后 普贤行中 每一天的开始和最后 一个整体数字的(塔) 七、学院的三个法本 《观颂集》中的发愿 《精简观颂集》中的发愿与回向 《密修精简本》回向与发愿 八、三个专业的不同回向重点是什么? 准提咒发愿和回向容易犯的错误(与准提菩萨不相应和与道大师本意不相符的地方): (一)割裂圆咒特点 (二)避开世间法 (三)回向法身和空性 九、别部法的特点就是准提菩萨的慈悲之处 极乐世界的临终回向的包涵性 反对佛教居士不追求世间的成就,不追求世间福报。其实就是一种对准提法的“不信”! 唯宜信而持之速得道果。若不生信空无所获。 世 间 愿 望 ―――开示集选节 这主要是针对初学者。在学佛的过程中,对初学者讲得太多没有必要,我们就通过佛法来利益他们。如果在佛法中获得了利益,他们自然就对佛法升起信心,自然就能逐步深入经藏,或者能依止善知识来进一步修学。 通过这次准提法修学,能满足大家的世间愿望。我们提倡大家都发一个世间的愿望。平时正修期间,给大家发了一个塔。这些塔,都是由一些小圆圈组成,念108遍就点一个小圆圈,小圆圈点完,这个塔也念完了。然后把自己世间的愿望写在塔上,尽量把愿望形象化具体化;准提火供的时候,把这个塔烧了,愿就许上了——这是满足世间愿望的修法。 平时也可以用这个办法来满足亲朋好友的世间愿望,引导他们念准提咒。实际上,这也是引导我们自身的方法;因为我们知道,能在学佛中不断获得利益,信仰才能日见牢固。学佛中,“法供养最”,刚才读的《普贤行愿品》里就这样讲:诸供养中法供养最。这里所说的法供养,就包括你如何来引导别人学佛,这是对佛法供养的一个方面。张居士是卫生所所长,一次,有人来看病,他一看这病很难治,说这样吧,我教你一个语音疗法,你念这几个字(准提咒)可能对你身体有好处,你经脉通了病就好了。他这个语音疗法就是念准提咒,又针灸又吃药又念咒,反正也不知道怎么就好了。(众笑) 然后才,哎!语音疗法不错吧,告诉你这是什么吧?——准提咒!然后再一点一点诱导他;慢慢地,整个卫生所的人都信佛了。。。。。。准提菩萨非常慈悲,他的愿力有特殊的地方,特殊的地方就是更注重大家世间愿望的成就。有些法注重出世间,有些法着重入世间。当然入世间的愿望很重要,只有满足了入世间的愿望,才能为出世间的愿望实现打基础。准提法属于入世出世共修的法,因此准提法除了四宏誓愿以外,还有第五愿“无边福智誓愿集”。就是通过修习,在达到世间愿望的同时达到出世间愿望。准提法把佛法的智慧、出世间的功德像做药丸一样,包在里面,外面包着一层糖皮。这层糖皮就是你入世间的愿望,你入世间的愿望满足的同时,里面的出世间的智慧就可以得到,烦恼就可以减少。所以准提法是非常殊胜的。 希望学佛的人都能以快乐的面貌展示于人,不要天天愁眉苦脸的,人家一看你的样子,就会觉得学佛还不如不学。希望学佛的智慧福报都具足。佛是两足尊,就是告诉我们不能够只有智慧或者只有福报。只有智慧,叫做“罗汉托空钵”,虽然很有智慧,没有烦恼,但是乞食乞不到。只有福报没有智慧,就是“大象戴缨络”,就象泰国国王骑的大象,虽然满身挂着珠宝,但没有智慧,再威武也还是畜牲。 我们要福智双修,出世间和入世间都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具体有没有这样的法门?有!就是准提法。过去修净土和禅宗的祖师、行者,往往以修准提法作为辅助法门。比如修净土念阿弥陀佛的,也念准提咒;修禅宗参话头的,也念准提咒;这样我参话头遇见一些境界、一些歧路时能依仗准提菩萨的加持避开,不至于出偏差,因此准提法门极为殊胜。 出世才运大悲心 若作出世间法者(为欲速满福德智慧二种资粮。及顿圆十波罗蜜超越三无数劫。今世祈克圣界现前)。行者在于山间深谷。殊胜岩窟清净伽蓝。运大悲心常乐利乐G无边有情。同准提王菩萨仗托无尽诸佛菩萨大悲愿力助护。限四月四日一期之内。阻绝人客默断语言。三密相应心无间断。。。。。 参考资料: 准提法网络佛学院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有的人念准提咒会很着迷,每天都是会坚持念好多遍,就连做梦都有准提咒的灵感. 票数: 0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做到的方法很简单,首先你要明确自己念咒的目的,就是发心啊,之后,要回向,功德回向很重要。 无论你念什么咒,都是有一定目的的,诚如你所说的“各个咒语”,只要你修准提咒的回向与其相同就可以说已经具有那个咒的功德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需将一切善根福德普皆回向给西方极乐世界。至诚念诵“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藏菩萨本愿经回向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