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纪念馆大英雄杨根思生肖属性

抗美援朝英雄名单
&&&&&&&&&&&&&&&&&&&&&&&&&&&&&&&&&&&&&&&&&&
& 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名单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
    (12名)  彭德怀、杨根思、黄继光、伍先华、许家朋、孙占元、邱少云、李家发、杨连第、杨春增、杨育才、胡修道、毛岸英。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徽“特级英雄”称号
    (2名)   杨根思、黄继光。
  “一级英雄”称号
    (50名)  卜广德、于泮宫、于喜田、王海、王兆才、王学凤、王德明、毛张苗、孔庆三、刘庆亮、刘维汉、孙占元、孙生禄、孙振录、伍先华、李凤林、李家发、李延年、余新发、许家朋、沈树根、邱少云、张永富、张积慧、吴志洲、贠宝山、周厚刚、陈忠德、杨宝山、杨育才、杨春增、杨连第、胡修道、赵宝桐、柴云振、徐长富、高成山、高景灏、倪祥明、秦家彬、曹庆功、曹玉海、郭忠田、郭恩志、曹家富、崔建国、雷宝森、鲁珉、魏玉德、谭炳云、毛岸英。
  “一级模范”称号
    (4名)   王兴纪、孙凤钜、罗盛教、张益仁。
  “二级英雄”称号
    (286)  马忠庆、马新年、万子扬、王天保、王合良、王保江、王彦林、王德福、毛国臣、邓章德、牛保才、冉隆华、田立明、平太信、龙世昌、任志明、刘凤勇、刘钦、刘俊卿、刘继和、农廷秋、孙子明、朱友恒、朱金池、朱溶堂、安炳勋、关崇贵、吕慕祥、余贵、宋兰君、李文彦、李元兴、李汉、李忠先、李经盛、李洪序、李祥、杨国良、杨振玉、陈开茂、陈吉、陈德生、陈治国、邹炎、易才学、房光超、庞殿臣、周德高、林炳远、范万章、欧文辉、郑金钵、郑起、郑朝元、张世秀、张兰亭、张建明、张桃芳、张像山、张瑞臣、胡文江、胡连、郝兴文、郝志新、高云和、高良伦、孙志忠、栗振林、徐天良、徐连才、徐恒禄、贾云明、唐治平、梁振隆、阎成恩、黄丑和、黄道明、曹光景、葛英东、葛洪臣、蒋永德、蒋道平、程述中、程荣庆、韩德彩、焦景文、董克荣、董明德、彭焕新、鲍清芳、赖发均、蔡兴海、潘学仕、潘昌义、穆守营、薛志高、戴荣华、尹继发、卢耀文、吕玉久、陈振安、张全合、张明录、张振智、胡金华、于水林、马一钧、马天明、马玉臣、马如华、马寿昌、王万夏、王云阁、王元义、王文范、王占山、王玉生、王庆琳、王兴义、王克传、王志、王虎元、王学才、王保德、王锁昌、王景洲、孔繁玉、车臣才、牛锡浩、尹东华、方新、支全胜、叶永安、叶君、叶树东、史阜民、刘久恒、刘云典、刘长岭、刘石友、刘四、刘光子、刘兴文、刘建华、刘保成、刘根全、刘清怀、刘福海、乔永生、孙克荣、孙明芝、毕武斌、任西和、许长友、邢连富、李云龙、李云汉、李文生、李文柱、李太林、李玉才、李华云、李吉武、李秀德、李青山、李英才、李李国玉、李国海、李国珩、李洪全、李树森、李家芝、李耘田、李曙荷、汪金兰、冷树国、苏文俊、宋祥华、杜树君、吴少桂、吴胜凯、沈志宏、肖贵强、杨太忠、杨仁富、杨阿如、杨伯钊、杨锡生、杨树华、杨道根、陈士荣、陈少清、陈启瑶、陈志、陈伯悦、陈忠贤、邵凤阳、陆廷高、陆昌荣、邱耳林、周子和、周文江、周平、周信仁、周腊生、周景和、金克智、张万荣、张文兰、张来元、张希瑞、张良广、张宝富、张振华、张渭良、张豪、张福荣、林贵远、范仁和、尚衍发、武在元、郑长华、郑定富、欧阳代炎、骆家奎、饶一世姜世福姚显儒、赵在柱、赵永旺、赵柏生、赵志恒、赵继华、胡祖卿、段培英、高月明、高守余、高胜德、高润田、高殿禄、徐方斌、徐生、徐申、徐帮礼、柴育民、唐云、唐凤喜、郭隆楷、袁孝文、钱忠胜、黄万丰、黄在渔、黄宗德、崔长海、崔贵江、阎万库、阎洪全、梁封、曹殿生、梅怀清、麻俊坤、韩发成韩国富、韩勤忠、粟学福、谢坤、程九龄、蒋元伦、喻忠奎、曾少才、曾平章、曾南生、傅庆祥、傅绍斌、董恒志、褚庆然、简海金、解法正、蔡金同、蔡朝兴、漆少泉、谭朝志、裴景善、樊金明、潘泽明、薛文德。
  “二级模范”称号
    于凤泉、于宪桂(女)、于琛、于西元、王永维、王明学、王法利、王顺义、王紫龙、亓凤峦、车书琴(女)、史元厚、白鹤连、刘玉祥刘秀珍(女)、刘宝英、刘绍银、刘树德、任玉祥、任廷昌、孙夫章、伍克勤、朱重元许景春、李小羊、李文臣、李怀道、李根葆、杜占山、杜福先、沈先宏、何柏年、宋克义、苏志明、陈汉文、陈达志、陈良、陈国钧、杨再先、杨金生、杨明忠、杨殿超、杨瑞金、陆春无、陆善清罗德顺、岳吉斋、苟光辉、林波、林范洪(女)、范永、张灿、张信福、张培芝(女)、张耀义、赵尔云、赵金贵、赵宪法、饶严昌、姚小遂、施玉南、钱良生、席忠、黄国铣、黄明德、谢教礼、曾义宽、曾荣廷、程山堂、童家祥、路林民、靳国华、熊克恒、薛其德、耀先。
  “特等功”称号
    于德江、王万成、王安全、王兴邦、王英、王荣、牛喜生、牛瑞山、文汉春、方国发、甘士良、史仁和、史朝珍、刘万寿、刘东武、刘岐、刘金声、刘桃顺、牟世清、许鸿斌、朱有光、孙忠国、孙敬珍、孙福祥、华龙毅、齐子英、吕学敏、苏世英、宋文新、何家胜、肖子云、李飞、李玉、李占广、李光录、李炳舟、李春长、李海清、李满、李德贵、陈仁华、陈佑甫、陈亮、陈其昌、陈德清、邱宪章、吴儒林、杨保明、邹天仁、金耳世罗子周、罗沧海、郑玉田、郑恩喜、张广生、张书明、张守义、张怀英、张昭义、张炳恒、张续计、赵毛臣、赵玉忠、赵先有、赵连山、侯白锁、胡志先、胡照春、顾洪臣唐章洪、徐忠、郭正喜、郭金升、隋春暖、黄德明、常同茂、崔含弼、梁庆友、逯松亭、彭福礼、赖永泽、满维平、谭光焕、谭芳云、潘正光。
抗美援朝英烈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荣立三等功以上指战员302724名,荣立集体三等功以上的单位5953个,其中被授予英雄、模范称号和特等功人员502名,分别为:特级英雄两名(杨根思、黄继光),一级英雄50名,一级模范4名,二级英雄286名,二级模范75名,特等功85名。
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授予各种勋章、奖章23万余枚。其中,同时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及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的共12人。
主要代表人物:
&&&&&&&&&&&&&&&&&&&&&&&&&&&&&&&&&&&&&&&&&&&&&&&&&&
黄继光(1930年--1952年)原名黄继广,四川中江县人。1949年参加革命,1951年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15军45师135团2营通信员、代理班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和上甘岭战役。由于多次出色完成任务,他两次被评为工作模范并荣立三等功。在日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再次反击597.9高地。当连续攻下敌人数处阵地后,部队在零号阵地半山腰被敌机枪火力点压制,前进受阻。危急中,他挺身而出主动承担爆破任务。他勇敢地冲向敌地堡,用手雷炸毁敌几个火力点后,敌一残存的火力点还在顽抗,部队前进依然困难。此时,黄继光身上已经7处负伤,手雷也已全部用光。为了完成任务,减少战友的伤亡,他忍住巨痛英勇地扑向敌人的火力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敌机枪射孔,为反击部队扫清了前进的道路。在黄继光壮烈献身精神的鼓舞下,反击部队迅速全歼美7师5个连,夺回阵地。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青年团中央授予他“模范青年团员”称号。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为缅怀英雄,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迹被镌刻在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其家乡中江县兴发乡也改名为继光乡。立特等功,获特级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
邱少云(1931年--1952年)四川铜梁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5军29师87团9连战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作战。
日,邱少云所在连队在朝鲜平康前线反击391高地作战中担负突击任务,并奉命于夜间在距敌60米的山脚下潜伏,以待次日傍晚发起突袭。12日11时,他的潜伏地不幸被敌盲目发射的燃烧弹击中。为了不暴露部队的整个行动计划,邱少云忍受烈火烧身的巨痛,在5个小时的时间里一动不动,直至牺牲。他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此次作战的胜利。当晚反击部队顺利攻占391高地,全歼守敌1个加强连。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英雄的名字被永远镌刻在391高地主峰的石壁上万古留存。
杨根思()江苏泰兴人。1944年参加新四军,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国内革命战争中他多次立功受奖,曾两次被评为战斗模范,荣获“爆破大王”、“华东一级人民英雄”、“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等称号,并光荣地出席了1950年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同年他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担任志愿军第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在日第二次战役中,杨根思奉命率领一个排的战士,坚守在长津湖地区下碣隅里外围制高点--小高岭,这是敌人南逃的必经之地。战斗打响后,他率领全排先后连续打退了敌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的8次疯狂进攻。此时,阵地上只剩下他与两名伤员,并且弹药用尽。当美军发起第9次进攻时,危急关头杨根思抱起最后一个5公斤重的包,毅然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住了阵地,完成了切断敌人退路的阻击任务。战后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根思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战斗英雄称号,并将他生前所在连命名为“杨根思连”。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杨根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朝鲜政府还在他牺牲的地方建立了“杨根思英雄纪念碑”。
&&&&&&&&&&&&&&&&&&&&&&&&&&&&&&&&&&&&&&&
杨连弟生前用的工具
杨连第(1919年--1952年)天津市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195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抢修陇海路8号高桥时,因机智勇敢表现出色,荣获“登高英雄”称号。1950年9月光荣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同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铁道兵1师1团1连副连长。战斗中他所在的部队在朝鲜前线各铁路大桥间进行抢修,多次出色完成修桥任务。特别是1951年7月,在参加朝鲜评安南道清川江大桥抢修任务中,他带领一个排11次搭设人行便桥,并创造性地铁轨架浮桥,保证了正桥施工和顺利通车,有利地支援了前线的作战。1951年8月,他回北京出席志愿军铁道兵首届庆功大会,并当选为志愿军国庆归国观礼代表,还出席了全国铁路劳动模范代表会议。日,杨连弟在清川江大桥指挥连队架桥时,被敌机投下的炸弹弹片击中,光荣牺牲。
罗盛教(1931年-1952年)湖南新化县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47军141师侦察队文书。在朝鲜他曾参加了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
日,在朝鲜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为营救落水的朝鲜儿童,他冒着零下20℃的严寒先后3次跳入冰窟中,拼尽全力,救出因滑冰落入水中的朝鲜少年崔莹,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爱民模范”称号,青年团中央追认他为“模范青年团员”。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级战士荣誉勋章。为了纪念英雄,朝鲜人民把石田里和罗盛教牺牲的河流及安葬他的山分别改名为“罗盛教村”、“罗盛教河”、“罗盛教山”。
毛岸英()湖南湘潭人,毛泽东的长子。抗美援朝时任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的机要秘书,日在朝鲜战场上在美军轰炸下牺牲。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抗美援朝英雄杨根思连队 六位新兵任务艰巨 - 真正男子汉 - 腾讯视频
看视频、登录、分享...多种方式都可以获得V币哦!
登录之后可以领V币换礼品喔~
通用代码支持视频在iPhone/iPad/Android上播放
扫码分享到微信
由于版权限制,该影片暂时无法下载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视频
立即下载腾讯视频APP
请根据您的设备选择下载版本
简介:《真正男子汉》是湖南卫视第二季度重磅推出的一档军旅题材真人秀。节目记录6位有年龄跨度的明星深入一线作战部队,与普通士兵同吃同住同训练。节目最大亮点是导演零干预,明星一进部队就等同于士兵,训练过程真枪实弹,嘉宾则采取轮换制,不断会有新大咖加入,还包括女神和女艺人。即将接档周五播出。
<a href="javascript:void(0);"
class="btn_next"
r-on="{click: onNext}"
r-show="{page
<a href="javascript:void(0);"
class="btn_next"
r-on="{click: onNext}"
r-show="{page
<a href="javascript:void(0);"
class="btn_next"
r-on="{click: onNext}"
r-show="{page
<a href="javascript:void(0);"
class="btn_next"
r-on="{click: onNext}"
r-show="{page
综艺热播榜
?105,713,572
?85,201,852
?53,260,628
?41,834,003
?40,229,085
?221,793,153
?176,207,315
?105,713,572
?97,098,208
?94,822,371
?10,457,042
?10,171,680
?8,209,859
?8,191,007
?7,095,964杨根思是谁 真正男子汉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资料牺牲故事
真正男子汉杨根思
真正男子汉杨根思是谁?杨根思连是什么意思?杨根思是怎么牺牲的?看了真正男子汉,除了对几位明星新兵的关注之外,观众们记忆最深的就是&杨根思连&了,在节目中,大家开始了解到有关杨根思的故事。我们从节目中可以知道,杨根思生前所在连队被志愿军总部命名为&杨根思连&也是我军唯一以连队名字命名的连队。
但是大部分观众对杨根思不了解,杨根思是谁?我们对邱少云,董存瑞,雷锋是耳熟能详,但是杨根思我们几乎没有听说过,包括杨根思是怎么牺牲的我们也不知道。所以今天小编整理了有关杨根思的资料,翻页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上仅有的2名特级战斗英雄之一杨根思的资料故事吧!中国战争历史故事《抗美援朝英雄杨根思》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  在抗美援朝纪念馆里,陈列着一块墓碑,那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特等功臣杨根思的墓碑。下面一起和小编看看睡前故事《抗美援朝英雄杨根思》吧!
欢迎来到CNFLA学习网, 免费公益的学习网站!
中国战争历史故事《抗美援朝英雄杨根思》
来源:cnfla儿童网浏览:1
  在抗美援朝纪念馆里,陈列着一块墓碑,那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特等功臣杨根思的墓碑。下面一起和小编看看历史故事《抗美援朝英雄杨根思》吧!  日,杨根思生前所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把杨根思的遗体运回祖国,安葬在安东市锦江山麓,并立了一块墓碑。1953年9月,杨根思烈士墓从安东迁往沈阳,墓碑湮没地下。  1983年12月,杨根思烈士墓碑出土于丹东市锦江山,由抗美援朝纪念馆收藏。  当参观者停留在这一方墓碑的时候,人们便会从解说员那里听到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小高岭守卫战”。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杨根思任某部3连连长。1950年11月,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打响。杨根思带领3连3排奉命坚守下碣隅里外制高点107.1高地东南方的小高岭,这里是卡住敌人南逃的重要通道。对夺取整个战役的胜利至关重要。  营长向3排下达命令:“不许敌人爬上小高岭一步!”杨根思亲率第3排战士趁着夜色进入小高岭地阵地。  黎明时,天下着大雪,战士们蹲在用冻土块筑成的工事里,脚上的鞋袜早已冻在了一起,手指已经冻得拉不开枪栓,饥饿更是一阵阵地袭人。  敌人密集的炮弹落在阵地上,沉重的爆炸声,尖锐的呼啸声响成一片。铁片、树枝、石块、黑色的雪团飞溅起来,又被浓烟所掩盖,小高岭不再是石、土、树木和积雪构成的山头,而是弹片横飞、汽油弹燃烧的地方;小高岭不再是原来的标高,而是削去了一层,改变了原貌的山丘。美军爬向小高岭,这些迷信钢铁力量的家伙,以为这个小山头是可以轻易占领的。  小高岭上的重机枪首先开火,颗颗手榴弹准确地在敌人堆里爆炸。像割麦子一样,敌人笨拙的身躯一片片地倒下。敌人的第一次进攻被打退后,又以猛烈的炮火轰击小高岭,小高岭很快笼罩在炮轰和空袭的烟雾里。  敌人在坦克的掩护下又一次冲了上来,随着手榴弹的爆炸声,杨根思带着战士们冲进敌人堆里射击声、刺刀的格斗声和喊杀声响成一片。而杨根思的声音压过了所有的声响:“为了祖国,为了朝鲜人民,冲啊!”  在混战中,又有一批敌人涌上来。机枪手在敌群中不甘屈服地倒下了;3排副排长在用枪托砸向敌人的脑壳时也倒下了。愤怒的志愿军战士再一次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人  敌人的第三次进攻又失败,他们一批批地被歼灭在小高岭阵地前。然而更惨烈的战斗仍在继续,杨根思率领的3排勇士们也越来越少了。雪山上,火海里,钢铁的战士们在坚守着钢铁般的阵地。  战斗又开始了。8班长一手端着自动枪。一手拿着手榴弹跳出工事,他横扫着自动枪,投掷着手榴弹。在反复的冲杀中,8班长被罪恶的子弹击中了。战士刘玉亭一把扯去头上的纱布,把机枪端在手上扫射。四周的炮弹在爆炸,弹片击中了他,他把身子使劲地压在机枪上,打完了最后一颗子弹  烟雾里,重机枪排长爬向杨根思报告说:“重机枪子弹打光了。”  “人呢?”  “除了我,还有一个负伤的射手。”  “撤下去。”杨根思命令。  “你呢?”重机枪排长问,  杨根思说:“有我在,阵地就在,你们撤下去,这是命令!”  小高岭突然宁静下来。  正在这时,敌人又向小高岭发起猛烈的冲击。这是敌人的第九次冲击,也是最后一次。敌人见阵地上无声无息,猜测可能是没人了,或者是没有子弹了,于是四五十个敌人蜂拥而上,举着美陆战第一师军旗的士兵正准备把它插在小高岭上。美军指挥官也出现了,他喊叫着,挥舞着小旗子。  此时,在解放战争时被誉为“爆破大王”的杨根思突然从阵地上虎跃而起,他抱着炸药包,导火索吱吱地冒着青烟。  美国兵惊叫起来,可是他们来不及跑掉了,杨根思怀抱炸药包已经冲到他们面前。随着一声巨响,群敌顿时血肉横飞。  身经百战的杨根思壮烈地牺牲了。然而,他用他的生命守住了阵地。随着冲锋号响声,我后续部队登上了小高岭。  小高岭阵地仍旧飘扬着志愿军的军旗,杨根思及其战友们的光辉形象永存在这英雄的小高岭上。走近抗美援朝战场第一位“特级英雄”杨根思
本报记者 张书恒 特约记者 杨西河 张宝奇
日08:56&&&来源:
【字号 】&&&&&
E-mail推荐:
  志愿军总部命名杨根思生前所在3连为“杨根思连”,图为授旗仪式。
  接到紧急出动命令,“杨根思连”官兵动若风发。
  抗美援朝战场上涌现出的第一位“特级英雄”杨根思,在2009年举办的全国“双百”评选活动中,以高票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而他在入朝作战前,已经是三次荣获荣誉称号的战斗英雄――
  “特级英雄”杨根思怀抱炸药包纵身跃入敌群的情景,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红色经典永远定格在人们的记忆中。深秋时节,记者步入杨根思生前所在部队――济南军区某机步旅,在新落成的旅史馆内,再次重温了那属于英雄的光辉时刻……
  英雄誓言
  人在阵地就在
  1950年11月,在朝鲜东线战场上,志愿军的对手是美陆战第1师。这支部队号称美军的“王牌”,其师部驻扎在咸镜南道长津郡下碣隅里。
  11月26日,上级赋予杨根思所在部队围歼美陆战第1师的任务。28日5时,连长杨根思率领3连翻越4座大山,急行军130里,于当晚与友邻部队一道,攻占了下碣隅里附近的“1071高地”及其东南侧的小高岭。
  “1071高地”又名飞鹤山,是下碣隅里外围的制高点。小高岭是“1071高地”前伸的一个触角和屏障,不仅卡住了下碣隅里通往古土水、咸兴、元山的公路,而且可以俯视下碣隅里左面平原上敌人的飞机场。失去小高岭就无法控制公路;扼守住小高岭等于卡住了美陆战第1师的脖子,使其无法向南突围。
  为夺路突围,解除志愿军对下碣隅里的严重威胁,美军开始向“1071高地”和小高岭围拢。营指挥员给杨根思下达命令:“不许敌人爬上小高岭寸步,坚决把敌人消灭在小高岭阵地前。”受领任务回到连队,杨根思对全连作了“人在阵地就在”的战前动员。
  29日拂晓,天下起大雪,气温骤降到零下38摄氏度,杨根思带领3排坚守在用积雪、冻土筑成的工事里。由于入朝作战准备仓促,杨根思和他的战友们还穿着单衣,脚上裹着玉米包叶。前一天晚餐每人只吃了一把半生不熟的黄豆的官兵们早已是饥肠辘辘,但比饥寒交迫更严峻的考验,则是敌人的疯狂进攻。
  黎明时分,美军重炮和十几架飞机对杨根思连防守的小高岭阵地轮番进行轰炸,炮弹把大部分工事炸毁,汽油弹将阵地变成一片火海。白雪烧化了,石头烧红了,美军步兵也逐渐逼近小高岭。杨根思沉着指挥,待敌进至距前沿阵地30米远时果断下令开火,前面的美军应声倒下,后面的则连滚带爬撤了下去。
  很快,美军约2个连的兵力在8辆坦克的掩护下再次发起进攻。杨根思带领全连官兵勇猛出击,与敌步兵拼杀在一起,使其坦克无法发挥作用。又一拨敌人涌了上来,杨根思带领7班、9班的机枪手边打边冲,将敌击退。顽强挫败敌3次进攻后,我守军也伤亡惨重。受挫的敌人又调集大炮、飞机对小高岭进行狂轰滥炸,数倍于我的敌人向小高岭发起冲击。杨根思带领官兵与敌人展开激战。至10时,已连续击退敌人8次猛攻。敌人的第9次进攻开始了,而此时的小高岭阵地上只剩下负伤倒地的杨根思一人。阵地显得十分安静,从三面围攻上来的40多个美国兵以为山头上已经无人,便放心大胆地走了过来。年仅28岁的杨根思沉着冷静,只见他抱起拉下导火索的炸药包冲入敌群,在一声轰响中与敌人同归于尽……
(责任编辑:孙琳、王新玲)
热点导航[新闻热词][社区互动]
&&&推荐新闻
&&&&&&&& &&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热帖排行
1.2.3.4.5.6.7.8.9.10.
&&?频道精选
? ?|?|?|?|?|
?基础|||会议|||文献|||事件|||专题|||图集|||视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美援朝电视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