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区频现巨响到禅陵怎么坐车

您现在的位置:河南文化产业网 →
焦作市汉献帝禅陵正申报国保
13:59:46 来源:河南文化产业网 作者:张体义 编辑:许继国
焦作市汉献帝禅陵正申报国保
  河南文化产业网讯:据大河报消息,记者在采访曹操墓发掘、论证的过程中,不断有读者询问:曹丕称帝,汉献帝是被杀了还是被软禁了?汉献帝死在哪里又葬在哪里?经过查阅资料、采访有关专家,记者了解到曹丕称帝后,汉献帝被贬为山阳公,在河南焦作境内生活了14年,最后病死在那里。日前,记者赶赴焦作市区和修武县实地查看采访了与汉献帝有关的历史遗迹。  皇帝降为“山阳公”  曹操死后,曹丕袭魏王和汉丞相职。一些大臣威逼汉献帝学习唐尧虞舜把皇帝位禅让给曹丕。220年十月,曹丕如愿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曹丕从魏王升到了皇帝,皇帝刘协降为了山阳公。不过这个山阳公还比较尊贵: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效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都山阳浊鹿城。  刘协离开都城前去山阳的时候,曹丕还非常客气地说:天下之珍,吾与山阳共之。  刘协的山阳浊鹿城在哪里?  记者日前在修武县文管所采访了修武县博物馆原馆长冯清长。他介绍说,刘协被封的山阳城在如今的焦作市区,居住的浊鹿城在修武县李固村。  曹丕为什么把刘协贬到山阳呢?  冯清长说,一则这儿离曹魏的首都不远,便于监视;二则刘协有个皇子曾被封为“山阳王”。  末代皇帝大多结局很惨,刘协为什么能活下来呢?  冯清长说:一是刘协在位32年一直是傀儡,刘家的势力已经不足以对曹魏政权形成威胁;二是曹操将自己的三个女儿都嫁给了刘协,二女儿曹节是皇后,曹节的性格比较刚烈,曹丕即位后向曹皇后索要皇帝玺印,曹皇后竟敢将玺印掷于栏板之下,并且大骂:老天有眼,决不让你长久!  食邑山阳居浊鹿  山阳城不是为汉献帝刘协专门兴建的,而是早已有之,焦作被称为“山阳大地”就来源于山阳城。  山阳城位于焦作市东郊待王乡墙南村周围,2006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前几年,为保护山阳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设计中因此而改道。  日前,记者在山阳城遗址采访时看到,山阳城的城墙保存还比较好。  焦作市文物工作队副队长韩长松介绍说,现存的山阳故城大部分高出地面,因为地下水位过高等原因,山阳城没有进行过考古发掘工作。山阳城始建于战国初期的魏国,东汉中晚期和三国时期达到最繁荣,隋唐时逐渐沦为残垣废墟。  韩长松说,历史上和山阳城有关的名人很多,其中两个具有很高的社会知名度。秦时,山阳城为长信侯钡姆獾兀飧本褪怯肭厥蓟誓盖渍蕴笏酵ǘ甘艹栊诺哪歉鋈耍蟊磺厥蓟食盗讯馈T僖桓鼍褪呛合椎郏苫实鄱吧窖艄保股窖舫敲笳瘛  冯清长说:山阳城是刘协的封地,“山阳公”衙门所在,但他大部分时间居住在浊鹿城。  浊鹿城距离山阳城18公里,位于修武县五里源乡李固村南。  记者赶到李固村采访时,发现村南的浊鹿城已所剩不多,几段土墙突兀在原野中。  冯清长说:浊鹿城在隋唐时渐废,浊鹿城的名字也逐渐不为人知,代之以俗名李固村。  为什么叫李固村?冯清长解释说:刘协被贬为山阳公后,曹丕派遣李固驻守浊鹿城,监守山阳公,一直到晋代到刘协的孙子刘康时,守军才撤走。李固村的村民应该是当时守军的后裔。  禅让后做乡村医生  古人常说,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刘协当不成皇帝了,却成了一个悬壶济世的医生。  刘协为山阳公14年,利用在宫中所学医术,走乡串村为民医疾治病,至今仍留下许多文物古迹和传说故事,民间称其和曹皇后为“龙凤医家”。老百姓出于对他俩的感激之情,沿袭成俗,焦作民间对老中医格外敬重,尊之如君。  冯清长说:刘协是窝囊皇帝,却是称职医生,深受百姓爱戴,民众敬之如父母。焦作一带的民众为了纪念他,不仅盖了献帝庙,而且还形成了许多有趣的民俗,流传至今。据传说,焦作民间叫外公、外婆为“魏公、魏婆”;端午节、中秋节流行“娘瞧闺女”;在农村针灸、拔罐从不收费,对中草药可赊可欠,但从不还价等民俗都与汉献帝刘协有关,据说是汉献帝留下来的千年老规矩。  公元234年,“乡村医生”山阳公刘协病死,享年54岁。  老百姓捧土为陵  刘协病死的时候,曹丕已经死去好几年了,这时的曹魏皇帝是魏明帝曹睿()。  曹家对这位东汉末代皇帝、曹家的女婿还算厚道,以汉天子的规格和礼仪安葬了他,谥号孝献皇帝,陵曰禅陵。和东汉大部分帝陵在洛阳附近不同,献帝陵孤零零地在今修武县方庄镇古汉村。  260年,曹皇后与汉献帝合葬禅陵。  据介绍,许昌市张潘乡也有一个献帝陵,称为“愍陵”,这是个衣冠冢。刘协因曾居许昌二十五年,后人为表纪念而建陵,今仅存一长方形土台。  日前,记者到禅陵采访,发现陵园不大,也没有帝王陵墓常见的石人石马。陵墓有封土,不方不圆的,高约七八米,上面长满了树木及荆棘杂草。陵园的东侧有座不高的孤山,山名古汉山,陵园所在的村庄叫古汉村。  在采访曹操墓时,记者曾了解到曹魏时期提倡薄葬,陵墓没有封土堆儿,献帝陵为什么有这么高的封土?冯清长解释说,据传说,刘协死后山阳百姓纷纷前去送葬,人们用帽子、衣服盛着黄土倒入墓穴,堆起了山一样的墓堆。当然,捧土为陵只是传说。可能当时就有封土,汉献帝虽然死在曹魏时期,但是以汉礼下葬的。  冯清长透露说,20世纪80年代,陵园东南角汉献帝孙子刘康的墓曾被盗,他曾从盗洞进去过,墓室是用小青砖砌成的,墓内淤土很深,也没有发现什么东西。  日本三姓源于山阳  日本有坂上、大藏、原田三姓家族,据说都源于修武,是汉献帝刘协的后裔。  289年,刘协的玄孙刘秋袭爵山阳公,另一个玄孙刘阿知却决定率其家族东渡扶桑。刘阿知率领他的儿子刘都贺及族人共2040人从修武到达山东登州海岸,从那里漂洋过海到达日本。他们最初居住在现在日本的奈良县,后陆续有族人迁至冈山县和其他地区,逐渐散布在日本各地。日本史书尊称刘阿知为“东汉使主”,其子为“都贺王”。在今天日本的奈良县桧前村和冈山县仓敷市妙见山顶,都有“阿知宫”,是后人祭祀刘阿知的场所。  后来,刘氏后裔分支分别被封姓为坂上、大藏、原田,繁衍至今,发展成为日本的望族。据说,日本人过元宵节、中秋节也是受了刘氏家族的影响。  冯清长说:近年来,不少坂上、大藏、原田三姓后人到中国祭祖,其中不少人专程到修武寻根谒祖。  献帝陵正申报“国保”  第一代山阳公刘协死后,刘协的后代世袭山阳公,一直到西晋后期塞北少数民族南下建立政权,山阳公国于309年灭亡。  冯清长说:魏明帝派将作大将为汉献帝营造了陵墓,置园邑,并设有“园邑令丞”专职进行管理。因为有山阳公国的存在,献帝陵一直进行着比较好的管理。刘协的后人刘康和刘瑾也葬在了禅陵周围。山阳公国灭亡后,各代皇帝每年都派使臣赴汉献帝禅陵祭奠。  冯清长指着一块碑告诉记者说,这块碑立于清代雍正年间,内容是针对陵园被当地人侵占的情况,地方政府专门派人对陵园进行了整修、丈量,刻碑为证。  记者在碑文的结尾处清楚看到这样一行字:奉委看守汉陵道人杨和顺立石。  汉献帝陵目前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对献帝陵进行了考察。  专家们认为,东汉帝陵只有刘秀、刘协两座有确切位置,禅陵是豫北地区唯一的一座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寝,在研究帝王陵寝制度中有其特殊地位,符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条件。  2009年12月,省文物局向国家文物局推荐汉献帝禅陵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修武县文化局副局长许松年告诉记者说,献帝陵一旦申报为“国保”,将组织制定详细的保护、利用规划,逐步建成以汉魏文化为主体的汉献帝禅陵文物保护旅游景区。
 ―  ―  ―  ―  ―  ― 
Copyright & 2006 河南文化产业网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办公厅 | 主办单位:河南省文化厅 | 运营单位:河南省中原文化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河南省中原文化产业发展中心有限公司 | 文化新发现、产业交流热线:7
交流信箱:汉献帝禅陵
汉献帝禅陵
刘协(181年~234年),字伯和,东汉灵帝之子,东汉最后一个皇帝,史称汉献帝。
汉献帝在位时仅仅是个“名誉”皇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死,其子曹丕继承魏王。同年十月,在曹丕的授意下,群臣劝说汉献帝以尧舜故事禅位于魏王。他被逼无奈,三下诏书,设坛禅位。曹丕受禅,封退帝刘协为山阳公,都浊鹿城(今河南修武县五里源乡李固村),邑一万户,位在各诸侯王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并命他即日起行,前往封国山阳(其境域包括今河南焦作市区和修武县西部、北部)。
&刘协做山阳公后,其事迹正史不载。但在修武一带却至今流传着他广施仁政的故事。相传,他来到浊鹿城后,稍作安顿,便离开王宫,四处巡游察看民情。当时,由于连年征战和疫病流行,劳力不足加上沉重的赋税,致使山阳田园荒芜,民不聊生。看到这些破衣烂衫、面黄肌瘦的臣民,勾起了刘协对自己过去朝不保夕的痛苦记忆,更坚定了他治理山阳的信念。第二天,他就派人四处张贴榜文,宣布以后所有赋税一概减半,垦荒种植者,免交三年赋税。消息传出,山阳百姓奔走相告,无不称颂。其后,他还经常深入民间访贫问苦,并利用自己在宫中向太医们学得的精湛医术为穷人解除痛苦。经过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山阳人民安居乐业,百业兴旺。空闲时,刘协喜欢到浊鹿城北的小山上登高远眺。盛夏时节,他常到百家岩游玩,一边纳凉,一边观赏吼声如雷、喷珠溅玉的天门瀑布,在那里留下了“避暑台”的遗迹,现在该处尚有宋人石刻“汉献帝避暑台”六个大字。
&魏明帝青龙二年(234年)三月,刘协病逝。魏明帝曹睿闻讯,“素服发丧”,谥其为汉孝献皇帝。在大司空崔林的监护下,经过近半年的准备,于八月汉献帝被以天子之礼葬在浊鹿城西北五公里之处(即今修武县方庄镇古汉村南)。陵墓深五丈,前堂方一丈八尺,后堂方一丈五尺,角广六尺。下葬之日,由河南尹亲引丧车,三百校尉护卫,太祝进献祭品后,司空校尉覆土成陵。陵墓高二丈,周围二百步。这天,明帝在京衰服素冠,亲率群臣百官致祭,盛赞汉献帝“冠德百王,表功嵩岳”。之后,赐汉献帝陵为禅陵,令地方官划定以禅陵为中心的135亩大的陵园,设置正副职官员负责管护。
&其后,虽经朝代更迭,护陵之职早已不设,但山阳人民感念刘协恩德,在古汉山上修建了山阳公祠庙,每年清明节这天,四周村庄轮流主持庙会进行祭祀。清代,修武县知县为防不法之徒侵占陵区,重新规划了陵园,标刻在石柱上。顺治十五年(1658年),修武县知县卜永升在县城东关设立禅陵碑。从此,每年九月九日,修武县知县都要率属官到碑下望陵遥祭。如今,随着修武县旅游资源高规格、深层次的开发和挖掘,汉献帝禅陵与云台山百家岩景区的避暑台以其独特的历史内涵,正在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和重视。
(文史编号:2012716)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焦作怎么坐车到洛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