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做金融行业是干什么的啊

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bf04382-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人人网 - 抱歉,出错了
抱歉,内部错误。&或者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金融分析师们是干什么的呢?

400-700-9596
您现在的位置:&&
金融分析师们是干什么的呢?
金融分析师们是干什么的呢?当然是以分析为业了。他们对某一间公司进行了详细的了解,然后向客户推介。当然,他们也努力地做到客观公正,特别是当自律成为指导原则时更应如此。不过,情况却并不乐观。
金融分析师们是干什么的呢?当然是以分析为业了。他们对某一间公司进行了详细的了解,然后向客户推介。当然,他们也努力地做到客观公正,特别是当自律成为指导原则时更应如此。不过,情况却并不乐观。
正所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就算是各方面都相同的金融分析师,对于某一问题的结论也往往不同。本杰明?伟德摩尔和拉唯?萨拉迪几乎是一个模子打出来的:他们都是大投资银行的分析师,研究的都是高科技公司,可是对于日本未来的财阀软银公司的预测却大大不同。去年2月,当软银的股价在每股45000日元时,萨拉迪预测其股价会涨至133000日元,而伟德摩尔认为软银只能升至6700日元。如今,在科技股成了垃圾股的时代,软银的股价只有4500日元,哥俩的成绩谁高谁低一清二楚。
分数不代表能力。投资者们不能只看到表面上分数,还得看看他们后台。萨拉迪服务于雷曼兄弟银行,该银行是软银的一些合作伙伴的股票的承销商、是软银和纳斯达克的合资公司日本纳斯达克的顾问和未来投资人,同时,该银行还和软银共同投资于一间银行和网上证券交易公司。他能不说软银好吗!而伟德摩尔就&清白&得多,他服务于恒生银行,跟软银没有什么关系。小伟所在的部门是一个小部门,没有什么名气,自然也没有谁会在他背后催促他:&哥们,给我说说好话!&
在金融危机和互联网泡沫过后,亚洲终于醒误过来:以前吃了分析师们的亏。有时,投资亏本是因为运气不好加上分析报告不好,不过更多的时候是因为分析师们所代表的银行要做新发股票的承销商或与被分析公司共同进行投资,从而引起利益上的冲突。本来这早就是全球性的问题,不过最近才引起亚洲国家的重视。早在90年代,西方一些大型投资银行的评估报告就失去了含金量,不过由于高科技业的腾飞,它们在亚洲倒是非常吃香。而且,投资银行对被收购公司只要有一点批评就足以让这些公司吃不了兜着走。因此,吹捧之辞也就时常出现在投资银行对公司的评估报告里。同时,区内缺乏对于将研究和投资操作行为分隔的严厉监管法例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
如今,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区内的市场监督机构正在制定或加强法律,以使研究结果更加公平。而且,监督机构也采取其它措施规范市场行为和加强对公司的监管。此外,一些专业性和小型的经纪行也活跃于亚洲各地,它们宣称不依靠推销股票谋生,因此更加公正客观。它们也抢走了一些老牌大型机构的生意。事实上,许多投资者都认为,要让投资银行做到客观分析是不可能的,它们的分析报告实在不可信。
在美国,一份最早的关于80年代失真金融研究的报告指出,分析师有系统地提高了对他们承销股票的发行公司的评级。哈佛大学和Wharton商科学校的联合报告指出,偏心的分析师预测上市公司的年收入平均增长23%,而实际上这个数字只有10%。步入90年代,这种情况更加糟糕,因为投资银行越来越依靠推销股票来赚钱。研究表明,分析师们对客户所作的&买&和&卖&的推荐比例从90年代初的6:1上升到去年的100:1。美国证券交委员会主席劳拉?安格在今年4月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经纪公司要在发表研究报告的同时和上市公司发展业务关系,很明显,它们会以丧失客观性为代价。因为,分析师的任务除了要作出研究报告外,还要帮助这些公司成功上市。&
亚洲的科技高潮就是这样被吹起来的。以日本的上市公司甲骨文日本分公司为例。该公司不通过交易所而通过NikkoSalomonSmithBarney银行包销其股票。在1999年2月上市时,该公司的股价为每股4700日元。其后,NikkoSalomonSmithBarney银行在研究报告里把该公司包装成&日本B2B电子商务的先驱&,该公司的股价在1年后暴升至51000日元,价格收入比高达450倍。在股价高峰期,甲骨文公司及其伙伴日本钢铁公司以每股55000日元的价格通过NikkoSalomonSmithBarney银行卖出1450万股,按标准的5%手续费,该银行就有3.25亿美元的进帐。很明显,该银行的点石成金术就是通过吹捧把股票变成抢手货,然后选择最佳的出货时机,然后收钱。
有时,投资银行为了避免招致客户的非议,会在其研究报告中使用一些模糊不清的概念。例如,摩根银行香港分行在今年1月曾经&调低&了某上市电信公司的目标股价,从每股25港元调低至19港元。而该公司股价已经从2000年6月上市时的发行价跌了一半,当时仅有8港元。尽管如此,摩根银行还是&强烈建议买入&这只股票。不用说你也猜得到,摩根银行持有这只股票,而且还很多,刚上市时持有3亿多股。正如银行界人士所说的那样,投资银行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取得投资业务,所有的部门都上下一致为这个目标服务,人们休想它们可以做出独立公正的研究。
那么,问题的出路在何方?直到目前为止,自律仍是规范投资银行的主要手段。多数金融市场只要求投资银行自己公布是否与其正在研究的公司近期的新股发行有关。不过,这种情况正在改变。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在考虑收紧法例。新的规定将包括禁止发行股票的公司暗中影响有关的研究,而这一点近期在亚洲有恶化的趋势。此外,银行对于目前或将来与其研究报告中涉及的公司的商业往来,必须更加详细、突出地公布出来。此外,分析师们也不能参加公司的公开推广活动。香港的证券及期货委员会也正在审议相关的法例。香港证委会还考虑通过&公平公布&法律,使投资银行不能比普通人得到更多的内部消息。
既然金融界现在还缺少&包青天&,投资者们只好采取一些自救的措施。亚洲一些大的机构投资者如GE资本、Fidelity和苏格兰窗口等近年来已经建立起自己研究部门。另外,一些在华尔街常见的研究通讯社、某领域专业机构和专职研究的小型经纪公司都开始活跃在亚洲各地。所有这些行动都迫使投资银行收敛自己的行为。此外,世界性的经济降温也迫使分析师保持一定的公正性,因为新股发行减少了,机构投资者也更加小心翼翼,分析师的报告也不得不诚实一些。毕竟在熊市里谋生不易,如果分析师们还像以前那样欺骗投资者,到头来可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告诉小伙伴:0
400 - 700 - 9596
(每日9:00-21:00
免长途费)
注册金程网校
同意金程的《用户协议》
已有账号,马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是做什么的职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