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金大鑫特钢厂土地有建设用地审批手续续吗?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漳平登榜~金大鑫钢铁公司220KV线路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
索引号:FJ-
发布机构:省发改委
生成日期:
目录名称:行政许可
发布文号:闽发改网能源〔2012〕57号
内容概述: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漳平登榜~金大鑫钢铁公司220KV线路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漳平登榜~金大鑫钢铁公司220KV线路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
时间:   来源:省发改委
字体显示:
点击:7679 次
闽发改网能源〔2012〕57号
漳平市富山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报来《关于漳平登榜~金大鑫钢铁公司220KV线路工程要求核准的报告》(漳富司[2012]22号)、漳平市发展改革局《关于漳平登榜~金大鑫钢铁公司220KV线路工程项目的初审意见》(漳发改[2012]23号)及有关附件收悉。经研究,现就漳平登榜~金大鑫钢铁公司220KV线路电网项目核准事项批复如下:
  一、根据《龙岩电业局年滚动规划》、《漳平市“十二五”社会经济总体规划》,为了满足福建金大鑫钢铁铸造有限公司生产用电,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同意你公司建设漳平登榜~金大鑫钢铁公司220KV线路项目。
  二、项目建设地点 :线路起于已建的220KV登榜变,止于在建的金大鑫钢铁公司220kV变电站。
  三、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新建220kV双回架空输电线路,路径长度14.4km,双回架设,导线截面为2×240mm ,两根地线均为OPGW复合光纤地线;新建2个220KV出线间隔。
  四、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4166万元,资金由你公司自筹。
  五、原则同意项目的节能意见。请项目业主在设计优化、设备选型、施工组织等方面认真落实各项节能措施,按规定做好节能降耗工作。
  六、原则同意项目申请报告中关于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请项目业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要求认真做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工作。
  七、原则同意项目申请报告中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相关内容。请项目业主按照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重大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意见(试行)》(闽委办〔2010〕97号)的要求,落实各项维稳应对措施,切实做好社会稳定工作,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八、招投标事项 :
  (一)项目应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材料等的采购必须依法公开招标,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组织招标事宜。
  (二)项目评标专家须从省综合性评标专家库或有关部门专家库内抽取。
  (三)项目招标公告、中标结果公示等须在福建招标与采购网上发布。
  九、核准项目的相关文件主要有:
  1、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关于福建金大鑫钢铁铸造有限公司现代装备制造业特钢铸造基地项目接入系统方案的审查意见》(闽电发展[号文件);
  2、福建省闽电电力技术经济咨询有限公司《关于龙岩漳平220kV登榜―金大鑫双回专用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意见》(闽电咨可〔号);
  3、漳平市城乡规划建设局对该线路路径方案的意见;
  4、福建省环保厅对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意见(闽环辐评〔2012〕48号)。
  十、如需对本项目核准文件所规定的有关内容进行调整,请及时以书面形式向我委报告,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十一、项目业主应根据本核准文件,认真办理安全生产等相关手续。
  十二、本核准文件有效期限为2年,自发布之日起计算。在核准文件有效期内未开工建设项目的,应在核准文件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我委申请延期。项目在核准文件有效期内未开工建设也未申请延期的,或虽提出延期申请但未获批准的,本核准文件自动失效。
  附件:
  二○一二年六月十五日2012年漳平市政府工作报告
履行新使命 力促新跨越漳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为建设宜居宜业的漳平生态工贸城市而努力奋斗
&&2011年12月21日在漳平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报告市长 赖招源&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过去五年的工作
过去五年,在龙岩市委、市政府和漳平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漳平生态工贸城市为目标,持续&拼命抓项目、狠心造环境&和坚持&解放思想争上游、狠抓项目促跨越&工作主题,团结拼搏,扎实工作,顺利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与2006年相比,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个指标实现翻一番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个指标实现翻两番以上;外贸出口总值实现翻四番以上。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提前一年实现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超过90亿元&的奋斗目标,年均增长14.8%,为改革开放以来增速最快时期。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3.3亿元,每年持续保持30%以上增长速度;实际利用外资累计2.4亿美元,年均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6年的9284元提高到16930元,年均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的4561元提高到7900元,年均增长11.6%。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21.4:31.7:46.9调整为14:45.8:40.2。工业做大做强。工业总产值是2006年的3.9倍,年均增长25.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是2006年的4.6倍,年均增长28.1%;规模以上和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分别为189家、20家,比2006年增加101家和17家;工业占GDP比重达37.7%,比2006年提高12.1个百分点;非资源型工业与资源型工业比例由2006年的26.5:73.5调整为30.1:69.9;市本级规模工业比重由2006年的64.2%提高到89%。&433&产业布局初步形成,建材、能源、农产品加工产业年产值均超20亿元;轻纺、矿冶产业年产值均超10亿元;化工、机械产业年产值均超5亿元。培育了红狮、木村、正盛等产业龙头企业;建立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1个,龙岩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1个;正盛公司被命名为中国硅化物产业基地。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农业总产值比2006年增长25.7%。五年完成林改276.8万亩,造林绿化39.8万亩。林木蓄积量达147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5.8%,竹业、花卉、茶叶种植面积分别达37.4万亩、2.4万亩、10.2万亩;相继获得&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福建十大产茶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基地标准化县&、&中国特色竹乡&称号,注册了&漳平水仙茶&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农业加工企业135家、产值实现25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加37家、增长6倍,其中龙岩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4家,占龙岩市的17.4%。农民专业合作社133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家。旅游开发成效显现。旅游人数达105万人次、总收入4.4亿元,比2006年分别增长4倍、11.4倍,九鹏溪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永福镇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示范点,香寮村被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房地产业、商贸流通业发展加快。开发建设万成、凯源、九龙桂冠、大景城等房地产项目,五年商品房实际销售面积117万平方米、销售额28.5亿元。新华都、米兰春天等知名连锁超市入驻我市。品牌创建取得成效。拥有白炭黑&正&字牌等省名牌产品8个、木村&美丽家园&等省著名商标17件,龙岩市知名商标24件,取得有机食品标志1家、绿色食品标志8家、QS认证42家。
&&发展后劲显著增强。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策划生成抽水蓄能电站、天然气发电等项目215个,经龙岩市评审入库69个。引进市外项目187个、总投资336亿元。实施重点项目建设174个,完成投资136.4亿元。其中,有史以来最大的工业项目&&总投资71.5亿元、年产200万吨优质钢棒的现代装备制造业特钢铸造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24亿元的装机容量为60万千瓦的漳平火电&上大压小&5号机组建成发电,年产400万吨的红狮水泥一、二期投产。省级漳平工业园区面积由2006年的1平方公里扩展到17.8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5.3平方公里,累计投入10亿元;入驻企业110家,投产78家,分别比2006年增加69家和46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0亿元、税收收入1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5倍和10倍。发展要素保障有力。利用荒坡地发展工业,五年完成林地报批1.6万亩、建设项目用地1.1万亩;重点项目建设财政支出16.5亿元。城乡建设土地增减挂钩工作初见成效。完成&一县一公司&供电改制,220千伏登榜变电站和110千伏大深、双洋、富山、永福变电站及其配套电网建成使用,累计投入7666万元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力度加大,金融机构各项存款61亿元、贷款59.4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2倍和2.8倍,民泰村镇银行、海峡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组建开业。多渠道帮助企业招工累计8500人。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城乡建设加快推进。五年投入45亿元实施城市建设项目50个。城市建成区由2006年的6平方公里扩大到10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由2006年的39.2%提高到48.1%;投入6.5亿元建设万亩工贸新区;完成火车站新站房及站前广场改造、汽车客运中心、东山公园、东门步行桥、城区夜景工程等项目建设,2个临时停车场建成使用。永福镇被列入省第二批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乡镇,西园中心镇被列入龙岩市首批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乡镇,赤水香寮等5个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加快推进。交通基础不断夯实。五年交通基础设施投资33亿元,其中&双永&高速完成投资21亿元,占工程总量的72%;投资3.4亿元完成省道208线路面重铺、省道203线改造46公里,省道308线改造开工建设;投资1.5亿元完成县道604线、桂月线改造工程;投资4655万元完成渡改桥7座,危桥改造54座;完成农村公路硬化636公里,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目标;车辆超限超载运输行为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大为改观。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60。九龙江流域(漳平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三个省控监测断面水质稳定, I~III类水质比例和水功能区达标率均为100%。共关闭禁养区养殖场4930户、拆除面积36.4万平方米,完成生猪标准化建设项目31个。城区环境监控分中心、城市垃圾填埋场、城市污水处理厂等投入使用。投入3676万元实施永福、溪南、象湖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永福镇成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赤水镇成为&省级生态乡镇&、西山村及岭兜村成为&省级生态村&。
&&对台合作不断加强。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升格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创业园管委会确定为副处级事业单位。制定出台了台商投资优惠政策。组建了高山茶茶叶研究所、闽台缘茶叶专业合作社,选聘台湾专才担任管委会副主任。率先在全国成立创业园调解委员会、台商维权审判合议庭等机构,开展茶树抵押贷款等金融业务。积极参加海峡两岸乡镇对口交流大会、两岸乡村座谈会、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及农业博览会。累计接洽前来考察、旅游的台商达1.2万人次。投入5.5亿元完善创业园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台缘山庄一、二期建成使用,2.2公里主干道贯通。已落户台资企业59家、总投资5亿多元,常住台商490多人,其中高山茶企业48家、种植面积5万亩,成为大陆地区最大的台湾软枝乌龙茶生产地,永福高山茶列入&故宫贡茶&,永福镇成为台商个体投资最密集的乡镇,&大陆阿里山&成为两岸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品牌。胡锦涛总书记给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台商重要回信,高度肯定了创业园的发展成果。
&&民生保障全面推进。民生项目投资力度加大。五年完成投资8.3亿元,实施农村路网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城市绿地及公厕等为民办实事项目66项。投资1.8亿元,实施九龙江北溪(漳平段)防洪工程,已建防洪堤28.3公里,超额完成&六千水利&工程建设任务。投资1.2亿元完成廉租房一、二、三期建设900套,完成廉租房配租配售281户,发放租赁补贴223户,廉租房四期开工建设。健全农村&六大员&管理制度。建成农村敬老院10个、村级骨灰堂65个。惠农政策有效落实。累计发放国家购机补贴1082万元,家电下乡补贴1013万元,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957万元。&造福工程&搬迁3597人。库区移民后期扶持7801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五年教育投入7.9亿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双高普九&优质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连续6次通过国家科技部考核。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7项重大公共项目顺利实施。新建了市疾控中心、市第二医院,完成14个乡镇卫生院提升工程。卫生监督和疾病防控有效开展,实现无重大疫情目标。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成果继续巩固,政策符合率为95.4%。城镇职工及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制度全面实行,新农保及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顺利实施,城乡医疗救助有序实施,社会医疗及养老实现全覆盖。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37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奇和洞古遗址被列为第五批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博物馆、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嘉亿电影城建成使用。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42处、乡镇文化站15个、农家书屋138个。成功举办全国少儿举重比赛、全省少儿游泳比赛等大型赛事。成立民间绘画院。举办撤县设市20周年纪念活动。社会管理不断创新。安全生产及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持续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有效化解,成功调处各类民间纠纷9437件。各类刑事犯罪活动有效打击。城乡高清电子监控系统投入使用,道路交通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防灾减灾应急体系不断完善,防震减灾工作获国家级表彰。&平安漳平&建设三率测评居龙岩市前列。
&&执政水平明显提高。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认真执行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审议、决议、决定,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752件全部办理。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五五&普法任务全面完成。完善行政决策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组建了行政服务中心,率先在龙岩市实现所有行政审批部门入驻中心,审批服务事项累计收件11.77万件、办结11.68万件、办结率99.3%;率先在龙岩市建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完成交易项目661宗,实现交易总额6.5亿元,节约资金3812.2万元,土地增收7305万元。行政服务中心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巾帼文明岗&称号。推行政务公开,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不断完善,行政透明度和群众参与度显著提高,办理市长信箱来信168件。完善领导干部问责制,效能嘉奖135个单位次、359人次,效能告诫13个单位次、39人次。实行政府绩效考评与经济建设&五项竞赛&活动综合考评,2010年绩效考评获龙岩市一等奖。廉政建设取得实效,行政监察审计不断加强,审计经济责任单位42个。
圆满完成了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建设、&双拥&和退役军人安置工作继续加强,征兵工作取得29年30次无政策性退兵的好成绩。编制、人事、统计、外事侨务、气象、方志、民宗、青少年、妇女儿童、老年、优抚安置、慈善、红十字会和科普等事业取得新进步。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市政府全力实施&12345&工程,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提质增效、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势头,基本完成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经济发展提质增效。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26.3亿元,增长1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1万元,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农业总产值27.5亿元,增长5.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5亿元,增长23%;城乡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0.54亿元,增长45%;财政总收入11亿元,增长54.4%;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6.21亿元,增长47.3%;财政总收入和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提前4个月完成全年任务;外贸出口总值2.3亿美元,增长44.7%,实际利用外资6200万美元,增长1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76亿元,增长14.5%;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04,增长57.3%;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 %;规模工业企业税金总额6.6亿元,增长35.8%。我市被授予2011年度闽西经济实力最强县(市)。
&&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五大战役&预计完成投资78亿元,完成计划的105%。新开工项目119个,完成计划的107%;新竣工项目78个,完成计划的100%。其中,重点项目建设战役中45个市本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6.5亿元,10个省、龙岩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2亿元。新增长区域发展战役完成工业投资48亿元,城市建设战役完成投资9.7亿元。小城镇发展改革战役完成投资9.8亿元。民生工程战役完成投资12亿元。产业平台加快建设, &2+4&产业园区初步形成,&6+1&产业基地加快推进。其中海西(漳平)台商投资区、闽南客商投资区完成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钢铁产业园区、漳平现代物流园区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海西(漳平)台商投资区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通过龙岩市专家论证。
&&城乡建设加速推进。大城区建设加快,投入8.8亿元实施城市建设项目22项,其中投入3.4亿元实施县域城市&八个一&项目,江滨大道建成,工业路三期建设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提速,实施项目49个,完成投资4.2亿元。其中,省级试点镇永福镇投入1.1亿元,&十个一&项目顺利实施;投入4700万元建成西园中心镇一期等项目;溪南、拱桥等5个乡镇完成总体规划编制。新农村面貌改善,新桥仓坂、南洋梧溪等特色农村居住点初具规模。城市管理水平提升,组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掀起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百日整治&两违&专项行动,开展整治城区车辆乱停乱放、乱涂乱贴等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民生保障加大力度。惠农政策落到实处。落实良种补贴227.3万元。&三农&综合保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第二水厂动工建设。投入1220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2.2万人,投入1223万元完成4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入6700万元完成西园防洪堤、永福李庄防洪堤建设。建成248个自然灾害避灾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教育强市&创建工作启动,西园学村一期基本完成,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成开放,高考本科上线率居龙岩市中上游水平。新农合参合率99%以上,新农保参保率96.1%,农村五保户供养及医疗救助等医疗保障补偿标准不断提高。基本药物制度药品零差率顺利实施;社保卡就诊一卡通和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系统建成使用;市医院异地迁建项目动工建设,完成6个乡镇卫生院及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实施65个村级卫生所规范化建设。残疾人二代证核发和为残疾人投保意外伤害险工作有序推进。农家书屋、乡镇文化站、农民体育健身等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全面提高了村干部待遇。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工资待遇在兑现原有绩效工资增加30%的基础上,人均年津补贴从1.6万元提高到2万元。平安建设三率上半年位居全省各县(市、区)第一。
&&行政能力持续提升。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70件和市政协提案46件全部办结。机关效能建设和政府绩效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受理投诉件80件、办结率100%;对 16个乡镇(街道)、24个市直有关部门实行绩效管理考评,清理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不在岗人员工作全面开展。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我市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的五年,是发展实力明显增强的五年,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五年,更是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的五年。发展有目共睹,成绩来之不易。在此,让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建设的中央、省、龙岩市驻漳单位、驻漳部队、武警官兵,向老干部、老同志,向关心支持、参与我市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改革发展实践,进一步提升了我们的发展理念和工作水平,积累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经验,主要经验是: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扭住要务,努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先行先试,破解发展难题,扩大发展空间;必须坚持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调整结构,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以民生改善为重点,使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市人民。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经济总量和产业规模偏小;非资源型产业比重偏低;财政刚性支出较大,项目开发和城市建设成本高;支撑跨越发展的重大项目、领军企业仍然不多;乡镇之间发展不够平衡;体制机制仍需进一步创新;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仍未解决;社会发展中出现一些亟待处理的新矛盾、新问题,等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研究解决。今后五年的目标和任务今后五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观全局,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国内经济加快转型,特别是国家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原中央苏区县、台湾农民创业园加快发展,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支持和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等,这些都为漳平充分发挥区位、对台、生态等优势,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发展后劲,加快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龙岩市第四次党代会、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持续&解放思想争上游、狠抓项目促跨越&工作主题,突出&县域经济、统筹城乡&两大发展重点,主攻&大工业、大交通、大城区&三大主导方向,着力&文化旅游发展、新农村建设、民生保障、对台交流合作&四大水平提升,全力推进漳平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主要目标是:今后五年,力争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保持龙岩上游水平、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到2016年,力争实现&四个翻番、五个突破&。&四个翻番&即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翻一番以上;&五个突破&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7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累计突破5亿美元,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18亿元,年均增长1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年均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万元,年均增长12%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6&以内。通过五年努力,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新农村建设进程显著加快,对外开放显著扩大,人民群众幸福感显著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进入全省中等发展水平县(市)前列,基本建成宜居宜业的漳平生态工贸城市。围绕实现上述目标,着重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转变方式,快速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围绕&433&产业布局、&2+4&产业平台建设、&6+1&产业基地建设,以&9&8&、&11&8&及赴台招商等招商活动为载体,以闽南金三角及长三角、珠三角、港澳台、东南亚地区为重点招商区域,以国内500强、行业50强和上市公司为主要&三维&招商对象,重点开展钢铁、轻纺两大产业及其配套产业招商。主攻大工业。增强工业支撑力,巩固提升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机械、轻纺、矿冶、建材等支柱产业;加快产业集聚和结构优化,做大做强省级漳平工业园区,争创国家级海西(漳平)台商投资区,全力打造以天守超纤、新纶纺织等项目为龙头的轻纺产业基地,以金大鑫等项目为龙头的特钢铸造基地,以正盛无机等项目为龙头的中国硅化物基地。重视引导企业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争取设立现代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培育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非资源型项目比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推动农业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产业化;稳定粮食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打造城郊现代农业、南部高山农业、北部休闲观光农业等三条新农村经济发展示范长廊,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加快推进木、竹、花、茶、菜等特色农产业发展,加快发展设施农业、精致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力促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在对台交流合作走在全国创业园前列。加快发展旅游业。依托天台国家森林公园、&大陆阿里山&等品牌优势,重点发展观光休闲旅游、乡村旅游,争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打造海西重要绿色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打造成为闽南沿海连接内陆腹地的重要物流通道,成为海西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到2016年,&433&产业质量效益明显提高,&2+4&产业平台基本形成,&6+1&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漳平工业园区产值突破250亿元,其中钢铁、轻纺产业产值均突破100亿元。力争获中国驰名商标5个,实现正盛、木村等5家企业上市。
&&统筹城乡,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呼应海西城市群发展,完善城乡规划体系,统筹协调城乡发展,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城乡发展格局。主攻大城区建设,拉开大城区整体构架,构建&一江、两岸、三区、四站&格局,重点推进城北新区、西园新区、南学堂新区建设。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提升城市档次。提高城镇化水平,把握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的方向,重点推进永福小城镇、西园中心镇建设,力促永福镇成为&龙岩城市的卫星城&。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用城乡统筹思路发展农村,用现代职业教育方式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公共财政投入向农村倾斜,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推进新农村示范点建设,重点实施20个示范村建设。加快大交通建设,努力实现&通两条高速公路、通高速铁路、乡乡通干线、村村通客车&的目标,形成融入海西建设、拓展两岸交流的综合通道。
&&传承创新,进一步彰显文化&软实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着力点,加大对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重点挖掘发展河洛文化和&三乡&文化,保护和开发利用王景弘故里、双洋历史文化名镇、象湖奇和洞遗址、灵地泰安堡、漳平奇石等文化资源,策划生成一批文化大项目,打造一批地域特色明显、在海西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加快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乡镇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一批农家书屋和农民之家,全面完成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提升民俗文化,提高群众的文化参与度,进一步弘扬思想道德风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改善民生,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坚持教育优先,全面实施我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现&教育强市&目标。普及学前教育,解决&入园难&问题。完善中小学布局,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深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制度。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民生工作重点。加快社会福利与救助救灾体系建设,为人民群众构筑更加周全、更加密实的社会保障网。着力扩大就业渠道,重点解决大中专毕业生、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五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万人。加强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创新人才使用模式,实施名师名医工程,真正让优秀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构建满足多元化需求的住房保障体系。巩固提升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发展体育事业,增加全民健身投入。以深化&平安漳平&建设为抓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监管,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开展&六五&普法工作,推进依法治市进程。
&&构建和谐,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坚持科技创新,争创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县(市、区)。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突出&四节&和资源综合利用,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秩序,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强化项目环保措施的约束和监控,严把项目环保准入关。加强耕地保护,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推进九龙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重点保护九龙江及新安溪、双洋溪的饮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生态公益林。扩大森林种植面积,加快&四绿工程&建设,到2016年全市森林覆盖率77.6%以上,蓄积量达1608万立方米。实施水、大气、声环境质量达标规划和&三化&规划,健全重点污染源和城市污水处理厂自动在线监测系统,城市污水处理率超80%,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9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龙岩市下达的指标范围内。完善水质、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及噪声自动监控监测网络,城市空气质量保持国家二级标准以上,全市环境质量逐年提高。积极争创省级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生态市、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达到省级标准。2012年的工作安排2012年是贯彻落实我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新一届政府班子将团结务实,真抓实干,继续打好&五大战役&,重点实施&23555&项目工程建设,努力达到&跨越发展后劲、县域经济实力&两大增强,&漳平宜居功能、对台合作层次、人民幸福指数&三大提升,为实现漳平生态工贸城市快速崛起奠定坚实基础,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45.6亿元,增长13%;城乡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10亿元,增长21.5%;农业总产值30亿元,增长5%;工业总产值167亿元,增长2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6亿元,增长22.5%。规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保持在龙岩市上游水平。财政总收入12.1亿元,增长10%,其中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6.9亿元,增长11.2%;实际利用外资6800 万美元,增长10%;外贸出口2.76亿美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3亿元,增长1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60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8850元,增长12%;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94%以上。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全力以赴推进以下五个方面工作:一、强化项目支撑作用,增强跨越发展后劲
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继续打好&五大战役&,全力推进总投资450亿元的145个项目建设,实现年度投资85亿元;生产性项目61个,其中年度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31个。重点实施&23555&项目工程。
全力拓展产业发展平台。加快推进漳平工业园区建设,围绕&打造百亿园区&目标,确保年内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项目各20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83.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50%,实现税收1.5亿元;争取林业用地报批2000亩、土地平整2000亩;推进道路、电力、给水排污管网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五进园区&工程。提升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水平,推进海西(漳平)台商投资区建设,做好环评规划编审并向省政府申报设立,开展二期征地拆迁工作,力争入驻项目15个。着力推进钢铁产业园、海西农产品加工区、闽南客商投资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评审。
全力破解发展要素难题。破解资金难题。强化重点税源征管,扩张财税收入规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盘活国有土地,加大土地收储、闲置土地管理力度,创新征迁补偿金融资方式,策划运作土地项目融资;做大做强国投公司,扶持重点项目建设,落实各级支持小微企业发展金融财税政策措施;深化政银企合作,扩大贷款规模;创新金融服务,支持村镇银行等新设金融机构加快发展;采取BOT、BT等融资方式推进项目建设。破解用地难题。依法推进征地拆迁工作。通过用活政策、合理申报项目等举措,争取用地指标。破解用电难题。继续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推进金大鑫220千伏、桂林110千伏、城北110千伏变电站等电力设施建设。破解用工难题。采取&立足本市、优化域外、内挖潜力、内外协作&办法,实施&用工回归工程&,争取3所以上大中专院校在我市建立实习基地,解决规模以上企业用工问题。破解招商难题。力争&三维&项目招商、&回归&招商取得新进展,总部经济项目引进实现零的突破。强化项目合同管理,做好签约项目的履约落实工作,促进项目尽快落地建设。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加快突破大工业。推进特钢铸造、天守超纤、新纶纺织等项目投产;推进红狮三期、华润水泥项目核准前期工作;推进北坑场钼铁矿项目开工,双洋员当煤矿、福煤吾祠矿等项目投产;推进&优二进三&工作,完成化工产业园选址及规划编制工作。推进海西农产品加工区建设,重点发展木、竹、茶、笋、菜等农产品加工业。抓好&百家千户&工程建设,对重点新增长点项目建设及拟培育为亿元以上的重点企业进行跟踪调度、服务,促进企业高产。继续实行&一厂(企)一策、一产一策、一品一策&等措施,力争企业达产。力促木制品、化工、轻工三大出口主导产品做大规模,适时发展贸易型出口企业,促进加工贸易发展,实现创业园茶叶出口取得突破。力争全市新上亿元企业5家、规模企业20家,新增规模农业企业3家、农业龙头企业3家,新增生产型出口企业3家、加工贸易企业1家,新增龙岩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争创国家驰名商标1个、省著名商标3个、龙岩知名商标5个。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稳定粮食生产不动摇,确保粮食播种面积21万亩,产量8万吨。加强森林防火,巩固造林成果,确保造林绿化3万亩。推进首期2000亩天竺辣木综合开发示范基地建设。提升&中国特色竹乡&品牌效应,加大竹工艺品、笋产品开发,实施毛竹丰产林基地5000亩,力争实现全市竹业产值6.5亿元。建立以永福镇为核心,拱桥、西园、双洋等乡镇为辐射区域绿化苗木生产基地,全市花卉面积达到3.5万亩,总产值实现3亿元,力争&永福&花卉获中国驰名商标。以北片乡镇为重点,新植茶园2万亩,力争全市茶叶面积12万亩,实现产值10亿元。提升&漳平水仙茶、永福高山茶、官田铁冠&三大名优茶知名度,力争&漳平水仙&获中国驰名商标。实施&菜篮子&工程,推进附城区域早春蔬...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