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和科学的区别和宗教的区别是?

我们都知道什么是科学 什么是宗教 一目了然是这样吗物理难道不是一种信仰 一种宗教吗?对唯心主义的人来说自己相信物理和相信上帝又有什么区别 同样都只不过是他脑中的幻景而已人活着总有些永远无法知道答案的事情 那些只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事情 比如 自己的身体是真实存在的还是像骇客帝国里电脑虚构的? 亲人朋友是真的爱你还是每个人都只爱自己? 国家是为了人民运转还是为了少数人运转? 人类是有未来还是注定灭亡? 宇宙是永恒发展还是走向终结?...........(宇宙学基本上就是关注最后一个问题的)这些问题的正面答案编成一本书 全人类都必须得信 不信就只能自杀去了是这样吗所以在信教的人看来 搞物理的无非就是去信一种“物理教” 跟其他异教徒也没什么区别 偏偏这群物理教的人个个眼高于顶 看不起信其他宗教的人 一点博爱素质都没有 还说什么 如果一只猪嘲笑人没有它过的生活好 那不会是人的错 一点 一点起码的素质都没有!儒家讲三纲五常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基督教讲上帝爱所有人 哪怕一辈子作恶死前才忏悔相信上帝 死后也能上天堂 佛教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伊斯兰教讲.....什么我不知道 估计也差不多少 都是说:信我吧 以前没信没关系 但是你应该信 信了对你有好处 你得信 不信不行物理教说什么说:不要信我 屁都别信凡是完美无缺永远正确的别信凡是至善至美全知全能的别信凡是带凡是的公式和句子看都不用看 不信这么说 物理怀疑一切 否定一切 胡搅蛮缠 什么都不是喽注意 一个自否(否定自身)的句子或理论可以是自洽的 就是说不会推出矛盾 而没有理论证明世界上最好的理论不能是自否的 这个好像逻辑学里面有讲.......好吧 用人话来说就是 科学的理论是质疑一切 这一切就包括了科学理论本身 但这并不表明科学不会是人类所能采用的最好理论或策略所以任何一个所谓信科学的人 真的是和信别的宗教不一样的 其他宗教 任何宗教(据我所知)没有自否的情况出现 而“信科学”即是什么都不信 包括不信科学所以经常会听到这样对问题的回答:首先请注意不要用“真的”“实际上怎样”等等这些词 都只是理论而已 不过我还是试着回答一下你的问题.....所以物理学里没有“正确的”理论 只有尚未被否定的理论 而宗教里面充满了真言警句醒世恒言大道通途万丈金光这就是意识形态上的区别还有一点意识的区别在于是否认为自己是特殊的或被关照的 这点可能不是非常显著 但还是提一句物理学主流 会坚决避免以个人或人类特殊性为前提进行逻辑展开的理论 这里面最著名的可能就是人择原理 就是因为能提出某些问题的我们存在 所以我们只能存在于能产生我们的宇宙中 因此人择原理永远不会是物理学主流理论再举个例子 宇宙学有一个基本假设说宇宙是均一的 人类如何知道这一点?人只能从地球上向各个方向观察 观察的结果是 不管向哪个方向看都差不多 所以宇宙是各向同性的 但这并不表明宇宙各处是均匀一样的 如果宇宙是一个洋葱的结构 而我们刚好在宇宙中心 四周看起来也会是一样 get到了吧 总之我们坚定的避免这种我们刚好在中心所以四周刚好看起来都一样的出发点考虑问题 才得到宇宙是均一的结论而宗教理论则不会特别在意这一点 甚至于基本偏向于肯定人类的特殊性 人类个体灵魂的特殊性 死而不灭 等等 这种说法的优势很明显 就是给人以慰藉或目的 缺点则是毫无依据 为什么说毫无依据呢 圣经故事都是经过考证的 怎么说毫无依据呢 人的灵魂你自己感受不到吗 你是机器人吗 这还不是依据吗 你们科学又有什么依据呢 还不是一样 都是理论闲扯淡 自己都说了 没有“真实”“正确”这些概念 又来批评我们没有依据 不是自相矛盾吗 好吧 这些问题下回刚好会讲 这里就不讲了先发这个 下回说理论形态上区别 意识形态是看不到摸不着的 不好分辨 从主体所提出的理论上有实际可操作的方法区分哪些是科学理论哪些是宗教理论或者说 如果有两个不同理论都能解释某个现象 科学原则如何选择其中的一个凭啥说一个叫有依据一个叫没依据答案可能和一般人们会想到的不一样写给老婆的物理科普读物(gh_ccb94e5fdf75)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 ̄▽ ̄)╭先扯淡。今天看知乎有一篇如何评价龙应台《请用文明说服我》的问题呃... 问答题搞天文的人还真是很闲很科普听说写无厘头的文字会掉粉,所以决定再写一篇莫名其妙的洗洗粉......老婆去参加聚会了 在家等的无聊 写篇什么文章呢最近什么也没做,好么然涨了一股粉。正所谓事有反常必为妖,赶紧发文洗粉呐。珍爱生命,道不同尽快取关。使用网络的人啊,很惨。他自己在那里上网,不去看书了。我们来通过一个最简单最简单的统计实验了解一下置信度。调查全国大学生的平均身高。怎么做呢?简单吧,但我估计不是做统计方面的同学其实都答不对。我们有办法查验量子通信内容是否被别人窃听过,这是如何做到的呢?世界是完备的吗?生命、宇宙以及所有一切的最终答案上篇文章灌水 这次诚意满满奇点以后,人类还能干点吗?混吃等死么?很多人关心上帝是不是存在,物理学家们也关心类似的问题?给爸爸的礼物 生日快乐~逻辑代数是输入输出都只能为是或否两种状态之一的运算。逻辑门就是逻辑代数的计算规则。那么一共有多少种逻辑门呢?几个选项:A.17
D.9五十年前一个随口预言成为了现实,主导我们的电子工业直到今天。摩尔定律怎么可能如此成功?庄子曾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摩尔说“电子元件的大小每十八个月会缩小一倍"。摩尔定律很快就要失效了。起了没有呀~ 写了新文章哟,很怕写长了,最后一看还好只有两千字还等什么!was awarded for the discovery of neutrino oscillations, which shows that neutrinos have mass.想一下 总共有多少种学说能解释我们没有看到外星人为什么人们探究物理?因为那些尚未得到解答的疑问。对物理学家而言,经济学理论一直是他们的知识嗜好。对物理学家而言,经济学理论一直是他们的知识嗜好。原来大家并不晓得月亮面对地球的一直是同一面。。。。今天重看了这个电影 视觉效果真是好到爆了 分享一些黑洞图片推荐阮一峰的个人博客同学们你们是认真的么 没有一个人选对同学们你们是认真的么 没有一个人选对有只刚刚成问恒星爆炸什么的事 没听懂他问的啥不过上次确实没细说这里 补充一下恒星从诞生 到成年 到衰老和灭亡有只刚刚成问恒星爆炸什么的事 没听懂他问的啥不过上次确实没细说这里 补充一下恒星从诞生 到成年 到衰老和灭亡读文章太累 来看每日一图吧 (“每日一图”并不是说每天都有 只是叫这个名字而已......)读文章太累 来看每日一图吧 (“每日一图”并不是说每天都有 只是叫这个名字而已......)如何深入理解刘维尔定理(Liouville's theorem)以及它和其它一些物理概念的内在联系老婆说上一篇文章开头理应先点亮一下刘维尔定理这个概念 所以尽快补了一个
但是其实 点亮这个 还挺长的......不涉及对错 不涉及选择或偏好 只说区别如果有两个自洽也同样符合观测的理论 “科学”根据什么选择一个而非另一个?很重要 听贝叶斯不耳熟的同学一定要看 涨姿势KUBISTIKA版画 德国代购用统一的标准 判断一种行为是否符合道德 这个标准是什么?我看到了栾笑语最后一条留言 但是无法回复 请再留言一次“什么是道德” 你能给出自己的答案吗?我很快的写了一篇文章给你 分散一下注意力呢gh_ccb94e5fdf75闲来无事 写给老婆 爱你宝宝热门文章最新文章 ???????" alt="1-???? ???????. <> ???????">2.1-???? ???????. <> ??????? ??????? 2-?????" alt="???? ???????. <> ??????? 2-?????">5.???? ???????. <> ??????? 2-?????gh_ccb94e5fdf75闲来无事 写给老婆 爱你宝宝科学与宗教区别与联系?主要谈联系…
爱因斯坦:“未来的宗教应该是宇宙的,它超越一个人化的神,无需死板的信条与教义,包含自然现象和精神领域,基于对一些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的经验而成一体.佛教符合这些条件.”宗教与科学都发源于哲学,逐渐伸向两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以两个极端探讨世界本源与万事万物,但是本质都是人们期望对现有现象作出合理解释并造福自身.但一个偏重于万物,一个偏重于自身.但是并非绝对分明.所以有的宗教人士研究科学,有些科学家研习宗教,因为就像唯心和唯物都有存在价值一样,在未完全洞悉前偏执都是可能误入歧途的.就像科学只能证明物质的存在性,不能证明灵魂的不存在性,这两种理论都是要不断进行完善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科学对一部分普通人来说和宗教有什么区别?
普通今人虽然较古人而言有了丰富的基本科学常识,但是,无论对古人还是普通今人,从电灯到电脑,汽车到宇宙飞船…… 这些东西的性质是奇幻的,也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今人无非相信这些东西是科学的,而非知道。所以在这个意义上科学也是一种宗教?update:经@指正已将原来的“普通人”简单定量为“一部分普通人”,原来措辞确实不够严谨。
应该是挺多人把科学和真理混为一谈,所以问题所说的恐怕是真理宗教化,不过崇拜真理倒是问题不大,但真理(恒对)尚未被人类掌握,当然在逻辑上人类永远无法掌握真理,有些脑袋短路的人将科学(恒错)等同真理加以崇拜,南辕北辙,悲剧就发生了,所以科学本是无辜,只是有些人把科学和真理混为一谈了,当然有些学科自认已经超越了科学,比科学更加接近真理,我只能表示牛逼大发了.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发展,限于个体的能力,人类的整体认知和个体的认知差距会越来越大,如果不加快科学精神的普及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把科学认为是"正确"的代名词,和真理混为一谈,在我国这个问题由于太多的干扰会更加严重,比如强行扶持中医,比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毛线呀,真理尚未掌握,何来检验,一切宣称真理的团体都是邪教)等等等等所以对于一部分普通人来说,科学和宗教确实没有差别,原因是他们把科学和真理混为一谈了,作为中医黑遇到这样的队友也是让人无力吐槽的
我琢磨了很久,一直不知道这个回答从什么地方开始。所以我感觉还是先讨论一下何为"科学精神"我国哲学家,刘大椿先生认为"科学精神"内涵很复杂,但是就以下几点取得共识是不难的:"怀疑一切既定权威的求实态度,对理性的真诚信仰,对知识的渴望,对可操作程序的执着,对真理的热爱和对一切弄虚作假行为的憎恶,对公正、普遍、创新等准则的遵循“- 《科学哲学》 人大出版社2010年版,p38-39而就我自己的认识,我认为科学精神无非就是最重要的三点,其一是批判性思考,其二就是可重复性,其三则是对真理存在的信仰。可见,科学精神是对”知识“的追求,而非“捍卫信仰”。何为知识,何为信念呢? 这是知识论的基本内容。简单来说,知识是一种经过验证的信念。(然而这个说法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最出名的一个疑难叫作盖梯尔问题)因此,这个问题就转型为,某些人,是如何对待“知识”的,他们的态度是不是与宗教的信徒相似。那么明确了何为"科学精神","知识" "信仰“下一步则应该是某种形式的"科学教"它的表现,以及如何违背了科学精神的讨论了。我在之前的评论中提到过,题主的问题疑似是费耶阿本德的一些论述内容。费耶阿本德(Paul Feyerabend,),奥地利哲学家,先后作为两位学术内容对立的哲学家 维特根斯坦与波普尔的学生。费耶阿本德,在其&反对方法&一书中是这样评价科学的,(首先先抱歉,仅述观点与结论,而非论述本身)i.在科学的发展中,所谓非科学的划定,是人为的,而且对知识本身的发展有害;ii.科学本身是一种人类发明来应对环境的工具,而且并不一定是最优的工具;iii.神话,宗教,与科学理论的内部逻辑结构是相似而且有关联性的;iv.科学是众多意识形态中的一种,只是由于近代的技术进步而引人注目又富有攻击性;v.现代科学是通过镇压,而非靠论证说服它的反对者;vi.因此,他认为有必要把“社会从一个僵化的科学束缚中解放出来,就犹如在我们过去把自己从唯一的天主教中解放出来一样! ”(我认为题主的问题来源于此 )vi. 科学与教育过程的分离相当迫切因为科学是“最新,最独断的宗教制度了”此书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反对科学教条主义,以及方法论教条主义。它的实质,依然是一本方法论,认识论著作,最后得到的结论是"一切方法都是可打破的,而且不打破就没有进步","唯一的科学方法就是什么都行"。这种激进,非主流,异端的流派,被称作“无政府主义”或者“多元主义”以上在我看来,大部分都是题外话,为何这么说呢,因为现在的问题不是评价科学是如何,而是如今科学如何在社会上取得其权威地位,有什么表现,跟过去宗教是有哪些相似的。在这一点上,援引哲学家的论述显然不够充分,因为就费耶阿本德本人而言,也没有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就我个人的看法而言,这些是社会学,政治学的范畴了,至少要给出证据说明非科学与科学的分离如何是对社会有害的,无知的把科学当作信仰的民众占社会的多少等。而费耶阿本德的讨论仅止步于非科学与科学的内部结构如何相似,以及陈旧的方法论标准如何阻碍了科学发展)然后绕了一大圈,又回到题主的问题,对于普通人而言,科学是不是一种宗教。我这么回答它,对于普通人而言,科学不是宗教并且科学区分于宗教,但是对于科学教的教众而言,科学是一种无上的不可反驳的权威,并且他们也认为科学不是宗教,并以此为论据去诋毁其他的信仰体系。在此,我区分了,普通人,和教众。为何呢? 因为普通人是一个非严谨的概念。许多科学家也可以是科学教的信徒,而普通人不一定是科学教的信徒。就举一例,方肘子是普通人吗? 不,他是名人,而且是科普作家,并且我认为是我国科学教的网络荣誉教主,教授,老师。什么是科学教,具体表现及危害与有益之处?以下我估计中枪者很多,而且包含了大量我个人的价值判断与吐槽,请理性对待。I. 认为目前的科学理论是万能的真理,非批判地接受理论的结论。把科学理论描述的世界,作为唯一世界来对待。认为世界是不变的世界,理论计算描述的结果,必定是实际现象。所有实验得到的结果肯定都是一致的。II.一方面热衷于用科学打倒一切非科学,对世界的思考学习动手能力,却几乎为零。在网上大谈科学,自己连初中的物理实验都做不好。并且认为这些大家都懂的东西,我搞来干嘛。大谈相对论的结论,却连勾股定理的证明都看不懂。(13年2月3日 做出修改,也许“看不懂”改为“无兴趣”更佳。因为这里强调的不是水平问题,而是态度问题。一方面也是我的举例有问题了)结合一二。用术语来说,就是“否定实践对理论修正的可能性”。同时“否定理论内部出现逻辑矛盾与非完美推理的可能性”(因为科学已经是真理了)III.最基本的表现,是用科学教去打倒,“星座”,“宗教”,“音乐”,“文学”等等。其中的内在逻辑是一个未被自己思考却接受了的伦理学原则。-“一切行动的道德标准,应该受经验结果的约束。”(你不准怎么怎么,因为这么做会怎样怎样)与此一致的,"一切的价值衡量,应该以取得某种结果为目的”这么说可能比较难理解。简而言之就是反智主义,工具主义倾向。通常表现为,“小说能吃吗", "学音乐,有什么用呢?“ (它们又不能用来建楼,也不能发射火箭)这些都是我高中时候对文科生的鄙夷。IV. 用方法论标准去评价其他的意识形态。V. 用独断的意见来反对理性,用科学的权威和成就作为它的有益性的证据。把现有理论当作信仰来接受,而非知识来考察。在这一点上,科学教与中世纪天主教是惊人相似的。III.IV.V可以总结为对非科学的各种文化,持非包容性态度。VI. 对未知事物缺乏好奇心,习惯性地用已知理论去做解释并满足地认为自己是有知者。举一个例子,许多不被理解的科学家,认为研究"鬼魂"是否有某种物质存在,超能力有还是没有是有意义的。而对肘子派和科学教众而言,这是" 非科学" “伪科学”的研究,搞这类研究的人脑子有病。并且草率地下一个结论,“鬼是不存在的”。再举一例,在几百年前牛顿在考虑“苹果落地”与“月球恒在天上”的区别,被别人当作2b来对待。因为他们就是普遍地认为“世界就是这样的”。然而今天,如果有人又提出了质问,为何“物质有引力而非斥力”,他被当作2b以及被科学教众围殴致死的可能性依然是居高不下的。VII. 对某种既定方法论标准权威的执着。拒斥其他任何的研究方法。科学教众用的最多的是"可证伪性“。(就我目测而言) 然而一千个科学教信徒有一千种"可证伪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国出版社的翻译工作任重道远,多出版不同哲学流派的著作的工作任重道远,科学教众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对于VII. 就是费耶阿本德要批判的主要内容了)总结一下,这种现象的表现形式如何是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科学精神,强调可操作,可重复,可批判,怀疑权威,追求真理永无止境。然而科学教的核心精神则是,不动手实验,不阅读科学原著(但是阅读科普著作,有的还根据科普著作和百科全书来写科普著作呢大家都懂的),不允许对科学的任何批评,却用科学去批评一切,认为现有理论已经是既定权威,科学可以解释一切,不追求真理知识,只停步现在,(科学教更迫切地想要的是技术进步,而非理论创新,他们最关心的不是这个理论如何更接近真理,而是理论是否可能带来更多技术创新,从而用上更棒的手机)用单一的价值判断加之于一切社会现象。以上,教条主义,工具主义,科学沙文主义的科学教是背离了科学精神而更接近于宗教的。然而科学教是否有它对社会进步有益的一面,我认为不仅有,而且颇多。不过这也超出了问题的范围了,但是任何科学家不应该是科学教的活跃分子。最后废话一句,科学家的任务是追求知识,这也是科学精神的核心,科学教众则把“捍卫信念”“保护权威”作为他们不懈努力的目标,所以“科学教众”的确是把“科学”当作宗教信仰来对待的。在政治上来讲,中国的教育与科学教的发展是离不开的,早在1960年代,就流传一句话”学好数理化,。。。“ 毛伟人当时打压一切人文教育的同时,又拔高了一切的科学技术教育的地位。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扯太远太多总是不好的。
转奥卡姆剃刀微博:“你那气功,信则灵,不信则不灵。我这有包老鼠药,信也能毒死你,不信也能毒死你。”
刚写完另外一个问题的答案,但还没审核通过。去掉一个词,贴在这里,看看还会不会被审核。宗教给出的观点或结论往往是武断的,没有经过推敲的,而在科学体系中,即使是深深确立与人们心中的权威,也应当受到审查和重新评估,并且服从于逻辑和证据的限制。如一个生物学家可能不了解显微镜的光学结构,但是他相信显微镜描述出的微观世界是真实的。这种相信显然和宗教中相信有所区别,因为,若显微镜成像错误,他的光学同行会发现并改正这些错误。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现在显微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呈现真实的微观世界。这是科学运行的原则,即反复接受同行的检验。但基督教徒一般不会去主动发现圣经中的错误。所以对于普通人甚至科研工作者来说,即使不能完全理解,也可以相信经由这些由严格体系检验过的结论。因此,科学是和宗教有区别的。----------以下是原答案,已经审核通过()-----------先摆明自己的观点:在这个时代,普通人距离自然科学的前沿比其它时代更近而不是更远。至于说理解,理解本身也有很多层次的。在大三的时候看过一本书:。作者提到:在更广的社会范围中,伽利略和牛顿更多是被接受了而不是被理解了。……人们在接受它的同时却屡屡怀有迷信般的恐惧。读的时候我想了想:连为什么地球围着太阳转我都不知道,仅仅是迷信教科书而已,并感觉到了深深的自卑。后来,我读研然后读博,仍然还是没有理解伽利略和牛顿,但对这个问题有了不同于之前的认识。其原因是我了解了科学运行的方法,即科学意味着,即使是深深确立与人们心中的权威,也应当受到审查和重新评估,并且服从于逻辑和证据的限制。对于普通人来说,能够接触到严格的科学论证的机会很少,更多的是接触科学结论。但这并不妨碍普通人可以了解到:科学结论不同于宗教说教/中医理论/占星术等一切伪科学的东西,在于它接受了几代甚至几十代科研工作者反复的验证和修订,在于它经历了数十年上百年的去伪存真,在于它并不存在一个伟光正的指导思想,在于它只接受事实证据和理性逻辑的推理。因此普通人可以在不了解得到科学结论过程的前提下,有足够的信心相信多数的科学结论是正确的(当然正确也是有很多层次的)。科学结论的证明是件很复杂的事情,在这里借用一书中The Tentative Acceptance of Hypotheses章节直接说明。(我的翻译不准确,原文也一并附上)一个科学结论最初只是一个假说,即Hypotheses,其证明需要四个标准: (1) adequacy, (2) internal coherence,(3) external consistency, and (4) fruitfulness1.adequacy. 假说的最初提出是为了说明目前已有的理论不能说明的现象。adequacy既是指新假说同这个现象不冲突。(Adequacy is the extent to which a hypothesis fits the facts it isintended to unify or explain). 2.Internal
coherence. 是指该假说的各个构成元素(尤其是该假说用以解释的多组数据)可以无内部矛盾的联系在一起。(Internal
coherence is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component ideas of a hypothesis are
rationally interconnected. The purpose of a hypothesis is to unify and
interconnect a set of data and by so doing to explain the data.
Obviously, if the hypothesis itself is not internally connected, there
is no way that it can interconnect the data. )3.External
consistency. 指新假说同已有的已经被证实的理论不冲突(External consistency occurs when a
hypothesis does not disagree with other, well-confirmed hypotheses. )4.Fruitfulness.
指新假说可以推导出新的结论,并在未来得到验证。(Fruitfulness is the extent to which a hypothesis
suggests new ideas for future analysis and confirmation. )多
数的写进教科书的科学结论,都已经是符合这四个标准的。对于普通人来说,接触1-3个标准可能很少,但接触第四个标准的机会则很多。比如,每个可以上网的
普通人,都可以知道嫦娥二号成功发射了。这次发射再一次验证了:牛顿的引力定律是对的,这是fruitfulness的一个体现。所以,即使我不了解牛顿
如何通过解读第谷和开普勒的天文数据,并得到万有引力定律的,但我仍然可以理解万有引力定律是正确的。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现在几乎任何人都能用上便宜的电能,都知道塑料是绝缘体,金属是导体,都能用上各种各样不同的材料,都能吃上高产的粮食甚至转基因食品,那我们就可以理解,相关电磁学,化学,生物学的理论是正确的。但是,如果题主说的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理解,那么,大多数科研工作者也很难在科学的各个方面做到这种水平的理解。
即使是受到了严格训练具有很高才华的科学家,他们对整体科学的贡献也往往是零碎的和递增的(不要拿那些不世出的大牛们来反驳我)。一个生物学家并不需要理
解(往往也不理解)显微镜的构造原理,但他理解科学体系的运作原理并且因此知道显微镜呈现给他的微观世界是可信的,那么他就可以利用显微镜作为工具去发现
未知的世界。同理,因为他遵守了科学方法,他的结论就可以被其他科学家用在科研之中。或者更极端的,一个文科出身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在使用SAS/SPSS
甚至excel进行数据统计时甚至都不知道背后的公式是什么,但这并不妨碍他的数据处理的有效性,因为他的数学同行已经保证了在统计方法选择得当时该软件
是是不会出错的。在这个时代,在接触到科学前沿这一方面,普通人有着超越了以往各个时代的便利性。我们可以浏览NASA的网站并看到大量的
照片,我们可以看到BBC拍摄的从物理/地质/生物/宇宙/等各个方面的科普纪录片,我们有松鼠会/果壳这样的网站,我们还能第一时间指导粒子对撞机的开
机。但在面对最新科学新闻的时候,普通人应该理解,很多最新的发现,往往都是把现有的技术推到极限,因此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也很多,即使职业科学家也很难判
定这些结论的正确性。所以,在面对一些科学争论时,如转基因/全球变暖等争论,不要急于站队,仔细分析两方面的证据,尤其要排除有明显情绪导向性和没有证
据的言论,即使无法形成明确的结论,也基本上可以了解科学的前沿进展。
说一个故事吧。关于“知道” 和 “相信”,其实,不相信也是一种信仰。2500年前,有一天,耆那教教主问佛陀的在家弟子吉达长老:是否相信无寻无伺的禅定。简单地说,初禅是有寻有伺定,二禅至四禅都是无寻无伺定。(比喻,寻就像老鹰展翅起飞,伺就像老鹰在空中滑翔)对于没有禅定的我们,只能想象无寻无伺定就像老鹰瞬间到达一个地点,无需飞行、甚至滑翔。吉达长老回答“不”。耆那教教主非常高兴,说他也不相信。吉达长老继续回答,他并非“不相信”,而是已经证到无寻无伺定。他已“知道”!而无需“相信”或“不相信”。其实大多数人,都只是选择“相信”或者“不相信”,无论对待科学还是宗教。所以,当爱因斯坦爬到当时物理学的顶峰时,他知道只是发现光速不变,却不知道为什么不变。他知道自己的“不知道”。极少有人会独立思考,去实践探索的就更是凤毛麟角了。ps.南传上座部僧人打坐,是在训练寻和伺。
首先,我不知道题主是怎么得出“从电灯到电脑,汽车到宇宙飞船,这些东西的性质是魔幻的”这个奇怪的结论,您举的例子都是客观事物,而魔幻的事物往往荒诞古怪、反复无常,不受限于客观规律,显然不符合上述例子。所以他们的性质应该是客观性,虽然它们的功能让人觉得奇妙,但是它们符合客观的科学规律,切切实实是客观的。其次,您所说的相信而非知道情况毫无疑问是宗教的作风,宗教特点之一体现在迷信上,即不希望听者去验证,只希望听者接受讲述观点。对于科学本身,它具有可被怀疑、可证伪的特点。在本质上它就允许,甚至鼓励人们去验证,无法通过验证让人知道的不符合科学精神最后,宗教和科学是完全不同甚至是有些对立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科学唯物,理性客观,可证伪,存在一个适用范围,有普遍必然性而宗教唯心,相信对超自然之神圣的体验,对神圣既敬畏而向往的感情交织。不可证伪,不存在一个适用范围,也不具有普遍必然性
科学的出发点是怀疑,精髓是客观求证;宗教的出发点是相信,精髓是主观实践。当不去怀疑‘一切都值得怀疑’及‘一切东西都可被客观求证’的论点时,科学就是一种宗教了。
对于我来说,所谓科学与宗教都只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对所见事物的认知解构方法。科学有其优于宗教的必然性,但科学不见得是人类解构宇宙的最终极方法,一味的用科学否定其他,以为科学将解释世间一切,这本身就与科学的核心价值观不符。科学不是真理,他只是追求真理的一种方式。
首先,我不认为科学一定是解释这个世界的绝对真理,进一步地我也不认为绝对真理一定存在。但是科学与宗教就其建立的地基性质的理念基础而言是完全不同的,其区别在于科学只研究那些可以被证伪的命题。(这不代表那些不可被事实验证的问题就一定是错误的,只是科学不关心它们而已)比如日是世界末日就是一个可被证伪的命题而且已经被证伪了,而“信则灵,不信则不灵”则提出了一个不可证伪的命题,因为你不可能设计出一个实验,通过观察某一现象是否出现来证实或证伪它。(不信你可以自己试试)宗教是建立在信仰这一理念之上。而信仰本质上是指无条件地认为某一命题正确,而不关心是否有证据证明或者证伪这一命题。请注意,现在没有发现足够的证据证明某一命题的正确性并不代表这个命题一定不正确。而科学拒绝在发现证实或证伪的证据之前采纳任何主张作为真理,那些没有证据的主张叫猜想。实际上即使某一个命题被科学领域暂时接纳为真理,人们也被鼓励去充分质疑这个命题有无瑕疵。一旦有可靠的证据表明某一命题出现了反例,那么无论命题的提出者有多么权威(比如牛顿),那个旧的命题(比如经典力学的一些定律)都会被推翻。宗教是建立在接纳上的,而科学是建立在怀疑上的。因此科学并不是一种宗教,它不具备宗教必须有的一些基本要素。附:我记得好像是在霍金的《时间简史》里有讨论过这样一个命题,大致的意思如下:一些金鱼愉快地活在金鱼缸中,弧形的金鱼缸外壁实际上由于光学的原理扭曲了鱼缸外面真实的景象。也就是说对于金鱼而言,它们眼中的鱼缸外的世界实际上是扭曲变形的。因此如果它们中间奇迹般地诞生了牛顿般聪明的天才金鱼,它们通过观察鱼缸外物体掉落所总结出的物理规律可能完全就是错的,但是在它们看来,它们将每次准确运用自己总结的规律预言出鱼缸外物体的运动状态(从它们扭曲的视角中)类似地,人类的科学也是建立在对周围世界的观察上的,但是我们怎么能保证自己不生活在一只巨大的另一种形式的金鱼缸中呢?
以下文字引用自「万里任禅游」。有的问题不要问的太细~“我个人的看法是,其实现代人未必比以前的人聪明,人的智商并没有多大改变,那些印第安人和中古世纪的人跟我们都差不多,但是彼此所处的环境不同;在以前的环境中,他们认为鬼神是存在的,就像现代人认为原子、质子、光子和量子是存在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相信有鬼,也就是说,现代人也有属于他们的鬼神,你知道的。”“这是什么意思?”“比如说,物理定理、逻辑学……数的系统……几何代数等等,这些都是所谓的鬼魂,因为我们太相信了,所以它们看起来就是真的。”约翰说:“我认为它们是真的。”克里斯说:“我不明白啊!”于是我又继续说:“比如说,有人假设地心引力在牛顿发现之前就已经存在,这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但是如果认为地心引力直到17世纪才存在,那就很愚蠢了。”“当然。”“所以这种定理是在何时开始存在的呢?它一直都存在的吗?”约翰皱了皱眉头,不知道我要说什么。我说:“我的意思是,在有地球之前,在日月星辰形成之前,在一切之初,地心引力就已经存在了。”“当然。”“地心引力也没有自己的质量,没有自己的能量,当时人尚未出现,所以也不存在于人的心灵之中。它也不在空间里,因为也没有空间存在,更不存在于任何地方——这个地心引力仍然存在吗?”现在约翰可就不那么肯定了。我说:“如果地心引力存在,那么说实在的,我就不知道什么是非存在了。我认为地心引力已经通过所有非存在的考验,你想不出地心引力有什么不符合非存在的条件,或是科学上有证明其存在的证据。然而一般人仍然认为它是存在的。”约翰说:“我得好好地想一想。”“我推测如果你继续想下去,你只会一直原地打转,一直原地打转,直到你想出惟一合理有意义的结论,那就是,在牛顿诞生之前,地心引力并不存在。不会有其他合理的结论。“我的意思是,”我在他打断之前接着说,“就是地心引力定理只存在于人的心里,这也是一种鬼魂!对于别人所相信的鬼魂,我们很容易无知而且自负地就进行攻击,但是对于我们自己心中的鬼魂,我们却非常无知而且盲目地信仰着。”“那么为什么所有的人都相信地心引力的确是存在的呢?”“大家被催眠了,用比较正统的说法是,大家受了教育。”“你的意思是老师把学生催眠了,让他们相信地心引力的存在?”“正是如此。”“听起来很荒谬。”“在教室里,你听说过视线接触的重要性吗?每一位教育家都强调这一点,但是没有人会向你解释。”约翰摇摇头,然后又为我倒了一杯,他用手遮着嘴,小声地跟思薇雅说:“你看他大部分的时间看起来都是这么正常。"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科和科学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