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中学毕业毕业后学籍档案在哪里里

杨陵区档案地情网
杨陵区大事记――二零零七年
来源: && 作者:
  9日 区公证处曹长权被国家司法部授予全国公证员队伍岗位培训活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9日至10日 区政协六届五次会议在化建大酒店召开,126名委员参加会议,选举杨艺园为区政协主席。
  10日至12日 杨陵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区政府二楼会议室召开。会议选举李大芳为杨陵区第六届人大常委会主任,马文华为副主任;董胜利为杨陵区人民政府区长。会议收到建议和意见28条。
  22日 区安监局张天存、徐安礼被国家安监总局评为安全生产监管先进个人。
  23日 杨陵区党代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王宝平、周亚娟为杨陵区出席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
  本月 杨陵区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领导小组成立,试点项目开始实施。项目工程试点工作涉及杨陵区18所中小学,其中五泉中学、姚安中学、建子沟中学池容100立方米,其余学校均为30立方米。全部项目在12月底竣工。
  本月 团区委被省委、省政府授予2006年度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
  本月 实施建国以来第四次工资改革。改革后,公务员仍实行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事业单位人员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突出岗位、绩效的激励功能,工作人员的收入与其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相联系。工作人员按考核结果实行每年增加一级薪级工资。这次工资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人均增资350元/月。
  本月 杨陵区被省政府命名为2006年全省劳动力转移就业先进县区。
  本月 市民农作物种植体验园在崔西沟启动建设,占地10亩。
  本月 五泉镇曹堡村村民曹理全荣获陕西省“百善孝为先”首届十大孝子荣誉称号。
  本月 团中央少年部副部长万超歧一行来杨陵,就农村少先队工作进行调研。
  7日 区委区政府命名表彰2006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其中省级先进集体3个、示范区级先进集体13个、先进个人13名、区级先进集体3个。
  8日 首辆食品安全检测车在杨陵正式启用。此车是杨陵地区唯一一辆食品安全检测车。
  9日 陕西省农业厅副厅长胡小平来西大寨中学视察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创新工程。
  14日 杨陵区首批156名被征地农民领到每月60元的养老保险金。
  本月至6月 区政协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形成了《实行城乡医疗保障,积极构建和谐杨陵》和《关于我区一村一品情况的调查报告》,送有关部门参阅。
  本月 完成了城区东扩西移地形图测绘、城区功能分区规划和路网建设规划编制。
  5日 园区一路开工建设,11月20日建成竣工。道路西起后稷路,东至常青路,全长487.81米,宽20米,占地14亩,总投资503.91万元。
  同日 园区二路开工建设,11月20日建成竣工,道路西起后稷路,东至园区四路,全长1049.59米,宽20米,占地31亩,总投资505.58万元。
  16日 区政协设立经济工作委员会。
  20日 中共杨陵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出席全会的区纪委委员17人,各乡镇、街道办纪委书记、各基层纪委书记,区级各部门、各人民团体主要负责同志共58人列席了会议。示范区纪工委领导、区级各大家领导出席了全会,区委书记王宝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27日 区信访局胡卫录被国家信访局授予全国信访系统优秀办信员称号。
  29日 成立杨陵区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任博,会长丁选户 ,副会长史明霞、李广毅、张周、马宽绪,陈宪政,秘书长陈宪政。
  本月至5月 开展公务员登记工作,审查政府部门38个单位452人、党群口14个单位及6个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144人的公务员登记资料,对符合登记条件的418人进行了公务员登记。
  本月 开展省级文明城区创建活动。6月5日,印发《杨陵区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目标和要求。6月19日,召开动员大会,省文明办副主任沈卡利、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安宁出席会议,区委书记王宝平做了动员讲话,区长董胜利对创建工作做安排部署。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全区上下广泛动员参与,扎实工作,创建活动有声有色。先后印发了《杨陵区创建省级文明城区实施意见》等26个文件,编写简报30期,督察通报8期;编印《创建宣传手册》10000余册,悬挂宣传条幅130余条,制做宣传版面80多块,组装宣传车2辆,印发文明城区创建宣传即时贴10000余张,宣传资料4万余份,设立户外广告牌120多块;在农业科技报、杨凌电视台、杨陵区政府网站等区内媒体开设了《创建文明城区》专栏,报社、“区政府网站”采编稿件110多篇;杨凌电视台编排节目31次,中央、省市级新闻媒体采编稿件18篇。8月9日起,开展城区环境卫生和交通秩序集中整治活动。2008年12月,顺利通过验收,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城区称号。
  本月 杨陵区人才交流中心与区公安局协调为入库代理大中专毕业生办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开创了全省流动人员可以办理二代身份证的先例。
  本月 区教育局累计投入资金64万元,进行“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教育)档案建设、部室建设、环境建设和物品的添置。5月,通过国家教育督导团“两基”达标评估验收。
  本月 杨陵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启动实施,实行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基本医疗职能六位一体。
  本月 成立杨陵区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发展计划局。
  本月 杨凌高新中学焦宁飞同学荣获全国正泰品学奖优秀奖。
  本月 在全区推广奶牛细管冻精配种技术,当年共发放冷冻细管2819支,配种奶牛1000多头。
  5日 成立杨陵区地震监测预报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隶属区科技局,副科级事业单位,编制4人。
  同日 撤销杨陵区国有资产管理所,设立杨陵区国有资产管理局。
  同日 成立杨陵区城东物流园管理办公室,为区政府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编制6人,财政全额拨款,负责园区招商引资及综合管理工作。
  同日 工业园区管理办公室从区招商局分列出来,为区政府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编制7人。
  同日 成立杨陵区畜牧兽医管理局,为区政府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内设杨陵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和杨陵区动物疫病控制中心。
  同日 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由事业机构变为行政机构,机构规格由副科级变为正科级。
  同日 区委老干部管理服务中心更名为区委老干部工作局,机构由事业机构变为行政机构。
  同日 变更商贸机构设置:区商业总公司(商业局)和区物资总公司(物资局)撤销,职能并入区经贸局;区经贸局更名为区商务局,同时加挂中小企业促进局、乡镇企业管理局牌子;区招商局所属区企业管理服务中心划归商务局,区商业总公司(商业局)和区物资总公司(物资局)人员划归区企业管理服务中心。
  同日 设立区委区政府督查办公室、区委区政府接待中心。
  同日 区委书记王宝平带领杨陵区文明委成员单位主要领导组成20人的考察团,前往凤翔县考察学习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
  10日 由山东省邹城市青年农民企业家赵振东出资发起的“红色之旅――捐资助学中国行”活动团一行6人前来杨凌,一次性无偿捐助杨陵中学10名贫困学生,为每人送去了500元的资助金。
  1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政法委副书记、公安部部长周永康在省委书记赵乐际,省长袁纯清的陪同下来杨凌视察。在杨陵区检察院,罗干一行听取了检察院工作汇报,并询问了检察机关自侦案件办理等有关情况。
  15日 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最高人民检察院纪检组组长莫文秀到西大寨中学视察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创新工程。
  25日至30日 区长董胜利带队,区级有关部门和杨村乡以及孟杨路两侧农业园区负责同志等一行17人,赴汉中市汉台区、成都市锦江区和双流县考察学习观光休闲农业及新农村建设工作经验。
  25日至26日共青团杨陵区第五次代表大会在杨陵区政府礼堂举行,大会选举李海燕为共青团杨陵区第五届委员会书记。
  本月 团省委书记卫华同志来杨陵调研。
  本月 区城建监察队划归区城建局管理。
  本月 陕西化建压力容器制造厂开工建设,投资1000万元,建筑面积9098O,12月竣工。
  本月 成立杨陵区安全生产执法大队,为区安监局下属副科级事业单位,全额拨款,编制4人。
  11日 原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职教学会会长王明达专程来陕考察了我省生态校园创新工程实施情况,并出席在杨凌召开的生态校园创新工程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到会讲话。
  同日 区长董胜利、常务副区长杜江、副区长程建国、常青海带领各乡镇和农业、交通、卫生等部门的负责人深入全区农村,检查农村公益区建设、小麦田间管理和农村道路建设等情况。
  15日 区信访局蒋镇被授予全省信访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18日 撤消杨陵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杨陵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为正科级事业单位,编制5人,隶属区委农工部管理。
  同日 由杨陵区文明办、杨陵区团区委联合举办的青少年科普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在五泉镇毕公村正泰畜牧养殖基地举行。
  23日 经团区委邀请,著名教育学家、《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栏目主持人卢勤来杨凌,为上千名杨凌教育工作者、家长及中小学生作了题为《把孩子培养成财富》的报告。
  26日 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原署长于友先,全国政协常委、国家环保总局原副局长、中国农工民主党副主席、全国妇联副主席汪纪戍,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志强等全国政协考察团部分代表,在原陕西省委副书记范肖梅,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周耀生等领导的陪同下,对杨陵生态校园创新工程进行了考察。
  28日 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公证处更名为陕西省杨陵区公证处。
  31日 撤销了区商业局、经贸局、供销社、粮食局等4个党委和物资局党总支及城管局党组、人劳社保局2个党组;设立中小企业局、城管局、人劳社保局3个党委和粮食局党总支及粮食局、供销社、畜牧局3个党组。
  同日 江苏雨润集团陕西万盛肉类加工有限公司入驻工业园区,建设年屠宰200万头生猪屠宰线和年加工3万吨熟肉制品生产线,总投资51000万元,占地320亩。
  本月 区政府首次确定在五泉镇茂陵村和大寨乡西小寨村建设二元母猪良种繁育村,当年扶持饲养农户173户,购买母猪420头,下拨扶持资金21万元。
  本月 团中央学校部副部长陈光浩、共青团陕西省委副书记程勉贵带领“我与祖国共奋进”中国青年群英会一行9人,来杨凌参观考察。
  本月 康乐路西延工程开工建设,投资800万元,长度1100米。
  9日 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一行15人来杨凌视察,张光强、孟建国分别汇报了有关工作,并陪同参观了秦川塑料、中科环境公司、梁氏窑村和上川口锣鼓制造厂等。
  12日 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视察西大寨中学新农村卫生新校园运行情况。
  20日 成立杨陵区干部教育培训中心,与区委党校一套机构、两块牌子。
  同日 区纪委在全区建立健全了农村基层纪检监察网络体系,为全区4个乡镇、1个街道办和71个村配齐了纪检委员,聘任71名党风廉政工作群众监督员。
  同日 工业园区主干道凤凰路西段工程开工,12月25日建成竣工。道路东起新桥路,西至后稷路,全长1356.44米,宽40米,占地81亩,为城市主干道,总投资1759万元。
  27日 区委书记王宝平、区长董胜利等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全区32个重点建设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检查。
  本月 邰城新村开工建设,2008年5月竣工。
  本月 区首次实行能繁母猪补贴,对2006年底存栏的能繁母猪每头补贴50元,补贴资金17.06万元,享受补贴农户3000余户。
  本月 开工建设柳林马厂经济适用房,投资1200万元,建筑面积15023O,2007年12月竣工。
  本月 乡园小区F座开工建设,投资200万元,建筑面积3288.24O,2008年7月竣工。
  本月 新华书店教材发行网点综合楼开工建设,投资130万元,建筑面积1329.6O。
  本月 杨村乡党委被省委命名为五个好乡镇党委。
  10日 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宋洪武来杨凌调研,示范区党工委书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张光强、管委会副主任周耀生、杨陵区委书记王宝平、区长董胜利陪同调研。宋洪武来到杨陵区人民法院,了解了法院执法规范化建设及执行工作。随后,一行人深入杨陵区检察院,了解检察院信息化建设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
  同日 区长董胜利、副区长程建国及农业局、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等单位负责同志深入农村检查我区农村沼气池建设及一村一品进展情况。
  12日 杨凌五胡路区域综合开发项目举行开工典礼,示范区党工委书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张光强、管委会副主任郭建树、管委会主任助理文明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张亚林、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邓正义、杨陵区区长董胜利等领导出席典礼。
  18日至21日区长董胜利带领区招商局负责同志随陕西省经贸代表团前往江苏、浙江学习考察。19日,区长董胜利与江苏省江阴市宝利沥青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德洪签订了总投资1.1亿元的改性沥青生产重交沥青仓储项目,该项目落户杨陵区城东物流园,占地面积50亩。一期工程投资8000万元,二期工程投资3000万元,一期工程计划在2007年12月底建成。
  27日 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来杨凌演出,团区委组织参与了杨凌200名少先队员齐唱同一首歌节目的编排工作。
  同日 国务委员陈至立在陕西省省委书记赵乐际、省长袁纯清、省委副书记王侠、副省长朱静芝、原陕西省省长程安东陪同下来西大寨中学、川口小学视察新农村卫生新校园运行情况。
  31日 区委书记王宝平、区长董胜利等领导在杨陵区城东物流园参加陕西宝利沥青有限公司举行的奠基仪式。
  本月 水利联合支部被陕西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本月 全区3400头能繁母猪纳入财产保险,投保金额20.05万元。
  30日 经研究,决定成立区统计局党组。
  本月 乡园小区H座开工建设,投资139.8万元,建筑面积4157.52O,2008年8月竣工。
  本月 杨凌天成商场开工建设,投资989万元,建筑面积4500O,2008年6月竣工。
  本月 李俊甲任区法院党组书记。
  4日 国家人事部、教育部授予教文体局宋立群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同日 杨陵区举行村级计划生育医疗器械设备首发仪式,区计生局投入8万多元为崔西沟等30个行政村的计生服务室配备医疗设备及器械301件。
  14日 咸阳市国防动员委员会秘书长、咸阳军分区参谋长刘永东一行8人来杨陵区检查国防动员委员会建设工作情况。
  15日 开展全区土地执法百日行动,查处两起以租代征案件。
  22日 杨陵区举行区乡换届选举,共投票选举区级人大代表142名,乡级人大代表208名。杨陵区第七届区级人大代表当选153人,调离2人。女代表40名,占 26.5%,连选连任代表62名,占41.1%。
  27日 全省“一村一品”现场会在杨村乡上川口村召开。
  29日至30日 完成李台乡、大寨乡 、杨村乡、五泉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
  本月 全区各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乡镇中小学校正式启动住房公积金缴存工作。从当月起,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每月按个人基本工资5%增加住房补贴,并按规定缴存住房公积金。以后按5%比例逐年递增,4年达到区级住房补贴水平与公积金比例水平。
  本月 李俊甲任区法院代院长,曹文军不再任区法院院长。
  本月 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改革全面启动实施。杨陵区18所中小学校被省教育厅列为全省100所新农村卫生新校园试点校。
  9日 区长董胜利带领区财政局、城建局、教育文化体育局等单位负责人前往张家岗小学现场办公,协调该校暖气设施建设资金及启动工程,要求在入冬供暖时,能让师生用上暖气。区长董胜利要求,除已争取到的农林科大投资10万元,杨陵区财政拿出70万元,建筑公司陈元国投资10万元,陈涛投资10万元。他要求教育文化体育局与区城建局协调成立筹建领导小组,尽快拿出施工方案,同时注意做到设施环保,施工不影响教学,分步骤如期完工。会后,现场考察选定了供暖设施建设地址。
  15日至16日 区政协七届一次会议在区政府二楼会议室召开,136名委员参加会议。选举杨艺园为区政协主席,丁选户、杨家荣、郭文霞为副主席;选举秘书长1名,常委23名。
  16日至18日 杨陵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李大芳(女)为人大常委会主任,徐永厚、马文华、饶景萍(女)为副主任;选举董胜利为杨陵区人民政府区长,杜江、丁孝民、桑春果(女)、程建国、蒋展宏为副区长;选举李俊甲为人民法院院长,成永涛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会议收到建议和意见57条。
  17日 区政府、咸阳供电局经过考评验收,决定授予大寨乡西卜村、蒋寨村,街道办姚南村、彭家窑村、姚北村、付家庄,杨村乡上代村、下代村、崔西沟村、上川口、崔东沟、张家岗、董家庄、元树村,李台乡杜家坡村、徐西湾村、徐东湾村、李台村、陈小寨村、南崖村、北崖村、胡家底22个行政村为新农村电气化村。
  24日 成立杨陵区拘留所,挂杨凌示范区公安局杨陵分局戒毒所和收容教育所牌子,挂牌于杨陵分局看守所,与看守所合署办公。同日,成立杨凌示范区公安局杨陵分局后勤服务中心。
  同日 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加挂区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610办公室牌子。
  同日 成立杨陵区军队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中心,挂牌于区民政社会事务中心。
  26日 区政协组织部分区政协委员对我区新农村建设、招商引资、道路建设等工作进行视察、座谈,对存在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31日 区政府对杨陵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决定从2007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全区开展文物普查工作。2008年12月4日,省文物局专家组来杨陵验收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杨陵被评为优秀。
  本月 全国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现场会在杨陵区召开。
  本月 杨陵区组队参加陕西省第六届农民运动会,取得两枚金牌、一枚银牌、两枚铜牌。
  本月 大寨乡黎沟村垃圾场防渗及垃圾坝工程竣工。
  本月 降杏公路(降帐―杏林)杨陵段4.3公里道路实施升等改造。
  本月 杨陵区“两馆一中心”(文化馆,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项目破土动工。
  十一月
  3日 杨陵区发展计划局更名为杨陵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2日 园区四路开工建设,2008年1月31日建成竣工,道路南起凤凰路,北接园区二路,全长243米,宽20米,占地7.29亩,总投资103.96万元。
  12日至30日 由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和区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举办的首届科技节开幕。全区中小学参与人数17650人。活动共收到中小学生科技成果、科技创新作品、中小学生教具、学具264件,科学论文149篇。经评审委员会评选,共有4所学校和79人获奖。
  14至16日 区委书记王宝平、区长董胜利率招商局等有关单位负责同志赴深圳,参加陕粤港经济合作活动暨陕西省重点项目推介会。经推介洽谈,签订合同金额2.2亿元人民币,签订意向协议5份,协议总金额10亿元人民币。
  15日至12月4日 区纪委组织全区十名基层纪委书记,参加了在中纪委监察部杭州培训中心举办的全国纪检监察综合业务培训班,这是杨陵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首次参加的全国培训。
  23日 杨陵区开展十七大精神宣讲活动。宣讲采取区级领导包点,部门包村的方式,由区委党校确定宣讲提纲,广泛开展宣讲活动。共举办宣讲近100场。12月6日活动结束。
  23日至12月31日 大寨乡实施机构改革试点。内设机构由原来的两个办公室和10个站所改为 “三办一所”(即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管理办公室、财政所);事业单位设置“四站一所一院”(即计生服务站、农技水利服务站、科技文化服务站、社会保障服务站、司法所、大寨卫生院);派出机构2个(即大寨乡派出所、大寨乡国土资源管理所)。
  27日 杨陵区举行首批“农家书屋”图书发放仪式,在梁氏窑、夹道、蒋家寨、崔西沟、崔东沟和李台等6个村首批建立“农家书屋”,区上对每个村资助300本图书和价值1500元的书架、桌椅,逐步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
  28日 杨陵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在区农林局正式挂牌成立。
  同日 杨陵区残疾人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省残联组联部副主任赵琦,示范区慈善协会会长、原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万为瑞,杨陵区委书记王宝平、区人大主任李大芳、区长董胜利、区政协主席杨艺园等区级四大家领导出席了大会。大会审议通过了《杨陵区残疾人联合会章程实施细则(草案)》,选举产生了杨陵区残联第三届主席团,尚璧玉当选为杨陵区残疾人第三届执行理事会理事长。
  本月 在团省委第十一次团代会上桑春果当选团省委委员。
  本月 区政府出台《杨陵区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办法》和《杨陵区促进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实施细则》,启动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
  本月至12月 区政府在征地工作中将姚东、董家庄、张家岗三村纳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范围。
  本月 杨陵区政府对乡镇卫生院实行了机构改革,对乡镇卫生院原有在编人员实施竞聘上岗。
  本月 街道办姚东村率先试行杨陵区征地新政策(村民全部纳入社会保障范围),用两个多月时间为城东物流园征用土地490.238亩,引进总投资11000万元占地50亩的陕西宝丽沥青有限公司改性沥青项目等4家企业。
  本月 杨陵根据“以土地换保障”原则,采取即征即保的方式,为被征地农民提供生活保障。按每亩地每年400公斤小麦和400公斤玉米的标准,以当年7月一级小麦、11月一级玉米的市场价折合成现金,发放给被征地农民作为其基本生活费。对被征地农民中的老人(年满55周岁以上的女性和60周岁以上男性),政府每月发给60元养老补助费,直至死亡。被征地农民死亡后,将在政府规划的公墓安葬,并按1500元/人的标准发放丧葬补助费。
  本月 成立杨陵区社会经济调查中心,为副科级事业单位,编制8人。
  本月 省妇联主席刘丽鸽来杨陵调研。
  十二月
  6日 红军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离休干部高仰晨逝世,享年91岁。
  18日 省委副书记王侠来杨陵考察“一村一品”情况。参观了上川口村锣鼓生产和加工过程,了解该村锣鼓产业发展状况。
  28日 杨陵区七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在区政府四号会议室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区委常委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杨陵区2008年工作要点;安排部署2008年各项工作。
  本月 经示范区管委会批准,区政府从2007年7月起,对全区机关公务员实施统一的津贴补贴制度,公务员每月按职务划分标准,统一领取规范后的津贴补贴,采取银行代发的形式,发放到个人账户。公务员津贴补贴分别于2008年1月、2008年7月、2009年1月分三次提高发放标准,最后达到示范区管委会批准的年人均1.8万元水平。同时,落实对机关离退休人员生活补贴。
  本月 陕西省首批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通过国家验收,杨陵成为陕西省首批新农村电气化县(区)。
  本月 咸阳市人大常委会批准,任命成永涛为区检察院检察长。
  本月 华宇书香名邸商住小区5#10#13#会所开工建设,投资2115万元,建筑面积21155O,2007年12月竣工。
  2007年,土地治理项目总投资207万元。新打机井2眼,维修机井7眼;安装输变电线路3公里;衬砌渠道5.071公里;埋设低压输水暗管13.497公里。
  2007年至2008年,争取省农业厅、省工信厅、省通信管局大力支持,依托国家金农工程项目资金,累计建成区农业信息站和五泉、大寨、杨村、李台、街道办等四个乡镇(街道办)及绿化设施农业园、省引种示范园等10个信息服务点,果树协会等30个农业信息示范户及58个VIP村村通信息机户,建成杨陵武杨畜牧小区视频会议系统;全区建成106个村级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站,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农业信息在农村的全覆盖。
  2007年,国家下达三北防护林工程人工造林3000亩,投资37.5万元,其中国家30万元,地方配套7.5万元。年内在杨陵区绿化乡村道路折合面积3000亩,共植树46万株。
  2007年,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40万元。补贴大中型拖拉机21台,农具2台,青贮机械5台。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补贴30万元。补贴大中型拖拉机3台,农具50台,青贮收获机械24台。购置补贴追加资金30万元,补贴大中型拖拉机18台,农具32台,青贮机械5台。
  2007年,全区共有15个党委,1个党总支,189个党支部;有党员4131名,其中,新发展党员162名,转正预备党员228名。
  2007年,区委任免科级干部103名,其中任职59名,免职44名。
  2007年,完成8个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800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启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新打机井8眼,维修机井18眼,维修抽水站3座;完成宝鸡峡北干渠覆盖工程495米,西农路桥改造完成投入使用。
  2007年,全区共逐级申报评定高级职称25人,中级66人,助理级272人,技术员级43人。
  2007年,全区共办理退休审批手续73人。其中机关18人、事业单位55人。
  2007年,建成崔西沟、崔东沟、上川口、夹道、茂陵、蒋家寨、西卜、南崖、邰城新村、梁氏窑等10个新农村重点村和示范村。确定斜上、上湾、官村、西小寨、东卜、南杨、北杨、崔东沟、胡家底、陈小寨、姚南等11个村为2008年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整合项目资金70.5万元,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生猪养殖及设施农业等重点工程项目集中向示范村投放。
  2007年,杨陵区对公办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补助。被界定为贫困高中生的,每个学生每学年补助800元,其中学杂费700元,住宿费补助100元。普通高中贫困生每学年界定一次,每年9月份开始受理申请,10月31日前评审完毕。杨陵区职业技术学校综合班的高中应届学生及择校生不在享受之列。
  2007年,农村基础设施投资1100多万元,新修改造农村公路50多公里,新建客车停靠站点12处,绛杏公路升等改造工程全面开工。实施秋冬季植树造林工程,绿化境内主干道路30公里。投资近700万元,新打、维修机井8眼,改善灌溉面积4800亩;实施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8个村8000多人的饮水问题。新建户用沼气池2200多口,实施卫生改厕1000户。建成“千乡万村市场”工程连锁经营店50个。新建、续建村级活动场所、农村文化室等公共设施17处,电子农务用户发展到2300多户。
  2007年,全区引进招商项目44个,合同引资13.1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48亿元。投资7200万元的非晶变电设备制造项目和投资4500万元的GM菌肥生产项目及诺德板业、当代蜂业等续建项目进入试产期;投资1.1亿元的陕西宝利沥青生产项目完成沥青存贮等基础工程,生产设备部分到位;计划投资6.1亿元的肉食品加工项目、投资2.4亿元的省油脂贮备库、粮食批发市场现代物流设施项目、军粮存贮及大米加工项目正式启动。
  2007年,32个重点建设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4.3亿元,其中28个项目完成投资计划和建设任务;非重点建设项目31个,完成投资6300多万元,其中9个项目完成投资计划,18个项目正在建设。杨临路、高干渠路三处雨水截流v西农路、后稷路、常青路十字w、康乐路东延、西农路及渭惠路临街改造、园区一、二路等工程全面竣工并交付使用。绿谷财富中心、新时代广场、华宇住宅中心,康乐路西延、凤凰路,高干渠二期覆盖绿化、柳林马场拆迁安置楼、“两馆一中心”等建设项目动工实施。完成梁氏窑村建材市场建设和姚东村拆迁工作。
  2007年,共向外输出富余劳动力7500多人,年创劳务收入6000多万元。组织人才交流洽谈会,为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和失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15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落实兑现五保户每人每年1500元的供养标准,全年共为城乡低保对象863户2200人发放低保金75万元。安置城镇退役军人112名。
  2007年,借鉴汉中、成都、天水等地先进经验,结合杨陵区实际,制定并实施《关于加快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意见》,完成现代观光休闲农业带总体规划,9家企业入驻建设。
  2007年,成功化解李宗奇多次进京上访事件。李宗奇,五泉镇夹道村人,2003年7月在青藏铁路施工中因交通事故导致四级伤残,因赔偿问题,李宗奇及爱人张春芳多次到青海格尔木和西藏那曲等有关部门上访,问题没有得到解决。2006年以来,李宗奇、张春芳先后9次到北京上访,同年12月21日,中央联席会议办公室督察组在北京召开协调会议,专题研究处理李宗奇因公致残非正常上访问题,最终确定了由有关责任单位对李宗奇给予赔偿的解决方案,赔偿金于2007年1月10日全部到位。
  2007年,报经省委政研室同意,杨陵区全省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整为夏家沟村,取消杜家坡村观察点。
  2007年,区粮食局争取中央储备粮2000万斤,省级储备粮500万斤。历时三个半月,使中央跨省移库粮全部入仓。
  2007年,对区专用面粉厂和区饲料厂两户工业企业土地公开拍卖。
  2007年,杨陵区对全区粮食收购资格进行核查。清理、撤销2户企业粮食经营资格。
  2007年,省粮食局在杨陵区建立杨陵粮油食品物流产业园区。陕西粮食批发市场、枣园油脂储备库、陕西军粮供应站三户企业进驻园区,当年投资1660万元,征地440亩。
  2007年,经中国福利彩票发行中心批准,杨陵区增设了即开型福利彩票“中福在线”,11月份中福在线营业大厅正式运行。
  2007年,区民政局采取自谋职业安置、企业安置、系统安置的方式,对多年遗留的112名城镇退役士兵进行了合理化安置。
  2007年,姚南村、姚东村村内主干街道全面实施街道水泥化,排水进入城市管网。
  2007年,梁氏窑村在完成建材市场一期工程后,又建成占地21亩,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总投资1200万元的装饰建材市场7栋商用楼;建成4栋96户、户均面积123.8平方米的科秦居民小区住宅楼,成为杨陵名符其实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
Copyright 2013 Shaanxi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杨陵区档案局(馆)地方志办公室  陕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毕业后学籍档案在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