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全真派的创始人龙门第二十八代弟子是谁

[转载]全真龙门历代人物(不完全统计)有些资料来源于
&仙派源流大道之传始於太上老君而盛於吕祖溯其源少阳帝君得老君之传者也吕祖云&
少阳帝君王玄甫传正阳帝君钟离云房钟离传孚佑帝君吕纯阳吕传海蟾帝君刘成宗刘&
传紫阳真人张伯端张传杏林真人石得之&
&& 王重阳传丘处机
丘处机,号长春子 ;
马鈺、号丹阳子 ;
谭处端,号长真子 ;
刘处玄,号长生子 ;&
王处一,号玉阳子 ;
郝大通,号广寧子 ;
孙不二 ( 马鈺之妻 ) ,号清静散人。
道赵道坚 张道芳 张道素 袁道明 鞠道圆 尹道冲 姬道远 潘道冲 孟道源 王道明 夏道诚&
李道常 郑道修 张道纯
李道谦 余道可 孙道坚 何道清 杨道静 薛道光 周道昌 李道山 朱道生 苗道一 蓝道元&
赵道一& 常道元
德张德纯 潘德冲 宋德方 郭德真 孙德彧 李月溪
通陈通微 周通乾& 劳养素 金志阳
玄周玄朴 司玄乐 王玄览 白玄福 郭处长 李西来 张天全 殷破衲 方方壶 黄公望
静张静定 沉静圆 李静一 张静虚
真赵真嵩 卫真定 马真一 宋真空 赵復阳 沉真阳 李真明 马真一
常王常月 沉常敬 李常明 曹常然 杨常炫 上官常明
守邵守善 詹守椿 施守平 谭守诚 郭守真 伍守阳 孙守一 高守圆 徐守诚& 黄守中 黄守正
太余太源 詹太林 王太祥 王太兴 高太悟 赵太源 傅太元 沉太虚 刘太琳 秦太玉 高太护&
刘太华 刘太应 刘太静
砥太庸 柳太长 周太朗 范太清 谭太智 张太玄 熊太岸 吴太一
清张清夜 陈清觉 王清正 乔清心 张清云 张清湖 张清然 穆清风 张清仕 高东篱
一汪一萃 朱一和 閔一得& 沉一炳 闕一文 刘一明 赵壁尘 曾一贯
阳王阳炳 杨阳鰲 周梯霞 刘阳君 陈樵云 柯阳桂
来王来通 张来聪 王来贵 王来静 万本圆
復赵復阳 傅復圆 阎希言
本吴本固 舒本住 江本实& 徐本善
合包合兴 谭合兴 干合泰 李合春 王合心
教陈教忠 陈教友 洪教福 王教原 曾教风 刘教授 徐教升 李教顺
永陈永栋 华永桥 赵永安 张永照 张永福 张永锡 袁永纯 查永济 何永发 方永富 陶永发 翁永锡 彭永义 闻永清 齐永定
查永福 张永平 蒋永林 王永山 李永仁 朱永才 张永亮 阎永和 曲永昌 肖永平 骆永喜
圆张圆和 尹圆清 向圆理 郭圆池 傅圆天 何圆慧 骆圆会 许圆海 李圆慧 王圆亨 孙圆方 蔡圆露 万圆先 徐圆全 戴圆贞
吴圆真 陈圆慧 陈圆文 陈圆嵐 赵圆华& 庹圆乾 何圆清 吴圆昶 何圆清
明陈明昌 杨明江 王明露 黄明正 张明慧 吴明安 吴明德& 陈明定 饶明泉 邱明中 商明修
孟明林 张明心 张明欣 古明远 欧阳明祥
张明贵 胡明辉 戴明春 孟明慧 程明星 萧明静 郭明礼 郑明德& 曹明仙 费明义 陈明彬 赵明江
罗明焕 孙明瑞 尹明道 鲁明卓 潘明序
至赵至善 高至文 董至光 张至远 庞至修 鲁至地 喇万会 罗至军 尚至斌 萧至蓉 彭至相 何至慧 杜至福 包至清 盂至岭 彭至周
陈至彬 程至海 胡至诚 余至阳 曹至德 陈至庆 曾至延 陈至国 洪至松 陈至乾 张至光 张至应 黄至国
杨至益& 龚至良 黄至杰
江至霖 夏至修 宋至广 王至全 魏至仁 车至德 周至清 黄至安 张至蓉 叶至明
&     
理王理仙 吴理冲 熊理顺 陈理复 王理一 孙理真 陈理清 林理正 叶理知 张理得 袁理昇周理静 涂理蓬 马理建 师理泰 马理乾
徐理盛 幸理贞 程理义 赵理忠 陈理实 张理兴 成理静 蒋理富 周理贵 易理伦 邹理慧 何理金 曲理和 苗理圭 熊理斌 胡理松
彭理福 张理宽 曹理娟 张理鑫 柴理荣 魏理仙 彭理贞 黄理瑞 林理儒 许理霈 吴理元 何理伦 程理彬 林理紘 黄理轩 李理玄
宗任宗权 谢宗信 陈宗信 张宗聘 董宗亮 陈宗无 张宗林 閔智亭 王光德 李宗德 孙宗武 潘宗武 苏宗赋 张宗玄 张宗填
谷宗礼  &
蒋宗瀚 陈宗柱 唐宗信 冯宗岳 张宗义 徐宗录 陈宗敬 萧宗静
诚朱诚秀 陈诚训 王诚林 李诚復 吴诚真 唐诚青 王诚入 胡诚海 刘诚洧 孟诚亮 何诚皇 田诚启 张诚源 李诚玉 马诚仁 冯诚化
伍国祥 曹本顺 王昭俊 严崇博 余诚智 金崇景 杨理志 彭嘉海 林诚学& 李诚宏 聂诚永 吴诚佳
王诚正 朱诚矩 徐真玉& 欧阳清洁
李常明 王&&& 伟 周玄林
段诚愿 葛诚静 张诚芳 朱荣国
信刘信德 黄信阳 许信有 许信章 王信安 吴信达 高信一 蔡信德 刘信义 苏信华 徐信权 蒋信平 申信筠 李信宇
崇王崇道 岳崇岱 金崇泽 李崇明 周崇晋 李崇明 曾崇正 李崇德 巫崇仁 王崇华 王崇淑 孟崇然 石崇峰 陈崇杰 沉崇新 周崇德
高李高智 刘高正 潘高星 郭高维 林高雄 林高瑛 屈高渊
嗣江嗣真 田嗣舜 刘嗣传 王嗣林
法任法融 任法九 陈法永
兴李兴儒 陈兴全 邹兴玄 彭兴宗 曾兴承
景李景秀 黄景义 黄景珊 林景锋
原名九古,号虚静,家世居澶州,因其父任平?(今属甘肃)知府,遂居平?。为初业儒,博闻强记,精於体认,喜参道典,尤善老庄。年十四出家人道,金大定十九年(1179),诣丹阳马鈺于华亭(今属甘肃),次年马鈺还终南山祖庭。时邱处机在陇右龙门山,马鈺遂命赵往龙门师事邱处机,始易名道坚,时往来於平凉。邱处机甚器重之,曰:"'此玄门柱石、天仙领袖也,他日续心灯而流传戒法者,必此子矣'!"?西元1219年,丘处机奉詔往西域謁见成吉思汗,赵道坚为随行弟子之一,途中至赛蓝城(今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附近)逝世。。据说,龙门派系谱:"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復本,合教永圆明"二十字,即是邱处机传给赵道坚的。
德纯生当元末,本名珩,号碧芝,出身洛阳富室。年三十余,始师事赵道坚,历十八年,得承"无上之道",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传与陈通微。
名致中,号冲夷子,山东东昌人。早丧父母,往来羽流间,初学正一道驱邪祈祷之法,后从张德纯学全真法,叠承三戒,为龙门派第三代律师。明初在秦晋之间传教,但"周游有年,不得遇",乃入蜀,隐于青城山。洪武二十年(1387)传法于周玄朴。
周玄朴(?),名知生,号大拙,陕西西安人。初务农,躬耕自乐。元末大乱,不能安居,乃隐于终南山。后出家入青城山,皈依陈通微。洪武二十年,受龙门戒法,遂与弟子数人隐居山中五十余年,不入尘世。后将戒法传与张静定,又将宗派传于&&&&
沉静圆。此后,张静定一支仍称龙门律师,而沉静圆一支则称宗师。
号海岳山人,青州府寿光县人。自幼在嶗山明霞洞出家,礼李显陀为师。后游铁茶山云光洞,遇通源子,授以升降天门运筹之法。年十九岁,即墨县太和真人携住黄石宫,苦炼二十余年。复遇斗篷张真人,共谈修真口诀,遂豁然悟道。"嘉靖三十七年(1558)至京白云观,坐钵堂一载,大著灵异。值京中天旱,求雨有效,赐护国天师、左赞教主、紫阳真人",后来别立法派,即金山派。《诸真宗派总簿》记载该派系谱为:玄至一无上,天元妙理生,体性浮空坐,自然是全真。常怀清静意,合目得金丹,道高扶社稷,留名万古传。宏扬开大化,正法度贤宗,温良恭俭让,宽仁慈善容。为心存本位,密念守规中,勤修延寿命,内息调黄庭。安义黍珠成,凝照慧光灵,冲举云霄外,永与太虚同。
原名宗仁,号无我,浙江余杭人。世业儒,永乐间()举明经,隐居不仕,讲学于苕溪,慨然有物外之志,后于天臺山出家。十余年后,远游青城。周玄朴见而爱之,以戒律、如意、师派授之。
原名旭,字哉生,号顿空,江南句容人。十三而孤,遇天臺道士张静定,遂有出尘之志。正统十三年(1448)访张於青城山,得见周玄朴。次年周玄朴"晋付玄脉",乃还。天顺三年(1459)至金盖山,挂瓢于书隐楼。后於山中伏虎,"僧为异之,咸愿皈元,一时满山蓄发,远近称为盛事"。成化元年(1465)以"宗旨玄脉"授卫真定。
赵真嵩(?),原名得源,号复阳子,山东琅琊人。年二十五出家入道。出游武当,至茅山,披阅道笈。复适天臺,登桐柏,遇张静定,遂请皈依。嘉靖元年(1522),得传戒法。明年,入王屋山精修。崇禎元年(1628),王常月访道至王屋山,遂传其所受。
卫真定()字元宰,号平阳子,嘉兴石门人。既长,遇顿空沉静圆,乃礼而师之,遂偕至南宫,授以宗旨。自是乃云游名山,至天臺,遇赵真嵩,颇多印证。后游至蜀,有道士号"老神仙"者,素为张献忠所崇奉,见而礼拜之,为问以救劫之秘。卫真定云:"天生人,天杀人,在天可挽。今天生之,人自杀之,无可挽。汝亦非必在数者,以未能曲全,而贪功弗去,我不知尔究竟也。&&
"?据说他活了205岁,得其宗旨者为沉常敬。
沉常敬 ( 1523 ~ 1653 )
所传派系。沉常敬隐居江苏茅山,门下有孙守一、高守圆等大弟子。孙守一弟子周太朗,开创杭州栖霞金鼓洞支派,四方从学者达千余人。孙氏另一位弟子范太清,住持天台山崇道观,为东?龙门派一大道场。
 &&&&&&&&&&&&&&&&&&&&&&&&&&&&&&&&&&&&&&&&&&&&&
周太朗再传弟子沉一炳、閔一得,均为清代道教内丹术著名学者。閔一得住持金盖山纯阳宫,撰金盖心灯卷,详记明清龙门派传承歷史。又编辑古书隐楼丛书,收明清道书二十八种,多为内丹学著作。回目录
王常月()原名平,号昆阳,山西潞安府人。"时年弱冠,而向道之心已篤。遍游名山,逾越险阻,风霜道途,岁月寒暑,几於相忘者八十余年"。为崇禎戊辰(1628)访道至王屋山,遇龙门派六代律师赵真嵩,得初真、中极二戒,派名常月。复出游,"八九年间,参师二十余处,印证五十余人",为於湖北九宫山再次遇见赵真嵩,赵授之天仙戒,并密嘱云:"……太上清静律宝,心心相印,祖祖相传,皆守静默而厌有为,单传秘授,不能广行,是以羽流道侣,鲜睹威仪,几不知元(玄)门有戒矣。"为当年全真道士不敢"违时妄行",以"免世俗之谤议,匪类之妒忌",而今因缘将到,正当把"三百年来独任之事"交给王常月,待"时至而兴",广行戒法,大阐玄风。当时明王朝已风雨飘摇,后金亦有南下之志,"大军之后,必有荒年",赵真嵩认为"道行之时"即将来临,全真教公开亮相的时机就要到了,所以让王常月"二十年后游燕京",树起大旗,公开传教。王常月在进京以前,曾於崇禎庚辰(1640)首传江西伍守阳,手录大戒三坛授之,但伍已于顺治元年(1644)去世。顺治十二年(1655)秋,王常月承其师遗命,北游京师,挂单于灵佑宫。此时的王常月因为长期的参师印证,早已名闻大江南北,故清世祖亦甚重之,赐号"国师"。明年(1656,岁丙申)三月望日,王常月奉旨说戒于京师白云观,为有紫衣之赐,大江南北闻讯来求戒者接踵而至。这次公开传戒活动,意义非常重大,龙门派不仅仅发展了大批教徒,更重要的是从此获得了清朝政府的支援和保护,为今后的广泛传播和继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正如王常月所说:"我道门中,只因七真阐教之后,教相衰微,戒律威仪,四百年不显于世。皆因教门中未曾有人担当其任。所以把这照路的天灯,不曾剔明,使修行人皆暗难行;扶身的柱杖拋开,使向上者失其把柄。怪不得旁门邪教,反通行於天下;清净解脱、光明正大之道,反寂寞不闻。今幸道运当兴,遭逢盛世。上有皇王之福庇,天下太平;又有官宰之善信,教中护法;又有擅越布施,衣冠巾规,现成制就。这便是千生难遇、希有之事!"为岁戊戌(1658)、己亥(1659)王常月又曾两次奉旨开坛传戒。这样,仅在京师白云观,就三次传戒,共度龙门弟子一千余人,这在当时,实为罕见之盛事。而且在这三次受戒的弟子中,有许多人后来开办龙门支派,成为龙门派的中兴主将。其间,王常月还登上武当山,开坛传戒,这样,武当山的全真道士大多数皈依龙门派。康熙十九年(1680),王常月去世,圣祖康熙皇帝赠号"抱一高士"。
黄守正(虚堂)开办苏州滸墅关太微律院支派
吕守璞(云隐)开办苏州冠山支派
徐守诚 江西龙门派第八代道士,隐居南昌西山修炼,为兴修万寿宫。门下有谭太智、张太玄、熊太岸等弟子。
郭守贞於明末赴马鞍山师事龙门第七代道士李常明,后返归辽东,隐居本溪铁剎山八宝云光洞修道三十余年。康熙初应盛京将军&&
冯库伦之请,住持盛京 ( 沉阳 ) 太清宫传戒,受戒者先后达数百人。
黄守中顺治十六年 ( 1659 )
,鸡足道者赴北京白云观皈依王常月门下,受龙门戒法,改名黄守中,成为龙门派八代弟子。后还归鸡足山,创「龙门西竺心宗」。直至乾隆五十五年
閔一得游歷鸡足山,还曾见到黄守中,并从他受西竺斗法而归。鸡足山道派实为道教龙门派与佛教密宗融合而成。该派道法以诵咒为主,炫耀神通。其门徒多为行跡诡异、身怀绝技的江湖奇人
( 详见金盖心灯 ) 。 回目录
西北龙门派第十一代道士,隐居甘肃金县栖云山修炼多年,往来於兰州,陇上士庶多与之交往。刘精通内丹易学,著有道书十二种,流传颇广。
曾一贯 广东龙门派第十一代道士,於康熙年间入罗浮山任冲虚观住持,其徒柯阳桂
柯阳桂(),门下有弟子百余人。
王来通 乾隆年间为二王庙住持
,他整飭庙规,培修宫路,广植林木,种杉树84,000本,蜡树64,000本(见乾隆三十四年《种树碑》)。又布施药物,岁以为常,
耗用颇大,自己却布衣蔬食,终身不厌。他关心水利,发起新修横山的长同堰,幷立志要把都江堰的经验推广到九洲万国,&&&
为民造福,主持刊印了《灌江备考》《灌江定考》《汇集实录》3书,这是现存的关于都江堰最早的专书,卒于乾隆四十四年
(1779年)。(见乾隆《灌县志》卷十一,孙天寧《挽自明道人》及《灌县志·文徵》卷三,王泽霖《新开长同堰及建祠碑》)
阎希言诸真宗派总簿》所记的茅山乾元观阎祖派,系"邱祖复字岔派分支",亦属龙门派,其创始人是龙门派第十四代阎希言派名不详(?-1588)生当明嘉靖至万历年间。据明王世贞撰《阎道人传》载,希言"自言家山西,有妻室,生一女。年二十七八时,成瘵,几死。遇师诲以坐功,得无恙。嘉靖乙未(1535)、丙申(1536)间,去家学道。后从太和山至勾曲之乾元观,时似六十许人……顶一髻,不中櫛,人因称为阎蓬头……或叩以延年冲举之术,不应。唯劝人行阴騭,广施与,勿淫,勿杀,勿忧,勿患,勿多思而已。乾元观故址,初仅有门及丙舍。道人游金陵公卿间,汇貲成诸殿阁,山径左右皆植桃李,春时若锦绣。益斥南畔田,引山泉溉之,成稻田数十亩。住观五十余年……"为,于万历十六年(1588)卒,其弟子有舒本住、江本实等。
号一庵,金陵人。"晚而慕道,浪为诸名胜,至三茅鬱冈之下……结茅而栖,坚意经心,凡十余年。而阎道人者,始来自终南,丰腹垂頷,不冠不履。舒知其不凡,拜?师"?,遂与之共同兴復古乾元观,卒年九十六。
号文穀,苏州玉田人,早岁出家学道。万历壬午(1582)至鬱冈,师阎希言。"尝言:人生未尝无死,有尽形骸;人死未尝无生,当存精气。乃于洗心池旁培小阜礼重阳,因为石塞牖,跌坐于中。谓其徒曰:每日向牖呼之,应则已,不应则人,收敛遗蜕。凡呼之三年,乃不应。为石视之,坐蜕矣。故称为活死人墓。所著有《华阳真海》行於世。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二仙庵住持吴本固、甘合泰师徒重修各殿,即来鹤亭、斗姥殿、二仙殿、静室、单房。&&&&&&&&&&&&&&
三丰诗碑久僕废圃,力为輦竪庵前”,四川潼川府安岳知县洪成鼎题诗于张三丰诗碑阴。吴、甘二人还凿池养鱼等。
号小颠,常州宜兴人。生而慧辩,博学敏才,通儒术。"弱冠居金沙,即悦水云之士。作方外游,遍诸名山,访高流,&&&&&&&&&
见阎希言,师事之",遂为龙门阎祖派弟子。
陈教友 第十七代清末()住持?修復酥醪观,为撰有《长春 道教 源流》、《浮山志》等书。
李教顺,曾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和四十三年(1615)在本山奉敕为明神宗为建金籙大醮。为李教顺之后该派的传授缺乏记载。据《诸真宗派总簿》,该派系谱为"复本合教永,圆明寄象先,修成龙绪业,歷代嗣宗传"。?
刘教授(生於清道光年间,卒於1915年)全真龙门派第十七代传人。天津小稍口福寿宫住持。民国二年,北京白云观方丈陈明彬在京成立全国性道教组织,“中央道教会”,同年11月天津成立直隶总分会。刘教授任会长。
张永亮清道光十三年(1833)二仙庵监院张永亮、知客苗理圭
于春祭(指在二仙庵吕祖殿举行的每年春、秋二季,祭祀吕洞宾的国家祀典)吁恳川督鄂拨给采办皇木余木大料三十二根,并由藩府拨银五百四十二两,集巨资修建吕祖大殿、斗姥殿及两廊,使二仙庵面貌一新。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成都将军裕诚,带领僚属游览了二仙庵,幷为之书写“十方丛林”四字。遂由张永亮,苗理圭将二仙庵改为十方道众所有制度,化私庙为公庙,悬挂裕诚手书“十方丛林”匾额于殿堂,安单接众。西南各省玄裔来庵中挂单任职者,日益增多,选贤举能,有德者居之。这时,张永亮监院年老倦事,遂托阎永和担当庙事。
阎永和光绪一十八年,二仙庵方丈阎永和于京师白云观传给衣悖臃ɑ卮ǎ炒洌苟仙庵誉西南、盛极一时,遂使二仙庵成为西南地区道教文化的传播、交流中心。传戒期间,阎方丈发宏愿、起巨创,刊刻《道藏辑要》及《广成仪制》经板。经板材质均采用梨木双面雕刻,歷时十余载,共计一万四千数,集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堪称中国道教之珍宝。文革期间,不少经板因列为“四旧”而被焚毁,幸得当时青羊宫的当家大师张圆和道长,用“经板在人在,经板毁人亡”的意志和行动努力保护,方使大数经板保存至今。
李永仁清道光五年(1825)二仙庵住持李永仁见殿宇破敝渐塌,禀请成、华二县,详请前藩董公发银六百三十两培修补葺。
齐永定江西九江府瑞昌县人氏住庐山石门庵李理山1947杭州玉皇山监院
蒋永林()从天台山崇祖观来到杭州,决心重建毁於兵祸的福星观。他的虔诚打动了官民,经过多年的努力,福星观终於在光绪元年(1875)重新建成。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蒋永林羽化,紫东道人李理山(年)接任,他道心纯真,勇於开拓,使福星观成为闻名江南的名观。1956年,由於歷史原因玉皇山道教场所被迫关闭,直到2004年7月,才恢復开放为道教活动场所。
万圆先江西南昌府丰城县三江口人现任庐山报国寺袁道明宋末元初创修九江南门观
黄明正湖北黄州府黄冈人氏 原住景德镇斗姆九皇宫邱明中1943西安八仙宫监院商明修1943西安八仙宫都讲
欧阳明祥湖北黄梅县人氏九江南门观 陈至庆民国十八年盗卖南门观观產
陈明昌道长,1948年生,四川射洪人。1974年开始研习道教经典,1984年於成都青羊宫出家。1987年被推荐到中国道教协会道教知识专修班学习一年。1989年起任青羊宫副监院、成都市道教协会常务理事,同年11月在北京白云观受三坛大戒。现任中国道教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道教协会副会长、成都市道教协会副会长、成都青羊宫监院。
陈至彬(1854—?)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一代传戒律师。原名明彬,字钟乾,号毓坤。又号玉峰子。天津人。幼聪敏,秉性至孝。二十四岁投拜新城圣海宫陈圆嵐为师。后遍历名山访道。光绪八年。于北京白云观受戒于高仁峒。十年(1884),高仁峒复开戒坛,任引礼大师。后任总理,都管各执事。创修花园,亦永久会务,又置买昌平田地十三顷。十七年(1891),任监戒大师。冬月,因积劳过甚,退隐宣武城南玉皇庙养病,并自署斋名“安乐洞天”。二十二年(1896),圣海宫陈师病篤,乃回新城侍奉。同年秋。高方丈又开坛传戒,任证盟大师。事后仍归本庙主持事务。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华,新城当其冲,誓守庙土,与联军官长接洽,订立保护居民条约。二十八年(1902)年,集庙资於新城创办小学,招邻里子弟入校读书,不收学费。教中西科学,造就成才者数眾。时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赠匾“德水滂仁”。宣统元年,北京白云观请为监院。三年推任方丈。1912年,创立“中央道教会”。宣导各省道庙设立分会,以整顿道教清规,推广地方慈善事业,并发起国人道德思想爱国教育。1913年,开坛演戒,得戒弟子320余人。1919年三月,开坛说戒百日,祈祷世界和平,庆祝欧战告终。得戒弟子432人。徐世昌颁匾“葆素涵真”。1926年,于
徐世昌接洽,献白云观明版《道藏》,影印流传。1927年再次开坛受戒。回目录&&
彭椿仙,道名彭至周,贵州省毕节县人,生于1883年(清光绪九年)。少年起即学习儒业,熟读四书五经及诸子百家著述。20岁时弃文学武,考入云南讲武堂学习军事。毕业后因不满清廷腐败,不愿为之效力,遂由滇入蜀,到成都灌县青城山常道观请求出家入道(当时常道观监院为何元清道长),拜程明星道长为师傅,为全真派道士。彭椿仙学道刻苦,辛勤劳作,待人诚恳,持戒精严,深为道众所敬重,三年后即被道众推选为常道观住持。20世纪初,张之洞(年)提倡没收各地佛寺道观财产,用以兴办学校,谓之为“庙产兴学”彭椿仙为人心地善良、艰苦朴素,好读书且乐于助人,素为中国道教界所景仰,视为楷模。他于日仙逝,终年59岁。去世后,由其弟子易心莹大师继承道业。回目录&&&&&&
王至全 俗名王道童一九二七年一月二十四日出生於甘肃陇西县马龙山一九三三年六岁出家马龙山老君庙拜郭明礼道长为师
一九四零年掛禪西安八仙宫常住担任道知随两年当年上官学学习道教全真高功学并受职于西安八仙宫三年后调经堂担任高功一九五零年回陇西北关祖师庙常住继
续修练一九五四年担任陇西县道教学习小组组长一九五八年任陇县人大代表秋季调到城关卫生所担任医
生一九八四年选为陇西县道教协会会长一九八五年当选为甘肃省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一九八七年当选陇西县政协委员会委员一九八九年十月甘肃省道教协会第二届代表会议当选为会长一九九三年荣获全国道教界爱国爱教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同年被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一九九六年当选中国道教协会常理乃陕甘二省道教全真派著名高功为陕甘二省培训出许多青年优秀高功二00二年中国道教协会第三次全真派在千山五龙宫传授三坛大戒被礼请为律坛八大师之一的提科大师传高功于
彭理福 任宗权 马诚仁 李崇明等戊子年广东汕头玉龙宫举行
全真龙门派秘传高功暗派补职被礼请为拨职师&&&&&&
全真龙门暗派出字辈第三十八代高功&
吴菊林道长,1954年生,四川郫县人。1981年赴青城山天师洞入道出家,拜全真道著名科仪大师江至霖道长为师,赐道名吴理冲。现任青城山天师洞常务副当家,青城山道教协会副会长。精於道教科仪和音乐,1995年在青城山举行的道教全真派传戒法会上被礼聘为保举大师。
何理金由辽寧省千山无量观来黑河办教建庙,黑龙江省黑河市龙寿山关帝庙占地1公顷,是当时东北较大的一处道教活动场所。1951年,关帝庙被当作封建迷信活动场所取缔,直至2005年重新恢復使用。2007年市政府将关帝庙移建至龙寿山。新建后的关帝庙占地1.76公顷,主要由关帝殿、三清殿、灵官殿、娘娘殿、龙王殿等组成。目前,关帝庙现有道士三人,道眾五百余人。回目录
熊理斌民国五年至十年()重修二仙殿,王伏阳、熊理斌、申信筠共同调度修建工程,资金均系募化。又在西面另建房铺六间,出租房屋八十余间,另有街房六间出租。斯时,二仙庵经常保持道众百余人。回目录
易心莹,道名易理伦,俗名良德,字综乾。清代光绪二十二年九月二十六日『编者注:日』生于四川省遂寧县『今属遂寧市』老池乡双河口一农民家庭。兄弟六人,行次居末。自幼体弱多病,因常闻长辈讲道家有强身保国之术,遂锐意向道,于1913年弃家,只身至青城山的天师洞为道徒,拜全真龙门派碧洞宗魏松遐道长为师,时年17岁。道观中行师徒传承子孙制,诸老道长见他过于浑噩忠厚,訥訥寡语,皆不欲收为弟子,因而留庙劳作。年余,家中探知其踪迹所在,其兄到青城山促同返家,心莹行自半途私遁,到成都市的青羊宫的二仙庵蚕桑传习所作杂工,又歷年余。1917年,常道观『即天师洞』魏松遐道长去二仙庵,见心莹不辞劳苦,坚志学道,感其虔诚,将其带回天师洞,收为弟子,心莹遂为道教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二代道士。时常道观住持为彭椿仙大师,方图振兴教务,鉴于道众文化素质太低,乃命心莹束修往本山朝阳庵投拜吴君可门下读书。吴君可固儒而深于道者,心莹锐进不已,得涉猎经史,茅塞顿开,旋回观作导游。1926年成都名翰林颜楷游青城,住天师洞,见心莹勤学好问,益加奖掖;住持彭椿仙道长复以文化培植相付托,心莹遂得投拜于颜翰林之门下。同年夏随颜翰林至成都,入颜崇德书屋深造。越三年,颜病故,而心莹荷其裁成,自是学业亦因之猛进。心莹回天师洞后,道众推任知客,接待四方来山参访之羽客及社会名流,在职三年,彭椿仙监院以其矢志弘扬道教、培养教徒为务,乃另选人充任知客,俾心莹专作道教学术研究。自1931年至1942年共经十年,心莹潜心治学,以其伏案所得,著《老子通义》、《老子道义学系统表》、《道教系统表》『即老子应化图说』,幷作《青城风景导览》、《青城指南》、《道学课本》、《道教三字经》等书。又辑《女子道教丛书》以及道教炼丹、养生有关书籍,且多在观中刊行。
彭理福全真龙门暗派家字辈第三十九代高功 字青生 戒号静阳子
甘肃省兰州市人一九七七年年三月生一九九二年出家兰州白云观拜全真龙门暗派出字辈第三十八代高功王至全大师为师
二00二年中国道教协会於千山五龙宫玄都律坛举行全真派传授三坛大戒获地字第二名号贰00五年马来西亚砂拉越州美里市三清观传授全真三坛大戒时被马来西亚三清观以及中国道教协会聘请为传戒演礼大师担任护坛大师兰州白云观高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第十届委员中国道教协会第七届代表会议代表甘肃省道教协会第五届会议副秘书长兰州市道协副秘书长兰州白云观管委会成员二00八年冬月广东玉龙宫举行高功拨职威仪被礼请为度师担任监职师
龚理端全真龙门暗派家字辈第三十九代高功河南南阳唐河县龙潭乡人俗名金焕 一九六三年正月二十一日出生
一九七一年读中学一九八0年高中毕业 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四年於本村小学任教
一九八五年二月出家湖北省武当山紫霄宫拜华山派喇万会道长为师
赐道名理端跟随师父学习全真韵学一九九八至楼观台拜全真龙门暗派家字辈第三十八代高功任法玖大师为先生学习全真高功秘学
受职於大师名下二00八年冬月广东玉龙宫举行高功拨职威仪被礼请为纠职师
武理臻全真龙门暗派家字辈第三十九代高功
河南南阳方城县杨楼乡人一九六五年三月二日生一九七二年读书一九八零年初中毕业一九八一年开始在家务农
一九八五年出家于湖北省武当山紫霄宫拜华山派喇万会道长为师跟随其师学习全真韵学一九九八至楼观台拜全真龙门暗派出字辈第三十八代高功任法玖大师为先生学习全真高功秘学受职於大师名下
二00八年冬月广东玉龙宫举行
高功拨职威仪被礼请为登职师
冯宗岳(生卒待考)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三代传人,天津净业庵道士。解放后曾任天津道教会秘书长。
任宗权全真龙门暗派家字辈第三十九代高功陕西省蒲城县人俗名任文利号山幽清君风破屋主人染污瞎道人戒号贵文子一九六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生一九八六年出家华山五里关拜孙理真道长为师
曾跟随著名高功王嗣林王至全张理宽魏至仁任法玖大师学习全真韵学
一九八八年受职於全真龙门暗派出字辈第三十八代高功任法玖大师名下一九九二年於中国道教学院高功班进修
后先曾於河南省洛阳市道教经韵学习班河南省道教经韵学习班 湖北省道教经韵学习班 湖北省道教高功音乐学习班湖北省道教高功研修班
武当山道教教经韵学习班湖南省道教高功学习班云南省昆明道教经韵班
陕西省华山道教经韵班大连市道教知识学习班等主授全真韵学斋醮科仪章函符籙印篆等知识二00二年中国道教全真派第三次千山五龙宫玄都律坛开坛传戒
被中国道协聘为律戒八大师之一的登籙大师同年被选为武汉市道教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贰00四年十月被武汉市民宗委武汉市道教协会任命为大道观主持贰00四年十一月被选为武汉市第十一届青联委员常委贰00五年马来西亚砂拉越州美里市三清观传授全真三坛大戒时被马来西亚三清观以及中国道教协会聘请为传戒演礼大师二00八年当选湖北省道教协会副秘书长武汉市道教协会副会长
二00八年冬月十一日广东汕头玉龙宫举行全真龙门派拨职威仪被礼请为经师担任拨职师
何宗银全真龙门暗派家字辈第三十九代高功山阳申家垤人一九六九年四月二十四日生
一九八八年出家於山阳天柱山拜周理贵道长为师一九九零年掛单於楼观台 跟随任法玖大师学习全真韵学
一九九四年掛单于西安八仙宫担任巡寮二零零六年受职於全真龙门暗派出字辈第三十八代高功任法玖大师名下担任八仙宫高功二00八年冬月广东玉龙宫举行高功拨职秘典被礼请为进职师
马诚仁北京白云观
全真龙门暗派家字辈第三十九代高功甘肃武威人一九六七年正月生俗名生仁号三阳道人戒号育黄子一九八九年出家于青海乐都昆仑山道观拜谷宗礼道长为师一九九0年至一九九二年拜全真龙门暗派出字辈第三十八代高功任法玖大师为先生学习全真韵学拨职于任法玖大师名下一九九八年至一九九九年在中国道教学院学习二000年被北京白云观丛林留住教习全真韵学并担任高功二00二年中国道教全真派第三次千山五龙宫玄都律坛开坛传戒被中国道教协会聘为主经大师住持律坛科仪威仪二00三年被推举为青海省道教协会副会长二00八年冬月广东玉龙宫举行高功拨职威仪
被礼请为籍师担任证盟师
师系全真龙门暗派人字辈第四十代高功原名孟欣一九八七年出生河南南阳南召县马市坪乡六岁入学二零零零年入道常住河南南阳独山玄妙观同年六月拜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三代玄裔弟子任宗权道长为师得取道名诚亮并跟随师父学习道教斋醮科仪二零零五年掛单于南阳兴阳观二零零八年被礼聘为湖北道教高功研修班教师帮助师父传授道教韵学与高功学二零零二年千山五龙宫受三坛大戒于&
王诚林方丈大律师座下道号天静子二00八年戊子坛广东汕头玉龙宫举行全真龙门派秘传高功暗派拨职仪典拨职於全真龙门暗派家字辈第三十九代高功任宗权大师名下职号诚亮二零零九年被湖南道教协会聘请为第三届道教斋醮科仪学习班教师二00九年九月考入中国道教学院二零零九年十月二十二日武汉大道观己丑坛全真龙门派秘传高功暗派拨职被礼请为保举师
师系全真龙门暗派人字辈第四十代高功河南洛阳偃师人一九九零年生原名刘伟洋一九九七年上初小二00三年上初中二00五年出家武汉大道观拜全真派第二十三代玄裔弟子任宗权大师为师开始学习全真道教经韵高功学二00八年毕业于武汉大道观道教高功研修班并担任辅导员二00九年四月掛单嶗山太清宫并担任高功法师二00八年冬月广汕头潮阳玉龙宫戊子坛
全真龙门派秘传高功暗派拨职於全真龙门暗派家字辈第三十九代高功任宗权大师名下职号诚洧
二00九年十月二十二日武汉大道观己丑坛全真龙门派秘传高功暗派拨职被礼请为登职师
胡诚海全真龙门暗派家字辈第三十九代高功陕西山阳县长沟乡人一九七三年四月生一九九二年秋出家於山阳天柱山一九九三年至
二00五年先后至楼观台和西安八仙宫常住一九九四年师从任法玖大师学习道教斋醮科仪受职於全真龙门暗派出字辈第三十八代高功任法玖大师名下一九九八与一九九年於中国道教学院学习二00六年初至北京白云观常住担任丛林执事二00八年冬月广东玉龙宫举行
高功拨职秘典被礼请为演职师
唐诚青道长,1959年生,四川都江堰人。1979年在青城山天师洞出家,宗奉道教全真派。1982年於中国道教协会道教知识专修班学习,1988年任天师洞当家。歷任青城山道教协会会长、四川省道教协会副会长。现为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四川省道教协会会长。
李光富道长,1955年生,湖北丹江口市人。1984年入武当山皈依全真道龙门派。1987年当选为武当山道教协会副会长。1989年参加中国道教协会主办的全真三坛戒律知识培训班学习。现任中国道教协会常务理事、湖北省道教协会副会长、武当山道教协会会长,兼任《武当道教》杂誌主编。多次率团参加国内外的武术和音乐交流、表演活动,努力弘扬武当道教文化。
黄信阳道长,1962年生,浙江苍南人。1974年出家,1983年到北京白云观常住,1984年入中国道教协会道教知识专修班学习。歷任北京白云观监院、中国道教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现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兼任河北省道教协会会长、北京市道教协会会长。编著有《道教养生真诀》、《道教楹联》等,主编《中国道教丹道修炼》丛书。
张凤林道长,1962年生,江苏苏州市人。於1984年2月入道,1984年至1985年在中国道教协会道教知识专修班学习,1985年至今在苏州市道教协会工作。歷任中国道教协会理事、常务理事,江苏省道教协会副秘书长、副会长,苏州市道教协会秘书长、副会长、会长。2005年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合著有《苏州道教史略》《苏州道教音乐》等。回目录
&任法玖全真龙门暗派出字辈第三十八代高功出生於一九三零年六月十七日
甘肃省天水县人建国初出家於陕西省陇县龙门洞道院后长住周至县楼观台十方常住
曾担任都管巡照等执事一九八五年西安市成立道教协会被选举为副会长当代著名的高功法师为中国道教培养出许多年轻杰出高功人才一九八九年年受三坛大戒於北京白云观二00二年中国道教全真派第三次千山五龙宫玄都律坛
开坛传戒被中国道协聘为律戒八大师之一的证盟大师传高功于任宗权邹通玄胡诚海彭理福马诚仁等
陈法永全真龙门暗派出字辈第三十八代高功俗名陈全吉 字常泰 戒号抱元子生於一九六一年四月二十二日陕西陇
县人一九八二年因病出家於陇县龙门洞道院
礼王嗣林道长为师学习全真韵学以及法事科仪知识拨职於全真王嗣林高功名下一九八三年七月掛单楼观台常住一九八四年被推荐到中国道教协会举办的第二期道教知识专修班进修一九八五年回楼观担任知客高功等执事一九八七华山道教协会举办全真经韵学习班被聘请为教师一九八九年掛单西安八仙万寿宫
高功监院助理陕西省及西安市道教协会副秘书长一九九二年西安八仙宫举办全真经韵学习班担任教师一九九五年在四川青城山举行的中国道教协会传授全真三坛大戒中
获天字第一号一九九八年担任西安市道教协会副会长二00一年被选为陕西省道教协会副会长二00二年千山五龙宫举行的中国道教协会传授全真三坛大戒被礼请为护坛大师
二00三年担任三秦道教副主编 二00五年被礼请担任户县重阳宫住持合作出版有丘处机与龙门洞重阳宫与全真道
传高功于邹通玄 任宗权 彭兴宗
邹通玄全真龙门暗派家字辈第三十九代高功甘肃兰州市人 一九八七年出家於陕西华山玉泉院于华山全真经韵班跟随任法玖陈法永
魏至仁学习高功秘学受职於全真龙门暗派出字辈第三十八代高功任法玖大师名下陕西著名的年轻高功 现担任华山道教协会会长
陕西省道教协会副会长二00五年马来西亚砂拉越州美里市三清观传授全真三坛大戒时被中国道教协会聘请为传戒被礼请为律坛八大师之一的登录大师二00八年冬月广东玉龙宫举行高功拨职威仪被礼请为引职师
黄虚堂开创苏州滸墅关太微律院支派,其弟子有孙碧阳。
盛青涯金筑老人开创余杭金筑坪天柱观支派,门下有潘牧心、王洞阳、潘天涯等递相嗣传。
吕云隐开戒於苏州冠山,门庭颇盛,其弟子吕全阳、鲍三阳、樊初阳、丘寅阳、徐艮阳、钱函阳、孙则阳、归南阳、邵悟等 人,
活动於苏州、无锡、湖州一带。
陶靖庵开创湖州金盖山纯阳宫云巢支派,门下有陶石庵、徐紫垣、徐隆严等相继嗣传。另外还有不少弟子隐居潜修,或云游传道。
卲祥兴 陕西太白县八卦顶玉皇宫 职号
兴瑞&&&&&&&
周崇晋香港青松观 职号 崇晋
梁崇雄广东黄龙洞道院& 职号
崇雄&&&&&&&&&&&&&&&&&&&&&&&&&&&
陈理复兰州白云观十方丛林& 职号 理复
李崇明北京白云观十方丛林& 职号
崇明&&&&&&&&&&&&&&&&&&&
王诚入西安八仙宫十方丛林& 职号 诚入
王理一马来西亚太公庙十方丛林 职号
理一&&&&&&&&&&&&
曾崇正周至楼观台十方丛林& 职号 崇正
王永山浙江温岭大溪 镇镇东宫 职号
永山&&&&&&&&&&&&&&&&
张明欣河南南阳南召兴阳观& 职号 明欣
孟诚亮 河南南阳兴阳观 龙门派 职号
诚亮&&&&&&&&&
冯诚化 湖北武汉大道观 龙门派 职号 诚化
李崇仙 江西瑞昌城隍庙 龙门派 职号
崇仙&&&&&&&&&&&&&
朱世平 江苏茅山 三茅派 职号 诚平
李景秀 法国 龙门派 职号
景秀&&&&&&&&&&&&&&&&&&&&&&&&&
朱荣国 江苏茅山 三茅派 职号 诚铭
曹理娟 黑龙江大庆太清宫 龙门派 职号
理娟&&&&&&
伍国祥 江苏茅山 三茅派 职号 诚祥
鲁明卓 湖北十堰赛武当 龙门派 职号
明卓&&&&&&&&&
曹本顺 江苏茅山 三茅派 职号 诚顺
刘诚洧 湖北武汉大道观 龙门派 职号
诚洧&&&&&&&&&
王昭俊 江苏茅山 三茅派 职号 诚俊
李信宇 西安八仙宫 龙门派 职号
信宇&&&&&&&&&&&&&&&
严崇博 陕西乾县金凤山道观 龙门派 职号 崇博
余诚智 北京白云观 龙门派 职号
诚智&&&&&&&&&&&&&&&
金崇景 北京白云观 龙门派 职号 崇景
杨理志 北京白云观 龙门派 职号
诚志&&&&&&&&&&&&&&&
彭嘉海 北京白云观 龙门派 职号 诚礼
潘高星 浙江温州白云观 龙门派 职号
高星&&&&&&&&&
林诚学 湖北武汉大道观 龙门派 职号 诚学
黄景义 陕西西安青华宫 龙门派 职号
景义&&&&&&&&&
李诚宏 湖北武汉大道观 龙门派 职号 诚宏
曾兴承 陕西长安金天观 龙门派 职号
兴承&&&&&&&&&&
聂诚永 陕西西安八仙宫 龙门派 职号 诚永
吴佳江 苏茅山 三茅派 职号
诚佳&&&&&&&&&&&&&&&&&&&&
王诚正 广东汕头玉龙宫 龙门派 职号 诚正
朱诚矩 陕西周至楼观台 龙门派 职号
诚矩&&&&&&&&&
徐真玉 黑龙江哈尔滨通天观 金山派 职号 诚玉
李常明 辽寧大连真武庙 金山派 职号
诚明&&&&&&&&&
王&& 伟 江苏茅山 三茅派 职号 诚伟
张理鑫 云南大龙洞 龙门派 职号
理鑫&&&&&&&&&&&&&&&
潘明序 湖南郴州华鑫宫 龙门派 职号 明序
周玄林 湖北赛武当 玄武派 职号
诚守&&&&&&&&&&&&&&&
柴理荣 甘肃兰州金龙庙 龙门派 职号 理荣
魏理仙 甘肃兰州金龙庙 龙门派 职号
理仙&&&&&&&&&&&
欧阳清洁山东泰山碧霞祠 金山派 职号 诚洁
郭高维 甘肃兰州光月山天王庙 龙门派 职号 高维&& 林高雄
广东汕头玉龙宫 龙门派 职号 高雄
林高瑛 广东汕头玉龙宫 龙门派 职号
高瑛&&&&&&&&&&
屈高渊 陕西洋县九天圣母庙 龙门派 职号 高渊
段诚愿 湖北武汉大道观 龙门派 职号
诚愿&&&&&&&&&&
葛诚静 湖北武汉大道观 龙门派 职号 诚静
张诚芳 湖北武汉大道观 龙门派 职号 诚芳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真道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