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国道景点铜川塔拉壕出口为什么不修

【深圳中药材】批发市场大全_地址_有哪些_315货源网
深圳中药材批发市场
简介:深圳好像没有大型的中药批发市场,广东的:广东省普宁市中药材专业市场 广东省普宁市流沙长春路中段 广州市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 广东省广州市十八甫南路沙基西后衔...[]
标签:中药材,深圳中药材,
深圳中药材市场货源
深圳中药材批发市场有哪些
20096人关注
简介:深圳好像没有大型的中药批发市场,广东的:广东省普宁市中药材专业市场 广东省普宁市流沙长春路中段 广州市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 广东省广州市十八甫南路沙基西后衔12&14号 中药材市场一般比较集中,每个省才1-2个...
深圳中药材批发市场推荐信息
全国市场专题
批发市场分类
批发网站分类
客服服务:
All Right Reserved 315货源网【图文】汽配城相关案例研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汽配城相关案例研究
上传于||文档简介
&&全​国​汽​配​城​研​究​案​例
大小:6.66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丁新民:敢为人先的筑路硬汉
?客服电话:
实时行情 分时走势 日K线
个股资讯 Java行情
丁新民:敢为人先的筑路硬汉
[ 赵庆禄 ] 来源:[
  1961年春季的一天,生活在黄土高坡的一群游玩的小学生,来到一条又宽又深的山涧面前,不知是谁提出:“能不能跳过去?”这群十一二岁的小学生心中没底,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就连班里几个身高体壮的“体育健将”也望而却步。这时,人群中一位个子最矮的学生却挺身而出,大声说道:“我先跳!”说完,他退到离山涧50多米远的地方,提了提裤子,往手心里吐口唾沫,搓了搓双手,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急速助跑,快到山涧边时,只见他凌空而过,双脚刚刚踏上对岸。在土石滑落和同伴的惊叫声中,他借势惯性地抓住了岸上的灌木,顺势站了起来。他就是丁新民。
  岁月如梭,转眼40多年过去了。而今,已经成为鄂尔多斯东方路桥集团总裁的丁新民,在他那写满生活经验的脸上,仍然显现着当初那股敢为人先的锐气。当然,这锐气中已经融入了更多的成熟和理性的色彩。
  他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成功的原因固然与他个人出色的意志品质、优秀的政治素质、较强的组织能力和丰富的管理经验有关,但少年时那惊人的一跳,已经显露出他内心深处倔强硬朗、敢为人先的性格,也是他能够成功的必然因素。有道是“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人”。然而,“有准备的人”很多,而真正的机遇并不是顺手捏来的寻常花草,它往往如冰山之雪莲,幽谷之灵芝,只有敢于捷足先登且不达目的不罢休者,其成功机率才更大。丁新民就是这样一位不知疲倦的攀登者。
  从实践中探索管理的学问
  1996年1月,鄂尔多斯市公路工程局从鄂尔多斯市公路总段分设出来,丁新民担任了党委书记兼局长。上任伊始,他就开始思考如何对公路工程局进行改革,使公路工程局更加有活力和竞争力。当时很多亲友都劝他:“万事开头难,先稳住局面再图发展。”可丁新民却说:“市场经济就是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生产。资本主义搞市场经济搞富了,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应该更富,因为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更优越。过去我们把这个致富工程让给资本主义做专利,现在我们要把耽误的路程赶上去。”于是,在反复酝酿和征求各方面意见后,对公路工程局进行了一步到位的人事、用工、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力度之大在内蒙古自治区公路系统也属少见。
  由于配套措施得力有效,改革引起的矛盾逐一化解,使新的经营管理机制运行畅通,并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当年鄂尔多斯市公路工程局连续拿下109国道东线60多公里路基工程、东胜区北出口改建工程、109国道西线巴察段30公里路基工程,完成货币工作量8000多万元,创造了鄂尔多斯市公路建筑史上的最高纪录。公路工程局的工程质量、经济效益、职工收入和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都有显著的提高,被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誉为“筑路铁军”。
  1997年底至1998年初,丁新民联合香港威鑫集团天津工贸公司及鄂尔多斯市交通物资总公司、鄂尔多斯市兴泰建筑工程公司,组建了鄂尔多斯东信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并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鄂尔多斯东信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开了在内蒙古自治区引进外资、参照BOT模式建设经营公路的先河,并实现了当年投资、当年建设、当年通车收费的经营目标。建成通车的包府线东杨公路对于鄂尔多斯地区煤炭外运和3个贫困县旗市的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1999年3月,丁新民主动辞去鄂尔多斯市公路工程局党委书记、局长职务,牵头组织5家企业组建了鄂尔多斯市第一家集公路、桥梁和民用建筑施工为一体的民营企业集团―――鄂尔多斯东方(实业)集团。
  为了参与呼和浩特市机场路东出口高速公路建设,丁新民又主动与内蒙古公路工程局“联姻”,由鄂尔多斯东方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和内蒙古公路工程局联合组建了内蒙古公路工程局第五分公司,从而使集团具备了一级公路施工资格。1999年底,集团实现利税5050万元。
  2000年6月,丁新民根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将鄂尔多斯东信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改制为内蒙古东信公路工程股份公司,丁新民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当年,鄂尔多斯东方(实业)集团的规模被列到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的第123名。2000年末,集团完成货币工作量3亿多元,实现利税7538万元。
  2001年,丁新民审时度势,在稳定发展公路、桥梁和民用建筑产业的同时,把目光投向了发展相关产业上来。他先后组建了鄂尔多斯东方房地产工程有限公司、鄂尔多斯东宇道路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鄂尔多斯东方华立装修工程有限公司,并与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研究所实行产、学、研合作,创建了鄂尔多斯东方生态开发有限公司,并在鄂尔多斯东胜区皂火壕和达拉特旗七里沙建立了两个生态科研基地,研究和推广生态治理开发的最新成果。2001年末,集团实现利税9120万元。
  2002年初,面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西部大开发的大好形势,丁新民将鄂尔多斯东方(实业)集团发展成为更加专业化的鄂尔多斯东方路桥集团和鄂尔多斯兴泰置业集团。丁新民担任鄂尔多斯东方路桥集团党委书记、总裁。接着,他先后在呼和浩特市和鄂尔多斯市分别组建了东方甘迪尔蒙古风情园有限公司和青春山经济技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使鄂尔多斯东方路桥集团拥有10个子公司,资本达到8亿多元,向综合性集团大大推进了一步。
  东方路桥的字典里只有优良工程
  1996年1月,鄂尔多斯市公路工程局刚刚成立,公路工程局党委一班人一致认为,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必须以高质量和严格管理为本。在工程关键部位,丁新民提出“舍血本,保质量”的口号,以高于国家质量管理规范的标准,在工程施工中建立健全的质量自检体系和三级监理制度,并倡导塑造“鄂尔多斯筑路工形象工程”,从两个文明建设的高度,来保证职工素质的提高和质量管理的进步。在严格的质量管理约束与激励下,凡是由公路工程局独立施工的工程,验收时全部都达到优良标准。1996年交工的东胜区北出口工程被评为95.16分,首创鄂尔多斯市公路建筑史上最高分,工程质量受到前来东胜区参加全国小城会50多位市长的一致好评。1997年交工的东胜区东出口工程又获95.88的高分,109国道巴察段也被评为优良工程,为内蒙古自治区50周年大庆献上了一份厚礼。
  1998年,由新组建的鄂尔多斯东信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为业主单位,鄂尔多斯市公路工程局为施工单位,以BOT模式和“菲迪克条款”建设监理的包府线东杨公路,在质量控制和工程管理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丁新民响亮地提出“东方(实业)集团的字典里没有合格工程,而必须是优良工程”、“质量如生命,管理是灵魂”、“工程创样板,管理也要创样板”等口号,以此来统领工程施工全过程。在具体操作中,丁新民创造性地实施了工程冠名并记入永久性档案、承担终身责任的制度、奖罚去留当场兑现的逐月联检联评制度和创样板观摩学习活动,使东杨公路的质量管理真正做到了5个保证,即领导保证、机制保证、设计保证、管理保证、监理保证。丁新民还进一步要求,内在质量、外观质量二者缺一不可,都要过硬。他说,为了保证优良,修二级路,一些重要指标就要按一级路进行内部控制;修一级路,就要按高速公路的标准去要求。这些制度与管理方面的创新,得到了原国家交通部副部长李居昌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党政领导的赞赏。
  在施工东胜区乌审大街过程中,有一段30米长的路面,经过自检,除了路面平整度未达到优良外,其余全部达到优良指标。有些员工认为修补一下就能符合规范要求。但丁新民却不这么认为,他说:“质量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效益,更关系到企业的形象和社会声誉。”
  丁新民做出决定,有一项指标达不到优良标准,就要推倒重来,而且损失的工程款全部由责任人个人支付。同时,责任人或是被辞退,或是被降职,或是被罚款,连同总经理、副总经理等多人也得主动承担连带责任高额罚金。这种“有章必循、有法必依”、“撼山易、撼制度难”的举措,令当地市民和知情领导为之肃然起敬,一时传为美谈。
  剃头明志传佳话
  “叫起套来!”“剃了头的上!”这是丁新民惯说的两句口头禅。在施工中,在紧急关头,他身先士卒,以身示范,带起了一批领导和业务骨干,培育了“敢想敢干,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
  凡是进入建筑工地前,丁新民总要剃光头,以此来要求和激励自己。1996年,在109国道东线工程决战100天的战斗中,丁新民第一次剃头明志:搞不好工程决不蓄发。在他的感染下,员工们也都纷纷剃了光头以表决心。丁新民每天吃住在施工现场指挥部,白天同员工一起劳动,晚上12点钟安排完工作后才入睡,而次日凌晨4点,他的轿车准时驶出指挥部,开始检查沿线十几个点的施工准备情况。有一次,他高烧39度多,仍然咬牙和员工们抬着200多斤重的石头。员工们哪里知道,他患有严重的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病,医院多次催他住院治疗,但他一再推说顾不上。8月6日,在路面工程即将完工之时,石料告急,丁新民带人连夜到万家寨水电站工地求援,不慎掉进山间排水道中,双脚严重扭伤,脚脖子肿得像碗口一样粗,但他拒不住院治疗,仍拄着双拐坚持在施工第一线指挥,直到8日工程合龙,他才在员工的劝说下住进医院进行治疗。
  1997年决战东胜区东出口工程50天和1998年建设第一条BOT东杨公路进入决战阶段,丁新民都剃了光头,而且是带着输液瓶进驻工地的。正是在他的带动下,全体员工斗志昂扬,昼夜拼搏,保证了工程质量、进度和效益同获丰收。
  2002年7月底,鄂尔多斯东方路桥集团经过紧张激烈的竞标,在同时参加神华集团煤液化项目场平工程招投标的7家单位中脱颖而出,一举中标。在押风险保证金这一环节上,业主单位规定中标单位押风险保证金300万元,施工期限为30天,回填土的密实度要达到90%以上,并明确表示,如果干不了就换队伍。在工期短、工程质量要求高、地形环境差等困难面前,丁新民没有被吓倒。他主动提出押风险保证金600万元,并郑重承诺:按期不能高质量地完成场平工程,分文不取,所发生的一切施工费用由鄂尔多斯东方路桥集团承担。8月12日,丁新民再一次剃了光头,晚上召开了煤液化项目场平工程动员大会。他说:“煤液化项目场平工程施工期太短,质量要求又高,这是一场生死抉择,是一场硬仗、恶战,现在我们都要剃头明志,一定要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员工们纷纷表示:“丁总,你就放心吧。我们就是累趴下了,爬起来再干,脱皮掉肉也要按时完成任务!”
  丁新民火热的心肠和表率作用,极大地感染着业主单位和企业员工。业主单位驻现场代表一边做着质量检查,一边按照施工规范指导技术员的质量管理工作,替施工单位分忧解难。“拼命也要完成任务”更是成了员工们的自觉行动。经过29天昼夜不停地加班加点施工,丁新民和他的员工提前1天完成了煤液化项目场平工程施工任务,受到业主单位的一致好评和称赞。
  以人为本凝聚人心
  丁新民在企业发展中清醒地认识到,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他除了高薪聘请专家和技术、管理人才外,还加强对现有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他通过采取集中业务培训和分散社会教育的办法,对员工进行建筑知识、财会知识、法律知识、文学艺术知识和电脑知识等方面的学习培训,提高了员工的专业知识水平、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一些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员工,经过培训后也能潇洒自如地上网聊天。参加自学考试和函授学习的员工,占集团全体员工总数的50%左右。丁新民专门投资开辟了阅览室,订购了大量的报纸和图书,成立了电教中心,为员工学习提供了场所。他还要求各成员企业和项目部开辟了墙报和板报,为员工提供交流学习心得体会的园地。每年元旦、春节施工休整期间,丁新民分期分批地安排员工到北京、上海、云南、安徽、西安、广东、广西以及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美国和欧洲等地参观学习和考察,学习其他省、市、自治区和国外在公路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激发员工热爱公司,积极为公司发展献计献策和贡献力量的热情。
  丁新民始终把改善员工生活条件放在心上。他要求每个成员企业都要建立只收一半成本费的员工自助食堂,伙食要做到物美价廉、花样翻新。每月不足100元的伙食开支,使员工每日饱食三餐,深受员工欢迎。为了解决员工上下班交通困难,他为东杨公路管理工区专门配备了面包通勤车,按时接送员工上下班。在集团经济效益稳步增长的同时,员工的工资每年以10%至20%的速度递增。2000年,他投资建起了每户建筑面积为108平方米的住宅楼,62名员工住进了新楼房。2002年初,丁新民又投资100多万元,为道班工人建造砖混结构住宅楼,每户建筑面积80平方米,争取年底竣工交付使用。他还推出轿车入户计划,分期分批地帮助员工实现拥有私人轿车的梦想。目前,集团绝大部分中高级领导干部和少部分员工已经拥有了私人轿车。为了使集团员工无忧无虑地在东方路桥集团工作和生活,丁新民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为563名员工中的493名办理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使员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为了给员工创造一个优美的工作环境,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丁新民投资在东杨公路管理工区建造了高标准的绿地、花坛、假山、喷泉、凉亭,种植了常青树、垂柳,并对集团办公楼进行了改造装修,配备了高档的办公用品和现代化办公设备。他还先后投资兴建了阅览室、展览室、员工活动之家、电教中心、游艺室、健身房、员工浴室、乒乓球和台球室、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和足球场,并购买了各种各样的体育器材,使员工在工作闲暇时间有个功能齐全的文体娱乐活动场所。每逢重大节日,丁新民要求集团和成员企业都要举办棋类比赛、球类比赛、拔河比赛、越野接力赛以及演唱会、座谈会、猜谜等活动。2002年元宵节,丁新民出资在东胜区举办了“东方之夜”大型文艺焰火晚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称赞。
  丁新民认为,企业员工与民工只是分工不同,同属于工人阶级队伍,同样是东方路桥集团经济效益的创造者,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该歧视他们。于是,他约法三章:绝不允许集团所属各企业、项目部克扣民工的薪酬,对克扣民工薪酬的领工员、技术员、项目部经理,一经发现并核实,给予严厉处罚,下年度不予聘用。同时,也不允许工头克扣民工薪酬,对在生活上、劳动报酬上克扣民工的工头,给予红牌处罚,下年度不再雇用。对于保证民工每天都能吃上肉,并足额发放给民工劳动报酬的工头,集团年底给予3万至6万元的重奖,并发给绿卡,下年度继续合作。
  2002年初,丁新民又专门把民工联队建设纳入“一把手工程”来抓,并在民工联队中组建临时党支部和党小组,组建民工民兵组织,帮助民工联队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为了打破民工中的大锅饭,充分调动民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丁新民通过深入民工中反复调查研究,在广泛征求民工意见的基础上,总结推行了“定额管理制度”,对各种大小工程工作量和工程质量等尽量做到量化,并明码标价,使每一个民工知道自己一天能挣多少钱。丁新民除了亲自过问民工伙食以外,还要求项目部副经理每天都必须检查民工伙食。节日和会战期间,丁新民还专门安排人给民工们送去肉、蛋和烟、酒等。为了保证奖金能足额发到民工手里,丁新民责成项目部和工头列出民工名单,由民工亲自签名领取。在东方路桥集团的各个企业中,民工在政治上、经济上、生活上与企业员工一样享受着东方路桥大家庭的温暖与呵护。民工们无不感动地说:“丁总把我们当家人看,不好好干对不起丁总啊!”
  赤子情怀向天歌
  丁新民早年曾在生产建设兵团工作,当时“丁铁人”在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已经闻名遐迩。在鄂尔多斯公路总段工作期间,人们称他为“一年一变样书记”。在大家对他的称呼中可以看出他的人格魅力和人们对他的尊敬与爱戴。确实,丁新民能在各种岗位上屡创佳绩的原因,除了他有很高的政治素质和组织管理能力外,他时时处处身先士卒、无私奉献、热心助人,为别人谋福利的行动把大家紧紧地团结和凝聚在一起,共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而心甘情愿地努力工作。员工家庭中的婚丧嫁娶,他主动操办;员工中孩子有病找他帮忙,本来正在输液的他,拔掉针头出去找车把孩子送进医院;道班工人粮食不够吃,他就把自己家中的猪肉、白面和大米送到道班;退休工人刘启华,儿子得了癌症到单位借钱,丁新民知道老刘为给儿子看病已经负债累累,于是他自己拿出1500元给了这位老工人,当下使老刘泣不成声;工人左建华的孩子上学没有报名钱,当时丁新民身上刚好装着新发的800元工资,他毫不犹豫地拿出来给了左建华,并说:“孩子上学要紧,可别耽误了孩子的前程。”……类似这样把自己省下来的钱毫不吝惜地资助给别人的事例举不胜举。
  1998年,我国部分地区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丁新民慷慨陈词:“人家蓝眼睛、黄头发的外国人都解囊相助,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哪能坐视不理。”他奔波于包府线、210国道和109国道,一个项目部一个项目部地做宣传动员工作,很快掀起了捐款救灾的热潮。东信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机关35人就捐款4万多元,鄂尔多斯市公路工程局也捐款30多万元。而丁新民一人就捐款5500元,衣物51件,并让爱人做了4床新里儿新面儿新棉花的棉被,寄往灾区,表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拳拳赤子之心。
  丁新民深知科教兴国是关系国家强盛的根本大计。1999年5月,东方(实业)集团刚成立不久,丁新民就倡导集团捐助东胜市塔拉壕小学,29名集团和部门领导与17名小学生结成帮扶对子,集团和员工共捐款捐物2.3万元,丁新民个人捐款1400元。7月,丁新民和他的员工们向鄂托克前旗革命老区珠和苏木小学捐助8.8万元,用于购买电子教学设备和维修学生宿舍。尔后,又向内蒙古工业大学赞助科研经费10万元。2000年4月,在丁新民的倡导下,集团做出决定,每年从员工个人奖金中提取3%,作为“希望工程”和“光彩事业”基金。他说:“东方路桥集团的成长和发展,靠的是党的好政策,靠的是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靠的是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致富不能忘本,投桃报李,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谁如果不愿意这样做,就请他离开东方路桥集团。”这一年,丁新民又向铜川镇捐助30万元,用来启动鄂尔多斯市农村第一个“百万元教育工程”。2001年,鄂尔多斯撤盟设市,东方路桥集团捐助108万元,居鄂尔多斯地区各捐助企业之首。由于事迹突出,丁新民被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评为“光彩事业明星”,并被选为自治区光彩事业促进会理事。
  江总书记去年的“七一”讲话和“5?31”重要讲话发表以后,丁新民深受启发。他认为,对他和他们的东方路桥集团来说,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根本的是要加快以路桥建设经营为主业的核心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弘扬“东方路桥文化”,维护与发展员工和民工的物质利益。因此,他提出“以路桥建设经营为主业,适度向基础设施等相关领域拓展”的经营发展方向;确立了“争当内蒙古自治区路桥建设经营行业的排头兵,稳步发展成为国内路桥建设经营行业的强手,逐步向国际先进同行看齐”的企业发展目标;开辟并延伸“以党建工作为统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全面提高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文化、科技实力和‘两个文明’创建水平”的新世纪企业发展方略,强调突出抓好体制结构调整,企业管理创新、党的建设和企业文化等重点工作,力争实现集团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和员工、民工收入稳步增加两大经营目标,并提出创建“百年东方路桥”的宏伟发展目标。
  我们有理由相信,丁新民凭着他那坚忍不拔的硬汉品质和个性,成功的道路一定会在他的脚下不断向前延伸。
  丁新民
  丁新民,男,蒙古族,1950年7月出生,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高中文化。1968年毕业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一中,同年到鄂尔多斯市五七干校劳动锻炼;1969年转入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在巴彦淖尔盟临河市糖厂工作;1975年分配到鄂尔多斯市公路总段工作,先后担任总段段长助理、副段长;1996年担任鄂尔多斯市公路工程局党委书记兼局长;1999年3月组建鄂尔多斯东方(实业)集团,任党委书记、总裁;2002年筹建鄂尔多斯东方路桥集团,任党委书记、总裁。他本人曾荣获东胜区优秀民营企业家、鄂尔多斯市光彩事业明星、内蒙古自治区优秀乡镇企业家、内蒙古自治区乡镇企业功臣、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基层党务工作者和全国乡镇企业家等多项殊荣。现任内蒙古工商联常委,鄂尔多斯市工商联副会长。
内容相关文章
作者相关文章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搜狐财经频道联系方式:热线电话 (010)35电子邮件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铜川210国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