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医院原17师51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地址:新疆伊宁市解放路西路1号 邮编:835000&&
技术支持:伊犁州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中心
联系我们:  
||||||||||||
中国第一军事门户网站 |
跟叙利亚自由军交战的是我六纵17师:局面会如何
看了众多视频,始终感觉叙利亚这帮人叫得比打得凶。而且很奇怪,似乎看不到大量使用炸药包和手榴弹这样的武器。解放军部队包炸药好似必修课吧?前两天看视频一群军兔徒手传递点燃的炸药包,搞笑之余不得不佩服兔
  看了众多视频,始终感觉叙利亚这帮人叫得比打得凶。而且很奇怪,似乎看不到大量使用炸药包和手榴弹这样的武器。解放军部队包炸药好似必修课吧?前两天看视频一群军兔徒手传递点燃的炸药包,搞笑之余不得不佩服兔子们的素质和魄力。突发奇想,要是现在叙利亚的是以城市攻坚和玩炸药出名的东北野战军6纵17师,这僵持的局面会不会早就打破了?
  在东北黑土地国共两党几年的较量中,统领的部队中有几个赫赫有名的王牌师,有人说是5个,有人说是7个,可是无论归纳为几个,6纵的17师都在其中,榜上有名。
  6纵的16、17师被人称为&两只吃人的猛虎&,17师号称&攻坚老虎&,是&攻坚之最顽强之部队&。
  17师是由东北民主联军7师改编来的。它在山海关一战大败后,且战且退,没到锦州就已伤亡、逃亡近半,其狼狈不可言状。而17师反败为胜,重振雄风,是血战四平时打出来的。
  1947年6月四平攻坚战打响了。守卫四平的是蒋介石的嫡系第71军。71军的军长叫。他是湖南醴陵人,是黄埔军校一期生,参加过北伐和东征,以作战勇猛和敢打硬仗而得到蒋介石的赏识,多次被破格提升。71军是由蒋介石的警卫部队改编组建的,下辖87、88、91师三个精锐师,是蒋介石嫡系中的嫡系,武器装备胜过其他任何蒋军部队。
  在年初德惠被围时,蒋介石的精锐王牌新1军和新6军都不敢去增援,杜聿明说:&除陈军长无人敢解此围。&结果陈明仁亲率三个师去增援,结果把88师丢了精光,87师也垮了,军部都打了个稀烂。不久,怀德被围,他又率军去解围,结果,又把好不容易补充起来的71军打掉了两个整师。与这样的悍将作战,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了。
  在四平战前,陈明仁抬出了为自己准备的棺材,并且,还写好了遗嘱。果然,四平之战打得非常惨烈。17师在南面佯攻,随后参加攻城战斗,血战八天八夜。第九天,17师的49团、50团和51团才都打到了市中心。51团向陈明仁的71军军部逼近。
  这是71军的最后一座大红楼。
  71军军部大楼原是一座日本小学校的教学楼,因为又高又非常坚固,被陈明仁选为71军军部,然后,从楼顶一直武装到地下室;防守这座大楼的是71军的精锐部队&&军直属特务团,团长就是陈明仁的胞弟陈明信。51团发动好几次攻势都没成功,一批批爆破手和突击队员已倒在楼前,楼前地面,血浓浓的,一滩一滩,又汇成一片一片。
  下午2时,1营3连受命攻击大红楼。平时,攻坚都是在夜晚,而现在却是白天。完全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下强行攻坚,既困难又危险。为了减少伤亡,3连指导员刘梅村决定智取。他喊道:&爆破手!&
  常友和王相亭应声回答:&到!&
  &你们两个隐蔽从两边去接近敌人,我们用重机枪吸引住敌人火力。&
  在机枪火力的掩护下,常友和王相亭很快接敌,在离敌阵地很近时,常友一跃而出,&轰&地炸毁铁丝网,接着,他又马上抱起另一包炸药冲出,&轰!&又一道铁丝网炸飞上天。同时,王相亭的炸药包也响了。大楼侧面的一座火力最猛的地堡被炸得塌成一个大坑。接着,常友抱着第三包炸药乘爆炸硝烟弥漫,敌人被震傻来不及反应时,一下又冲到了大红楼下的一个突出部,放好炸药,拉响导火索,看到导火索吱吱冒出蓝火,然后,急速返回。突击组的战士紧握枪,大瞪眼,张开口,只等爆炸声一响,就冲向大楼。可是,时间一秒一秒地在焦急等待中流过。过了爆炸时间,炸药还是没响。
  突击队员都眼睁睁地盯着常友:&怎么回事?&
  常友的脸涨得通红,眼里冒出了火,他抄起一大包炸药,检查了一下拉火装置,说了一句&我再去&,就又跃出了战壕。
  此时,大红楼的二楼墙壁突然掉下了几块砖,掉砖的地方出现了黑乎乎的墙洞,洞里伸出了枪管,刹时,枪眼里射出子弹,全罩向常友。常友把炸药包紧紧抱在怀中,在子弹缝中左躲右闪,一会跑一会跳,迅速接近大楼。
  前面不远处就是红楼下放第三包炸药的位置,常友伏在一道水泥坎后隐蔽着等待时机。这时,团里的重机枪也被抬到了街中心射击,然后,&嘎嘎嘎嘎&地响起来了。重机枪一响立即吸引了守敌的大部分火力。楼上守敌也不扔手榴弹了,把成群的炮弹倾泻向重机枪的位置。重机枪手和副射手倒下一个又接上来一个,水泥街面被炸得像松散的沙滩。常友突然跃起来,跑了起来,再有三四步就冲到了大红楼下,突然一个被炸毁的地堡射出了侧射火力,常友一个踉跄几乎栽倒在地。他只略略停了停,一只手紧捂住肚子,然后,歪歪倒倒往前冲,一直冲到了楼下。
  常友把第四包炸药跟第三包炸药叠放在一起,又仔细地检查了一遍导火索,就拉了火。然后,他紧捂住腹部连滚带爬返回来了,把已被血浸透了的拉火的导火索递给指导员,&指导员&三个字还没说完,就永远闭上了眼。
  炸药响了,大红楼下巨响震天,浓烟蔽日。伏在前沿准备冲锋的突击组队员身子都被震得离开地面又落回。&冲啊&,突击队员高喊着连自己都听不到的&杀&声,在炸飞的砖头石块还飞在空中之际,从被炸倒的墙缺口处,带着三挺轻机枪冲进了大红楼。
  他们立足未稳,就遭到了守敌反击。陈明信的头上包扎着红布的&敢死队&冲在最前面。战士们把三挺机枪端在手上开火,一面扫射,一面前进,机枪手被打倒,副射手马上接替,终于把敢死队击退了。
  可是,他们刚把机枪架好换上梭子,守敌又冲上来了。更要紧的是,突破口又被守敌堵住,51团大部队暂时无法进来,冲进大楼来的就只有3连一个连。指导员刘梅村略略观察,发现这是一座庞大的建筑物,整栋大楼呈一个大&田&字,中间有小天井、大天井,小天井里有地堡,大天井是60炮阵地。其中,每个房层都筑有工事,都有守军把守。这支小部队陷进了大魔窟,他暗叫了声:&不好!&
  但是,这时3连已经不可能后退了,于是继续冲入二楼一条长长的走廊。守敌立即从三个方向向走廊发起猛烈冲击。此时,守敌也知道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了,他们狂喊着&一、二、三&,投掷集束手榴弹。因为走廊上无遮无挡,3连伤亡严重。刘梅村领着战士们把烈士们的枪支、弹药、刺刀搜集起来,又到敌人和尸堆里搜集了所有能用的武器,然后,退入了一个大房间。
  此时,守敌还是像发了疯似的拼命扔手榴弹,走廊上,房间内,烟雾腾腾,弹片横飞。刘梅村指挥战士们进行还击。机枪被打坏了,步枪打热了,只好一支换一支,最后,他们打得连步枪也没有几支好的了,于是用手榴弹打,在激战中,3连越打人越少,加上天气炎热,几十个小时没能喝水吃饭,在烟熏火烤中,没伤的也几近衰竭,但意志却没衰竭。指导员刘梅村也被手榴弹炸伤右臂体力后腰,五处负伤了,他沙哑着嗓子,对战士们喊着说:
  &咱们一定要挺住,在楼内拖住敌人!&
  战士们又搬来敌人装满黄豆、白面的大麻袋,堵住走廊通向房间东头的房门口、窗口,由几位负重伤、不能走路的战士防守,其余的人和轻伤员机动作战,在浓烟中冲来穿去,用手榴弹、刺刀和步枪打退敌人的反扑。最后,3连只剩下13个人,除了卫生员外,其他的人都已负伤两三次或四五次。但不管轻伤、重伤,人人都仍坚持战斗,敌人隔窗投一个手榴弹进来,守在窗下的战士就抓起冒烟的手榴弹反投出去。这样打来打去,结果,3连在房间里能战斗的只剩下七八个人了。刘梅村想这不是办法,决定冲出去。
  此时,敌人又嗷嗷叫着扑上来。
  他大叫道:&我今天不是鱼死就是网破!&带着最后的战士迎上去。唯一的一挺好机枪射出了最后的三梭子弹,敌人被打倒了一大排。倒在地上的重彩号见状大声叫好,并不断地向指导员嘶吼:&指导员,快给我一颗手榴弹。&最后的一棵手榴弹向敌人投去。趁着爆炸的黑烟,他们冲出房间,冲进走廊;但刚冲进走廊,又被迎面打了回来。
  &必须另外开辟道路。&刘梅村想。
  他四处打量着房间,发现房间朝楼外的窗户被麻袋堵着,搬开麻袋,就能跳出楼外,并且二楼离地面并不太高。于是他把两个没负伤的战士叫到跟前:
  &向营首长报告情况,我们保证坚持到最后一个人,请营首长支援些炸药和水!&
  两个战士搬开麻袋跳下了楼。他们一下楼就被敌人发现,机枪马上射向他们。51团外面的机枪马上射向敌人压制火力。这两位战士互相掩护着,滚滚爬爬,竟从敌人的火网中钻了出去。
  不久,两人从营部抱了三包炸药,又在同志们的水壶里凑了小半壶水,又钻过弹雨,进入楼内。但是,其中一人却被子弹打断了一只胳膊。
  刘梅村拿起了炸药包。这时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炸开房间墙壁,破壁前进,冲出去冲上楼去消灭敌人。可是,在房内炸墙,人又在房内,炸毁墙的同时极可能会炸伤人,特别是引爆炸药的人最危险。于是,刘梅村决定由自己来炸第一包炸药。
  就在他挟起炸药包往前走时,6班长拉住了他,说:&指导员,我是党员,把任务交给我!&
  6班长不是爆破手,并不太熟悉使用炸药,但他是党员、唯一的一位负伤较轻的党员。刘梅村已身负五六处伤,连站都站已不太稳了,点了点头,马上教会6班长使用炸药的方法。然后,他手紧握着6班长的手,小声叮嘱:&小心,完成任务,为你请功!&
  房外,敌人又发动进攻,杂沓的脚步声和叫喊声和机枪扫射声一阵阵由远而近传过来,6班长转身就冲向墙壁。一声爆炸,碎砖木屑乱飞,墙壁被炸了一大洞。可是,他们没想到的是,隔墙也有守敌,他们正也在挖墙壁向3连攻击呢!这一炸把墙另一边的敌人炸死炸伤过半,其余的逃了出去。
  6班长又冲向第二堵墙。炸药又炸响了。紧接着,第三包炸药又被6班长放在墙下炸响。
  刘梅村立即带着战士接连冲过三间房接应,6班长一见他,把三根导火索往他手中一放,就跌坐下地,脸色煞白,额头上脸上冷汗涔涔。刘梅村赶快扶住他,他痛苦地抬起脚,原来一枚比筷子还粗锈迹斑斑的大铁钉扎穿了他的脚掌,脚背外还露出半寸多长,他右手捏钉子,两眼一闭,狠狠地一声&嘿!&一狠劲,把钉子拔出来,一把甩向远处。
  就在这时,楼下响起了爆炸巨响。巨响过后,兄弟部队如潮水般地从炸开的突破口涌进大红楼。6班长一跃而起,跟着刘梅村继续往前冲。敌人的汽油库被打着了,熊熊烈火在楼内迅速扩展蔓延。但顽固的敌人还在作最后的抵抗,成束的手榴弹从楼上扔向冲在最前面的3连战士们身上。刘梅村脚一滑,被炸得满身是血洞,他终于倒下了。但是,这时更多的兄弟部队冲进了大楼,守敌一片混乱,四处逃窜。
  71军军部大红楼完全被攻占了,71军军部直属团上校团长陈明信被活捉。
  3连全连134人,打完大红楼后,活着的已不到10个人,只有一个没负伤。刘梅村苏醒过来后,不明白为什么在楼内这么容易被滑倒,低头一看,楼道里、走廊上、房间里、地面上血流如水,差不多淹到脚。他一看已经胜利了,也不管这些血水了,高兴地大喊着:&我还活着!快来救我呀!&
  血战四平时,未露锋芒的17师一鸣惊人,连续鏖战13昼夜,硬是用一包包炸药炸开了国民党71军军部,因此,它也博得了&东北野战军中攻坚能力最强的部队&的美誉。
  以后,在东北战场,有&林彪三调17师&的传说,即一是打四平,二是打锦州,三是打天津。这三战开始,17师都是被林彪做为预备队,一到关键时刻,在关键部位出现问题,林彪就把这只&老虎&放出去,而这只猛虎一旦调去就所向无敌,任何问题都能解决。
  1948年11月,6纵组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军,军长为,政委为,杨国夫、为副军长,6纵属下的16、17、18师改称为第126、127、128师,师长分别为李作鹏、龙书金和阎捷三;原东北军区独立第6师调归43军,为156师,邓克明为师长。43军组建之后,立即入关,参加平津战役。
  四平攻坚战, 黄埔军校, 叙利亚杨虎城部38军17师军史
节选自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十九军军史
一、起义前的17师发展简历
原国民党第38军17师,是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所创建和领导的一支爱国武装。这支部队初建时就拥护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大革命时期策应了北伐战争。1930年,改编为陆军第38军第17师。1936年,在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的领导下,参加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立下了功勋。抗日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命令17师北上抗日,企图借日军之手消灭这支杂牌军。该师于8月2日到达保定,先后参加了新安镇阻击战、漕河战役、阜河战役,曾给日军以重创。10月,扼守娘子关、争夺雪花山、夺取井泾车站。在坚守乏驴岭战斗中,日军两面夹击,炮火猛烈,飞机支援,17师伤亡很大,从13000人锐减到3000余人。11月8日,太原失守后,国民党军队纷纷向晋东南后退。中国共产党为争取17师这支抗日进步武装力量,建议其留在晋西,倾向进步的赵寿山师长接受了这一建议,从太原以南转移至离石县碛口一带,在肖劲光旅等八路军的帮助下完成整训。期间,该师地下党负赍人兼定军同志,曾向中央汇报地下党和部队的情况。罗瑞卿、刘向三等领导同志听取汇报,作了“地下党要协助部队大量培养靑年干部,健全和发展党的组织,扩大和增强部队实力,加强部队政治工作,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准备长期抗战”的指示。随后,蒙定军又向中共陕西省委书记欧阳钦(杨青〉和汪锋同志做了汇报。1938年上半年,该师曾被编人18集团军(即八路军)序列,在八路军总部和东路军的指挥下,转战于山西洪洞及晋东南之长治、髙平、晋城、阳城、垣曲等地。1938年,蒋介石将38军、96军编为17路军,赵寿山出任38军军长。该师进驻平陆县茅津渡一带,背靠黄河,面向日军,开展长期的对日斗争。在晋南中条山,先后11次粉碎了日军对中条山的扫荡。由于地下党的有力活动,1942年,赵寿山军长也秘密地加入共产党。1941年1月,蒋介石下令将38军南调黄河以南,集结于河南巩县、汪水、荥阳一带,将赵寿山调到重庆集训,后出任第3集团军空头司令,其嫡系亲信张耀明出任38军军长。该部在坚守黄河铁桥南端邙山头桥头堡阵地2年,多次打退日军进攻。1944年夏,在国民党组织的中原会战中,汤恩伯集团军不战而溃,38军陷入日军包围之中,虽经奋勇抗击,冲出重围,但部队损失惨重。1944年秋,17师整编为49、50、51团(55师炮兵团前身〕,移防河南洛宁、卢氏一带抗击日军。
二、扼守娘子关,大战高平关,浴血中条山
1937年10月初,日军沿平汉线向南进犯,在攻击石家庄的同时,以一部兵力西进,企图夺取娘子关,与晋北南下之敌合击太原。17师在国民党第27路军的编成内,担负娘子关外围防守任务,在雪花岭、乏驴岭一带构筑阵地,阻击日军的进攻。10月12日晨,日军川岸文三郎第20师团向我发动进攻,17师与敌激战两天一夜,使敌进攻受挫。13日晚,17师以1个团的兵力,由师长赵寿山率领,分3路向井陉南关日军右侧背出击,官兵奋力冲杀,连下施水村、板桥、朱家川、南关车站,缴获敌大炮、机枪、骡马及其他战利品一批。14日,日军继续向雪花山增兵。‘17师伤亡较重,遂向乏驴岭转进。敌占领雪花山后,向乏驴岭阵地发起攻击。17师与敌激战数昼夜,使敌未能前进一步。19日,敌在炮兵和20余架飞机的支援下,增兵2个联队,向17师阵地发起强攻。经殊死搏斗’终因敌众我寡,17师奉命由娘子关正面转移到驴桥岭,与友邻部队一起抗击日军进攻。17师与日军苦战18昼夜,全师由1.3万余人减员至3000余人,黎子淦营全营战至仅剩10余人,其余均壮烈殉国。由于17师坚守阵地有功,受到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黄绍竑“17师此次攻守皆很尽力,损失奇重,殊堪嘉奖”的电报嘉奖。
日,日军第14师团黑石联队侵占沁水县城后,继续向高平县进犯。17师部队占据有利地形,在高平关、搭鸡坡、虎头山、杨甲村一线构筑工事,严阵以待。8日,战斗打响,阵地右翼搭鸡坡部队用火力向敌人拦腰进行射击,敌人无法前进;虎头山阵地独立营官兵把日军逼进两山夹一沟的死胡同,在当地群众的支援下,痛歼日军。经8小时激战,打死日军120名,打伤200余名,击毁敌装甲车12辆,缴获钢炮3门,轻重机枪15挺,38式带盖步枪130支,各种弹药50余箱。高平关第一次战斗取得重大胜利,县长刘涵森率全县各地方政府、农救会、自卫队、青救会、商会、妇救会、学校、各村村长到17师驻地进行慰问。
1938年4月中旬,17师在长治外围袭击日军抢粮队,同时于长治以南
阻击日伪军的“扫荡”,毙敌一部。4月下旬,在长治川南马岭伏击战斗中,阻击日军1000余人,毙敌200余人。继而通过敌军内线关系,收复晋城,在界牌岭战斗中毙敌200余人,缴获战马10匹,军用品一部。17师先后攻克晋城、长子、沁水、高平、壶关5座县城。
4月下旬,日军以108师团为主,纠集约10个联队2万余人,分9路向我晋东南发起全面进犯。日军先后进犯长治、屯留、长子、髙平、晋城等地,经八路军与17师部队的不断打击,疲于奔命,饥饿不堪,于4月27日,108师团主力由长治向商平、晋城撤退。撤退途中,遭17师协同徐海东部及决死1纵队一部在髙平、丹朱岭一带的伏击。经激战,毙敌600余人,击毁汽车、马车200余辆,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彻底粉碎了敌9路围攻。
8月7日,日军20师团分兵4路进犯中条山。中条山横贯晋南三角地带,是阻止日军西犯、保障陇海铁路的天然屏障,同时威胁着敌占区同蒲路南段,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7师奉命转战于中条山后,首先集中兵力占领中条山西部二十里岭地区,加紧进行防御。在4路进攻的日军中,其中一路2000余人,直扑茅津渡。17师在南村、太臣村、圣人涧一线展开阻击、侧击,配合友邻打退敌人的进攻。20日,日军沿同蒲路南犯,17师组织部队夜袭安邑援敌,日军首尾遭我重创后败退。9月13日,日军牛岛师团约5000余人,分2路向中条山进犯,17师主动出击,向敌发起猛攻,毙敌400余人,敌被迫撤退。11月,日军集结4000余人,分3路“扫荡"中条山地区,17师与敌激战一周,重创日军,迫敌缩回据点。12月初,日军集结1万余人,向吕梁山进攻。17师奉八路军彭德怀副总指挥命令,组织营、连分队,深人敌后,配合山西决死队破击敌交通线、袭击和伏击分散之敌,打退了日军的进犯。
1939年3月,日军4000余人在空军的支援下,向太臣地区发起进攻,并向我阵地施放毒气。17师为避免与敌正面硬拚,以1个团向敌翼侧闻喜出击,另一部向张店敌重要据点围攻,并精选数百名敢死队员,人手1把大刀,向敌发动猛烈进攻,先后与敌激战6天6夜,毙伤敌600多人。日军伤亡惨重,被迫撤退。此战即为“三二九战役”。
日,日军继“三二九战役”败北后,集结兵力,以20师团、37师团1个旅团,配厲山炮、野炮各1个联队及飞机38架,兵分9路向中
条山腹地进行大规模“扫荡”。由于集团军参谋长指挥错误,使46旅、177师损失严重。17师坚守茅津渡以北及其东北地区,由于战术灵活,指挥得当,损失较轻,成功掩护第4集团军及38军等部队安全转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免去了第4集团军参谋长陈志坚的指挥权,命令赵寿山军长统一指挥第4集团军所厲部队。赵寿山军长决心以中条山东段为依托,灵活运用阵地战、运动战和游击战,通过正面抗击与侧翼袭击、敌后奇袭,伏击敌运输线、破坏其交通线,使敌防不胜防,四处遭我打击,损失惨重。经过连续10余天的战斗,粉碎了日军“扫荡”。
1940年4月,日军20师团主力及37师团一部,再次发动大规模进犯,先后侵占我平陆、茅津渡及东西延村、古王、稷王山等地。当日军兵力分敢后,17师即组织主力部队实行各个击破。97团在望垣山以东毛家山、庙凹山地区与日军激战3日。98团3营在营长张治率领下,打退日军8次冲击,毙伤敌500余人,该营伤亡大半,张治在战斗中壮烈牺牲。25日,日军撤退,我军恢复了原来的阵地,取得中条山第11次反“扫荡”的胜利。
8月,奉彭德怀副总司令的命令,17师配合“百团大战”。全师成营、成连交替于同蒲线东西两侧的安邑、运城、闻喜、稷王山地区,开展玻击战和游击战,袭击日军后方和据点。先后奇袭万泉、猗氏、稷山地区,有力地配合了“百团大战”。
17师在坚守中条山的两年半时间里,先后粉碎了日军的11次大“扫荡",毙、伤日军7000余人,打死日军联队长2人,击落敌战斗机1架,俘日军飞行员三口春中尉,有力地抗击了日军的侵略。国民党的报纸也不得不公认38军是中条山日军的“盲肠”,是抗日的“铁柱子”。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亲临前线为38军官兵和教导队学生讲话。他说:“38军坚守中条山,屡挫敌锋,战绩卓著,是中条山抗日的中流砥柱,是铁的38军”。
三、17师地下党的活动情况
早在大革命时期,杨虎城部队中就有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组织活动。1930年,杨虎城部改编为陆军第17师,师长杨虎城。
1931年初,中共陕西省委指示,由李慕愚、孙作宾对17师地下党进行整顿。当时,地下党员已有30余人。2月,成立地下党军委,书记孙作宾,委员李慕愚、胡振家。3月,17师51旅,由陕西凤翔开往汉中驻防,地下党分别成立前、后方军委。前方军委由李慕愚、王宝灵、李濂和组成,书记李慕愚兼陕南特委军委书记。后方军委由孙作宾、胡振家、吕剑人组成,孙作宾任书记。同年夏,17师开办军官学校,许多共产党员在学校任教官或学习。学校建立了党组织,发展了党员。同时,17师的2个旅进人甘肃,不少共产党员隨军入甘工作。
1935年,17师随军驻防陕南汉中地区。这时党的任务是发展组织,掌握武装,待机暴动,建立红军。部队中党员已有一定数量,建立了地下党支部,在中共陕西特委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举行过两当起义。由于蒋介石与杨虎城地方军之间的矛盾,杨愿意同共产党共事。在大革命期间,中共在17师的党组织基本上未遭破坏,还有不少在地方上不徒立足的党员又隐蔽到部队中来。
"九一八”事变后,蒋、杨矛盾加剧。杨任用了一批共产党员担任重要职务,如南汉辰等,党在17师的活动更加顺利。
1935年8月,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毛主席率领红军到达陕北。中央瓦窑堡会议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张学良、杨虎城2支部队抗日,党的任务是团结改造部队。
年底,17师随军前往陕北富县地区。地下党纠正“左倾”路线,贯彻团结改造部队,使之反蒋抗日。这期间,杨虎城与红军达成“抗日友好,互不侵犯”的协定。
至1936年,17师部队党的力量有了一定发展,团结部队进步官兵,形成核心力量。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对蒋介石实行兵谏。17师51旅旅长赵寿山受命指挥51旅、警2旅,解除蒋介石在西安的嫡系武装。事变后,12月17日,周恩来副主席串代表团赴西安,促使事变和平解决。地下党贯彻周副主席指示,配合代表团在下层军官中作了大量工作,达到逼蒋抗日的目的。
1937年3月,赵寿山任17师师长,他接受我党"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主张,多次与恩来、叶剑英等党的领导人接触,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示;又和彭德怀、贺龙等领导同志在一起吃饭、合影,送女儿到抗大第一期学习。在赵的要求下,1937年初,中共陕西省委派申敬之任师特派员,与蒙定军、胡振家负责领导地下党的工作。随后,杨明轩、孔叔东、杨晓初、崔仲远等同志陆续到17师上层开展统战工作。
1937年,在38军部队中的中共党员有200余人,到1942年,已发展到近630人,绝大部分是军官,几乎掌握了38军直属队和主力17师的大部分指挥权。期间,毛主席曾指示地下党要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待机而作。38军工委直接和党中央联系。1943年,赵寿山离开部队时,工委曾研究后请示党中央准备起义,中央不同意起义,要求隐蔽精干,进行合法斗争。
1945年春,党中央派新军领导人周仲英、张西鼎同志,在38军地下党负责人蒙定军的协助下,向17师地下党负责人梁励生、朱曼青、徐又彬同志传达了:根据形势,伺机行动,切实搞好部队起义准备组织工作的中央指示。7月上旬,蒋介石宣布对38军进行整编,将17师肢解撤编。51团团长刘威成晋升为17师副师长,实际解除兵权。刘威成在7月10日参加党的会议期间,认为事不宜迟,要立即行动。7月15日,17师地下党组织部署了起义事宜。
四、17师起义,回到人民军队之中
7月16日晚,51团&55师炮兵团前身〉扣留了副团长白万彬等反动军官。1营营长党员陈居华率部在党员营长雷展如、张进修、7连连长程建家的协助下,利用各营根据命令归新建制的机会,到师部扣留了师长,解决了师部国民党政工人员和辎重营。50团在党员刘侠生、徐又彬率领下,也顺利地解决了该团的反动分子。驻防十八盘的49团3营,在党员、营长梁励生带领下,也兼程赶到。
7月17日,在河南洛宁,原国民党西北军杨虎城部17师49团3营、50,51团共计3800余名官兵反蒋起义,成立了临时指挥机构,由刘威成、徐又彬、张复振(原50团团长〉、梁励生等组成,宣布了行军序列、路线和注意事项。前卫由张西鼎、刘济贤带50团2、3营担任,51团2营为后卫营,由张进修负责,向豫西解放区挺进。17日,到达娘娘庙,进行简单整编。并宣布:张复振任师长、刘威成任师政治委员。全师冲破日伪封锁,于7月22日到达解放区。23日,行至李村、渑池车站的仰韶时,受到豫西解放区专员贺荣升、司令员韩均、付司令员孔令甫等领导和在陕县开展工作的100多人的热烈欢迎。17师向党中央、毛主席发了电报,毛主席亲自复电嘉勉:“祝贺你们胜利地参加人民军队大家庭,希望你们团结一致,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奋斗到底”!全体官兵深受鼓舞。17师在豫西2分区帮助下,完成了短期整训。1945年8月下旬,奉晋冀鲁豫军区首长命令,17师北渡黄河,经济源县进入太岳根据地。
从1944年至1945年8月底,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反攻阶段。在这一阶段,6支队和54团、59团先后参加了夏秋局部反攻作战,打击日伪军的联合进攻;参加浮翼战役,粉碎“豫西事变”;开辟和巩固了豫西、稷王山根据地;与兄弟部队一起,对日军展开全面的反攻作战,先后参加大小战役战斗几百次,歼日伪军上万人,同全国军民一道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为民族解放建立了不朽功勋。
在整个抗日战争的8年时间里,杨虎城将军所部的17师广大指战员,高举民族团结,共同抗日的大旗,扼守娘子关,大战高平关,浴血中条山,给日军以沉重打击,自己也付出了重大的牺牲,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我党的影响和领导下,毅然反蒋起义,加入到人民军队的大家庭,受到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嘉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级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