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两个覆盖具体措施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中有什么困难

多方联动合力助推农村金融全覆盖,2015农村十个全覆盖,农村十个全覆盖内容,农村金融服务难在哪里?,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
多方联动合力助推农村金融全覆盖
时间:日16:06
  湖北日报讯  农村金融全覆盖意义重大,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全局。2010年10月,中央制定十二五规划,“三农”问题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湖北省政府迅速行动,以“金融惠农”为切入点,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工作,为“十二五”实现科学式、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再添动力。  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湖北银监局、湖北证监局、湖北保监局、省政府金融办深入调研,与涉农政府部门、知名专家探讨,制定了湖北省“十二五”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工程规划纲要,并于2011年5月下发。  省政府成立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政府主导,人行牵头,部门配合,经济金融为主体、社会各界全参与”的“五位一体”工作机制。省财政厅、省农业厅、省发改委、“一行三局”和主要省级金融机构等19个成员单位迅速行动,各司其职,合力推进,为“十二五”期间湖北省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协同发力 引导金融资源“沉”下去  在农村,金融网点覆盖面相对不足,农户办理金融业务,面临着“最后一公里”缺失问题。  全覆盖工程从解决农户取、存钱的困难入手,将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一行三局”协同发力,引导金融机构网点、金融服务和支付基础设施向村组同步下沉,优先满足农村最常用、最迫切的金融服务。  如何将基础金融服务送入村组,践行金融服务“普惠”的宗旨?自2012年起,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在全省广泛开展“村级惠农金融服务联系点建设”。目前,全省共建成村级惠农金融服务联系点3.48万个,平均每个行政村1.3个,基本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在农村地区大力推广移动终端、网上银行、手机支付等新兴支付工具,满足“三农”日益多元化、多样化的非现金结算需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办行制度是紧跟农业生产发展形势的特色工作。去年,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和省农业厅联合制定《关于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办行制度的意见》,目前,全省已建立涵盖约2万余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动态数据库,并基本实现了入库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全覆盖。同时,该行还灵活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增强金融机构支农的资金实力;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探索农村“两权”抵质押贷款,破解农村金融融资难题。  湖北银监局探索在全省银行业实施“金融服务网格化”战略,用三年时间搭建“责任网格化、建档标准化、产品多样化、服务精细化”的金融服务网格化体系,真正发挥“小网格大服务”作用。为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县域金融组织体系,该局从2012年开始,推动实施“三个全覆盖”工程,持续推进“信贷资金回流工程”和“信贷缺口收敛攻坚行动”,引导县域资金回流。  “十二五”期间,我省县域证券网点新增19家,为“三农”主体参与证券、期货等金融服务创造了条件。在湖北证监局推动下,证券、期货机构向县域、农村下沉,服务“三农”水平稳步提高,农业企业向多层次资本市场大步迈进。截至2015年6月,全省共有5家涉农企业成功登陆新三板,新增67家农业企业进入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托管或挂牌。全省各地共组织了739场期货宣传培训,参与期货的农村经济组织数达到148家。  湖北保监局鼓励保险公司结合地方实际,开展系列区域性特色农业保险业务。武汉“菜篮子”保险试点,有效保障和促进全市农业生产要素向特色优势品种集中。水稻产量保险、育肥猪价格指数保险、小龙虾养殖保险等政策性“三农”保险和特色险种,提升了保险业服务农村经济的深度和广度。截至2015年9月末,全省新增县域及以下农村保险网点447个,新增农村基层营销员2000余人,村级协保员达到2.5万人。  经过5年的培育,我省的农村金融焕发出勃勃生机,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总量不断增加,覆盖面不断扩大,创新内容不断丰富,环境不断完善。  各司其职 激发农村经济“活”起来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之一,其覆盖程度和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在湖北省农村金融服务“十二五”全覆盖的推进过程中,省农业厅、省财政厅、省林业厅各司其职,搅活了农村经济的一池春水。  省农业厅在“三农”的各个领域主动作为。积极宣传“三农”保险在农业防灾减灾中发挥的重大作用,组织专家审核保险方案,与湖北保监局、省财政厅和保险机构沟通协调,推出小龙虾、育肥猪、水稻制种、能繁母羊等区域特色农产品保险。在省农业厅的助力下,金融机构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融资新渠道,累计发放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16.28亿元。省农业厅还主动承担农业担保风险,组建了“惠农宝”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及小额贷款公司,缓解我省担保行业代偿压力。  省财政厅用好、用活财政资金。积极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截至2014年底,省级累计建立风险防范金13.28亿元,已安排使用9.4亿元,先后用于解决各级农村信用社组建县级联社统一法人和组建农村银行的资金缺口;积极落实财政促进金融支农奖补政策,年,累计拨付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8.3亿元,年,累计拨付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2.6亿元;积极推进农业保险稳步发展,落实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进农业保险规范发展;积极支持融资性担保机构做大做强,截至今年9月底,省财政累计拨付专项借款资金17.88亿元,用于支持省内融资性担保机构发展。  省林业厅则着力破解林业融资难题。稳步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工作,出台《湖北省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管理办法》,鼓励专业担保公司担保贷款,积极推广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承贷模式,积极发展专业服务林农小额贷款,解决林农融资难的问题。截至目前,全省林权抵押面积已达300万亩,受益林农近90万,累计贷款金额76.88亿元。森林保险试点工作运转有序,2012年我省政策性森林保险工作列入中央财政补贴区域范围,据统计,2013年以来全省14个试点县市共签保单5141份,投保森林面积 3032.43万亩,占应投保面积的83.88%。“十二五”期间,我省林业贷款财政贴息持续扩面,5年来,全省共落实贴息贷款52.85亿元,有效吸引社会资金近200亿元投入林业。  省发改委(省上市办)积极推动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改制上市。通过深入调研摸排,建立全省上市后备企业库;加大宣传培训和培育指导力度,督促各地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一对一”跟踪辅导机制;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到东湖开发区“新三板”挂牌。目前全省有40家县域企业挂牌新三板,月新三板挂牌企业通过增发累计募资22.38亿元。  改革求变 力推产品服务“新”突破“十二五”期间,全省共新增县域以下银行网点389家。截至2015年9月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7135.14亿元,较2010年末增加了4150.03亿元,增长了139%,全省在县域及以下地区共设转账电话167415台,平均每村6.68部,较2010年提升3.68部,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一串串数字背后,是各家省级金融机构不断创新服务、创新产品的扎实脚印。  省工行推广惠农金融产品,实施“福农卡”百万发卡计划,开通惠农绿色通道,结合县乡资源禀赋特征与金融需求特性,推进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全方位、多产品满足县乡企业和农村居民的服务需求;省农行倾情三农,以物理网点为骨干、以“智慧银行”为补充、以“金穗惠农通、e农管家”为支点、以移动金融为延伸,进一步完善了服务“三农”网络体系;省中行加快渠道布局、完善农村金融环境,优化产品功能、加强服务应用,制定服务策略、提升惠民服务质量,以福农金卡等产品为抓手,通过助农POS+手机取款覆盖日常服务,积极推介电子银行服务提供信贷支持,开展金融下乡活动提高活跃度;省建行开发了“裕农易贷”、“裕农通”等业务,开展服务“三走进”活动(走进客户、走进监管机构、走进政府)、“百千万”活动(百名领导千名客户经理走访万名客户),做好客户分级分层服务。  省农发行适时调整信贷结构,择优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省农信联社在全系统大力实施支农支小县域金融工程、绿色信贷工程、金融服务网格化工程等“八大工程”,推出“担保贷”、“基金贷”、“保险贷”等金融产品;邮储行优化网点布局、提升服务“三农”便利度,优化金融产品、提升服务“三农”满意度,优化服务措施、提升服务“三农”快捷度,围绕地方特色,积极开展涉农信贷产品创新,积极探索“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  “三农”保险是降低农业生产风险的一项重要惠民举措,根据我省“三农”保险工作“政府引导、自主自愿、市场运作、协同推进”的基本原则,我省两家涉农保险公司也不断创新,扩大“三农”保险的覆盖面。  人保财险湖北分公司在稳步扩大粮、棉、油等重要大宗农产品保险覆盖面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保险业务,积极探索发展地方特色农业保险、水稻产量保险、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等险种,同时创新保险服务模式,完善“信贷+保险”合作模式,提升保险支持农村金融能力,目前公司已在农村地区开展将近40多种保障适度、保费低廉、保单通俗、适宜农村地区的保险产品。中华联合保险湖北分公司在持续做好现有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础上,相继开办了大棚蔬菜和露地蔬菜保险、商业性水稻保险、棉花保险、林权抵押贷款保险,并结合湖北省农副产品的特色,开发了一批满足“农副产品”发展需求的保险产品。  (撰文 刘爱华)  作者:撰文 刘爱华
15-12-0315-12-0215-12-0215-11-2915-11-2015-08-14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 - 网易河北
十天内免登录
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
 “通过在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服务供给和信用环境建设工作等方面的扎实工作,湖北金融部门支农惠农强农能力显著增强,农村地区信用提级、金融提质、经济提速的和谐共生效应初步显现。”
网易河北讯 人行武汉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杨立杰告诉记者:“通过在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服务供给和信用环境建设工作等方面的扎实工作,湖北金融部门支农惠农强农能力显著增强,农村地区信用提级、金融提质、经济提速的和谐共生效应初步显现。”作为现代农村经济的血液,农村金融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出台后,湖北省迅速行动,选择“金融惠农”切入点,经过充分调研、探讨,于2011年5月出台了湖北省“十二五”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工程规划纲要,并构建了“政府主导、人行牵头、部门配合、经济金融为主体、社会各界全参与”的“五位一体”配套工作机制。5年过去了,无论是在江汉平原、幕阜山丘陵还是武陵、秦巴山区,一块块“惠农金融服务联系点”的招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通过在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服务供给和信用环境建设工作等方面的扎实工作,湖北金融部门支农惠农强农能力显著增强,农村地区信用提级、金融提质、经济提速的和谐共生效应初步显现。”人行武汉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杨立杰告诉记者。重基础上世纪90年代的商业银行网点撤并潮,让偏远山区农民存取款变得困难。全覆盖工程将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首要工作,优先满足农民最常用、最迫切需要的金融服务。人行武汉分行与有关监管部门一道,共同引导金融网点、服务和基础设施不断下沉。“十二五”期间,湖北省共新增县域及以下地区银行网点389家。其中,农行、邮储银行、农商行、村镇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约占五成。小贷公司作为信贷业务机构的补充发展迅速,5年来全省共新增县域小贷公司179家。基础金融服务环境的改善,也吸引着保险、证券等金融服务网点向农村发展。“十二五”期间,全省新增县域及以下农村保险网点447个,新增农村基层营销员2000余人,村级协保员达到2.5万人;新增县域证券网点19家。金融网点下沉后,如何才能有效将金融服务送进村组?2012年,人行武汉分行深入调研后,推行了“村级惠农金融服务联系点”建设。这种依托转账电话、POS机等设备,设立在超市、农资站等站点,由商业银行选点、培训并监督的平台服务模式,既能实现农村小额汇兑、公共费用代缴等基础功能,又在全省统一的规范管理下有较强的安全保障,因此一经推出,便得到了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广大农户的积极响应,顺利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了“村村通”、“全覆盖”。目前全省共建成村级惠农金融服务联系点3.5万个,平均每个行政村1.3个;全省县域及以下地区转账电话较2010年增长了95.6%,POS机数量翻了3倍多。抓关键提升农村信贷投入水平,支持“三农”发展,是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的关键和落脚点。为有效提升县域信贷投入水平,湖北省自2012年起构建了对各地政府、金融机构的双边考核激励制度。一方面借助“金融信用市州县”考评,提升地方党政对金融工作的关注度;另一方面开展县域金融机构贷存比通报,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人行武汉分行和湖北省农业厅联合制定了《关于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办行制度的意见》,在县域建立起由涉农金融机构“一对一”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四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金融服务的支持体系。此外,对达标法人机构在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利率等方面实施优惠,全省县域信贷投入大幅提升。截至2015年9月,全省县域贷款余额5541.2亿元,较2010年末增加3221.6亿元,增长138.9%。由于“三农”主体的天生弱质性,农村信贷需求旺盛与投入不足并存。实现“三农”主体增信,是解决涉农主体融资难问题的关键所在。全省担保联保、银保合作、设立风险基金、盘活农村生产要素等增信方式多管齐下,有效缓解了“三农”主体融资难。截至目前,全省共搭建农村土地流转平台872个,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已成为全国同类典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余额11亿元,同比增长24.1%;新增受益农户690户,受益企业46家;林权抵押贷款余额18.8亿元,同比增长22.7%,新增受益农户320户,受益企业29家。用财政资金为“三农”主体增信,也能做到“四两拨千斤”。在各地财政“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的铺底下,建行“助保贷”、邮储“助农贷”等一系列“助”字头产品也得以迅速发展壮大。以十堰市为例,2015年上半年,借助2700万元风险基金,银行共发放各类“助”字头贷款52亿元,惠及贫困户1644户,合作社、专业大户119家,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湖北各县市也因地制宜,结合地方实际探索出活物抵押、合作社联保、农业产业链融资等增信方式。2015年,全省试点推广了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进一步借助保险保障功能为“三农”主体增信,黄石市、鄂州市、天门市试点发放该类贷款460万、300万和150万元。借助各类创新,全省涉农信贷投入水平大幅提升。截至2015年11月,全省涉农贷款余额达7334.3亿元,较2010年末增长了146%;占各项贷款比重26.4%,较2010年末提升了6.05个百分点。优环境建设好信用环境是金融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和重要基石。环境建设,意识先行。湖北开展“信用农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并将评定结果与获贷门槛挂钩,既实现了“信用生钱”的理念宣传,也催生了竹山县“星级农户贷”、浠水县“星级示范农户贷”、英山县和嘉鱼县农民金融夜校等金融创新。村级惠农金融服务联系点统一要求的“金融知识宣传栏上墙、宣传册上柜”,也以点带面地确保了农村基础金融知识的推广普及常态化。截至2015年9月末,全省已培育信用乡镇1018个,占比97%;信用村18924个,占比75.1%,分别较2010年末提高10个和13个百分点。
本文来源:中国金融网
责任编辑:HEB046
相关新闻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网易河北访谈间
&select name="site" class="left"&
&option value="网易" selected="selected"&新闻&/option&
&option value=""&网页&/option&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方案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阅读次数:人次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方案1.VIP俱乐部2.查看资料3.订阅资料4.在线投稿5.免费阅读6.会员好评7.原创检测8.教材赠送9.联系我们10.常见问题
为全面推进秭归县农村金融服务“十二五”全覆盖工作,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功能,促进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根据《省农村金融服务“十二五”全覆盖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结合我县农村金融服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为目标,以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服务产品供给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为重点,坚持“重基础、优环境、抓关键、带整体”的工作思路,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服务总量、完善服务功能、延伸服务范围,全面增强金融惠农强农的服务能力。
二、目标任务
力争用5年的时间初步建立普惠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降低金融服务门槛和金融服务成本,满足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中对金融服务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
(一)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末,全县共有农村银行网点32家,在此基础上新增2家,其中,2013年前新增1家。
(二)增加县域信贷投入。县域存量存贷比每年至少提高1-3个百分点,2013年末县域存量存贷比达到40%,2015年末达到42%,存款增量部分主要用于“三农”和中小企业贷款。
(三)提高支付结算便利化程度。“”末,全县具有小额现金存取和转账功能的转账电话平均每村1.09户,2013年末增加为平均每村1.67户,2015年末增加为平均每村2.15户。目前全县ATM机乡镇覆盖面为75%,2013年末提升到100%。目前全县POS机刷卡消费乡镇覆盖面为100%,“十二五”期间,POS机刷卡消费乡镇覆盖面要始终保持100%。
(四)扩大“三农”保险覆盖面。“十二五”期间,两属两户农房保险覆盖面和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覆盖面要始终保持100%;“十二五”期末,政策性水稻保险覆盖面和能繁母猪保险覆盖面达到100%,农民工意外伤害保险覆盖面达到20%。
(五)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十二五”期间,信用乡镇占比始终保持100%。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公室主任、人行秭归县支行行长任副组长,县银监办、发改局、财政局、农业局、林业局、县辖银行业金融机构及部分保险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秭归县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推动、指导协调全县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
(二)落实配套政策。用好用足《关于鼓励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的考核办法(试行)》、《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扶持政策,帮助金融机构降低经营成本和服务门槛,调动其提供金融服务的积极性;继续落实对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奖励政策,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三)加强监测评估。加强监测评估是指导、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评估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的重要依据。我县将建立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季度监测评估制度,通过制订科学、详实的监测评估办法和评估体系,认真开展监测评估工作,按季形成《监测评估报告》,为全面、有效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意见、建议。
(四)健全工作机制。县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领导小组建立会议会商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县金融办、人行、银监等部门要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加强战略谋划、调度推进、协调服务和督促检查。建立科学的考核督办机制,推进省农村金融服务“十二五”全覆盖规划纲要和本方案的落实。相关金融机构要发挥处于业务第一线的优势,结合自身职能,成立工作专班,积极开展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
四、工作内容
(一)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健全农村金融机构网点。积极引导金融机构科学规划农村网点布局,拓展服务网络。继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引导秭归农村商业银行扎根农村、做实县域;继续推动农行深入开展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试点,督促农行进一步落实“三级督导、一级经营”的管理体制和“六个单独”运行机制,增强服务县域的能力;抢抓政策机遇,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加快保险公司农村服务网点建设,提高农村保险机构覆盖率。二是延伸农村金融服务窗口。引导金融机构建立金融服务联系点制度,及时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型农村合作组织提供服务。大力推广转账电话特约服务点模式,依托农行“金穗支付通”、建行“电话宝”及邮政电话支付宝等支付工具,将小额汇兑、小额现金存取等业务服务窗口延伸到村组。合理布局ATM机和POS机,改善银行卡在农村地区的受理环境,满足农民持卡取现和消费需求。探索实施流动银行等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引导金融机构为边远地区农户定时定点提供基础金融服务。
(二)切实增加“三农”信贷投入。一是切实发挥金融机构融资合力。农业发展银行在做好政策性贷款业务的同时,要大力发展商业性贷款业务,支持种养殖业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行要加大在农业产业化、农村商品流通、农村基础设施、小城镇建设、特色资源开发、农村中小企业、农民生产生活等领域的信贷投入;农村商业银行要继续推广农户小额贷款,积极发展大额农贷业务,支持农村专业种养殖户及乡镇小企业发展;邮政储蓄银行要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业务。二是加大农村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力度。
大力推广“农户联保贷款”、“行业协会+联保基金+银行信贷”、“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社员联保+银行信贷”等贷款模式,努力提高贷款满足度;进一步完善“信贷+保险”合作模式,充分挖掘林权、土地、水域、房产、农机具、订单、应收账款等农村经济资源的抵押功能,开发新的信贷产品,满足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的资金需求。三是降低“三农”贷款融资成本。各金融机构应按照便民惠农的原则,提高小额贷款额度,降低贷款门槛,科学制定贷款操作流程,缩短农村贷款审批时间。要按照种养殖生产周期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制定与当地农民收入水平、涉农金融机构收益水平、贷款风险程度相关的贷款定价机制,引导农村信贷供求实现平衡。
(三)着力提高农村基础金融服务便利化程度。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的优势,努力扩大支付系统、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将农村商业银行的支付清算系统延伸到乡镇。积极推广农村地区银行卡、支票、汇票等非现金支付工具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创造条件开通农村通存通兑业务。加快TIPS系统联网工作进度,努力推进刷卡缴税、电子缴税(费)、国库直接支付等服务模式;深入推进国债下乡活动,不断提高农村地区国债销售数量。加强人民币流通的管理,提高农村地区人民币的整洁度;继续加强反假货币工作站建设,探索将反假货币工作纳入县乡社会综合治理考核体系;增加农村金融机构货币真伪鉴定网点,加大打击假币犯罪力度,坚决遏制“假币坑农”犯罪活动。
(四)大力推进“三农”保险发展。巩固发展水稻、能繁母猪、“两属两户”农房、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努力提高保额标准;大力开展农民工意外伤害保险,积极探索农民大病医疗保险、农户小额信贷保证保险。有效利用银行、邮政等资源,探索和规范跨行业合作的“三农”保险新模式、新机制,不断创新“三农”保险产品和服务。加大对农村企业、农业合作化组织的保险服务。进一步提高“三农”保险服务水平,降低保险定损理赔门槛,保证投保农民小灾小损及时得到补偿。
(五)进一步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一是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开展金融信用县、信用乡镇、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等创建活动,促进农村信用主体不断增加,信用环境不断改善。加强农村信用信息的采集、运用,推动农村信用信息共享和整合,为金融支持“三农”提供服务。推动更多乡镇金融机构网点接入征信系统,引导金融机构将征信系统查询权限下放到各乡镇网点,方便农村信用信息查询,服务农村经济金融发展。二是加大农村金融知识普及力度。组织金融部门广泛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重点加强信贷、假币识别、残损币兑换、征信、投资和保险等金融知识的宣传;加强与农业、社保部门的对接联系,将金融知识培训与农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工创业扶持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农民利用金融知识创业致富。
五、工作要求
(一)规划先行,有序推进。为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省政府制定了《规划纲要》,县政府制发了工作方案,人行、银监办要相应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明确推进全覆盖工作的年度目标、主要内容、具体措施等;各金融机构要按照“任务清晰、责任明确”的要求,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形成层次分明、内容明确、措施可行的规划体系。
(二)分工负责,整体联动。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是一项民生幸福工程,各级各部门都要增强责任意识,切实将这一民生幸福工程抓实、抓好。为明确全县上下的工作责任,县政府按照“政府主导、人行主推、机构主抓、部门参与”的原则,构建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责任体系,层层分解、落实工作责任,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格局。
(三)点面结合,稳步实施。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涵盖内容多、涉及面广,并受多种客观因素制约,推进难度相对较大。我县将选择1-2个市场发育相对健全,农业经济相对发达,金融网点相对齐全的乡(镇),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总结推广成功的经验及做法,形成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态势。
本文永久链接:上一篇范文: 下一篇范文:
关于本站:中国最大的权威的公务员门户网站-公务员之家创建历经7年多的发展与广大会员的积极参与,现已成为全国会员最多(95.4万名会员)、文章最多、口碑最好的公务员日常网站。荣膺搜狐、新浪等门户网站与权威媒体推荐,荣登最具商业价值网站排行榜第六位,深受广大会员好评。公务员之家VIP会员俱乐部在公务员之家您可以分享到最新,最具有时事和代表性的各类文章,帮助你更加方便的学习和了解公文写作技巧,我们愿与您一同锐意进取,不懈的追求卓越。如何加入公务员之家VIP会员第一步:先了解公务员之家,查看第二步:或在线支付,汇款即时到帐第三步:汇款后立刻,将您的汇款金额和流水号告诉客服老师,3分钟内系统核查完毕并发送VIP会员帐号到您的手机中,直接登陆即可。百度推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