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企业退休的企业职工退休工资如何计算都那么少

2018退休年龄网站免费提供2018退休年龄,退休年龄最新规定,退休工资最新规定等最新信息,欢迎访问

栏目获取更多2018退休年龄信息。2018退休年龄更新时间:

企业职工的退休工资普遍偏低,相较于国家公职人员的退休金更是让人自惭形秽。此前我在驾校学车的时候,就认识一个铁路局退休老人,据他所言他现在的退休工资每月有八千多,现在退休没事了就准备考个驾照买辆车出去玩。而据我所知,我们当地普通职工的退休金能有1000多都不错了。

那么,为什么企业职工的退休金普遍偏低呢?我想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企业职工缴费基数低。虽然有关条例明文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的工资水平确定缴费基数,但大多数用人单位都偷偷摸摸地只给员工按照最低缴费基数缴纳社保,甚至有的用人单位还千方百计逃避缴纳社保的法定义务。如此一来,企业职工退休以后就只能享受最低档次的养老金了。二、企业职工缴费年限少。企业职工不像国家公职人员那样稳定,能几十年如一日地稳定上班。大多数企业职工都会面临下岗、跳槽等离职情况。企业职工一旦离职,那么社保就会断缴,即使换了新工作也不一定能马上重新上社保。另外,企业职工到了退休年龄一般都会退休,不像国家公职人员可以继续发光发热,继续累计工作年限。因此,企业职工累积起来的缴费年限就相对较少了。三、双轨制遗留问题。此前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实行养老金双轨制,即普通企业职工走社保,国家公职人员则由原所在单位落实养老待遇。虽然从2015年开始,全面实行养老并轨制,无论是企业职工还是公职人员都走社保,但改革文件明确规定“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2015年以前工作满十五年的“老人”仍由原所在单位落实养老待遇。这就导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企业职工的养老待遇普遍较低的情况仍然存在。当然,也有很多拿着高薪的企业高管,按照最高基数缴纳社保,缴费年限也不容易断,他们的养老待遇就很好了。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基础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帐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过渡性养老金标准以本人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低于1的,按1计算。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2015年及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参保人员达到,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养老金一次性结算,同时终止关系。
一次性养老金领取额按下列公式计算:一次性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缴费年限。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