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听说好多互联网理财平台都爆雷了!
(爆雷:指的是P2P平台因逾期兑付问题或经营不善而停业。)
还好小编从来都不听信这些,没有上当受骗。。
先来看看都有哪些互联网理财平台爆雷了
7月6日牛板金爆雷,涉及82万投资者,390亿元
7月7日,云端金融爆雷,涉及13万人,45亿元
7月6日,祺天优贷爆雷,涉及68亿元,15万人
7月6日,优杨投资爆雷,涉及百万人,500亿元
沃客生活爆雷,涉及35万人,50亿元
善林金融爆雷,涉及600亿元
唐小僧爆雷,涉及千万用户,750亿元
旺财猫爆雷,涉及13万人,53亿元
小诸葛爆雷,涉及百万人,10亿元
此外,还有以e租宝和善心汇为代表的披着互联网金融外衣的传销机构,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分辨。
(附目前有权威信息来源的名单)
大家一定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套路蒙骗
千万不要相信天上有这种掉馅饼的事,还正好砸在你的头上
但凡世界上的传销、金融骗局,利用的都是人们的投机心理。“空手套白狼”是怎样炼成的?我们的钱是如何被骗走的?
纵观最近几年,互联网金融发展如火如荼,挂羊头卖狗肉搞传销、集资诈骗的案例也是不计其数。
这些传销、金融骗局的特点往往是:把自己打扮成高回报率、高科技的高富帅,利用下一个人的资金补足上一个人的收益,击鼓传花,甚至利用亲杀亲、熟杀熟的套路,把一波波心怀暴富梦的人们坑进来。
而一旦有人卷钱跑了,一旦再也没人参与,那么所有的钱都会打了水漂,崩盘只是早晚的问题。
永远不要抱着“我就听听,你能奈我何”的心态,因为环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一个人。
知乎网友@半糖揭示了南宁传销的手段:
传销底层人员只是违法,没有犯罪,需要30个下线和3个阶层才能立案判刑。如果只有29人,就能完美避开法律的漏洞。
因此每当他们抓进去后,隔几天就能放出来,被拿来宣传:“看!又是抓进去当当样子吧!***这是宏观调控,吓唬那些胆小怕事的人呢!”
你觉得疯狂,他们却深信不疑。传销组织一直与时俱进,高智商人才不断钻研你的思维漏洞,针对你的所有反应都有指向性。
即使有人洞穿骗局,但上了贼船就无法回头,欠债太多,只能咬牙做下去,骗一个是一个。
如果看到资本运作、消费返利、爱心互助、原始股、虚拟币、动态收益、静态收益、推荐奖、报单奖、对碰奖这些传销惯用词,就要有所警觉,不要被这些花哨的概念炒作所蒙蔽。
判断高额收益来源是否合理
有些公司打着一夜暴富、躺着赚钱的口号,我们要判断所谓的高额回报是不是符合正常的经营规律、商业逻辑。
不要被高收益迷住了双眼,要保持头脑清楚,理性判断。
遇到收入门费、拉下线就要高度警惕
传销实质上就是上线瓜分下线投入资金的圈钱游戏,要想获得传销资格就要缴纳入门费,想要获取收益就要拉人头加入。
网上有人编了句顺口溜,“入会只需把钱交,一拉人头就回报,拉人越多层级高”。
符合这些特征,基本上就可以判断是传销了。
小编希望大家一定多长个心眼儿,远离非法传销,不能让这些想骗人的不法分子得惩。
齐鲁财金∣一个有用的公众号
长按重视,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
各大互联网理财平台纷纷爆雷!当心沾上就血本无归!(相关篇)
公安等多部门发布最新被立案查处互联网理财平台名单!沾上就血本无归!文汇报12小时前我要分享近期,各大互联网理财平台纷纷爆雷(爆雷:指的是P2...看过此微信公众号文章的人还找过:
微信公众号为您找到此公众号文章关键字:传销 亿元,相关微信文章约30400篇。
甘肃武威市认证的【齐鲁财金】齐鲁财金是由齐鲁晚报财金事业中心打造。该公众号覆盖财经领域行业报道、理财产品推进等多项内容,既让您知道前沿、权威的财经报
行业洗牌的风暴正无情袭来,这个夏天,P2P行业“雷声”不断。据《国际金融报》报道,随着投资理财平台联璧金融崩盘,此前给予“0元购斐讯路由器”活动大力支持的亦成为“众矢之的”。继京东出事之后,小米也被卷入P2P漩涡,一个个“爆雷”(即网贷平台因经营不善、挤兑等各种原因,逾期无法实现兑付,甚至出现老板跑路的情况)事件将小米推到风口浪尖。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P2P网贷)风险事件频发,引发社会关注。
小米、京东牵入P2P漩涡
近段时间以来,P2P平台相继“爆雷”,造就了一批“金融难民”。在这些受害者中,有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自称“米粉”,是小米集团的忠实粉丝。据《北京商报》报道,根据小米方面近日作出的回应,截至目前,经初步统计,向小米相关P2P平台风险的用户数量累计429人,涉及金额约4000万元。
此次事件中,受害者除了指责无良的P2P平台,也将矛头指向小米,质疑小米“杀熟”。因为P2P广告主要出现在小米手机的“小米运动”APP和小米VIP的每日任务中,并在广告中标注了专门针对小米“米粉”,如“米粉专享”、“每日福利”等字眼,当小米用户完成下载、注册任务,或者投资满一定金额后,能获得金币奖励、经验值,或其它小米产品。
同样是受P2P“爆雷”事件所牵连,人们也将小米和京东联系起来。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7月10日上午,位于北京亦庄的京东总部出现了大批联璧金融投资者,他们要求“京东还钱”。此前,他们通过京东平台的自营商场购买了一款斐讯路由器。斐讯路由器有一种“0元购”模式:用户购买路由器获得一个K码,在联璧金融上激活K码,就可获得商品全额返现,相当于路由器白送。不少用户经不住诱惑,便成了联璧金融的投资人。联璧金融“爆雷”,投资人认为京东也难辞其咎。
“爆雷”揭P2P行业真相
小米、京东被牵入P2P平台“爆雷”事件的漩涡之中,实际上反映了整个P2P行业的现状。据网贷天眼数据,仅7月的前23天就有210家P2P平台“爆雷”,其中有127家在浙江、上海一带。截至2018年7月16日,共161家私募机构失联。
据报道,近期“爆雷”平台存在以高利率、高返现利诱;出借人虚假资金存管,拥有资金池;利用集合标或活期产品自融圈钱等特征。
著名财经评论人水皮近日在《华夏时报》撰文:P2P成2018年危机引爆者,行业信用正迅速崩塌。他认为,P2P的爆雷实际上揭示了一个真相,那就是全社会的金融庞氏到了爆炸的时刻,这是过去十年金融野蛮生长,货币超发,流动性泛滥的必然结果,引爆点之所以在于P2P,原因在于P2P的风控在整个金融系统中是最薄弱的,行业的从业人员素质是最低的,而投资者又几乎是整个社会人群中最喜欢刀口舔血最喜欢冒险最激进的。
化解存量风险尚需时日
全国各地发生了区域性、集中性的平台“爆雷”,引发一些投资人的情绪恐慌,甚至出现非理性的资金出逃,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风险传导甚至波及一些正常运营平台的流动性。据《中国经营报》报道,目前,监管、行业均在积极寻找稳定市场之策。继7月16日银保监会召开专题座谈会,要求稳妥有序推进网贷专项整治工作后,北上深三地互金整治办相继宣布将开启网贷现场检查工作,强化监管联动。
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吴震认为,互联网金融并不等于P2P网贷。不能因为存在风险就将互联网金融“一棍子打死”,需分门别类研究制定专门的监管办法。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认为,应从宏观视角来认识互联网金融风险。“要将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放到稳杠杆和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高度去认识。从目前情况来看,监管层可能需要两年到三年,甚至更长时间防范和治理互联网金融风险。”
同时,还有专家认为,金融科技缺失,实则是助推平台铤而走险的关键之关键。
在这种情况下,平台自身寻求赋能是必要的。而就整个行业而言,强化监管、倒逼行业走出泥潭更是必要的。
借助领先的科技金融升级监管,可以解决互联网金融行业当前最关键的一个问题——监管与行业的对称性问题。大浪淘沙后,互金行业的发展,金融科技将是唯一的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