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头价格今日价年会长价吗

原标题:原料‖北黄淮玉米价格继续领涨全国,谨慎看待玉米上涨空间

北黄淮玉米价格继续领涨全国

今日(6月28日)国内玉米价格继续稳中有涨。山东地区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主流区间价元/吨,局部较昨日续涨10元/吨。河北地区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主流区间价元/吨,局部较昨日涨20元/吨。河南地区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主流区间价元/吨,部分较昨日涨20-50元/吨。辽宁锦州港口玉米价格稳定,水分14.5%以内,容重690,霉变3以内,二等陈粮主流价格在元/吨,三等陈粮价格在元/吨,较昨日持平,容重710新粮价格在1740元/吨。鲅鱼圈港口主流价格在元/吨(二等陈粮),较昨日上涨10元/吨。广东港口玉米进一步上调至元/吨,较昨日续涨10-20元/吨。

6月中旬以来国内华北黄淮产区玉米价格就一路上行,尤其是步入下旬后涨势有所加快,其中以山东地区最为突出,在升破1800元/吨重要关口之后,涨势不但未有停歇迹象,局部地区已逼近1900元/吨,山东地区玉米涨势“喜人”,带动周边如河北、河南地区玉米价格联袂走强,华北黄淮玉米市场颇有种“一枝独秀”的感觉,相比之下,其它地区玉米市场整体走势就略有些“不温不火”了,对比之下可以发现两者反差颇大。当大家看到价格一路上涨的同时,是否有关注引发近期华北黄淮玉米价格持续上涨背后的逻辑?这种上涨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还有这种上涨背后会潜藏着怎样的风险呢?

据了解,近来华北黄淮产区玉米价格持续上涨,究其源由,除却当地大部分深加工企业库存持续偏低以及贸易商忙于小麦购销导致玉米上量萎缩之外,不利天气引发的物流问题在其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目前华北黄淮产区处于新麦收获入库时节,多数老百姓忙于收获小麦,故而其暂时无暇出售玉米,加上经过此前收购进度的不断推进,目前当地2016年产玉米粮源基本所剩无几,其中河北、山东地区基层剩余粮源寥寥无几,余粮大多集中在大、中型贸易商手中,河南部分地区余粮或仅有1成,2016年产玉米供应相对偏紧,持粮方惜售挺价意愿较强。与此同时,由于深加工企业前期主要消耗库存为主,随着一段时间消化后,如今入市收购玉米积极性有所提高,而东北拍卖陈玉米粮质偏差,出库进度缓慢,汽运运费上涨,致使东北玉米入关量明显减少,华北黄淮地区余粮又较少,且近来不利天气也进一步阻碍了本地玉米上量,低库存的深加工企业在日到货量不足以维持正常加工用量的情况下,不得不上调玉米收购价格以吸引采购。

还有就是,6月份以来湖北、安徽、江苏等地在新麦收割上市期雨水较少,今年新小麦总体品质较好,而制粉企业及贸易商收购积极性普遍较高,今年新麦价格普遍高开高走,加上湖北、安徽、江苏、河南四省均已启动了托市收购,给小麦市场带来强有力的支撑作用,目前国内新小麦价格普遍在2400元/吨附近,小麦饲用成本因此较高,导致今年饲料企业利用小麦替代玉米的现象大为减少,相较去年饲料企业大量使用芽麦或萌动小麦替代玉米而言不可同日而语。

总体而言,近来华北黄淮产区玉米价格持续上涨,个别深加工企业挂牌报价甚至已逼近1900元/吨大关,主要是当地基层玉米粮源有限、麦收时节下的玉米上量萎缩、用粮企业库存偏低和今年小麦替代玉米数量锐减等多重因素推动下的结果。同时,不可否认2016年产玉米品质不一导致的价格分化也正在陆续出现,并成为华北黄淮玉米价格走高的主要推手之一。

但对于其进一步上行空间,或者说重回“1元”时代可能还言之过早。一方面短期物流问题引发的玉米价格上涨恐难以持续,且对于深加工企业采购原料而言,考虑更多的是性价比问题,若华北黄淮玉米价格继续上行,后期进口谷物将会纷至沓来,临储玉米拍卖量也会增加,目前国内2013年临储玉米继续出库,拍卖继续向前推进,且传闻2014年临储玉米将于6月底或7月初投放市场,拍卖节奏或加快,后期陈玉米销售压力仍强。另一方面,虽然目前国内生猪养殖处于缓慢恢复中,但总体仍不如往年,自繁自养生猪头均盈利水平较去年同期的盈利水平锐减中,肉鸡养殖也基本接近成本价,近期南方地区的暴雨天气对水产养殖业冲击也不小,影响水产养殖的恢复,饲料终端消耗仍不快,大部分饲料企业采购原料仍保持谨慎态度,这将对国内玉米市场上涨空间将形成不利影响。

6月下旬,国内玉米现货价格节节攀升,华北地区玉米价格涨幅接近100元/吨,东北港口玉米报价上涨50元/吨。成本上升助推玉米涨势,期货主力1709合约价格创出今年3月以来的新高。

成本支撑,现货价格攀升

6月下旬,国内玉米现货市场价格开启“升温”模式,华北地区深加工云集的山东市场玉米到厂收购报价从1740元/吨上涨到1840元/吨附近,部分企业甚至出现每日上调玉米收购报价的情况,玉米价格上涨的幅度和节奏超出市场预期。华北玉米价格走强并非个例,东北玉米市场报价也在上涨,锦州港口平仓价格从1650元/吨上涨至1700元/吨。两大主产区价格攀升的背后是拍卖粮到货成本提升的强力支撑。当前,临储拍卖粮成为玉米现货市场供应主力,拍卖粮的到货成本主宰玉米现货价格走势。从今年临储玉米拍卖成交记录来看,2017年5月初至6月初,临储玉米拍卖呈现高溢价、高成交率特征。受制于出库缓慢和物流成本提升,这批高价拍卖粮源对市场的影响开始显现。玉米粮源成本偏高,增强了贸易商的挺价心理,助推玉米现货市场价格攀升。

2014年产玉米起拍价料稳中有升

5月初,2017年临储玉米拍卖大幕开启。5月和6月,玉米拍卖粮源供应主力为2013年产临储玉米。截至6月下旬,2013年产临储玉米成交已经超过2200万吨,该年份剩余临储玉米库存不足700万吨。预计在7月和8月,2014年产临储玉米将作为市场供应主力。在5月至9月的临储玉米拍卖季,临储起拍价格是玉米现货市场价格走势的重要定价参考。因此,市场极为关注2014年产玉米起拍底价。目前,市场普遍预计2014年产临储玉米起拍底价将在2013年产玉米起拍底价的基础上略微上调,以引导现货价格稳定运行。6月27日,吉林省2017年第一次省储玉米轮换开始竞价销售。在这次竞价销售中,2014年产玉米起拍底价定价标准较2013年产同等级高40元/吨。从中可以看出,即将登场的2014年产临储玉米拍卖的起拍价格将稳中有升,这为7—8月国内玉米现货价格提供了底部支撑。

从临储粮源的特征来看,起拍底价决定了市场价格底部,这意味着在临储拍卖季玉米现货价格回落空间将有限,而出库节奏和物流运输等环节极易造成玉米价格的向上波动。但值得注意的是,受玉米拍卖粮源充裕和进口替代的制约,玉米现货价格涨幅将受限。6月下旬,受北方产区玉米现货价格拉升的带动,南方销区玉米价格出现上涨走势,但价格上涨幅度只有20—30元/吨,远远低于华北产区和东北产区的涨幅。截至当前,华南港口国产玉米库存在60万吨左右,进口玉米和进口高粱及大麦库存超过60万吨,二者合计超过120万吨,库存充足限制南方销区玉米现货价格的涨幅。当前广东港口陈玉米拍卖散粮成交价格为1740元/吨,较北方港口平仓价格贴水70—80元/吨,南北倒挂格局意味着价格“从北向南”的传导并不顺畅,南方价格“滞涨”表明玉米现货价格成本主导型涨势没有得到需求端的积极响应,玉米价格涨幅不应该高估。

综上,玉米成本抬升为现货价格注入上涨动能,2014年产临储玉米起拍底价稳中略升预期强化了市场走强的信心,但在供应充裕以及需求端“接力”不畅的制约下,不应过分高估玉米市场的价格涨幅。

阿里巴巴为您找到26,855个最新的演出道具价格,演出道具批发价格,价格行情,还包括了供应商的简介,图片,销量,主营产品等全方位信息,为您订购产品提供全方位的价格参考。您还可以找到古装演出道具价格,儿童演出道具批发报价,演出表演道具市场价格等相关产品的价格信息。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