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2018年一二线城市的房价不会下跌,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已经上涨了不少了,大概率不会下跌,就算下跌,也只是小幅下调,不可能大跌!
1.房价上涨是经济繁荣的必然结果。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近30年的高增长,让很多农民富裕起来,有钱了,他们就想置业,想在城里买房子,特别是很多90后想在城里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这样对房子的需求就很旺盛,房价就不可避免会上涨。
2.根据经验,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有其他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城里人消费升级,家里人口增加了,有条件了,就把旧房子卖了,再去买大房子,新房子,所以,房子比较好卖。这种改善性需求很旺盛,极大地支撑了房价。
3.大家对住房的需求是刚性的,无论是结婚,还是为了孩子能在城里接受更好的教育,人们都不得不在城里买房。房子是中国人最大宗的生活必需品,有***,房价必然会涨,这是市场规律啊!尽管现在房价被炒的那么高,是一个坑,但是还是有刚需人群进去接盘!没办法,偏偏就有人傻傻往火坑里跳。本来有可能下调的房价,又得到了支撑。
4.在过去的20年里,事实证明,房产是最可靠的投资方式,人们没有其他更可靠的投资渠道!有钱的人敏锐地发现投资房产是一个很好的投资项目,几乎稳赚不陪。他们纷纷把自己手里的大量现金换成了房子,没有足够钱的人就找银行贷款买房,这种炒房行为,进一步推高了房价,导致房价居高不下!现如今,有钱的人有很多房子,而穷人一套房子也买不起!
5.全国各地棚户区改造和棚改货币化的推动!棚户区改造,导致很多人的房子被拆,他们需要买房子住,这样买房的需求突然暴增,房价肯定会暴涨啊,加上棚改货币化,给那些拆迁户补偿了很多钱,他们拿到了钱就会去买商品房,大量的资金就这样涌入了房地产市场,房价肯定会暴涨。
比如,我居住的荆州市最近三年到处在拆迁,到处打了围墙,进行棚户区改造,很多人不得不去买房,导致新房的价格在短短两三年内翻倍,连二手房的价格也暴涨了近一倍!恒大名都的新房价格从2015年不到5000涨到了现在的10000多,现在市区的其他楼盘均价都在9000以上,郊区10号路那边便宜的也在6000以上。从此,荆州的普通市民几乎买不起房,就算付了首付,还房贷也是很大的压力。
虽然棚改货币化已经暂停,但是房价已经涨起来了,目的已经达到。难道三四线城市的房价能跌回之前的水平吗?
6.房产中介哄抬房价!中介的参与,他们要赚钱,他们的利润会加到房价里,房价就进一步被推高,这是行业潜规则啊!很大程度上,房价就是中介和房东合伙炒起来的!买房者几乎没有任何话语权,只能接受中介给出的价格,就算优惠,幅度也很有限!最多2-5万。
7.房地产里面有很多税费,比如***,契税,土地划拨金等,加到房价里,房价便高了!
8.开发商花钱雇佣了一些托,假装在那里买房,其实刚需买得起房的人非常少。那些排队的人里面可能有一半以上都是托!这不仅仅是电视剧(蜗居)里面的桥段,而是现实的真是反映!它是源自于生活的。那些托代人把房子买下来,等轮到刚需人群时,房子早就被抢光了,他们被告知房子一开盘就已经卖完了。但是,实际持有人另有其人,他们就把房子抢到手了,然后炒房客再把新房拿出来当二手房来卖!坐等房子升值后,再出手,卖给刚需人群。这都是惯用套路啊!
都是骗人的把戏,房价被炒起来了,炒房客赚到了钱,最终买单的是刚需人群,他们是最终承担者,是受害者!他们以很高的价格买了一套用来住的房子。
9.预期的推动!人们已经形成了一种预期,那就是房价会一直涨!人们担心房价会继续上涨,纷纷买房!这一扎堆,就中了开发商的圈套,房价就这样越炒越高!
10.最近两年,钢材和水泥等建筑材料的价格大幅度上涨,(比如红砖的价格从3毛猛涨到8毛,老家的砖瓦厂生意特别好,工人们晚上还要加班,上夜班!厂里效益好,工资比以前高)推高了建房子的成本,这部分新增的成本,毫无疑问,会被加到房价里面。羊毛出在羊身上嘛!房价只会涨,不会跌很多的。开发商绝对不会做赔本的***。他会极力维护自己的利益。最终,还不是刚需购房者买单!
现在,开发商,房产中介,媒体,已经买房了的人,炒房者等利益集团都不希望房价下跌!只有那些买不起房子的刚需人群,希望房价下跌!但是,任何时候,刚需人群买房,都不可能占到大便宜啊,这是历史证明了的铁律!
问题:在京购房贷款131万,年限是25年,每月还7770,我算了一下,利息要接近100万。如果我房子不升值,跑不过利息,就等于我拿100万租了25年房,每年4万,我这房六环外,也就这价,给银行打工。最后我100万本金还没利息是吗?贷款131买房,25年要还接近100万利息。如果房不升值,我怎么办?
首先应该明确一下是自住房还是用于投资,自己的资金周转是不是正常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房子是不可能跌的,而且是再帝都附近的房子那就更不可能跌,但是能涨多少,涨到什么程度,对于投资来说就需要计算。如果是刚需,那还担心啥,你已经达到了目的了。如果是投资,那确实目前形式是亏损的,但是投资本来就有风险,如果都是挣钱的,那谁亏钱?
你要明白,房贷是抵押的房子给银行,然后签的贷款协议,银行会因为房价的变化而不收或多收房贷吗?不会,所以,不管房价是涨,还是跌,对于自己住的人来说,没有影响,房贷还得继续还。当然,对于炒房的人来说,会根据房价市场的变化去考虑房贷的事情,个人觉得即使是炒房的人,也会继续还房贷,万一房价上涨了呢,是吧。
房价肯定会跌,这是毋庸置疑的。这几年房价持续走高,房产开发商已经累积了大量的房源,其数量之大远远超出市场需求,按照市场经济理论来说,房价早就应该跌了。可是我国的房价有其特殊性,许多买过房的人和开发商不希望房价跌,在房住不炒的政策下,买房时要注意房价要和所在的城市相匹配房价要和自己的收入相匹配;尽可能在升值潜力大的地段买房,重点考虑轨道交通、学区、政府规划等;在一手房和二手房相差较高时,选择二手房,因为二手房的位置往往较佳。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很多人单身,并不是因为找不到对象,还有个更真实的原因:太贵了,谈不起。终于啊,年轻人的恋爱也开始轰轰烈烈地降级了。
柏拉图拯救不了这一代小年轻,看电影、逛街、吃饭,都是需要花钱的“恋爱必修课”,男生们哭着说再也回不到那个“几张小纸条,一块巧克力”就能拿下女神的年代了。
跟对象约好的旅行,从去年初雪的日子拖到了今年秋叶变黄;偶尔一起出门拔草一家网红店,就是两人的爱情账单上最大的奢侈;时不时搬砖到凌晨,要是碰巧对方也到这个点,那就一起吃个宵夜。
男生们会因为“怕没办法给她更好的生活”,而将恋爱期限无限延长、消磨,直到结束。当这届年轻人哭穷的时候,他们是真穷……
一场想走也走不了的旅行,因为没钱
华洲,26岁,互联网运营,月薪10000元,每月恋爱开支3500元
我和女朋友两个人都在互联网行业,工作后厂村、生活回龙观,周围环境宛如一个三线小城市,没什么可以高消费的地方。所以谈恋爱后,日常开销其实没有增加太多。
不过最近,我仔细想了想,自己很多单身时的花钱习惯,恋爱后都悄悄改变了。以前,花1000多块给自己买件曼联的球服,一点不觉得心疼,而现在最常穿的就是优衣库两三百一件的衬衫。
剩下来的钱,都想着留给女朋友花,虽然给不了她大房子,但衣服化妆品还是买得起的!
今年花销最多的一次应该是七夕,我送了她一支口红和一条彩金项链当礼物,加起来3800,为了改善每天一人30块外卖的生活,还特地进城去三里屯吃了顿日料,花了小500。
去年,本来准备国庆放假和她去土耳其玩一圈,结果好几个朋友结婚,一下子光是随份子就搭进去了3000多,再看了看土耳其跟团游的价格,基本都在1.3万到1.4万左右,瞬间感受到来自钱包的压力。
说走就走的旅行,主要还是得有钱啊,没钱根本走不了。在北京收入不上万,根本没办法谈恋爱……
本来想带她去土耳其坐热气球,后来改成了去天津坐摩天轮。回来之前我送了她一本木心诗集。去不了远方,那就先读诗吧。
▲麻烦帮忙看看,女朋友这条朋友圈有没有生气
北京的恋爱成本高,“魔都”上海,更是如此。
一场恋爱谈下来,钱花花地就没了。更何况,还有买房这最刺激的一项。
以前的恋爱,满溢着粉红泡泡,现在却愈发像是个可有可无的点缀甚至负担,沉闷得像是一潭波澜不惊的死水。不是人们对恋爱的欲望降低了,实在是没有了浪漫的力气。
没有房子,就没有稳定的未来
周伟,28岁,外企,月薪20000元,每月恋爱开支2100元
我跟前女友是在美国读研时认识的,我们本来计划先留在那边工作,拿到绿卡后,再在上海买房子结婚,可是两年来三次申请,都没有成功。
因为她是上海人,肯定会留在上海,所以她父母给我们结婚的底线:我必须在上海买房。
2016年正是上海房价暴涨的一年,当时1月份上海新房的成交均价达到了35911元/平方米。那个时候,我的工资才6000多,靠这点钱,买房基本不现实。
▲2016年上海房价趋势,数据来源:安居客
为了帮我攒钱买房,父母退休后又开店做生意。结果惹上了民间借贷的官司,为了撇清官司,家里卖了车,我也把自己存的钱拿出来给他们周转。从女朋友那儿,也借了不少。
所以虽然当时我们两个都工作了,但日子过得还是紧巴巴的,很少去外面吃饭,衣服也都是等着打折的时候去买。
像是有种默契,我们从来不提房子的问题。
那年七夕前一天晚上,她突然和我说分手,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冲突,就是最老套的,败给了现实。
▲我也觉得自己,在拖累她……
现在我工资涨到了每月两万,但浦东的房价也涨到了每平7万,该买不起的房还是买不起。再加上外企这几年效益越来越不好,团队规模都在缩减,说不定,我过不了多久也要离开上海了。
买不起房的年轻人,有些已经跟一线城市看不到尽头的打拼说再见,而那些买了房的90后,也有自己的困扰。
为了更好的未来,要花钱提升自己
李鸣,27岁,互联网编辑,月薪10000元,每月恋爱开支2350元
我和男朋友最开始是异地恋,我在杭州,他在上海。
2015年左右,两家一起凑了钱,我俩在杭州滨江区买了房子,去年他回到杭州工作,我们终于不用在沪杭线上来回奔走了。
结束异地恋的日子,很幸福。我们两个有着共同的生活目标,还贷的压力也不算太大。我内心是很感恩的,在杭州房价暴涨之前买了房,真是最正确的决定。
▲果壳网联合网易、中国大学MOOC联合发布《2016知识青年报告》
生活稳定之后,我们正在计划进一步学习提升,希望能换个更好的工作。我在网上购买了好几个知识付费课程,还报了个经济学的在职研究生,前后加起来差不多花了4、5万,本来还想再报个英语班,但是觉得钱包有点吃紧,英语就先缓缓了。
“读书的时候没有意识到,大学的学费真是良心价!外面的课程,动不动就上万,太贵了。”毕业五年,确实到了该给自己充电的时候,但因为这个要把生活水平往下降一个档次,还是觉得很矛盾。
对生活品质的看重,是90后区别于80后最显著的特征,他们不愿意再像自己的父辈那样,随随便便将就自己。追求更好的生活,远比银行存款里一个干巴巴的数字更有吸引力。
钱该花就花,生活品质不能降低
赵宏,企业职工,月薪6600元,每月恋爱开支1750元
我和女朋友住到一起后,因为花钱的问题,吵了好几次架。
我家里是农村的,从小就习惯了一切从简、能省则省,但是她是那种追求生活品质的人,总喜欢买一些看起来很厉害,但完全“不值当”的东西。
出去逛超市,她喜欢买进口水果蔬菜,觉得它们健康无害,吃起来心里舒服,但我总觉得吃到肚子里能有什么区别。
超市晚上快关门的时候,打折的台芒,虽然有黑点,但这种一般更甜,性价比不要太高,2.5元一斤的酥梨榨汁也不输外面饮料店里卖的吧!
▲港真,真的很划算好嘛……
平常看剧,她充了好几个视频网站的会员,觉得只有开杜比音效、蓝光、免广告,才是看剧享受。而我,广告忍忍就过去了,蓝光和高清,差距真没看出来。
我们之间最大的冲突发生在最近这次搬家。一起逛宜家的时候,两个衣柜,她看中的那个价格是我看中的三倍。
▲她看中的那款,大概是这个样子
我挺不理解的,房子是暂时的,买这么贵,必要性到底在哪里?而且我们刚押一付三交了房租,手头实在也不宽裕。结果这件事成了导火索,我俩回家后大吵了一架……
不过,最近看到好多因为建材甲醛超标影响健康的新闻,我也开始反思自己以往的生活习惯,是不是节俭得有些过分了?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