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卫星发射时间安排,哪天有发射卫星?

本站讯(记者 焦德芳)11月24日4时30分,搭载着嫦娥五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火箭飞行约2185秒后,探测器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活跃着一批天大人的身影。他们投身我国航天事业,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助力“嫦娥”升空,铺就中国人的探月坦途。刘石刚:在数据的海洋里铺就探月坦途男,河南商丘人,2012年6月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电信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现任文昌指挥控制站一室工程师,中心计算机分系统岗位负责人,嫦娥五号任务中担当该分系统指挥员。中心计算机系统是整个发射场的神经中枢,是信息交换和数据汇聚的中心,可以说是整个发射场的大脑。刘石刚刚到发射场就跟厂学习设备,并参加中心计算机安装调试、综合校飞,是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创业者”之一。建设初期,他作为交换设备岗位主操作手,完成了中心机房和指显大厅几十台交换机的安装调试;在去年12月的长五遥三任务中,他发现了导致中心机无法收到其他设备的组播信息的交换机系统bug,并通过升级交换机操作系统圆满解决问题,保障了任务的顺利进行。在今年5月份的长五B任务中,刘石刚克服疫情影响,独自一人承担任务准备阶段工作,解决了交换机硬件故障问题,顺利保障了任务的顺利进行。他目前参与完成了长五B、“天问一号”等20余次航天发射任务。刘石刚坚持在科研创新方面走在前列,为了提高中心计算机系统可靠性,开展云平台研究。当前中心计算机系统采用两套服务器热备份的方式,保障系统的可靠性,但是如果主用服务器和备份服务器同时故障后,解决时限会不可预料。刘石刚通过搭建云平台系统,达到了系统级异构备份,能够在不到3分钟之内解决服务器故障恢复,极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王志霞:展现嫦娥奔月的曼妙身姿的火箭摄影师女,河北高邑人,2015年7月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精仪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她现任文昌指挥控制站二室助理工程师,在发射任务中先后担任铜鼓岭测控区大口径光学实况记录系统数据交互、主控等岗位;在嫦娥五号任务中首次担任该分系统指挥员。铜鼓岭测控区则由于其独具优势的地理位置,被誉为文昌航天发射场火箭点火升空后测控接力的“万里海天第一棒”,为指控中心提供火箭起飞和初始飞行阶段的数据信息,是探月路上至关重要的一环。为了确保圆满完成任务,从9月起,王志霞便要求进驻到一线进行任务准备,开展设备中修改造。为更好完成测量任务,挖掘设备潜力,王志霞深入参与测控图像融合、动目标跟踪模拟器研制、火箭飞行实况光轨生成及显示系统等项目。王志霞还通过刻苦学习通过了内审员考试,在历次任务中担任质量监督员,保证人员操作、文书质量不出问题。李媛淼:力争成为站第一位女测控调度指挥女,辽宁兴城人,2016年07月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精仪学院光电子技术科学专业,同年考入航天工程大学就读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现跟岗学习文昌指控站测控调度指挥。她将要在紧接着“嫦娥五号”任务的下一次航天发射中担任该站测控调度指挥。李媛淼最初分配到高速摄影设备。从火箭点火到飞离塔架,仅仅几十米高度,要完成对几千张图片精确到像素的图像判读工作。李媛淼刻苦钻研设备,短短不到半年时间,就胜任了中控台岗位操作,并担任高速摄影分系统指挥员,圆满完成了长五B和“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由于工作表现突出,李媛淼工作短短一年时间就被委以担任测控调度指挥的任务。测控调度指挥负责任务中测控设备的组织指挥和统筹协调。这个岗位对综合能力有些极高的要求:必须熟悉各个测控设备和任务组织实施流程,具备过硬的技术水平和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应对任务出现的各种应急情况。李媛淼在嫦娥五号任务中,作为跟岗学习,协助调度指挥,负责多个设备的跟踪情况监测,为成为该站第一位女性测控调度指挥员积蓄着力量。刘石刚、王志霞、李媛淼......他们只是无数活跃在我国航空航天前沿的天大校友中的几个缩影。天大人做天大事,天津大学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创新之路上永不止步。(编辑 焦德芳 于丹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昌卫星发射时间安排 的文章

 

随机推荐